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麥芒趕緊調整生產,一半華國紅,一半其他顏色,免得其他顏色生產太多,到時候堆積起來沒辦法賣出去。


    車子既然生產出來了,那麽下一步當然是要賣出去。


    現在買東西都是統一去供銷社的,尤其是這樣的大件,隻有縣裏和市裏的供銷社才有賣。


    李麥芒的思路也是這樣的,把車子直接拉到市裏供銷社賣,不要票,定價九十九,試水之後,慢慢看能不能鋪到全國,畢竟,他們這個廠子產量還是挺大的。


    “那怎麽行!”孫縣長直接否定了李麥芒的想法。


    “你看,你的工廠是建在咱們樓縣的吧,你也算是半個咱們樓縣人,咱們樓縣供銷社怎麽能沒咱們本地的自行車呢,我覺得,應該在咱們樓縣供銷社也賣。”


    要不是避嫌,孫星早就在廠裏買自行車了。


    “但是……咱們縣畢竟是貧困縣,不太合適吧。”


    “正因為是貧困縣!我們才更需要這樣便宜的自行車,一百七十塊,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不是一筆小錢,能省下將近一半的錢,這才是大家需要的自行車。”


    孫星當然知道,縣裏普遍收入不高,工人也沒多少,大多都是到煤礦挖煤的工人,用命掙錢。


    可是大家為什麽拚命的掙錢,不就是為了能過上好日子,什麽是好日子,吃好喝好,穿好用好。


    能用便宜的價格買自行車,他覺得,對於樓縣的老百姓來說很重要。


    如果以後大家知道這麽便宜的自行車,是他們樓縣生產的,但是樓縣卻買不到,他是會被大家戳脊梁骨的。


    李麥芒被孫星說服,在樓縣的供銷社留留一部分賣。


    第一天生產的三千多輛,還沒等入庫呢,就被內部人員買走了近一百輛,還沒買的工人也是急,準備等到周六放假立刻回家拿錢買車。


    來培訓的老師傅們、保安、工人,不少都用自己的員工折扣買了輛車。


    也別嫌員工隻有一輛車的折扣少,如果不限製數量,真有人敢直接從廠裏倒買倒賣。


    總有人覺得,這個年代的人單純、真誠,其實人都是一樣的,隻不過以前沒有那麽無孔不入的報道,許多事情隻在小小的範圍內流傳。


    有不少拿公家貼補自家的人,還有磨洋工的,許多國營工廠辦到最後辦不下去,除了不思進取,工藝落後之外,這些編製內的工人們也是功不可沒。


    問題也出現了,這麽多自行車,同一個廠生產的,盡管有九種顏色,那也很容易重複。


    大家又都住在一起,車都停在一起,很容易弄混,每天拿著鑰匙捅咕別人自行車鎖的不在少數。


    不是想偷車,而是就算自己車停在這裏,等到之後又有車停在這附近,挨的這麽近,找錯很正常。


    於是就有女同誌在自己閑暇的時候,用碎布頭給自己的車縫個坐墊,縫個車把手套什麽的。


    這個,李麥芒不會做,手工不堪入目的她在村子裏找了位大姐,幫她和羅小田一人做了一個生肖玩偶,掛在車把上。


    她也有一輛自行車,車後座綁著厚實的海綿墊子,可以載著羅小田到處轉來轉去。


    她帶著羅小田去村裏每個救濟過小田的家裏,給他們報銷這段時間羅小田的花銷。


    “哎呀,我們不能要!這不是讓我們被村裏人戳脊梁骨嘛,托你的福,我兒子在工廠上班,我要是再要錢,那我成什麽人了。”


    “大娘,不是這麽算的,小田畢竟在你家吃住了一段時間,而且還有別的家呢,大家都不要,那些家裏沒人在工廠,又實在生活困難的人,他們怎麽辦呀。”


    李麥芒這麽一說,老太太麵露難色,他們村子還確實有這樣的家,老太太猶豫許久才收下李麥芒準備的五塊錢。


    這個五塊錢是根據市價來定的,絕對隻多不少。


    等李麥芒離開之後,老太太小聲嘀咕著說:“什麽大娘,錯輩分啦,你得叫我奶奶嘞。”


    按理,李麥芒和羅小田同輩,得叫她奶奶才行,可是李麥芒的氣場太強,叫她大娘,別說別人,就是她自己,不仔細排輩的話,也覺得理所當然呢。


    接著去下一家,也是同樣的說辭。


    “你們家吃的什麽呀,好香啊,像是槐花的味道。”槐花味,李麥芒已經很久沒聞到了。


    在孤兒院的時候,孤兒院的附近就有槐樹,每到槐花開的時候,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可以加餐。


    而工作之後,她就再也沒有聞過槐花香,沒有吃過槐花了。


    “對,槐花餅子,要不,給你們來點?”女人遲疑的說,她也不太確定,外國人吃不吃的慣這個。


    李麥芒忙不迭的點頭,四個餅子,羅小田坐在後座上拿著。


    到廠子之後,一人兩個,李麥芒吃著回辦公室,羅小田吃著回宿舍,她每天可以看一個小時的電視,馬上就要到她喜歡的霍元甲了,得快點回去呢。


    還沒走到地方呢,就被幾個女工攔下來問:“小田,你吃的槐花餅食堂還有嗎?”


    羅小田作為工廠裏唯一的孩子,平時就有許多工人喜歡逗她,包括她的衣服破了,都是工廠裏的女工幫她補的。


    李麥芒倒是想直接扔了換新的,扔的時候被其他人看到,拿在手裏一看,就是裂了個口子,甚至都不用多打補丁,直接縫上就行。


    自此,大家嘴裏雖然不說,在不少人心裏,李麥芒已經成浪費的人,當然,也有更多的人羨慕李麥芒有錢,破這麽點口子就直接買新的。


    這就是新舊觀念的不同,等到幾十年後,衣服破了就不穿了,而不是去補,是大家的一致觀念。


    衣服比較便宜,大家都不穿補丁衣服,再加上想要補的好看,專門找人補衣服的錢說不定比衣服本身都要貴,種種原因,造成大家更傾向於直接不穿。


    因為這些事,一來二去的,羅小田就和廠裏的工人們都熟悉了。


    羅小田拿著餅子,搖搖頭:“不是食堂的,是香香嬸子家的,今天姐姐帶我去香香嬸子家,香香嬸子給的。”


    幾個女工對視一眼,現在是中午午飯時間,午飯時間有兩個小時,吃完飯還能遛遛彎,說說話。


    這個時間佩戴工牌,也可以隨意進出工廠。


    食堂的飯菜確實好吃,隻是這槐花隻有這個季節有,一年就這麽一次,也不能錯過呀,她們就打算一起去羅小田口中的香香嬸子家買點槐花餅吃。


    “跟美麗一起去,她是羅村本地人,她肯定知道香香嬸子家在哪。”


    “對對對。”幾人跟羅小田告別,就跑著去找羅美麗。


    羅小田啃一口餅子,繼續回宿舍,還小跑起來,耽誤的這段時間,不知道霍元甲大俠開始沒,要是錯過就可惜了。


    辦公室裏,李麥芒在計算,她在計算下一個工廠解鎖需要多久,更重要的是,下個工廠是解鎖新的序列,還是繼續解鎖童車的下一級。


    這時候,廠裏的老會計帶著賬本過來了,再過幾天,就是廠裏發工資的時間,他得問問,這工資什麽時候到賬。


    工廠賣自行車的錢還沒到賬,現在隻有出賬,沒有進賬,賬目上李麥芒用來采購原料的錢是不能隨便動的,動也要提前審批。


    四百多個工人,每個工人每個月二十多,現在沒加班,就沒加班費,總共算下來就是將近一萬五,李麥芒從保險櫃裏拿出來兩萬,先墊上。


    工廠的地皮,廠房這些,都是樓縣投入的,他們這畢竟是個合資工廠,總不能什麽都讓李麥芒一個人掏錢。


    設備和前期的支出這些就是李麥芒投入的,尤其是設備,這在投入分成裏占大頭,當然,合同之後的投入,以後是要平賬的。


    “發工資之後的那個星期,我估計大部分人都會回家,那段時間要讓安保他們多留心廠裏的安全問題,別被人偷了。”


    “您放心吧。”


    這段時間,雖然周日會有人回家,但那都是少數,很多人知道,自己就算是回家了,恐怕家裏也沒有自己住的地方了,還不如不回去,等到發工資回去一次,工資上交一部分。


    工廠裏大部分都是還沒結婚的年輕人,上交工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這個年代,還沒結婚的孩子都會把工資上交,家裏統一分配,將來結婚的時候拿出來。


    何多多就是這樣的想法,所以在拿到工資之後,就格外的期盼周六的到來,因為周六上完班,傍晚就會有一趟公交車從他們廠開到縣裏。


    第10章 投入市場


    沒錯,李麥芒畢業之後,她也非常痛恨單休,但是國內正式實施雙休,是在九五年之後,在此之前,所有的地方都是單休,包括他們工廠。


    到了周六,五點下班,五點半大卡車就在工廠外麵等了,五點四十準時發車回縣城,再晚的話,天都要黑了。


    三百名縣城的工人,所有人都擠在車上,車兩邊綁著幾十輛自行車,這自行車都是用家裏的錢買的,自然也要帶回家。


    有的人已經提前把車子帶回家了,他們是最後一批,在工廠上班,也用不到自行車,放假回家有公交車。


    公交車在縣裏的公交站停下,有些人的家人過來接他們,有些人要自己騎自行車回家。


    何多多的父親把著自行車,正在公交站這裏等著她呢,這麽晚了,一個女孩子單獨回家也不安全。


    這自行車還是借同事的,她家還沒買,因為她哥年紀大了,眼看著快要結婚了,她爸媽想等那時候買輛新的,新媳婦家裏也能高興些。


    這次何多多買自行車,是她自己求來的,她爸爸更傾向於買早就成名的大牌子,永久、鳳凰之類的。


    而且這樣的自行車大,他覺得用處肯定也比小自行車大。


    看到何多多推過來的自行車,昏暗的燈光下,他有些不太喜歡,確實是小,童車就是童車。


    “走,趕快回家,你媽還等著咱們呢,今天特地割了點肉,慶祝你第一次拿工資。”


    何多多沒看出何爸的不喜歡,興高采烈的騎上自行車,跟何爸一前一後的回家。


    二八大杠車輪大,腳蹬子踩過一圈,跑出的距離自然也比小尺寸的輪胎遠。


    何爸在前麵蹬的飛快,何多多也隻能跟在後麵也騎的飛快。


    但是也沒被甩出去多遠,尤其是她家還有一段上坡路,何多多就是在這段上坡路追上來的。


    二八大杠有很多優點,速度快、載重高、皮實耐操,但是也有缺點,太大、自重高,尤其是自重高,導致上坡困難加倍。


    相比之下,自重小很多,輕巧靈便的麥芒自行車就更容易上坡。


    回到家裏,全家都迎出來,想看看家裏新買的自行車怎麽樣,何爸則是去隔壁還車。


    “晚上看不太清楚,等到明天白天你們再看,我特地選的紅色,可好看了呢。”


    “我知道!上麵還有五角星對不對!我之前去接琳琳的時候,她們廠裏就有個女孩騎的這個車,確實漂亮,大家都看呢。”


    何大哥很高興,因為琳琳也跟他說過,喜歡這輛車,尤其是這輛車相比二八大杠,適合更多人的身高。


    第二天,看著院子停在何家門口的紅色自行車,院裏的人都知道,何家小女兒回來了。


    在小地方,消息傳遞的快的很,何多多在麥芒自行車廠上班,麥芒自行車廠新出的小自行車,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大家都知道了。


    白天,自行車的紅才能真正的看出來,在一眾黑色的二八大杠中極為顯眼。


    “老何家的,你家的那兩個輔助輪能賣給我嗎,我出一塊錢。”


    “一塊錢你就想買,把人家當冤大頭呢,我出兩塊錢,現在都這個價。”


    何媽沒想到居然還有人買輔助輪,昨天何多多回來的時候,家裏人看到多出來的輔助輪,還覺得這東西多餘礙事呢。


    “你們買輔助輪幹什麽?”


    “你不知道啊?”一個街坊詫異的說。


    “這兩個輔助輪,反過來,搭在一起,正好可以做個小三輪的後輪子,搭塊木板,前麵再找個輪子,一個小孩坐的滑動三輪就成了。”


    現在的小孩子,玩具少的可憐,基礎的生活物資還沒辦法保證呢,生產小孩子玩具的就更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零年代回國建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頭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頭山並收藏八零年代回國建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