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朝著自己第二次射箭的方向奔去,手中弓箭連續離弦,與秦瓊一同在竇建德的兵陣中撕開了一條口子。
玄甲軍十分默契地跟在李世民身後,朝著秦瓊和李世民撕開的口子處衝進了敵軍軍陣。
張善安剛投降,竇建德的兵卒剛剛心生鬆懈,軍陣稍顯混亂。
當有一支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騎兵衝入步卒兵陣時,步卒兵陣瞬間生亂。
不過竇建德軍中也有良將。雖然剛一照麵,就有兩員將領被殺,也有將領迅速命令兵卒重新聚攏,並用弓箭阻攔這支已經衝入他們軍陣中的敵軍。
向已經衝入自己兵陣中的敵軍射箭,顯然會誤傷自己的兵卒。
弓箭手聽令的時候,下手難免遲疑,就算射出箭矢,力道都會稍稍減弱。
李世民將頭稍稍低下,冒著箭雨繼續衝鋒。
秦瓊總比李世民靠前一個馬身,幫李世民將正麵的箭矢攔下。
程知節跟在李世民身邊,腦門上直冒汗。
等等啊!秦叔寶你真不夠意思,怎麽不提前通知我一聲,自己跑到前麵去了!說好的一起給主公當護衛呢!
程知節已經落後一步,又怕幹擾李世民射箭,打亂秦瓊和李世民的默契,隻能悶頭殺敵,任由秦瓊一人逞威風。
在李世民衝鋒時,他對麵軍中有個人驚得亡魂大冒,正在努力上馬。
這個人就是竇建德。
李世民在衝鋒的時候已經把自己的旗幟立起來,竇建德知道來者何人。
他萬萬沒想到在齊魯的李世民為什麽會突然出現在廬江郡,更想不到那為首的將領為何會直直朝著他衝過來,一點彎都不拐。
事情是這樣的。
張善安派人來遞降書,竇建德停止了攻打廬江郡城。
但這城不能就這麽進去,假如張善安是詐降,騙自己入城後巷戰呢?
所以竇建德一邊宣布暫時停戰,一邊在軍中臨時緊急召開會議,商議是否接受張善安投降,進城的時候該做什麽準備。
這個會議十分緊急,因為張善安城樓上的兵都撤下來了,馬上準備開城門。
誰知道他們剛召開會議,就遭到了李世民的襲擊?
看這黑壓壓的盔甲,這還是李世民麾下名震天下的玄甲兵!勒石燕然的那支常勝具裝騎兵!
當聽到秦瓊那一聲大吼時,身經百戰的竇建德都打了個哆嗦。
秦叔寶都來了,李世民不會親自來了吧?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能讓秦王李世民親自攻打?
而且秦王李世民不是還在中原嗎!不是還在攻打他的大本營河北河間郡嗎!
竇建德前兩日還收到河間郡告急,恐怕支撐不了幾日的消息。
退一萬步,李世民來都來了,他震驚也沒用。
但玄甲兵怎麽能在萬軍叢中準確無誤地朝著自己衝過來?帥旗也不在自己這裏啊!他為了避免張善安詐降襲擊,特意在軍中故布疑陣,開會的地方一根旗幟都沒豎!
竇建德終於騎上馬,扶了一下頭盔,頭皮發麻。
第194章 劉黑闥擒竇建德
在李世民眼中, 雖不能肯定竇建德的所在處,但軍中哪裏有重要人物,還挺明顯的。他甚至沒有意識到竇建德在故弄玄虛。
雖然他第一時間習慣性地射中敵軍帥旗, 但當他看到帥旗被射中時帥旗附近兵卒的反應, 就知道主將不在帥旗那裏。
李世民立刻直起身體, 憑借高頭大馬所帶來的視野,隻瞟了亂哄哄的軍陣一眼,就發現了這個雖然沒有立起任何旗幟, 但防守最嚴密的地方。
他心中倒是疑惑了一瞬,為何這一處防守最嚴密的地方沒看到騎馬的將領。但無所謂,他相信自己的直覺。
先衝過去再說吧!
於是李世民就帶著玄甲兵衝了過去。
竇建德頭皮發麻的時候, 程知節的頭皮也在發麻。
因為騎兵就不是這麽用的啊!
這裏再次強調一下騎兵用法。
騎兵要麽貼臉射擊然後後撤,反複擠壓敵方兵卒陣型, 或者繞圈削皮, 算是前一種騎兵用法的進階版;要麽從側翼衝擊,斜著衝進衝出,撕裂敵軍陣型。
直接衝到敵軍堆裏那不叫衝鋒,叫送死。
馬匹的衝擊力雖然強,但馬會累會疼, 即使對方兵卒沒有帶甲,撞飛幾個人後馬匹速度也會放緩, 然後被步卒纏上,失去機動力。
失去機動力的騎兵陷入兵陣,就是案板上的肉。
李世民最初帶兵衝鋒的方向還很正常, 是普通的側翼衝擊。
但怎麽衝到一半, 李世民就往敵軍中間衝去了。
別啊主公!我們就這麽點人, 往敵軍中間衝, 不就被敵軍團團包圍了嗎!這別說撕裂敵軍,我們連衝出去都難了!
可這時候程知節再在心裏崩潰呐喊,也隻能咬緊牙關沉默地跟著李世民往死地裏衝。
已經在衝鋒途中,誰也不能貿然離開隊伍,也不敢出聲質疑,降低士氣。
李世民把弓箭放下,留著點箭,將手中兵器換做了長|槍;他身後的玄甲兵則收了長兵,開始用起了弓箭。
程知節還在傻乎乎地揮舞武器,發覺身邊兵卒都在用弓箭的時候還愣了一下,才拿起弓箭。
李世民居然在衝鋒途中還能看到程知節在做什麽,轉頭笑道:“你按照你自己的節奏打,不必跟隨玄甲兵的節奏。你和秦叔寶一樣,都是可以自由發揮的猛將。”
即使程知節覺得李世民判斷失誤,聽到李世民這句話也不由心頭一暖。
然後他唾棄自己心中的這一暖。
主公都判斷失誤了,我都快死在亂軍中了,還暖什麽暖!身體都要涼了!
“嗯?啊?!竇建德!”程知節正在挽弓時,瞪大眼睛道,“主公,前麵穿金甲的是竇建德!”
李世民大笑道:“我就知道這裏有大魚!可惡,我都穿的是銀甲,他憑什麽穿金甲,秦叔寶,揍他!”
已經收了一會兒力氣,隻幫李世民防禦正麵射來的箭雨的秦瓊重新換了一柄馬槊,拍馬加速。
“我也去!”程知節可不能讓秦瓊專美於前,“秦兄,我來助你!”
雖然程知節和秦瓊沒有配合過,但他們打過那麽多場仗,沒配合過也知道怎麽在騎馬衝鋒的時候不幹涉到對方。
李世民也知道。
他把長|槍收好,重新拿出強弓,為程知節和秦瓊掠陣。
無論是悍勇的步卒還是騎馬的猛將,李世民的箭一脫手,就有一個人倒地,沒有一支箭落空。
秦瓊和程知節的衝鋒壓力減輕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有玄甲兵的箭雨壓製。
弓箭手射箭可不是影視劇中那樣閉著眼睛拋射。拋射的箭根本沒有穿甲力,他們也沒有那麽多箭。
隨意翻閱關於弓箭手選拔的史料記載,就能看見“拉弓的強度”和“射箭的精準度”是選拔的鐵要求。
玄甲兵不僅人人射箭準頭都不錯,又一直保持著較為緊湊的陣型,他們斜著射擊,偶爾脫手也不怕誤傷同袍。
但竇建德軍中的弓箭手就不一樣了。
他們環繞著玄甲兵,如果射箭,隻要箭沒落在玄甲兵的身上,就一定會落在自己的同袍身上。
之前將領可以無視誤傷兵卒,強令弓箭手射箭。但現在玄甲兵已經衝到竇建德麵前,他們若是誤傷,誤傷的就是高層將領和謀士,頓時不敢下令。
與此同時,已經準備開城門的張善安,看到城外竇建德的大軍不知為何變得混亂,趕緊出城門,朝著城門附近的竇建德大軍砍殺一波。
張善安就是個反複無常的小人。雖說之前遞降書是真的想投降,但看到竇建德的軍隊因不明原因混亂,他就要趁火打劫了。
張善安很狡猾,他隻帶兵在城門處砍殺,隨時準備撤回城中。如果竇建德的兵卒跑遠了他也不追,隻是讓人射箭。
竇建德軍隊的前翼亂了起來。
指揮中央又麵臨玄甲兵突襲,無法及時下令反擊。
這時候大部分兵卒如果沒得到將領的命令,就像是無頭蒼蠅。他們自己是沒有任何自主作戰能力的。
竇建德大軍的前翼抵擋了一陣子,兵陣中的旗手回頭瞅了許多眼,都沒看到將領指揮的令旗,心頭一慌亂,手中的陣旗也不知道怎麽揮舞了。
這就像是後世作戰指揮中心被無線電幹擾,指令不能傳達到前線,如果前線隊伍沒有自主作戰能力,哪怕留有戰鬥能力,也會以保命為先,一擊即潰。竇建德大軍的前翼因為指揮中心被李世民的騎兵纏住,明明還有一戰之力,陣型也潰散了。
張善安這時很冷靜,沒有看到竇建德大軍前翼陣型潰散就衝出去擴大戰果。
竇建德明明勝券在握,卻連指揮軍隊都無法做到,顯然遭遇了另一支奇兵的襲擊。
他有自知之明,這支奇兵肯定不是自己的援軍,而是想趁著他和竇建德兩敗俱傷,兩頭吃。
但張善安明白這一點,也不會放過襲擊竇建德大軍的機會。
他脾氣很不好,竇建德打了他那麽久,他一肚子氣,先找回來場子再說。
現在已經出了氣,他就謹慎地留在原地不敢動作,免得被那支不知名奇兵誤傷。
“竇建德肯定會戰敗,等戰敗後,我們就投降打敗竇建德的人。”張善安對下屬道,“反正都是投降,降給誰不是降?降給比竇建德更強的人不是更好?”
下屬們紛紛點頭。
他們就是一群真正的賊,腦子中沒想過什麽未來,都是走一步算一步,打不過就降,降了不爽再叛,叛了打不過再降。賊都是這樣,臉麵品行操守什麽的不存在。所以他們對投降那支不知名……
“張將軍,那旗幟上好像寫的是秦王李世民啊。”張善安身邊一個識字的將領傻眼道。
張善安揉了揉眼睛,努力瞪著遠方的旗幟,然後想起自己不識字。
他轉頭問道:“你說的是真的?”
因為隔得太遠,識字的將領有些不確定:“有點像,太模糊,看不清。”
張善安眉頭擰起來。
如果真的是秦王李世民,他若之後不爽,好像反叛有點難。希望李世民能讓他留在江淮,天高皇帝遠,他不爽才好叛。
你問他為何還沒見到李世民,就想著要叛了?因為他十七歲就當了強盜,腦子裏除了當強盜就沒想過其他事。
張善安看到了竇建德的敗象也不敢追擊,徐世勣和單雄信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他們在李世民衝進敵陣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帶領步卒衝鋒的準備。
但他們等了一會兒,沒見到李世民帶著玄甲兵從側翼衝出來。
玄甲軍十分默契地跟在李世民身後,朝著秦瓊和李世民撕開的口子處衝進了敵軍軍陣。
張善安剛投降,竇建德的兵卒剛剛心生鬆懈,軍陣稍顯混亂。
當有一支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騎兵衝入步卒兵陣時,步卒兵陣瞬間生亂。
不過竇建德軍中也有良將。雖然剛一照麵,就有兩員將領被殺,也有將領迅速命令兵卒重新聚攏,並用弓箭阻攔這支已經衝入他們軍陣中的敵軍。
向已經衝入自己兵陣中的敵軍射箭,顯然會誤傷自己的兵卒。
弓箭手聽令的時候,下手難免遲疑,就算射出箭矢,力道都會稍稍減弱。
李世民將頭稍稍低下,冒著箭雨繼續衝鋒。
秦瓊總比李世民靠前一個馬身,幫李世民將正麵的箭矢攔下。
程知節跟在李世民身邊,腦門上直冒汗。
等等啊!秦叔寶你真不夠意思,怎麽不提前通知我一聲,自己跑到前麵去了!說好的一起給主公當護衛呢!
程知節已經落後一步,又怕幹擾李世民射箭,打亂秦瓊和李世民的默契,隻能悶頭殺敵,任由秦瓊一人逞威風。
在李世民衝鋒時,他對麵軍中有個人驚得亡魂大冒,正在努力上馬。
這個人就是竇建德。
李世民在衝鋒的時候已經把自己的旗幟立起來,竇建德知道來者何人。
他萬萬沒想到在齊魯的李世民為什麽會突然出現在廬江郡,更想不到那為首的將領為何會直直朝著他衝過來,一點彎都不拐。
事情是這樣的。
張善安派人來遞降書,竇建德停止了攻打廬江郡城。
但這城不能就這麽進去,假如張善安是詐降,騙自己入城後巷戰呢?
所以竇建德一邊宣布暫時停戰,一邊在軍中臨時緊急召開會議,商議是否接受張善安投降,進城的時候該做什麽準備。
這個會議十分緊急,因為張善安城樓上的兵都撤下來了,馬上準備開城門。
誰知道他們剛召開會議,就遭到了李世民的襲擊?
看這黑壓壓的盔甲,這還是李世民麾下名震天下的玄甲兵!勒石燕然的那支常勝具裝騎兵!
當聽到秦瓊那一聲大吼時,身經百戰的竇建德都打了個哆嗦。
秦叔寶都來了,李世民不會親自來了吧?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能讓秦王李世民親自攻打?
而且秦王李世民不是還在中原嗎!不是還在攻打他的大本營河北河間郡嗎!
竇建德前兩日還收到河間郡告急,恐怕支撐不了幾日的消息。
退一萬步,李世民來都來了,他震驚也沒用。
但玄甲兵怎麽能在萬軍叢中準確無誤地朝著自己衝過來?帥旗也不在自己這裏啊!他為了避免張善安詐降襲擊,特意在軍中故布疑陣,開會的地方一根旗幟都沒豎!
竇建德終於騎上馬,扶了一下頭盔,頭皮發麻。
第194章 劉黑闥擒竇建德
在李世民眼中, 雖不能肯定竇建德的所在處,但軍中哪裏有重要人物,還挺明顯的。他甚至沒有意識到竇建德在故弄玄虛。
雖然他第一時間習慣性地射中敵軍帥旗, 但當他看到帥旗被射中時帥旗附近兵卒的反應, 就知道主將不在帥旗那裏。
李世民立刻直起身體, 憑借高頭大馬所帶來的視野,隻瞟了亂哄哄的軍陣一眼,就發現了這個雖然沒有立起任何旗幟, 但防守最嚴密的地方。
他心中倒是疑惑了一瞬,為何這一處防守最嚴密的地方沒看到騎馬的將領。但無所謂,他相信自己的直覺。
先衝過去再說吧!
於是李世民就帶著玄甲兵衝了過去。
竇建德頭皮發麻的時候, 程知節的頭皮也在發麻。
因為騎兵就不是這麽用的啊!
這裏再次強調一下騎兵用法。
騎兵要麽貼臉射擊然後後撤,反複擠壓敵方兵卒陣型, 或者繞圈削皮, 算是前一種騎兵用法的進階版;要麽從側翼衝擊,斜著衝進衝出,撕裂敵軍陣型。
直接衝到敵軍堆裏那不叫衝鋒,叫送死。
馬匹的衝擊力雖然強,但馬會累會疼, 即使對方兵卒沒有帶甲,撞飛幾個人後馬匹速度也會放緩, 然後被步卒纏上,失去機動力。
失去機動力的騎兵陷入兵陣,就是案板上的肉。
李世民最初帶兵衝鋒的方向還很正常, 是普通的側翼衝擊。
但怎麽衝到一半, 李世民就往敵軍中間衝去了。
別啊主公!我們就這麽點人, 往敵軍中間衝, 不就被敵軍團團包圍了嗎!這別說撕裂敵軍,我們連衝出去都難了!
可這時候程知節再在心裏崩潰呐喊,也隻能咬緊牙關沉默地跟著李世民往死地裏衝。
已經在衝鋒途中,誰也不能貿然離開隊伍,也不敢出聲質疑,降低士氣。
李世民把弓箭放下,留著點箭,將手中兵器換做了長|槍;他身後的玄甲兵則收了長兵,開始用起了弓箭。
程知節還在傻乎乎地揮舞武器,發覺身邊兵卒都在用弓箭的時候還愣了一下,才拿起弓箭。
李世民居然在衝鋒途中還能看到程知節在做什麽,轉頭笑道:“你按照你自己的節奏打,不必跟隨玄甲兵的節奏。你和秦叔寶一樣,都是可以自由發揮的猛將。”
即使程知節覺得李世民判斷失誤,聽到李世民這句話也不由心頭一暖。
然後他唾棄自己心中的這一暖。
主公都判斷失誤了,我都快死在亂軍中了,還暖什麽暖!身體都要涼了!
“嗯?啊?!竇建德!”程知節正在挽弓時,瞪大眼睛道,“主公,前麵穿金甲的是竇建德!”
李世民大笑道:“我就知道這裏有大魚!可惡,我都穿的是銀甲,他憑什麽穿金甲,秦叔寶,揍他!”
已經收了一會兒力氣,隻幫李世民防禦正麵射來的箭雨的秦瓊重新換了一柄馬槊,拍馬加速。
“我也去!”程知節可不能讓秦瓊專美於前,“秦兄,我來助你!”
雖然程知節和秦瓊沒有配合過,但他們打過那麽多場仗,沒配合過也知道怎麽在騎馬衝鋒的時候不幹涉到對方。
李世民也知道。
他把長|槍收好,重新拿出強弓,為程知節和秦瓊掠陣。
無論是悍勇的步卒還是騎馬的猛將,李世民的箭一脫手,就有一個人倒地,沒有一支箭落空。
秦瓊和程知節的衝鋒壓力減輕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有玄甲兵的箭雨壓製。
弓箭手射箭可不是影視劇中那樣閉著眼睛拋射。拋射的箭根本沒有穿甲力,他們也沒有那麽多箭。
隨意翻閱關於弓箭手選拔的史料記載,就能看見“拉弓的強度”和“射箭的精準度”是選拔的鐵要求。
玄甲兵不僅人人射箭準頭都不錯,又一直保持著較為緊湊的陣型,他們斜著射擊,偶爾脫手也不怕誤傷同袍。
但竇建德軍中的弓箭手就不一樣了。
他們環繞著玄甲兵,如果射箭,隻要箭沒落在玄甲兵的身上,就一定會落在自己的同袍身上。
之前將領可以無視誤傷兵卒,強令弓箭手射箭。但現在玄甲兵已經衝到竇建德麵前,他們若是誤傷,誤傷的就是高層將領和謀士,頓時不敢下令。
與此同時,已經準備開城門的張善安,看到城外竇建德的大軍不知為何變得混亂,趕緊出城門,朝著城門附近的竇建德大軍砍殺一波。
張善安就是個反複無常的小人。雖說之前遞降書是真的想投降,但看到竇建德的軍隊因不明原因混亂,他就要趁火打劫了。
張善安很狡猾,他隻帶兵在城門處砍殺,隨時準備撤回城中。如果竇建德的兵卒跑遠了他也不追,隻是讓人射箭。
竇建德軍隊的前翼亂了起來。
指揮中央又麵臨玄甲兵突襲,無法及時下令反擊。
這時候大部分兵卒如果沒得到將領的命令,就像是無頭蒼蠅。他們自己是沒有任何自主作戰能力的。
竇建德大軍的前翼抵擋了一陣子,兵陣中的旗手回頭瞅了許多眼,都沒看到將領指揮的令旗,心頭一慌亂,手中的陣旗也不知道怎麽揮舞了。
這就像是後世作戰指揮中心被無線電幹擾,指令不能傳達到前線,如果前線隊伍沒有自主作戰能力,哪怕留有戰鬥能力,也會以保命為先,一擊即潰。竇建德大軍的前翼因為指揮中心被李世民的騎兵纏住,明明還有一戰之力,陣型也潰散了。
張善安這時很冷靜,沒有看到竇建德大軍前翼陣型潰散就衝出去擴大戰果。
竇建德明明勝券在握,卻連指揮軍隊都無法做到,顯然遭遇了另一支奇兵的襲擊。
他有自知之明,這支奇兵肯定不是自己的援軍,而是想趁著他和竇建德兩敗俱傷,兩頭吃。
但張善安明白這一點,也不會放過襲擊竇建德大軍的機會。
他脾氣很不好,竇建德打了他那麽久,他一肚子氣,先找回來場子再說。
現在已經出了氣,他就謹慎地留在原地不敢動作,免得被那支不知名奇兵誤傷。
“竇建德肯定會戰敗,等戰敗後,我們就投降打敗竇建德的人。”張善安對下屬道,“反正都是投降,降給誰不是降?降給比竇建德更強的人不是更好?”
下屬們紛紛點頭。
他們就是一群真正的賊,腦子中沒想過什麽未來,都是走一步算一步,打不過就降,降了不爽再叛,叛了打不過再降。賊都是這樣,臉麵品行操守什麽的不存在。所以他們對投降那支不知名……
“張將軍,那旗幟上好像寫的是秦王李世民啊。”張善安身邊一個識字的將領傻眼道。
張善安揉了揉眼睛,努力瞪著遠方的旗幟,然後想起自己不識字。
他轉頭問道:“你說的是真的?”
因為隔得太遠,識字的將領有些不確定:“有點像,太模糊,看不清。”
張善安眉頭擰起來。
如果真的是秦王李世民,他若之後不爽,好像反叛有點難。希望李世民能讓他留在江淮,天高皇帝遠,他不爽才好叛。
你問他為何還沒見到李世民,就想著要叛了?因為他十七歲就當了強盜,腦子裏除了當強盜就沒想過其他事。
張善安看到了竇建德的敗象也不敢追擊,徐世勣和單雄信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他們在李世民衝進敵陣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帶領步卒衝鋒的準備。
但他們等了一會兒,沒見到李世民帶著玄甲兵從側翼衝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