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啊?我又沒養過孩子。”
“但你能狠下心揍人。”
“克明說得對,就靠你了,畢竟你預見的未來中你的兒子沒有問題。”
“因為我早逝,沒有兒子。”
三人雖然說著悄悄話,笑聲卻特別響亮。
李玄霸笑眯了眼。
現在讓好朋友們高興一下,等二哥回來,再告訴他們明年十月長安地震好了。
二哥這個倒黴蛋,無論是原本的貞觀元年,還是現在的貞觀元年,都有大的天災發生。
如果不提前預防,二哥得位不正的謠言甚囂塵上無所謂,他心大,撐得住。百姓剛從亂世中逃生,又遇上天災,也太淒慘了。
但預防就能控製住天災嗎?
李玄霸臉上笑著,心頭微沉。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京師地震;三年、四年皆大旱,至七八月乃雨;武德七年,關內、河東又遇上了大旱。
然後是貞觀年間,幾乎年年大災。
貞觀元年和貞觀四年大旱與發大水同時發生;貞觀三年、九年、十二年、十六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大旱;貞觀六年至十一年年年發大水,洛陽城多次被淹沒;貞觀十三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鼠害加鼠疫,疫區百姓十室九空。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就駕崩了。
在這樣的天災下,唐太宗還要征討突厥、吐穀渾、高麗。
受災地區賣兒賣女,唐太宗卻能保證沒受災的地方平均糧價以漢鬥為單位,隻需要不到十錢。
這也要如何做?賑災後也能保持京城糧價,還是放棄災民後穩定了大局?史書中的記載並不詳盡。
這些不詳盡的記載,現在要由他們兄弟和友人一同填充了。
“年年天災,還要南征北伐穩定邊疆,二哥晚年修宮殿,真的不能用’都節儉了一輩子,不能享受享受嗎‘遮掩過去。”
李玄霸以前對太宗的黑點如數家珍,現在太宗真成自家二哥了。
“不過封建時代就是這樣,難道還指望朝廷好好賑災,百姓受災不死人嗎?”
李玄霸送走房喬和杜如晦後,低聲嘟囔。
他活動了一下脖頸,轉身繼續與工匠商量裝修豪宅。
天災馬上就要到來,奢侈舒適的好日子也要繼續過。憂國憂民是皇帝的事,小小的親王操什麽心?
“等二哥回來,就把今後的自然災害列個表給他。”
二哥,加油!
第203章 這裏吵架那裏舞
李玄霸在城外待了幾日, 母親喚人讓他回宮,說李淵病得厲害。
既然是母親派親信來讓他回宮,李玄霸相信李淵是真的病了。
他回到皇宮拜見探望李淵。李淵之前在尋找他, 現在卻不肯見他。
李玄霸就每日在宮殿門口晃悠, 以表示自己真的很孝順。
竇慧明來看了一次, 歎了口氣讓李玄霸回他自己的宮殿去住,別把李淵氣死,白白擔了不孝之名。
竇慧明問道:“你和他說了什麽?他居然會氣病?”
李玄霸道:“沒說什麽, 就說他沒用,自己當不了皇帝還想搶二哥的皇帝,後世人都不會認可他。說不定會把他從帝廟中移出去。”
竇慧明嘴角微抽:“你真是能說……不過他也沒必要因為一個假設生你的氣。唉, 他年紀大了,器量倒是小了。”
李玄霸在麵子上過得去, 竇慧明便不再要求他其他了。
竇慧明還叮囑李玄霸, 如果李淵氣順了要召見他,先等自己過去再去見李淵。
雖然李淵以前沒打過李玄霸,但現在的李淵已經不是以前心疼孩子的郎君。竇慧明擔心李玄霸這副身體,經不住李淵的責打。
李玄霸答應後,一邊處理政事, 一邊繼續監督建園子。
又等了一旬,在李玄霸抓了該抓的一半人進大牢後, 這次涉案的勳貴世家終於相信李玄霸是真的不給他們麵子,便一一服軟了。
每個涉案的勳貴世家首先都推出了一個首惡。
李玄霸說了要“公正”,就算這些勳貴世家已經服軟, 直接參與此案的人仍舊需要獲罪。
李玄霸以“二哥很仁慈, 建國之初, 不想大動幹戈”為由, 除了提供了兵器與和突厥聯絡的人處死,其餘人都是舉家流放,財產充公。
他早早就盯緊了這些人的產業,把賬本都做好了,導致他們沒辦法將財產轉移給宗族。
勳貴世家的宗族見到李玄霸帶人抄家時,眼睛都氣紅了。
受牽連的人也給了“贖罪錢”。
李玄霸沒有要金銀財寶,而是盯緊了他們的地。勳貴世家占據的灌溉好地,被李玄霸拿了近五分之一充公。
這些地,李玄霸都用均田製與附近在河道旁建屋耕地的農人置換。
因為勳貴世家占據了幾乎所有的灌溉好地,隋朝雖然用均田製給農人分了田,但這些田不好灌溉,難以耕種。
河道兩旁枯水期裸露出來的地在平時有很好的灌溉條件,但夏秋洪水一來,這些農人的房屋和田地全部都會受災。
再者他們的耕地擠壓了河道,大量泥沙淤積在河道中,洪水一次比一次猛烈,河道也一次比一次狹窄。
朝廷想要修建水利疏通河道,可以修建工程的地方也被百姓全部占據。法不責眾,很難將這些百姓全部遷徙。
就算朝廷不在乎百姓的死活,強製百姓遷徙。百姓沒了活路,可能會上山當賊寇,也可能賣身給勳貴世家當佃農,不僅影響了治安,也減少了稅收。
一個正常的朝廷是很不希望百姓暴|動的。
李玄霸現在用灌溉條件上等的田地和河道兩旁的百姓換地,哪怕他用一換二換三,百姓們都擠破頭了願意換地。
李玄霸手頭的地才出了三分之二,他想疏通河道所需要的地就已經全部到手。
“整個關中平原的好地估計都在勳貴世家手中了。”房喬歎道,“怪不得關中平原養不活大隋西京。那群人真不是東西。”
李玄霸用胳膊肘撞了一下京兆杜氏的杜如晦:“玄齡罵你呢。”
杜如晦翻白眼道:“要不要查查我家的地?我看他是在罵你,你這個晉王殿下難道不是京中最大的勳貴?”
李玄霸道:“那我們還是等二哥回來,把二哥罵一頓吧。他這個皇帝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
李玄霸習慣性地和杜如晦、房喬瞎逼逼,旁邊青雲直上入主中書省的魏徵把毛筆“啪”的一聲拍在桌上:“你們究竟還幹不幹活了?誰說的這些文書今日必須發出去?!”
房喬兜著手道:“就算再忙,說句話的時間還是有。”
杜如晦點頭:“你何必這麽暴躁?難道在主公麵前也這樣?你這是不敬啊。”
李玄霸道:“朝廷是排資論輩的地方,你這個新來的少說幾句,不尊重前輩和上峰。”
魏徵:“……”雖然李三郎是他的伯樂,但他有時候真想用劍鞘抽李三郎幾下。
房喬、杜如晦、李玄霸三人你一言我一語“霸淩”魏徵,還把最繁瑣的工作全推給魏徵,美其名曰培養朝堂後輩。
魏徵忙拉攏薛元敬和薛德音兩兄弟,與這三人對抗。
可惜薛收剛回長安,就跟著李世民去草原了,不然他們就是四對三。
李靖回來參加李世民的繼位典禮,順便述職。
大唐文武不分家,朝堂太忙,李玄霸把李靖也拉了進來。
可惜長孫無忌連長安都沒回,直接去草原尋找李世民了,不然他也是個好苦工。
李靖見職場險惡,嚇得趕緊稱病。
他打下了江南半壁江山,如此勞累,現在還不能病一病嗎?
李玄霸準了李靖的病假,然後一群人帶著文書來李靖家裏處理公務,繼續吵架、霸淩、黨爭。
李靖:“……”
怪不得魏徵老罵晉王殿下,晉王殿下就是朝堂毒瘤!
李玄霸不僅抓了李靖當苦力,他把老師們也抓了苦力。
特別是心灰意冷的裴世矩。
他不知道高老師他們還能活多久,但知道裴世矩的壽命。現在不趕緊把裴世矩用起來,將來多遺憾啊。
雖然裴世矩在草原上的策略都是拾長孫晟的牙慧,被長孫晟私下嘲笑畫虎不成反類犬。但裴世矩對朝堂人心的了解,和對朝廷規章製度的熟悉,是朝臣中的佼佼者。
高老師等人畢竟已經退居二線編書很多年,政務有點生疏。裴世矩是能在隋煬帝弄出那一堆爛攤子時也能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人才。
其實昏君暴君身邊的奸臣佞臣大多都很能幹,不然無法在粉飾太平的前提下把昏君暴君伺候得舒舒服服,青雲直上。
所以有些大臣在昏君暴君那裏是奸臣,跟隨了明君就是賢臣。
裴世矩就是這樣的人。
李玄霸用一句一句的“裴老師”把裴世矩捧了起來,裴世矩歎著氣回到了朝堂,並主動擼起了袖子,成為對抗想要倚老賣老的隋朝舊臣的先鋒。
因為李世民這次平定天下的動作太快,蘇威沒有投奔太多人,而是在直言進諫被楊廣冷落後,直接成為了大唐的臣子。
他可驕傲了,認為自己是以大隋賢能老臣的身份進入大唐朝堂,怎麽也該給個三公當當。
高熲還在想著怎麽壓一壓這個給一點顏色就燦爛的老友,免得蘇威晚節不保,裴世矩就一個大逼兜糊了過去。
兩人都是隋煬帝的寵臣,都知道彼此的黑曆史。裴世矩和蘇威在朝堂上吵起來的時候,朝堂上的隋朝老臣都不敢說話,因為他們倆在抖對方黑曆史的時候,把隋朝舊臣的黑曆史順便也抖了出來。
眾所周知,昏君暴君都喜歡搜集朝臣的小道消息,疑心病特別重。裴世矩和蘇威就曾經在隋煬帝身邊掌握第一手的消息。
雖然這些消息不致命,但丟臉。
以前朝臣們故意用丟臉的消息轉移楊廣的視線,免得楊廣抓到他們致命的地方。
現在他們沒有了危險,來到了一個新王朝的朝堂,就不想自己的丟臉往事被其他人抖出來了。
裴世矩和蘇威吵架,隋朝本來想倚老賣老的舊臣被兩人在武德年間不講武德的王八拳,誤傷,紛紛擼起袖子“群毆”這兩人。
李淵生病,李玄霸監國。為了讓朝堂更正式一點,李玄霸還請出了母親垂簾聽政。
竇慧明在簾子後麵扶額:“朝堂秩序是不是太亂了?”
“但你能狠下心揍人。”
“克明說得對,就靠你了,畢竟你預見的未來中你的兒子沒有問題。”
“因為我早逝,沒有兒子。”
三人雖然說著悄悄話,笑聲卻特別響亮。
李玄霸笑眯了眼。
現在讓好朋友們高興一下,等二哥回來,再告訴他們明年十月長安地震好了。
二哥這個倒黴蛋,無論是原本的貞觀元年,還是現在的貞觀元年,都有大的天災發生。
如果不提前預防,二哥得位不正的謠言甚囂塵上無所謂,他心大,撐得住。百姓剛從亂世中逃生,又遇上天災,也太淒慘了。
但預防就能控製住天災嗎?
李玄霸臉上笑著,心頭微沉。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京師地震;三年、四年皆大旱,至七八月乃雨;武德七年,關內、河東又遇上了大旱。
然後是貞觀年間,幾乎年年大災。
貞觀元年和貞觀四年大旱與發大水同時發生;貞觀三年、九年、十二年、十六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大旱;貞觀六年至十一年年年發大水,洛陽城多次被淹沒;貞觀十三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鼠害加鼠疫,疫區百姓十室九空。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就駕崩了。
在這樣的天災下,唐太宗還要征討突厥、吐穀渾、高麗。
受災地區賣兒賣女,唐太宗卻能保證沒受災的地方平均糧價以漢鬥為單位,隻需要不到十錢。
這也要如何做?賑災後也能保持京城糧價,還是放棄災民後穩定了大局?史書中的記載並不詳盡。
這些不詳盡的記載,現在要由他們兄弟和友人一同填充了。
“年年天災,還要南征北伐穩定邊疆,二哥晚年修宮殿,真的不能用’都節儉了一輩子,不能享受享受嗎‘遮掩過去。”
李玄霸以前對太宗的黑點如數家珍,現在太宗真成自家二哥了。
“不過封建時代就是這樣,難道還指望朝廷好好賑災,百姓受災不死人嗎?”
李玄霸送走房喬和杜如晦後,低聲嘟囔。
他活動了一下脖頸,轉身繼續與工匠商量裝修豪宅。
天災馬上就要到來,奢侈舒適的好日子也要繼續過。憂國憂民是皇帝的事,小小的親王操什麽心?
“等二哥回來,就把今後的自然災害列個表給他。”
二哥,加油!
第203章 這裏吵架那裏舞
李玄霸在城外待了幾日, 母親喚人讓他回宮,說李淵病得厲害。
既然是母親派親信來讓他回宮,李玄霸相信李淵是真的病了。
他回到皇宮拜見探望李淵。李淵之前在尋找他, 現在卻不肯見他。
李玄霸就每日在宮殿門口晃悠, 以表示自己真的很孝順。
竇慧明來看了一次, 歎了口氣讓李玄霸回他自己的宮殿去住,別把李淵氣死,白白擔了不孝之名。
竇慧明問道:“你和他說了什麽?他居然會氣病?”
李玄霸道:“沒說什麽, 就說他沒用,自己當不了皇帝還想搶二哥的皇帝,後世人都不會認可他。說不定會把他從帝廟中移出去。”
竇慧明嘴角微抽:“你真是能說……不過他也沒必要因為一個假設生你的氣。唉, 他年紀大了,器量倒是小了。”
李玄霸在麵子上過得去, 竇慧明便不再要求他其他了。
竇慧明還叮囑李玄霸, 如果李淵氣順了要召見他,先等自己過去再去見李淵。
雖然李淵以前沒打過李玄霸,但現在的李淵已經不是以前心疼孩子的郎君。竇慧明擔心李玄霸這副身體,經不住李淵的責打。
李玄霸答應後,一邊處理政事, 一邊繼續監督建園子。
又等了一旬,在李玄霸抓了該抓的一半人進大牢後, 這次涉案的勳貴世家終於相信李玄霸是真的不給他們麵子,便一一服軟了。
每個涉案的勳貴世家首先都推出了一個首惡。
李玄霸說了要“公正”,就算這些勳貴世家已經服軟, 直接參與此案的人仍舊需要獲罪。
李玄霸以“二哥很仁慈, 建國之初, 不想大動幹戈”為由, 除了提供了兵器與和突厥聯絡的人處死,其餘人都是舉家流放,財產充公。
他早早就盯緊了這些人的產業,把賬本都做好了,導致他們沒辦法將財產轉移給宗族。
勳貴世家的宗族見到李玄霸帶人抄家時,眼睛都氣紅了。
受牽連的人也給了“贖罪錢”。
李玄霸沒有要金銀財寶,而是盯緊了他們的地。勳貴世家占據的灌溉好地,被李玄霸拿了近五分之一充公。
這些地,李玄霸都用均田製與附近在河道旁建屋耕地的農人置換。
因為勳貴世家占據了幾乎所有的灌溉好地,隋朝雖然用均田製給農人分了田,但這些田不好灌溉,難以耕種。
河道兩旁枯水期裸露出來的地在平時有很好的灌溉條件,但夏秋洪水一來,這些農人的房屋和田地全部都會受災。
再者他們的耕地擠壓了河道,大量泥沙淤積在河道中,洪水一次比一次猛烈,河道也一次比一次狹窄。
朝廷想要修建水利疏通河道,可以修建工程的地方也被百姓全部占據。法不責眾,很難將這些百姓全部遷徙。
就算朝廷不在乎百姓的死活,強製百姓遷徙。百姓沒了活路,可能會上山當賊寇,也可能賣身給勳貴世家當佃農,不僅影響了治安,也減少了稅收。
一個正常的朝廷是很不希望百姓暴|動的。
李玄霸現在用灌溉條件上等的田地和河道兩旁的百姓換地,哪怕他用一換二換三,百姓們都擠破頭了願意換地。
李玄霸手頭的地才出了三分之二,他想疏通河道所需要的地就已經全部到手。
“整個關中平原的好地估計都在勳貴世家手中了。”房喬歎道,“怪不得關中平原養不活大隋西京。那群人真不是東西。”
李玄霸用胳膊肘撞了一下京兆杜氏的杜如晦:“玄齡罵你呢。”
杜如晦翻白眼道:“要不要查查我家的地?我看他是在罵你,你這個晉王殿下難道不是京中最大的勳貴?”
李玄霸道:“那我們還是等二哥回來,把二哥罵一頓吧。他這個皇帝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
李玄霸習慣性地和杜如晦、房喬瞎逼逼,旁邊青雲直上入主中書省的魏徵把毛筆“啪”的一聲拍在桌上:“你們究竟還幹不幹活了?誰說的這些文書今日必須發出去?!”
房喬兜著手道:“就算再忙,說句話的時間還是有。”
杜如晦點頭:“你何必這麽暴躁?難道在主公麵前也這樣?你這是不敬啊。”
李玄霸道:“朝廷是排資論輩的地方,你這個新來的少說幾句,不尊重前輩和上峰。”
魏徵:“……”雖然李三郎是他的伯樂,但他有時候真想用劍鞘抽李三郎幾下。
房喬、杜如晦、李玄霸三人你一言我一語“霸淩”魏徵,還把最繁瑣的工作全推給魏徵,美其名曰培養朝堂後輩。
魏徵忙拉攏薛元敬和薛德音兩兄弟,與這三人對抗。
可惜薛收剛回長安,就跟著李世民去草原了,不然他們就是四對三。
李靖回來參加李世民的繼位典禮,順便述職。
大唐文武不分家,朝堂太忙,李玄霸把李靖也拉了進來。
可惜長孫無忌連長安都沒回,直接去草原尋找李世民了,不然他也是個好苦工。
李靖見職場險惡,嚇得趕緊稱病。
他打下了江南半壁江山,如此勞累,現在還不能病一病嗎?
李玄霸準了李靖的病假,然後一群人帶著文書來李靖家裏處理公務,繼續吵架、霸淩、黨爭。
李靖:“……”
怪不得魏徵老罵晉王殿下,晉王殿下就是朝堂毒瘤!
李玄霸不僅抓了李靖當苦力,他把老師們也抓了苦力。
特別是心灰意冷的裴世矩。
他不知道高老師他們還能活多久,但知道裴世矩的壽命。現在不趕緊把裴世矩用起來,將來多遺憾啊。
雖然裴世矩在草原上的策略都是拾長孫晟的牙慧,被長孫晟私下嘲笑畫虎不成反類犬。但裴世矩對朝堂人心的了解,和對朝廷規章製度的熟悉,是朝臣中的佼佼者。
高老師等人畢竟已經退居二線編書很多年,政務有點生疏。裴世矩是能在隋煬帝弄出那一堆爛攤子時也能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人才。
其實昏君暴君身邊的奸臣佞臣大多都很能幹,不然無法在粉飾太平的前提下把昏君暴君伺候得舒舒服服,青雲直上。
所以有些大臣在昏君暴君那裏是奸臣,跟隨了明君就是賢臣。
裴世矩就是這樣的人。
李玄霸用一句一句的“裴老師”把裴世矩捧了起來,裴世矩歎著氣回到了朝堂,並主動擼起了袖子,成為對抗想要倚老賣老的隋朝舊臣的先鋒。
因為李世民這次平定天下的動作太快,蘇威沒有投奔太多人,而是在直言進諫被楊廣冷落後,直接成為了大唐的臣子。
他可驕傲了,認為自己是以大隋賢能老臣的身份進入大唐朝堂,怎麽也該給個三公當當。
高熲還在想著怎麽壓一壓這個給一點顏色就燦爛的老友,免得蘇威晚節不保,裴世矩就一個大逼兜糊了過去。
兩人都是隋煬帝的寵臣,都知道彼此的黑曆史。裴世矩和蘇威在朝堂上吵起來的時候,朝堂上的隋朝老臣都不敢說話,因為他們倆在抖對方黑曆史的時候,把隋朝舊臣的黑曆史順便也抖了出來。
眾所周知,昏君暴君都喜歡搜集朝臣的小道消息,疑心病特別重。裴世矩和蘇威就曾經在隋煬帝身邊掌握第一手的消息。
雖然這些消息不致命,但丟臉。
以前朝臣們故意用丟臉的消息轉移楊廣的視線,免得楊廣抓到他們致命的地方。
現在他們沒有了危險,來到了一個新王朝的朝堂,就不想自己的丟臉往事被其他人抖出來了。
裴世矩和蘇威吵架,隋朝本來想倚老賣老的舊臣被兩人在武德年間不講武德的王八拳,誤傷,紛紛擼起袖子“群毆”這兩人。
李淵生病,李玄霸監國。為了讓朝堂更正式一點,李玄霸還請出了母親垂簾聽政。
竇慧明在簾子後麵扶額:“朝堂秩序是不是太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