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季叢不懂什麽叫把人變成鬼,更不懂什麽叫把鬼變成人。


    但是在那麽多個一眼望去看不到天光的長夜,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裏,霍思城光明得像一把巨大的篝火,照亮了所有讓他恐懼的角落,看起來永遠不會熄滅,永遠熾熱雄渾。


    那就跟著她走吧,他隻記得旌旗長劍所過之處,留下的都是站在地麵上直起腰的活生生的人。


    裏麵有他的家鄉父老,有他的同伴夥計,也有他夢裏的桃源。


    所有亡者都能在她的領土上得到安息。


    他希望很多年很多年以後,他也會是其中之一,陷入一個黑甜的夢,不害怕明天來臨。


    第231章 晉江文學城首發


    總是有人問扈季叢,扈大將軍,咱們什麽時候自立為王啊。


    這個問題,扈季叢從自己手下的兵還隻是汝南大山裏的一支土匪軍開始,一直聽到福帝登基,一直聽到福帝十二年,福帝退位,華朝建立,霍思城登基。


    那一天霍思城戴起帝王的冠冕,九曲珠簾落在她平靜雍容的臉上,她俯視朝臣的時候,所有人都匍匐著身體,那一串九曲珠簾像是她與生俱來的依仗,而他等這一刻,已經等了十二年。


    他在等他的陛下登基,禦臨天下,俯仰四方,逡巡早該屬於她的這一座江山。


    是的,早該屬於她的。


    這群蠢貨。


    來問他什麽時候揭竿而起,打倒霍思城自立為王,他不當老大難道是不想嗎?


    他是打不過!


    華朝有九州二百八十郡三千七百八十個縣兩萬四千五百個鄉,全部由霍思城的官員直達管轄,兩萬四千五百個鄉,每一個鄉的鄉長都是她的狂熱信徒,霍思城一句話,就能叫任何一個鄉的鄉長發動自己下轄管區的一切力量,為她誅殺任何一個叛臣賊子。


    他怎麽敢?誰敢?


    “我對主公一片忠心,天地可鑒!”扈季叢每每都如此回複投到自己手下這些野心勃勃的“聰明人”,然後轉手就將人偷偷處理了,往死裏打。


    但是總有“身在局外”的“聰明人”,“看出”他的野心,“看出”他武功蓋世,戰功彪炳,又怎麽願意屈居人下,長期居於霍思城手下肯定隻是為了隱忍,為了以後的“大計”!


    他們看穿了一切,於是特來投靠,還拍胸.脯表示,自己為他做馬前卒,肝腦塗地,弄死霍思城她丫的,以圖大業。


    扈季叢隻想弄死這些蠢貨,往死裏弄,並想大罵一句:這些所謂的隱世貴族大家子弟裏怎麽會真的有這麽多的蠢貨!


    曾經霍思城和他說他還不信。


    扈季叢出身普通人家,父母都是農民,自己有些膽識,在亂世裏殺出了個名堂,但是他一直清楚地知道,自己出身很低,上不來台麵。


    當然,橫掃汝南期間他曾經一度也內心驕傲過,但是霍思城立刻馬上派婦好書院的學女來盯著他讀書,讀了點書之後,他又知道了自己幾斤幾兩。


    說到底,他到底隻是個農民出身,那些出身世家底蘊深厚的大人物們,一定比自己厲害的多吧。


    如無意外,這種自卑將會伴隨他一輩子,可能還會隨著他越站越高之後,變本加厲,他不會去承認自己自卑,隻會不斷刨自己祖宗的墳,尋根究底為自己找一個好聽點的姓扈的祖宗,然後從此把自己的祖宗捧到天上去,間接地好像自己也顏上有光了似的。


    但是霍思城就像一個怪物一樣打破了他的這個想法。


    她對他說,什麽祖宗貴族,出身高貴,不過是一群披著祖宗皮的廢物,你等著,等你站到高處去,揭下那群人的皮,就會發現下麵站著的是和你一樣的東西,都隻是人,而其中絕大部分尚且還不如你營裏一個靠自己吃飯的正經小兵。


    當自己所站的位置越來越高之後,扈季叢才發現,霍思城說的是真的,大家都不過是凡人一具而已,而且這個世界上原來真的有那麽多的蠢材,更可怕的是,他們自己還不自知。


    可能是因為在霍思城身邊待久了,他也開始被傳染得有一些寬容看人的心態,他看著那些被霍思城的政策打得節節敗退潰不成軍,卻還在叫囂著“婦人不堪治國”的蠢貨們,感到的竟然不是憤怒,而是同情和慶幸。


    因為如果沒有霍思城,他也會是這類執迷不悟的可憐蟲之一,一輩子為自己的出身所困。


    所以他知道,為什麽天下是霍思城的,不是他的。


    那些蠢貨卻永遠不會有機會知道了。


    他把他們都殺了。


    扈季叢每次殺了這種外來投靠自己並打算破壞組織關係的危險分子,就會記一份檔案,然後找機會遞給霍思城,時間久了,霍思城那裏的《敵人(已被扈季叢砍死)》檔案堆成了小山。


    霍思城有次指著那一堆占地方的東西笑著問他,為什麽總是遞這麽多檔案上來,扈季叢跪在地上,老實說,“為了提醒一下我自己”,不要不自量力。


    後半句是不需要說的。


    他們都知道扈季叢在說什麽。


    女帝,這是千百年從未有過的東西,如果你是一個男人,你看著一個錦衣華服的女人站在你的頭頂,你想到的是臣服她呢還是征服她呢?


    如果這個女人再是你朝思暮渴,放在提也不敢提起的角落裏的禁.忌女人,你是否會在某個不為人知的時刻,也想過用鐵和血,枷鎖與金屋,將她困在隻屬於自己的地盤為自己獨享呢?


    扈季叢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在不敢之外,他還清晰地知道,他做不到。


    他知道,但凡自己敢有一絲一毫的叛逆之心,他必死。


    霍思城連假裝猶豫一下都不會。


    不過她肯定會在殺死自己之後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裏默哀,就像過去她為那些在刑場上被砍頭的人默哀一樣,沉默又聲勢浩大地悲傷,然後擦完眼淚繼續當她的皇帝。


    這就是霍思城,他愛的女人。


    扈季叢畏懼她更甚過愛她,但是可悲的是,這正是霍思城的魅力所在。


    如果有一天他真的有能力傾覆了霍思城的皇權,將霍思城關在自己的金籠子裏讓他為所欲為,扈季叢自己也不敢保證,那一天,他還會繼續像現在這樣一往無前.無怨無悔地愛著霍思城嗎?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因為如果霍思城能被他關住,那她就不是霍思城了。


    而讓他慶幸的是,事實就是,他永遠不可能反得了霍思城,從理論到實踐,連假設都顯得可笑。


    隻有那些身在局外,自大無知的蠢貨,才會自以為是到以為隻要有了他手裏的軍隊就能推翻霍思城,得到她的江山。


    冥冥中,他享受這一份絕無存疑的失敗,也享受她無可置疑的強大,這讓他能夠安心臣服在她腳下,做她的刀和劍,槍和馬。


    霍思城足夠強大,強大到他不需要去思考什麽功高震主。


    封帝時的鍾聲整整響了九百九十九下,碩大的華庭高殿上,霍思城接受了她所有臣子的禮拜。


    扈季叢以軍功加封鎮國公,得以和洗女同列,一文一武,站在百官的最前排。


    俯身行禮時,他是殿下站得離霍思城最近的男人。


    他知道,他永遠也沒有機會再上前一步。


    但是那又怎麽樣呢,站在他麵前的,是讓他重新為人,教他屹立天地,讓他戎馬一生不敢言敗的信仰啊。


    有人遊說他時說道,將軍一身榮膺,功高蓋世,真大丈夫也,豈能為女子折腰?


    他們永遠不會懂。


    多少曾經流離失所被逼成野獸和鬼的人因她而重新得到救贖,有機會重新觸碰為人的領域,談論家人和未來。


    多少曾經匍匐在土地裏的農民因她而重新挺直胸膛站在這片土地上,從一個豪族世家莊園裏的物件變成了人。


    她的目光也許注定不會單獨為某一個人停留,她的身邊也絕不會為誰留下比肩站立的位置,但是她生而偉大之處,在於她將善意從從未下放給底層百姓的高閣中拿出,公平地福澤給了所有人。


    她讓人知道自己是人,讓好人有機會做個好人。


    僅憑這一點,他的腰就永遠彎得下去——為一個讓好人做好人的人,也為他如此深愛著不可自拔的女人。


    第232章 晉江文學城首發


    在當代人義務教育必讀的曆史課本上,關於華祖文帝霍思城的內容總是避不開的重點難點考點。


    曆史學家們從各方麵都能就霍思城的功績編寫出個一二三四五點意義來,講經濟史有她,講文學史有她,講科技史有她,講政治製度變遷史有她,講普法史有她,講農學改革史也有她,幾乎哪哪都有她,還全部都是重點,全部都要考,全部都要背!


    學生們常常暗戳戳吐槽,既然這麽多重點難點還都要考,那為什麽不直接給霍思城單開一科!名字就叫《開天辟地遍地開花的千古牛逼第一人霍思城》。


    但是考場上抱怨歸抱怨,在學習和背書之外,霍思城毫無疑問是話題和熱議度最高的皇帝之一。


    她開創的女官本位體係和百家學宮百家爭流現象也影響了整個華族人的曆史文明發展變遷,讓華族人能夠得以以驚人的發展速度,在短短的三百年內進入現代科技社會,一統全球,五百年內就進入了行星際時代,人口和文明進入爆炸式增長。


    如今的人們已經開始了開發前端行星,星際航遊的時代。


    有的出生在比較偏遠星係,個人財產又不足以支撐高額星係躍遷費的華族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機會到文明起源的祖星旅遊一趟,看看文明起源之地的風光景象。


    更多人即使有這個錢,也不一定能排得上名額。


    但是可能是古話“飲水思源,落葉歸根”說得好,人從屹立在這片大地上開始就會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越是離故土遙遠,人們越是向往自己的起源,向往自己這個文明發生的地方,向往自己的曆史。


    在孤獨空寂的宇宙裏,人們需要文化認同感,霍思城所代表的某一段閃閃發光的曆史和時代,無疑像宇宙無窮黑色背景中的恒星一樣吸引著他們。


    大家都喜歡談霍思城,喜歡談她那個時代像群星一樣蓬勃湧現出來的耀眼人物們,談那個迷蒙中的人類文明才剛剛起航,卻創造那麽多不可思議的時代。


    他們愛那個時代。


    也愛霍思城。


    所以在稱文帝的時候,他們更愛稱她為華祖。


    她是頑強勇敢創新自強的華族人走向星際前的擊響最振奮的一聲擂鼓,是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當然,在一片思鄉思故土的嚴肅煽情討論聲,也總少不了嘻嘻哈哈的八卦。


    作為華族有記載的曆史上第一個正式的女性皇帝,霍思城的感情生活也是人們十分關注的。


    霍思城一生之中生下了三個孩子,但是除此之外,她還是八個孩子的母親!


    其中被霍思城一手養大的福帝安城公主在自傳裏自言以她為母就不必提,可能是那個時代的母係血緣關係空前繁榮的緣故,那個時代許多人表達對年長女性最大崇敬和徹底臣服的方法,就是認對方為母親。


    而得到承認就代表更高層次的信任和認可。


    於是,霍思城足足收了四個正式承認的幹女兒/兒子——全是當時的外國皇室繼承人,三位太子,一位公主。


    後來這五位霍氏幹親的疆域也自然而然地成為華朝疆域中的一份子,並在不久的將來就徹底分不清自己原來叫啥了,隻因他們都有了一個更響亮更文明更值得認同的稱呼,華族人。


    但是近幾年有人在研究曆史時就忽然提出一個新的說法,認為霍思城作為初代的女性皇帝,純淨穩定的血緣關係是她最大的優勢之一,像她這樣自信強大,功績彪炳,國力又完全碾壓周邊國家,完全不必委屈自己認什麽異族幹親嘛,按照曆史套路,說不定那四位“幹”兒子/公主都是霍思城的私生子,隻是因為霍思城的伴侶醋性太大了,為了照顧人家的麵子,在名聲上過得去,所以才不得不找理由遮掩一下。


    這個說法一經提出就惹得正統曆史研究界人人喊打,但是還是在人們群眾對多國多種族混血的喜聞樂見之下迅速火遍星際,並在華祖的三大類感情傳說中的異性戀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是的,三大類,在很多年很多年之後的今天,霍思城的感情生活被嚴謹的星際時代新人類分為三大類,一類是霍思城和各類亂七八糟的上古神族之戀(……),一類是霍思城和她的一幫官員們發展出的幾百也許幾千幾萬角戀,一類則是比較符合時代背景的霍思城和她身邊的男人們的戀情。


    霍思城在史冊上記載並公開承認的配偶隻有一位,那就是那位陪伴她走過一生的將軍扈季叢。


    但是因為霍思城身邊具有強大魅力的人比較多,而且優秀富有魅力的女性尤其多,以院以屆計,並且又對霍思城個人魅力呈現眾星捧月式的臣服崇拜,所以讓孤雌生殖和雙雌生殖技術和體外子宮技術都已經極度發達的後人不得不產生一些“嘿嘿嘿”“不愧是你你個lsp”之類的富有時代特色的想法。


    但是無論霍思城是不是隻喜歡男性,有一點是大家都公認的,那就是,霍思城不可能隻有扈季叢這一個伴侶——她又不需要把自己關起來隻和一個男人辦事以保證自己生下的一定是自己的孩子。


    既然如此,那皇帝陛下還不是想要多少男人有多少男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領主遊戲[基建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湖錦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湖錦鯉並收藏領主遊戲[基建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