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甕聲甕氣道:“肯定是三郎君已經得知主公不帶夠糧草就千裏奔襲的事了。”


    李世民又揉了揉鼻子,笑道:“我猜肯定是魏玄成告狀。魏玄成就是和阿玄同款告狀小狗,一會兒向我告阿玄的狀,一會兒向阿玄告我的狀。他不愧是阿玄推薦的諫臣!”


    秦瓊無語。不過他覺得魏徵告狀告得對,有時候主公和三郎君確實做事欠妥當。這就是雙生子嗎?


    “趕緊打完,快點回去挨阿玄的罵。”李世民已經餓了一日,還笑得出來,“我看廬江郡快投降了,走,該我們上場了!”


    秦瓊摸摸肚子:“我們餓著肚子也能贏?”


    李世民拍拍自己癟癟的肚肚:“我不也餓著嗎?我能打,你們肯定也能打。不過我還留了兩壇子阿玄給的醃肉,我們把它熬成湯,給全軍分了,提升士氣。”


    兩壇子醃肉就算被磨成肉末熬湯,也不可能填飽肚子。


    但將士們和李世民分了醃肉湯,喝了個水飽之後,卻好像疲憊一掃而空,士氣大鎮。


    “等打敗竇建德,我們就能吃個肚飽了!”李世民的臉上揚起他標誌性的陽光笑容,“現在竇建德的大軍已經疲憊,待騎兵衝亂他們的方陣後,步卒列方陣緊隨其後。跟我上!”


    秦瓊握緊了手中馬槊,苦笑領命。


    剛跟隨李世民的徐世勣和單雄信,第一場大戰就跟著李世民餓肚子。


    他們都困惑地看著李世民。


    就……就這麽衝上去?


    一個壯漢拍馬上前:“主公何須親自冒險?末將請為先鋒,替主公取下竇建德項上人頭!”


    李世民打量了那壯漢一番,想起這個壯漢是翟讓和高表仁南下與自己會合時,留守滎陽大本營的程咬金,字義貞。


    唔,現在已經改名為程知節了。他還是覺得程咬金這個名字很有意思。


    程知節是在高表仁進入瓦崗寨後,才投奔瓦崗寨的新人。高表仁和翟讓都很欣賞程知節,對李世民竭力推薦程知節。李世民還未檢驗過程知節的本事。


    李世民想了想,道:“那你和秦叔寶一左一右為我親衛,隨我一起為先鋒。”


    程知節:“……主公,為什麽你非要親自為先鋒啊。”


    李世民認真道,他認真時的神情和李玄霸那氣死人的認真神情一模一樣:“現在兵卒經過千裏奔襲,又腹中饑餓,若我不為先鋒,怎麽激勵他們的士氣?而且你們的眼神不如我,帶著騎兵衝入敵軍中就不一定能衝出來了。乖乖跟著我,隻要我能行,你們都不行。”


    程知節:“……”


    他看向秦瓊。


    秦瓊歎氣。


    程知節無奈抱拳領命。


    李世民對單雄信和徐世勣道:“步卒就交給你們了。你們久經沙場,一定能看準出兵的時機,我相信你們。”


    他笑了笑,拍了拍單雄信和徐世勣的肩膀:“隻有你們及時接應,我們才能贏。我這條命,就交給你們二人了。”


    單雄信和徐世勣一個激靈,抱拳的手都有點不利落了。


    “主、主公,末將絕不辜負主公的信任!”單雄信吼得超級大聲。


    徐世勣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主公才與我結識多久,就把性命托付給我了?


    他隻能盡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但聲音激動的顫抖怎麽也止不住:“主公,請放心。”


    李世民鼓勵道:“我相信你們。我相信你們所有人。”


    他背上強弓,在馬背上綁好馬刀、馬槊和長矛等替換兵器。


    李世民將頭盔扶正,握緊韁繩:“出發!”


    他胯|下駿馬的馬蹄狠狠砸了一下地麵,向前奔馳。


    秦瓊和程知節緊隨左右。


    玄甲兵安靜跟隨,馬蹄聲卻震動如雷鳴。


    第193章 玄甲兵怎麽在這


    李世民率兵長途跋涉的地方是華北平原。


    如果是騎馬, 雖然華北平原上水網密布,也不會給他們造成多少困難。


    但現在誰養得起那麽多馬?


    李世民率兵輕裝趕路,和兵卒們一起撒著腳丫子跑路, 從齊魯一直跑到了合肥附近。


    徐世勣、單雄信和程知節都是第一次參與這樣嚴苛的長途跋涉。他們麾下許多兵卒也是一樣。


    他們本來有點擔心那些沒吃過這樣長途跋涉的苦的兵卒會逃逸, 誰曾想李世民居然把這支完全算不上精兵的兵卒不僅一人未損地帶到了目的地, 士氣也沒有散掉。


    這群已經餓了一日的兵卒,甚至看著有了一點精兵悍卒的氣勢。


    徐世勣、單雄信和程知節都是帶過兵的成熟將領,他們知道為將最大的本事不在於有多少奇謀, 因為大部分時候打仗都不需要什麽奇謀,不過是“勇者勝”。


    隻有放大到許多戰鬥所組成的戰役上,才有謀略出場的餘地。


    那麽為將帥者最大的本事是什麽?


    無他, 唯練兵、帶兵。


    如果之前跟著李世民在齊魯大地上轉悠,徐世勣等人還看不出李世民有多厲害, 這場長度奔襲讓他們徹底服氣。


    試想換做他們, 他們做不到。


    徐世勣在原地擦拭著武器等待李世民的命令時,不知怎的想起了史書中關於吳起的記載。


    吳起對人傲慢,卻與兵卒同吃同住,兵卒都願意為他赴死。


    他打仗從未用過什麽奇謀,就是籌備足夠的糧草, 打造堅甲利器,然後讓這群願意為他赴死的兵卒碾碎所有障礙。


    秦王李世民的風評與吳起不一樣, 他應該是擅長謀略的。因秦王李世民手中的精兵不多,所以他做不到直接碾壓,常常使用較為冒險的策略。


    但不知為何, 徐世勣卻覺得主公的“謀略”其實和吳起有共通之處。


    他好像抓到了點什麽, 細思之後又想不起來, 便繼續擦拭兵器, 將這突發奇想壓在心底。


    徐世勣現在還不是名將,但這顆種子埋在心底,在他毫無意識的時候,逐漸發生蛻變。


    比起徐世勣,單雄信就沒想那麽多了。這位十分單純的猛將隻是在討論主公為什麽比他還勇。


    “先鋒的事怎麽想都該交給我們吧?哪有他親自衝鋒的?唉,郡公說得果然沒錯,去援助主公的時候,稍稍跑慢點便什麽戰功都沒有了。”單雄信抱怨,“哪有主公這麽能打?這讓我們這些下屬怎麽立功?”


    徐世勣抬頭無語道:“誰告訴你主公不能打?漢高祖和漢世祖都是親自帶兵。”


    單雄信驚訝:“什麽?大漢的開國皇帝都是親自帶兵嗎?我還以為都和大隋皇帝一樣指揮別人呢。你看那個被知世郎殺了的狗皇帝親自帶兵,帶成什麽鬼樣子?我還以為英明的皇帝都不該親自帶兵。”


    徐世勣停下擦拭武器的手:“……單兄長。”


    單雄信警覺的後退一步:“你叫我兄長準沒好事。”


    徐世勣深呼吸了一下,緩緩道:“現在我們跟隨的主公是大隋忠臣,所以你說話注意點。還有,什麽叫英明的皇帝都不該親自帶兵?你這不是罵主公嗎?你說話的時候能不能過一過腦子?馬上你就要入朝為官了,你想被言官彈劾嗎?”


    單雄信抓了抓腦袋,苦惱道:“好麻煩。還好主公應該不會計較。”


    徐世勣:“……”什麽叫做主公不會計較?你怎麽知道主公不會計較?你現在就被主公迷昏頭了嗎?雖然不一定是迷昏頭,但你也不要把未來身家性命都壓在主公不計較上啊!為人臣子,首先要自己謹慎!


    雖然徐世勣什麽都沒說,但單雄信看到徐世勣的表情,就能猜到徐世勣肯定有很多話要煩他。


    他尷尬地笑了笑,借口自己要去鼓舞兵卒,一溜煙跑了。


    徐世勣握著長|槍的手微微用勁,把長槍都差點撇彎了。


    他抱怨道:“看來以後我有的是為這位結義兄長頭疼的地方。”


    徐世勣狠狠擦著長|槍,把長|槍擦得嘎吱嘎吱響。


    徐世勣抱怨單雄信的時候,李世民已經接近了合肥城。


    他們早幾日就到了合肥城附近。


    因楊廣橫征暴斂,又遇到民亂四起,百姓先因徭役家破人亡,又被打著起義旗號的賊帥屠戮掠奪一番,等隋軍到來又是兵過如篦,此刻應當是全國最繁華之地的華北平原,沃土上長滿了野草,常常奔襲半日看不到人煙。


    或許山中是藏著有逃難百姓的,但看到李世民這支隊伍奔襲而來,他們就早早躲起來了。


    劉邦登基的時候,民生凋敝到連同色馬都湊不齊。隋末雖然不至於如此,但繁華落盡後的荒草也已經占據了原本人聲鼎沸的中原大地。


    因此李世民率兵千裏奔襲,就算沒有怎麽特意隱藏,除非兵臨城下,否則城中的人都發現不了。


    竇建德也不知道李世民已經到了。


    宇文化及帶兵的本事特別爛。他將兵卒帶回北方時路沒走到一半,兵卒先散了大半。現在又要回南方,兵卒跑得隻剩下不到一萬人了。


    當竇建德追來時,他都沒怎麽抵擋,他和宇文智及便被竇建德虜獲。隻有從未展現過自己任何本事的宇文士及中途與兄弟意見不合,帶著一千餘兵卒前往西京投奔老朋友李淵,才幸免於難。


    竇建德抓到宇文化及後,便用宇文化及從江都搜刮的,兵卒快跑光也舍不得丟的金銀珠寶犒勞全軍,提升士氣,兵臨廬江郡城,十分有名地軍事重鎮合肥城下。


    廬江郡城雖然城池堅固,但原本的郡守和郡丞都是不知兵之人,對大隋也不怎麽忠誠。當賊帥張善安率兵來襲時,郡中守將沒怎麽抵抗便讓張善安把廬江郡奪了。現在廬江郡城的是沒有守城經驗,與城中百姓相處也不怎麽和睦的張善安。


    李世民到達廬江郡城城下時,竇建德已經攻城兩日。


    此時李世民的糧草已經快要耗盡,但他拚著全軍餓肚子,也靜靜等候竇建德破城。


    程知節隨著李世民衝鋒的時候,腦中一直思索這件事。


    能預判出竇建德就在這一兩日內破城,並斷定破城之日就是最好的襲擊時刻這不算什麽,自己也能判斷出一二。但主公能說服全軍餓肚子等候戰機,這些兵卒還有小半來自於原本不屬於他的瓦崗寨,這就厲害了。


    雖然李世民早已經名揚天下,但他畢竟過於年輕,初見李世民時,哪怕李世民頂著諸多光環,如程知節等猛將還是難免對李世民頭上的光環心生疑惑,不敢輕信。


    就在程知節思索時,秦瓊飛速拍打馬屁股,跑到了李世民前麵,也把程知節甩在了身後。


    程知節:“……”怎麽回事!


    他看向李世民。李世民神色不變,似乎已經料到了此事。


    當程知節將視線移回秦瓊身上時,身披鐵甲的秦瓊已經衝到一個沒反應過來的披著全甲,應當是將領的人麵前,靠著馬匹的衝勁,將敵將一馬槊戳下戰馬。


    “秦叔寶在此!賊帥竇建德納命來!”秦瓊先收一顆人頭,然後收回馬槊大喝道。


    在秦瓊吸引了敵人注意力的時候,李世民取下強弓,羽箭離弦,射中了敵軍陣中最大的那麵旗幟。


    哢擦一聲,竹竿做的旗杆折了一半,向下彎曲。


    李世民沒有再向旗杆射出第二箭,卻突然側身朝著另一處兵將的戰馬射去。


    一聲慘叫,戰馬頭部中箭,朝著一旁栽倒。


    “這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