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原本想打造鐵火炮,但火炮所需要的精密度很高,一不小心就會炸膛,現在的冶鐵工業難以達到火炮的耐衝擊、耐爆炸和耐高溫標準。


    李玄霸隻是一個大齡高三生,對冶煉工藝了解不多。他隻知道冶鐵和溫度有關,建高爐有利於提升溫度,但高爐怎麽建,原料怎麽選,他一概不知。


    他讓工匠嚐試用煤炭代替木炭,效果還沒有木炭好。


    李玄霸也隻能胡亂猜測,或許是華夏的淺層煤炭雜質太多,不是優良的煤炭。


    可惜袋鼠島實在是太遠,就算海運發展了,在工業革命之前,從袋鼠島挖礦帶回來也入不敷出。


    應該不會有人不知道,在工業革命之前,西方國家擴張殖民地是虧本的吧?


    或許有貴族在擴張殖民地中富裕,但對於整個國家而言是虧本的。就算工業革命之後,大部分殖民地對西方國家也是虧本,所以他們才會大變賣。


    比起殖民地,商品傾銷的非直接占領方式,才是西方殖民者摸索出的“可持續發展”擴張。


    在袋鼠國沒有一個國家自發組織挖礦的前提下,大唐要自己派人去挖礦,怎麽都是虧的。


    不過有優秀礦產的地方不僅袋鼠國,總有已經完成封建集權的國家有好礦。我等文明古國本就不喜歡野蠻,等海上絲綢之路打開後,大唐再進行和平互惠的雙贏貿易就行。


    鐵炮行不通,李玄霸很早就考慮用銅炮。


    他記得好像最初火炮製造也是用銅鑄造,曆史中一步一步爬的技能樹是有這麽爬的道理的,或許銅才是這個版本的答案。


    但對於區區一個國公府而言,在大隋還強盛的時候收集大量的銅,恐怕就要被滅族流放了。


    中原一直缺銅,所以銅是如同金銀一般的貴重金屬,不僅用於貨幣製造,武器製造就算進入鐵器時代,也摻入一定銅。


    大隋還沒滅亡前,誰大量囤積銅,不是想造反嗎?


    雖然他們能以鑄造佛像的借口囤積一定量的銅,但佛像再粗製濫造也得造出來交差,哪怕廢舊金屬能回收,研究火炮的進度也十分緩慢。


    征伐天下的時候,李玄霸沒有精力繼續研究火炮。直到大唐建立,李世民才能動用皇帝的力量繼續支持火炮研究。


    在縮小佛道規模,拆掉未經朝廷允許建造的小廟宇道觀的時候,李玄霸終於湊夠了足夠的銅。經過十幾年的經驗積累,再加上足夠多的資源和工匠,能夠用於戰場的銅火炮終於製造出來。


    接下來就是怎麽把銅火炮從少數精英工匠手搓,變成能讓普通工匠也能一起手搓。


    實驗性質的銅火炮是無法裝備給軍隊的,隻有工坊能製造後,銅火炮才有了實用價值。


    要工坊製造,朝廷還需要大量投入。


    在那之前,李玄霸要讓朝廷諸公看到銅火炮的威力,才好向朝廷諸公要人要錢。


    要完成工坊製造,並將銅火炮裝備給軍隊,就不是他和二哥兩人能決定的了,即使他二哥是皇帝。


    現在能鑄造的銅火炮的重量很大,幾乎很難在陸地上使用。唯一能讓它有“靈活度”的隻有大船。


    李玄霸此次去占城國,正好試驗一下銅火炮的威力。


    他雖然向朝廷申請了支援,但沒想到是陳鐵匠親自過來。


    不過轉念一想,換做自己,哪怕病死在路上,也要親眼看到銅火炮用於戰場上。


    這是陳叔十幾年的心血,陳鐵牛都沒有花陳叔這麽多心血。如果銅火炮有意識,恐怕銅火炮才是陳叔最疼愛的親生兒子,陳鐵牛這個真正的兒子是撿來的。


    挨完訓後,陳鐵牛拍拍屁股,神色恢複如常,一看就很習慣被訓了。


    老爹不再訓人,陳鐵牛糾纏著老爹要先試發幾枚火炮。


    去占城國之前,總要在海上試試,別炸膛了。


    他這話一說,氣得陳鐵匠隨手撿起不知道誰丟在甲板上的掃帚,追著他揍。


    李玄霸又看了一次笑話,十分滿足。


    其他跟著薛收來的工匠都罵陳鐵牛活該,絲毫沒把陳鐵牛這個潞國公當回事。


    陳鐵牛不愧是朝堂上最沒存在感的國公。


    可惜愛州到占城國的距離太近,李玄霸沒看多久笑話,就看到了占城國的海岸。


    占城國早就接到消息,海軍已經在海岸線上集結了。


    李玄霸拿著裝著水晶鏡片的望遠鏡,站在瞭望台上看了一會兒,笑道:“陸地上應該是他們國王的儀仗。看來他還是挺看重我這個大唐使臣。”


    被親爹和工匠叔伯以“說了不吉利的話”為由,揍得鼻青臉腫的陳鐵牛揉了揉嘴角的烏青:“我先登岸,讓他們國王前來向大唐請罪。”


    “登什麽岸?先打聲招呼。”李玄霸放下望遠鏡,“你不是想開炮嗎?隨意朝著船隻密集的地方打幾發。就算銅火炮的準頭再差,也能落一兩顆炮彈在他們船上吧?”


    陳鐵牛瞬間嘴角不疼了,他憨厚地笑道:“好嘞!我這就去開炮!”


    他走了幾步,回頭道:“二郎君已經玩過火炮了嗎?如果他沒玩過,知道我率先開炮,他肯定會找借口揍我。要不還是三郎君去?”


    “能放出京的新奇玩意兒,你說二哥有沒有玩過?”李玄霸翻白眼,“快去。”


    陳鐵牛蹦跑起來:“哦,好嘞!”


    第252章 這下岸上熱鬧了


    現在的占城地區, 在中原王朝的名稱是林邑國,因最初是秦漢的象林邑而得名。“占城”這個名稱,是在五代時才廣泛使用。


    但李玄霸一直念著“占城”, 在官方文書裏也改成“占城”了, 甚至不在“占城”後麵加個“國”字, 貞觀君臣之心昭然若揭。


    雖然之後占城被越南狂揍,好像是一個無辜的小可憐,但此時, 它正囂張著。


    占城原本隻有象林邑;兩晉時,占城攻打晉朝的日南郡和九真郡;南齊時,日南郡幾乎被吞噬殆盡;隋文帝時, 占城也多次犯邊;直到隋煬帝繼位,看不下去占城的蹦躂, 派軍隊攻破占城的國都, 占城這才消停,派人進貢。


    但隋煬帝是一個隻好大喜功,不管後續的人。隋軍攻破占城,占城國王範梵誌承諾增加貢品後,隋煬帝就讓隋軍拍拍屁股回去了, 什麽都沒要,更別提重建日南郡。


    以至於隋末亂世, 占城又跳了起來,蠶食了隋朝南邊不少土地。


    大唐建立後,範梵誌原本打算向大唐稱臣進貢。但國內大臣探得消息, 大唐的君王不過弱冠, 還在和太上皇奪權, 恐怕難以坐穩江山。


    想想中原王朝幾百年亂世, 好不容易出現一個大一統的隋朝國祚不到四十年,很顯然中原分裂才是常態。大唐這開國君王配置怎麽看都不像個長命王朝,恐怕鎮壓內部都自顧不暇,根本管不到占城來。


    範梵誌被隋煬帝攻破國都,深以為恥。他現在年紀已經很大了,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心裏憋屈難道一直要帶到地下?


    於是這位老國王決定冒險試探大唐。


    如果大唐發怒,大不了他親自去謝罪,再把王位傳給兒子。反正他都要死了,用生命試探大唐,以探尋林邑國之後的道路,也挺劃算。


    勸老國王試探大唐的臣子也立下誓言,如果大唐發怒,他們願意用腦袋來讓大唐息怒。


    總的來說,林邑國的君臣做出這個決定,從他們自己的角度出發,還挺悲壯的。


    他們希望林邑國能再創在兩晉南北朝時的輝煌,不僅吞並原本的日南郡和九真郡,想個大的,把中原的嶺南道全境吞下,成為與中原王朝對峙的“南朝”。


    這個夢想,後世越南也做過。


    中南半島的國家強盛後,都有一顆與華夏先劃珠江而治,再圖謀劃長江而治的野心。


    林邑國現在正是最強盛的時候,有這樣的野心很正常。


    在原本的曆史中,唐末衰弱時,林邑國就多次犯邊,擴大疆域。


    李玄霸探得了占城國朝堂上的消息,對此的反應是沒反應。


    無論他們怎麽想,兩晉南北朝丟掉的日南郡都得給我還回來。就算他們現在老老實實稱臣,他也會找借口敲打。等大唐能騰出手,就一口氣把失去的故土拿回來。


    “鐵牛,悠著點,如果你出了什麽事,我就在你的碑文上嘲笑你。”李玄霸叮囑。


    陳鐵牛道:“如果是郎君親自為我寫碑文,隨便郎君嘲笑。”


    陳鐵牛雖然這麽回答,該有的謹慎小心一點都不會少。


    雖然銅火炮的安全性已經得到了多次驗證,以防萬一,李玄霸還是把銅火炮放在單獨的船上,由工匠們嚴加看管。


    陳鐵牛摩拳擦掌去開炮時,張亮等人也屁顛屁顛的跟上。


    這麽久了,他們都沒能好好摸摸這些大家夥。現在哪怕給陳鐵牛打下手,他們也想試試新武器。


    李玄霸看著他們那狂熱的神情,很有既視感。大概男人都難以拒絕新武器吧。


    隻是如果這船炸了,他麾下的將領都要一鍋端了。


    李玄霸歎了口氣,把腦海裏不吉利的想法丟出去,再次拿起了望遠鏡。


    林邑國的主力部隊是象騎兵。


    老國王雖說是來岸邊迎接大唐的使臣,沒打算真的開戰,也沒想過大唐會直接向他們開戰,但也拉來了國內最精銳的士兵。


    國與國第一次外交交鋒,可不是耍嘴皮子,都要亮出彼此肌肉。


    看到大唐的戰船徐徐靠近,老國王忍不住從象背上的王座占了起來。


    象背很寬廣,老國王的座駕就像是一個安放了王座的小亭子,讓他可以站在王座前眺望遠方。


    老年人的視力已經不夠好了,但他仍舊能夠看到大唐數量不多,但十分威風的戰船,也能看到戰船上飄揚的旗幟。


    海風呼嘯,旗幟飛揚,他耳邊似乎出現了大唐的旗幟獵獵作響的幻聽。


    老國王垂下的雙手握緊。


    林邑國的未來,能不能達成先祖的夙願,就看這次會麵了。


    如果大唐的氣勢被壓下去,他和他的子孫就能把林邑國推向更高峰,象騎兵踏平中國的嶺南。


    中國,四方天地居正中的華夏正統稱中國。原本隻是指中原,後來成為華夏周圍番邦共同的稱呼。


    有野心的國家,也想自稱中國,比如如今的倭國,雖不敢自稱“中國”,但也自稱“東方皇帝”,稱華夏皇帝為“西方皇帝”。


    林邑國還沒有倭國那樣隔著海洋所以可以隨便作死的狂妄,在林邑國老國王的心中,“中國”仍舊是“中國”,而他祖祖輩輩的夙願就是蠶食這個古老又龐大的“中國”,以期許自己能成為“中國”。


    林邑國曆代國王都幹得不錯,唯獨如今的老國王範梵誌踢到了鐵板——他遇到了短暫統一的大隋。


    即使已經過去了幾百年,林邑國的君臣也生出了恐懼和疑惑。


    如果中國再次統一,林邑國還能戰勝他們嗎?還是說,大隋隻是一個意外?


    “他在看我們呢。”


    拿著望遠鏡的李玄霸嘴角上翹,眉眼彎彎,笑得溫文爾雅,一如他光風霽月的高士模樣。


    他單手仍舊舉著望遠鏡,另一隻手,輕輕揮了一下。


    瞭望台上,士兵換上了新的令旗。


    陳鐵牛一腳踹開在銅火炮麵前跳來跳去的張亮,臉上憨厚的神情一沉,變得冷酷肅殺。


    “列隊。”


    陳鐵牛一邊下令,一邊到達自己的位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