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摩羅大師都不知道,那還會有知道的人嗎?


    第142章 送香


    柳桑寧歎息一口氣,起身準備告辭,這時摩羅大師卻說:“不過我有一位老友,或許聽過。待我問過他,再告訴你。”


    “真的?!”此般峰回路轉,柳桑寧隻覺得自己都快喜極而泣了,隻是她有些不可置信,“竟還會有人比大師懂的還多嗎?”


    摩羅大師笑:“他是個博學多才之人,而且在語言方麵,他的確比我懂得更多一些。”


    柳桑寧見摩羅大師說得篤定,心裏頭便更期盼起來。摩羅大師見她如此,便道:“我若問到,便叫人送信於你,也就免了你總是來回奔波。最近鴻臚寺事忙,我瞧你滿臉疲憊,應當很是辛苦。”


    摩羅大師這是心疼起自己關照的孩子來。


    柳桑寧聽得心口發暖,她「嗯」了一聲,笑著道:“等這段時日忙完了,我定來靜安寺好好幫你譯文!”


    柳桑寧從摩羅大師院中出來,沒走多遠就迎麵遇上了新濟國聖子。


    金浮生見到柳桑寧臉上帶著她熟悉的微笑,讓整個人都顯得很是溫柔謙和。柳桑寧也衝他一笑,打招呼道:“聖子,又見麵了。”


    金浮生道:“看來今日柳大人並非是來探望在下。”說著他朝著遠處的摩羅大師的方向看了一眼。


    柳桑寧這才記起來自己是以何理由來的靜安寺,頓時有些心虛起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絞了下手指,道:“自也是……來探望聖子的。隻不過方才並未瞧見聖子。”


    柳桑寧說完這話隻覺得心更虛了。


    好在金浮生並不打算刨根究底地追問下去,他的性格就同他給人的感覺一般,是個非常隨意又溫和的性子。大約是與神相伴許久,他對待世俗之事看起來更像是身外之事,總是淡淡的,並不太放在心上。


    柳桑寧每每見到他都忍不住在心中感慨,真不愧是聖子啊,總覺得下一步他就能立地成佛了。


    “我見柳大人麵露疲憊,可是這幾日睡得不好?”金浮生觀察著柳桑寧的臉,輕聲詢問。


    柳桑寧點點頭:“是有些,昨晚還做了噩夢。”


    金浮生聽後沉默了一下,隨後道:“我這有一安神香,可助人安眠。柳大人若是不嫌棄,便隨我去取一些。”


    柳桑寧愣了下,見金浮生滿臉真誠看著自己,一時間竟不好意思推脫。於是點頭應下,心道下次來給他帶些好吃的,還了他這個人情。


    柳桑寧隨金浮生去了他院中。


    這是柳桑寧頭一回踏入金浮生的院中,隻見院中擺放著桌椅,還擺放著一些盆景,瞧著是金浮生每日自己給它們澆水。


    院中有一棵桂樹,開花時香氣撲鼻。


    柳桑寧便站在這棵桂樹下等著金浮生從屋中出來。他沒有進去太長時間,不一會兒手中便拿著香走了出來。


    安神香做成了像寶塔一般的模樣,柳桑寧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模樣的香,一時間拿在手中瞧了又瞧。


    金浮生道:“此乃我殿中特製的安神香,我父王偶爾也會睡得不好,我便叫人為他製了這香,他用著很好,想來你用著也會不錯。”


    柳桑寧驚了,她竟能和新濟王用一樣的安神香!


    金浮生像是瞧出了她的不安,開口安撫道:“此香我也曾贈予身邊之人,柳大人不必憂心。”


    柳桑寧聽了這話才敢將安神香收下。


    隨後,金浮生又一路將她送到了靜安寺門口。他們邊走邊聊,得知柳桑寧對番國之事十分喜愛,便也隨口說起一些新濟國的奇聞趣事,讓柳桑寧都聽得有些入神。


    等到了分別之時,竟還有些對故事戀戀不舍起來。


    隻是她知曉王硯辭的車夫還在等她。若她歸家太晚,隻怕會令謹行擔憂。這般想著,她便毫不猶豫地同金浮生告辭,一路小跑著上了馬車。


    風將馬車的窗簾吹起,柳桑寧見金浮生竟還站在門口望著她的方向,便伸出手衝他揮了揮,以做告辭。


    等走遠後,她將安神香從荷包裏拿出,拿了一顆放在手心看了又看。


    隨後她湊到馬車門旁打開一條縫,對前頭趕車的車夫問道:“你們府上可有府醫?”


    車夫一邊趕路一邊回答:“自是有的。”


    柳桑寧心下了然,於是道:“那便不回百官齋,直接去找王大人。”


    等到了王硯辭的府邸,柳桑寧從車上下來後,便三步並作兩步地往裏走,直奔王硯辭的東院。


    一進院,便見王硯辭正坐在涼亭下,目光卻瞧著圍牆。


    聽到響動,他扭頭看去,見到柳桑寧的身影,他原本黯淡無光的雙眸忽然又重新亮了起來。


    還沒等他開口,卻見柳桑寧一陣風似的跑到他跟前,將手中的荷包往他身旁的石桌上一放,開口道:“快,讓你家府醫過來,瞧瞧這安神香有無問題。”


    第143章 竟又是……


    夜幕之下,王硯辭的書房內,柳桑寧正屏息凝神目不轉睛盯著府醫查看她帶回來的安神香。


    隻見府醫放在鼻下聞了聞,又拿細細的銀針將安神香挑散撥弄,幾番之後,府醫總算是放下手中銀針,給出了結論。


    他道:“這安神香用的幾味草藥都有凝神靜氣之效,的確有助於入睡,無毒。”


    聽到府醫這麽說,柳桑寧這才長長舒了口氣,眼睛卻悄悄瞥向了王硯辭。方才她急吼吼地讓王硯辭找府醫,王硯辭竟是連半個字都不曾多問,便叫人將府醫叫了來。


    可見,他很是信任她。因為信任,所以並不認為她是在胡來。


    柳桑寧打心裏有些高興,隻是眼下不是想這些的時候,還有重要的事要同王硯辭商議。


    府醫這時又道:“不過這安神香中有一味藥草名為瓏草,藥性較為霸道,是以這安神香每次不可多用,隻需一丁點即可。”


    “若多用會如何?可會傷及身子?”王硯辭忽地開口問道。


    府醫立即恭敬回答:“傷及身子倒不至於,隻是會陷入深睡,一兩日才會醒來。”


    聽到府醫這麽說,王硯辭神色沒什麽變化,柳桑寧緊繃地肩頭又鬆了不少。等府醫離開,她才端起麵前茶杯喝了一大口茶水。


    擦了擦嘴角,柳桑寧才道:“既然這安神香無事,我便安心了。”


    王硯辭凝神問她:“你這安神香從何得來?”


    柳桑寧將金浮生贈香一事說與王硯辭聽,末了道:“我雖覺得聖子為人親切,瞧著也是個和善人,可他畢竟是新濟國人。我與他並無太多的來往,也並不相熟,可他對我卻算得上關懷備至,這讓我一時間有些警覺罷了,怕是新濟國想做什麽。”


    說著她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臉:“眼下看來倒是我多思了。想來也是,我不過是個七品像胥,就算新濟國想做什麽,對我下手也並不能為他們帶來什麽。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王硯辭卻並不這樣認為:“你這般警覺是好事。如今是多事之秋,刺殺我們的幕後之人也未曾找到,你能事事小心謹慎,這很好。”


    王硯辭雖也不知金浮生為何對柳桑寧這般關照,但柳桑寧並沒有因為旁人對她好就迷了眼,這很令他高興。


    金浮生……新濟國聖子畢竟也是新濟國五皇子,雖為聖子,卻也是個正常的男人。該不會,他對柳桑寧有不該有的想法?


    想到這裏,王硯辭捏著折扇的手不由收緊,眼中閃過一絲殺氣。


    柳桑寧看得一愣:“怎麽了?”


    王硯辭回過神來,他意識到自己方才竟因心中猜測隱隱有了醋意,頓時有些羞赧起來。他撇過頭,低咳兩聲,道:“無事,我隻是在想,過幾日便乃太後千秋宴,為顯皇恩浩蕩,這幾日番邦國使臣會被聖人陸續召見進宮,在皇宮中住下,還望不要出了岔子才是。”


    當然,不是所有的使臣都有這個資格住在皇宮裏,隻有各番邦國的領頭使臣才有這個資格。隻是這次來了數十個番邦國使臣,哪怕一國一個,也有數十號人。對宮中和鴻臚寺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


    思及此,王硯辭又道:“因番邦使臣入宮,鴻臚寺也需遣人隨同,以防有任何因語言不通而引起的意外之事。你是女兒身,在宮中走動比較方便,聖人已經欽點了你,你是定要進宮的。”


    柳桑寧聽得怔了下,王硯辭繼續道:“另外,徐盡歡因乃徐將軍之子,對番邦之人來說有震懾之用。更何況他還有些身手在身,我想讓他領袁碩幾人入宮。正好,他管著像胥科,便讓他領頭,若有什麽事,找他便是。”


    聽到是讓徐盡歡領著袁碩幾人入宮,柳桑寧心中立即浮現了袁碩那三人的臉。因著查庚子年的那件事,柳桑寧已經隱隱覺得或許袁碩等人也與此案有關,他之所以要借庚子年的年誌,也是為了了解當年案件的真相。


    若那件案子的主人公真是王硯辭的父母,那袁碩幾人與王硯辭……


    柳桑寧不敢往下想,她怕是自己想錯了,反倒影響了判斷。


    於是她嘴上道:“你放心,進宮後我定會小心行事,不會給鴻臚寺惹麻煩的。”


    王硯辭點頭,說出來的話卻讓柳桑寧愣住:“此次,我不便在宮中過夜,那幕後之人的手有沒有伸到這些使臣中還未可知,即便進了宮,你也不可掉以輕心。”


    柳桑寧連連點頭,心裏頭卻想著,若是那幕後之人真混在使臣中,她倒是不介意想辦法將那人揪出來。


    ……


    入宮前,柳桑寧收到了摩羅大師遣人送來的信。


    信上隻有短短三句話——


    卡米路意為你真美。


    羅刹語。


    汝從何得知?


    柳桑寧瞳孔微縮,竟又是羅刹語!又與這羅刹國有關!


    雖然摩羅大師與柳桑寧從野史和一些奇聞異錄的書上學習到了羅刹文字,可是對於羅刹語他們都是陌生的。


    羅刹語在他們看來是失傳的語言,以為這世上已經無人知曉了。可沒想到摩羅大師的這位朋友,竟會羅刹語!


    隻是不知,大師的朋友是從書上自學的羅刹語,還是有人教過?


    若是後者……


    柳桑寧心想,這世上必然是還有羅刹人的存在的。


    她將信紙燒掉,不想叫人發現她正在調查與羅刹國有關的事。


    到了這會兒,她隱隱覺得,當年的案子,以及這次番邦使臣出事接二連三都與羅刹族扯上了關係,沒準它們中間,還有某種微妙的聯係。


    這般想著,柳桑寧事不宜遲,便要出門去尋葉輕雨。


    或許葉輕雨是個不錯的突破口。


    若是她能從葉相嘴裏,亦或是葉府旁人嘴裏打聽到一些二十二年前的事。對柳桑寧來說,沒準能知曉些無法從書冊上找到的東西。


    不過等她到了葉府,葉府門房的人卻滿是遺憾說道:“我們姑娘不在家中,說是約了手帕交,今日要出門品茶飲呢。”


    柳桑寧趕忙問:“可知是去哪處茶樓?”


    門房搖頭:“這我便不知了。不過,我家姑娘平日裏喜愛去成蔭湖畔那邊的茶樓,或許今日也會在那兒。”


    柳桑寧二話沒說,掉頭就上了馬車,往成蔭湖畔而去。


    第144章 見葉輕雨


    柳桑寧一路馬不停蹄趕往成蔭湖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雍翻譯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源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源兒並收藏大雍翻譯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