九江郡守將聽聞雖然李世民已經晉升為隋朝的秦王,但隋朝已經亡了,終於心裏沒了疙瘩,乖乖投降。


    投降後,九江郡守將積極地自告奮勇前往豫章郡,勸降豫章郡守將。


    之前獻城的守將感到了危機,也立刻向李靖請命,前往勸降附近的安陸、永安、同安等郡。


    李靖鼓勵了他們,賜予了他們不能吃不能喝的金銀珠寶,讓他們各自帶人去勸降。


    不出一旬,從江夏郡(武漢)到曆陽郡(烏江)這一段長江流域,長江以北的郡縣紛紛獻城歸降秦王李世民,長江以南也有豫章、宣城兩郡獻城歸降。


    李靖未耗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數十個郡縣。


    長孫無忌求援時,李靖就在曆陽郡城烏江。


    隋文帝毀建康城(南京)後,原建康城所管轄的地區被分成幾塊,其西便歸於曆陽郡。後世烏江屬於馬鞍山市,就在馬鞍山市和南京市的邊緣線上。


    長孫無忌十分緊張,擔心自己等不到救援,在陳棱積極備戰後才鬆了口氣。


    其實他完全不需要緊張,因為李靖如果想要救援他,順流直下不出一日就能出現在江都城下。


    但李靖在得知陳棱到達江都後,封鎖了自己的大軍已經到達曆陽郡的消息,沒有立刻前去救援。


    他膽大包天,要以主公的妻兄為餌,圍城打援。


    李靖這一番操作,看得李神通有點糊塗。


    李靖隻是勸降,便將自家領土從洞庭湖,快推到了長江入海口。他沒有顯示出任何武勇,總讓人覺得“我上我也行”。


    但李神通雖帶兵打仗的本事不行,也不是個沒眼界的蠢貨,兵書史書都讀過。


    顯然李靖這輕描淡寫的勸降,換上自己估計是真的不行。


    李靖製定策略和吩咐部下都沒有避開李神通,李神通很努力地想看懂李靖在這輕描淡寫行為後的深層次考量。


    他看不懂,實在是看不懂。


    李神通委婉地問道:“既然這麽多郡縣都能勸降,為何將軍不去勸降廬江郡?自古合肥易守難攻,如果能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合肥,我軍在江淮大地上將暢通無阻。”


    李靖笑道:“我現在勸降的郡縣不是心向蕭銑,就是屬於已經膽氣不足的林士弘,不然就是還捏在隋朝舊官吏手中,我才能用‘勢’去壓他們,逼迫他們獻城投降。但張善安不一樣。他是個狡詐凶殘的賊寇,又沒什麽遠見,不會輕易投降,就算投降也會很快複叛。‘勢’壓不住他,他也看不懂‘勢’,隻能硬打。我見竇建德似乎朝著合肥而去,就讓他們二人先碰一碰。”


    李神通頷首:“原來如此。”他好像聽懂了。


    李神通又問道:“為何我們不去救援江都?就算要圍城打援,先告知江都也一樣。”


    李靖道:“雖然現在我們看著強勢,但其實直屬我們的將士並不多。降卒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自身帶來的兵卒數量。現在他們畏懼我們,我們勉強能指揮他們。但如果真的遇上一場大戰,他們中出現了傷亡,我們不一定能控製住嘩變。”


    李靖又笑了一下,笑容中帶著一絲苦澀,但略有苦澀卻仍舊不改自信:“我對外聲稱圍城打援,其實隻是讓杜伏威、沈法興等反王以為我隱瞞大軍來襲的消息,想要圍城打援,好讓他們自己撤兵。”


    李神通:“原來如此。”是、是這樣嗎?原來我們看上去很強,但其實不能打嗎?


    他迷糊了。


    李神通感慨:“將軍和主公的作戰方式完全不同啊。”


    李靖想了想,歎氣道:“若是主公和太原郡王都在這裏,或許太原郡王會請主公親自去勸降杜伏威和沈法興,不需要我逼退他們。我能操控的‘勢’,遠遠比不過主公親自上戰場的‘勢’。”


    李神通仍舊不解:“我們是主公的部將,難道我們勸降不等於主公勸降?”


    李靖失笑:“這哪能一樣?未見主公,他們仍舊心存僥幸;若見主公,誰敢奢望自己能打敗主公?主公可是‘戰無不勝’啊。”


    李神通再次頷首:“原來如此。”原、原來如此,這就是“勢”!他懂了!


    他再一次覺得,自己上好像也行!下次要不要向主公請戰試試?


    李靖看著李神通恍然大悟,並逐漸自信的表情,撚須微笑。


    第191章 請先退位再登基


    李靖很認真地在教導李壽李神通。


    李壽膽子不大, 很容易慌張,隻要稍稍給他一點壓力,他就會帶頭逃跑, 當主將肯定不合格。


    但他畢竟是李唐宗室, 將來難免會遇到獨當一麵的時候。李玄霸私下找過李靖, 讓李靖稍稍帶著李壽一點。


    李玄霸道:“我讓你帶著他一點,不是希望他將來有進步,而是讓他知道你輕描淡寫就可以做好的事, 他想破腦袋也做不好。”


    李靖覺得晉王殿下這話有點過分,如果李壽聽到了晉王殿下的評價,說不定會和晉王殿下反目成仇。


    不過他還是照做了。


    雖然李玄霸是讓李靖打擊李壽, 但他認真教導李壽這件事本身並無錯誤。李靖當時想,李玄霸是不是和他開玩笑, 讓自己教會李壽一些帶兵的本事才是正事。


    李壽不能抗壓, 李唐將來打仗總會有不需要承受壓力的戰役。這時候李壽隻要按部就班發揮出自己教導的本事,應當就能成為一個不錯的將帥。


    李靖盡心盡力地在搜集情報的時候帶上李壽,教導李壽如何從情報中抽絲剝繭,製定出合格的作戰計劃。


    李壽瞪大眼睛,很努力地學了。


    然後, 他的腦子變成了一團糨糊。


    一個連孫子都出生了的中老年漢子現在抱著腦袋,就像是孩童一樣無助。


    他看這些搜集的資料都平平無奇, 就像是走在街上一個普通的老婦老翁隨口談起了鄰居今天中午吃了點什麽。李靖是怎麽從這些稀鬆平常的情報中製定出作戰計劃?你的作戰計劃靠譜嗎??!


    李靖仍舊盡心盡力地帶著李壽飛,看見沒有,那裏花草細微的顫動就表示這裏馬上有一個上升氣流出現, 你隻要在這裏展開翅膀等著, 自有好風祝你飛上雲霄和太陽肩並肩。


    李壽:這能看出來才有個鬼啊!


    江都城中, 李靖對外宣稱不告訴別人他已經到了曆陽郡, 實際上現在是亂世,到處都是流民探子,曆陽郡離江都又如此近,哪可能瞞得住。


    長孫無忌自然也迅速得知了李靖已經駐紮在曆陽郡,並以自己為餌釣魚的消息。


    他先疑惑了一番,李世民和李玄霸交口稱讚的李靖為何會這麽蠢。


    這消息是瞞得住的嗎?!而且以自己這個國舅為餌,李靖是想找死嗎??


    隨即,長孫無忌就明白了李靖真正意圖。


    他一點都不信任李靖,但他信任李世民和李玄霸。何況那兄弟二人意見一致的時候,就更毋庸置疑。


    “這是李靖之計。”長孫無忌好歹是長孫晟悉心教導出來的繼承人,“他雖未派人來告訴我們他已經到達曆陽郡,但自有人為了挑撥離間,會幫他把消息傳遞給我,讓我安心。”


    陳棱疑惑:“但他不擔心你仍舊對他不滿嗎?”


    長孫無忌眼中閃過了一絲複雜的情緒,但還是耿直地開口道:“他認為我是主公的青梅竹馬和妻兄,當是和主公一樣心胸寬廣的人。”


    薛收道:“他猜得沒錯啊。正因為他了解你,才用了這個計劃。”


    長孫無忌:“……嗯。”


    陳棱頷首。原來如此,也理應如此。


    他道:“雖然李靖是想逼退江淮賊帥,但我們還是要做好江淮賊帥仍舊進攻江都的準備。”


    長孫無忌想了想,道:“如果他們退兵,我們就該主動出擊了。隻需要一場不大的勝利,就可以讓江都兵卒徹底對主公歸心。陳將軍,到時可否與我一同冒險出城?”


    陳棱抱拳笑道:“陳某領命。”


    薛收歎氣:“我就替你們守住後方了。你們出城時,我會通知李靖來接管江都。”


    得知李靖已經到達曆陽郡後,他們徹底沒了壓力。


    長孫無忌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虞世南。


    虞世南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他開玩笑道:“大雄的部將怎麽總會在關鍵時刻從奇奇怪怪的地方憑空冒出來?如果遠在中原的大雄突然也憑空冒出來,我也不驚奇了。”


    長孫無忌忍俊不禁:“那還是別了。如果他憑空出現在江淮戰場,後勤怎麽辦?他難道是餓著肚子跑過來,打贏了再找我要吃的?大德心髒不好,可別這麽氣大德。”


    虞世南歎息:“是啊。大雄可別這麽氣大德。”


    西京中。


    李玄霸反複看著魏徵寫來的告狀信,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睛。


    半晌,他終於接受了這個現實。


    李玄霸把信往桌麵上一拍,冷笑道:“好啊,看來他是嫌棄吃得太飽長得太胖,非要餓幾日減肥!我還費盡心思給他籌什麽糧草?我看他那一身腱子肉,不吃糧草也能挺過去!”


    李智雲拍著李玄霸的背,為氣得呼吸都不暢的三兄順氣:“三兄別氣別氣,二兄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他在戰場上從不亂來,你要信任他啊。”


    李玄霸沒好氣道:“什麽道理?不就是他現在出擊雖然可能餓了點累了點,但是能得到最大的戰果。將帥就是這副德行,上了戰場後,不僅部將士族是獲勝的‘數字’和‘道具’,身為主將的自己也一樣。”


    李玄霸屈起手指叩了叩桌麵,腦子飛速轉動。


    “二哥應當清楚,現在他的命比什麽勝利都重要。所以此舉看似冒險,但他一定看出了什麽我現在還未得到的情報,才會做此決策。”李玄霸自言自語,“除了長孫無忌意外成了江都守將之外,還有什麽讓二哥能放心深入敵人占據的江淮的情報?”


    李玄霸思索了一會兒,眼中閃過一絲不敢置信,但這不敢置信很快就化作了確信。


    “李靖可能已經掃平了長江中遊,快推到長江入海口了。”李玄霸篤定道,“他有李靖接應,確實可以稍稍大膽一些。”


    李智雲沒聽懂:“啊?”


    李玄霸解釋:“我們離開前,讓李靖在巴陵安撫降軍。”


    李智雲疑惑:“降軍?這才多久?李靖帶著降軍就能從巴陵推到江都了?”


    李玄霸淡然道:“別人不可能,但他是李靖李藥師,確實可能。二哥敢孤軍插|入江淮,就證實了這個可能已經成為現實。不然二哥就算帶兵打贏了竇建德和宇文化及,也是深陷江淮反王的重圍,江都一地不可能給他太多補給,他還可能會遭遇杜伏威、沈法興和林士弘的圍攻。”


    李玄霸幽幽歎了口氣,又道:“誰都知道秦王李世民是最可能逐到鹿的人,所以如果他孤軍深入,江淮反王們無論有再多矛盾,都會抓住這個機會殺了他。他們雖然各有各的缺陷,但能在天下大亂之際成為反王的人,可不能小看。”


    李智雲還是覺得李靖帶著一群降軍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從巴陵推到江都,實在是太神奇。不過三兄都這麽說了,三兄說得對!


    李智雲笑道:“恭喜二兄三兄又得一名將。三兄三兄,那我們現在該怎麽幫二兄?我親自去給他押運糧草!”


    李玄霸瞥了弟弟一眼,道:“幫什麽幫?我在西京,還能千裏迢迢給他空運糧草不成。他已經自己訂好了計劃,那就按照他自己的計劃做。魏玄成給我這封信,不是讓我做什麽,隻是告知我二哥以身犯險,讓我多罵二哥幾句。”


    他的視線再次落在桌麵上的書信上,失笑。


    魏玄成啊魏玄成,給王薄當了這麽多年軍師,變狡猾了啊。


    魏徵寫給李玄霸的信中措辭與以前一樣恭敬,絲毫沒有他重歸李世民麾下後與李玄霸說話時的夾槍帶棒。


    他大概是認為二哥麾下所有下屬都把自己當“副主公”,其實是對自己不利吧。


    先不論魏徵是否多慮,但李玄霸沒打算阻止魏徵。


    朝中大臣性格各異才有意思,他也希望朝堂上有個人唱唱反調,規正他的失誤。


    再者魏徵的做法很聰明。他雖常諷諫,但進諫時常常也符合主公心意,能讓主公感受到他不是為進諫而進諫,而是真的為了自己好。


    而且,魏徵除了諷諫,更常常誇人,誇人的措辭比他諷諫時更華麗。每當被他諷諫的主公做出了點成就,魏徵誇讚的話能把人淹著在裏麵暢快地遊泳。


    這才是魏徵這個千古留名的諫臣最優秀之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