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看不見的病人(出書版) 作者:範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離婚,母親是沒有想過的。她總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再離婚,一個人不知如何生存,也害怕落人話柄,若非實在過不下去,她是不會走到那一步的。過去她也鬧過,吵到了街坊鄰居,吵到了居委會那裏,大家對她大多是數落規勸,每次調和後丈夫也老老實實道歉求和。
畢竟是夫妻雙方的事,妻子原諒了,旁人自然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是這個惡習就像慢性疾病纏繞著這個家庭,每每因為一些小事,頑疾複發。久而久之,施暴者和被施暴者都已習慣,竟比最初更不可能分開了。
可憐小小年紀的餘川就已經有所領悟,有一些事就是難以改變的。隻是在一個人待著的時候,他還是難免想到那個問題。
為什麽是我呢?
為什麽是這樣的父母?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這是命運,是他想不明白,卻終究會接受的現實。
也有好的時候,母親對他一直疼愛有加,要不然也不會在萬不得已下,請來了谘詢師,她想要緩和父子之間的矛盾,以免丈夫一氣之下,對兒子施暴過分了。
父親在心情好的時候,也會誇他兩句。
父親過於分裂和不穩定的態度變化,讓家庭處於矛盾的氛圍之下,餘川在過小的年紀就要處理極端矛盾的感受,愛與恨的糾葛令他疼痛。
父親這種過度嚴厲和情緒化深深地影響了餘川的性格和人際關係,他與人疏遠,內心自卑也要強。好在他的學習成績目前尚好,隻是他仍然感到內在的匱乏和無力,常常覺得生活無趣,擔心將來。
他內化了父親的要求,對自己也極為苛刻。隱約中,他總在幻想,如果自己可以保持優秀,更優秀,將來是否有機會改變這一切。
所以才會在大白天裏,做了那個白日夢吧。若人人都有合格的父母,成長的苦痛大概會少一些,這便是他的理想。
“你們說的那些幫忙,我知道,也有其他人來幫過我們。但是媽媽隻是希望你的到來可以讓爸爸克製一點,沒有什麽根本的變化的。”他淡然地說。
他說完這句話,我便在心裏感慨,很多時候家長們都忽略了孩子的智慧。孩子是明白的。他了解自己的母親,他知道母親雖想保護他,但卻沒有勇氣和能力去做根本的改變,隻能在問題爆發的時候,找點辦法止疼而已,治標不治本,飲鴆止渴。
我能感覺到,對於自己家庭的症結,他自己已經翻來覆去思考了許多,隻是在思考過後發覺無能為力,那才是真正的無力。
“謝謝。”說了這麽多,他的表情似有一些紓解,還不忘對我感恩。
在回應時,我沒有對他的家庭做過多的評價,隻是關心他的安全,詢問父親對他下手多重,是否能夠保護自己,若有必要,應報警。
他聽了點頭應允,但我還是決定等會兒再和他的父母說道一番,並且對谘詢保留必要的錄音憑據。
最後,我們又聊到了那個夢。
他給我講了夢的過程,和我記憶中的相差無幾。
他說夢中有一人來找他,與他聊了幾句。
我想起了什麽,問道:“那你記得在夢裏,你與那個人最後說了什麽嗎?”
他仔細地回想,隨後卻皺了皺眉,道:“這個有些模糊了,隻是依稀記得對那個人說了一句話。具體想不起來,好像是交代了一句什麽。”
我看谘詢時間已經過了,便在這裏停下。我告訴他如果有需要的話,還可以再聯係我。
走出他的臥房,我又花了些時間和他的父母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進行了一些普法教育。
家庭暴力是違法行為,言語上的暴力也在其列,當地婦聯和派出所等機構都有權幹涉。
鑒於目前的情況,我有義務撥打報警電話,知會當地派出所,以使他們了解情況,進一步監管和預防。
三
走在回去的路上,我心中感慨。
不知今天一番談話過後,對於他們的家庭,會產生何種影響。餘父真的會收斂嗎?還是本性不改,在日後愈加報複呢?
這都是有可能的,而我已經把自己能做的和該做的,都做了。隻是一次探訪,我也改變不了許多。這便是谘詢工作的局限了,它能給人的幫助是有限的,有些人能從中獲益,有些人尚不能夠,我早已了然,也不至於失落。
一個家庭的病灶,往往盤根錯節,深入骨髓,不是每個成員都願意改變。唯一讓我牽掛的就是家裏的孩子了,他對目前的處境是有思考的,我期待他有更幸福的未來。
後來,我沒有再造訪過餘川的家。
想來他的父親不太願意見到我,不過,餘川倒是還和我有聯係。我們沒有再約谘詢,但我給他留過聯係方式,他給我發了一封電子郵件。
他告訴我,那天民警來了以後,進行了詳細的詢問,對父親實施處罰和教育,並且建議母親在必要時可以申請保護。父親或許有所悔悟,又或許是迫於忌憚,之後的一段時間收斂了許多。
他還告訴我,那日我離開之後,他還在想著那個問題,他一直想著,自己到底交代了那個人什麽話。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明白,夢中的自己,並非要交代給那個與他說話的人什麽話。
當時,夢中的他原話是:“告訴他,記得……”
原來,夢中的他,意識到自己就要醒來,夢即將消失,情急之下便想交代眼前這人轉達一句話。而他想要傳話的,就是無法與之碰麵的,醒來以後的自己。
他捫心自問,那句話會是什麽。
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他覺得那句話應該是:“告訴他,記得,我等著他。”
未來的他,在未來,等著他。
這話聽著像一句廢話,但仔細琢磨,對他這個當事人而言,是有著特別的意義的。
夢中的中年人形象,代表著他對自己未來的想象,這個形象是一個有成就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實現了理想,幫助了成千上萬個可能和他有一樣遭遇的家庭,這些都是他對於未來美好的期待。
這個未來的他在等著餘川,等著他努力地,一步一步朝他靠近。心中存有一個理想,人就會下意識地朝這個方向邁進。
我慶幸他心中的方向是善的,是光明的,是有希望的。
雖然等他長大,未必能夠實現夢中那樣宏大的偉願,又或者當他成長到一定年歲,發覺自己過去的想象天馬行空,無法落地。人總是在成長中根據實際再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這也是尋常的。
不論到了中年,他究竟是以何種身份與自己相見,平凡人物也好,成功人士也好,都不要緊。我相信,無論身在何處,隻要有美好的願景,人生就是有希望的。
“夢中的我,好像知道眼前之人能夠連接夢境與現實,能夠幫他轉達。而你恰好就問到了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他要說的話。你好像就是那個人,你是來幫我的。謝謝。”
他向我表示感謝,我很高興看到雖然生活給他製造了這樣的困難,但他仍不忘感恩。
我有些意外,通過這種方式,他感覺到了我的幫助,但轉念一想,這才是我谘詢服務最本質的部分吧。
幫助一個人看見自己的內心。
第六章 仿真夢
一
與男孩餘川之間的聯係暫告一段落。
我想起一些未完成的事情,還是決定按照原計劃繼續。
我給自己擬定了一個假期安排,在接下來的一周,陸續與所有的谘客都做好了商量和通知。
一個多星期之後的某天,我關上工作室的門,走出那幢大樓。
我知道,自己明天就不需要過來了。我已訂好了機票,明天就去遠方度假放鬆。
我一直想停下來休息一段時間,一方麵是有些累了,另一方麵也是最近遇到的奇怪事有些多,我下意識地想要避一避。
尤其是上次見到那人影的事,著實讓我大吃一驚。
先休息一段時間吧,或許休息以後,一切都會好的。
時間已近黃昏,街邊的路燈漸漸亮了起來。我走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逛著,並不著急回家,我朝著一處僻靜的公園小路走去,回顧這一段時間以來的工作和生活,有付出,也有收獲,總體是滿意的,隻是不知問題出在哪裏。
無人與我說話,我獨自低頭想著。
這個時候,我看見了燈光下自己的影子。我踩著影子往前走,倒別有一番感受。
不一會兒,我好像在自己的影子旁又看見了別的什麽。
是有誰在後麵跟著嗎?
我旁邊沒有別人,不應該有多出來的……
我馬上轉頭往後看。
一陣涼風吹過我的麵頰,背後是一片漆黑,空空蕩蕩。什麽也沒有看清。
沒有人。
我沒有了先前的那番閑情逸致,隻想早點走出這條羊腸小道。
今天也不知怎的,連一個同路的人也沒有見著。
又走了一段,道路漸漸寬敞起來,還有幾人在不遠處散步聊天。
我這才踏實下來,步子也放緩了一些。
不遠處出現了一幢大樓房,樓房的窗戶裏透出白色的燈光。
這是……
我覺著眼熟,走出了小道,徑直朝那裏走了過去。
剛走到樓下,我就認出了這個地方。這不是我實習的那個精神衛生中心嗎?
在實習的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往返於這裏和工作室,我怎麽從來沒有從這條路走過?因為這條路通的是側門嗎?
我有些恍惚。
樓上一些房間的燈還亮著,既然來了,我便想進去再看看。
我先沿著走廊來到了衛生間,剛才走了一路,正想找個廁所。
從廁所出來,有一個公共的洗手池。我正伸手準備衝洗。
一個聲音喚住了我:“陸老師,您怎麽在這兒?”
我轉頭一看,是小胡,就是當初在這裏學習時,照顧許露的那名女護士。
我笑著回她:“我剛好路過這裏,想來看看你們呢。”
她高興地說:“肖醫生今晚剛好在呢,你等會兒再去看看他嗎?”
我剛想說要去看他,一回頭卻怔在了那裏。我的手還放在水池裏,自動感應的水龍頭裏不斷地流出水來,我卻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裏,眼睛死死地盯著鏡子,注視前方。
一旁的小胡覺察到了什麽不對勁,問道:“怎麽了?”
我從鏡子裏看到了小胡臉上的疑惑和自己臉上的慌張。
“你有沒有在鏡子裏看見什麽?”我聽見自己的聲音有些發顫。
“什麽?沒有啊。”
“好,沒事,我一會兒自己去找肖醫生。”
小胡和我道別之後就離開了。
我也轉過身,準備朝大樓裏麵走去。我感覺身體裏有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幹咽了一口口水,腦子裏卻仍無法平靜。
我又走到大樓外看了一眼,肖醫生的辦公室還亮著燈。
於是我下定決心,走上樓梯,準備找他坐坐。
畢竟是夫妻雙方的事,妻子原諒了,旁人自然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是這個惡習就像慢性疾病纏繞著這個家庭,每每因為一些小事,頑疾複發。久而久之,施暴者和被施暴者都已習慣,竟比最初更不可能分開了。
可憐小小年紀的餘川就已經有所領悟,有一些事就是難以改變的。隻是在一個人待著的時候,他還是難免想到那個問題。
為什麽是我呢?
為什麽是這樣的父母?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這是命運,是他想不明白,卻終究會接受的現實。
也有好的時候,母親對他一直疼愛有加,要不然也不會在萬不得已下,請來了谘詢師,她想要緩和父子之間的矛盾,以免丈夫一氣之下,對兒子施暴過分了。
父親在心情好的時候,也會誇他兩句。
父親過於分裂和不穩定的態度變化,讓家庭處於矛盾的氛圍之下,餘川在過小的年紀就要處理極端矛盾的感受,愛與恨的糾葛令他疼痛。
父親這種過度嚴厲和情緒化深深地影響了餘川的性格和人際關係,他與人疏遠,內心自卑也要強。好在他的學習成績目前尚好,隻是他仍然感到內在的匱乏和無力,常常覺得生活無趣,擔心將來。
他內化了父親的要求,對自己也極為苛刻。隱約中,他總在幻想,如果自己可以保持優秀,更優秀,將來是否有機會改變這一切。
所以才會在大白天裏,做了那個白日夢吧。若人人都有合格的父母,成長的苦痛大概會少一些,這便是他的理想。
“你們說的那些幫忙,我知道,也有其他人來幫過我們。但是媽媽隻是希望你的到來可以讓爸爸克製一點,沒有什麽根本的變化的。”他淡然地說。
他說完這句話,我便在心裏感慨,很多時候家長們都忽略了孩子的智慧。孩子是明白的。他了解自己的母親,他知道母親雖想保護他,但卻沒有勇氣和能力去做根本的改變,隻能在問題爆發的時候,找點辦法止疼而已,治標不治本,飲鴆止渴。
我能感覺到,對於自己家庭的症結,他自己已經翻來覆去思考了許多,隻是在思考過後發覺無能為力,那才是真正的無力。
“謝謝。”說了這麽多,他的表情似有一些紓解,還不忘對我感恩。
在回應時,我沒有對他的家庭做過多的評價,隻是關心他的安全,詢問父親對他下手多重,是否能夠保護自己,若有必要,應報警。
他聽了點頭應允,但我還是決定等會兒再和他的父母說道一番,並且對谘詢保留必要的錄音憑據。
最後,我們又聊到了那個夢。
他給我講了夢的過程,和我記憶中的相差無幾。
他說夢中有一人來找他,與他聊了幾句。
我想起了什麽,問道:“那你記得在夢裏,你與那個人最後說了什麽嗎?”
他仔細地回想,隨後卻皺了皺眉,道:“這個有些模糊了,隻是依稀記得對那個人說了一句話。具體想不起來,好像是交代了一句什麽。”
我看谘詢時間已經過了,便在這裏停下。我告訴他如果有需要的話,還可以再聯係我。
走出他的臥房,我又花了些時間和他的父母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進行了一些普法教育。
家庭暴力是違法行為,言語上的暴力也在其列,當地婦聯和派出所等機構都有權幹涉。
鑒於目前的情況,我有義務撥打報警電話,知會當地派出所,以使他們了解情況,進一步監管和預防。
三
走在回去的路上,我心中感慨。
不知今天一番談話過後,對於他們的家庭,會產生何種影響。餘父真的會收斂嗎?還是本性不改,在日後愈加報複呢?
這都是有可能的,而我已經把自己能做的和該做的,都做了。隻是一次探訪,我也改變不了許多。這便是谘詢工作的局限了,它能給人的幫助是有限的,有些人能從中獲益,有些人尚不能夠,我早已了然,也不至於失落。
一個家庭的病灶,往往盤根錯節,深入骨髓,不是每個成員都願意改變。唯一讓我牽掛的就是家裏的孩子了,他對目前的處境是有思考的,我期待他有更幸福的未來。
後來,我沒有再造訪過餘川的家。
想來他的父親不太願意見到我,不過,餘川倒是還和我有聯係。我們沒有再約谘詢,但我給他留過聯係方式,他給我發了一封電子郵件。
他告訴我,那天民警來了以後,進行了詳細的詢問,對父親實施處罰和教育,並且建議母親在必要時可以申請保護。父親或許有所悔悟,又或許是迫於忌憚,之後的一段時間收斂了許多。
他還告訴我,那日我離開之後,他還在想著那個問題,他一直想著,自己到底交代了那個人什麽話。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明白,夢中的自己,並非要交代給那個與他說話的人什麽話。
當時,夢中的他原話是:“告訴他,記得……”
原來,夢中的他,意識到自己就要醒來,夢即將消失,情急之下便想交代眼前這人轉達一句話。而他想要傳話的,就是無法與之碰麵的,醒來以後的自己。
他捫心自問,那句話會是什麽。
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他覺得那句話應該是:“告訴他,記得,我等著他。”
未來的他,在未來,等著他。
這話聽著像一句廢話,但仔細琢磨,對他這個當事人而言,是有著特別的意義的。
夢中的中年人形象,代表著他對自己未來的想象,這個形象是一個有成就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實現了理想,幫助了成千上萬個可能和他有一樣遭遇的家庭,這些都是他對於未來美好的期待。
這個未來的他在等著餘川,等著他努力地,一步一步朝他靠近。心中存有一個理想,人就會下意識地朝這個方向邁進。
我慶幸他心中的方向是善的,是光明的,是有希望的。
雖然等他長大,未必能夠實現夢中那樣宏大的偉願,又或者當他成長到一定年歲,發覺自己過去的想象天馬行空,無法落地。人總是在成長中根據實際再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這也是尋常的。
不論到了中年,他究竟是以何種身份與自己相見,平凡人物也好,成功人士也好,都不要緊。我相信,無論身在何處,隻要有美好的願景,人生就是有希望的。
“夢中的我,好像知道眼前之人能夠連接夢境與現實,能夠幫他轉達。而你恰好就問到了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他要說的話。你好像就是那個人,你是來幫我的。謝謝。”
他向我表示感謝,我很高興看到雖然生活給他製造了這樣的困難,但他仍不忘感恩。
我有些意外,通過這種方式,他感覺到了我的幫助,但轉念一想,這才是我谘詢服務最本質的部分吧。
幫助一個人看見自己的內心。
第六章 仿真夢
一
與男孩餘川之間的聯係暫告一段落。
我想起一些未完成的事情,還是決定按照原計劃繼續。
我給自己擬定了一個假期安排,在接下來的一周,陸續與所有的谘客都做好了商量和通知。
一個多星期之後的某天,我關上工作室的門,走出那幢大樓。
我知道,自己明天就不需要過來了。我已訂好了機票,明天就去遠方度假放鬆。
我一直想停下來休息一段時間,一方麵是有些累了,另一方麵也是最近遇到的奇怪事有些多,我下意識地想要避一避。
尤其是上次見到那人影的事,著實讓我大吃一驚。
先休息一段時間吧,或許休息以後,一切都會好的。
時間已近黃昏,街邊的路燈漸漸亮了起來。我走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逛著,並不著急回家,我朝著一處僻靜的公園小路走去,回顧這一段時間以來的工作和生活,有付出,也有收獲,總體是滿意的,隻是不知問題出在哪裏。
無人與我說話,我獨自低頭想著。
這個時候,我看見了燈光下自己的影子。我踩著影子往前走,倒別有一番感受。
不一會兒,我好像在自己的影子旁又看見了別的什麽。
是有誰在後麵跟著嗎?
我旁邊沒有別人,不應該有多出來的……
我馬上轉頭往後看。
一陣涼風吹過我的麵頰,背後是一片漆黑,空空蕩蕩。什麽也沒有看清。
沒有人。
我沒有了先前的那番閑情逸致,隻想早點走出這條羊腸小道。
今天也不知怎的,連一個同路的人也沒有見著。
又走了一段,道路漸漸寬敞起來,還有幾人在不遠處散步聊天。
我這才踏實下來,步子也放緩了一些。
不遠處出現了一幢大樓房,樓房的窗戶裏透出白色的燈光。
這是……
我覺著眼熟,走出了小道,徑直朝那裏走了過去。
剛走到樓下,我就認出了這個地方。這不是我實習的那個精神衛生中心嗎?
在實習的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往返於這裏和工作室,我怎麽從來沒有從這條路走過?因為這條路通的是側門嗎?
我有些恍惚。
樓上一些房間的燈還亮著,既然來了,我便想進去再看看。
我先沿著走廊來到了衛生間,剛才走了一路,正想找個廁所。
從廁所出來,有一個公共的洗手池。我正伸手準備衝洗。
一個聲音喚住了我:“陸老師,您怎麽在這兒?”
我轉頭一看,是小胡,就是當初在這裏學習時,照顧許露的那名女護士。
我笑著回她:“我剛好路過這裏,想來看看你們呢。”
她高興地說:“肖醫生今晚剛好在呢,你等會兒再去看看他嗎?”
我剛想說要去看他,一回頭卻怔在了那裏。我的手還放在水池裏,自動感應的水龍頭裏不斷地流出水來,我卻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裏,眼睛死死地盯著鏡子,注視前方。
一旁的小胡覺察到了什麽不對勁,問道:“怎麽了?”
我從鏡子裏看到了小胡臉上的疑惑和自己臉上的慌張。
“你有沒有在鏡子裏看見什麽?”我聽見自己的聲音有些發顫。
“什麽?沒有啊。”
“好,沒事,我一會兒自己去找肖醫生。”
小胡和我道別之後就離開了。
我也轉過身,準備朝大樓裏麵走去。我感覺身體裏有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幹咽了一口口水,腦子裏卻仍無法平靜。
我又走到大樓外看了一眼,肖醫生的辦公室還亮著燈。
於是我下定決心,走上樓梯,準備找他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