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她也隻是個給東家幹活的人,不過她的東家是皇帝罷了。
等到胡餅吃完最後一口,她身後傳來馬車車輪滾動的聲音。這聲音也不奇怪,街道上時常都能聽到。可那車輪到她身邊時就慢了下來,幾乎與她並肩同行。她覺得有些奇怪,扭頭看去,便見車窗處露出了王硯辭的臉。
“方才去圍牆下喚你,你的侍婢說你已經走了。”馬車在她身邊停下,王硯辭開口說道。這時,車廂門被打開,顯然是邀請柳桑寧上車。
柳桑寧心裏頭惦記著刺殺一事,隱約覺得王硯辭這模樣大約是問出了些什麽,她想也沒想趕緊上了車。
一進去坐穩,她就迫不及待問:“怎麽樣,那刺客交代了嗎?”
王硯辭點點頭:“不算全然交代,但估摸著也吐出了個七八成。”說完,王硯辭見柳桑寧睜著一雙大眼睛看著自己,嘴角動了動,繼續說道:“這些刺客與百起國有關。他們的主子是百起國此次使臣良不言,這良不言表麵與越氏並無瓜葛,但實際上是越氏的人。此次,他因不滿我們將越小將軍抓出來,懷恨在心,便想要殺了我們泄憤。”
柳桑寧聽得有些吃驚,她沒想到這事兒背後之人居然是百起國的使臣。她暗道這百起國人也太大膽了些,前腳剛出了事,後腳還敢再生事。
她道:“應當不會這麽簡單吧?就因為越小將軍事情敗露,良不言就要對我們下殺手?這也太草率了些。刺殺朝廷命官,就算他是番邦使者,也絕不會輕饒的。”
王硯辭唇角微勾,手中折扇打開輕輕搖晃幾下,回答道:“你說的沒錯,的確不止於此。他之所以這般憤怒,還因琉璃國四皇子在得知真凶後,便悄悄遣人快馬加鞭去往百起國,要將越氏私下與人買生鐵一事告知百起國的國君。四皇子掐著日子,覺得遣出去的人大約已經抵達了百起國,故意透露給了百起國的使臣。想來他隻是想耀武揚威一番,故意羞辱百起國使團,可沒想到百起國使臣裏還有越氏的走狗。”
柳桑寧這麽一聽就全明白了。原本良不言估計就已經很不滿了,再被四皇子這麽一激,又意識到越氏此次隻怕要遭殃。所以才會怒氣攀升到了頂點,讓他幹出這般不理智的事兒來。
柳桑寧微微蹙眉,若隻是這般,那將這幕後之人抓出來,似乎也不算什麽大收獲。
正這麽想著,就聽王硯辭又道:“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了些別的。”
“發現了什麽?”柳桑寧立即追問。
王硯辭從懷中拿出一張紙,攤開在柳桑寧麵前:“在刺客的身上,我們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看不懂的紋身,可我覺得這形狀有些眼熟。”
柳桑寧低頭看去,就見紙上畫著一個紋身樣式。柳桑寧盯著看了一會兒,表情看起來像是意外又像是不敢置信。
“怎麽了?”王硯辭捕捉到她的麵部變化,立即問道,“可是想起了什麽?”
柳桑寧伸手將紙張拿起來,放在眼前又仔細盯著好一會兒。然後她抬頭看向王硯辭,有些不敢相信說道:“這好像……是百年前羅刹國皇室死士的紋身。”
“羅刹國?”王硯辭也很意外,他還記得之前婆娑國皇子一事,也是牽扯到了羅刹國,“怎麽又是羅刹國。”
第127章 審問良不言
王硯辭看向柳桑寧,又想起另外一個問題:“你怎麽知道這是羅刹國皇室的死士紋身?你曾在書上見過?”
柳桑寧點點頭又搖了搖頭:“書上隻有過描寫,卻並未畫過圖。隻是這描寫與這紋樣著實相像。”
她將畫了紋樣的紙張折疊起來,收進袖袋中:“明日我去趟靜安寺,問問摩羅大師,他見多識廣肯定知道。”
說完這些,柳桑寧又道:“那些刺客與羅刹國有關,那良不言是幕後主使,他可是羅刹國後人?可有問出些什麽?”
提及這個,王硯辭微微蹙眉:“活著的那刺客嘴緊得很,能問出這些都已不易。現如今,便要看那位良不言是否能承受得住刑部的審問了。”
聽到王硯辭提到刑部,柳桑寧反應過來,這事兒王硯辭應當是將人和事都交接給了刑部與京兆府,接下來的事便是看他們的本事,她與王硯辭隻需坐等消息便是。
王硯辭接著道:“若是他們動作利索些,或許不出今日便能有答案。”
柳桑寧聽後點點頭,但不知為何,她心裏頭卻一直想著王硯辭工房裏的那幅畫。
等入了鴻臚寺,走進工房後,柳桑寧腳步停下,不由地看向屋子正中央掛著的那幅空著的畫軸。王硯辭在工位上坐下,隻覺柳桑寧那兒沒了動靜,抬眼瞧去,便見她正盯著畫軸若有所思。
王硯辭捏著折扇的手微微收緊,麵上卻若無其事問道:“怎麽了?看得如此入神。”
柳桑寧回過神來,她撇頭看向王硯辭,問道:“你為何要將這幅空畫軸掛在此處?”
王硯辭微愣,隨即卻道:“你之前好似也問過我這個問題。”
柳桑寧點頭,輕聲道:“先前你說是為了提醒自己。現在還是這個答案嗎?”
王硯辭沉默一會兒,從鼻腔裏發出一聲「嗯」。
柳桑寧卻沒有放棄,她轉身朝著王硯辭走了幾步,又問:“那我可以問問你,你想提醒自己什麽嗎?”
王硯辭又沉默了下來。
他的目光落在那幅空的畫軸上,眼裏的情緒柳桑寧看不懂。他好似有憂傷,又好似有幸福,又好似有某種恨意與懷念。柳桑寧隻覺得自己的心跳都在這一刻加快,好像伸手就能觸摸到王硯辭某些深埋心底的東西。
隻可惜,這種情緒很短暫,王硯辭很快就收斂起來,他淡淡道:“想告訴自己,人生一如這空白畫軸,既空白便自己去添。”
“隻是這樣?”柳桑寧聲音很輕柔,輕柔到像是安撫。
王硯辭沒有看她,隻是又「嗯」了一聲,聲音似羽毛般劃過柳桑寧的耳朵。
柳桑寧衝他笑了下:“那我明白了。咱們王大人倒是將人生看得很是通透。”
說完這些,柳桑寧坐回自己的工位上,像是什麽也沒發生過似的開始處理堆積在她案頭的公文。
王硯辭朝她看去,唇角抿成一條線,不知在想些什麽。
刑部此次動作夠快,臨下值時,刑部便來人告知王硯辭,良不言交代了,具體的事宜需王硯辭親自往刑部走一趟。
柳桑寧立即起身:“我同你去。”
王硯辭頷首,兩人便隨刑部衙役一同往外走,朝著刑部而去。
等到刑部時,刑部侍郎已經在公堂中等著了,一旁還有京兆府尹,兩人正在說些什麽。見王硯辭與柳桑寧進來,兩人立即起身迎了上去。
刑部侍郎直接開口道:“王大人,良不言說他可以全然交代,但需王大人在場。”
柳桑寧不解:“為何要王大人在才肯說?”
刑部侍郎瞥了她一眼,道:“王大人乃是鴻臚寺卿,管著的便是與番邦各種事宜,此次使臣入長安也是鴻臚寺為首負責招待與監管,出了事自然也是大雍與番邦外交之事。他要求我們許諾保他性命,才肯交代一切。他不信任我們,要王大人親自作保,才肯吐出來。”
柳桑寧這下明白了,刑部的審問手段是將人折磨到願意吐真言了,隻是良不言理智尚存,需要一個說話能算得上話的人作保。而這個「說話算話」自然指的是在皇帝麵前,這些人中隻有王硯辭在皇帝跟前說的話他願意聽。
良不言要的並不是三方作保,要的是一張切實的免死金牌。
王硯辭聽後冷笑一聲:“他若肯說實話,我倒也不介意替他保下一條命。”
隻是這命如何保,那自是大有講究。若隻是不死……活著與活著的差距,也可以天差地別。
得了王硯辭這話,刑部侍郎一揮手,吩咐底下人道:“將人帶上來!”
幾人落座,柳桑寧此次坐在王硯辭身後的圓凳上,瞧著不大顯眼。不一會兒,良不言便被衙役帶了上來。
等見著了人,柳桑寧看得又是一奇。
隻見良不言瞧著身上毫無傷口,連半點血跡都不見。可他整張臉卻是刷白,顯得毫無血色,頭發也被汗水打濕,整個人看起來像是經曆了什麽可怕的事。
等衙役將人放下,他便雙腿無力般往地下跌坐。王硯辭適時開口:“給良大人搬張椅子來坐。”
聽到王硯辭的吩咐,衙役臉上露出些許驚訝。但他什麽話也沒說,照著王硯辭說的搬來一張椅子,扶著良不言坐下。良不言眼中也露出不解,他沒想到王硯辭居然還能這般禮遇他。
他低著頭,整個身子幾乎都歪在扶手上,像是一隻軟腳蝦。柳桑寧看得仔細,她發現良不言的手腳竟還在微微發抖。
她不由疑惑,這良不言究竟是經曆了什麽?
這時良不言開口,聲音啞得不像話:“王大人,你可是願意替我作保,保我性命?”
王硯辭手中折扇輕敲了一下掌心,他輕笑了一聲:“我還以為,良大人為保主子甘願冒風險殺我,是不怕死的,原來還是會怕啊。”
良不言苦笑一聲:“誰能不怕死呢。”
他原本是沒想過自己會落到此等地步的。他派出的三位刺客,武功高強,知道柳桑寧會去靜安寺的法事,便想著王硯辭也會去,便一直在靜安寺附近埋伏著。就算王硯辭不去,他們也會先殺了柳桑寧替越氏出氣,之後再找機會殺了王硯辭。
可沒想到,王硯辭去了,但三個刺客竟然都沒能拿下他!他不過一個鴻臚寺卿,身邊的護衛卻如此厲害!
良不言直到進了刑部,才後知後覺王硯辭此人究竟有多深不可測。
第128章 坦白從寬
王硯辭盯著良不言,良不言莫名有些緊張,卻也不挪走目光,似乎是在觀察王硯辭的反應。王硯辭將手中折扇往一旁矮幾上一放,道:“你的要求,我應下了。”
良不言似有些不敢相信:“真的?”
王硯辭哼笑:“某從不食言。”
柳桑寧聽得心裏直嘀咕,她總覺得王硯辭答應得如此爽快,不太像他的作風。隻是心裏頭哪怕是這般想著,麵上也絕不會露出半分來。
良不言見王硯辭說得篤定,倒是放下心來。他並不是第一次來大雍,也不是第一次與王硯辭打交道,對王硯辭這個人他還是有所了解的,他向來是個言出必行的性子。就算是他與王硯辭沒有打過交道,他也知曉王硯辭乃大雍皇帝跟前的紅人,說話自是比旁人管用。
他這一賣主,若無大雍庇佑,隻怕是沒了活路。
得了保障,良不言賣主起來也變得爽快。他歪坐在椅子上,也不用王硯辭等人開口問,自己就說了起來。
“那三個刺客並不是我身邊的護衛或是請的江湖中人,而是被人豢養的死士。這三個死士也並不是我的人,而是旁人送來的,說是若除去了王大人與柳大人,或許等越小將軍回到百起,還能有翻身的餘地。屆時主查之人死無對證,我們想再做些什麽翻案,便容易多了。”
聽到「死士」二字,柳桑寧眉頭一跳,幾乎是下意識看向了王硯辭。隻是此刻王硯辭背對著她,看不到她投過來的目光。因著袖袋中那被她折疊起來的紙上上的紋樣,柳桑寧對「死士」二字變得極為敏感。
她的手下意識收緊,就聽王硯辭開口問道:“旁人是誰?是何身份?”
良不言深吸一口氣,說道:“是販賣生鐵給越氏之人。不過出麵的並不是那位東家本人,而是他身邊的得力之人。自打越氏與他洽談交易生鐵時被琉璃國四皇子撞見,他們便懷疑四皇子已經知道了他們在做什麽。那會兒,便對四皇子起了殺心。越氏為讓對方放心繼續賣給他們生鐵,承諾定會妥善解決此事。”
說到這兒,良不言麵色也凝重了不少。不等王硯辭發問,他繼續往下說著:“那東家是何人誰也不知道,我隻知道他手裏應是掌握了一處鐵礦。一開始我們誰也不知曉他們竟也遣人來了長安。直到這次越小將軍出事,對方才現身,並給了我三個死士。其實一開始,我並未想好要不要用他們。但那人與我這幾日有書信往來,說服了我。”
“書信?”柳桑寧捕捉到了重點,輕聲念叨了一句。前頭的王硯辭耳力極好,即便柳桑寧聲音夠輕也聽到了。
他回頭看了眼柳桑寧,隨即對她點頭道:“柳大人,你來問。”
柳桑寧沒想到王硯辭會將盤問的權利交到她手中。但她也不露怯,立即起身往前走了兩步,走到了王硯辭身旁,開口問:“你與那人的書信可有留存?”
良不言搖頭:“不曾留下來。我怕被人發現,每次閱完信後便會立即焚燒幹淨。”
柳桑寧又問:“那書信是送往何處?”
“我不知。”良不言露出為難之色,似乎是怕他們不信,趕緊又補充道,“我與他之間的書信往來,一直都是由他給過來的死士替我們用信鴿傳遞。”
良不言像是怕他供出來的東西會讓王硯辭不滿,從而出爾反爾,他連忙又道:“但我曾無意間看到過死士與對方的密信,是一種我看不懂的文字。我雖不懂,但也記下來了幾個字,可以寫出來!”
柳桑寧一聽,立馬看向王硯辭,王硯辭便道:“給他紙筆。”
刑部侍郎雖心裏頭有些不滿王硯辭在他的地盤就像是在自己地盤一般吩咐底下人做事。但他也不好真的跟王硯辭麵上過不去。於是衝一旁下屬點頭,下屬便趕緊拿來了紙筆,又搬了張板凳,將紙鋪在上頭。
良不言也不嫌板凳上不好寫字,提筆就憑借記憶將他勉強記住的幾個字寫下來。他寫的有些歪歪扭扭,但他自信自己絕對沒有寫錯。
隻是看著紙張上的幾個字,他不免有些心虛,擔心王硯辭柳桑寧等人會認為他是為了蒙混過關瞎寫的。
於是在衙役拿著紙張遞給幾位大人過目時,良不言立即開口,賭咒似的說道:“我發誓,這幾個字我絕對沒有記錯,那信上的字就是這般,根本叫人看不懂!”
紙張在三位大人手中過了一道後,最後到了柳桑寧手中。柳桑寧低頭一看,身子一僵。
這……這是羅刹文字!
柳桑寧擰眉緊擰,直覺讓她覺得這件事越發往一個詭異的方向發展。
等到胡餅吃完最後一口,她身後傳來馬車車輪滾動的聲音。這聲音也不奇怪,街道上時常都能聽到。可那車輪到她身邊時就慢了下來,幾乎與她並肩同行。她覺得有些奇怪,扭頭看去,便見車窗處露出了王硯辭的臉。
“方才去圍牆下喚你,你的侍婢說你已經走了。”馬車在她身邊停下,王硯辭開口說道。這時,車廂門被打開,顯然是邀請柳桑寧上車。
柳桑寧心裏頭惦記著刺殺一事,隱約覺得王硯辭這模樣大約是問出了些什麽,她想也沒想趕緊上了車。
一進去坐穩,她就迫不及待問:“怎麽樣,那刺客交代了嗎?”
王硯辭點點頭:“不算全然交代,但估摸著也吐出了個七八成。”說完,王硯辭見柳桑寧睜著一雙大眼睛看著自己,嘴角動了動,繼續說道:“這些刺客與百起國有關。他們的主子是百起國此次使臣良不言,這良不言表麵與越氏並無瓜葛,但實際上是越氏的人。此次,他因不滿我們將越小將軍抓出來,懷恨在心,便想要殺了我們泄憤。”
柳桑寧聽得有些吃驚,她沒想到這事兒背後之人居然是百起國的使臣。她暗道這百起國人也太大膽了些,前腳剛出了事,後腳還敢再生事。
她道:“應當不會這麽簡單吧?就因為越小將軍事情敗露,良不言就要對我們下殺手?這也太草率了些。刺殺朝廷命官,就算他是番邦使者,也絕不會輕饒的。”
王硯辭唇角微勾,手中折扇打開輕輕搖晃幾下,回答道:“你說的沒錯,的確不止於此。他之所以這般憤怒,還因琉璃國四皇子在得知真凶後,便悄悄遣人快馬加鞭去往百起國,要將越氏私下與人買生鐵一事告知百起國的國君。四皇子掐著日子,覺得遣出去的人大約已經抵達了百起國,故意透露給了百起國的使臣。想來他隻是想耀武揚威一番,故意羞辱百起國使團,可沒想到百起國使臣裏還有越氏的走狗。”
柳桑寧這麽一聽就全明白了。原本良不言估計就已經很不滿了,再被四皇子這麽一激,又意識到越氏此次隻怕要遭殃。所以才會怒氣攀升到了頂點,讓他幹出這般不理智的事兒來。
柳桑寧微微蹙眉,若隻是這般,那將這幕後之人抓出來,似乎也不算什麽大收獲。
正這麽想著,就聽王硯辭又道:“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了些別的。”
“發現了什麽?”柳桑寧立即追問。
王硯辭從懷中拿出一張紙,攤開在柳桑寧麵前:“在刺客的身上,我們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看不懂的紋身,可我覺得這形狀有些眼熟。”
柳桑寧低頭看去,就見紙上畫著一個紋身樣式。柳桑寧盯著看了一會兒,表情看起來像是意外又像是不敢置信。
“怎麽了?”王硯辭捕捉到她的麵部變化,立即問道,“可是想起了什麽?”
柳桑寧伸手將紙張拿起來,放在眼前又仔細盯著好一會兒。然後她抬頭看向王硯辭,有些不敢相信說道:“這好像……是百年前羅刹國皇室死士的紋身。”
“羅刹國?”王硯辭也很意外,他還記得之前婆娑國皇子一事,也是牽扯到了羅刹國,“怎麽又是羅刹國。”
第127章 審問良不言
王硯辭看向柳桑寧,又想起另外一個問題:“你怎麽知道這是羅刹國皇室的死士紋身?你曾在書上見過?”
柳桑寧點點頭又搖了搖頭:“書上隻有過描寫,卻並未畫過圖。隻是這描寫與這紋樣著實相像。”
她將畫了紋樣的紙張折疊起來,收進袖袋中:“明日我去趟靜安寺,問問摩羅大師,他見多識廣肯定知道。”
說完這些,柳桑寧又道:“那些刺客與羅刹國有關,那良不言是幕後主使,他可是羅刹國後人?可有問出些什麽?”
提及這個,王硯辭微微蹙眉:“活著的那刺客嘴緊得很,能問出這些都已不易。現如今,便要看那位良不言是否能承受得住刑部的審問了。”
聽到王硯辭提到刑部,柳桑寧反應過來,這事兒王硯辭應當是將人和事都交接給了刑部與京兆府,接下來的事便是看他們的本事,她與王硯辭隻需坐等消息便是。
王硯辭接著道:“若是他們動作利索些,或許不出今日便能有答案。”
柳桑寧聽後點點頭,但不知為何,她心裏頭卻一直想著王硯辭工房裏的那幅畫。
等入了鴻臚寺,走進工房後,柳桑寧腳步停下,不由地看向屋子正中央掛著的那幅空著的畫軸。王硯辭在工位上坐下,隻覺柳桑寧那兒沒了動靜,抬眼瞧去,便見她正盯著畫軸若有所思。
王硯辭捏著折扇的手微微收緊,麵上卻若無其事問道:“怎麽了?看得如此入神。”
柳桑寧回過神來,她撇頭看向王硯辭,問道:“你為何要將這幅空畫軸掛在此處?”
王硯辭微愣,隨即卻道:“你之前好似也問過我這個問題。”
柳桑寧點頭,輕聲道:“先前你說是為了提醒自己。現在還是這個答案嗎?”
王硯辭沉默一會兒,從鼻腔裏發出一聲「嗯」。
柳桑寧卻沒有放棄,她轉身朝著王硯辭走了幾步,又問:“那我可以問問你,你想提醒自己什麽嗎?”
王硯辭又沉默了下來。
他的目光落在那幅空的畫軸上,眼裏的情緒柳桑寧看不懂。他好似有憂傷,又好似有幸福,又好似有某種恨意與懷念。柳桑寧隻覺得自己的心跳都在這一刻加快,好像伸手就能觸摸到王硯辭某些深埋心底的東西。
隻可惜,這種情緒很短暫,王硯辭很快就收斂起來,他淡淡道:“想告訴自己,人生一如這空白畫軸,既空白便自己去添。”
“隻是這樣?”柳桑寧聲音很輕柔,輕柔到像是安撫。
王硯辭沒有看她,隻是又「嗯」了一聲,聲音似羽毛般劃過柳桑寧的耳朵。
柳桑寧衝他笑了下:“那我明白了。咱們王大人倒是將人生看得很是通透。”
說完這些,柳桑寧坐回自己的工位上,像是什麽也沒發生過似的開始處理堆積在她案頭的公文。
王硯辭朝她看去,唇角抿成一條線,不知在想些什麽。
刑部此次動作夠快,臨下值時,刑部便來人告知王硯辭,良不言交代了,具體的事宜需王硯辭親自往刑部走一趟。
柳桑寧立即起身:“我同你去。”
王硯辭頷首,兩人便隨刑部衙役一同往外走,朝著刑部而去。
等到刑部時,刑部侍郎已經在公堂中等著了,一旁還有京兆府尹,兩人正在說些什麽。見王硯辭與柳桑寧進來,兩人立即起身迎了上去。
刑部侍郎直接開口道:“王大人,良不言說他可以全然交代,但需王大人在場。”
柳桑寧不解:“為何要王大人在才肯說?”
刑部侍郎瞥了她一眼,道:“王大人乃是鴻臚寺卿,管著的便是與番邦各種事宜,此次使臣入長安也是鴻臚寺為首負責招待與監管,出了事自然也是大雍與番邦外交之事。他要求我們許諾保他性命,才肯交代一切。他不信任我們,要王大人親自作保,才肯吐出來。”
柳桑寧這下明白了,刑部的審問手段是將人折磨到願意吐真言了,隻是良不言理智尚存,需要一個說話能算得上話的人作保。而這個「說話算話」自然指的是在皇帝麵前,這些人中隻有王硯辭在皇帝跟前說的話他願意聽。
良不言要的並不是三方作保,要的是一張切實的免死金牌。
王硯辭聽後冷笑一聲:“他若肯說實話,我倒也不介意替他保下一條命。”
隻是這命如何保,那自是大有講究。若隻是不死……活著與活著的差距,也可以天差地別。
得了王硯辭這話,刑部侍郎一揮手,吩咐底下人道:“將人帶上來!”
幾人落座,柳桑寧此次坐在王硯辭身後的圓凳上,瞧著不大顯眼。不一會兒,良不言便被衙役帶了上來。
等見著了人,柳桑寧看得又是一奇。
隻見良不言瞧著身上毫無傷口,連半點血跡都不見。可他整張臉卻是刷白,顯得毫無血色,頭發也被汗水打濕,整個人看起來像是經曆了什麽可怕的事。
等衙役將人放下,他便雙腿無力般往地下跌坐。王硯辭適時開口:“給良大人搬張椅子來坐。”
聽到王硯辭的吩咐,衙役臉上露出些許驚訝。但他什麽話也沒說,照著王硯辭說的搬來一張椅子,扶著良不言坐下。良不言眼中也露出不解,他沒想到王硯辭居然還能這般禮遇他。
他低著頭,整個身子幾乎都歪在扶手上,像是一隻軟腳蝦。柳桑寧看得仔細,她發現良不言的手腳竟還在微微發抖。
她不由疑惑,這良不言究竟是經曆了什麽?
這時良不言開口,聲音啞得不像話:“王大人,你可是願意替我作保,保我性命?”
王硯辭手中折扇輕敲了一下掌心,他輕笑了一聲:“我還以為,良大人為保主子甘願冒風險殺我,是不怕死的,原來還是會怕啊。”
良不言苦笑一聲:“誰能不怕死呢。”
他原本是沒想過自己會落到此等地步的。他派出的三位刺客,武功高強,知道柳桑寧會去靜安寺的法事,便想著王硯辭也會去,便一直在靜安寺附近埋伏著。就算王硯辭不去,他們也會先殺了柳桑寧替越氏出氣,之後再找機會殺了王硯辭。
可沒想到,王硯辭去了,但三個刺客竟然都沒能拿下他!他不過一個鴻臚寺卿,身邊的護衛卻如此厲害!
良不言直到進了刑部,才後知後覺王硯辭此人究竟有多深不可測。
第128章 坦白從寬
王硯辭盯著良不言,良不言莫名有些緊張,卻也不挪走目光,似乎是在觀察王硯辭的反應。王硯辭將手中折扇往一旁矮幾上一放,道:“你的要求,我應下了。”
良不言似有些不敢相信:“真的?”
王硯辭哼笑:“某從不食言。”
柳桑寧聽得心裏直嘀咕,她總覺得王硯辭答應得如此爽快,不太像他的作風。隻是心裏頭哪怕是這般想著,麵上也絕不會露出半分來。
良不言見王硯辭說得篤定,倒是放下心來。他並不是第一次來大雍,也不是第一次與王硯辭打交道,對王硯辭這個人他還是有所了解的,他向來是個言出必行的性子。就算是他與王硯辭沒有打過交道,他也知曉王硯辭乃大雍皇帝跟前的紅人,說話自是比旁人管用。
他這一賣主,若無大雍庇佑,隻怕是沒了活路。
得了保障,良不言賣主起來也變得爽快。他歪坐在椅子上,也不用王硯辭等人開口問,自己就說了起來。
“那三個刺客並不是我身邊的護衛或是請的江湖中人,而是被人豢養的死士。這三個死士也並不是我的人,而是旁人送來的,說是若除去了王大人與柳大人,或許等越小將軍回到百起,還能有翻身的餘地。屆時主查之人死無對證,我們想再做些什麽翻案,便容易多了。”
聽到「死士」二字,柳桑寧眉頭一跳,幾乎是下意識看向了王硯辭。隻是此刻王硯辭背對著她,看不到她投過來的目光。因著袖袋中那被她折疊起來的紙上上的紋樣,柳桑寧對「死士」二字變得極為敏感。
她的手下意識收緊,就聽王硯辭開口問道:“旁人是誰?是何身份?”
良不言深吸一口氣,說道:“是販賣生鐵給越氏之人。不過出麵的並不是那位東家本人,而是他身邊的得力之人。自打越氏與他洽談交易生鐵時被琉璃國四皇子撞見,他們便懷疑四皇子已經知道了他們在做什麽。那會兒,便對四皇子起了殺心。越氏為讓對方放心繼續賣給他們生鐵,承諾定會妥善解決此事。”
說到這兒,良不言麵色也凝重了不少。不等王硯辭發問,他繼續往下說著:“那東家是何人誰也不知道,我隻知道他手裏應是掌握了一處鐵礦。一開始我們誰也不知曉他們竟也遣人來了長安。直到這次越小將軍出事,對方才現身,並給了我三個死士。其實一開始,我並未想好要不要用他們。但那人與我這幾日有書信往來,說服了我。”
“書信?”柳桑寧捕捉到了重點,輕聲念叨了一句。前頭的王硯辭耳力極好,即便柳桑寧聲音夠輕也聽到了。
他回頭看了眼柳桑寧,隨即對她點頭道:“柳大人,你來問。”
柳桑寧沒想到王硯辭會將盤問的權利交到她手中。但她也不露怯,立即起身往前走了兩步,走到了王硯辭身旁,開口問:“你與那人的書信可有留存?”
良不言搖頭:“不曾留下來。我怕被人發現,每次閱完信後便會立即焚燒幹淨。”
柳桑寧又問:“那書信是送往何處?”
“我不知。”良不言露出為難之色,似乎是怕他們不信,趕緊又補充道,“我與他之間的書信往來,一直都是由他給過來的死士替我們用信鴿傳遞。”
良不言像是怕他供出來的東西會讓王硯辭不滿,從而出爾反爾,他連忙又道:“但我曾無意間看到過死士與對方的密信,是一種我看不懂的文字。我雖不懂,但也記下來了幾個字,可以寫出來!”
柳桑寧一聽,立馬看向王硯辭,王硯辭便道:“給他紙筆。”
刑部侍郎雖心裏頭有些不滿王硯辭在他的地盤就像是在自己地盤一般吩咐底下人做事。但他也不好真的跟王硯辭麵上過不去。於是衝一旁下屬點頭,下屬便趕緊拿來了紙筆,又搬了張板凳,將紙鋪在上頭。
良不言也不嫌板凳上不好寫字,提筆就憑借記憶將他勉強記住的幾個字寫下來。他寫的有些歪歪扭扭,但他自信自己絕對沒有寫錯。
隻是看著紙張上的幾個字,他不免有些心虛,擔心王硯辭柳桑寧等人會認為他是為了蒙混過關瞎寫的。
於是在衙役拿著紙張遞給幾位大人過目時,良不言立即開口,賭咒似的說道:“我發誓,這幾個字我絕對沒有記錯,那信上的字就是這般,根本叫人看不懂!”
紙張在三位大人手中過了一道後,最後到了柳桑寧手中。柳桑寧低頭一看,身子一僵。
這……這是羅刹文字!
柳桑寧擰眉緊擰,直覺讓她覺得這件事越發往一個詭異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