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晉王府在城中雖算得上宏偉,但長安城寸土寸金,再大也大不到哪去。
李玄霸卻在院落中用怪石和泥土堆成了假山和山洞,人為製造出一副山林的模樣,給人一種身在鬧市,卻仿佛過著閑雲野鶴日子的錯覺。
原本腹誹晉王奢侈的賓客不由汗顏,自己真是錯怪了晉王殿下。晉王殿下不愧是有“狂士”之稱的文人楷模。這種雅趣,豈不是純正的魏晉遺風?
趙慈景帶著他們逛了一會兒,待時間差不多了,才領著他們來到舉辦文會的地方。
李玄霸在露天的空地裏用茅草搭了亭子,茅草亭子邊緣垂著的卻是亮晶晶的“寶石”,讓剛剛感慨晉王殿下“文人雅趣”的賓客們呼吸一致。
怎麽開始炫富了?!
李玄霸抱著暖手爐,正仰頭看著不規則的玻璃碎塊簾子反射出的光芒發呆。聽到嘈雜的腳步聲後,他才轉身。
在李玄霸轉身的時候,一陣風吹過,玻璃簾子叮咚作響,露出簾子後被雪壓彎了的臘梅枝條。
雪在他身後簌簌落下,被風吹了一點冰晶碎屑落在了他的肩頭。
蠟梅的枝條複而彈起,一朵蠟梅正好遞在他臉龐側。
李玄霸轉身的時候本來麵無表情,眼神好像是凍結的雪塊一樣毫無波動。
當蠟梅樹主動用長滿花朵花苞的枝條觸碰他的臉頰時,他露出了嚇到的神情,偏頭一看,然後莞爾。
李玄霸將手從比雪更白的毛皮大氅中抽出,手指輕點幽香撲鼻的如黃玉雕刻的花朵:“’一花香十裏,更值滿枝開。承恩不在貌,誰敢鬥香來。‘各位,小王久候多時了。”
賓客們從“冬風忽送白雪,蠟梅遞來花苞”中回過神,紛紛拱手向李玄霸行禮。
他們參差不齊地向李玄霸問好,心頭攢足的氣勢不知為何,在見到這一幅奇景時短了一截。
賓客們在心中恍惚。之前走的那一路,駙馬都尉說一處窗戶就是一處景,他們雖覺新奇,但也覺寒冬景色實在平平。現在一看,晉王殿下轉身那一幕,真讓他們靈感如春筍般萌生,那才是真正的畫中人,不,這明明是畫中仙啊。
被這神異的一幕震得暈乎乎的賓客,十分乖巧地在李玄霸的指引下入座。原本想要彰顯一下個性,好給晉王殿下留下深刻印象的士子,都忘記了自己原定的計劃。
還有好些士子落座後就開始後悔。之前那一幕是多好的展現才華的機會啊!我要是出口吟詩作詞一首,定能搶得頭籌!我怎麽就發呆了呢?!
薛元敬有點狐疑地看向趙慈景。
怎麽會這麽巧?剛好有風送雪,樹贈花?
趙慈景給了薛元敬一個“你猜得沒錯”的眼神。
薛元敬心中大囧。李三郎你至於嗎?
簾子外,身披白布鬥篷的陳鐵牛和幾個扇風的侍衛悄悄後退離開。
他們演練了幾十次,十分完美!
第207章 什麽叫算無遺策
眾賓客冒著寒風來趕赴文會, 雖然坐車,手腳也有些冰涼了。
李玄霸先上了熱飲,讓眾人暖了暖身體後, 再進行之後的活動。
他準備的熱飲, 是加了果脯的熱奶茶。
這時候的茶葉還是“茶羹”, 在茶裏加奶、加食材熬湯很正常,所以奶茶的喝法也是有的。
不過因為茶葉還沒有“散茶”這種製法,味道較為苦澀。“奶茶”又是脫胎於草原的“主食”, 所以以鹹口和加肉居多。
李玄霸所準備的奶茶,則是後世喝了胖十斤仍舊戒不了的甜奶茶。
牛奶中加奶油,混入上好的紅茶, 再加上果脯和糖調味,酸酸甜甜, 奶香濃鬱, 又增加了茶葉的香氣,完全嚐不出此時牛奶難以祛除的膻味。
蔗糖和蜂蜜都難得,是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所以不僅傳統中式宮廷點心,中西方的貴族點心都甜得齁。隋唐時的貴族自然也都是嗜甜的。
他們一嚐甜甜的奶茶,就露出了愜意的神情, 渾身都暖和了起來。
再嚐一口,他們發現這奶茶並不是很甜, 回味的甜味很少茶香和果脯的香味很濃重,居然給人以清爽的感覺。
自詡繼承了漢時古方,在吃喝上完全高“暴發戶”勳貴一等的世家子弟不由抬頭看了李玄霸一眼。
他們早就聽聞晉王自幼複原了許多古方, 吃穿用度比他們這些世家子弟還要精致講究。現在喝了這奶茶, 他們又想起了多年前李玄霸弄出的香皂、香水、香膏, 不由再次提高了“警惕”。
這次文會他們想要讓晉王露出驚豔的目光, 看來會非常困難。
李玄霸也喝了小半杯奶茶,沒敢喝太多。
用來做奶茶的茶葉水非常濃,喝多了他今晚就要熬夜挑燈批改文書了。
他沒有提醒賓客,想來賓客們都很年輕,應該都是睡得著的。
趙慈景沒受過李玄霸特製奶茶的荼毒,薛元敬則看著這加班必備飲品很想皺眉頭。
但他還是默默將奶茶喝完了,因為奶茶真的很好喝。
李玄霸每當琢磨出什麽方子,都會謄抄一份給他們。薛元敬也知道奶茶的配方。可不知道為何,自家按照李玄霸給的方子弄出來的吃食,總沒有李玄霸自製的好。雖然李玄霸也沒有親自動手,隻是在廚房裏指手畫腳而已。
薛元敬微微眯起眼睛。這份甜度剛剛好,李三郎一如既往的體貼細致。
用奶茶暖了身體後,李玄霸又給每個賓客配給了一個可以放入杯子的暖手爐。
他們捧著暖手爐的時候,還能給杯子裏的飲品保溫。
捧出門的飲品,李玄霸隻準備了兩個大類別,即奶茶和清茶。但奶茶和清茶中根據加的奶和茶葉的不同,又分了許多小類別。
他首次推出用茶葉的發酵程度給茶葉分類的概念,綠茶、紅茶、白茶、黑茶、黃茶等一一擺了出來,並讓趙慈景給眾人演示各種茶葉的喝法,介紹各種茶葉的功效。
竇慧明本來想借李玄霸幾個美貌侍女來文會裝點門麵,但李玄霸認為讓“美貌姐夫”來裝點門麵更合適。
士子誇讚風流雖是常態,但上檔次的東西如果不是士人自己演示,他們又覺得上不了台麵了。
李玄霸這場文會,一個丫鬟都沒來,伺候的人全部是文人打扮的小廝。
小廝可能不俊俏,但絕對有書卷氣,並且臉上的表情一定要不卑不亢。
趙慈景本來覺得李玄霸的安排有點別扭,但今日一看,好像李玄霸又對了。連這種事上,李三郎也要“算無遺策”嗎?
趙慈景現在很想和身旁的薛元敬吐槽。他準備等會兒就拉著薛元敬鑽小樹林,找個沒人的地方把今日對李玄霸的無語都吐一遍。
好巧,薛元敬也是這麽想的。
李玄霸安排這些事的時候,詢問了他許多世家子弟的習慣,把他荼毒得不輕。
薛元敬把視線投向人群中假裝自己隻是普通的、不受朝廷重視的、山東世家子弟,“五姓七家”之一的範陽盧氏子弟盧承慶。
盧承慶的視線與薛元敬這個上峰短暫接觸,然後十分自然地移開視線。
他知道上峰很想和自己吐槽晉王殿下,但抱歉,現在他隻是一個普通的範陽盧氏子弟,不能不合山東世家子弟的群。
山東世家對外稱自恃清高,所以沒有及時站隊,但這隻是家族層麵的沒戰隊。論到單個世家子弟,他們也要為自己前程奔走。
比如李淵的妹妹加入了太原王氏,所以李淵的妹夫肯定支持李淵;盧承慶的父親盧赤鬆曾在河東郡內任縣令,也與李淵有交情,早早投靠了李淵。
正巧籠絡河東士人的是李玄霸,盧赤鬆雖然自持身份,沒有與李玄霸交往,但盧承慶隻比李玄霸大四歲,與李玄霸是同齡人,自然李玄霸每場宴請,他都去混了個臉熟。
雖然盧承慶那時和李玄霸算不上友人,連“熟人”都要打個折扣,但盧赤鬆帶著盧承慶投奔李淵之後,盧承慶就通過好友薛元敬,正式偷偷投靠了李玄霸。
不過盧赤鬆表麵上還是李淵的支持者,所以他也不能太高調,所以知道他也算“元從”的人不多。
此次前來赴宴的“不得誌”世家子弟,其實有許多人都是“內鬼”,比如隴西李氏派來的人與李靖有血緣關係,太原王氏派來的人幹脆就是李淵的外甥王仁表。
“五姓七望”中除了博陵崔氏持中庸之道,誰當皇帝都行,到時自家子弟再考個官做便是,其餘家族子弟都有下場。
比如鄭家站在李建成這方,清河崔氏站在楊玄感和李密一方。
不過鄭家也有子弟是李世民和李玄霸心腹(李智雲:都說了是我的心腹!),清河崔氏則積極運作,想讓自家子弟投靠立功。所以隻從家族存續出發,他們其實不用太慌張。
但關鍵還是那個問題,大家族存續了,小家族呢?
李玄霸終於宣布文會開始,帶著眾人前往蠟梅樹林,賓客們緊張地喝了一口茶水,正戲終於上場了。
“詩詞歌賦都講究一個對偶。我突發奇想,從秦漢時的’桃符‘獲得靈感,若是對偶句張貼在門的兩邊,似乎也是一件雅事。我稱這叫’對聯‘’楹聯‘。”李玄霸笑道,“馬上要過年了,正好要發些東西給朝中諸公。你們今日寫的對聯,你們今日所做的對聯,按照甲乙丙三等,分別贈送給不同品階的諸公;甲等之上又設頭籌,我贈送給楚王。”
“對偶”古已有之,“對聯”的雛形在隋唐時形成,最早關於對聯的記載是在唐亡後的五代十國,所以現在還沒有這個玩法。
詩詞歌賦太長,又要注重整體意境,評選很麻煩。對聯隻有兩句,“對偶”用法又正好能展示文采,“對對子”既然能成為後世文人宴會必備的項目,應該也能符合唐朝文人的喜好。
說來“對對子”的玩法,本來就是在唐朝興起的。
尋常宴會都是行酒令或者投壺令等又能健身,又能吟詩的項目。李玄霸原本也想如此,但天氣太冷他不想動,喝酒他又三杯倒,就幹脆弄成對聯和字謎了。
他出上聯或者出一個場景或者意境,讓賓客們作對子。
賓客們還未見過這玩法,頓時起了興致。他們畢竟都是年輕人,玩心一起,連忐忑都少了一些。
李玄霸剛說開始,他們就像是出籠的野獸似的,奔赴蠟梅樹林中,尋找“題目”。
此次赴會的士子都對自己的才華很自信,他們每一道難題都要碰一碰,李玄霸看著逐漸增厚的對聯“答案”,頓覺頭疼,忙去找場外援助。
虞世南和薛道衡正好無事,便笑著來幫忙。
他們假裝自己出現本就是文會中的一環,隻是因為公務姍姍來遲,才給了賓客們一個驚喜。
虞世南和薛道衡都是大隋“文豪”級別的人物,特別是薛道衡,公認大隋第一詩人。
他倆一到場,士子們不僅頭上冷汗都冒了出來,尿意也冒了出來,各個輪流跑廁所。
虞世南和薛道衡不由露出了嫌棄的神情。
人有三急,他們倒是不會計較年輕士子們中途上廁所。但怎麽他們一到,所有人都輪流上廁所了?!他們有這麽可怕嗎?!這群士子心態不行!
士子們也麵帶苦色,以為自己是承壓能力差了。
此次文會結束,士子們回家麵對長輩的詢問,都麵帶苦色。
清雅比不過,富貴比不過,才華先不說了,晉王殿下本來想給他們一個驚喜,才讓虞公和薛公前來當評委,他們卻緊張得老跑廁所。
給晉王殿下展現出世家子弟的才華和氣質,讓晉王殿下知道這朝堂沒了他們這些大世家的子弟根本不行?他們的個人素質遠勝其他人?
他們完全破防了。
“你知道晉王殿下美如謫仙,老天都給他’送雪遞梅‘嗎?!”
“你知道茶有多少種喝法,奶茶有多少種煮法嗎?!”
“你知道上聯’三光日月星‘的下聯,居然是’四詩風雅頌‘嗎?!”
“我不知道,我什麽都不知道!誰說唐國公府底蘊不足,我博陵崔氏清貴幾百年,怎麽被晉王殿下襯得如同鄉土士人!”
據傳,某不知名的博陵崔氏十六歲少年郎回家後就嚎啕大哭,狀似崩潰。
這種匪夷所思的傳聞,京城人都耳聰目明,自然是不會相信的。
李玄霸卻在院落中用怪石和泥土堆成了假山和山洞,人為製造出一副山林的模樣,給人一種身在鬧市,卻仿佛過著閑雲野鶴日子的錯覺。
原本腹誹晉王奢侈的賓客不由汗顏,自己真是錯怪了晉王殿下。晉王殿下不愧是有“狂士”之稱的文人楷模。這種雅趣,豈不是純正的魏晉遺風?
趙慈景帶著他們逛了一會兒,待時間差不多了,才領著他們來到舉辦文會的地方。
李玄霸在露天的空地裏用茅草搭了亭子,茅草亭子邊緣垂著的卻是亮晶晶的“寶石”,讓剛剛感慨晉王殿下“文人雅趣”的賓客們呼吸一致。
怎麽開始炫富了?!
李玄霸抱著暖手爐,正仰頭看著不規則的玻璃碎塊簾子反射出的光芒發呆。聽到嘈雜的腳步聲後,他才轉身。
在李玄霸轉身的時候,一陣風吹過,玻璃簾子叮咚作響,露出簾子後被雪壓彎了的臘梅枝條。
雪在他身後簌簌落下,被風吹了一點冰晶碎屑落在了他的肩頭。
蠟梅的枝條複而彈起,一朵蠟梅正好遞在他臉龐側。
李玄霸轉身的時候本來麵無表情,眼神好像是凍結的雪塊一樣毫無波動。
當蠟梅樹主動用長滿花朵花苞的枝條觸碰他的臉頰時,他露出了嚇到的神情,偏頭一看,然後莞爾。
李玄霸將手從比雪更白的毛皮大氅中抽出,手指輕點幽香撲鼻的如黃玉雕刻的花朵:“’一花香十裏,更值滿枝開。承恩不在貌,誰敢鬥香來。‘各位,小王久候多時了。”
賓客們從“冬風忽送白雪,蠟梅遞來花苞”中回過神,紛紛拱手向李玄霸行禮。
他們參差不齊地向李玄霸問好,心頭攢足的氣勢不知為何,在見到這一幅奇景時短了一截。
賓客們在心中恍惚。之前走的那一路,駙馬都尉說一處窗戶就是一處景,他們雖覺新奇,但也覺寒冬景色實在平平。現在一看,晉王殿下轉身那一幕,真讓他們靈感如春筍般萌生,那才是真正的畫中人,不,這明明是畫中仙啊。
被這神異的一幕震得暈乎乎的賓客,十分乖巧地在李玄霸的指引下入座。原本想要彰顯一下個性,好給晉王殿下留下深刻印象的士子,都忘記了自己原定的計劃。
還有好些士子落座後就開始後悔。之前那一幕是多好的展現才華的機會啊!我要是出口吟詩作詞一首,定能搶得頭籌!我怎麽就發呆了呢?!
薛元敬有點狐疑地看向趙慈景。
怎麽會這麽巧?剛好有風送雪,樹贈花?
趙慈景給了薛元敬一個“你猜得沒錯”的眼神。
薛元敬心中大囧。李三郎你至於嗎?
簾子外,身披白布鬥篷的陳鐵牛和幾個扇風的侍衛悄悄後退離開。
他們演練了幾十次,十分完美!
第207章 什麽叫算無遺策
眾賓客冒著寒風來趕赴文會, 雖然坐車,手腳也有些冰涼了。
李玄霸先上了熱飲,讓眾人暖了暖身體後, 再進行之後的活動。
他準備的熱飲, 是加了果脯的熱奶茶。
這時候的茶葉還是“茶羹”, 在茶裏加奶、加食材熬湯很正常,所以奶茶的喝法也是有的。
不過因為茶葉還沒有“散茶”這種製法,味道較為苦澀。“奶茶”又是脫胎於草原的“主食”, 所以以鹹口和加肉居多。
李玄霸所準備的奶茶,則是後世喝了胖十斤仍舊戒不了的甜奶茶。
牛奶中加奶油,混入上好的紅茶, 再加上果脯和糖調味,酸酸甜甜, 奶香濃鬱, 又增加了茶葉的香氣,完全嚐不出此時牛奶難以祛除的膻味。
蔗糖和蜂蜜都難得,是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所以不僅傳統中式宮廷點心,中西方的貴族點心都甜得齁。隋唐時的貴族自然也都是嗜甜的。
他們一嚐甜甜的奶茶,就露出了愜意的神情, 渾身都暖和了起來。
再嚐一口,他們發現這奶茶並不是很甜, 回味的甜味很少茶香和果脯的香味很濃重,居然給人以清爽的感覺。
自詡繼承了漢時古方,在吃喝上完全高“暴發戶”勳貴一等的世家子弟不由抬頭看了李玄霸一眼。
他們早就聽聞晉王自幼複原了許多古方, 吃穿用度比他們這些世家子弟還要精致講究。現在喝了這奶茶, 他們又想起了多年前李玄霸弄出的香皂、香水、香膏, 不由再次提高了“警惕”。
這次文會他們想要讓晉王露出驚豔的目光, 看來會非常困難。
李玄霸也喝了小半杯奶茶,沒敢喝太多。
用來做奶茶的茶葉水非常濃,喝多了他今晚就要熬夜挑燈批改文書了。
他沒有提醒賓客,想來賓客們都很年輕,應該都是睡得著的。
趙慈景沒受過李玄霸特製奶茶的荼毒,薛元敬則看著這加班必備飲品很想皺眉頭。
但他還是默默將奶茶喝完了,因為奶茶真的很好喝。
李玄霸每當琢磨出什麽方子,都會謄抄一份給他們。薛元敬也知道奶茶的配方。可不知道為何,自家按照李玄霸給的方子弄出來的吃食,總沒有李玄霸自製的好。雖然李玄霸也沒有親自動手,隻是在廚房裏指手畫腳而已。
薛元敬微微眯起眼睛。這份甜度剛剛好,李三郎一如既往的體貼細致。
用奶茶暖了身體後,李玄霸又給每個賓客配給了一個可以放入杯子的暖手爐。
他們捧著暖手爐的時候,還能給杯子裏的飲品保溫。
捧出門的飲品,李玄霸隻準備了兩個大類別,即奶茶和清茶。但奶茶和清茶中根據加的奶和茶葉的不同,又分了許多小類別。
他首次推出用茶葉的發酵程度給茶葉分類的概念,綠茶、紅茶、白茶、黑茶、黃茶等一一擺了出來,並讓趙慈景給眾人演示各種茶葉的喝法,介紹各種茶葉的功效。
竇慧明本來想借李玄霸幾個美貌侍女來文會裝點門麵,但李玄霸認為讓“美貌姐夫”來裝點門麵更合適。
士子誇讚風流雖是常態,但上檔次的東西如果不是士人自己演示,他們又覺得上不了台麵了。
李玄霸這場文會,一個丫鬟都沒來,伺候的人全部是文人打扮的小廝。
小廝可能不俊俏,但絕對有書卷氣,並且臉上的表情一定要不卑不亢。
趙慈景本來覺得李玄霸的安排有點別扭,但今日一看,好像李玄霸又對了。連這種事上,李三郎也要“算無遺策”嗎?
趙慈景現在很想和身旁的薛元敬吐槽。他準備等會兒就拉著薛元敬鑽小樹林,找個沒人的地方把今日對李玄霸的無語都吐一遍。
好巧,薛元敬也是這麽想的。
李玄霸安排這些事的時候,詢問了他許多世家子弟的習慣,把他荼毒得不輕。
薛元敬把視線投向人群中假裝自己隻是普通的、不受朝廷重視的、山東世家子弟,“五姓七家”之一的範陽盧氏子弟盧承慶。
盧承慶的視線與薛元敬這個上峰短暫接觸,然後十分自然地移開視線。
他知道上峰很想和自己吐槽晉王殿下,但抱歉,現在他隻是一個普通的範陽盧氏子弟,不能不合山東世家子弟的群。
山東世家對外稱自恃清高,所以沒有及時站隊,但這隻是家族層麵的沒戰隊。論到單個世家子弟,他們也要為自己前程奔走。
比如李淵的妹妹加入了太原王氏,所以李淵的妹夫肯定支持李淵;盧承慶的父親盧赤鬆曾在河東郡內任縣令,也與李淵有交情,早早投靠了李淵。
正巧籠絡河東士人的是李玄霸,盧赤鬆雖然自持身份,沒有與李玄霸交往,但盧承慶隻比李玄霸大四歲,與李玄霸是同齡人,自然李玄霸每場宴請,他都去混了個臉熟。
雖然盧承慶那時和李玄霸算不上友人,連“熟人”都要打個折扣,但盧赤鬆帶著盧承慶投奔李淵之後,盧承慶就通過好友薛元敬,正式偷偷投靠了李玄霸。
不過盧赤鬆表麵上還是李淵的支持者,所以他也不能太高調,所以知道他也算“元從”的人不多。
此次前來赴宴的“不得誌”世家子弟,其實有許多人都是“內鬼”,比如隴西李氏派來的人與李靖有血緣關係,太原王氏派來的人幹脆就是李淵的外甥王仁表。
“五姓七望”中除了博陵崔氏持中庸之道,誰當皇帝都行,到時自家子弟再考個官做便是,其餘家族子弟都有下場。
比如鄭家站在李建成這方,清河崔氏站在楊玄感和李密一方。
不過鄭家也有子弟是李世民和李玄霸心腹(李智雲:都說了是我的心腹!),清河崔氏則積極運作,想讓自家子弟投靠立功。所以隻從家族存續出發,他們其實不用太慌張。
但關鍵還是那個問題,大家族存續了,小家族呢?
李玄霸終於宣布文會開始,帶著眾人前往蠟梅樹林,賓客們緊張地喝了一口茶水,正戲終於上場了。
“詩詞歌賦都講究一個對偶。我突發奇想,從秦漢時的’桃符‘獲得靈感,若是對偶句張貼在門的兩邊,似乎也是一件雅事。我稱這叫’對聯‘’楹聯‘。”李玄霸笑道,“馬上要過年了,正好要發些東西給朝中諸公。你們今日寫的對聯,你們今日所做的對聯,按照甲乙丙三等,分別贈送給不同品階的諸公;甲等之上又設頭籌,我贈送給楚王。”
“對偶”古已有之,“對聯”的雛形在隋唐時形成,最早關於對聯的記載是在唐亡後的五代十國,所以現在還沒有這個玩法。
詩詞歌賦太長,又要注重整體意境,評選很麻煩。對聯隻有兩句,“對偶”用法又正好能展示文采,“對對子”既然能成為後世文人宴會必備的項目,應該也能符合唐朝文人的喜好。
說來“對對子”的玩法,本來就是在唐朝興起的。
尋常宴會都是行酒令或者投壺令等又能健身,又能吟詩的項目。李玄霸原本也想如此,但天氣太冷他不想動,喝酒他又三杯倒,就幹脆弄成對聯和字謎了。
他出上聯或者出一個場景或者意境,讓賓客們作對子。
賓客們還未見過這玩法,頓時起了興致。他們畢竟都是年輕人,玩心一起,連忐忑都少了一些。
李玄霸剛說開始,他們就像是出籠的野獸似的,奔赴蠟梅樹林中,尋找“題目”。
此次赴會的士子都對自己的才華很自信,他們每一道難題都要碰一碰,李玄霸看著逐漸增厚的對聯“答案”,頓覺頭疼,忙去找場外援助。
虞世南和薛道衡正好無事,便笑著來幫忙。
他們假裝自己出現本就是文會中的一環,隻是因為公務姍姍來遲,才給了賓客們一個驚喜。
虞世南和薛道衡都是大隋“文豪”級別的人物,特別是薛道衡,公認大隋第一詩人。
他倆一到場,士子們不僅頭上冷汗都冒了出來,尿意也冒了出來,各個輪流跑廁所。
虞世南和薛道衡不由露出了嫌棄的神情。
人有三急,他們倒是不會計較年輕士子們中途上廁所。但怎麽他們一到,所有人都輪流上廁所了?!他們有這麽可怕嗎?!這群士子心態不行!
士子們也麵帶苦色,以為自己是承壓能力差了。
此次文會結束,士子們回家麵對長輩的詢問,都麵帶苦色。
清雅比不過,富貴比不過,才華先不說了,晉王殿下本來想給他們一個驚喜,才讓虞公和薛公前來當評委,他們卻緊張得老跑廁所。
給晉王殿下展現出世家子弟的才華和氣質,讓晉王殿下知道這朝堂沒了他們這些大世家的子弟根本不行?他們的個人素質遠勝其他人?
他們完全破防了。
“你知道晉王殿下美如謫仙,老天都給他’送雪遞梅‘嗎?!”
“你知道茶有多少種喝法,奶茶有多少種煮法嗎?!”
“你知道上聯’三光日月星‘的下聯,居然是’四詩風雅頌‘嗎?!”
“我不知道,我什麽都不知道!誰說唐國公府底蘊不足,我博陵崔氏清貴幾百年,怎麽被晉王殿下襯得如同鄉土士人!”
據傳,某不知名的博陵崔氏十六歲少年郎回家後就嚎啕大哭,狀似崩潰。
這種匪夷所思的傳聞,京城人都耳聰目明,自然是不會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