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主體的建設這時候也已經差不多了,畢竟就是七層樓,施工難度沒有高層那麽大,而且10月份施工,天氣開始變涼爽,擱在6月份,估計速度也就是現在的一半。


    凱輝建築公司的老總林凱輝現在也算是郭書喻的朋友了,雖然兩人年齡有著差距,但是身份和財富足以抹平年齡上的那點差距。


    林凱輝表示,主要也是趕上天氣好,一直沒有遇上什麽大風下雨天氣,要不然工期肯定會受影響,不過工期雖然沒有受影響,但是這一項目他們真很難賺到什麽錢。


    郭書喻給的時間太緊,他隻能找其他的工程隊一起來施工,差不多一個施工隊負責兩棟樓,同時施工,這也是這麽快就完成主體的原因,可這樣一來,林凱輝的利潤自然就少了。


    好的一點是,郭書喻這裏沒有那麽亂七八糟的事情,手續又是羅永勝在跑,因此也算是省了一大筆的公關費用,不過即便這樣,估計這幾個億的項目最終下來利潤也不會超過1000萬。


    林凱輝天天抱怨,抱怨的多了,郭書喻也隻能退讓一步,那你加快施工吧!早完成一天,我給你加50萬。


    三個多月也就是100多天的工期本來就非常緊了,就是提前又能提前多少?所以這話郭書喻說的非常痛快,對林凱輝來說,最多也就是能多拿個二三百萬,不過聊勝於無。


    按照郭書喻的要求,新村弄出來一個樣板間,已經完成了簡裝,甚至放了家電家具提供參考,十個房間,十種裝修風格,沒花錢,是市裏家具城和家電商場讚助的。


    讚助的目的不言而喻,畢竟800多戶家庭,每家就是隻買兩個空調,那還1600多個空調呢,相比較1600多個空調的利潤,就這點投資又算什麽,本來家電商場和家具城還想要給羅永勝、郭書喻提點,但那點錢郭書喻能看得上?羅永勝更不用多說,他從不是一個看重錢的人。


    村裏的兩位領導不要,優惠力度自然就到了村民手裏,加上下鄉補貼,一台大品牌的空調也不過1899,櫃機貴一點,但圓柱櫃機也才3099。


    當然,價格便宜,耗電量自然就要大一點,反正一晚上一度電肯定不夠,不過空調這東西也就是臥室用一用,客廳的多半也就是一裝飾,一年也開不了幾次。


    家具也差不多,反正淨麵積80平米的房子,二室二廳一廚二衛的格局,全套下來3萬多一點,包括廚房和衛生間。


    郭書喻也大氣,直接表示到時候讓村民出3萬,多出來的那些村委出了。


    這裏值得一說的是,新村的房子跟老宅並非按比例兌換的,而是按照家裏的人口,本來羅永勝、郭書元他們都不建議這樣做,畢竟漏洞太大,今後如果有村民起訴村委,村委絕對是沒有理的那一方。


    不過最終郭書喻還是選擇堅持。


    不按照老宅的麵積而是按照人口,一人可分40平米,不過新村社區的戶型隻有80平和160平兩種,所三口之家可以分得80平,多出三口的可以分複式,如果你家就是三口但也想住複式也沒有關係,可以和父母住一起或者生二胎嘛!這樣就滿足條件了。


    新村社區的房屋不允許出售,隻能自家居住,這一點倒是和現在農村的宅基地政策一樣,你隻有使用權而沒有所屬權。


    年紀大了,人沒了,那麽村委有權利收回房子,然後分給其他的年輕人。


    樓層完全是抓鬮決定,一切看運氣,此外就是四口之家的複式問題,多一口人就能住複式,那豈不是大家都搶著住複式?


    也不能這樣想,首先複式都是頂樓,位置不太好,其次郭家莊的分房政策是結婚便可以分一套房,因為人均40平米,所以四口之家如果選擇了複式,那麽等今後孩子結婚的時候,肯定有一個孩子不能再分房,因為你們家的平方已經用盡。


    社區一共是1500套商品房,但是隻有800餘戶,剩下的那些商品房就是用來提供給即將結婚和將來結婚的年輕人的。


    不同意這樣的分配方式?不同意那郭家莊不歡迎你,你還是把你的戶籍遷到鎮上吧!


    實際上一開始還真有不少人不願意,畢竟他們的戶籍在老家,兒女卻沒有,也就是說,那樓房他們就是住也根本住不了太長時間,等他們一死,那房子就收回去了,兒女一點好處撈不到。


    可是心裏不願意歸不願意,真讓他們放棄郭家莊的戶籍他們還不樂意,尤其養老院的政策出來之後,他們更不願意放棄了。


    願意贍養老人的,多半都已經把老人接到了城裏,部分是老人自己不願意過去,而不管哪一種,郭家莊的養老院政策無疑都很讓他們滿意。


    不用兒女們操心,中午還管飯,如果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那麽養老院就會把你接過去,起碼到死不會遭罪,相比較而言,可比子女靠譜多了,主要是現在兒女們事情多、壓力大,根本沒有能力和時間照顧他們。


    實際情況可能沒有這麽好?可是那何必呢?總要有一個理由吧!這養老院和門診的政策也不是他們爭取來的,而是郭書喻主動提出來的,如果不準備弄好,當時完全沒必要說,而且現在村裏年紀比較大,獨立生活能力比較差的已經被送進了養老院,錢就是村委出的,甚至找的都是比較好的那種養老院,一個月就要一千多兩千的那種。


    12月份中旬,郭家莊完成了12月份的第二次廟會之後,周桐坐上了來郭家莊的火車,為此郭書喻提前一天就安排人把古鎮區村委的婦女主任辦公室給收拾了出來。


    12月份的兩次廟會,遊客的數量都非常多,主要是郭家莊的很多某音視頻號粉絲數量已經突破了50萬,郭家莊官方帳號更是突破了100萬。


    隨著郭家莊的名聲漸漸起來,古鎮區這邊也開始出現一些網紅,而就是這些網紅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郭家莊。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本來郭書喻還在想要不要請幾位網紅,現在看來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了。


    三晉旁係的大掌櫃們能力不用多說,借著遊客們數量的增長,郭記的營業額也直線上升,這時候就是不建廠都不行了,瓷器還好一點,畢竟太貴,大部分人都舍不得花錢,但是糕點……大幾十位糕點師傅實在是有點忙不過來,哪怕他們都有助手。


    不出意外的話,12月份郭家莊的收益能夠突破一個億。


    每個月1個億,那一年就是12個億,即便不等明年擴張,也足夠引起鎮上的重視,廣川縣不能說貧困縣,但也絕對不富裕,12億產值的企業別說在東王鎮,就是縣裏也足夠引起重視了。


    不過現在縣裏肯定也異常的悔恨,三年的免稅,這是多少錢沒有了?但悔恨也晚了,政策都已經下來,總不能出爾反爾吧!當然,來郭家莊調研的領導嘮叨兩句不可避免。


    周桐急著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郭家莊即將舉辦集體婚禮,一共726對新人,毫無疑問,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郭義貞又促成了幾十對。


    不僅如此,後麵談得這些,姑娘們的條件明顯比之前的要好很多,模樣吧雖然沒有太出挑的,但是專科生多了不少,甚至還有一位本科生。


    那位本科生還是銀行工作的,也不知道怎麽回事,人家就相中了郭書喻的一個年輕族人,這還不到一個月,兩人已經開始談婚論嫁了。


    不過有成的也有成不了的,畢竟彩禮不能超過10萬,肯定會讓一部分人打退堂鼓。


    對這種自然也沒什麽好可惜的,族人們的婚姻大事郭書喻不想插手,他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品德必須過關,那種嫁過來當天,家門口要錢不下車的,絕對不慣著!從哪裏來的就滾回到哪裏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族長的悠閑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河裏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河裏的魚並收藏族長的悠閑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