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幾日後李玄霸門口站了一個叫崔仁師的十六歲少年郎,“李門立雪”,非要拜晉王殿下為師……嗯,這一定是巧合。


    ……


    “啊?什麽’送雪遞梅‘、’李門立雪‘?阿玄究竟在幹什麽啊!”李世民拿到李玄霸送來的第一批後勤物資時,也得到了李玄霸自大唐建立後第一次裝逼成功的書信。


    他撓了撓一個月沒洗的頭,明明是雙生子,卻愣是搞不明白自家弟弟又在搞什麽事。


    總之,阿玄是在搞事就對了。


    李世民想明白後,心頭一寬,不再糾結。


    長孫康寧笑得前俯後仰,被宇文珠扶著才沒倒下去:“郎君,什麽叫’總之阿玄在搞事,所以無所謂了‘?你對三郎的要求這麽低嗎?”


    李世民做出了沉痛的表情:“這是要求低嗎?這是要求高。他自己搞事,自己掃尾,別想麻煩我,否則我就揍他。弟妹,你別想阻止我!”


    宇文珠哭笑不得:“我不阻止。兄公,要不要我回去勸勸他,有什麽事,等兄公回去再做,免得兄公擔心?”


    雖然宇文珠知道李世民和自家郎君關係好,但現在二人身份畢竟不同了,她有點擔心李玄霸獨自在京城攬權,將來可能會有麻煩。


    李世民假裝沒覺察出宇文珠的擔憂,笑著道:“如果弟妹想阿玄了,我這就送你回去。不過阻止他就罷了,我忙於整頓草原,沒空理睬朝中的事。如果阿玄不讓朝臣和勳貴世家忙碌起來,恐怕等我回去後,有的是麻煩事。”


    宇文珠想了想,道:“那我還是跟著兄公和嫂嫂吧。草原發生了疫病,不跟著你們我不放心。”


    宇文珠這次跟隨李世民和長孫康寧出兵,不僅僅是用晉王妃的身份協助長孫康寧進行“主母外交”,更是因為最近從隴右到草原,都有疫情發生。


    宇文珠猜測,這可能是痢疾,得病後死亡率極高。她與老師通信後,確定了預防的方案,不敢將防疫大事交給他人。


    她都沒敢和李玄霸說草原有疫情的事,不過這次李玄霸送了許多草藥來,又讓她盡量吃熟食喝熱水,注意蚊蟲叮咬,她猜測李玄霸恐怕是已經知道了。


    李世民歎氣道:“要不你和觀音婢都回去吧,草原上有疫病,我也擔心你們得病啊。”


    長孫康寧笑著伸手打了李世民的胳膊一下,道:“如果你病逝了,我和珠娘將來還有的好?你可別說將來讓三郎君繼位當皇帝,三郎君身體差,聽聞你在草原病逝,恐怕就隻有小五當皇帝,給你們兩人一同發喪了。”


    正在一旁乖乖啃幹餅子,極力縮小存在感的李智雲震驚抬頭,滿眼控訴。


    和我有什麽關係!為什麽突然說我!


    李世民再次撓著他的大油頭,訕訕道:“對哦,我家阿玄可脆弱了,他心髒又不好,受不了這個刺激。”


    長孫康寧一臉壞笑道:“所以如果真的要病逝,我們三人就一同病逝,給三郎刺激一個狠的,免得他痛苦。”


    宇文珠忍無可忍,狠狠捂住了長孫康寧的嘴。


    她笑罵道:“你可閉嘴吧?什麽不吉利的話都能亂說嗎?趕緊收回去!”


    長孫康寧:“嗚嗚嗚!”要窒息了!


    李世民抱著手臂頻頻點頭:“雖然這話不太吉利,但觀音婢說的是大實話。”


    李智雲無語道:“那把我一起帶走吧,我們一家人都整整齊齊的,讓三兄、母親、娘親都哭死。什麽大唐,不要啦……哎喲!”


    李智雲的腦袋挨了李世民狠狠一巴掌。


    李世民罵道:“胡說什麽!”


    宇文珠捂著長孫康寧的嘴,拖著長孫康寧就跑。


    李世民追打李智雲,李智雲叼著餅子抱頭鼠竄。


    路過的秦瓊左手拉著宗羅睺,右手拉著薛舉,趕緊轉身加快腳步離去。羅士信一早就不知道躲哪去了。


    沒看見沒聽見,我是瞎子聾子。


    裴行儼蹲在地上和長孫無忌道:“突厥怎麽還沒打過來?再不打過來,李二就要瘋了。”


    長孫無忌抱著腦袋痛苦道:“我妹妹再胡說八道,我才要瘋了。”


    第208章 陰險的晉王殿下


    李玄霸確實已經猜到了草原上可能出現了疫情。


    不提疫情本就是大事, 李世民等人隻能短暫地瞞住李玄霸一會兒,不可能真的不讓長安知道。宇文珠給孫思邈的信送來時,李玄霸正在冒充孫思邈的藥童, 折騰一些他印象中的中成藥方子。


    宇文珠也擔心過信會被李玄霸看到, 所以隻是把詢問防疫的信息藏在日常請教中, 但李玄霸腦海中有這個時期的大概情況,很快就猜到了草原疫情。


    從武德到貞觀,出現過很多次大疫。戰亂時沒有關於疫區百姓的記載, 但可以從史書中的權貴者遭遇,看出此時北方疫情很嚴重。


    原本曆史中,始畢可汗率軍渡過黃河, 想與梁師都一起攻打大唐,在軍中病逝;始畢可汗的繼任者處羅可汗, 也就是被如今時空的二哥在突厥牙帳俘虜的阿史那·俟利弗設, 也是在攻唐之前患病,聽義成公主的建議吃五石散暴卒。


    如果說兩位突厥可汗的病逝還能說碰巧,再加上同時間段秦王李世民和西秦霸王在“雙秦王之戰”前後的遭遇,就可以確定這段時間從隴西到草原靠近黃河這一線,確實有大疫。


    李世民首次與薛舉交戰時, 因重病把軍權交給劉文靜與殷開山。李世民上戰場上得早,但迎戰薛舉是他第一次獨自統領大軍。進長安前, 大軍的統帥是李淵。


    這時的秦王鐵黨劉文靜與殷開山還不知道剛及冠的李世民的能耐,如後來坑死了李道玄的史萬寶一樣自恃自己是老將,沒把李世民的話放在心上, 自己做主冒然開戰。唐軍慘敗, 被薛舉築了京觀。


    後世許多人剛讀到史書中這一段記載的時候, 都難免狐疑“李世民重病”是不是後世為尊者諱, 幫李世民甩鍋?哪這麽巧,李世民第一次獨自當主帥就重病?


    再看一段,質疑者就會發出仿佛看到地獄笑話的無奈神情——西秦霸王薛舉用自己的暴病而卒告訴質疑者,李世民遭遇的疫情是真的。


    李世民先中招,挺了過去;薛舉隨後中招,沒挺過去。


    順著史書著墨較多的當權者患病記載,再看同時期對於軍隊的描述,“患病”的描述便多了起來,進一步佐證這個時期疫情發生的時間和範圍。


    李玄霸拿著地圖圈來圈去,和自己記憶中的記載做對比,勉強確定了疫情可能發生的區域。


    因大唐的實力比原本時空中這個時間段的大唐強很多,疆域也寬廣許多,所以原本時空中這場疫情多在“敵占區”,現在都在大唐境內。


    李玄霸緊急召開朝議,將此事交給了孫思邈。


    孫思邈想親自去疫區,被李玄霸阻止。


    “你可以在疫區周圍晃悠,但絕對不能進去。天下能控製住疫情的名醫我隻相信你,如果你出事,接下來幾年接連發生的大疫誰來扛?讓珠娘獨自扛嗎?”李玄霸說得十分不客氣。


    孫思邈看著李玄霸給他列出來的“未來大疫圖表”,感覺自己養生養氣的功夫都快被李玄霸廢掉了。


    當然,他不是生李玄霸的氣,隻是在罵老天。


    百姓剛熬過了亂世,怎麽疫病又來了?這賊老天沒完沒了!


    孫思邈是道士,他氣得都跑去對著自己祖師爺的神像罵了。


    想著接下來還有的大疫,其中可能還有水蠱、鼠疫等如今解決不了,隻能靠預防的疫情,孫思邈就頭皮發麻。


    他召集太醫院的同僚,沒日沒夜挑燈夜讀,改良了防疫的古方。太醫們背著藥箱,帶著李玄霸從民間征召的醫師,分別坐鎮幾個疫情嚴重的地方。


    這些地方離長安都不遠,他們當務之急是阻止疫情蔓延到長安。


    李玄霸得知孫思邈指著神像罵後,隻能說祖師爺冤枉。


    大亂之後必有大疫,這是社會發展規律。古代的大疫很難滅,火星一直存在,隻要百姓日子稍稍一不好過,大疫很快就死灰複燃。


    古代的防疫幾乎都是朝廷派人去疫區建造隔離區,隻要病人死光了,疫情沒有蔓延,這次防疫就是圓滿成功。


    沒有現代醫藥條件,李玄霸也不能超越現實救死扶傷。


    他所采取的辦法,和原本時空中唐太宗采取的方法差不多。


    貞觀三年,唐太宗在地方上設置醫學博士,即官方醫生。每個州隻有一兩名醫學博士,雖不能控製疫情,但能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就上報太醫署,唐太宗就能及時派遣太醫署的太醫攜帶醫藥支援疫區,將疫情盡量控製在疫情發生地。


    貞觀年間的疫情據記載,都是些從皮膚爛到肚子的惡疫,大概率是洪澇和大旱之後的衍生疾病——鼠疫。但這些惡疫都控製在疫情發生的州縣,雖然救不了疫區已經得病的人,但他算是封建帝王防疫工作做得比較出色了。


    李玄霸現在還來不及建立地方醫學院,但已經在和母親討論這件事,方案已經拿了出來,隻等二哥登基就讓二哥著手去做。


    這等收買人心的事,還是要皇帝自己去做才行。


    沒有地方醫學博士的上報,李玄霸僅憑借自己對曆史碎片信息的整理,再加上從各地搜集來的情報,就確定了疫區範圍,派出了上百名太醫支援疫區。


    太醫這麽多,全靠孫思邈的名聲。


    李玄霸到了長安之後,就用自己為案例,聲勢浩大地為孫思邈與宇文珠“造神”,並宣布即將在長安建立官方醫學院,隻要通過考核的民間醫者,都能免學費和住宿費在醫學院裏學習,出色者還能進入太醫院和地方醫學院。


    於是民間醫者紛紛來長安“朝聖”,等候專屬醫者的官學開學。


    李玄霸臨時布置考核,吸納了一批醫者進入太醫院,又給了剩餘醫者可以追隨太醫的便利,他們若在防疫中有功勞,將來就能免試入學,還有獎賞。


    厚賞下必有勇夫。醫者們也不怕死了,咬牙硬闖疫區。


    李玄霸這一番雷厲風行的行動,朝臣們被李玄霸牽著鼻子使勁奔跑,跑完時都沒回過神。


    他們不是還在討論李建成謀逆的後續嗎?投資李建成的勳貴世家不還在給晉王殿下割肉嗎?沒能及時入場的山東世家不還在瘋狂為晉王殿下這個石林領袖造勢嗎?


    有些心係大唐又不太了解李世民和李玄霸這對兄弟相處模式的忠臣,都有點擔憂晉王殿下這麽高調,是不是想要趁著太子殿下沒回來,自己攬權了。


    李玄霸通過先一個狼牙棒敲過去,又遞上一杯甜奶茶,讓勳貴世家們安分下來,開始正視自己“大唐臣子”的地位,李玄霸卻沒有乘勝追擊,搗鼓起防疫了?


    話說,長安周邊有大疫了?不及時防疫都要蔓延到我們這群人頭上了?這麽可怕的事,我們怎麽在晉王殿下已經著手處理之後才知道!


    哪怕兵荒馬亂,洪澇災害,京城裏的貴人們都不是很在意,因為他們可能有損失,但損失不會太大,奢華日子還能過得下去。


    大疫就不一樣了。


    疫病這玩意兒不論貴賤,哪怕權貴們再怎麽養生,若大疫傳到了他們住的地方,該死還是會死。


    《三國誌》記載,建安二十二年大疫,“室室有號泣之哀”,“建安七子”中的“五子”王粲、徐幹、陳琳、應瑒、劉楨,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還有因與曹軍對戰而染病的魯肅,都是死於這場大疫。


    如果疫病傳到了長安,他們可沒有好日子過了。


    這時不知道從哪傳出晉王李玄霸私下透露,如果還有人不當大唐忠臣,就把他們驅逐出長安城。這樣既能顯示出大唐的仁慈,又能讓疫病懲罰他們。


    晉王李玄霸表示,這一切都是謠言,還抓了幾個傳謠的人。


    但京中權貴們都認為,這是晉王能做得出來的事。他這人雖然表麵上有個“德重恩弘”的諢號,實際上手段凶狠毒辣,十分陰險。借刀殺人不髒手的好事,李玄霸瞅到機會就一定會做。


    杜如晦苦笑:“連我的門檻都快被京兆杜氏主家的人踏破了。京兆杜氏的主家在我回京後也顯得不卑不亢,說杜家子弟都能和我一樣,憑借自身才華被帝王賞識,現在怎麽慌了?我京兆杜氏也沒做過對不起大唐的事啊,他們慌什麽?”


    房喬也一副無語的表情:“我的家族清河房氏已經沒落了上百年,他們真沒必要把自己當世家子弟,因沒有鼎力支持大唐而向我求助。我給主公做事,不就是清河房氏對主公鼎力支持了嗎?我們家族除了我,哪還有多少人才?”


    兩人用眼神質問李玄霸,你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


    被李玄霸拉著參加宰相核心會議的趙慈景無奈道:“這不都是李三郎拉著世家子弟細數他們和姻親的族譜,把他們嚇壞了?”


    文會中其他事都被人傳得繪聲繪色,唯獨李玄霸與世家子弟交談時細數對方家譜的事,外界連個風聲都不敢傳。


    李玄霸此舉確實能展現出他對世家子弟的尊重,但這尊重在他整頓朝堂的時候,就有點嚇人。


    李玄霸岔開話題:“我確實有需要他們做的事。我要整修渭河水利,疏通關中平原的灌溉渠道。許多灌溉良田都在他們手中,我希望他們支持我。作為回報,玻璃、茶葉和新的香皂、護膚品,他們都可以優先訂購。”


    他特意點明了,是“玻璃”,不是“琉璃”。


    我這是如瓷器一樣的高端大唐製造產品,不是從地底下挖出來的沒有什麽底蘊的漂亮石頭,也不是從蠻夷那裏傳來的沒有中土氣質的土特產。


    另外,李玄霸還是沒能燒製出來大塊的、全透明的玻璃,但把窯的溫度提高了,倒是瓷器的製作技術有突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