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宮中,蒙毅統籌宦者籌備出巡,本人仍忙於批示奏折的嬴政,也忽然鼻癢:“阿嚏。”


    陳餘畢竟年輕,難免氣盛,也更有抱負。


    “既然始皇帝不曾詔書追捕我二人,想來是不在意的,現今正逢科舉取士,我們何不去試一試?也能試比才華誰高,一展抱負。也不至於受區區一裏中小吏欺辱!”


    張耳猶豫不決。


    天下不止張良一個聰明人,張耳也非蠢人,或者說許多六國士人都看得出科舉取士後的刀光劍影。


    然張耳也隻是一個普通六國士人,並非六國王族後裔,對於科舉取士,他看到的是大秦這頭猛虎,嘯於山林的堂皇霸道陽謀,並且為之欣喜。


    這是他們的絕佳機會!


    然而,“陳餘你年少清白,雖現為下吏,卻也可具名科舉。但我曾為魏公子門客,又為官故魏……”


    陳餘揮手打斷:“怕甚!正好開始科舉具名,去試試,即便不成,正值始皇帝出巡前夕,縣中難道敢處死我們不成!”


    “隻要不死,我便是去馳道攔駕,也要狀告複仇!”


    若是周邈在此,定要大呼神奇:六國士人在遭遇不公時,竟然會想到攔駕告禦狀!


    可見始皇帝嬴政在天下人心中的觀感,已從兼並六國的霸道虎狼,變成一個霸道君王。


    張耳終於也下定決心:“那便具名一試!”


    ……


    碭郡,陳留縣,高陽鄉。


    一蓬門蓽戶之中,酈生酈食其,正與弟弟酈商相對而坐。


    酈食其自幼好讀書,然而家貧落魄,連供給衣食的家業產出都無,不得不也當了一名看


    管裏門的下吏,以養家糊口。


    盡管如此,在縣中卻也無人敢欺辱役使,博得一個‘狂生’的稱呼。


    “為兄欲具名科舉取士。”酈食其開口道。


    酈商聞言,喜形於色:“以大兄學識,必能過縣試、郡試,入鹹陽會試!屆時得中,光耀門楣!”


    對酈家來說,這一屆的科舉取士,將是他們唯一的晉身之道!


    酈食其卻是神色憂鬱:“然盡管郡縣有官中牛馬拉車,屆時會送得中學子入鹹陽,可一路吃的幹糧、住的官舍,卻都要自付花銷。”


    “大兄原是擔心錢糧?”酈商一拍胸脯,“弟弟上一次有幸得中役夫,兩月應役結束,掙得仙黍五石,吃用後還餘四石,又有仙緞兩匹!足夠大兄科舉吃用了!”


    “弟弟慷慨以供,為兄心甚感激!”酈食其神情感動,“待為兄得中,為官抑或為上吏,皆不忘襄助之情!”


    相比大兄酈食其讀書學文,弟弟酈商更善舞刀弄棒。


    “之前大兄多有照拂弟弟,弟今日也當回饋大兄!大兄盡管去應試科舉,通過縣試後,我就護衛大兄去郡治睢陽考郡試!”


    “郡試再過,我還陪同護衛大兄入鹹陽會試、殿試!”


    “承弟弟吉言,唯望真有那一日!”


    他為縣裏吏員,與普通士人不同,這一屆就是他唯一機會,他必要一擊即中!


    若不得中,就要辭了吏員之職,那時再應考就更窘迫了。


    酈食其整整儒衣,正正頭上巍峨的高山冠2,躊躇滿誌。


    ……


    在鹹陽的仙使周邈,忙於為跟隨始皇陛下出巡而收拾行裝時,各郡縣的科舉考試報名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展開中。


    在周邈不知道的地方,許多秦漢名人無聲無息地出現在科舉名單中。


    來日說來他會覺得熟悉的,有張耳、陳餘,酈食其、陸賈等。不曾垂名青史,但也是這秦時大地上孕育的人才者,更不知凡幾。


    更有已經確定會應試的陽武縣陳平及眾學子,鹹陽的張良及一眾儒生。


    一場科舉取士,就如撒下的一張漁網,池中魚兒皆被捕撈。


    或有漏網之魚,然一網下去的漁獲,也已經足夠豐盛肥美。


    十日後,出巡東南。——十日之期,是嬴政留出的準備時間。


    始皇帝出巡,與仙使周邈駕駛著鋼鐵神獸,‘咻!’地日行千裏趕赴大典自然不同,一路得慢行巡察。


    準備的東西也要更繁雜,隨行人員及護衛士伍也遠遠更多。


    不過,周邈隻用操心他們自己就行:“蒙府令說,我們六英宮獨成一隊,但為了不給陛下的出巡隊伍增加負擔,我們還是輕裝簡行為好。”


    “信崽和項小籍作為仙使座下童子,自然要跟著去,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也能長長見識。但帶上四五…七八…十來身秋季衣裳就好了,吃的、用的,就跟著我一起就行。”


    衣服得多帶,路上浣洗不便,要換得過來才行。


    “至於我們六英宮,方岩、燕、霞及馬錢子八人跟隨,武士護衛嘛,跟個十來個就足夠了,出巡整體隊伍會有大量兵力護衛,我們蹭一蹭就好。”


    方岩:“唯。臣記下了。”


    “我的吃穿用,也別收拾太多,就跟最初東遊——勘探馳道線路時差不多,夠用就行,別太繁瑣。”


    方岩已經深刻領悟了仙使不欲給陛下添麻煩的精神,“唯。”


    僅是按照初次東遊時的規格,方岩不過花費了兩日,就將隨從出巡的準備做完。


    周邈比誰都快地早早做好準備,迫不及待就等著出發了!


    周邈的樣子,真就像家中大人說帶孩子出門玩,於是孩子早早準備好在門口等著,焦急催促不慌不忙的大人。


    周邈沒有言語催促,但行為已盡顯催促之意。


    仙使又開始一日三趟地,殷勤往章台宮跑。


    隻是這次不是拿期待眼神去看始皇陛下。


    而是目光追隨著做出巡準備的蒙毅。


    蒙毅作為始皇帝近臣,擔任中車府令,除了出巡車馬本就由他負責,還額外領了統籌準備之事。


    蒙·臨時總管·毅:別催了別催了,在準備了在準備了!


    陛下都說十日後出發,現在還有六七日呢,催也沒用啊!


    周邈:嗐,沒在催沒在催的,誤會誤會!對了,吃穿住用,準備到哪兒了?


    蒙毅:……


    在


    仙使周邈的盯梢加無言催促下,出巡準備在第八日上一切妥當。


    “陛下,隨從和留守鹹陽的名單,可要增刪?”蒙毅呈遞上出巡的人員名單。


    嬴政接過掃視一遍,勾畫幾筆,遞回蒙毅。


    最終,右丞相王綰守鹹陽,仙使周邈、左丞相隗狀隨從。


    另,九卿之中,廷尉李斯、代行郎中令職的王離、治粟內史左丞蕭何隨從。


    再有列侯仙武侯英布,倫侯建成侯趙亥、橫陽侯韓成、寧陵侯魏咎,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皆隨從。


    隨從人員名單有老有新,還有六國後裔,非常齊全。


    再加上正在外的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武信侯馮毋擇、禦史大夫馮劫,隨從人員已是半個朝堂上層。


    而出巡途中,嬴政也確實會處理緊急政務——有右相王綰無法決斷的,便會由驛站急遞至出巡的皇帝行駕。


    隨從人員名單一出,名單上的人便都迅速準備起來。


    花費一日功夫,也就把穿用的東西準備好了。


    至於車馬和護衛,就像周邈那樣,蹭陛下出巡隊伍即可。——其實是整個出巡,都是統一安排指揮,吃住無需自理。


    約定十日期滿,出巡之日已到。


    孟七月望日。


    始皇帝出巡車駕隊伍,東出鹹陽。


    第80章 陛下!前麵就是陽武博浪沙了誒!


    黃鍾大呂奏響,提醒閑人退避。


    玄鳥王旗招展,詔告皇帝出巡。


    其後仙武侯英布,率新銳鐵騎一千,當先開道。


    武城候王離,率披堅執銳精銳士伍六千,護衛駕側。


    道廣五十步的馳道,平整無坑窪,夯實無揚塵,道旁二丈而樹,壕溝深挖半丈。


    道中,以四輛六馬拉車駕為始,兩輛駟馬拉車駕隨後,其後是兩馬拉、一馬拉車駕數十,最後又有無數載貨牛馬車墜後。


    長而直的隊伍前後不見頭尾,橫排豎列,秩序井然。


    威儀赫赫,浩浩蕩蕩。


    隊伍出得鹹陽城,沿渭水岸畔東行,至函穀關。


    行至城關下,出巡長隊在此暫駐。


    “……自堯舜禹,經夏商周,至於秦,祭祀禮儀有損有益,應世而異,不可勝計。祭之以誠,便盡禮矣!”


    說此話者,正是叔孫通。


    最懂與時變化,九卿奉常之下六令丞——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之一的,太祝叔孫通。


    始皇帝嬴政此次東巡,本就不為遊山玩水玩樂之行。


    而是一場純粹的政治出巡,安排著密密麻麻的行程


    除先前所說視察科舉、撫恤軍屬、封禪祭山之外,還有其他政治任務。祭祀百家至聖,便是其中一項。


    “……陛下為人主至尊,祭百家至聖,不必親往,遣左相及臣攜太牢祭之,焚燒柴薪以為燎火,陛下望拜於行駕即可。”


    簡言之,道家至聖老子前有仙使祭拜,後有左丞相祭拜,便已經給足麵子。


    始皇帝貴為人主至尊,不必親往祭拜。望著祭祀的燎火煙氣,遙行注目禮即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鴉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鴉泉並收藏(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