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看不見的病人(出書版) 作者:範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倒像是我在夢中見到的他,看不清晰。
那就更不可能了,我夢中的江斌怎麽會出現在鏡子裏。
這太瘋狂了,比我的怪夢更無法解釋。
我長歎一口氣,回想自己曾經到醫院對大腦做過檢查。
難道我要開始懷疑醫院的檢查結果了嗎?
真的是江斌嗎?
我一邊困惑,一邊琢磨。
看不清楚這一點的確和夢中是相似的,但我的鏡子畢竟沒有變得一片烏黑,隻是出現了一個黑色的人影。可如果不是從黑暗的背景中走來,為什麽我記不得他的臉,隻看見了一雙眼睛呢?
我搖搖頭,再想下去也沒有結果了。這才漸漸把注意力轉向了當天的工作。
第四章 致命禮物
一
今天的來訪者是一位事業上小有成就的男士,他叫張羽,33歲,正值青壯年階段。
他的生活過去挺勞苦,近來終於柳暗花明,一切都步入正軌。他在這個年紀就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實屬不易。有時運,也離不開他自己的努力。
我第一次見他時,就從他意氣風發的麵貌中看出了一種沉穩的氣質。他的笑容隨時可以收起,然後轉入一個嚴肅深邃的話題。
當我問他有什麽需要幫助的時候,他沒有立刻正麵回答我,而是岔開話題轉而詢問我,谘詢要怎麽做,一般的流程是什麽,都能解決什麽問題。
我知道,他對谘詢、對我,還不夠放心,有一定的防備心。這是自然的,經常有這樣的來訪者,他們需要更多的說明和解釋,倒也沒什麽。
不過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是思慮較為縝密的類型,不會輕易相信他人,這可能也表現在他日常的工作和社交當中。
在整個過程裏,他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很有禮貌,仿佛在做接待的人是他,而不是我。
在剩下的時間裏,他介紹了一下自己所在的行業,目前的大致狀況,家庭成員等。
他已經結婚了,有一位妻子,準備生育孩子。
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他認為自己沒什麽問題,主要是有時候工作壓力大,睡眠不是很好,因此想要調節一下,詢問一些減壓的方法。
今天是我第三次見他。
我回顧完以上過程,收拾好心緒,走進了自己的工作室。
他選擇在周五的早晨來見我,做完谘詢他會繼續投身於工作中,同時也不會耽誤他的周末,他總是盡可能在他們夫婦二人都放假的日子裏陪伴妻子。
總體而言,我的這位來訪者屬於高能力的人群,工作能力強,待人接物有妥善的分寸,維係家庭方麵也做得不錯。
就他提出的問題來看並不算嚴重。今天我們可能會繼續討論壓力的處理,以他的自省能力和主動性,再調節一兩個星期應該就會呈現出一定的效果。
對於見他,我帶有一種天然的放鬆的心態。不過眼看時間快到了,我還是提醒自己,應該放空自己的思緒和判斷,不對來訪者做過多的提前預設,因為那樣可能會在新情況出現的時候有失偏頗。
而盡量放空不預設,能夠還原來訪者當下的真實狀況,而不會被谘詢師主觀地解讀,也不會在第一時間因為預判錯誤而失望。
正這麽想著,張先生來了。
他依舊麵帶微笑,和我打招呼。
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我覺得這微笑僅僅是出自他的禮節,隨時可能消失。
但我知道那隻是我個人隨意的聯想,沒有什麽依據。
“嗯……壓力的部分,好了一些。”他開口說道。
我的預想好像沒錯,我挺高興。
“那麽,今天想聊些什麽呢?繼續探討這部分,還是……”
“嗯,可以說點其他的吧。我想說一件采訪的事。”
“采訪?”我第一次聽他提起工作壓力以外的事,所以格外注意。
“對,是對我的一次采訪。在……北京吧,沒錯,是在北京。我的記憶有點模糊,采訪中的問題我也記不清了,左不過就是那些,我如何組建團隊的,遇到了什麽困難,今後的方向是什麽之類的。
“不過其中有一個問題,我卻記得異常清楚。”
他不再看我,也不再微笑,轉而皺起了眉頭,仿佛陷入思索當中。
雖然,他在交談中也不總是微笑的,談到苦惱處也時常嚴肅下來,但沒有一次會嚴肅得這樣徹底,已經顧不上眼前的我,完全投入進去。
“他問我,是什麽支撐我度過最困難時刻的。”
聽上去,這也不是一個很特殊的問題,對他而言有什麽特別的意義嗎?
“那,你是怎麽回答的?”我問。
“我說,是妻子的支持和陪伴,幫助我度過的。”
“哦。這個問題對你而言,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嗎?”我還是不太明白。
“其實也沒什麽,隻是我回答完後,似乎瞥見門外有什麽人,那人在做些什麽。雖然隻是那麽一瞥,但是我心裏感到很慌張。我覺得真的有什麽事發生,而當時我們誰也沒有注意到。”
這時候,他的神情不止有嚴肅,還有慌張,這種慌張在他過去的言語中從未出現過。
可惜我仍然沒有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甚至更加困惑了。
“你說門外有人,是什麽門,是你們進行采訪的那個地方嗎?”
“啊,是。”他轉頭看我,點頭,仿佛這時才意識到自己的狀態過於自我,說的話有些跳脫了。他又微笑,“是我們采訪的那個地方,好像是禮堂,記不清了。我做完演講,他們便上來采訪,大家都安靜地看著我,聽著我的回答,沒有人注意到門外。”
“哦,那是一個公眾場所。”
“對,公眾場所的門外應該時不時會有人走過的,不知道為什麽,在那一瞬間,我感覺有什麽不一樣的事情在門外發生了。”
“是看到了什麽特別的人嗎?為什麽說感覺有事發生,那事實上呢?”我有點被繞暈的感覺。
“不知道。呃,從事實上來說,應該是沒有什麽事發生,因為那一瞬間過後,一切就回複正常了,我定睛朝外麵看的時候,什麽人也沒有。采訪結束以後,也沒聽人說有什麽壞事發生。直到現在,都沒有什麽事,一切正常,禮堂所在的校園平靜祥和。”
我反應了幾秒鍾:“也就是說,你感覺自己在一瞬間瞥見了什麽人,或者說是什麽場景,但後來證明什麽也沒有發生,可你還是想起來就覺得慌張?”
他肯定地答道:“是的。”
我一時無言以對,這聽起來……太不尋常了。
我盡量合理化思考,是否張先生其實並沒有清晰地看見什麽,隻是後來回憶時,加上了自己的聯想?
可是,如果他看到的隻是一個普通場景,為什麽會產生聯想呢?
“那個場景、那個人對你很重要嗎?”
“為什麽這麽問?”他自己也在苦思冥想。
“能夠讓你在事後還留有印象,引起你的強烈反應,那應該不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場景吧?”
“嗯,應該是這樣的。”
“那麽,這會讓你想到什麽呢?
“是重要的人,妻子或其他家人嗎……”
他搖了搖頭,好像都不是。
我又想起一個細節:“你剛才說,采訪結束以後,也沒聽說什麽壞事發生。似乎在你潛意識裏,那個場景會引發什麽壞事?”
“這個……”這一點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你這麽說,好像的確如此,我一想起它就有不好的感覺,一種壞的,或者說是很糟糕的感覺。很糟糕很糟糕……”
他閉上眼睛,眉頭皺得更緊了。
我想,這時候的他,更接近自然狀態下的自己了,而不是那個時刻顧念著要保持微笑的成功人士。
他在不知不覺中貼近自身的感受,貼近潛意識。
“那個感覺讓你想起了什麽?”
他沒有說話。
過了一會兒,他才睜開眼睛:“不知道為什麽,我感到很熟悉,就是因為我對它有印象,所以在想起它的時候有一種熟悉感嗎?”
“它”顯然是指那個場景。
“不對,不是一般的熟悉。”他自言自語著,“在這之前我是熟悉這個場景的,看到它的時候才會訝異。所以,所以才有這麽強烈的印象。”
我很少見到他這般模樣,但我想他是在深入地自我探索,所以隻是在旁邊陪伴他,不做幹涉。
我思考著他說的話,輕輕地問道,“如果印象深刻的話,為什麽會忘記呢?”
“是啊,為什麽……”
就在這樣有所突破,也仍舊迷惑中,我們的谘詢時間快要到了。
前兩次的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在總結收獲,以及討論下一次谘詢的安排了。
然而這一次,他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絲毫沒有注意到時間。
我考慮是否要提醒他時間。
“我們的時間還有……”
“時間,對了,就是時間的問題。”他突然抬頭對我說道,似乎想通了什麽。
“這個事情很不合理,的確是這樣,我看到的整個場景都不合理,所以老是串不起來。因為它不隻是一個場景,而是一件事件,它是有時間性的。
“在那一瞥中,我隻有不到一秒的時間,根本來不及,但我就是看到了……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
我的確不太明白,但我決定讓他再多說一些:“是什麽事件呢?”
他又閉上了眼睛,這一次,回憶似乎突破了阻礙,可以自然地流露出來:
“首先,我從門外瞥見的,的確是一個場景而已,一個靜態的場景,一個人正在交給另一個人一樣東西。”停頓了一會兒,他再次確認道,“是的,就是這個場景,就是這個。”
“哦……”聽上去沒有什麽很特別的地方,“是什麽東西呢,有看清嗎?”
他輕搖了一下頭。我以為他說,時間太短,看不清。
沒想到他回答說:“那東西的外麵被一塊白布包著,但我知道,那是一個重要的東西。”
我想問他是怎麽知道那東西重要的,但我沒問,在這個時候不能打斷他的敘述和思路。
“很重要,簡直是致命。”
“致命?”這個詞說出來,的確讓人有點慌,“是什麽危險的物品?”
那就更不可能了,我夢中的江斌怎麽會出現在鏡子裏。
這太瘋狂了,比我的怪夢更無法解釋。
我長歎一口氣,回想自己曾經到醫院對大腦做過檢查。
難道我要開始懷疑醫院的檢查結果了嗎?
真的是江斌嗎?
我一邊困惑,一邊琢磨。
看不清楚這一點的確和夢中是相似的,但我的鏡子畢竟沒有變得一片烏黑,隻是出現了一個黑色的人影。可如果不是從黑暗的背景中走來,為什麽我記不得他的臉,隻看見了一雙眼睛呢?
我搖搖頭,再想下去也沒有結果了。這才漸漸把注意力轉向了當天的工作。
第四章 致命禮物
一
今天的來訪者是一位事業上小有成就的男士,他叫張羽,33歲,正值青壯年階段。
他的生活過去挺勞苦,近來終於柳暗花明,一切都步入正軌。他在這個年紀就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實屬不易。有時運,也離不開他自己的努力。
我第一次見他時,就從他意氣風發的麵貌中看出了一種沉穩的氣質。他的笑容隨時可以收起,然後轉入一個嚴肅深邃的話題。
當我問他有什麽需要幫助的時候,他沒有立刻正麵回答我,而是岔開話題轉而詢問我,谘詢要怎麽做,一般的流程是什麽,都能解決什麽問題。
我知道,他對谘詢、對我,還不夠放心,有一定的防備心。這是自然的,經常有這樣的來訪者,他們需要更多的說明和解釋,倒也沒什麽。
不過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是思慮較為縝密的類型,不會輕易相信他人,這可能也表現在他日常的工作和社交當中。
在整個過程裏,他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很有禮貌,仿佛在做接待的人是他,而不是我。
在剩下的時間裏,他介紹了一下自己所在的行業,目前的大致狀況,家庭成員等。
他已經結婚了,有一位妻子,準備生育孩子。
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他認為自己沒什麽問題,主要是有時候工作壓力大,睡眠不是很好,因此想要調節一下,詢問一些減壓的方法。
今天是我第三次見他。
我回顧完以上過程,收拾好心緒,走進了自己的工作室。
他選擇在周五的早晨來見我,做完谘詢他會繼續投身於工作中,同時也不會耽誤他的周末,他總是盡可能在他們夫婦二人都放假的日子裏陪伴妻子。
總體而言,我的這位來訪者屬於高能力的人群,工作能力強,待人接物有妥善的分寸,維係家庭方麵也做得不錯。
就他提出的問題來看並不算嚴重。今天我們可能會繼續討論壓力的處理,以他的自省能力和主動性,再調節一兩個星期應該就會呈現出一定的效果。
對於見他,我帶有一種天然的放鬆的心態。不過眼看時間快到了,我還是提醒自己,應該放空自己的思緒和判斷,不對來訪者做過多的提前預設,因為那樣可能會在新情況出現的時候有失偏頗。
而盡量放空不預設,能夠還原來訪者當下的真實狀況,而不會被谘詢師主觀地解讀,也不會在第一時間因為預判錯誤而失望。
正這麽想著,張先生來了。
他依舊麵帶微笑,和我打招呼。
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我覺得這微笑僅僅是出自他的禮節,隨時可能消失。
但我知道那隻是我個人隨意的聯想,沒有什麽依據。
“嗯……壓力的部分,好了一些。”他開口說道。
我的預想好像沒錯,我挺高興。
“那麽,今天想聊些什麽呢?繼續探討這部分,還是……”
“嗯,可以說點其他的吧。我想說一件采訪的事。”
“采訪?”我第一次聽他提起工作壓力以外的事,所以格外注意。
“對,是對我的一次采訪。在……北京吧,沒錯,是在北京。我的記憶有點模糊,采訪中的問題我也記不清了,左不過就是那些,我如何組建團隊的,遇到了什麽困難,今後的方向是什麽之類的。
“不過其中有一個問題,我卻記得異常清楚。”
他不再看我,也不再微笑,轉而皺起了眉頭,仿佛陷入思索當中。
雖然,他在交談中也不總是微笑的,談到苦惱處也時常嚴肅下來,但沒有一次會嚴肅得這樣徹底,已經顧不上眼前的我,完全投入進去。
“他問我,是什麽支撐我度過最困難時刻的。”
聽上去,這也不是一個很特殊的問題,對他而言有什麽特別的意義嗎?
“那,你是怎麽回答的?”我問。
“我說,是妻子的支持和陪伴,幫助我度過的。”
“哦。這個問題對你而言,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嗎?”我還是不太明白。
“其實也沒什麽,隻是我回答完後,似乎瞥見門外有什麽人,那人在做些什麽。雖然隻是那麽一瞥,但是我心裏感到很慌張。我覺得真的有什麽事發生,而當時我們誰也沒有注意到。”
這時候,他的神情不止有嚴肅,還有慌張,這種慌張在他過去的言語中從未出現過。
可惜我仍然沒有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甚至更加困惑了。
“你說門外有人,是什麽門,是你們進行采訪的那個地方嗎?”
“啊,是。”他轉頭看我,點頭,仿佛這時才意識到自己的狀態過於自我,說的話有些跳脫了。他又微笑,“是我們采訪的那個地方,好像是禮堂,記不清了。我做完演講,他們便上來采訪,大家都安靜地看著我,聽著我的回答,沒有人注意到門外。”
“哦,那是一個公眾場所。”
“對,公眾場所的門外應該時不時會有人走過的,不知道為什麽,在那一瞬間,我感覺有什麽不一樣的事情在門外發生了。”
“是看到了什麽特別的人嗎?為什麽說感覺有事發生,那事實上呢?”我有點被繞暈的感覺。
“不知道。呃,從事實上來說,應該是沒有什麽事發生,因為那一瞬間過後,一切就回複正常了,我定睛朝外麵看的時候,什麽人也沒有。采訪結束以後,也沒聽人說有什麽壞事發生。直到現在,都沒有什麽事,一切正常,禮堂所在的校園平靜祥和。”
我反應了幾秒鍾:“也就是說,你感覺自己在一瞬間瞥見了什麽人,或者說是什麽場景,但後來證明什麽也沒有發生,可你還是想起來就覺得慌張?”
他肯定地答道:“是的。”
我一時無言以對,這聽起來……太不尋常了。
我盡量合理化思考,是否張先生其實並沒有清晰地看見什麽,隻是後來回憶時,加上了自己的聯想?
可是,如果他看到的隻是一個普通場景,為什麽會產生聯想呢?
“那個場景、那個人對你很重要嗎?”
“為什麽這麽問?”他自己也在苦思冥想。
“能夠讓你在事後還留有印象,引起你的強烈反應,那應該不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場景吧?”
“嗯,應該是這樣的。”
“那麽,這會讓你想到什麽呢?
“是重要的人,妻子或其他家人嗎……”
他搖了搖頭,好像都不是。
我又想起一個細節:“你剛才說,采訪結束以後,也沒聽說什麽壞事發生。似乎在你潛意識裏,那個場景會引發什麽壞事?”
“這個……”這一點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你這麽說,好像的確如此,我一想起它就有不好的感覺,一種壞的,或者說是很糟糕的感覺。很糟糕很糟糕……”
他閉上眼睛,眉頭皺得更緊了。
我想,這時候的他,更接近自然狀態下的自己了,而不是那個時刻顧念著要保持微笑的成功人士。
他在不知不覺中貼近自身的感受,貼近潛意識。
“那個感覺讓你想起了什麽?”
他沒有說話。
過了一會兒,他才睜開眼睛:“不知道為什麽,我感到很熟悉,就是因為我對它有印象,所以在想起它的時候有一種熟悉感嗎?”
“它”顯然是指那個場景。
“不對,不是一般的熟悉。”他自言自語著,“在這之前我是熟悉這個場景的,看到它的時候才會訝異。所以,所以才有這麽強烈的印象。”
我很少見到他這般模樣,但我想他是在深入地自我探索,所以隻是在旁邊陪伴他,不做幹涉。
我思考著他說的話,輕輕地問道,“如果印象深刻的話,為什麽會忘記呢?”
“是啊,為什麽……”
就在這樣有所突破,也仍舊迷惑中,我們的谘詢時間快要到了。
前兩次的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在總結收獲,以及討論下一次谘詢的安排了。
然而這一次,他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絲毫沒有注意到時間。
我考慮是否要提醒他時間。
“我們的時間還有……”
“時間,對了,就是時間的問題。”他突然抬頭對我說道,似乎想通了什麽。
“這個事情很不合理,的確是這樣,我看到的整個場景都不合理,所以老是串不起來。因為它不隻是一個場景,而是一件事件,它是有時間性的。
“在那一瞥中,我隻有不到一秒的時間,根本來不及,但我就是看到了……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
我的確不太明白,但我決定讓他再多說一些:“是什麽事件呢?”
他又閉上了眼睛,這一次,回憶似乎突破了阻礙,可以自然地流露出來:
“首先,我從門外瞥見的,的確是一個場景而已,一個靜態的場景,一個人正在交給另一個人一樣東西。”停頓了一會兒,他再次確認道,“是的,就是這個場景,就是這個。”
“哦……”聽上去沒有什麽很特別的地方,“是什麽東西呢,有看清嗎?”
他輕搖了一下頭。我以為他說,時間太短,看不清。
沒想到他回答說:“那東西的外麵被一塊白布包著,但我知道,那是一個重要的東西。”
我想問他是怎麽知道那東西重要的,但我沒問,在這個時候不能打斷他的敘述和思路。
“很重要,簡直是致命。”
“致命?”這個詞說出來,的確讓人有點慌,“是什麽危險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