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玄霸失笑:“小心他辭官。雖然抗旨不行,但辭官是沒問題的。”
李世民歎氣:“我也擔心。現在伯褒氣得誰的話也聽不進去。你今日不進宮,我也準備出宮找你一起去伯褒府中安慰他。可惜那張君政太稚嫩,隻通過了鄉試。遲個幾年,他有這樣的誌向,我就給他機會。”
李玄霸道:“交州的事很緊急?”
李世民點頭:“薛老師說,嶺南恐怕會生變。實在不行,就讓魏玄成……”
李玄霸揮手打斷李世民道:“別老壓榨一個人。”
李世民道:“也對。那就小五……”
李玄霸再次打斷:“我去。”
李世民:“……”
他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不行!”
李玄霸道:“冷靜點。瘴氣本來就是假的,隻是蚊蟲叮咬和中暑而已。我又不去山林裏,確定不會有事。南方溫暖,說不定對我的病還更好。而且除了我,誰能把已經得病還不肯回來的薛老師綁回來?”
李世民皺眉。
李玄霸拍著二哥的肩膀道:“哥,相信我,我從來不拿自己小命開玩笑。”
李世民陰陽怪氣道:“啊?是嗎?河東那把火?”
李玄霸道:“智者千慮偶有一失。火又不是我自己放的。交州又無戰事,你有什麽擔心?等會試結束,如果張君政上榜,就把他派來給我當副手,我試試看能不能把他培養出來。有誌向的人肯定比單純接受命令的人更容易做出成績。”
李世民仍舊皺眉:“讓我再想想。”
李玄霸懶得等二哥再想,徑直回府收拾行李了。
反正自己已經決定,二哥再怎麽想也沒用。
“你不同意,我就用你的字跡寫詔書,你還能定我偽造聖旨之罪?”
“李大德!你是不是找揍!”
仿佛火山爆發的李世民把盧祖尚丟給大理寺,並在朝堂上炮轟盧祖尚好逸惡勞,不肯承擔責任。雖然他沒殺盧祖尚,但盧祖尚之後別想當官了,給他留給爵位就算是對得起他獻城之功。
“晉王暫代交州都督一職,即可赴任。”李世民咬牙切齒道,“朕的老師年邁,朕的弟弟病弱,他們為了大唐都自願前往嶺南。盧祖尚!朕雖不殺你!但你定會被釘在史書之中被人唾棄!”
第242章 沿著舊路下江南
李世民的憤怒, 朝臣們能理解,但不以為意。
如果是大漢的皇帝,恐怕已經舉起屠刀。但大漢已經是好幾百年前。
在律令上, 抗旨不去做官, 或者任期未到又未得皇帝允許就掛印離開, 都有相應刑法。前者身死,後者流放一年。
但晉朝第二任皇帝就大權旁落,臣子不理睬皇帝的任命成了士人“傲氣”的象征。
北齊皇帝高洋曾將青州長史遷為光州長史, 因青州是大州,光州是小州,魏愷就拒絕去赴任。高洋也赦免了他。
在後世人看來隻挑肥缺是貪婪, 在魏晉南北朝的士人看來,挑肥缺才證明他們清高。
盧祖尚的挑剔在他們看來不算什麽, 甚至暗地裏還誇盧祖尚清高。
不過盧祖尚惹了皇帝不高興, 去大理寺走一趟,免官也是理所當然。如果盧祖尚將來無法出仕,那也是盧祖尚為了清高選擇的代價,是盧祖尚自找的。
至於薛道衡和晉王李玄霸這一對老弱願意去嶺南吃苦,他們也願意誇讚。
“盧祖尚是清高自矜, 我和薛老師是鞠躬盡瘁,誇, 都可以誇。”
李玄霸收拾行李時,薛收氣不過,決定在李玄霸府中住到李玄霸離開, 天天對著李玄霸罵盧祖尚, 也罵誇讚盧祖尚的人。
薛收憤怒道:“毀諾之人還能叫清高自矜?!”
李玄霸道:“你這不是看清了他此事的道德弱點嗎?為何不彈劾?”
薛收憋屈道:“朝臣皆知盧祖尚得罪我, 我若彈劾他, 豈不是公報私仇?”
李玄霸搖頭:“於公,盧祖尚無錯?”
薛收道:“不僅有錯,還有罪!”
李玄霸道:“伯褒因擔憂別人說你對盧祖尚有私怨,盧祖尚有罪你卻不上書彈劾,豈不是沽名釣譽的虛偽之人?”
薛收臉色大變,眉頭緊鎖。
李玄霸笑道:“二哥重用你我時,有人曾上書,說你我皆是二哥親近之人,二哥應該避嫌。二哥卻道,任賢不避親。因是親近之人,就要無視對方的功勞和才華,不給對方相應的待遇,豈不是為了沽名釣譽而行昏君之舉?”
薛收眉頭舒展:“陛下還說過這句話?”
李玄霸點頭。
薛收道:“任賢不避親,彈劾也不該避開私怨。公事公辦才是君子所為。”
李玄霸道:“想明白了?快從我家裏搬出去!不要每天敲門叫我起床陪你散步吟詩!”
薛收訕訕道:“我看你就不是真心想去勸慰我,隻是嫌棄我。”
李玄霸點頭:“是的,還不快滾。”
薛收在李玄霸家裏多住了兩日才離開,以報答李玄霸的嫌棄。
李玄霸氣得整日冷臉,但還是縱容薛收。
宇文珠哭笑不得。
李玄霸知道薛收心裏苦悶,為讓薛收隨時去煩他,便與宇文珠分房睡,獨自去了薛收居住的院子居住。若李玄霸不想讓薛收打擾他睡懶覺,隻要回宇文珠身邊睡,薛收臉皮再厚也不可能去打擾。
但李玄霸一邊嫌棄薛收,叫薛收快滾,一邊又在行為上繼續縱容薛收。宇文珠真不知道該說郎君什麽好。
或許郎君的友人們都知道郎君嘴硬心軟,所以一旦遇到什麽不開心的事,都會去找郎君吧。
長孫康寧聽了宇文珠的吐槽後,點頭讚同,跟著吐槽:“二郎說,他心煩了就會把友人揍一頓。叔郎煩躁了,隻是嘴上厲害一點。所以哪怕他還沒當皇帝的時候,友人也隻會拽著叔郎不放。叔郎還是太心軟了。”
長孫康寧吐槽得超大聲,李玄霸就在門外,聽得一清二楚。
李玄霸心裏憋氣,又不能對嫂子和妻子發。
於是他寫信給房喬、杜如晦和魏徵,叫他們趕緊滾回來。
你們再不回來,朝堂風氣又要變壞了!
李玄霸又給王雲寫信,讓他以“嫌貧愛富什麽時候變成了清高”為題目,好好發揮他身為大儒的輿論引導作用。
為了春闈,房喬、杜如晦和魏徵三位宰輔必須回來,已經在半路上。
等他們三人回來,盧祖尚可別想輕易從大理寺裏出來。
王雲已經交了許多誌同道合的大儒朋友。他們一旦對盧祖尚口誅筆伐,民間輿論也不會這麽容易過去。
李玄霸把春闈已經定下的經義題目撕了,重新以盧祖尚之案為材料,讓考生們從四書五經中尋找例子,闡述先賢和自己的看法。
第一場較為完善的科舉會試具有裏程碑的意義。其題目一定會代代流傳,所有史書都會收錄。
如果科舉會試中的一個題目還和當時曆史事件有關,估計後世王朝和新時代都會將其作為研究熱門課題。
這麽有趣的事,營銷號時代來臨時,網絡段子也必少不了提一嘴。
盧祖尚不想去嶺南赴任罪不至死,李玄霸沒想殺他。但既然他做了這件事,大概就不怕後世人一直念叨吧?
“原本曆史中的杜克明也曾辭去縣令一職,但他是赴任之後辭官而歸,走的是正式流程,朝廷派了新的縣尉去接任。”
“現在公卿們逢事便說魏晉南北朝,怎麽不提大隋?他們在大隋忤逆隋文帝和隋煬帝試試?”
宇文弼接到弟子的來信時,差點急得騎馬回京。
薛道衡那一把老骨頭非要去嶺南受罪就罷了,李大德你怎麽也跟著去?難道朝中無人,隻有老弱?!
高麗見大唐越來越強盛,心裏懼怕,最近小動作不斷。宇文弼猶豫之後沒有回京,隻是從涿郡上書,連帶著把滿朝文武都罵了。
現在高熲守西北,自己守東北,長孫晟撫西域,薛道衡撫嶺南,全是一群兩隻腳都快入土的老翁在最艱苦的地方吃苦。
晉王李玄霸自幼體弱,曾被隋朝太醫擔憂活不到弱冠;他先在河東郡被人暗害,幾乎喪命;又跟著陛下南征北戰,一路顛簸;哪怕當了晉王也矜矜業業,從未歇息。
嶺南告急,陛下挑選了一位年輕強壯的將領去協助薛道衡鎮守嶺南,這人居然對皇帝陛下毀諾,導致晉王殿下傷寒未愈就拖著病軀去嶺南善後,你們還說清高?
滿朝公卿年富力強,卻一點苦都不能吃,邊疆全靠我們和晉王這樣的老弱守,大唐的朝臣們真是清高啊!
陛下居然容忍朝堂變成這樣的風氣,連隋煬帝時期的朝堂都不如,陛下你不反省一下嗎?
李世民看到宇文老師加急的上書傻眼:“啊?什麽?我不如隋煬帝?!”
李玄霸在李世民的寢宮裏翻箱倒櫃,給薛老師選禮物。
李世民喜歡華麗的東西。雖然為了當一個好皇帝,他被迫比其他皇帝稍稍節儉一些,但內庫裏最好的東西他都會放在自己的寢宮,每天看著心情就很好。
“宇文老師說氣話,你聽聽就過了。魏玄成還沒回來呢。他居然沒讓人快馬加鞭提前上書,很明顯回來要鬧個大的,你就當先適應一下。”
嗯,這個老師可能喜歡。
李世民尖叫阻止:“阿玄!那是王右軍的字,給我住手!”
李世民撲到李玄霸背上,阻止李玄霸把他最喜歡的字拿去送人。
“這個這個,這個給薛老師。”
李世民給李玄霸塞了一幅畫,把王右軍的字緊張地藏在懷裏。
他知道李玄霸要來搜刮他的好東西時,就把喜歡的字畫都藏在長孫康寧那裏。但這一副字他昨日剛看欣賞過,忘記收進去了,差點遭了李玄霸毒手。
李玄霸嫌棄:“小氣。”他就說怎麽會有一幅王羲之的字在桌上,還以為二哥終於放棄當王羲之腦殘粉了。原來是二哥忘記收了。
李世民見李玄霸沒來搶自己懷裏的字,鬆了口氣。宇文老師罵他的鬱悶都散了。
“高老師、長孫老師、宇文老師和薛老師明明是自己搶的事,秦叔寶他們都願意去,老師不肯。”李世民無奈道,“現在老師依次罵群臣欺負老弱,群臣真是有苦說不出啊。”
李玄霸道:“要怪就怪盧祖尚和誇讚盧祖尚清高的人。從古至今某個地方出現一個匪夷所思的壞人,會連帶那個地方所有的人都被地域黑。比如杞國的杞人憂天,宋國的削足適履。現在宇文老師罵滿朝公卿,何嚐不是一種地域黑?”
李世民道:“別連著我一起黑啊。”
李玄霸笑道:“你是皇帝,朝臣的錯都是你的錯,哪怕盧祖尚的錯都是你的錯。誰讓你識人不清,找了個毀諾的小人托付重任?我明天就離開長安,地域黑黑不到我。”
李玄霸讓陳鐵牛扛著個大箱子,從李世民寢宮裏大搖大擺地離開。
去搜刮東西時,李玄霸提前和母親和李淵打過招呼。出宮時他會帶著很多東西,就不再與母親和李淵告辭了。
竇慧明很擔心李玄霸的身體。但兒子們都有自己的抱負,她隻能叮囑李玄霸注意身體,不能阻止李玄霸前去嶺南。
“三郎放心,竇家的人我壓得住,不會讓他們給你和二郎添麻煩。”竇慧明承諾道。
李世民歎氣:“我也擔心。現在伯褒氣得誰的話也聽不進去。你今日不進宮,我也準備出宮找你一起去伯褒府中安慰他。可惜那張君政太稚嫩,隻通過了鄉試。遲個幾年,他有這樣的誌向,我就給他機會。”
李玄霸道:“交州的事很緊急?”
李世民點頭:“薛老師說,嶺南恐怕會生變。實在不行,就讓魏玄成……”
李玄霸揮手打斷李世民道:“別老壓榨一個人。”
李世民道:“也對。那就小五……”
李玄霸再次打斷:“我去。”
李世民:“……”
他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不行!”
李玄霸道:“冷靜點。瘴氣本來就是假的,隻是蚊蟲叮咬和中暑而已。我又不去山林裏,確定不會有事。南方溫暖,說不定對我的病還更好。而且除了我,誰能把已經得病還不肯回來的薛老師綁回來?”
李世民皺眉。
李玄霸拍著二哥的肩膀道:“哥,相信我,我從來不拿自己小命開玩笑。”
李世民陰陽怪氣道:“啊?是嗎?河東那把火?”
李玄霸道:“智者千慮偶有一失。火又不是我自己放的。交州又無戰事,你有什麽擔心?等會試結束,如果張君政上榜,就把他派來給我當副手,我試試看能不能把他培養出來。有誌向的人肯定比單純接受命令的人更容易做出成績。”
李世民仍舊皺眉:“讓我再想想。”
李玄霸懶得等二哥再想,徑直回府收拾行李了。
反正自己已經決定,二哥再怎麽想也沒用。
“你不同意,我就用你的字跡寫詔書,你還能定我偽造聖旨之罪?”
“李大德!你是不是找揍!”
仿佛火山爆發的李世民把盧祖尚丟給大理寺,並在朝堂上炮轟盧祖尚好逸惡勞,不肯承擔責任。雖然他沒殺盧祖尚,但盧祖尚之後別想當官了,給他留給爵位就算是對得起他獻城之功。
“晉王暫代交州都督一職,即可赴任。”李世民咬牙切齒道,“朕的老師年邁,朕的弟弟病弱,他們為了大唐都自願前往嶺南。盧祖尚!朕雖不殺你!但你定會被釘在史書之中被人唾棄!”
第242章 沿著舊路下江南
李世民的憤怒, 朝臣們能理解,但不以為意。
如果是大漢的皇帝,恐怕已經舉起屠刀。但大漢已經是好幾百年前。
在律令上, 抗旨不去做官, 或者任期未到又未得皇帝允許就掛印離開, 都有相應刑法。前者身死,後者流放一年。
但晉朝第二任皇帝就大權旁落,臣子不理睬皇帝的任命成了士人“傲氣”的象征。
北齊皇帝高洋曾將青州長史遷為光州長史, 因青州是大州,光州是小州,魏愷就拒絕去赴任。高洋也赦免了他。
在後世人看來隻挑肥缺是貪婪, 在魏晉南北朝的士人看來,挑肥缺才證明他們清高。
盧祖尚的挑剔在他們看來不算什麽, 甚至暗地裏還誇盧祖尚清高。
不過盧祖尚惹了皇帝不高興, 去大理寺走一趟,免官也是理所當然。如果盧祖尚將來無法出仕,那也是盧祖尚為了清高選擇的代價,是盧祖尚自找的。
至於薛道衡和晉王李玄霸這一對老弱願意去嶺南吃苦,他們也願意誇讚。
“盧祖尚是清高自矜, 我和薛老師是鞠躬盡瘁,誇, 都可以誇。”
李玄霸收拾行李時,薛收氣不過,決定在李玄霸府中住到李玄霸離開, 天天對著李玄霸罵盧祖尚, 也罵誇讚盧祖尚的人。
薛收憤怒道:“毀諾之人還能叫清高自矜?!”
李玄霸道:“你這不是看清了他此事的道德弱點嗎?為何不彈劾?”
薛收憋屈道:“朝臣皆知盧祖尚得罪我, 我若彈劾他, 豈不是公報私仇?”
李玄霸搖頭:“於公,盧祖尚無錯?”
薛收道:“不僅有錯,還有罪!”
李玄霸道:“伯褒因擔憂別人說你對盧祖尚有私怨,盧祖尚有罪你卻不上書彈劾,豈不是沽名釣譽的虛偽之人?”
薛收臉色大變,眉頭緊鎖。
李玄霸笑道:“二哥重用你我時,有人曾上書,說你我皆是二哥親近之人,二哥應該避嫌。二哥卻道,任賢不避親。因是親近之人,就要無視對方的功勞和才華,不給對方相應的待遇,豈不是為了沽名釣譽而行昏君之舉?”
薛收眉頭舒展:“陛下還說過這句話?”
李玄霸點頭。
薛收道:“任賢不避親,彈劾也不該避開私怨。公事公辦才是君子所為。”
李玄霸道:“想明白了?快從我家裏搬出去!不要每天敲門叫我起床陪你散步吟詩!”
薛收訕訕道:“我看你就不是真心想去勸慰我,隻是嫌棄我。”
李玄霸點頭:“是的,還不快滾。”
薛收在李玄霸家裏多住了兩日才離開,以報答李玄霸的嫌棄。
李玄霸氣得整日冷臉,但還是縱容薛收。
宇文珠哭笑不得。
李玄霸知道薛收心裏苦悶,為讓薛收隨時去煩他,便與宇文珠分房睡,獨自去了薛收居住的院子居住。若李玄霸不想讓薛收打擾他睡懶覺,隻要回宇文珠身邊睡,薛收臉皮再厚也不可能去打擾。
但李玄霸一邊嫌棄薛收,叫薛收快滾,一邊又在行為上繼續縱容薛收。宇文珠真不知道該說郎君什麽好。
或許郎君的友人們都知道郎君嘴硬心軟,所以一旦遇到什麽不開心的事,都會去找郎君吧。
長孫康寧聽了宇文珠的吐槽後,點頭讚同,跟著吐槽:“二郎說,他心煩了就會把友人揍一頓。叔郎煩躁了,隻是嘴上厲害一點。所以哪怕他還沒當皇帝的時候,友人也隻會拽著叔郎不放。叔郎還是太心軟了。”
長孫康寧吐槽得超大聲,李玄霸就在門外,聽得一清二楚。
李玄霸心裏憋氣,又不能對嫂子和妻子發。
於是他寫信給房喬、杜如晦和魏徵,叫他們趕緊滾回來。
你們再不回來,朝堂風氣又要變壞了!
李玄霸又給王雲寫信,讓他以“嫌貧愛富什麽時候變成了清高”為題目,好好發揮他身為大儒的輿論引導作用。
為了春闈,房喬、杜如晦和魏徵三位宰輔必須回來,已經在半路上。
等他們三人回來,盧祖尚可別想輕易從大理寺裏出來。
王雲已經交了許多誌同道合的大儒朋友。他們一旦對盧祖尚口誅筆伐,民間輿論也不會這麽容易過去。
李玄霸把春闈已經定下的經義題目撕了,重新以盧祖尚之案為材料,讓考生們從四書五經中尋找例子,闡述先賢和自己的看法。
第一場較為完善的科舉會試具有裏程碑的意義。其題目一定會代代流傳,所有史書都會收錄。
如果科舉會試中的一個題目還和當時曆史事件有關,估計後世王朝和新時代都會將其作為研究熱門課題。
這麽有趣的事,營銷號時代來臨時,網絡段子也必少不了提一嘴。
盧祖尚不想去嶺南赴任罪不至死,李玄霸沒想殺他。但既然他做了這件事,大概就不怕後世人一直念叨吧?
“原本曆史中的杜克明也曾辭去縣令一職,但他是赴任之後辭官而歸,走的是正式流程,朝廷派了新的縣尉去接任。”
“現在公卿們逢事便說魏晉南北朝,怎麽不提大隋?他們在大隋忤逆隋文帝和隋煬帝試試?”
宇文弼接到弟子的來信時,差點急得騎馬回京。
薛道衡那一把老骨頭非要去嶺南受罪就罷了,李大德你怎麽也跟著去?難道朝中無人,隻有老弱?!
高麗見大唐越來越強盛,心裏懼怕,最近小動作不斷。宇文弼猶豫之後沒有回京,隻是從涿郡上書,連帶著把滿朝文武都罵了。
現在高熲守西北,自己守東北,長孫晟撫西域,薛道衡撫嶺南,全是一群兩隻腳都快入土的老翁在最艱苦的地方吃苦。
晉王李玄霸自幼體弱,曾被隋朝太醫擔憂活不到弱冠;他先在河東郡被人暗害,幾乎喪命;又跟著陛下南征北戰,一路顛簸;哪怕當了晉王也矜矜業業,從未歇息。
嶺南告急,陛下挑選了一位年輕強壯的將領去協助薛道衡鎮守嶺南,這人居然對皇帝陛下毀諾,導致晉王殿下傷寒未愈就拖著病軀去嶺南善後,你們還說清高?
滿朝公卿年富力強,卻一點苦都不能吃,邊疆全靠我們和晉王這樣的老弱守,大唐的朝臣們真是清高啊!
陛下居然容忍朝堂變成這樣的風氣,連隋煬帝時期的朝堂都不如,陛下你不反省一下嗎?
李世民看到宇文老師加急的上書傻眼:“啊?什麽?我不如隋煬帝?!”
李玄霸在李世民的寢宮裏翻箱倒櫃,給薛老師選禮物。
李世民喜歡華麗的東西。雖然為了當一個好皇帝,他被迫比其他皇帝稍稍節儉一些,但內庫裏最好的東西他都會放在自己的寢宮,每天看著心情就很好。
“宇文老師說氣話,你聽聽就過了。魏玄成還沒回來呢。他居然沒讓人快馬加鞭提前上書,很明顯回來要鬧個大的,你就當先適應一下。”
嗯,這個老師可能喜歡。
李世民尖叫阻止:“阿玄!那是王右軍的字,給我住手!”
李世民撲到李玄霸背上,阻止李玄霸把他最喜歡的字拿去送人。
“這個這個,這個給薛老師。”
李世民給李玄霸塞了一幅畫,把王右軍的字緊張地藏在懷裏。
他知道李玄霸要來搜刮他的好東西時,就把喜歡的字畫都藏在長孫康寧那裏。但這一副字他昨日剛看欣賞過,忘記收進去了,差點遭了李玄霸毒手。
李玄霸嫌棄:“小氣。”他就說怎麽會有一幅王羲之的字在桌上,還以為二哥終於放棄當王羲之腦殘粉了。原來是二哥忘記收了。
李世民見李玄霸沒來搶自己懷裏的字,鬆了口氣。宇文老師罵他的鬱悶都散了。
“高老師、長孫老師、宇文老師和薛老師明明是自己搶的事,秦叔寶他們都願意去,老師不肯。”李世民無奈道,“現在老師依次罵群臣欺負老弱,群臣真是有苦說不出啊。”
李玄霸道:“要怪就怪盧祖尚和誇讚盧祖尚清高的人。從古至今某個地方出現一個匪夷所思的壞人,會連帶那個地方所有的人都被地域黑。比如杞國的杞人憂天,宋國的削足適履。現在宇文老師罵滿朝公卿,何嚐不是一種地域黑?”
李世民道:“別連著我一起黑啊。”
李玄霸笑道:“你是皇帝,朝臣的錯都是你的錯,哪怕盧祖尚的錯都是你的錯。誰讓你識人不清,找了個毀諾的小人托付重任?我明天就離開長安,地域黑黑不到我。”
李玄霸讓陳鐵牛扛著個大箱子,從李世民寢宮裏大搖大擺地離開。
去搜刮東西時,李玄霸提前和母親和李淵打過招呼。出宮時他會帶著很多東西,就不再與母親和李淵告辭了。
竇慧明很擔心李玄霸的身體。但兒子們都有自己的抱負,她隻能叮囑李玄霸注意身體,不能阻止李玄霸前去嶺南。
“三郎放心,竇家的人我壓得住,不會讓他們給你和二郎添麻煩。”竇慧明承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