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真舒服,我要把禦榻也變成椅子!”李世民道,“椅背上要雕刻十二華章。”


    魏徵敷衍道:“這種事陛下你自己決定,繼續說正事。”


    薛收身為大儒之子本來想勸一勸,見周圍友人都不在意,也懶得說了。


    李玄霸一覺睡醒時,李世民已經在庭院裏炫耀自己的烤全羊技巧。


    宇文珠果然沒回來,住在了皇後宮中。


    據回來報信的丫鬟說,自家珠娘把嫂子的發髻都扯歪了,看來她們也爭吵了一番。


    李世民給弟弟割了幾片肉,包在麵餅裏吃:“聽說你讓弟妹給觀音婢送了些新奇玩意兒,你怎麽沒送我?”


    李玄霸道:“一些如下棋般的簡單博戲,你又不感興趣。”


    李世民笑了笑,沒再說話。


    他知道李玄霸是擔心長孫康寧與後宮的陌生人合不來,所以做了些簡單的遊戲,讓長孫康寧可以在後宮玩耍。


    弟弟關心嫂子的事,說多了會惹人閑話,李世民見李玄霸不想多說,便不說了。


    “你難道還擔心我對你嫂子不好?”李世民隻開玩笑道。


    李玄霸道:“你當皇帝後肯定每日很忙碌。我多讓珠娘教嫂子一些在宮廷裏也能玩耍的遊戲,她才不會想你。”


    李世民笑不出來了。他發現弟弟就是故意給他添堵。


    是啊,我在努力當皇帝,你不僅自己想偷懶,還要讓觀音婢也當著我的麵每日都玩得開開心心。你們這是故意氣我!


    李世民把卷好羊肉的餅塞進李玄霸嘴裏,讓弟弟閉嘴。


    “你說這次會順利嗎?”李世民也給自己卷了個餅,非常不講禮節地一邊咀嚼,一邊含糊不清地問道。


    李玄霸將嘴裏的食物咽下,擦了擦嘴,才回答道:“能。他們還敢造反不成?如果他們有造反的本事,就該和你爭奪天下了。”


    李世民笑得差點噎住。


    ……


    李世民在晉王別邸住了三日才還朝。


    難得看到皇帝陛下和晉王殿下又同時出現在朝堂上,許多朝臣嘴角和眼角都在小幅度抽動。


    還有人將視線隱晦地投向魏徵。


    所有人都知道,李玄霸是魏徵從晉王府硬拽出來的。


    魏匹夫就是禍害!


    上朝上了一半,在群臣驚恐的目光下,太上皇李淵居然出現在了朝堂上。


    太上皇表示,我閑得無聊,這儒道佛的大辯論由我主持。


    群臣看向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表示自己是孝順的好兒子,父皇說什麽就是什麽。


    群臣又看向晉王殿下。


    晉王殿下表示自己是孝順的好兒子,會協助好父皇。


    群臣完全不明白,這父子三人怎麽就變得父慈子孝了。太上皇不是抑鬱成疾,馬上就要薨了嗎?!


    太上皇都出現了,反對此事的群臣把話哽在喉嚨裏,隻能艱難地咽下去。


    民間有些皇帝陛下逼父弑父的小道消息。太上皇此番高調出現,這些小道消息不攻自破。


    對皇帝陛下和整個李唐皇室而言,這件事比什麽都重要。無論太上皇這次出來做什麽,誰也不能阻攔太上皇重新出現在人前。


    他們又再次看向一副好兒子神態的晉王殿下,脊背生出寒意。


    特別是最近被彈劾得焦頭爛額的嫁女兒的那幾家人,開始思索李玄霸煽動禦史台圍攻他們背後的用意。


    還有人心中竊竊自喜。


    一朝天子捧一朝世家。就像是當年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現在誰還吹捧他們?


    “五姓七望”是北魏捧起來和南朝打擂台的世家。現在換了個朝代,是不是也該換個“幾姓幾望”?


    關中郡姓素來羨慕山東郡姓的聲望,不遺餘力地想與山東郡姓攀關係。但若有機會把山東郡姓踩在腳下,他們也很積極。


    這群人明明私底下已經在和山東郡姓善談親事,現在卻在朝堂上指責山東郡姓賣女求財有辱斯文,看得李玄霸差點笑出來。


    哦,他已經在心中用各種誇張的音調哈哈大笑,吐槽關中郡姓不要臉。


    李世民很努力地繃著臉,雙手在膝蓋上交疊,把手背都掐烏了。


    他現在才意識到,阿玄上朝會給他帶來怎樣的痛苦。


    李玄霸所在的位置,正好把他籠罩在心聲範圍內!


    求求你別再嚷嚷了,我快憋不住笑了!李世民又掐了自己一把。


    李玄霸:【二哥,你信不信,雖然現在他們吵得厲害,下朝後他們仍舊會繼續推動聯姻。】


    李世民:【信。】


    李玄霸:【臉皮真厚啊。快把寫《太宗實錄》的工作交給我,我要把它寫進去。】


    李世民:【啊?】


    李玄霸:【你讓我寫你的起居錄,我就偷偷把起居錄寫了什麽告訴你。】


    李世民:【好!】


    李世民:【呃……】


    李世民:【算了。】


    李玄霸疑惑:【為什麽?你不想看?】


    李世民給了李玄霸一個“你還問我為什麽”的眼神。


    阿玄如果負責起居錄,肯定會在起居錄裏添油加醋,自己讓阿玄改掉,阿玄還會拉著眾人大聲嚷嚷“這裏有個昏君要改史”。為了不把自己氣死,這個工作絕對不能交給阿玄。


    房喬等人一看李世民和李玄霸在眼神交流,就知道這兄弟二人在幹什麽。


    他們交換了一個無奈的眼神。


    魏徵在考慮,自己把李玄霸請回朝堂,是不是他人生最大的錯誤。


    朝堂吵了一整日。


    中途李玄霸就借口身體不適,在李世民怨念的目光下,到隔壁偏殿睡覺去了。


    當李玄霸離開的時候,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李玄霸的朝臣都很無力。


    李玄霸一手掀起驚濤巨浪,卻在他們爭吵時一言不發,甚至拍拍屁股去休息了。他們很想彈劾晉王殿下,但連皇帝陛下都拿晉王無可奈何,他們又能做什麽?


    此刻不知道多少人心中生出感慨,如果陛下和晉王生出間隙就好了,如果陛下猜忌晉王就好了,如果……如果晉王的身體沒有這麽差,陛下肯定就會忌憚晉王了吧?為什麽晉王偏偏是個病秧子,還是個命硬的病秧子?


    晉王李玄霸,真該死啊。


    等楚王被“解送”回京後,李玄霸就更閑了。他明明是宰相,但既不上朝也不按時當值。


    太上皇和太上皇後都說了,晉王自幼體弱,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他們還能彈劾太上皇和太上皇後不成?


    這時候群臣才發現,皇帝頭上有一個半點不能自己拿主意的太上皇也不是好事,容易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啊!


    無論群臣再怎麽膈應,對李玄霸命硬的抱怨再怎麽與日俱增,驚濤駭浪還是一日一日地向前推動,直到狠狠地拍在了岸上,水花四濺。


    在太上皇的主持下,繼北周後,大唐再次在此召開儒道佛辯論。


    李玄霸雇了文吏實時速記辯論過程,當晚整理成冊,頂多第三日就能印刷出冊,拿到市集上販賣,美其名曰“官方告示”,斂財無數。


    朝中有人大罵李玄霸趁機攬財,李玄霸卻轉手把錢投入了湯泉宮的以工代賑建設中。


    李世民以“這是為太上皇盡孝”為借口將此事按下。群臣無可奈何。


    “孝”字大過天。


    皇帝急需向世人展示他有多孝順。涉及被逼禪位的太上皇,沒看魏徵都不敢勸諫?


    李玄霸憑借“攬財”這個表象,悄悄推廣了官方報紙,讓百姓知道了有這麽個可以獲得朝堂第一手情報的“告示”可以買。


    開了這口子,李玄霸把“印刷販賣告示”這個行為常態化,居然沒有引起朝堂眾人的警覺。


    因為是“官府告示”,地方豪強們也沒有爭相效仿,甚至地方官府都不敢跟著做。


    “印刷速度還是太慢了。算了,湊合用吧。”李玄霸看著自家工坊竭盡全力也隻能做月報,有點遺憾。


    先蹭熱點印刷“佛道”的前世今生,接下來印刷什麽呢?


    李玄霸合掌,微笑:“就起底世家族譜吧。大世家子弟不是十分厭惡那些編寫族譜的假世家,總說要編寫大唐新的世家排行榜,去偽存真嗎?這正好符合他們的要求。”


    “對了,首先起底大隋的弘農楊氏和大唐的隴西李氏是不是真的吧,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阿嚏。”


    他揉了揉鼻子,表情頗為生無可戀。


    長孫康寧為挑燈幹活的李世民披上衣服:“太累了?”


    李世民歎氣:“是心累。雖然我已經同意阿玄辦那個什麽報紙,也同意他挑起世家爭端……”


    李世民頓了頓,失笑:“算了,我已經同意了,就等著看樂子吧。”


    長孫康寧哭笑不得。你這樣哪裏像心累?


    長孫康寧問道:“把皇室也牽扯進去,真的沒關係嗎?”


    李世民冷哼:“有什麽關係?難道隴西李氏就當我們真的是隴西李氏了?他們私下說些什麽,當我不知道?正好,我倒要看看隴西李氏的人敢不敢站出來說我們李唐是假的隴西李氏。”


    長孫康寧道:“弘農楊氏肯定會堅稱大隋皇室就是弘農楊氏。”


    李世民挑眉:“那當然,弘農楊氏除了大隋皇室,都沒其他位高權重的人了。”


    儒佛道的辯論還在繼續。


    士子們拿著能買的官方告示激烈地辯論,百姓們都圍在士子身旁聽他們解釋官方告示裏寫的新鮮事。


    道教弟子一如既往地罵佛教是外來者居心不良。


    佛教弟子一如既往地罵道教弟子隻知道蠱惑人心造反和煉丹毒死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