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若逃跑,守城的壯丁無法補充。再者他們逃跑會帶走糧食,百姓自身在極端情況下也是糧食,王世充怎麽可能讓百姓離開城池?


    世道已經亂了許久,百姓對即將到來的事已經有了預見,民怨鼎沸。


    宇文化及將驍果軍帶走,王世充麾下守軍是原本江都鷹揚府的將士,這些將士都是江都當地人。


    王世充禍害江都時,即使沒有禍害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心中也難免為同鄉憤慨。


    為王世充死戰?他們隻想王世充死。


    長孫無忌入城時,也承擔了策反江都留守將士的任務。


    他接觸了虞世南之後,從虞世南口中得知了江都城哪些人值得拉攏,就以“隴西郡王李世民使臣”的身份悄悄接觸。


    當王世充下令麾下將士搶奪江都百姓糧食,並抓壯丁擴充兵卒時,和長孫無忌接觸過的將領私下一串聯:隴西郡王嫉惡如仇,我們做了這等惡事,將來就別想投奔隴西郡王了,不如現在直接獻城!


    他們越琢磨越覺得有道理,當即拍腿就幹。


    這群人都是當地人,知道江都百姓對王世充怨恨極深。他們偷偷分發武器,煽動百姓衝擊太守府,然後趁機從背後將王世充一刀梟首,把王世充的屍體丟給百姓剁成了肉泥。


    “我們是隴西郡王李世民派來救你們的人!隴西郡王知道吧?啊?不知道?那抓了突厥可汗的李世民和建立義莊的李玄霸呢?對對對,就是‘義薄雲天’和‘德重恩弘’兄弟!我們是他們的人!我們來救江都百姓啦!”


    然後這幫人把一臉懵的長孫無忌請來,把長孫無忌推上了江都太守的位置。


    長孫無忌:“……”


    江都將士:“對了,我等還未問先生姓甚名誰,在隴西郡王麾下任何職?”


    長孫無忌:“……我乃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長孫無忌,隴西郡王李世民的妻兄,如今在隴西郡王麾下任右一統軍。”


    江都將士:Σ( ° △°|||)??!


    ……


    薛收不敢置信:“所以你就這麽當上了江都守將?”


    長孫無忌無力道:“是啊。你們呢?怎麽會來江都?”


    他剛當上江都守將,就有打著隋軍和隴西郡王雙重旗號的戰船從長江下遊駛來。


    長孫無忌滿頭霧水。雖然他知道李大雄很能跑,經常打仗的時候跑到奇奇怪怪的地方再“嗖”地冒出來,但我們哪來的這麽大的戰船?這種戰船都能在海上行駛了吧?!


    還好,來人是薛收,他認識,才沒引發誤會。


    薛收道:“陳將軍願意歸順主公,但想先來江都為先帝收殮祭拜。我想主公應該也到達江南了,正好用得上陳將軍的水軍。”


    長孫無忌比劃:“所以你們就從築紫島跨越這麽長的距離,跑長江來了?這麽長的距離?你們哪來的糧?”


    薛收道:“陳將軍在築紫島屯田,築紫島囤積的糧食勉強夠用。”


    長孫無忌看向陳棱。


    陳棱謙虛道:“我和薛伯褒在島上當了好幾年的野人,屯田的本事就是這麽練出來的。”


    薛收抱怨:“你可以不用說得這麽清楚。”


    長孫無忌失笑:“我都快忘記這件事了。”


    他鬆了口氣:“有陳將軍相助,此次守城應當能高枕無憂,等到李藥師救援了。李藥師就在巴陵郡,隻要戰船籌備妥當,順流而下速度很快。”


    薛收問道:“主公和大德呢?他們不來救你?”


    長孫無忌道:“我剛得到消息,主公往齊郡去接應魏玄成,太原郡王護送老唐國公和老唐國公夫人前往西京。路途遙遠,恐怕無法指望他們親自救援。”


    他沒有說洛陽城破的事,擔心陳棱仍舊心向大隋,對沒有救援洛陽的李二郎李三郎生出芥蒂之心。


    第190章 李靖對勢的運用


    長孫無忌雖然有意隱瞞, 但陳棱還是很快知道了洛陽城破的消息。


    原因無他,薛收向長孫無忌詢問了中原的事,說服了長孫無忌後, 將這件事告訴了陳棱。


    “洛陽城破, 主公已經是秦王, 李三郎也被封為晉王。”薛收以開玩笑的口吻道,“長孫四郎擔心你心係大隋,知道這件事後會悲傷過度, 我認為他想太多。”


    陳棱嘴角揚起嘲諷的笑容:“先帝被殺時,大隋已經滅亡,洛陽小朝廷不過苟延殘喘, 救不救有什麽意義。”


    陳棱聽懂了薛收委婉的言下之意,明白長孫無忌更擔心的是自己會對主公不救洛陽有微詞, 但長孫無忌確實想多了。


    在原本的曆史中, 陳棱確實對大隋較為忠誠,因在鎮壓楊玄感和農民起義中立下戰功,被封信安侯。


    宇文化及離開江都後,陳棱為楊廣重新安葬。賊帥李子通攻陷江都,陳棱逃往另一個賊帥杜伏威處, 被杜伏威忌憚,不久後殺害。


    但這一世, 陳棱對楊廣的感情可不深。


    他先被困築紫島幾年,勉強算自己倒黴,不關大隋的事。


    但他剛回到中原, 楊廣腦門一拍, 認為繼續駐紮築紫島對攻打高麗有好處, 便又讓陳棱去島上吹海風了。


    誰願意去島上當野人?陳棱心裏難免有埋怨。


    更重要的是, 長期駐紮到海島上,陳棱與中原朝廷“脫節”了。


    他剛出海時,正是大隋最強盛的時候;當他第一次從築紫島回來時,大隋已經岌岌可危;而他第二次從築紫島回來,楊廣都沒了。


    曾經陳棱在朝中有許多好友,現在他能信任的隻有與他一同在沙灘上挖了幾年貝殼的薛收。薛收的主公又正好是最有可能奪得天下的人,陳棱多猶豫一秒,都對不起自己的智商和在築紫島上吹的那麽多年海風。


    “等見到主公,我再為你引薦一番,就不用擔心了。”薛收道,“李二郎和李三郎都是很好相處的人。”


    陳棱開玩笑道:“主公和晉王殿下可能好相處,但主公的下屬似乎不是很好相與。看來將來我仍舊謀求外放,繼續在築紫島吹海風得了。”


    薛收失笑:“下次你再去築紫島,我和你一起去。說不定李三郎也會想一同去。”


    李三郎曾經說築紫島有金銀礦產。等李二郎打下天下,李三郎肯定會去築紫島。


    陳棱好奇:“晉王殿下去築紫島幹什麽?”


    薛收隨意找了個借口,但也不僅僅是借口:“高麗有不臣之心,終究是需要解決的。”


    陳棱歎氣:“是啊。”


    先帝征討高麗這件事本身沒錯,他錯的是不顧百姓死活強征高麗。


    薛收的坦白讓陳棱心中對投奔李世民的忐忑又少了幾分。他積極備戰,想在見到主公之前賺點戰功。不然以他在隋朝的地位,可能有薛收舉薦,也難以身居高位。


    長孫無忌觀察陳棱的態度,鬆了口氣。


    陳棱這次帶回來的兵卒不多,大部分仍舊留在築紫島屯田,但也比他帶來的幾十個護衛多太多。有了陳棱的兵,江都守軍也會更盡心盡力。陳棱願意盡全力守城,他可以將功勞都讓給陳棱。


    陳棱還需要功勞賺取爵位,而自己什麽都不做也是個國公,爵位已經到頂,不需要再爭權奪勢了。


    長孫無忌想著李玄霸的嘮叨,覺得放棄爭強好勝的心思,把精力轉移到舉薦人才上,似乎也不錯。


    江都做好了守城的準備時,李靖已經點兵出發。


    當長孫無忌求援之前,李靖已經征集了大船,順著長江一座一座城池的勸降。


    在得知楊廣被殺後,江南各個郡縣群雄並起,許多郡縣的官吏被殺。


    江夏郡的太守和郡丞還未被豪強殺掉,見到李靖勸降,趕緊獻城保命。


    江夏的官吏表示,李世民是大隋的郡王,自己把江夏郡交給李世民,怎麽能叫投降獻城?這是下官該做的事!


    江夏郡的郡城就在後世武漢。李靖奪得江夏之後,就占據了長江和漢水的交界處,連通了長江和漢水水運航道。


    李世民已經拿下的襄陽、南陽等郡,終於可以通過漢水和巴蜀、洞庭湖平原連為一體。成都平原、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三大產糧地都接在了同一張運糧水網上,李靖攻打江南再無後勤之憂。


    稍稍休整一二,李靖繼續順著長江南下,勸降九江郡。


    但賊帥林士弘在鄱陽起兵,包括九江郡在內的鄱陽湖周圍郡縣都已經盡入他囊中。林士弘已經稱帝,國號為“楚”。李靖勸降波九江郡受阻,被林士弘部將阻攔。


    李靖本應該老老實實在九江郡攻城。誰知道他隻派出蕭銑麾下剛歸降的將士佯裝攻打九江郡,一邊繼續前行。


    林士弘雖然已經坐擁鄱陽湖平原兩年,但他有個大部分賊帥都有的毛病——不知治理。


    他打下的郡縣隻是派將士守城,其他治理都交給了當地豪強,自己隻需要拿錢。


    至於什麽勸農桑、明政令、興教化……你和一個大字不識的大老粗說這些幹什麽?完全不懂。


    所以新修軍備什麽的,林士弘也不懂,隻是拿著隋朝兵器庫裏的兵器坐吃山空。


    林士弘這個楚帝既沒有設立完備的官製,也沒有頒布可行的政令,雖說稱帝,仍舊如賊帥一般,所以他明明占據著鄱陽湖平原這個水戰之地,卻沒有多少戰船可用。


    李靖從長江水流而下穿越九江郡,沒有受到任何阻攔。


    長江諸郡縣雖說歸服林士弘,但林士弘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政治體係,對各個郡縣的管轄力度很弱。大部分郡縣都隻是名義上歸服林士弘,實際擁有者是當地豪強。


    李靖越過林士弘有嫡係軍隊駐紮的九江郡,到達了曆陽郡,派人前去勸降。


    曆陽郡的守將見李靖順流而下,以為李靖已經攻占九江郡,將長江上遊連成一片,便立刻獻城投降。


    李靖笑納了曆陽郡,休整一番,將守將換作自己的人後,又逆流而上,重新來到九江郡城下,帶著曆陽郡補充的兵嚇唬九江郡,再次勸降九江郡守將。


    曆陽郡守將:???


    但他也沒辦法,降都降了,隻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事有湊巧,林士弘本來定都豫章郡(江西南昌),與九江郡有鄱陽湖水係連通。


    去年年底,正好是李玄霸與蕭銑對戰的時候,賊帥張善安奪得廬江郡(合肥),南下投奔楚帝林士弘。


    林士弘雖稱帝,但沒有一丁點的雄主氣度,見到稍稍厲害一點的人不會倒屣相迎,總是端著一張懷疑臉忍不住忌憚。原本曆史中的陳棱就因為他的器量狹小被殺。


    林士弘也忌憚張善安,不準張善安進城。


    張善安這個暴脾氣,當即攻打豫章郡,燒掉豫章郡外城後跑了。


    稱帝後的林士弘不僅既沒有器量也不懂治理,連原本揭竿而起的膽氣也沒有了。張善安挑釁他,他也不追擊,就帶著下屬和後宮跑到了更南方的南康郡(江西贛州)繼續當快活的皇帝。


    林士弘這樣的行徑讓他的部下都感到很鬱悶,士氣大大低落。


    因此原本曆史中,蕭銑趁機奪得了九江郡和豫章郡。


    現在蕭銑還未崛起,就已經被李玄霸打敗。李靖正好抓住了這個機會。


    他稍稍一整合了情報,就製定了這個“兩頭騙”的計謀。


    李玄霸在他耳邊歎息了許久後勤,李靖盡可能地不動用自己的兵卒,竭力減輕後勤的消耗。


    既然林士弘的下屬已經對這位稱帝後變得耽於享樂的賊帥不滿,李靖何必去打攻堅戰?他隻需要用兵勢逼迫守將獻城即可。


    但洛陽的消息傳來後,李靖運用“勢”更加得心應手。


    李靖派人將中原的事告知九江郡守將,對被他圍而不攻的九江郡守將道:“林士弘不過是一個賊帥,論出身還不如你。他又沒什麽英雄氣概,退到南康郡閉城不出,已經把你當做棄子。這樣的主公,有什麽值得你追隨?隋朝已亡,我的主公李世民是世間罕有的英雄,你向我的主公投降不是向隋朝投降。跟隨一個英雄,還是跟隨一個草莽,將軍應該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