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節
(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作者:鴉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秦使團確實在烏孫,就看你來不來咯。
周邈應下邀請,“幸得烏孫昆彌相邀,本使自然是要走一趟的。”
“隻是你們要稍等,容本使吃完朝食,再換身幹淨衣裳,收拾一番就拔營跟隨前往。”
說著,也不需任何人同意,便施施然優雅地坐回食案後。
又細嚼慢咽,繼續吃著朝食。
方岩和燕一左一右服侍在旁,一人侍湯,一人布菜。
低眉垂眼,順從安靜。
大秦仙使十五六的年歲,膚皮白皙,姿容靈秀,身段纖瘦。
一看就是好吃好喝養著,沒經過風吹日曬的中原少年,與他們烏孫的半大漢子完全不同。
這樣好看矜貴的少年,想來是天生進食不緊不慢,否則吃得快了,說不定就會被一口肉噎死吧?
周邈:雖然但是,噎死你們!
耗時小半個時辰,終於吃完朝食。
周邈又品茗一般,啜飲完一碗甜漿,爾後才起身離開食案。
“諸位稍等,本使去換一身幹淨衣裳,此為禮數,幹幹淨淨上門作客方不失禮。”
周邈知會一聲,就慢悠悠踱步,進入營地主帳之中,換衣裳去了。
“磨磨嘰嘰!煩死個人了!”一名急性子的烏孫翎侯煩躁道。
“看那大秦仙使細皮嫩肉的,平日必然身嬌體弱,慢些才正常。況且中原人嘛,都愛講些無用的禮數,就像那甘羅一般,坐有坐姿、站有站相,走路還不能急。”另一名翎侯卻道。
“要我說,直接擄走多快!”又是一位同樣急性子的烏孫翎侯,頗不耐煩道。
最初開口卻被搶話的那名翎侯,冷酷生硬道:“別忘了,為何要我們四人各自帶兵,結伴前來,大秦黑騎可不是任人捏扁揉圓的西域人。
縱使一萬兵力,能勝過他們不足三千的騎兵,可一旦硬碰硬,我們也難免傷亡。”
“知道了知道了!就你最聰明!”兩名急性子的翎侯暴躁道。
剩下一名翎侯,亦有不忿,卻隻是看熱鬧。
四名烏孫翎侯在交談時,並不覺得有必要壓低聲音,也不懼那些來往的秦人秦兵聽了去。
“換件衣裳真是麻煩!這都換快兩刻鍾了!”
話過不久,大秦仙使便重新出現。
一襲廣袖長袍的玄色繡金華服,先前高束一把的長發重新梳了綰起,攏在白玉發冠之中。
從領口、袖口看那一層疊一層的繁複衣裳,
又重新梳發戴冠。
時間花費久點也正常。
“諸位久等。”大秦仙使彬彬有禮的向四人揖禮。
然後又慢條斯理地回頭吩咐:“方岩,你們去收拾本使的穿用之物,切記仔細些,莫打碎、莫放亂了,再用時又半天找不出來。”
“唯。”
又對另兩人道:“麻煩長公子,與章將軍一道收拾拔營,我們要去烏孫赴宴。”
章邯:“唯!”
扶蘇:“唯。”
大秦長公子和章將軍去收拾拔營了,東奔西走,看著忙忙碌碌的。
大秦仙使卻又跪坐在鋪在草地上的毯席上,麵前食案上放著肉脯和肉幹一類小食,還有一壺水。
悠閑地嚼著小食,喝口水,欣賞遠處的山丘,近處的草皮,和天上的雲……
“你們可要嚐一嚐?”一刻鍾後,大秦仙使很懂禮地客氣一句。
“不必!”性情急躁的烏孫翎侯壓抑著暴躁,急速回絕。
“這樣啊。”然後就繼續慢慢悠悠地嚼著肉幹,看山看雲,不時喝口水。
一刻鍾。
兩刻鍾。
小半個時辰過去了。
“還請大秦仙使快些。”一個烏孫翎侯開口催促。
大秦仙使收回看遠山的視線,不急不緩道:“如你們所見,正在收拾拔營呢。隻是吃穿住用的東西太多,紮營、拔營都麻煩得很,哪裏是說走就能走的呢?”
有另一個翎侯卻道:“無妨,慢慢來。”
然後得到先前催促的翎侯,不滿地瞪視。
大秦仙使繼續看山看草又看雲。
一刻鍾。
兩刻鍾。
又小半個時辰過去了。
拔個營耗費了差不多一個時辰,磨磨嘰嘰的!
這都日中了!
就在烏孫翎侯四個都快等不下去時,終於:“仙使,拔營完畢。”
“那就走吧。”歲月靜好的大秦仙使,從毯席上站起身。
卻半晌沒挪腿。
在急性的一個烏孫翎侯開口催促前,赧然道:“腿腳麻了。”
最終在方岩的攙扶下,又在扶蘇的助力下,才終於騎
上馬背。
“諸位久等,還請前麵帶路。”
“駕!”烏孫翎侯在前帶路,一萬烏孫騎兵鬆散地將兩千八百大秦黑騎包圍著前進。
因為拖拖拉拉太久,把烏孫翎侯們等得急了,說走直接轉頭就走,掃都沒掃一眼大秦駐紮過的營地,是否留下記號信息之類。
以為之後就是急速飛馳,轉瞬便抵達烏孫王庭了?
那必然不能夠的。
大秦仙使一身繁複華服,根本不能像胡服那樣方便騎馬,騎著馬也不能全速奔跑,隻能驅馬小跑。
而且在騎馬一刻鍾後,就停下歇息了。
“本使不擅騎馬,磨得腿疼,顛得腰疼,容本使稍緩片刻。”
他也不下馬歇息,而是勒停馬兒,站在原地緩一緩。
#他都沒下馬就苦苦支撐著在馬背上緩緩,他已經很努力了!#
然後這一緩就是小半刻鍾。
在烏孫翎侯越來越焦躁的神情下,堅強地重新驅馬前進。
烏孫翎侯們:他們是不是太苛刻了?畢竟大秦仙使看上去身嬌體弱,騎馬奔馳確實難為他了。
然後他們很快就為自己的通情達理而恨不得自扇嘴巴!
因為一刻鍾後,大秦仙使他又停下歇息了!
小半刻鍾後,重新出發。
一刻鍾後,再次停下。
“大秦仙使,你能否快些!都日跌時刻了,再不快些,天黑都趕不到王庭!”
大秦仙使他很委屈:“你們不知道,本使就隻能走這麽快!不然你們以為,我們為何走了六七日,都沒走出烏孫地界啊!”
烏孫翎侯們:他們還真知道,因為走得慢,還時常迷路辨不清方向。
周邈就是賭烏孫人既然都不知道鄰居月氏已滅,那就更不可能知道他們之前的行進速度。
這時的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也不是說說而已。
果然,他賭對了。
烏孫或許尾隨監視過他們幾日了,但更多的前情卻並不知道。
……
等到達烏孫王庭時,已經黃昏時分。
季秋九月的黃昏,天色已經開始昏暗。
同是遊牧部族,烏
孫王庭與月氏王庭大同小異,都是一大片帳篷區域,外麵是分割圈起來,關著牛羊的牧場。
大秦仙使率領三千精騎到達,天色卻已晚,入睡的時候了,不應再交際見客。
而且看大秦仙使那被顛得快散架的模樣,恐怕坐都坐不住了。
於是一個烏孫翎侯在去稟報過烏孫昆彌後,就帶領大秦仙使到指定地盤紮營歇息。
三千大秦精騎,與烏孫王庭的三萬騎兵相比,數目上劣勢明顯,沒有勝算。
但若偷襲,也能製造出不小的麻煩。
而且說是赴宴作客,便沒有把客人的兵馬剿了兵械、牽走馬匹的道理。
所以這安頓紮營的位置,距離王帳不能近,怕襲殺昆彌。也不能遠到王庭外幾裏地去,不然一溜煙就跑了。
最終安排在帳篷區組成的王庭外圍。
向內是成片的帳篷,且是烏孫勇士們集中的地塊,向外還有巡邏警戒的烏孫勇士。
這安排可說是思慮周全。
周邈應下邀請,“幸得烏孫昆彌相邀,本使自然是要走一趟的。”
“隻是你們要稍等,容本使吃完朝食,再換身幹淨衣裳,收拾一番就拔營跟隨前往。”
說著,也不需任何人同意,便施施然優雅地坐回食案後。
又細嚼慢咽,繼續吃著朝食。
方岩和燕一左一右服侍在旁,一人侍湯,一人布菜。
低眉垂眼,順從安靜。
大秦仙使十五六的年歲,膚皮白皙,姿容靈秀,身段纖瘦。
一看就是好吃好喝養著,沒經過風吹日曬的中原少年,與他們烏孫的半大漢子完全不同。
這樣好看矜貴的少年,想來是天生進食不緊不慢,否則吃得快了,說不定就會被一口肉噎死吧?
周邈:雖然但是,噎死你們!
耗時小半個時辰,終於吃完朝食。
周邈又品茗一般,啜飲完一碗甜漿,爾後才起身離開食案。
“諸位稍等,本使去換一身幹淨衣裳,此為禮數,幹幹淨淨上門作客方不失禮。”
周邈知會一聲,就慢悠悠踱步,進入營地主帳之中,換衣裳去了。
“磨磨嘰嘰!煩死個人了!”一名急性子的烏孫翎侯煩躁道。
“看那大秦仙使細皮嫩肉的,平日必然身嬌體弱,慢些才正常。況且中原人嘛,都愛講些無用的禮數,就像那甘羅一般,坐有坐姿、站有站相,走路還不能急。”另一名翎侯卻道。
“要我說,直接擄走多快!”又是一位同樣急性子的烏孫翎侯,頗不耐煩道。
最初開口卻被搶話的那名翎侯,冷酷生硬道:“別忘了,為何要我們四人各自帶兵,結伴前來,大秦黑騎可不是任人捏扁揉圓的西域人。
縱使一萬兵力,能勝過他們不足三千的騎兵,可一旦硬碰硬,我們也難免傷亡。”
“知道了知道了!就你最聰明!”兩名急性子的翎侯暴躁道。
剩下一名翎侯,亦有不忿,卻隻是看熱鬧。
四名烏孫翎侯在交談時,並不覺得有必要壓低聲音,也不懼那些來往的秦人秦兵聽了去。
“換件衣裳真是麻煩!這都換快兩刻鍾了!”
話過不久,大秦仙使便重新出現。
一襲廣袖長袍的玄色繡金華服,先前高束一把的長發重新梳了綰起,攏在白玉發冠之中。
從領口、袖口看那一層疊一層的繁複衣裳,
又重新梳發戴冠。
時間花費久點也正常。
“諸位久等。”大秦仙使彬彬有禮的向四人揖禮。
然後又慢條斯理地回頭吩咐:“方岩,你們去收拾本使的穿用之物,切記仔細些,莫打碎、莫放亂了,再用時又半天找不出來。”
“唯。”
又對另兩人道:“麻煩長公子,與章將軍一道收拾拔營,我們要去烏孫赴宴。”
章邯:“唯!”
扶蘇:“唯。”
大秦長公子和章將軍去收拾拔營了,東奔西走,看著忙忙碌碌的。
大秦仙使卻又跪坐在鋪在草地上的毯席上,麵前食案上放著肉脯和肉幹一類小食,還有一壺水。
悠閑地嚼著小食,喝口水,欣賞遠處的山丘,近處的草皮,和天上的雲……
“你們可要嚐一嚐?”一刻鍾後,大秦仙使很懂禮地客氣一句。
“不必!”性情急躁的烏孫翎侯壓抑著暴躁,急速回絕。
“這樣啊。”然後就繼續慢慢悠悠地嚼著肉幹,看山看雲,不時喝口水。
一刻鍾。
兩刻鍾。
小半個時辰過去了。
“還請大秦仙使快些。”一個烏孫翎侯開口催促。
大秦仙使收回看遠山的視線,不急不緩道:“如你們所見,正在收拾拔營呢。隻是吃穿住用的東西太多,紮營、拔營都麻煩得很,哪裏是說走就能走的呢?”
有另一個翎侯卻道:“無妨,慢慢來。”
然後得到先前催促的翎侯,不滿地瞪視。
大秦仙使繼續看山看草又看雲。
一刻鍾。
兩刻鍾。
又小半個時辰過去了。
拔個營耗費了差不多一個時辰,磨磨嘰嘰的!
這都日中了!
就在烏孫翎侯四個都快等不下去時,終於:“仙使,拔營完畢。”
“那就走吧。”歲月靜好的大秦仙使,從毯席上站起身。
卻半晌沒挪腿。
在急性的一個烏孫翎侯開口催促前,赧然道:“腿腳麻了。”
最終在方岩的攙扶下,又在扶蘇的助力下,才終於騎
上馬背。
“諸位久等,還請前麵帶路。”
“駕!”烏孫翎侯在前帶路,一萬烏孫騎兵鬆散地將兩千八百大秦黑騎包圍著前進。
因為拖拖拉拉太久,把烏孫翎侯們等得急了,說走直接轉頭就走,掃都沒掃一眼大秦駐紮過的營地,是否留下記號信息之類。
以為之後就是急速飛馳,轉瞬便抵達烏孫王庭了?
那必然不能夠的。
大秦仙使一身繁複華服,根本不能像胡服那樣方便騎馬,騎著馬也不能全速奔跑,隻能驅馬小跑。
而且在騎馬一刻鍾後,就停下歇息了。
“本使不擅騎馬,磨得腿疼,顛得腰疼,容本使稍緩片刻。”
他也不下馬歇息,而是勒停馬兒,站在原地緩一緩。
#他都沒下馬就苦苦支撐著在馬背上緩緩,他已經很努力了!#
然後這一緩就是小半刻鍾。
在烏孫翎侯越來越焦躁的神情下,堅強地重新驅馬前進。
烏孫翎侯們:他們是不是太苛刻了?畢竟大秦仙使看上去身嬌體弱,騎馬奔馳確實難為他了。
然後他們很快就為自己的通情達理而恨不得自扇嘴巴!
因為一刻鍾後,大秦仙使他又停下歇息了!
小半刻鍾後,重新出發。
一刻鍾後,再次停下。
“大秦仙使,你能否快些!都日跌時刻了,再不快些,天黑都趕不到王庭!”
大秦仙使他很委屈:“你們不知道,本使就隻能走這麽快!不然你們以為,我們為何走了六七日,都沒走出烏孫地界啊!”
烏孫翎侯們:他們還真知道,因為走得慢,還時常迷路辨不清方向。
周邈就是賭烏孫人既然都不知道鄰居月氏已滅,那就更不可能知道他們之前的行進速度。
這時的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也不是說說而已。
果然,他賭對了。
烏孫或許尾隨監視過他們幾日了,但更多的前情卻並不知道。
……
等到達烏孫王庭時,已經黃昏時分。
季秋九月的黃昏,天色已經開始昏暗。
同是遊牧部族,烏
孫王庭與月氏王庭大同小異,都是一大片帳篷區域,外麵是分割圈起來,關著牛羊的牧場。
大秦仙使率領三千精騎到達,天色卻已晚,入睡的時候了,不應再交際見客。
而且看大秦仙使那被顛得快散架的模樣,恐怕坐都坐不住了。
於是一個烏孫翎侯在去稟報過烏孫昆彌後,就帶領大秦仙使到指定地盤紮營歇息。
三千大秦精騎,與烏孫王庭的三萬騎兵相比,數目上劣勢明顯,沒有勝算。
但若偷襲,也能製造出不小的麻煩。
而且說是赴宴作客,便沒有把客人的兵馬剿了兵械、牽走馬匹的道理。
所以這安頓紮營的位置,距離王帳不能近,怕襲殺昆彌。也不能遠到王庭外幾裏地去,不然一溜煙就跑了。
最終安排在帳篷區組成的王庭外圍。
向內是成片的帳篷,且是烏孫勇士們集中的地塊,向外還有巡邏警戒的烏孫勇士。
這安排可說是思慮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