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眨了眨眼,在心裏【哦】了一聲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其實也不太理解李玄霸讓宇文珠做那麽多不該做的事的原因,但李玄霸自己樂意,他就懶得多說。這權力是他給李玄霸的,李玄霸可以讓下屬暫代,也能讓宇文珠暫代,李玄霸自己覺得沒問題就行。
李世民也知道李玄霸不會太過分。因為過分了,受苦的是宇文珠。
風言風語是真的能逼死人的。
提到了宇文珠,回去的路上,李世民便說起了三姊李昭。
李昭順利誕下一個健康的男孩,雖然出生日期不一定對得上,但這個男孩也被取名為柴哲威。
養了近一年的身體,李昭決定在李世民親征西突厥之前前往東女國接替女王之位,整頓國內內務,柴紹也準備同去。
東女國夫妻皆為王,王夫不管內政,隻管對外戰爭。朝中男子不能為官,隻能為將。李昭將要帶去的舊部都在緊急培訓自家夫人,他們為將的時候,自家夫人是要在東女國當官掌管內政的。
中原王朝就算在明清時,對蠻夷文化都較為寬容,不會去更改他們的習俗,所以明清時,特別是明末,出現了許多女將軍,秦良玉還一路坐到了三公的位置。所以對於東女國的習俗,朝中公卿也很尊重。
入鄉隨俗,東女國都肯把女王之位讓給李唐公主了,其他方麵他們必須尊重,慷慨地讓東女國保持原有傳統。
“三姊去世後,女王將由新的大唐公主赴任。”李世民雖然同意讓李昭去當王,但不會讓李昭和柴紹的子嗣世襲東女國國王之位,這是帝王的底線。
李玄霸問道:“不是所有公主都有三姊那樣的大誌向、大毅力和大才華。如果公主者無人願意受苦呢?”
李世民道:“我會如培養皇子一樣培養公主。學得多了,見識多了,總會有人生出野心。如果實在沒有,那就算了。”
正撐著下巴看車窗外的李玄霸意識到了什麽,回頭:“你決定讓親女兒去和親了?”
李世民聲調壓低:“不是你說的,不是和親,是普通的嫁娶。”
李玄霸和李世民兄弟二人相對沉默了好一會兒。
公主和親這件事,李世民和李玄霸在還沒有爭奪天下的時候就討論過。
李世民的想法與曆史中的唐太宗一樣,公主的婚姻就是起聯姻作用,下嫁功臣和下嫁蠻夷是一樣的。下嫁蠻夷後,公主會被立為“可敦”,不僅擁有左右蠻夷內政的權力,將來生的繼承可汗之位的孩子也將擁有大唐宗室的血統,得叫他一聲外祖父。
南北朝之後,和親並不是屈辱的事。公主不僅要嫁出去,可汗之女也會入朝嫁給皇室或者朝中重臣。這一點,與清朝類似。
其實“和親”這個名詞徹底定為中原王朝和外來蠻夷聯姻,就是隋唐開始的事。因為隋唐的君王都和所謂胡人有扯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他們才能這麽坦然進行聯姻。
在北朝到隋朝已經奠定了“和親”的習俗後,當可汗向大唐王朝求親,大唐卻說你是蠻夷我不嫁公主,那就是明著告訴對方,我要滅你了。
李玄霸知道“和親”不可避免,但他提出一個讓李世民逃避了許久的問題。
“你想當以後可汗的外祖父,那你舍得讓你親女兒去嗎?”
後世人都誇漢唐和親時不讓公主去,讓親王之女或者宗女去,這真的是誇讚嗎?
兩國聯姻,如先秦一樣,如果真的如唐太宗嘴裏所說的“可汗與其他功臣一樣平等”,那你怎麽不派自己的女兒?
派去的不是真公主,地位就比其他可敦低一等。親王之女尚可,如果朝中有人還能借大唐的勢;宗室女去了草原,就純粹是擺設和玩物,大唐皇帝不會關注他們。
隋朝和親的公主嫁去草原之後要入鄉隨俗,生下的兒子不一定能當新的可汗,丈夫死了必須不斷改嫁,甚至嫁給繼子。
問問朝中的駙馬,誰敢?
唐太宗的話說得漂亮,但隻要他不願意讓皇帝的親女兒吃苦,這些話也就是漂亮話而已。
身份高貴的隻有真正的公主,敢拿著鞭子抽丈夫,在草原上作威作福的也隻有父兄是皇帝的真正的公主。
大唐皇帝想要更改草原的習俗,讓所有可汗娶公主之後都要把自己當大唐的駙馬,公主出塞後與在朝中一樣,孩子必定是繼承人,丈夫死了可改嫁他人也可回家,那首先可汗們得娶的真是公主。
說句更難聽的話,皇帝想要和親,並認為和親很重要,憑什麽讓沒有享受過公主待遇的無辜女子派去和親?他們的父兄又不是皇帝。
李玄霸隻是抱怨一番,沒想過讓二哥做出什麽改變。
反正就算二哥要讓親王之女和親,也不會讓他和小五的女兒去,與他沒關係。
沒想到,二哥居然鬆口了。
李玄霸細思之後,覺得也沒什麽意外。
曆史中的唐太宗對女兒的態度,就是一個好用的聯姻工具。他能讓十一二歲的女兒嫁給年過半百的老功臣,嫁給草原可汗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唐太宗不願意,倒不是多心疼女兒,隻是覺得可汗們不配。
但如果女兒借著公主的身份和父兄的撐腰,能成為草原上真正的“可敦”,而不是純粹的擺設,那麽這件事對大唐皇帝而言就可行。
或許當皇帝之前的李世民仍舊不願意,但當了幾年皇帝,對邊疆局勢了解越來越深的大唐皇帝,他願意了。
隋朝常用和親一事分化拉攏草原部落,大唐要讓草原貴族尚主,也要得到最大的利益。
“首先公主得從小好好培養,至少要會騎馬射箭。”
“太年少的公主去了草原肯定會被欺負,養到及笄再挑選駙馬,然後讓他們好好培養感情,過幾年再嫁。”
“我決定取消每個部落都有資格和親的待遇。要娶大唐的公主和宗女,都把青年才俊給我送來,讓我女兒養女們好好挑,當了駙馬就給我好好按照駙馬的規矩來,入我大唐的鄉隨我大唐的俗。”
李玄霸點頭:“陛下英明。陛下是天可汗,對臣民一視同仁。若草原部落有青年才俊,自然也可以當駙馬。這些駙馬可以回去繼承可汗之位或者草原小可汗之位,也可與公主一同來朝中為官,陛下隻是選駙馬,與草原政局無關。”
李世民先點頭,然後納悶道:“聽你叫我陛下,我總覺得你是在罵我。”
李玄霸嘴角抽搐:“二哥你的被害妄想症是哪來的?我隻是在強調你天可汗的身份。”
“哦。”李世民雙手枕在腦後,看著晃動的馬車天花板道,“公主們都在外吃苦,皇子們也不能太寵溺。”
李玄霸道:“說得對。讓他們三歲開始讀書,每天讀一百遍抄一百遍;每天不能吃太飽,隻要生病就餓著。”
李世民放下雙手:“阿玄,你這是想讓你的侄子們早夭!”
李玄霸:“哈哈哈哈!”
李世民按著弟弟的肩膀搖晃:“你還笑?這好笑嗎!”
李玄霸:“哈哈哈哈!真的很好笑!來來來,我給你講個九龍奪嫡的故事。”
李世民捂住耳朵不想聽。但李玄霸的心音可不管他哥想不想聽,都得給我聽。
於是李世民沉浸在可怕的清宮劇中,晚上做夢都嚇出一身冷汗驚醒。
他決定把兒子都丟給阿玄,堅決不能什麽九龍奪嫡!
……
和親是朝政大事。
自從李世民當了那個勞什子天可汗後,歸附的部落幾乎每個月都要上道文書請求和親。
李世民暫時壓著不放,大小可汗們的惶恐與日俱增。在親征西突厥前,和親之事必須拿出個方案,否則就等著背刺。
大唐雖然強勢,但對於打不過就搬著帳篷跑的草原部落,也隻能以安撫為主。
長孫康寧一直默默等待著和親政策的討論結果。
她了解李世民,早就知道李世民的決定。
或許她與李世民的女兒會有額外照顧,但長孫康寧不會讓自己的女兒有額外的照顧。
李玄霸勸過,但長孫康寧是史書認證的賢後。她的思想是她自己的。哪怕後世人說她迂腐愚昧,也別想改變她的思想。
長孫康寧問李玄霸:“你會讓你的女兒嫁去草原嗎?”
李玄霸毫不猶豫地回答:“按照我養女兒的方式,我女兒肯定想去草原。去草原能到圍場上挑長得好身材好的青年俊傑,在長安可沒有這樣的好事。”
長孫康寧:“……”
長孫康寧不能理解:“比起家世才華,隻是相貌身材就……”
李玄霸道:“親王之女隻比公主身份稍差,還需要挑什麽家世?至於才華,草原上也能挑,還能選好了自己教。但嫂嫂你說句實話,比起家世和才華,是不是二哥的容貌和身材才更……嗚嗚嗚……”
李玄霸被李世民捂著嘴拖走。
長孫康寧沒責怪李玄霸的“冒犯”,她拍腿大笑,笑得肚子好疼,眼淚都冒了出來,完全止不住。
她很久沒有這樣暢快地笑過了。
長孫康寧對太上皇後分享了這個“笑話”,竇慧明也露出了有點尷尬的笑容。
“這孩子胡說什麽!”
她想起當初那雀屏中選的少年郎,浮現出懷念的神色。
“這朝中不通文墨的勳貴子弟很多。公主都是要聯姻的,合適的家族不一定有合適的青年才俊。你在草原上選個長得好的貴族男孩養在宮中悉心教導,不比世家勳貴子弟好?那些可汗也絕對很願意。”竇慧明拍了拍長孫康寧的手背,“三郎從不讓自家人吃虧。”
長孫康寧靠在竇慧明的肩頭:“母親說得對。”
李玄霸很少多管閑事,但隻要是自己親朋好友的事,他絕對會盡心盡力。
未出生的侄兒侄女也一定一樣。
貞觀四年秋,晉王李玄霸回到長安,為大唐新的和親政策敲下定音錘。
大唐將不會再直接派遣和親公主,但各個部落都有資格求娶公主和宗室女。
大唐皇帝今後將每年去草原圍獵,為公主和宗室女挑選青年才俊為駙馬;部落可汗們也要好好培養他們的女兒,他們的女兒也將進入大唐宗室子弟的妻妾候選名單,一如朝中公卿之女。
“朕是天可汗,對你們一視同仁。”李世民對可汗們露出八顆潔白的牙齒爽朗大笑,“但若真的想當朕的駙馬,就要依大唐駙馬的規矩。你們沒有意見吧?”
可汗們:“……”
有意見個屁!趕緊回家挑挑族中子弟誰長得最好!趕緊從中原請大先生去教!
可汗們對自己娶大唐宗女公主一事,都是非常理智冷靜地衡量政治利益得失。但現在,他們不理智不冷靜了。
反正大唐皇帝承諾了,給大唐當駙馬不一定繼承可汗之位,隻是單純給女兒在草原上挑選夫婿,以表示中原草原真的一家親。
為了給大唐當駙馬,草原各部落都摩拳擦掌,等著皇帝陛下親征的時候一同立功。
武器糧草都不用大唐出了,我們自帶!
“哥,你努力一點,讓他們更加懼怕你。將來你我的女兒在草原上當可敦,才更有底氣。”李玄霸為他哥擦拭盔甲和武器,“女兒受欺負,都是父兄沒用。你也不想後世人罵你賣女兒吧?”
李世民踹了自家弟弟一腳:“閉嘴,你能不能說點好聽的話?”
李玄霸道:“平安歸來。也把高老師和長孫老師平安地接回來。”
李世民臉上笑容淡去,握拳輕輕捶了弟弟肩膀一下。
“好。”
第256章 閃亮玄甲兵出征
大唐積極備戰, 決定於貞觀五年三月冰雪消融的時候出兵西域。
此刻長孫康寧的肚子已經顯懷了。
他其實也不太理解李玄霸讓宇文珠做那麽多不該做的事的原因,但李玄霸自己樂意,他就懶得多說。這權力是他給李玄霸的,李玄霸可以讓下屬暫代,也能讓宇文珠暫代,李玄霸自己覺得沒問題就行。
李世民也知道李玄霸不會太過分。因為過分了,受苦的是宇文珠。
風言風語是真的能逼死人的。
提到了宇文珠,回去的路上,李世民便說起了三姊李昭。
李昭順利誕下一個健康的男孩,雖然出生日期不一定對得上,但這個男孩也被取名為柴哲威。
養了近一年的身體,李昭決定在李世民親征西突厥之前前往東女國接替女王之位,整頓國內內務,柴紹也準備同去。
東女國夫妻皆為王,王夫不管內政,隻管對外戰爭。朝中男子不能為官,隻能為將。李昭將要帶去的舊部都在緊急培訓自家夫人,他們為將的時候,自家夫人是要在東女國當官掌管內政的。
中原王朝就算在明清時,對蠻夷文化都較為寬容,不會去更改他們的習俗,所以明清時,特別是明末,出現了許多女將軍,秦良玉還一路坐到了三公的位置。所以對於東女國的習俗,朝中公卿也很尊重。
入鄉隨俗,東女國都肯把女王之位讓給李唐公主了,其他方麵他們必須尊重,慷慨地讓東女國保持原有傳統。
“三姊去世後,女王將由新的大唐公主赴任。”李世民雖然同意讓李昭去當王,但不會讓李昭和柴紹的子嗣世襲東女國國王之位,這是帝王的底線。
李玄霸問道:“不是所有公主都有三姊那樣的大誌向、大毅力和大才華。如果公主者無人願意受苦呢?”
李世民道:“我會如培養皇子一樣培養公主。學得多了,見識多了,總會有人生出野心。如果實在沒有,那就算了。”
正撐著下巴看車窗外的李玄霸意識到了什麽,回頭:“你決定讓親女兒去和親了?”
李世民聲調壓低:“不是你說的,不是和親,是普通的嫁娶。”
李玄霸和李世民兄弟二人相對沉默了好一會兒。
公主和親這件事,李世民和李玄霸在還沒有爭奪天下的時候就討論過。
李世民的想法與曆史中的唐太宗一樣,公主的婚姻就是起聯姻作用,下嫁功臣和下嫁蠻夷是一樣的。下嫁蠻夷後,公主會被立為“可敦”,不僅擁有左右蠻夷內政的權力,將來生的繼承可汗之位的孩子也將擁有大唐宗室的血統,得叫他一聲外祖父。
南北朝之後,和親並不是屈辱的事。公主不僅要嫁出去,可汗之女也會入朝嫁給皇室或者朝中重臣。這一點,與清朝類似。
其實“和親”這個名詞徹底定為中原王朝和外來蠻夷聯姻,就是隋唐開始的事。因為隋唐的君王都和所謂胡人有扯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他們才能這麽坦然進行聯姻。
在北朝到隋朝已經奠定了“和親”的習俗後,當可汗向大唐王朝求親,大唐卻說你是蠻夷我不嫁公主,那就是明著告訴對方,我要滅你了。
李玄霸知道“和親”不可避免,但他提出一個讓李世民逃避了許久的問題。
“你想當以後可汗的外祖父,那你舍得讓你親女兒去嗎?”
後世人都誇漢唐和親時不讓公主去,讓親王之女或者宗女去,這真的是誇讚嗎?
兩國聯姻,如先秦一樣,如果真的如唐太宗嘴裏所說的“可汗與其他功臣一樣平等”,那你怎麽不派自己的女兒?
派去的不是真公主,地位就比其他可敦低一等。親王之女尚可,如果朝中有人還能借大唐的勢;宗室女去了草原,就純粹是擺設和玩物,大唐皇帝不會關注他們。
隋朝和親的公主嫁去草原之後要入鄉隨俗,生下的兒子不一定能當新的可汗,丈夫死了必須不斷改嫁,甚至嫁給繼子。
問問朝中的駙馬,誰敢?
唐太宗的話說得漂亮,但隻要他不願意讓皇帝的親女兒吃苦,這些話也就是漂亮話而已。
身份高貴的隻有真正的公主,敢拿著鞭子抽丈夫,在草原上作威作福的也隻有父兄是皇帝的真正的公主。
大唐皇帝想要更改草原的習俗,讓所有可汗娶公主之後都要把自己當大唐的駙馬,公主出塞後與在朝中一樣,孩子必定是繼承人,丈夫死了可改嫁他人也可回家,那首先可汗們得娶的真是公主。
說句更難聽的話,皇帝想要和親,並認為和親很重要,憑什麽讓沒有享受過公主待遇的無辜女子派去和親?他們的父兄又不是皇帝。
李玄霸隻是抱怨一番,沒想過讓二哥做出什麽改變。
反正就算二哥要讓親王之女和親,也不會讓他和小五的女兒去,與他沒關係。
沒想到,二哥居然鬆口了。
李玄霸細思之後,覺得也沒什麽意外。
曆史中的唐太宗對女兒的態度,就是一個好用的聯姻工具。他能讓十一二歲的女兒嫁給年過半百的老功臣,嫁給草原可汗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唐太宗不願意,倒不是多心疼女兒,隻是覺得可汗們不配。
但如果女兒借著公主的身份和父兄的撐腰,能成為草原上真正的“可敦”,而不是純粹的擺設,那麽這件事對大唐皇帝而言就可行。
或許當皇帝之前的李世民仍舊不願意,但當了幾年皇帝,對邊疆局勢了解越來越深的大唐皇帝,他願意了。
隋朝常用和親一事分化拉攏草原部落,大唐要讓草原貴族尚主,也要得到最大的利益。
“首先公主得從小好好培養,至少要會騎馬射箭。”
“太年少的公主去了草原肯定會被欺負,養到及笄再挑選駙馬,然後讓他們好好培養感情,過幾年再嫁。”
“我決定取消每個部落都有資格和親的待遇。要娶大唐的公主和宗女,都把青年才俊給我送來,讓我女兒養女們好好挑,當了駙馬就給我好好按照駙馬的規矩來,入我大唐的鄉隨我大唐的俗。”
李玄霸點頭:“陛下英明。陛下是天可汗,對臣民一視同仁。若草原部落有青年才俊,自然也可以當駙馬。這些駙馬可以回去繼承可汗之位或者草原小可汗之位,也可與公主一同來朝中為官,陛下隻是選駙馬,與草原政局無關。”
李世民先點頭,然後納悶道:“聽你叫我陛下,我總覺得你是在罵我。”
李玄霸嘴角抽搐:“二哥你的被害妄想症是哪來的?我隻是在強調你天可汗的身份。”
“哦。”李世民雙手枕在腦後,看著晃動的馬車天花板道,“公主們都在外吃苦,皇子們也不能太寵溺。”
李玄霸道:“說得對。讓他們三歲開始讀書,每天讀一百遍抄一百遍;每天不能吃太飽,隻要生病就餓著。”
李世民放下雙手:“阿玄,你這是想讓你的侄子們早夭!”
李玄霸:“哈哈哈哈!”
李世民按著弟弟的肩膀搖晃:“你還笑?這好笑嗎!”
李玄霸:“哈哈哈哈!真的很好笑!來來來,我給你講個九龍奪嫡的故事。”
李世民捂住耳朵不想聽。但李玄霸的心音可不管他哥想不想聽,都得給我聽。
於是李世民沉浸在可怕的清宮劇中,晚上做夢都嚇出一身冷汗驚醒。
他決定把兒子都丟給阿玄,堅決不能什麽九龍奪嫡!
……
和親是朝政大事。
自從李世民當了那個勞什子天可汗後,歸附的部落幾乎每個月都要上道文書請求和親。
李世民暫時壓著不放,大小可汗們的惶恐與日俱增。在親征西突厥前,和親之事必須拿出個方案,否則就等著背刺。
大唐雖然強勢,但對於打不過就搬著帳篷跑的草原部落,也隻能以安撫為主。
長孫康寧一直默默等待著和親政策的討論結果。
她了解李世民,早就知道李世民的決定。
或許她與李世民的女兒會有額外照顧,但長孫康寧不會讓自己的女兒有額外的照顧。
李玄霸勸過,但長孫康寧是史書認證的賢後。她的思想是她自己的。哪怕後世人說她迂腐愚昧,也別想改變她的思想。
長孫康寧問李玄霸:“你會讓你的女兒嫁去草原嗎?”
李玄霸毫不猶豫地回答:“按照我養女兒的方式,我女兒肯定想去草原。去草原能到圍場上挑長得好身材好的青年俊傑,在長安可沒有這樣的好事。”
長孫康寧:“……”
長孫康寧不能理解:“比起家世才華,隻是相貌身材就……”
李玄霸道:“親王之女隻比公主身份稍差,還需要挑什麽家世?至於才華,草原上也能挑,還能選好了自己教。但嫂嫂你說句實話,比起家世和才華,是不是二哥的容貌和身材才更……嗚嗚嗚……”
李玄霸被李世民捂著嘴拖走。
長孫康寧沒責怪李玄霸的“冒犯”,她拍腿大笑,笑得肚子好疼,眼淚都冒了出來,完全止不住。
她很久沒有這樣暢快地笑過了。
長孫康寧對太上皇後分享了這個“笑話”,竇慧明也露出了有點尷尬的笑容。
“這孩子胡說什麽!”
她想起當初那雀屏中選的少年郎,浮現出懷念的神色。
“這朝中不通文墨的勳貴子弟很多。公主都是要聯姻的,合適的家族不一定有合適的青年才俊。你在草原上選個長得好的貴族男孩養在宮中悉心教導,不比世家勳貴子弟好?那些可汗也絕對很願意。”竇慧明拍了拍長孫康寧的手背,“三郎從不讓自家人吃虧。”
長孫康寧靠在竇慧明的肩頭:“母親說得對。”
李玄霸很少多管閑事,但隻要是自己親朋好友的事,他絕對會盡心盡力。
未出生的侄兒侄女也一定一樣。
貞觀四年秋,晉王李玄霸回到長安,為大唐新的和親政策敲下定音錘。
大唐將不會再直接派遣和親公主,但各個部落都有資格求娶公主和宗室女。
大唐皇帝今後將每年去草原圍獵,為公主和宗室女挑選青年才俊為駙馬;部落可汗們也要好好培養他們的女兒,他們的女兒也將進入大唐宗室子弟的妻妾候選名單,一如朝中公卿之女。
“朕是天可汗,對你們一視同仁。”李世民對可汗們露出八顆潔白的牙齒爽朗大笑,“但若真的想當朕的駙馬,就要依大唐駙馬的規矩。你們沒有意見吧?”
可汗們:“……”
有意見個屁!趕緊回家挑挑族中子弟誰長得最好!趕緊從中原請大先生去教!
可汗們對自己娶大唐宗女公主一事,都是非常理智冷靜地衡量政治利益得失。但現在,他們不理智不冷靜了。
反正大唐皇帝承諾了,給大唐當駙馬不一定繼承可汗之位,隻是單純給女兒在草原上挑選夫婿,以表示中原草原真的一家親。
為了給大唐當駙馬,草原各部落都摩拳擦掌,等著皇帝陛下親征的時候一同立功。
武器糧草都不用大唐出了,我們自帶!
“哥,你努力一點,讓他們更加懼怕你。將來你我的女兒在草原上當可敦,才更有底氣。”李玄霸為他哥擦拭盔甲和武器,“女兒受欺負,都是父兄沒用。你也不想後世人罵你賣女兒吧?”
李世民踹了自家弟弟一腳:“閉嘴,你能不能說點好聽的話?”
李玄霸道:“平安歸來。也把高老師和長孫老師平安地接回來。”
李世民臉上笑容淡去,握拳輕輕捶了弟弟肩膀一下。
“好。”
第256章 閃亮玄甲兵出征
大唐積極備戰, 決定於貞觀五年三月冰雪消融的時候出兵西域。
此刻長孫康寧的肚子已經顯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