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後一聽樂壞了。
這不就是自家兒子嘛,還好對祁墨從小要求甚高,君子六藝樣樣精通,武藝自然也不在話下,雖然比祁頌差點,但也完全符合她的要求。
一想到這,湯後臉上的笑容掩也掩不住,握著她手高興道:“好好好,你這話伯母記下了,一定幫你留意。不對,一定幫你母親留意,哈哈哈。”
卜幼瑩仍紅著臉,幅度不大地點了點頭。
“乖孩子,那伯母就不打擾了。你早些歇息,我先回宮了。”說完,便喚來身邊的嬤嬤,攙扶著走出了菀樂閣。
兩架轎輦分別行駛在兩條宮道上,似是為了映襯他們的心情,原本黢黑的天幕上竟現出了幾顆星星,涼風也小了些。
瞧著,明日應是要回暖了。
一刻鍾後,帝後二人相聚在昭仁殿前,屏退了無關人員。
湯後難掩喜氣,問道:“如何?墨兒可有說什麽?”
“男人成家是好事,他能說什麽,左右不過是提了些對太子妃的要求罷了。”
話落,蕭帝反問:“那你呢?瑩兒可願意?”
“自是願意的。女子嘛,這個年歲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誰不想嫁好男兒。”
湯後話音剛落,眼前人又緊跟著再問:“那她可有說想嫁哪家的男兒?”
“這倒是沒說,想來心中也沒有中意的,隻提了些要求。”
話及此處,她忍不住欣喜道:“你是不知道,瑩兒提的那些要求,咱們兒子剛好全都符合,你說這不巧了嘛。”
蕭帝並不知曉那些要求的內容,因此目露疑惑,眉梢微挑:“咱們哪個兒子?”
“嘖。”湯後旋即瞪了他一眼,“還能哪個?”
“當然是墨兒啊。”
第9章
今日天氣果然回暖,金烏高懸,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蕭元宗心情不錯。
人逢喜事精神爽,昨日決定好兩個孩子的婚事後,今早聽那些大臣念叨也不覺得煩了。
午時下了朝,便找借口將卜世邕留了下來,與他一同去了勤政殿。
原以為皇帝留自己是為政事,但未想到甫一邁過門檻,嗅覺先雙眼一步,聞到了滿桌子膳食飄來的香味。
他正怔愣著,蕭元宗忽一擺手,殿內的宮人們便紛紛退了出去,青天白日的連門都關上了。
“陛下,您這是?”
蕭帝招手讓他來坐下,親自端起酒壺給他斟了一杯酒,道:“我今日把你留下,確實不為政事,而是有私事想同你說。”
卜世邕立即起身,頷首作揖:“陛下,您盡管吩咐臣便可,如此這般,實在是折煞臣了。”
“哎——,老卜!”他也起身,一伸手便將卜世邕抓了回來重新坐下,“這兒又沒外人,何必在乎這些繁文縟節?你倒是適應了,我可沒適應呢,別再這麽說話了啊。”
身旁人低垂著眸,配合著點了下頭:“是。”
“來來來,喝酒。”說著,兩人端起酒杯,隔空相敬。
一仰頭,酒杯隨之空空如也。
辛辣的酒水入肚,蕭帝頓時長哈一口氣,又將桌上的膳食往他麵前推了推:“來來來,吃菜吃菜。”
卜世邕不敢不從,帶著疑惑陪他一邊用膳,一邊喝酒。
直到三杯酒下肚後,趁著人還清醒,蕭帝終於開了口:“老卜啊,你說咱們也這麽大年紀了,是時候看著兒女成家立業了,對吧?”
“……”忽然有種不詳的預感。
他默了瞬,麵上仍點頭道了聲是。
蕭元宗又繼續說:“我家那婆娘這幾日也念叨著呢,說自己年紀大了,想看見兒孫滿堂,享天倫之樂。我當然也理解,誰不想抱大孫子呢?所以我這一琢磨啊,就想著這不入春了嗎,要不趁著春光正好,把孩子的婚事辦了,你覺得呢?”
話一出口,卜世邕霎時便明白了他的用意。
敢情這是衝著自己家來的啊。
他眉眼瞬間冷了下來,方才對蕭帝的敬重尊崇現下全然不見,隻沉聲道:“臣隻是一介武人,聽不懂陛下是何意。”
“哎呀,這你都不明白,當初怎麽娶上媳婦的?”蕭元宗無奈地歎了聲氣。
隨即身子前傾,壓低了聲音道:“我的意思是,要不……咱兩家結為親家?”
話音剛落,“砰”的一聲巨響,卜世邕驟然拍桌而起,兩隻玉箸叮嚀著滾落在地,嚇了蕭帝一跳。
一向沉穩的卜世邕此時激動慍怒,在桌前來回踱步,幾乎是斥道:“我就知道你找我沒好事!要我家閨女?你想都別想!有種你就把我殺頭,我眼睛都不帶眨一下!反正這事沒得商量!”
若換成別人這般同皇帝說話,恐怕早就人頭落地了,說不定還要牽連九族。
可卜家不一樣,那是相識於微末的情義。
當年蕭帝還是一個平頭老百姓時,拖家帶口、生活拮據,是卜家夫婦多加照拂,就連當時的蕭宅都是卜世邕給買的。
因而蕭元宗未當皇帝前,都喊他叫做卜兄。雖未結義,但同親兄弟也沒什麽區別。
況且這事兒蕭帝提起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對方的反應。
卜家就這一個女兒,當寶貝似的捧在手心裏寵著,哪個老父親願意看見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嫁到別人家,去照顧別的男人啊?
反正換成他家阿芸,他也是不願的。
於是蕭帝連忙起身,笑著將他拉回來坐下,好聲好氣安撫道:“哎呀卜兄,別這麽大怒氣嘛,怒火傷身。來來來,我們再喝一杯。”
卜世邕一擺手:“誰要喝你的酒,若到時候你說我喝了你的酒,就要把女兒抵給你,我找誰說理去?”
“我哪是這種人嘛,你還不了解我嗎?”他將酒杯放了回去,“哎呀,你冷靜些好好聽我說,這麽大年紀了怎麽還這麽暴躁呢。”
對方冷哼了聲,偏過頭。
他繼續道:“我覺著,咱們兩家做親家也沒什麽不好,瑩兒她早晚要嫁人的,這上京城裏還有比我們蕭家更讓你知根知底的人嗎?若是她被哪個擅長偽裝的小子給騙了心去,你放心嗎?”
聽及此處,卜世邕稍稍將頭偏了過來,臉色也緩和了不少。
蕭帝一看便知有戲,於是乘勝追擊:“況且,我那兒子你是看著長大的,論樣貌、論品行、論才華,不是我自誇,這上京城裏沒有哪家公子比得上他。再說了,瑩兒嫁過來將來便是母儀天下的皇後……”
“你說什麽?!”
他話未說完,身旁人倏地轉過頭,目光訝異地看著他。
蕭元宗有些懵,不明白他為何會是這般反應。
但仍是將方才的話重複了一遍:“我說瑩兒嫁過來,將來便是母儀天下的皇後啊……怎麽了,你不願意啊?”
卜世邕這才意識到,原來蕭帝是想讓太子娶他家瑩兒,而並非是蕭祁頌。
可……
他們難道不知道,自己家小兒子早已與他家瑩兒兩情相悅嗎?
看來這其中定有蹊蹺。
以防萬一,自己還是先問清楚為好。
於是他回道:“陛下先別急,隻是感情之事我並非全然都能替瑩兒做主,還是應當先問過兩個孩子的意見才是。”
“嗐,還以為你要說什麽呢。”蕭帝一擺手,“早問過了,昨日你家閨女親口與我家婆娘說的,說是喜歡高的、帥的、會打架的、還會騎射的,你說她這說的不就是墨兒嗎?哈哈哈哈。”
“……”
這說的……是太子?
卜世邕到底是久經沙場之人,一眼就瞧出了裏麵的不對勁,再略一思忖,便推斷出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無非就是帝後二人想促成這門親事,對象便是太子和他家瑩兒。而他那傻女兒又全然不知情,便說了一堆意有所指的形容詞。
等帝後聽到耳朵裏,自然而然便將太子對號入座。不過想來她說的那些話,太子應當也全都符合,因此才導致了這樣的誤會。
卜世邕眼眸低垂,暗暗盤完經過,打鼻腔裏不自覺哼笑了聲。
“你這是什麽笑?”蕭帝不解。
但他並不打算糾正這場誤會,眼眸一轉,便又問道:“沒什麽。那太子呢,太子殿下可矚意我家瑩兒?可不要勉強了太子殿下才好。”
“不勉強不勉強,我去問過他,他說都聽我和他母親的,這孩子最是省心了,哈哈哈。”他又仰頭大笑了幾聲。
殊不知對麵之人眸底微沉,心中默道:太子殿下如此聰慧之人,定是早猜到帝後之意,故意言之。
莫不是,也喜歡瑩兒?
若當真如此,那便最好不過。
他一向是不喜二皇子的,年少輕狂、又衝動魯莽、做起事來不管不顧,這樣的人若為夫婿,將來不遭連累也得操心過甚。
那樣的日子,他家瑩兒如何受得了?
就算她受得了,他和妻子也不忍心看著她跳入火坑啊。
想罷,他逐漸展露笑顏,起身對著蕭帝拱手作揖:“既然兩個孩子兩情相悅,那我這個做父親的也不好再說什麽。臣一家,謝陛下抬愛。”
說完便欲下跪,還好蕭元宗急忙扶住。
拍了拍他的肩道:“好好好,你同意便皆大歡喜了。待欽天監尋個好日子,我便派人去你家提親去。”
話落,兩位操碎心的老父親終於浮現喜色,趁著高興,坐回桌前碰了一杯又一杯的酒。
可與這般喜悅之情形成對比的,是西北方的菀樂閣。
方才卜幼瑩剛用過午膳,便逢祁頌過來找她。
這次是從大門進來的,屏退眾人後,興衝衝的讓她幫忙選提親那日,要送給她父母的禮物。
他這一說,卜幼瑩便想起昨日之事,於是問了他,昨日是否同皇後娘娘說過提親一事。
蕭祁頌一聽,懵了:“我從未與阿娘說過啊。”
這回輪到卜幼瑩懵了。
思緒停滯瞬息後,她猛地反應過來:“糟了!伯母她是真的想幫我留意!”
“你在說什麽啊?”他聽得一頭霧水。
這不就是自家兒子嘛,還好對祁墨從小要求甚高,君子六藝樣樣精通,武藝自然也不在話下,雖然比祁頌差點,但也完全符合她的要求。
一想到這,湯後臉上的笑容掩也掩不住,握著她手高興道:“好好好,你這話伯母記下了,一定幫你留意。不對,一定幫你母親留意,哈哈哈。”
卜幼瑩仍紅著臉,幅度不大地點了點頭。
“乖孩子,那伯母就不打擾了。你早些歇息,我先回宮了。”說完,便喚來身邊的嬤嬤,攙扶著走出了菀樂閣。
兩架轎輦分別行駛在兩條宮道上,似是為了映襯他們的心情,原本黢黑的天幕上竟現出了幾顆星星,涼風也小了些。
瞧著,明日應是要回暖了。
一刻鍾後,帝後二人相聚在昭仁殿前,屏退了無關人員。
湯後難掩喜氣,問道:“如何?墨兒可有說什麽?”
“男人成家是好事,他能說什麽,左右不過是提了些對太子妃的要求罷了。”
話落,蕭帝反問:“那你呢?瑩兒可願意?”
“自是願意的。女子嘛,這個年歲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誰不想嫁好男兒。”
湯後話音剛落,眼前人又緊跟著再問:“那她可有說想嫁哪家的男兒?”
“這倒是沒說,想來心中也沒有中意的,隻提了些要求。”
話及此處,她忍不住欣喜道:“你是不知道,瑩兒提的那些要求,咱們兒子剛好全都符合,你說這不巧了嘛。”
蕭帝並不知曉那些要求的內容,因此目露疑惑,眉梢微挑:“咱們哪個兒子?”
“嘖。”湯後旋即瞪了他一眼,“還能哪個?”
“當然是墨兒啊。”
第9章
今日天氣果然回暖,金烏高懸,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蕭元宗心情不錯。
人逢喜事精神爽,昨日決定好兩個孩子的婚事後,今早聽那些大臣念叨也不覺得煩了。
午時下了朝,便找借口將卜世邕留了下來,與他一同去了勤政殿。
原以為皇帝留自己是為政事,但未想到甫一邁過門檻,嗅覺先雙眼一步,聞到了滿桌子膳食飄來的香味。
他正怔愣著,蕭元宗忽一擺手,殿內的宮人們便紛紛退了出去,青天白日的連門都關上了。
“陛下,您這是?”
蕭帝招手讓他來坐下,親自端起酒壺給他斟了一杯酒,道:“我今日把你留下,確實不為政事,而是有私事想同你說。”
卜世邕立即起身,頷首作揖:“陛下,您盡管吩咐臣便可,如此這般,實在是折煞臣了。”
“哎——,老卜!”他也起身,一伸手便將卜世邕抓了回來重新坐下,“這兒又沒外人,何必在乎這些繁文縟節?你倒是適應了,我可沒適應呢,別再這麽說話了啊。”
身旁人低垂著眸,配合著點了下頭:“是。”
“來來來,喝酒。”說著,兩人端起酒杯,隔空相敬。
一仰頭,酒杯隨之空空如也。
辛辣的酒水入肚,蕭帝頓時長哈一口氣,又將桌上的膳食往他麵前推了推:“來來來,吃菜吃菜。”
卜世邕不敢不從,帶著疑惑陪他一邊用膳,一邊喝酒。
直到三杯酒下肚後,趁著人還清醒,蕭帝終於開了口:“老卜啊,你說咱們也這麽大年紀了,是時候看著兒女成家立業了,對吧?”
“……”忽然有種不詳的預感。
他默了瞬,麵上仍點頭道了聲是。
蕭元宗又繼續說:“我家那婆娘這幾日也念叨著呢,說自己年紀大了,想看見兒孫滿堂,享天倫之樂。我當然也理解,誰不想抱大孫子呢?所以我這一琢磨啊,就想著這不入春了嗎,要不趁著春光正好,把孩子的婚事辦了,你覺得呢?”
話一出口,卜世邕霎時便明白了他的用意。
敢情這是衝著自己家來的啊。
他眉眼瞬間冷了下來,方才對蕭帝的敬重尊崇現下全然不見,隻沉聲道:“臣隻是一介武人,聽不懂陛下是何意。”
“哎呀,這你都不明白,當初怎麽娶上媳婦的?”蕭元宗無奈地歎了聲氣。
隨即身子前傾,壓低了聲音道:“我的意思是,要不……咱兩家結為親家?”
話音剛落,“砰”的一聲巨響,卜世邕驟然拍桌而起,兩隻玉箸叮嚀著滾落在地,嚇了蕭帝一跳。
一向沉穩的卜世邕此時激動慍怒,在桌前來回踱步,幾乎是斥道:“我就知道你找我沒好事!要我家閨女?你想都別想!有種你就把我殺頭,我眼睛都不帶眨一下!反正這事沒得商量!”
若換成別人這般同皇帝說話,恐怕早就人頭落地了,說不定還要牽連九族。
可卜家不一樣,那是相識於微末的情義。
當年蕭帝還是一個平頭老百姓時,拖家帶口、生活拮據,是卜家夫婦多加照拂,就連當時的蕭宅都是卜世邕給買的。
因而蕭元宗未當皇帝前,都喊他叫做卜兄。雖未結義,但同親兄弟也沒什麽區別。
況且這事兒蕭帝提起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對方的反應。
卜家就這一個女兒,當寶貝似的捧在手心裏寵著,哪個老父親願意看見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嫁到別人家,去照顧別的男人啊?
反正換成他家阿芸,他也是不願的。
於是蕭帝連忙起身,笑著將他拉回來坐下,好聲好氣安撫道:“哎呀卜兄,別這麽大怒氣嘛,怒火傷身。來來來,我們再喝一杯。”
卜世邕一擺手:“誰要喝你的酒,若到時候你說我喝了你的酒,就要把女兒抵給你,我找誰說理去?”
“我哪是這種人嘛,你還不了解我嗎?”他將酒杯放了回去,“哎呀,你冷靜些好好聽我說,這麽大年紀了怎麽還這麽暴躁呢。”
對方冷哼了聲,偏過頭。
他繼續道:“我覺著,咱們兩家做親家也沒什麽不好,瑩兒她早晚要嫁人的,這上京城裏還有比我們蕭家更讓你知根知底的人嗎?若是她被哪個擅長偽裝的小子給騙了心去,你放心嗎?”
聽及此處,卜世邕稍稍將頭偏了過來,臉色也緩和了不少。
蕭帝一看便知有戲,於是乘勝追擊:“況且,我那兒子你是看著長大的,論樣貌、論品行、論才華,不是我自誇,這上京城裏沒有哪家公子比得上他。再說了,瑩兒嫁過來將來便是母儀天下的皇後……”
“你說什麽?!”
他話未說完,身旁人倏地轉過頭,目光訝異地看著他。
蕭元宗有些懵,不明白他為何會是這般反應。
但仍是將方才的話重複了一遍:“我說瑩兒嫁過來,將來便是母儀天下的皇後啊……怎麽了,你不願意啊?”
卜世邕這才意識到,原來蕭帝是想讓太子娶他家瑩兒,而並非是蕭祁頌。
可……
他們難道不知道,自己家小兒子早已與他家瑩兒兩情相悅嗎?
看來這其中定有蹊蹺。
以防萬一,自己還是先問清楚為好。
於是他回道:“陛下先別急,隻是感情之事我並非全然都能替瑩兒做主,還是應當先問過兩個孩子的意見才是。”
“嗐,還以為你要說什麽呢。”蕭帝一擺手,“早問過了,昨日你家閨女親口與我家婆娘說的,說是喜歡高的、帥的、會打架的、還會騎射的,你說她這說的不就是墨兒嗎?哈哈哈哈。”
“……”
這說的……是太子?
卜世邕到底是久經沙場之人,一眼就瞧出了裏麵的不對勁,再略一思忖,便推斷出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無非就是帝後二人想促成這門親事,對象便是太子和他家瑩兒。而他那傻女兒又全然不知情,便說了一堆意有所指的形容詞。
等帝後聽到耳朵裏,自然而然便將太子對號入座。不過想來她說的那些話,太子應當也全都符合,因此才導致了這樣的誤會。
卜世邕眼眸低垂,暗暗盤完經過,打鼻腔裏不自覺哼笑了聲。
“你這是什麽笑?”蕭帝不解。
但他並不打算糾正這場誤會,眼眸一轉,便又問道:“沒什麽。那太子呢,太子殿下可矚意我家瑩兒?可不要勉強了太子殿下才好。”
“不勉強不勉強,我去問過他,他說都聽我和他母親的,這孩子最是省心了,哈哈哈。”他又仰頭大笑了幾聲。
殊不知對麵之人眸底微沉,心中默道:太子殿下如此聰慧之人,定是早猜到帝後之意,故意言之。
莫不是,也喜歡瑩兒?
若當真如此,那便最好不過。
他一向是不喜二皇子的,年少輕狂、又衝動魯莽、做起事來不管不顧,這樣的人若為夫婿,將來不遭連累也得操心過甚。
那樣的日子,他家瑩兒如何受得了?
就算她受得了,他和妻子也不忍心看著她跳入火坑啊。
想罷,他逐漸展露笑顏,起身對著蕭帝拱手作揖:“既然兩個孩子兩情相悅,那我這個做父親的也不好再說什麽。臣一家,謝陛下抬愛。”
說完便欲下跪,還好蕭元宗急忙扶住。
拍了拍他的肩道:“好好好,你同意便皆大歡喜了。待欽天監尋個好日子,我便派人去你家提親去。”
話落,兩位操碎心的老父親終於浮現喜色,趁著高興,坐回桌前碰了一杯又一杯的酒。
可與這般喜悅之情形成對比的,是西北方的菀樂閣。
方才卜幼瑩剛用過午膳,便逢祁頌過來找她。
這次是從大門進來的,屏退眾人後,興衝衝的讓她幫忙選提親那日,要送給她父母的禮物。
他這一說,卜幼瑩便想起昨日之事,於是問了他,昨日是否同皇後娘娘說過提親一事。
蕭祁頌一聽,懵了:“我從未與阿娘說過啊。”
這回輪到卜幼瑩懵了。
思緒停滯瞬息後,她猛地反應過來:“糟了!伯母她是真的想幫我留意!”
“你在說什麽啊?”他聽得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