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弘直張嘴,王弘直閉嘴。
他覺得有點不好,心裏有點愧疚,但他差點沒憋住笑。
王弘直想起自己翻閱前朝史書,看到先祖主導東晉朝堂時的記載。或許先祖當初就是如晉王一般的人吧。
李世民道:“你別’啊‘,你一感慨我就起雞皮疙瘩,正常點。”
“哦。”李玄霸道,“既然全天下都在傳山東門閥要聯合謀反,積毀銷金,二哥還不快讓他們入京自辯。我想他們也心急如焚。”
李世民嚴肅道:“三弟言之有理。”
李智雲瞥。三兄倒是正常了,二兄你又不正常了。談有人謀逆呢,兄長們能不能正經點。
王弘直也心生無奈。如果他是陛下的老下屬,現在肯定已經進諫,讓陛下和晉王嚴肅點了。不知道朝中房杜相公平日裏是否頭疼過。
李世民嚴肅後,眉眼放鬆:“小五這次確實是誤打誤撞,把這群不安分的人誘出來也好。齊魯河北大多是投誠,並非我一城一地親手打下,他們心中可能不是很服我,還是得再敲打敲打。翟讓和魏玄成聯手,還有竇建德為副,應當能輕鬆掃平匪患。正好尉遲敬德等人哀歎軍功不夠,現在差軍功的都可以混混。”
李玄霸道:“我擔心他們的軍紀。”
李世民道:“我給魏玄成督軍之權。”
他想了想,道:“薛伯褒正生我倆的氣,他也算半個武將,放他出去協助魏玄成監督軍紀。知世郎和翟讓麾下將領的軍紀都還行,我再多叮囑一番,應當無事。”
李玄霸道:“此次差點演變成民亂,大唐軍隊要比平時更注意軍紀。讓輔機去當主將,他的身份更高,能壓得住那群人。”
李世民點頭:“也對,輔機確實該動一動,他都長胖了。這次回來,他就可以去草原照顧丈人了。我再賜予魏玄成和薛伯褒金刀,這樣震懾應該夠了。”
李玄霸道:“糧草後勤就由小五親自監督,他既然已經被百姓稱為’青天大賢王‘,名號就該用起來。我看你能回京,也能再出京。需要給你時間養傷嗎?”
李智雲忙道:“不用!我明日就回去!”
李世民失笑:“點兵點將還需要些時日,你老老實實在京中好好休息。若傷勢變重,你三年之內別想出京,我讓你領監修史書去。”
李智雲臉色大變。他的性子早在隴右就變野了,可沒有耐心一直待在屋裏編書。
王弘直心中羨慕極了。
監修史書啊,這是多少儒士的夢想?李唐皇室兄弟之情名不虛傳,果真融洽,懲罰居然是監修史書?這算什麽懲罰!
但對李智雲而言,就是懲罰了。
他的傷都已經結疤,不然也不敢頂著一身傷疤去當賊帥。不過渾身傷疤,一眼望去還是很觸目驚心。
李世民神情還好。他身上的傷比李智雲多,受傷經驗豐富。雖然最初嚇了一跳,但多掃一眼,就知道李智雲確實無事。
李玄霸看一眼李智雲,又看一眼李世民,再看一眼李智雲,又瞪一眼李世民,別說李智雲縮著脖子,就連李世民也不知怎麽的有點心虛。
心虛的李世民把李玄霸趕走,讓他趕緊去幫小五收拾爛攤子,自己這個皇帝繼續端坐幕後,等合適時機再出場。
李玄霸雖不是首相,但也能召集朝中宰相和六部尚書開會。
房喬和杜如晦與李智雲相處了許多年,見李玄霸臉色不對,心裏咯噔一聲。
在城門口陛下和李三郎的悲憤表情還是演的,現在怎麽真的凝重了?
杜如晦焦急道:“李五傷得很重?!”
裴世矩瞥了情急之下說錯了稱謂的杜如晦一眼。杜如晦日益驕縱,該上書敲打了。
李玄霸道:“身上傷疤疊著傷疤,比在隴右受的傷多一倍。爭奪天下的時候小五都沒受過這麽重的傷,二哥當皇帝後,居然眼睜睜地看著小五受重傷,現在正生悶氣。我攔著他,讓他冷靜一會兒,再討論此事。”
房喬攥緊拳頭:“誰幹的?!”
李玄霸道:“明麵上是在亂世中為非作歹的鄉裏豪強重新作亂,但無論是這群一盤散沙的盜賊居然能擰成一股繩,還是小五的蹤跡被泄露,都顯示出他們背後有人支持。”
李玄霸嗤笑一聲:“也懶得查了,就讓有能耐做到這件事的所有人自己入京自證。希望他們能拿出切實有效的證據,證明自己對大唐的忠誠。”
李玄霸說完後,掃視了在場眾人一眼。
山東世家也罷,關隴貴族也罷,他不點名,就看有多少人會站出來自證。
蘇威耿直道:“楚王殿下真的受傷了?老臣可否去探望?”
李玄霸道:“可,都可,全都去看看我弟弟傷成什麽模樣。小五是魯莽了一點,但隋朝剛因為虐民被滅,小五見到又有百姓受苦心裏焦急了一點有什麽錯?還好百姓的眼睛雪亮,給小五安了個’青天大賢王‘的諢號,否則京中還有人傳小五’官逼民反‘呢。”
蘇威有些尷尬。彈劾楚王“官逼民反”的人中就有他一個。
李玄霸發了一頓脾氣後,才做出強壓著怒火的姿態,拿出李世民的旨意,準備派兵去平叛。
雖然李智雲已經平了一次叛,但楚王受傷,大唐皇帝自然要派軍隊把齊魯河北的地再徹底清理一遍。
禦史大夫魏徵已經去撫民,李世民又派出大將軍長孫無忌和吏部尚書薛收去徹底整頓官場。
蘇威毫不猶豫道:“老臣乃民部尚書,戶籍一事本就是老臣分內之責。陛下該派老臣去!”
李玄霸語氣緩和:“丈量土地的事誰都能做,但重新製定大唐田律的事,除了蘇公這樣的幾朝老臣,還有誰能做?請蘇公繼續起草田律,這才是大唐立國之本。”
蘇威感動道:“老臣定不負陛下所望。”
裴世矩瞥了蘇威一眼。倚老賣老,這個人也需要彈劾。
李玄霸道:“最近肯定會有許多人進京自辯。二哥脾氣火爆,恐怕難以冷靜地對待這些人。我一人難以招架,要請裴老師多擔待了。”
裴世矩道:“臣知道此事嚴重性,定會全力以赴。”
李玄霸假惺惺道:“裴老師也要注意身體,別太勞累。”
裴世矩笑道:“我知道。”
李玄霸又將其他事安排下去,然後讓房喬和杜如晦留下,說是二哥召見。
待眾人離開後,房喬才問道:“五郎君真的傷得很重?”
李玄霸道:“我和二哥也很驚訝,小五居然真的遭遇了刺殺。若不是小五有急智,扮作匪徒混入逆賊中,恐怕真的凶多吉少。”
房喬看著李玄霸陰狠的神情,長長一歎:“在你的算計中,這件事該你來做,而不是小五做。”
李玄霸挑眉。
房喬道:“我本一直在想如何勸你停手,人心經不起試探。誰曾想……”
房喬苦笑。
杜如晦也歎氣。
李玄霸先拉出佛道儒大論戰,看似壓製佛教,實際上是用世人不重視的“宗教矛盾”來麻木士族,讓百姓和士族接受“官報”這一官府喉舌。
趁著世人都在看熱鬧時,李玄霸居然能拉攏已經沒落的舊士族門閥向民間聲望最高的山東郡姓發難,王、謝等舊士族門閥拚著兩敗俱傷,拉低山東郡姓的聲望。
百姓不一定看得懂他們的論證,但房杜二人都看得明白,隻是把高高在上的士族門閥拉入了討論,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就已經是對他們聲望的巨大打擊。
士族門閥在百姓中的聲望下降後呢?
李玄霸巡視黃河堤岸,查探黃河兩岸灌溉良田非法霸占情況,就是要趁著百姓對士族門閥的崇敬動搖時,再次對士族門閥的經濟根基動手。
無論是抬出寧願全家滅門也不肯自降門第嫁女的王、謝二族,暫時堵住士族門閥用女兒換經濟支援的舉動,還是清丈士族門閥在亂世時多占領的田地,都是對還未恢複元氣的士族門閥經濟基礎的重大打擊。
同時,如果李玄霸這一招得手,士族門閥不僅經濟受挫,聲望也會再次受損。
但這一招又不致命。
士族門閥還有從前朝繼承的合法的永業田,就算不再找偏財日子也不會太難過,隻是不能奢侈度日;李玄霸推出的與如今世家門閥打擂台的沒落士族門閥也是士族門閥,士族門閥之間的攻訐常有,不會真的讓他們跌落雲端。所以李玄霸的連環招仍舊隻是敲打,頂多稍稍多扇了幾巴掌。
房、杜二人都能看出,李玄霸隻是想讓這些自命清高的人老實一點,積極給大唐當臣子,不是真的想扶持新的士族門閥取代他們。
可李玄霸的動靜太大了,計謀也太陰損了。
如果他們沒料錯,李玄霸清丈田地後,說不定會故意弄出動靜汙蔑構陷世家有謀逆之心,嚇唬他們自己把利益吐出來。
無論目的再光明,但用多了陰損的計謀,都是折損大唐和皇帝的信譽,且會帶壞朝堂風氣,讓朝野上下構陷成風。
當初隋煬帝的朝堂就汙蔑構陷成風。
房、杜二人本想趁著李玄霸回京,勸阻李玄霸過分之舉。誰知道,李智雲遭遇了刺殺?
他們還以為這也是李玄霸轉移視線之計,自己回京,讓李智雲接替完成計謀。
現在看已經沒了外人,李玄霸眼中露出的真情流露難掩陰鷙酷烈,他們才放下心來。李玄霸縱然再喜歡陰謀詭計,心裏還是有底線,不會讓小五陷入險境。
李玄霸聽到友人的唏噓,嘴角直抽搐:“在你們心中,我的形象是不是太壞了一點?我不會讓小五陷入險境,自己也不會故意赴險。我對我這條命寶貝著。至於構陷,我有汙蔑誰嗎?我可什麽都沒提,隻是讓自己心虛的人入京自辯。小五被刺殺,我都如此冷靜了,還不夠?”
房喬和杜如晦趕緊輕聲細語安撫李玄霸,誇讚李玄霸做得太好了。
李玄霸直翻白眼。你們把我當小孩哄嗎?去去去,隻有二哥才需要被當小孩哄。
杜如晦歎息:“不怪我倆擔心,你的手段實在是……唉,你對世家似乎惡意太大了,我也算個世家子弟,我都有些害怕。”
房喬道:“你不僅對他們惡意十足,甚至仿佛比他們更了解他們自己。我真是做夢也想不到,你是如何想到利用’門第錢‘一事打擊他們的聲望。要知道民間不僅不認為這是他們賣女兒,還認為這是世家清高的表現。求親者趨之若鶩。”
李玄霸微笑:“我知道啊,我還知道你們本來也會成為那群’鶩‘中的一隻。”
房喬和杜如晦:“……”
李玄霸道:“一直自詡和世家子弟合不來的魏玄成也一樣。”
他笑容淺淡:“世家門閥花了幾百年的時間經營他們的聲望,民間看到他們如同看到聖人在世,哪怕理智上知道他們現在不過是強弩之末,也羨慕他們的家世和名聲。在世人眼中,世家子世家女家中經過了幾百年的詩書熏陶,怎麽也比旁人厲害幾分。”
他笑容更淡,卻笑出了聲:“哈,其實他們想的也沒錯,世家子弟的才學和教養確實超出普通人。所以他們受到尊崇也正常。我隻是想讓他們老實一點,把他們的才華用到正途而已。你們不用擔心,我一直很現實,比誰都更注重當下的實際。”
“我和二哥已經商定好了,接下來不僅不會對他們趁火打劫,還會安撫他們,重用他們,讓他們好好發揮自己的特長。”
房喬皺眉道:“你做了這麽多準備,就是為了向他們施恩。”
杜如晦搖頭:“你那麽怕麻煩,絕不會隻圖這個。連我們也不能說?我們雖然羨慕山東郡姓的清貴,但……”
“好了,別對我表忠心,要表忠心對二哥去,聽著就肉麻。”李玄霸道,“我和二哥當然不僅為了施恩。如你們所說,那是陰謀小道。”
李玄霸看見李世民正站在大興宮門口,抱著雙臂,腳尖不斷點著地,一副等自己等得不耐煩的模樣。
“我們要的是注經權。”
“儒也罷,道也罷,佛也罷。”
“所有學說教義的注釋權,必須牢牢掌握在大唐手中。”
“東漢的今文經古文經之爭你們還記得嗎?”
“漢武帝罷黜百家和漢光武帝建立太學,你們肯定知道他們背後的用意。”
“更早一些,秦始皇書同文也是為了這個。”
“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必須要有一套統一的思想。”
“現在的世家都是經曆過漢末今文經和古文經之爭,是’我注六經,六經注我‘的勝利者。如今無論儒道佛,他們是公認最有學問的人,所以無論什麽學說的注經權都在他們手中。”
李玄霸腳步加快。
他覺得有點不好,心裏有點愧疚,但他差點沒憋住笑。
王弘直想起自己翻閱前朝史書,看到先祖主導東晉朝堂時的記載。或許先祖當初就是如晉王一般的人吧。
李世民道:“你別’啊‘,你一感慨我就起雞皮疙瘩,正常點。”
“哦。”李玄霸道,“既然全天下都在傳山東門閥要聯合謀反,積毀銷金,二哥還不快讓他們入京自辯。我想他們也心急如焚。”
李世民嚴肅道:“三弟言之有理。”
李智雲瞥。三兄倒是正常了,二兄你又不正常了。談有人謀逆呢,兄長們能不能正經點。
王弘直也心生無奈。如果他是陛下的老下屬,現在肯定已經進諫,讓陛下和晉王嚴肅點了。不知道朝中房杜相公平日裏是否頭疼過。
李世民嚴肅後,眉眼放鬆:“小五這次確實是誤打誤撞,把這群不安分的人誘出來也好。齊魯河北大多是投誠,並非我一城一地親手打下,他們心中可能不是很服我,還是得再敲打敲打。翟讓和魏玄成聯手,還有竇建德為副,應當能輕鬆掃平匪患。正好尉遲敬德等人哀歎軍功不夠,現在差軍功的都可以混混。”
李玄霸道:“我擔心他們的軍紀。”
李世民道:“我給魏玄成督軍之權。”
他想了想,道:“薛伯褒正生我倆的氣,他也算半個武將,放他出去協助魏玄成監督軍紀。知世郎和翟讓麾下將領的軍紀都還行,我再多叮囑一番,應當無事。”
李玄霸道:“此次差點演變成民亂,大唐軍隊要比平時更注意軍紀。讓輔機去當主將,他的身份更高,能壓得住那群人。”
李世民點頭:“也對,輔機確實該動一動,他都長胖了。這次回來,他就可以去草原照顧丈人了。我再賜予魏玄成和薛伯褒金刀,這樣震懾應該夠了。”
李玄霸道:“糧草後勤就由小五親自監督,他既然已經被百姓稱為’青天大賢王‘,名號就該用起來。我看你能回京,也能再出京。需要給你時間養傷嗎?”
李智雲忙道:“不用!我明日就回去!”
李世民失笑:“點兵點將還需要些時日,你老老實實在京中好好休息。若傷勢變重,你三年之內別想出京,我讓你領監修史書去。”
李智雲臉色大變。他的性子早在隴右就變野了,可沒有耐心一直待在屋裏編書。
王弘直心中羨慕極了。
監修史書啊,這是多少儒士的夢想?李唐皇室兄弟之情名不虛傳,果真融洽,懲罰居然是監修史書?這算什麽懲罰!
但對李智雲而言,就是懲罰了。
他的傷都已經結疤,不然也不敢頂著一身傷疤去當賊帥。不過渾身傷疤,一眼望去還是很觸目驚心。
李世民神情還好。他身上的傷比李智雲多,受傷經驗豐富。雖然最初嚇了一跳,但多掃一眼,就知道李智雲確實無事。
李玄霸看一眼李智雲,又看一眼李世民,再看一眼李智雲,又瞪一眼李世民,別說李智雲縮著脖子,就連李世民也不知怎麽的有點心虛。
心虛的李世民把李玄霸趕走,讓他趕緊去幫小五收拾爛攤子,自己這個皇帝繼續端坐幕後,等合適時機再出場。
李玄霸雖不是首相,但也能召集朝中宰相和六部尚書開會。
房喬和杜如晦與李智雲相處了許多年,見李玄霸臉色不對,心裏咯噔一聲。
在城門口陛下和李三郎的悲憤表情還是演的,現在怎麽真的凝重了?
杜如晦焦急道:“李五傷得很重?!”
裴世矩瞥了情急之下說錯了稱謂的杜如晦一眼。杜如晦日益驕縱,該上書敲打了。
李玄霸道:“身上傷疤疊著傷疤,比在隴右受的傷多一倍。爭奪天下的時候小五都沒受過這麽重的傷,二哥當皇帝後,居然眼睜睜地看著小五受重傷,現在正生悶氣。我攔著他,讓他冷靜一會兒,再討論此事。”
房喬攥緊拳頭:“誰幹的?!”
李玄霸道:“明麵上是在亂世中為非作歹的鄉裏豪強重新作亂,但無論是這群一盤散沙的盜賊居然能擰成一股繩,還是小五的蹤跡被泄露,都顯示出他們背後有人支持。”
李玄霸嗤笑一聲:“也懶得查了,就讓有能耐做到這件事的所有人自己入京自證。希望他們能拿出切實有效的證據,證明自己對大唐的忠誠。”
李玄霸說完後,掃視了在場眾人一眼。
山東世家也罷,關隴貴族也罷,他不點名,就看有多少人會站出來自證。
蘇威耿直道:“楚王殿下真的受傷了?老臣可否去探望?”
李玄霸道:“可,都可,全都去看看我弟弟傷成什麽模樣。小五是魯莽了一點,但隋朝剛因為虐民被滅,小五見到又有百姓受苦心裏焦急了一點有什麽錯?還好百姓的眼睛雪亮,給小五安了個’青天大賢王‘的諢號,否則京中還有人傳小五’官逼民反‘呢。”
蘇威有些尷尬。彈劾楚王“官逼民反”的人中就有他一個。
李玄霸發了一頓脾氣後,才做出強壓著怒火的姿態,拿出李世民的旨意,準備派兵去平叛。
雖然李智雲已經平了一次叛,但楚王受傷,大唐皇帝自然要派軍隊把齊魯河北的地再徹底清理一遍。
禦史大夫魏徵已經去撫民,李世民又派出大將軍長孫無忌和吏部尚書薛收去徹底整頓官場。
蘇威毫不猶豫道:“老臣乃民部尚書,戶籍一事本就是老臣分內之責。陛下該派老臣去!”
李玄霸語氣緩和:“丈量土地的事誰都能做,但重新製定大唐田律的事,除了蘇公這樣的幾朝老臣,還有誰能做?請蘇公繼續起草田律,這才是大唐立國之本。”
蘇威感動道:“老臣定不負陛下所望。”
裴世矩瞥了蘇威一眼。倚老賣老,這個人也需要彈劾。
李玄霸道:“最近肯定會有許多人進京自辯。二哥脾氣火爆,恐怕難以冷靜地對待這些人。我一人難以招架,要請裴老師多擔待了。”
裴世矩道:“臣知道此事嚴重性,定會全力以赴。”
李玄霸假惺惺道:“裴老師也要注意身體,別太勞累。”
裴世矩笑道:“我知道。”
李玄霸又將其他事安排下去,然後讓房喬和杜如晦留下,說是二哥召見。
待眾人離開後,房喬才問道:“五郎君真的傷得很重?”
李玄霸道:“我和二哥也很驚訝,小五居然真的遭遇了刺殺。若不是小五有急智,扮作匪徒混入逆賊中,恐怕真的凶多吉少。”
房喬看著李玄霸陰狠的神情,長長一歎:“在你的算計中,這件事該你來做,而不是小五做。”
李玄霸挑眉。
房喬道:“我本一直在想如何勸你停手,人心經不起試探。誰曾想……”
房喬苦笑。
杜如晦也歎氣。
李玄霸先拉出佛道儒大論戰,看似壓製佛教,實際上是用世人不重視的“宗教矛盾”來麻木士族,讓百姓和士族接受“官報”這一官府喉舌。
趁著世人都在看熱鬧時,李玄霸居然能拉攏已經沒落的舊士族門閥向民間聲望最高的山東郡姓發難,王、謝等舊士族門閥拚著兩敗俱傷,拉低山東郡姓的聲望。
百姓不一定看得懂他們的論證,但房杜二人都看得明白,隻是把高高在上的士族門閥拉入了討論,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就已經是對他們聲望的巨大打擊。
士族門閥在百姓中的聲望下降後呢?
李玄霸巡視黃河堤岸,查探黃河兩岸灌溉良田非法霸占情況,就是要趁著百姓對士族門閥的崇敬動搖時,再次對士族門閥的經濟根基動手。
無論是抬出寧願全家滅門也不肯自降門第嫁女的王、謝二族,暫時堵住士族門閥用女兒換經濟支援的舉動,還是清丈士族門閥在亂世時多占領的田地,都是對還未恢複元氣的士族門閥經濟基礎的重大打擊。
同時,如果李玄霸這一招得手,士族門閥不僅經濟受挫,聲望也會再次受損。
但這一招又不致命。
士族門閥還有從前朝繼承的合法的永業田,就算不再找偏財日子也不會太難過,隻是不能奢侈度日;李玄霸推出的與如今世家門閥打擂台的沒落士族門閥也是士族門閥,士族門閥之間的攻訐常有,不會真的讓他們跌落雲端。所以李玄霸的連環招仍舊隻是敲打,頂多稍稍多扇了幾巴掌。
房、杜二人都能看出,李玄霸隻是想讓這些自命清高的人老實一點,積極給大唐當臣子,不是真的想扶持新的士族門閥取代他們。
可李玄霸的動靜太大了,計謀也太陰損了。
如果他們沒料錯,李玄霸清丈田地後,說不定會故意弄出動靜汙蔑構陷世家有謀逆之心,嚇唬他們自己把利益吐出來。
無論目的再光明,但用多了陰損的計謀,都是折損大唐和皇帝的信譽,且會帶壞朝堂風氣,讓朝野上下構陷成風。
當初隋煬帝的朝堂就汙蔑構陷成風。
房、杜二人本想趁著李玄霸回京,勸阻李玄霸過分之舉。誰知道,李智雲遭遇了刺殺?
他們還以為這也是李玄霸轉移視線之計,自己回京,讓李智雲接替完成計謀。
現在看已經沒了外人,李玄霸眼中露出的真情流露難掩陰鷙酷烈,他們才放下心來。李玄霸縱然再喜歡陰謀詭計,心裏還是有底線,不會讓小五陷入險境。
李玄霸聽到友人的唏噓,嘴角直抽搐:“在你們心中,我的形象是不是太壞了一點?我不會讓小五陷入險境,自己也不會故意赴險。我對我這條命寶貝著。至於構陷,我有汙蔑誰嗎?我可什麽都沒提,隻是讓自己心虛的人入京自辯。小五被刺殺,我都如此冷靜了,還不夠?”
房喬和杜如晦趕緊輕聲細語安撫李玄霸,誇讚李玄霸做得太好了。
李玄霸直翻白眼。你們把我當小孩哄嗎?去去去,隻有二哥才需要被當小孩哄。
杜如晦歎息:“不怪我倆擔心,你的手段實在是……唉,你對世家似乎惡意太大了,我也算個世家子弟,我都有些害怕。”
房喬道:“你不僅對他們惡意十足,甚至仿佛比他們更了解他們自己。我真是做夢也想不到,你是如何想到利用’門第錢‘一事打擊他們的聲望。要知道民間不僅不認為這是他們賣女兒,還認為這是世家清高的表現。求親者趨之若鶩。”
李玄霸微笑:“我知道啊,我還知道你們本來也會成為那群’鶩‘中的一隻。”
房喬和杜如晦:“……”
李玄霸道:“一直自詡和世家子弟合不來的魏玄成也一樣。”
他笑容淺淡:“世家門閥花了幾百年的時間經營他們的聲望,民間看到他們如同看到聖人在世,哪怕理智上知道他們現在不過是強弩之末,也羨慕他們的家世和名聲。在世人眼中,世家子世家女家中經過了幾百年的詩書熏陶,怎麽也比旁人厲害幾分。”
他笑容更淡,卻笑出了聲:“哈,其實他們想的也沒錯,世家子弟的才學和教養確實超出普通人。所以他們受到尊崇也正常。我隻是想讓他們老實一點,把他們的才華用到正途而已。你們不用擔心,我一直很現實,比誰都更注重當下的實際。”
“我和二哥已經商定好了,接下來不僅不會對他們趁火打劫,還會安撫他們,重用他們,讓他們好好發揮自己的特長。”
房喬皺眉道:“你做了這麽多準備,就是為了向他們施恩。”
杜如晦搖頭:“你那麽怕麻煩,絕不會隻圖這個。連我們也不能說?我們雖然羨慕山東郡姓的清貴,但……”
“好了,別對我表忠心,要表忠心對二哥去,聽著就肉麻。”李玄霸道,“我和二哥當然不僅為了施恩。如你們所說,那是陰謀小道。”
李玄霸看見李世民正站在大興宮門口,抱著雙臂,腳尖不斷點著地,一副等自己等得不耐煩的模樣。
“我們要的是注經權。”
“儒也罷,道也罷,佛也罷。”
“所有學說教義的注釋權,必須牢牢掌握在大唐手中。”
“東漢的今文經古文經之爭你們還記得嗎?”
“漢武帝罷黜百家和漢光武帝建立太學,你們肯定知道他們背後的用意。”
“更早一些,秦始皇書同文也是為了這個。”
“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必須要有一套統一的思想。”
“現在的世家都是經曆過漢末今文經和古文經之爭,是’我注六經,六經注我‘的勝利者。如今無論儒道佛,他們是公認最有學問的人,所以無論什麽學說的注經權都在他們手中。”
李玄霸腳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