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的走過場不是走給李淵看,而是給天下人看。他來拜見李淵,李淵難受,他開心,為什麽不每日跑這一趟?
李淵歎了口氣,轉身回頭道:“宮變剛過,好像一切事都沒發生似的。無論你們還是朝臣,都好像完全不在意這件事。哪怕你要用大郎的事牽連別人,他們也隻提私|通突厥,半點未提大郎。”
李玄霸道:“父親,你是說李建成帶著一千突厥人伏擊二哥,居然死得悄無聲息,連句遺言都沒有,朝臣也不在意他,你覺得很奇怪?”
李淵聽李玄霸直呼李建成的姓名,神色一黯。
李玄霸笑道:“我還以為父親早已經習慣。李建成比我和二哥年長近十歲,我和二哥還在為識字斷句苦惱的時候,他已經得了蔭官,能出入宮廷了。結果呢?同為唐國公府公子,他還占著嫡長,當了近十年的唐國公獨子,居然一直籍籍無名,碌碌無為。所以他現在的死,不是很符合他的人設?”
“來得聲勢浩大,死得悄無聲息。宮變全程和夢遊似的,完全不知道在幹什麽。死後也無人在意他,隻關心城裏居然有勳貴私下勾連突厥。誰都知道,這件事他做不了主,完全是棋子。”
李玄霸深吸一口氣,笑得更大聲了些:“不過他這樣,倒是很像父親。父親,你大概聽到傳聞,我會讖緯,能看到沒有我的那個未來。你想知道那個未來嗎?”
李淵表情驚恐。
他還未說話,李玄霸就自顧自道:“如果沒有我,二哥要晚七年才能當皇帝。你還是老樣子,拿著李建成和二哥搞平衡,自以為權術高超,實則被後世人鄙夷。”
“你當了九年皇帝,在曆代皇帝中都算在位時間中規中矩,但後世祭拜帝廟的時候,把你的牌位從開國皇帝中移了出來。”
“唐朝人自己也完全忽視了你。每當說起‘我朝先祖披荊斬棘創立偉業’,提的都是唐太宗李世民。你這個唐高祖,好像不是正常諡號,而是追封的似的。”
“所以父親,你別裝了,越裝越被人恥笑。你自己也是熟讀史書的人,史官眼睛亮著,你以為你躲在李建成身後,就真的能清清白白嗎?”
李玄霸沒有看李淵的神情,轉身離開,免得李淵氣急敗壞追打他。他是兒子,父親追打他,他不能還手。
早就想給李淵劇透了,今日終於如願以償。
劇透完就跑,刺激!
第202章 暫且先高興一下
李玄霸創完李淵後, 就找借口去城郊住了幾晚。
他現在是大唐的晉王,大隋皇家的房地產都變成了自家的。他正在裝修新宅子。
雖然李世民已經在宮裏劃好了李玄霸和李智雲居住的宮殿,但晉王和楚王在宮外肯定也有自己的王府。
現在百廢待興, 李世民稍稍想奢侈一點都會被勸諫, 但親王奢侈一點反而會讓群臣放心。
所以李玄霸花自己的錢修個精致的園林宅院, 給自家二哥和二嫂夫妻二人住。
李玄霸還順帶接過了分配給李智雲的宅邸的裝修。以後以後李世民看膩了皇宮想度假,兩個弟弟的王府和別院都是他的別宮,不僅滿足了李世民想住新房子的願望, 還可以減少勞民傷財。
皇帝別宮要建就必須建得符合規製,而且要征用民夫,花費少不了。
皇帝自己掏錢請人建個小一點的園林是不行的, 不符合規章禮製。而且在朝臣眼中,皇帝的內庫私房錢也是國家的錢, 不能擅自動用。
總之, 封建時代規矩特別多。
當然,如果李世民不當明君,他可以隨意亂來。但李玄霸知道,自家二哥有點輕微的完美強迫症,就像是他上戰場為了最大勝率非要自己帶兵一樣, 他當了皇帝也會盡量當一個明君。這和他得位過程沒關係,他就是這樣的人。
李玄霸在城郊的大宅子就在渭水河畔。
聽老師們說, 隋朝剛建立的時候,這一片地方都是森林。
李玄霸曾經看過的魏晉南北朝時,也有對關中秦川自然森林美景的記載。
南朝郭仲所撰寫的《秦州記》記載, “登隴東望秦川四、五百裏, 極目泯然。行人、墟宇、桑梓與雲霞一色”, 天然植被極其豐富。
但在李玄霸懂事後再遊關中, 供給大興城的關中平原已經不見森林,河流旁全是農田。
現在北方的戰亂持續時間長,田地的荒廢還不嚴重,仍舊隻有高山峻嶺上才有森林。
李玄霸和工匠商量著園林如何修,不知不覺就談到了現在關中平原的水患情況。
工匠歎息,現在渭河的水越來越渾濁,水流量越來越少。但夏季暴雨的時候,渭河水量突然增大,把河邊農田房屋衝得七零八落。就算沒有戰亂,日子也很難過。
李玄霸與工匠閑聊的時候,房喬和杜如晦正有事結伴來找他。
他們在李玄霸身後聽李玄霸與工匠閑聊完,才拍了一下李玄霸的肩膀,把李玄霸嚇了一跳。
李玄霸無奈道:“你們進門不用通報的特權,就用在了嚇唬我上嗎?”
杜如晦笑道:“現在你還是李三,不多嚇唬一下,等你真的成為了晉王,我們就要對你畢恭畢敬了。”
李玄霸沒好氣道:“你們這話對二哥說算是有點道理,二哥登基後,你們為什麽要對我畢恭畢敬?我還能因為二哥當皇帝比現在更囂張嗎?”
房喬比李玄霸更沒好氣道:“你也知道你很囂張?你對陛下說了什麽?陛下在宮裏大罵你不孝。我和克明好不容易才把消息禁錮在宮中。”
李玄霸對房喬和杜如晦招招手,兩人沒有帶護衛,佩劍與李玄霸一起沿著宅院中挖出的活水小河漫步。
“我對他說了我預見中沒有我的那個未來。”李玄霸道。
杜如晦挑眉:“怎麽?難道沒有你,李二逼宮時還能殺了他不成?”
房喬則皺眉:“你和他說這些幹什麽?”
李玄霸沒告訴杜如晦和房喬他所預見的未來中沒有他。但他現在提起這件事時,兩人都不意外。
這種事很好猜。
兩人也猜到了李世民登基需要逼宮。
沒有李玄霸這個弟弟與李世民守望相助,李世民孤軍奮鬥,估計要等十六歲能上戰場時才能嶄露頭角。
李建成這慫樣,估計不太可能上戰場,就算上戰場也隻會待在最安全的大後方,安全程度極好;李淵的英雄氣也不多,稱帝後估計就不肯離開長安溫柔鄉。這天下還是得李世民來打。
功高蓋主的功臣可以自汙保命,功成身退。功高蓋主的皇子不自己當皇帝,全家妻小都要遭殃。
而且他們已經從李玄霸口中得知李世民會當皇帝。李淵和李建成都很擅長保命,李世民不可能是正常按照順序繼位,就隻有逼宮了。
逼宮是弑兄逼父還是幹脆把父也弑殺了沒必要問。皇位爭奪和帶兵打仗一樣,不是你死就是我死。這時候計較什麽道德都是閑得發慌,站著說話不腰疼。
房喬和杜如晦對李玄霸很是無語。這種事完全沒必要和李淵說啊,白白增加麻煩。
李玄霸失笑:“你們那麽了解我二哥,肯定知道他不可能弑父。那時李元吉還活著,二哥一對二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父禪位而已。我和父親說的不是這件事,而是他當了九年皇帝,卻被後來王朝的皇帝移出了祭拜曆代開國皇帝的帝廟。後世認可唐朝開國皇帝是我二哥。不僅後世,唐朝人寫詩文懷念過去時,也隻提二哥開辟祖業如何辛苦。”
房喬和杜如晦的臉皮同時一哆嗦,竭盡全力都壓不下上翹的嘴角。
“當了九年皇帝,這在位時間也不短了。”杜如晦抬起手臂,用袖子遮住臉,假裝自己沒笑,“你和他說這個,怪不得他罵你不孝。”
房喬幹咳了一聲,倒是比杜如晦能忍一點:“他居然會相信你?‘
李玄霸道:“他一直不相信我有真本事,他相信我會讖緯所以先他一步,比相信我真的才能比他想象中的高更容易。”
杜如晦放下袖子,笑容隱去:“他為何不肯相信你?”
李玄霸淡淡道:“大概因為我自出生起,就被默認會早逝,所以老是被他忽視吧。”
如果不是二哥做什麽都帶著他,他在李淵麵前的存在感,可能還沒有李智雲這個唯一的庶子強。
房喬搖頭:“難以理解。不過他不僅現在失敗,還被迫知道在其他可能存在的世界中他仍舊失敗,還被抹去了開國皇帝的功績,你倒也算報了一直被忽視之仇了。”
李玄霸失笑:“誰告訴你他的功績被抹去?他留下了為自己歌功頌德的《大唐創業起居注》。《大唐創業起居注》中三姊的功勞都被抹去分給別人了。二哥為了彰顯自己的孝道,更是’天下第一父吹‘,但沒人理睬他,都說他是客套,太虛偽,不是好人。父親的牌位是幾百年後才被下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移出去。”
杜如晦聲音拔高:“幾百年?!又是一個南北朝亂世嗎?”
李玄霸道:“比南北朝亂世稍好一點。唐亡七十多年後,中原基本被宋統治,但西域和燕雲十六州被契丹人建立的遼朝統治,是比較穩固的南北朝,百姓過得沒有大亂世那麽差。”
房喬歎息:“穩固的南北朝,也是南北朝啊。”
李玄霸笑道:“大唐三百年,你我的屍骨都化為了泥,考慮三百年後那麽遙遠的事幹什麽?我們剛咽氣,就管不了身後事了。不然你二人的兒子怎麽各個都謀反?”
房喬:“……”
杜如晦:“……”
他們時隔多年,想起了曾經的震撼。
兩人一左一右,把手臂搭在了李玄霸肩頭:“細說。”終於可以讓李三細說了!
李玄霸被兩人的手臂壓得差點往前栽倒:“真的想聽?”
杜如晦咬牙切齒道:“至少我要知道該揍哪個孩子!”
房喬苦著臉道:“克明早逝,沒教好兒子很正常。我應該不至於教不好孩子啊?我怎麽可能教不好孩子?”
李玄霸成功轉移把兩人的注意力,從三百年後唐朝滅亡,亂世再臨中轉移。
兩人都是長子不錯,幼子惹事。
杜如晦死得早,來不及教導幼子。房喬的長子都來得很晚,幼子更是老來子了,自然寵得有點過。
本來他們這種開國功臣,幼子紈絝點沒什麽關係。誰知道李世民也不會教兒子,三個兒子一個瘋了一個純壞一個陰險,把腦袋不好的勳貴子弟都攪和了進去。
現在李玄霸沒有什麽可顧忌的了,痛痛快快嘲笑了兩人一番,順帶嘲笑了二哥不會教孩子,嫂子一去世,兒子就爆雷。
雖然後人說長孫皇後剛去世,兒子們就紛紛作妖,說明長孫皇後也不會養孩子。這就是不懂古人了。
《三字經》這種啟蒙教材中都說得很明白,“子不教父之過”,古代子嗣的教育是父親負責,母親將孩童帶到啟蒙後,就隻關心孩童的起居,除非寡母,否則很少插手孩童的教育。
皇室教育注重外戚專權,嚴禁後宮影響皇子,後妃是不能也不敢過分摻和皇子教育。
所以教不好孩子的鍋,請二哥自己背好。
嫂子活著的時候,還能從中勸一勸,替兒子們粉飾一下太平。嫂子一去世,家中就“轟”地爆炸。
房喬和杜如晦還沒成為唐朝頂尖的勳貴家族,就先聽到自家兒子惹事,氣得眼前一黑。
他們用手臂狠狠壓著李玄霸,咬牙切齒道:“主公請的什麽帝師?連太子都教不好?這個帝師必須你做!太子不懂事就揍!”
李玄霸忙和他們說了“三個廢太子之師”的大笑話。
李綱,慘。
房喬和杜如晦表情很複雜,又想笑,又無比同情。
楊勇被廢是和楊廣奪位失敗,與李綱無關,而且李綱隻是太子洗馬,不是太子師,隻是太子麾下一個小官;李建成是自己不行,李綱勸不動,一直鬱鬱不得誌;現在估計已經不會叫李承乾的唐太宗太子被廢,更是與李綱無關,因為太子變壞的時候李綱已經去世。
但這人的運氣真的不好啊。
“他就沒有成為皇帝近臣的命,不能讓他進太子府!”杜如晦嚴肅道,“我寧願推舉他當丞相!”
房喬也道:“他的身份和才華確實出眾,又非世家之人,應該被重用,所以他當丞相很好。”
李玄霸本來背就被兩人故意在手臂上加大的重量壓彎了,現在更是笑得直不起腰。
明明是很嚴肅很悲傷的未來,房喬和杜如晦見李玄霸笑得這麽誇張,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他們嘲笑著還不認識的李綱,又嘲笑笨蛋李二不會養孩子,互損對方的破家之災,最後自嘲自己也不會養孩子。
“都交給你好了。”
李淵歎了口氣,轉身回頭道:“宮變剛過,好像一切事都沒發生似的。無論你們還是朝臣,都好像完全不在意這件事。哪怕你要用大郎的事牽連別人,他們也隻提私|通突厥,半點未提大郎。”
李玄霸道:“父親,你是說李建成帶著一千突厥人伏擊二哥,居然死得悄無聲息,連句遺言都沒有,朝臣也不在意他,你覺得很奇怪?”
李淵聽李玄霸直呼李建成的姓名,神色一黯。
李玄霸笑道:“我還以為父親早已經習慣。李建成比我和二哥年長近十歲,我和二哥還在為識字斷句苦惱的時候,他已經得了蔭官,能出入宮廷了。結果呢?同為唐國公府公子,他還占著嫡長,當了近十年的唐國公獨子,居然一直籍籍無名,碌碌無為。所以他現在的死,不是很符合他的人設?”
“來得聲勢浩大,死得悄無聲息。宮變全程和夢遊似的,完全不知道在幹什麽。死後也無人在意他,隻關心城裏居然有勳貴私下勾連突厥。誰都知道,這件事他做不了主,完全是棋子。”
李玄霸深吸一口氣,笑得更大聲了些:“不過他這樣,倒是很像父親。父親,你大概聽到傳聞,我會讖緯,能看到沒有我的那個未來。你想知道那個未來嗎?”
李淵表情驚恐。
他還未說話,李玄霸就自顧自道:“如果沒有我,二哥要晚七年才能當皇帝。你還是老樣子,拿著李建成和二哥搞平衡,自以為權術高超,實則被後世人鄙夷。”
“你當了九年皇帝,在曆代皇帝中都算在位時間中規中矩,但後世祭拜帝廟的時候,把你的牌位從開國皇帝中移了出來。”
“唐朝人自己也完全忽視了你。每當說起‘我朝先祖披荊斬棘創立偉業’,提的都是唐太宗李世民。你這個唐高祖,好像不是正常諡號,而是追封的似的。”
“所以父親,你別裝了,越裝越被人恥笑。你自己也是熟讀史書的人,史官眼睛亮著,你以為你躲在李建成身後,就真的能清清白白嗎?”
李玄霸沒有看李淵的神情,轉身離開,免得李淵氣急敗壞追打他。他是兒子,父親追打他,他不能還手。
早就想給李淵劇透了,今日終於如願以償。
劇透完就跑,刺激!
第202章 暫且先高興一下
李玄霸創完李淵後, 就找借口去城郊住了幾晚。
他現在是大唐的晉王,大隋皇家的房地產都變成了自家的。他正在裝修新宅子。
雖然李世民已經在宮裏劃好了李玄霸和李智雲居住的宮殿,但晉王和楚王在宮外肯定也有自己的王府。
現在百廢待興, 李世民稍稍想奢侈一點都會被勸諫, 但親王奢侈一點反而會讓群臣放心。
所以李玄霸花自己的錢修個精致的園林宅院, 給自家二哥和二嫂夫妻二人住。
李玄霸還順帶接過了分配給李智雲的宅邸的裝修。以後以後李世民看膩了皇宮想度假,兩個弟弟的王府和別院都是他的別宮,不僅滿足了李世民想住新房子的願望, 還可以減少勞民傷財。
皇帝別宮要建就必須建得符合規製,而且要征用民夫,花費少不了。
皇帝自己掏錢請人建個小一點的園林是不行的, 不符合規章禮製。而且在朝臣眼中,皇帝的內庫私房錢也是國家的錢, 不能擅自動用。
總之, 封建時代規矩特別多。
當然,如果李世民不當明君,他可以隨意亂來。但李玄霸知道,自家二哥有點輕微的完美強迫症,就像是他上戰場為了最大勝率非要自己帶兵一樣, 他當了皇帝也會盡量當一個明君。這和他得位過程沒關係,他就是這樣的人。
李玄霸在城郊的大宅子就在渭水河畔。
聽老師們說, 隋朝剛建立的時候,這一片地方都是森林。
李玄霸曾經看過的魏晉南北朝時,也有對關中秦川自然森林美景的記載。
南朝郭仲所撰寫的《秦州記》記載, “登隴東望秦川四、五百裏, 極目泯然。行人、墟宇、桑梓與雲霞一色”, 天然植被極其豐富。
但在李玄霸懂事後再遊關中, 供給大興城的關中平原已經不見森林,河流旁全是農田。
現在北方的戰亂持續時間長,田地的荒廢還不嚴重,仍舊隻有高山峻嶺上才有森林。
李玄霸和工匠商量著園林如何修,不知不覺就談到了現在關中平原的水患情況。
工匠歎息,現在渭河的水越來越渾濁,水流量越來越少。但夏季暴雨的時候,渭河水量突然增大,把河邊農田房屋衝得七零八落。就算沒有戰亂,日子也很難過。
李玄霸與工匠閑聊的時候,房喬和杜如晦正有事結伴來找他。
他們在李玄霸身後聽李玄霸與工匠閑聊完,才拍了一下李玄霸的肩膀,把李玄霸嚇了一跳。
李玄霸無奈道:“你們進門不用通報的特權,就用在了嚇唬我上嗎?”
杜如晦笑道:“現在你還是李三,不多嚇唬一下,等你真的成為了晉王,我們就要對你畢恭畢敬了。”
李玄霸沒好氣道:“你們這話對二哥說算是有點道理,二哥登基後,你們為什麽要對我畢恭畢敬?我還能因為二哥當皇帝比現在更囂張嗎?”
房喬比李玄霸更沒好氣道:“你也知道你很囂張?你對陛下說了什麽?陛下在宮裏大罵你不孝。我和克明好不容易才把消息禁錮在宮中。”
李玄霸對房喬和杜如晦招招手,兩人沒有帶護衛,佩劍與李玄霸一起沿著宅院中挖出的活水小河漫步。
“我對他說了我預見中沒有我的那個未來。”李玄霸道。
杜如晦挑眉:“怎麽?難道沒有你,李二逼宮時還能殺了他不成?”
房喬則皺眉:“你和他說這些幹什麽?”
李玄霸沒告訴杜如晦和房喬他所預見的未來中沒有他。但他現在提起這件事時,兩人都不意外。
這種事很好猜。
兩人也猜到了李世民登基需要逼宮。
沒有李玄霸這個弟弟與李世民守望相助,李世民孤軍奮鬥,估計要等十六歲能上戰場時才能嶄露頭角。
李建成這慫樣,估計不太可能上戰場,就算上戰場也隻會待在最安全的大後方,安全程度極好;李淵的英雄氣也不多,稱帝後估計就不肯離開長安溫柔鄉。這天下還是得李世民來打。
功高蓋主的功臣可以自汙保命,功成身退。功高蓋主的皇子不自己當皇帝,全家妻小都要遭殃。
而且他們已經從李玄霸口中得知李世民會當皇帝。李淵和李建成都很擅長保命,李世民不可能是正常按照順序繼位,就隻有逼宮了。
逼宮是弑兄逼父還是幹脆把父也弑殺了沒必要問。皇位爭奪和帶兵打仗一樣,不是你死就是我死。這時候計較什麽道德都是閑得發慌,站著說話不腰疼。
房喬和杜如晦對李玄霸很是無語。這種事完全沒必要和李淵說啊,白白增加麻煩。
李玄霸失笑:“你們那麽了解我二哥,肯定知道他不可能弑父。那時李元吉還活著,二哥一對二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父禪位而已。我和父親說的不是這件事,而是他當了九年皇帝,卻被後來王朝的皇帝移出了祭拜曆代開國皇帝的帝廟。後世認可唐朝開國皇帝是我二哥。不僅後世,唐朝人寫詩文懷念過去時,也隻提二哥開辟祖業如何辛苦。”
房喬和杜如晦的臉皮同時一哆嗦,竭盡全力都壓不下上翹的嘴角。
“當了九年皇帝,這在位時間也不短了。”杜如晦抬起手臂,用袖子遮住臉,假裝自己沒笑,“你和他說這個,怪不得他罵你不孝。”
房喬幹咳了一聲,倒是比杜如晦能忍一點:“他居然會相信你?‘
李玄霸道:“他一直不相信我有真本事,他相信我會讖緯所以先他一步,比相信我真的才能比他想象中的高更容易。”
杜如晦放下袖子,笑容隱去:“他為何不肯相信你?”
李玄霸淡淡道:“大概因為我自出生起,就被默認會早逝,所以老是被他忽視吧。”
如果不是二哥做什麽都帶著他,他在李淵麵前的存在感,可能還沒有李智雲這個唯一的庶子強。
房喬搖頭:“難以理解。不過他不僅現在失敗,還被迫知道在其他可能存在的世界中他仍舊失敗,還被抹去了開國皇帝的功績,你倒也算報了一直被忽視之仇了。”
李玄霸失笑:“誰告訴你他的功績被抹去?他留下了為自己歌功頌德的《大唐創業起居注》。《大唐創業起居注》中三姊的功勞都被抹去分給別人了。二哥為了彰顯自己的孝道,更是’天下第一父吹‘,但沒人理睬他,都說他是客套,太虛偽,不是好人。父親的牌位是幾百年後才被下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移出去。”
杜如晦聲音拔高:“幾百年?!又是一個南北朝亂世嗎?”
李玄霸道:“比南北朝亂世稍好一點。唐亡七十多年後,中原基本被宋統治,但西域和燕雲十六州被契丹人建立的遼朝統治,是比較穩固的南北朝,百姓過得沒有大亂世那麽差。”
房喬歎息:“穩固的南北朝,也是南北朝啊。”
李玄霸笑道:“大唐三百年,你我的屍骨都化為了泥,考慮三百年後那麽遙遠的事幹什麽?我們剛咽氣,就管不了身後事了。不然你二人的兒子怎麽各個都謀反?”
房喬:“……”
杜如晦:“……”
他們時隔多年,想起了曾經的震撼。
兩人一左一右,把手臂搭在了李玄霸肩頭:“細說。”終於可以讓李三細說了!
李玄霸被兩人的手臂壓得差點往前栽倒:“真的想聽?”
杜如晦咬牙切齒道:“至少我要知道該揍哪個孩子!”
房喬苦著臉道:“克明早逝,沒教好兒子很正常。我應該不至於教不好孩子啊?我怎麽可能教不好孩子?”
李玄霸成功轉移把兩人的注意力,從三百年後唐朝滅亡,亂世再臨中轉移。
兩人都是長子不錯,幼子惹事。
杜如晦死得早,來不及教導幼子。房喬的長子都來得很晚,幼子更是老來子了,自然寵得有點過。
本來他們這種開國功臣,幼子紈絝點沒什麽關係。誰知道李世民也不會教兒子,三個兒子一個瘋了一個純壞一個陰險,把腦袋不好的勳貴子弟都攪和了進去。
現在李玄霸沒有什麽可顧忌的了,痛痛快快嘲笑了兩人一番,順帶嘲笑了二哥不會教孩子,嫂子一去世,兒子就爆雷。
雖然後人說長孫皇後剛去世,兒子們就紛紛作妖,說明長孫皇後也不會養孩子。這就是不懂古人了。
《三字經》這種啟蒙教材中都說得很明白,“子不教父之過”,古代子嗣的教育是父親負責,母親將孩童帶到啟蒙後,就隻關心孩童的起居,除非寡母,否則很少插手孩童的教育。
皇室教育注重外戚專權,嚴禁後宮影響皇子,後妃是不能也不敢過分摻和皇子教育。
所以教不好孩子的鍋,請二哥自己背好。
嫂子活著的時候,還能從中勸一勸,替兒子們粉飾一下太平。嫂子一去世,家中就“轟”地爆炸。
房喬和杜如晦還沒成為唐朝頂尖的勳貴家族,就先聽到自家兒子惹事,氣得眼前一黑。
他們用手臂狠狠壓著李玄霸,咬牙切齒道:“主公請的什麽帝師?連太子都教不好?這個帝師必須你做!太子不懂事就揍!”
李玄霸忙和他們說了“三個廢太子之師”的大笑話。
李綱,慘。
房喬和杜如晦表情很複雜,又想笑,又無比同情。
楊勇被廢是和楊廣奪位失敗,與李綱無關,而且李綱隻是太子洗馬,不是太子師,隻是太子麾下一個小官;李建成是自己不行,李綱勸不動,一直鬱鬱不得誌;現在估計已經不會叫李承乾的唐太宗太子被廢,更是與李綱無關,因為太子變壞的時候李綱已經去世。
但這人的運氣真的不好啊。
“他就沒有成為皇帝近臣的命,不能讓他進太子府!”杜如晦嚴肅道,“我寧願推舉他當丞相!”
房喬也道:“他的身份和才華確實出眾,又非世家之人,應該被重用,所以他當丞相很好。”
李玄霸本來背就被兩人故意在手臂上加大的重量壓彎了,現在更是笑得直不起腰。
明明是很嚴肅很悲傷的未來,房喬和杜如晦見李玄霸笑得這麽誇張,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他們嘲笑著還不認識的李綱,又嘲笑笨蛋李二不會養孩子,互損對方的破家之災,最後自嘲自己也不會養孩子。
“都交給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