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節
(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作者:鴉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東折雲中郡,橫穿雁門郡、代郡、上穀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東至遼東郡。
原路返回至漁陽郡後,向西南方經廣陽郡、恒山郡、太原郡、河東郡,斜穿華北平原及黃土高原,最終回到鹹陽。
每郡一場大典,一輪下來,再回到鹹陽時,旬餘時間就過去了。
第104章 培養草原蠻夷的命脈,然後握在手中
鹹陽,六英宮。
結束第一輪賜福暨開工大典的周邈,一尊紅泥小爐,一把紫砂茶壺,一個鐵製鏤空墊板。
三件套擺在屋簷下,圍爐煮茶。
至於他的兩個座下童子,韓信照例到王家,找王翦老將軍請教去了。
項小籍則是沒耐心,坐不住一點,正在殿前廣場上,耍槍弄棒練武。
其實周邈也不是有那閑情雅致,附庸風雅。
而是他饞奶茶久矣。
#誰說男大學生就不能愛喝奶茶了他就愛喝!#
凡事一旦過了新鮮勁兒——穿越這事也不例外,就會變得無聊膩煩。
周邈對大秦時空的新鮮勁兒,也在逐漸降低,具體表現為宅家不愛出門,愛搗鼓些以前愛吃愛喝的東西。
麵前的奶茶,就是最新成果。
“吸~哈!”
周邈喝一口,歎一聲,喟歎之中盡是滿足!
“果然,炸米顯油膩,烤米有糊味,炒得金黃的炒米舂碎就正好,噴噴香的!”
“而且這次的茶葉,也終於炒製得剛剛好了!”
茶葉是這一趟外出,返程時碰見了幾棵野茶樹,讓隨行武士去把所有樹上的一點綠尖薅了下來。
到底不是采茶的季節,茶葉老了,少府勉強根據他的描述,炒製出茶葉,到底差些火候。不是嫩了有生腥氣,就是老了有糊味。
這是好不容易炒出了剛好的火候。
“走!帶上茶葉、牛奶和炒米碎等所有東西,去章台宮!”周邈起身,興衝衝招呼道。
終於試出滿意的奶茶配方,當然要去安利給始皇陛下!
“仙使稍等,妾這便去安排。”一旁服侍的燕忙道。
仙使享受圍爐煮茶的閑趣,凡事親力親為,她和方岩隨侍一旁,其實閑的無事可做。
這會兒終於有事可做了。
……
“陛下陛下!我給你帶來一樣好物!”
依舊是人到殿門口,殿內就已經傳出宣召,於是周邈帶著方岩和燕入內。
把東西放下之後,方岩和燕便退出殿外等候。
殿內除雷打不動坐在上首
,批閱奏折的嬴政,還有李斯、扶蘇和蒙毅。
周邈:蒙毅是老背景板了,李斯和扶蘇的組合……
好神奇,再看一眼。
李斯何等擅長察言觀色之人,再說仙使的所思所想從來都寫在臉上了。
“仙使?可是李斯有何不妥?”
否則怎麽用這種……戲謔、驚奇、看戲等難以言明的古怪目光看他。
他和長公子扶蘇一同出現,是什麽難以置信的事嗎?
果然,原本曆史中,他與長公子是有過交鋒吧?
“仙使給陛下帶來了什麽好物?”扶蘇相比李斯知道的又要多點,大概知道原因,選擇忽略仙使摯友的目光。
上回他碰見仙使獻上好物,還是石磨,劁豬神通,以及鹽田法與煉鹽神通。
上首的嬴政也暫時把視線從奏折裏移出,等待周邈揭曉答案。
周邈眨眼回歸正題,開始把帶來的道具一一擺開,並上手操作起來。
“我給陛下安利好物,是一種飲品:奶茶!”
“這是冬日裏現擠的牛奶,已經提前充分煮沸。”周邈指著一把裝著奶的鐵壺,又從一個陶罐裏倒出炒製好的茶葉。
“這是我之前順路采回的茶葉,已經炒製過,直接開水衝泡就能喝。”
周邈招呼殿中角落的宦者,“且去提一壺開水來。可以先泡上一碗清茶,來嚐嚐。”
吩咐過後,周邈又開始操作,並一邊講解道:“我這個做的是鹹奶茶,加水加茶葉,煮沸小半刻鍾,然後加入牛奶再熬煮,最後加入鹽和炒米碎、炒豆粉等小料,味道噴噴香!”
在等待紅泥小火爐煮茶的時候,宦者也已經提來一壺開水和一摞陶碗。
周邈接過,每個碗裏放入一些茶葉,注入開水。
稍後,倒掉頭泡茶:“一般來說,這頭泡茶不宜飲用。因為茶葉裏可能沾有浮灰雜質,這頭泡茶就是醒茶兼洗茶。”
“不過我其實不懂茶。”周邈手上動作不停,嘴上話也沒停,“正經的茶道我不懂,要說呢也就懂點奶茶。”
畢竟刻板印象就是,懂茶的都是中老年,他一個大學生懂奶茶也很合理。
殿中幾人都一邊聽,一邊看周邈動作
。
周邈也很快就第二次注水,而後道:“你們嚐嚐?剛開始茶味會淡些,越泡會越濃。”
蒙毅率先給嬴政端上一杯,而後李斯和扶蘇及蒙毅才各自取走一杯品嚐。
在幾人吹涼茶水,啜飲一口時,周邈補充:“我是喝不慣清茶的,品不出所謂茶的清香,隻喝出苦和澀了。”
上首的嬴政:“確有一股獨特清香。”
扶蘇:“也確有一股澀味,苦味大約還沒泡出來。”
李斯品咂片刻:“臣出門朝議前,吃了兩個煎炸肉餅,一股子膩味哽在喉嚨裏,但一口茶下去,倒清爽許多。”
“正解!”周邈拊掌誇讚,“李丞相說到點子上了!這茶葉就是能解膩!”
“如果日常是牛羊肉、奶,此類燥熱油膩、不易消化的飲食,喝茶就最能解膩了。”
在殿中幾人若有所思的時候,周邈麵前爐子上的陶罐開始沸騰。
周邈又話題一轉,“其實我個人更喜歡甜口的奶茶,做法差不多,隻是先把飴糖炒化,再加入茶葉炒製,之後加奶熬煮,就是醇厚的甜奶茶了!”
“不過呢,相比飴糖,還是鹽更易得。”
甘之如飴的飴糖,是用糧食發酵糖化而成,比鹽更珍貴難得。
但再珍貴,仙使若喜歡,偌大一個大秦,還是供養得起的。
除非……
李斯已經反應過來,除非仙使本就不是為自飲,或者純粹分享給陛下。
李斯開口便是直指要害:“匈奴和東胡,和月氏和烏孫一樣,皆是遊牧部族,不事耕種,常食牛羊肉,且是燒烤而食,常飲牛羊奶!”
“果然還是李丞相敏銳!”周邈在袖口向李斯豎一個大拇指。
敏銳的不止李斯,上首的嬴政直接問:“這種茶葉,可是易得?”
周邈暗地在袖口向始皇陛下比兩個大拇指!
“茶葉有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茶樹呢多生長在水熱條件優秀的南方。”
“是否易得……可以說是,因為有野茶樹。但要大量獲得,可能就要專門的茶園種植了。”
回答之後,又進一步說道:
“茶葉原本應是中原
人的一種飲品,一種生活調劑品。可對於草原上的部族來說,茶葉之於他們,就如鹽、糧食之於我們。”
解釋道:“葷素搭配才是健康膳食,但草原上的遊牧部族常吃葷,而茶葉富含他們身體所缺少的果蔬營養成分。
當然在沒有茶葉之前,他們也活了下來,可見這一點是緩慢長期才能見效的。”
“但茶中有一種芳香油的成分,可溶解動物脂肪,簡單來說就是能解膩,這卻是立竿見影的。”
“還有,飲用滾開的熱茶,能殺滅看不見的疫氣毒氣,降低肉食結構裏容易感染寄生蟲的概率。”
“簡言之,茶葉的功能,恰好彌補他們飲食之中所缺少的。”
李斯隨即總結:“總而言之,茶葉一旦進入草原,將會成為他們日常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對。”周邈頷首確認,也終於道出他的意圖:
“我想著匈奴的冒頓單於已被扼殺,東胡目前雖在東北方草原上強盛一方,可草原上的勢力,暫時已不能對大秦造成威脅。”
“尤其是大秦還準備依山勢地形,串連六國舊有的長城,修建成為秦長城,阻攔北方草原部族。”
“那麽對於草原上的勢力,更多是行羈縻牽製之策了。”
“而要牽製,就要拿捏住草原人的命脈。”周邈屈指計數:
“有潛力成為草原人的命脈的,第一:鹽,第二:茶。”
鹽不必說,所有人類的命脈,即便草原人能從血肉中獲得些許鹽分,補充身體所需。但鹽的鹹味仍舊是不可取代的。
再有茶,一如鹽。
李斯代為補充:“即便現在還不是他們的命脈,我們也可以先輸送草原,將鹽與茶,培養成他們的命脈。”
然後將草原蠻夷的命脈,握在手中。
“在輸送草原鹽和茶的同時,也能為我們換回牛羊馬匹。”
原路返回至漁陽郡後,向西南方經廣陽郡、恒山郡、太原郡、河東郡,斜穿華北平原及黃土高原,最終回到鹹陽。
每郡一場大典,一輪下來,再回到鹹陽時,旬餘時間就過去了。
第104章 培養草原蠻夷的命脈,然後握在手中
鹹陽,六英宮。
結束第一輪賜福暨開工大典的周邈,一尊紅泥小爐,一把紫砂茶壺,一個鐵製鏤空墊板。
三件套擺在屋簷下,圍爐煮茶。
至於他的兩個座下童子,韓信照例到王家,找王翦老將軍請教去了。
項小籍則是沒耐心,坐不住一點,正在殿前廣場上,耍槍弄棒練武。
其實周邈也不是有那閑情雅致,附庸風雅。
而是他饞奶茶久矣。
#誰說男大學生就不能愛喝奶茶了他就愛喝!#
凡事一旦過了新鮮勁兒——穿越這事也不例外,就會變得無聊膩煩。
周邈對大秦時空的新鮮勁兒,也在逐漸降低,具體表現為宅家不愛出門,愛搗鼓些以前愛吃愛喝的東西。
麵前的奶茶,就是最新成果。
“吸~哈!”
周邈喝一口,歎一聲,喟歎之中盡是滿足!
“果然,炸米顯油膩,烤米有糊味,炒得金黃的炒米舂碎就正好,噴噴香的!”
“而且這次的茶葉,也終於炒製得剛剛好了!”
茶葉是這一趟外出,返程時碰見了幾棵野茶樹,讓隨行武士去把所有樹上的一點綠尖薅了下來。
到底不是采茶的季節,茶葉老了,少府勉強根據他的描述,炒製出茶葉,到底差些火候。不是嫩了有生腥氣,就是老了有糊味。
這是好不容易炒出了剛好的火候。
“走!帶上茶葉、牛奶和炒米碎等所有東西,去章台宮!”周邈起身,興衝衝招呼道。
終於試出滿意的奶茶配方,當然要去安利給始皇陛下!
“仙使稍等,妾這便去安排。”一旁服侍的燕忙道。
仙使享受圍爐煮茶的閑趣,凡事親力親為,她和方岩隨侍一旁,其實閑的無事可做。
這會兒終於有事可做了。
……
“陛下陛下!我給你帶來一樣好物!”
依舊是人到殿門口,殿內就已經傳出宣召,於是周邈帶著方岩和燕入內。
把東西放下之後,方岩和燕便退出殿外等候。
殿內除雷打不動坐在上首
,批閱奏折的嬴政,還有李斯、扶蘇和蒙毅。
周邈:蒙毅是老背景板了,李斯和扶蘇的組合……
好神奇,再看一眼。
李斯何等擅長察言觀色之人,再說仙使的所思所想從來都寫在臉上了。
“仙使?可是李斯有何不妥?”
否則怎麽用這種……戲謔、驚奇、看戲等難以言明的古怪目光看他。
他和長公子扶蘇一同出現,是什麽難以置信的事嗎?
果然,原本曆史中,他與長公子是有過交鋒吧?
“仙使給陛下帶來了什麽好物?”扶蘇相比李斯知道的又要多點,大概知道原因,選擇忽略仙使摯友的目光。
上回他碰見仙使獻上好物,還是石磨,劁豬神通,以及鹽田法與煉鹽神通。
上首的嬴政也暫時把視線從奏折裏移出,等待周邈揭曉答案。
周邈眨眼回歸正題,開始把帶來的道具一一擺開,並上手操作起來。
“我給陛下安利好物,是一種飲品:奶茶!”
“這是冬日裏現擠的牛奶,已經提前充分煮沸。”周邈指著一把裝著奶的鐵壺,又從一個陶罐裏倒出炒製好的茶葉。
“這是我之前順路采回的茶葉,已經炒製過,直接開水衝泡就能喝。”
周邈招呼殿中角落的宦者,“且去提一壺開水來。可以先泡上一碗清茶,來嚐嚐。”
吩咐過後,周邈又開始操作,並一邊講解道:“我這個做的是鹹奶茶,加水加茶葉,煮沸小半刻鍾,然後加入牛奶再熬煮,最後加入鹽和炒米碎、炒豆粉等小料,味道噴噴香!”
在等待紅泥小火爐煮茶的時候,宦者也已經提來一壺開水和一摞陶碗。
周邈接過,每個碗裏放入一些茶葉,注入開水。
稍後,倒掉頭泡茶:“一般來說,這頭泡茶不宜飲用。因為茶葉裏可能沾有浮灰雜質,這頭泡茶就是醒茶兼洗茶。”
“不過我其實不懂茶。”周邈手上動作不停,嘴上話也沒停,“正經的茶道我不懂,要說呢也就懂點奶茶。”
畢竟刻板印象就是,懂茶的都是中老年,他一個大學生懂奶茶也很合理。
殿中幾人都一邊聽,一邊看周邈動作
。
周邈也很快就第二次注水,而後道:“你們嚐嚐?剛開始茶味會淡些,越泡會越濃。”
蒙毅率先給嬴政端上一杯,而後李斯和扶蘇及蒙毅才各自取走一杯品嚐。
在幾人吹涼茶水,啜飲一口時,周邈補充:“我是喝不慣清茶的,品不出所謂茶的清香,隻喝出苦和澀了。”
上首的嬴政:“確有一股獨特清香。”
扶蘇:“也確有一股澀味,苦味大約還沒泡出來。”
李斯品咂片刻:“臣出門朝議前,吃了兩個煎炸肉餅,一股子膩味哽在喉嚨裏,但一口茶下去,倒清爽許多。”
“正解!”周邈拊掌誇讚,“李丞相說到點子上了!這茶葉就是能解膩!”
“如果日常是牛羊肉、奶,此類燥熱油膩、不易消化的飲食,喝茶就最能解膩了。”
在殿中幾人若有所思的時候,周邈麵前爐子上的陶罐開始沸騰。
周邈又話題一轉,“其實我個人更喜歡甜口的奶茶,做法差不多,隻是先把飴糖炒化,再加入茶葉炒製,之後加奶熬煮,就是醇厚的甜奶茶了!”
“不過呢,相比飴糖,還是鹽更易得。”
甘之如飴的飴糖,是用糧食發酵糖化而成,比鹽更珍貴難得。
但再珍貴,仙使若喜歡,偌大一個大秦,還是供養得起的。
除非……
李斯已經反應過來,除非仙使本就不是為自飲,或者純粹分享給陛下。
李斯開口便是直指要害:“匈奴和東胡,和月氏和烏孫一樣,皆是遊牧部族,不事耕種,常食牛羊肉,且是燒烤而食,常飲牛羊奶!”
“果然還是李丞相敏銳!”周邈在袖口向李斯豎一個大拇指。
敏銳的不止李斯,上首的嬴政直接問:“這種茶葉,可是易得?”
周邈暗地在袖口向始皇陛下比兩個大拇指!
“茶葉有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茶樹呢多生長在水熱條件優秀的南方。”
“是否易得……可以說是,因為有野茶樹。但要大量獲得,可能就要專門的茶園種植了。”
回答之後,又進一步說道:
“茶葉原本應是中原
人的一種飲品,一種生活調劑品。可對於草原上的部族來說,茶葉之於他們,就如鹽、糧食之於我們。”
解釋道:“葷素搭配才是健康膳食,但草原上的遊牧部族常吃葷,而茶葉富含他們身體所缺少的果蔬營養成分。
當然在沒有茶葉之前,他們也活了下來,可見這一點是緩慢長期才能見效的。”
“但茶中有一種芳香油的成分,可溶解動物脂肪,簡單來說就是能解膩,這卻是立竿見影的。”
“還有,飲用滾開的熱茶,能殺滅看不見的疫氣毒氣,降低肉食結構裏容易感染寄生蟲的概率。”
“簡言之,茶葉的功能,恰好彌補他們飲食之中所缺少的。”
李斯隨即總結:“總而言之,茶葉一旦進入草原,將會成為他們日常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對。”周邈頷首確認,也終於道出他的意圖:
“我想著匈奴的冒頓單於已被扼殺,東胡目前雖在東北方草原上強盛一方,可草原上的勢力,暫時已不能對大秦造成威脅。”
“尤其是大秦還準備依山勢地形,串連六國舊有的長城,修建成為秦長城,阻攔北方草原部族。”
“那麽對於草原上的勢力,更多是行羈縻牽製之策了。”
“而要牽製,就要拿捏住草原人的命脈。”周邈屈指計數:
“有潛力成為草原人的命脈的,第一:鹽,第二:茶。”
鹽不必說,所有人類的命脈,即便草原人能從血肉中獲得些許鹽分,補充身體所需。但鹽的鹹味仍舊是不可取代的。
再有茶,一如鹽。
李斯代為補充:“即便現在還不是他們的命脈,我們也可以先輸送草原,將鹽與茶,培養成他們的命脈。”
然後將草原蠻夷的命脈,握在手中。
“在輸送草原鹽和茶的同時,也能為我們換回牛羊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