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必然要懷上第二個子嗣,唯有這樣,她的依仗才會更多,誰知道萬歲爺會活到什麽時候,要是比先帝長壽,她的兒子得年過中年才能繼位吧,越想越不安。
熹妃並非像表麵得意,她知道她能成為妃位,運氣成分霸占太多了,如果她沒有一個好兒子,皇上是絕對不會多看她一眼的,可哪個女子不願夫君為自己癡戀啊。
皇上、弘曆……
越想越氣,“你們倆今後不必再想著伺候皇上的事了。”她是糊塗了才將這兩人要過來,不過廢物。
兩人聽聞,對視一眼,眼底皆是驚慌,“娘娘,奴才能伺候好萬歲爺的,還望娘娘不要放棄奴才,奴才求娘娘了。”
若她們被熹妃放棄了,家族也會放棄她們,到頭來,她們哪還有容身之處。
“滾出去,沒聽見本宮的話?”
這次不用熹妃發言,就有奴才將兩人拖出去,門外的哀嚎,熹妃是一聲都聽不進去。
既然抬旗沒法讓劉氏心甘情願來她身邊,那就換種方式好了,利誘不行,換威逼。
她從來都不是一個良善人。
劉氏一個奴才也敢拿捏自己身份,她會讓劉氏見識到,奴才始終是奴才,上不得台麵的東西!
……
當晚,皇上過來了。
大抵是好久沒見皇後,皇上十分驚異皇後容貌變得年輕了,對此,皇後隻笑道:“萬歲爺,臣妾容貌變年輕了還多虧身邊宮人善調養手段。”
皇後無意在這話題上多說,但皇上明顯對皇後所言上心了,那宮人有這手段,完全能為他調養身子,年輕時還好,他這些年老了,身子骨越發不行了,若是能恢複年輕時的狀態,他大可將政務收拾的幹幹淨淨。
“叫那宮人過來吧。”雍正道。
他心裏還有些不滿皇後容貌恢複了,都沒想到將人介紹給他。
“是,萬歲爺。”皇後心裏早就有這種預感了,她容貌恢複了,皇上肯定會想看到劉氏的。
結果劉氏過來時,雍正還是難免吃驚,沒想到能調養好皇後身子的人居然是個年輕女子,約莫十六七歲,而且性情毫不怯懦,哪怕知道麵前人是皇帝,眼神還是挺精神的。
“聽皇後說你調養身子的功夫不錯,既然如此,就幫朕看看身子吧。”雍正對有才之人都格外賞識,因此這會兒完全沒有將劉氏看成貌美可寵幸女子的心思。
“是,萬歲爺。”葉湘雅上前給他診脈。
一息間,心裏已有成數了,隨後跟著奴才到太醫院抓藥。
雍正皇帝不至於做出搶皇後的奴才這種事,但是他對能恢複自己精力的辦法十分渴求,大權在握之人怎會不盼著自己活久點,最好活到地老天荒。
所以在浸泡了按葉湘雅給出的藥浴方子後,雍正難得神清氣爽,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候,一身力氣。
隻是他也更懷疑劉氏是從哪兒學來這些東西了,劉氏的家世、人生經曆在他浸泡藥浴前就有人擺放在禦案前了,皇後關於劉氏的說法,他一點都不信。
因此皇帝派人過去監視住劉氏,隻待她露出破綻。
隻是一兩個月過去,破綻倒是沒有看出,反而讓雍正得知了劉氏學醫進度飛快這件事,他難得有些不解,聽蘇培盛說起太醫院的太醫一直在誇劉氏是天縱奇才這種事,一時間聯想起自己幾個月前懷疑劉氏的心思,不由好笑,但是讓他再來一次,還是毫不猶豫的。
“萬歲爺可要將劉姑娘放在身邊伺候?”蘇培盛逐漸琢磨過來萬歲爺的心思了,大概是對劉姑娘有些意動吧,而且劉姑娘本來就是小選進宮的包衣宮女,在名義上,都屬於皇上的女人。
“再看看吧,到底是皇後的人。”皇後不主動說將劉氏派過來,雍正還不至於搶自己發妻的奴才。
隻是那個明媚知禮、又有一手好醫術的女子到底是在他心裏留下痕跡了。
以至於又一年過後,皇後主動提起給劉氏抬旗一事,雍正默許了。
皇後是看在劉氏哪怕接觸皇上了,也沒有生出不該有的心思,才放下心來,提及給她抬旗一事,還是那句話,熹妃能給劉氏的,她也能給,甚至給的更多,熹妃沒那個能耐就別空口說白話,現在的後宮還不是她當家作主的時候。
因此,當劉氏被抬出漢軍包衣旗,抬進漢軍鑲黃旗時,熹妃氣得牙癢癢。
她本來想對劉氏家裏人動手的,但皇上正好注意到劉氏了,她所有心思都被迫擱淺,看著皇後仗著劉氏,在萬歲爺麵前越發得寵,若非確定萬歲爺對劉氏沒有心思,她還真是一刻都忍不了了。
劉氏比她想的還有用處。
熹妃咬唇,心道還得再想想別的辦法,對了,弘曆,弘曆前些年去富察氏為嫡福晉,她不想讓如此有用的劉氏給皇上當宮妃,那完全可以讓弘曆娶了劉氏做格格。
以劉氏漢軍旗的出身,算是高攀弘曆了,若是劉氏不願,再勉強讓她當弘曆側福晉罷了,左右弘曆現在隻有一個側福晉那拉氏。
心中又有了主意,熹妃立即派人接近劉氏。
這次葉湘雅收到的畫大餅比上次更像模像樣了。
熹妃居然許下讓她當四阿哥弘曆側福晉的承諾,她眉眼彎彎,心情無比愉悅,事情真的越來越有意思了,熹妃給她的樂子也更多了。
她的目標可是皇後,哪可能是不起眼的阿哥側福晉,就算熹妃狠下心來給她阿哥嫡福晉的身份,她也不樂意啊,雖說現在的她也當不上皇子嫡福晉。
葉湘雅主動將這紙條遞給皇後了,這次不必像上次那樣做戲,皇後待她不錯,又給她抬出包衣旗,她直接告訴皇後才是坦坦蕩蕩的忠心。
而皇後看到那紙條後,心裏罵道,不知悔改的東西。
盡管如此,皇後仍是問道:“你伺候本宮有些時日了,若是你願意,本宮倒是能讓萬歲爺下旨,讓你為弘曆側福晉。”
“承蒙娘娘恩賜,但奴才隻想陪在娘娘身邊。”
“隻願陪在本宮身邊嗎?”皇後微微歎了口氣,她精神很好、容貌也年輕,可是她知道自己身子骨不行,大概撐不了幾年了,若是劉氏早點來到她身邊,她或許能活久點吧。
如此一來,皇後難得考慮起劉氏的歸屬,原先的打算是她一旦崩逝,就讓身邊奴才公布劉氏婚事,不過劉氏得替她守一年孝,日子一到,立即出嫁。
隻是這些日子皇上看劉氏的眼神越發不對勁,這讓皇後考慮起另一種可能。
一種她從未想過的可能。
興許能讓她得償所願,讓弘暉後繼有人,世世代代有香火供奉。
隻是這樣一來,原先她不放在眼裏的熹妃母子倆,必然是劉氏上位的最大阻礙了。
“劉氏,你退下吧。”
葉湘雅依言退下,約莫再過兩個月懋嬪宋氏就逝世了吧,原身記憶是這樣的,雍正的潛邸妻妾,除了熹妃和裕嬪兩人壽命長,其他人不是在雍正去世前幾年病逝,就是在他去了之後沒兩年就跟著去了。
所以,懋嬪去世是一個節點,讓皇上意識到相伴自己多年的妻妾老了的大事,念及潛邸舊人,皇上會封熹妃為熹貴妃,封裕嬪為裕妃。
仔細琢磨以後,她發現雍正帝還真是隻念著自己兩個兒子的生母啊,過往的舊人半個不念,連嫡長子也是被新帝追封的親王位,真·冷心冷情。
葉湘雅想起自己給皇帝每日送湯藥的場麵,皇帝每次都用溫和的眼神看著她,怎麽說呢,好在她不是輕易被帝位迷惑的人。
她眸子漆黑如墨,算算日子,他還有四年多才過來,再等等吧,現在她才謀到漢軍鑲黃旗,身份還得往上提一提。
不久後,經皇後遊說,皇帝將弘曆後院的格格高氏封為側福晉,算是對高斌辛辛苦苦為皇帝做事的讚賞,熹妃許下的承諾這下真成畫大餅了。
但熹妃怎能違抗皇帝意思,而且兒子格外偏愛高氏,就算皇上不冊封高氏,兒子遲早也會主動向聖上請示的。
既然抬旗和兒子側福晉的位置都無法吸引劉氏了,熹妃隻得向皇後請示,可否讓她身邊的奴才向劉氏學得幾分精髓,皇後每次都麵帶微笑毫不猶豫拒絕了,熹妃多次意圖騙走她的奴才,就別指望她會有好臉色,當然,她回擊的借口讓熹妃啞口無言,劉氏要專門調養帝後身子,熹妃不過區區宮妃,就想讓帝後的奴才教她奴才學東西,臉皮厚了些。
熹妃臉上陣陣薄紅,這會兒的她是真的下不來台了,皇後說話不客氣,她隻得壓下搶人的心思,隻是今日受的氣讓她沒法釋懷,回宮後打聽到劉氏的兩姐妹還沒婚配,便將兒子找來。
弘曆一聽額娘找他,趕緊從溫香軟玉懷中起來,一路快走來到延禧宮。
“兒子給額娘請安,額娘找兒子來有何事吩咐?”弘曆恭敬道。
“弘曆,額娘想讓你將皇後心腹劉氏的那兩個姐妹納進後院。”熹妃憋著氣,說話格外不客氣,“劉氏醫術能將你皇阿瑪皇額娘身子調養好,隻是她油鹽不進,隻得讓你納了她兩個妹妹了,有這層關係在,想必她不會再嘴硬了。”
納妾這種事便宜的隻是男子,弘曆當然不會反對額娘,隻是他疑惑的是,“那劉氏當真這麽能耐?”
“是。”熹妃毫不猶豫道:“若是有劉氏在,皇上必然日日過來本宮這兒,隻可惜本宮本想讓你娶了劉氏為側福晉,但你已有了高氏,皇上對你無任何冊封,你能娶兩個側福晉已經是聖意了,若是還娶,你得是親王才行。”
和碩親王能有四個側福晉。
“額娘,不要緊的。”弘曆心裏一沉,那劉氏未免太不知好歹,額娘多次相求,不過是個奴才罷了,竟妄想主子苦苦哀求,如若他繼位了,他必然讓劉氏悔不當初。
“過些日子兒子福晉就要分娩了,這次像是男胎,想必兒子和皇阿瑪盼著的嫡子就要來了。”
“那就好。”熹妃心神一鬆,弘曆有嫡長子後,地位隻會越發穩固,而皇上不年輕了,弘曆登基的時日近在眼前。
“額娘,兒子會將那兩個包衣女子納進後院,隻是沒必要讓劉氏一族得意張揚。”弘曆絕對不允許一個包衣家族有人給自己沒臉,他是當今聖上長子、未來天子,容不得他們辱滅尊嚴。
“好,記得收斂些。”熹妃點頭,有兒子在,有些事就簡單多了。
弘曆出了延禧宮,麵色微沉。
他派人去給劉滿傳話,一個時辰後,劉滿匆匆出現在他麵前,神色慌張,“奴才拜見四阿哥。”
“你就是劉滿吧,看著倒是個識相的,可惜你女兒不如你識相。”
劉滿冷汗直流,“四、四阿哥,可是奴才女兒犯下大錯了?”
“你知道就好。”弘曆冷聲道,“隻是爺給她一個機會,也給你劉滿一個機會,你還有兩個女兒尚未出嫁,就送來爺後院吧。”
劉滿不知自己該高興還是該哭,他兩個女兒能送去四阿哥後院,隻要四阿哥登基,他女兒就是妃子,隻是看四阿哥的意思,對他兩個女兒未必好。
可恨他大女兒進宮得到帝後賞識,卻為劉氏一族得罪了四阿哥母子倆。
劉滿暗恨派不上用場的大女兒,隻因他即將要送去四阿哥後院的兩個女兒是他寵愛的妾室所出。
第75章 雍正帝謙妃劉氏(三)
劉滿是個人精,他雖然不知道大女兒在宮裏做了什麽討得帝後歡心,可看四阿哥和熹妃娘娘皆重視他大女兒的模樣,看來大女兒真在宮裏混出息了。
即便心裏惱怒,他也沒想真對大女兒發泄。
他退下後,用阿瑪的名義經過三四道阻攔,終於在景仁宮外見到女兒。
葉湘雅險些認不出這是原身阿瑪,兩人交談一會兒後,她知道四阿哥的打算了,並安撫阿瑪,“阿瑪,您要是相信女兒,這幾年就別過來找女兒。”
為了讓他安心,不再過來打擾她,葉湘雅難得透露自己的心思,“阿瑪,您隻要知道女兒並非坐以待斃,隻是劉氏一族能幫上女兒的地方不多……女兒也怕連累家族。”管它什麽劉氏柳氏,別打擾她升官發財的路。
葉湘雅笑的溫和,劉滿半信半疑。
她又道:“阿瑪,兩位妹妹進了四阿哥後院也好,她們若是生下一兒半女,就是大好事,而女兒這邊,得罪四阿哥和熹妃娘娘是沒辦法的事,您該清楚,四阿哥是萬歲爺長子,可萬歲爺這邊也不能落下。”
葉湘雅隱晦的表達劉氏一族要腳踏兩條船的意思,四阿哥那邊靠她兩個妹妹穩住,而皇上皇後這邊靠她穩住。
劉滿細細想來,也是這個道理,誰知道四阿哥能不能順利繼位,有大女兒在皇上這邊,說不定哪日就成為皇上宮妃了,這樣一想,他對大女兒就沒啥不滿了。
“既然如此,你心裏有數就好。”劉滿故作慈父模樣,歎了口氣,“家族勢弱,女兒,阿瑪隻得靠你了。”
葉湘雅扯了扯嘴,目視劉滿離開,忽悠過去就行,誰在乎劉滿的兩個女兒,反正她們在原身未進宮之前沒少欺負原身,沒姐妹情可言,隻是那兩人因她受小心眼的四阿哥針對納進後院卻是不爭的事實。
想了想,葉湘雅還是跟皇後娘娘說了這事,“娘娘,可否讓奴才見見她們,奴才想知道她們具體心思,若是她們不願,還請娘娘幫奴才一把。”
四阿哥著實不是個好歸宿,她還想將他皇位蝴蝶掉,原身的兩個妹妹想成為宮妃就懸了,而且以四阿哥對後院女子的多情,兩個受了她影響而被四阿哥納進後院的妹妹未必能得到四阿哥寵愛,將來生下的孩子更不會得到重視。
所以她會問清楚她們的意思的。
“好。”忠心耿耿的奴才相求,皇後沒理由不答應。
在皇後的安排下,葉湘雅見到了原身的兩個妹妹。
熹妃並非像表麵得意,她知道她能成為妃位,運氣成分霸占太多了,如果她沒有一個好兒子,皇上是絕對不會多看她一眼的,可哪個女子不願夫君為自己癡戀啊。
皇上、弘曆……
越想越氣,“你們倆今後不必再想著伺候皇上的事了。”她是糊塗了才將這兩人要過來,不過廢物。
兩人聽聞,對視一眼,眼底皆是驚慌,“娘娘,奴才能伺候好萬歲爺的,還望娘娘不要放棄奴才,奴才求娘娘了。”
若她們被熹妃放棄了,家族也會放棄她們,到頭來,她們哪還有容身之處。
“滾出去,沒聽見本宮的話?”
這次不用熹妃發言,就有奴才將兩人拖出去,門外的哀嚎,熹妃是一聲都聽不進去。
既然抬旗沒法讓劉氏心甘情願來她身邊,那就換種方式好了,利誘不行,換威逼。
她從來都不是一個良善人。
劉氏一個奴才也敢拿捏自己身份,她會讓劉氏見識到,奴才始終是奴才,上不得台麵的東西!
……
當晚,皇上過來了。
大抵是好久沒見皇後,皇上十分驚異皇後容貌變得年輕了,對此,皇後隻笑道:“萬歲爺,臣妾容貌變年輕了還多虧身邊宮人善調養手段。”
皇後無意在這話題上多說,但皇上明顯對皇後所言上心了,那宮人有這手段,完全能為他調養身子,年輕時還好,他這些年老了,身子骨越發不行了,若是能恢複年輕時的狀態,他大可將政務收拾的幹幹淨淨。
“叫那宮人過來吧。”雍正道。
他心裏還有些不滿皇後容貌恢複了,都沒想到將人介紹給他。
“是,萬歲爺。”皇後心裏早就有這種預感了,她容貌恢複了,皇上肯定會想看到劉氏的。
結果劉氏過來時,雍正還是難免吃驚,沒想到能調養好皇後身子的人居然是個年輕女子,約莫十六七歲,而且性情毫不怯懦,哪怕知道麵前人是皇帝,眼神還是挺精神的。
“聽皇後說你調養身子的功夫不錯,既然如此,就幫朕看看身子吧。”雍正對有才之人都格外賞識,因此這會兒完全沒有將劉氏看成貌美可寵幸女子的心思。
“是,萬歲爺。”葉湘雅上前給他診脈。
一息間,心裏已有成數了,隨後跟著奴才到太醫院抓藥。
雍正皇帝不至於做出搶皇後的奴才這種事,但是他對能恢複自己精力的辦法十分渴求,大權在握之人怎會不盼著自己活久點,最好活到地老天荒。
所以在浸泡了按葉湘雅給出的藥浴方子後,雍正難得神清氣爽,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候,一身力氣。
隻是他也更懷疑劉氏是從哪兒學來這些東西了,劉氏的家世、人生經曆在他浸泡藥浴前就有人擺放在禦案前了,皇後關於劉氏的說法,他一點都不信。
因此皇帝派人過去監視住劉氏,隻待她露出破綻。
隻是一兩個月過去,破綻倒是沒有看出,反而讓雍正得知了劉氏學醫進度飛快這件事,他難得有些不解,聽蘇培盛說起太醫院的太醫一直在誇劉氏是天縱奇才這種事,一時間聯想起自己幾個月前懷疑劉氏的心思,不由好笑,但是讓他再來一次,還是毫不猶豫的。
“萬歲爺可要將劉姑娘放在身邊伺候?”蘇培盛逐漸琢磨過來萬歲爺的心思了,大概是對劉姑娘有些意動吧,而且劉姑娘本來就是小選進宮的包衣宮女,在名義上,都屬於皇上的女人。
“再看看吧,到底是皇後的人。”皇後不主動說將劉氏派過來,雍正還不至於搶自己發妻的奴才。
隻是那個明媚知禮、又有一手好醫術的女子到底是在他心裏留下痕跡了。
以至於又一年過後,皇後主動提起給劉氏抬旗一事,雍正默許了。
皇後是看在劉氏哪怕接觸皇上了,也沒有生出不該有的心思,才放下心來,提及給她抬旗一事,還是那句話,熹妃能給劉氏的,她也能給,甚至給的更多,熹妃沒那個能耐就別空口說白話,現在的後宮還不是她當家作主的時候。
因此,當劉氏被抬出漢軍包衣旗,抬進漢軍鑲黃旗時,熹妃氣得牙癢癢。
她本來想對劉氏家裏人動手的,但皇上正好注意到劉氏了,她所有心思都被迫擱淺,看著皇後仗著劉氏,在萬歲爺麵前越發得寵,若非確定萬歲爺對劉氏沒有心思,她還真是一刻都忍不了了。
劉氏比她想的還有用處。
熹妃咬唇,心道還得再想想別的辦法,對了,弘曆,弘曆前些年去富察氏為嫡福晉,她不想讓如此有用的劉氏給皇上當宮妃,那完全可以讓弘曆娶了劉氏做格格。
以劉氏漢軍旗的出身,算是高攀弘曆了,若是劉氏不願,再勉強讓她當弘曆側福晉罷了,左右弘曆現在隻有一個側福晉那拉氏。
心中又有了主意,熹妃立即派人接近劉氏。
這次葉湘雅收到的畫大餅比上次更像模像樣了。
熹妃居然許下讓她當四阿哥弘曆側福晉的承諾,她眉眼彎彎,心情無比愉悅,事情真的越來越有意思了,熹妃給她的樂子也更多了。
她的目標可是皇後,哪可能是不起眼的阿哥側福晉,就算熹妃狠下心來給她阿哥嫡福晉的身份,她也不樂意啊,雖說現在的她也當不上皇子嫡福晉。
葉湘雅主動將這紙條遞給皇後了,這次不必像上次那樣做戲,皇後待她不錯,又給她抬出包衣旗,她直接告訴皇後才是坦坦蕩蕩的忠心。
而皇後看到那紙條後,心裏罵道,不知悔改的東西。
盡管如此,皇後仍是問道:“你伺候本宮有些時日了,若是你願意,本宮倒是能讓萬歲爺下旨,讓你為弘曆側福晉。”
“承蒙娘娘恩賜,但奴才隻想陪在娘娘身邊。”
“隻願陪在本宮身邊嗎?”皇後微微歎了口氣,她精神很好、容貌也年輕,可是她知道自己身子骨不行,大概撐不了幾年了,若是劉氏早點來到她身邊,她或許能活久點吧。
如此一來,皇後難得考慮起劉氏的歸屬,原先的打算是她一旦崩逝,就讓身邊奴才公布劉氏婚事,不過劉氏得替她守一年孝,日子一到,立即出嫁。
隻是這些日子皇上看劉氏的眼神越發不對勁,這讓皇後考慮起另一種可能。
一種她從未想過的可能。
興許能讓她得償所願,讓弘暉後繼有人,世世代代有香火供奉。
隻是這樣一來,原先她不放在眼裏的熹妃母子倆,必然是劉氏上位的最大阻礙了。
“劉氏,你退下吧。”
葉湘雅依言退下,約莫再過兩個月懋嬪宋氏就逝世了吧,原身記憶是這樣的,雍正的潛邸妻妾,除了熹妃和裕嬪兩人壽命長,其他人不是在雍正去世前幾年病逝,就是在他去了之後沒兩年就跟著去了。
所以,懋嬪去世是一個節點,讓皇上意識到相伴自己多年的妻妾老了的大事,念及潛邸舊人,皇上會封熹妃為熹貴妃,封裕嬪為裕妃。
仔細琢磨以後,她發現雍正帝還真是隻念著自己兩個兒子的生母啊,過往的舊人半個不念,連嫡長子也是被新帝追封的親王位,真·冷心冷情。
葉湘雅想起自己給皇帝每日送湯藥的場麵,皇帝每次都用溫和的眼神看著她,怎麽說呢,好在她不是輕易被帝位迷惑的人。
她眸子漆黑如墨,算算日子,他還有四年多才過來,再等等吧,現在她才謀到漢軍鑲黃旗,身份還得往上提一提。
不久後,經皇後遊說,皇帝將弘曆後院的格格高氏封為側福晉,算是對高斌辛辛苦苦為皇帝做事的讚賞,熹妃許下的承諾這下真成畫大餅了。
但熹妃怎能違抗皇帝意思,而且兒子格外偏愛高氏,就算皇上不冊封高氏,兒子遲早也會主動向聖上請示的。
既然抬旗和兒子側福晉的位置都無法吸引劉氏了,熹妃隻得向皇後請示,可否讓她身邊的奴才向劉氏學得幾分精髓,皇後每次都麵帶微笑毫不猶豫拒絕了,熹妃多次意圖騙走她的奴才,就別指望她會有好臉色,當然,她回擊的借口讓熹妃啞口無言,劉氏要專門調養帝後身子,熹妃不過區區宮妃,就想讓帝後的奴才教她奴才學東西,臉皮厚了些。
熹妃臉上陣陣薄紅,這會兒的她是真的下不來台了,皇後說話不客氣,她隻得壓下搶人的心思,隻是今日受的氣讓她沒法釋懷,回宮後打聽到劉氏的兩姐妹還沒婚配,便將兒子找來。
弘曆一聽額娘找他,趕緊從溫香軟玉懷中起來,一路快走來到延禧宮。
“兒子給額娘請安,額娘找兒子來有何事吩咐?”弘曆恭敬道。
“弘曆,額娘想讓你將皇後心腹劉氏的那兩個姐妹納進後院。”熹妃憋著氣,說話格外不客氣,“劉氏醫術能將你皇阿瑪皇額娘身子調養好,隻是她油鹽不進,隻得讓你納了她兩個妹妹了,有這層關係在,想必她不會再嘴硬了。”
納妾這種事便宜的隻是男子,弘曆當然不會反對額娘,隻是他疑惑的是,“那劉氏當真這麽能耐?”
“是。”熹妃毫不猶豫道:“若是有劉氏在,皇上必然日日過來本宮這兒,隻可惜本宮本想讓你娶了劉氏為側福晉,但你已有了高氏,皇上對你無任何冊封,你能娶兩個側福晉已經是聖意了,若是還娶,你得是親王才行。”
和碩親王能有四個側福晉。
“額娘,不要緊的。”弘曆心裏一沉,那劉氏未免太不知好歹,額娘多次相求,不過是個奴才罷了,竟妄想主子苦苦哀求,如若他繼位了,他必然讓劉氏悔不當初。
“過些日子兒子福晉就要分娩了,這次像是男胎,想必兒子和皇阿瑪盼著的嫡子就要來了。”
“那就好。”熹妃心神一鬆,弘曆有嫡長子後,地位隻會越發穩固,而皇上不年輕了,弘曆登基的時日近在眼前。
“額娘,兒子會將那兩個包衣女子納進後院,隻是沒必要讓劉氏一族得意張揚。”弘曆絕對不允許一個包衣家族有人給自己沒臉,他是當今聖上長子、未來天子,容不得他們辱滅尊嚴。
“好,記得收斂些。”熹妃點頭,有兒子在,有些事就簡單多了。
弘曆出了延禧宮,麵色微沉。
他派人去給劉滿傳話,一個時辰後,劉滿匆匆出現在他麵前,神色慌張,“奴才拜見四阿哥。”
“你就是劉滿吧,看著倒是個識相的,可惜你女兒不如你識相。”
劉滿冷汗直流,“四、四阿哥,可是奴才女兒犯下大錯了?”
“你知道就好。”弘曆冷聲道,“隻是爺給她一個機會,也給你劉滿一個機會,你還有兩個女兒尚未出嫁,就送來爺後院吧。”
劉滿不知自己該高興還是該哭,他兩個女兒能送去四阿哥後院,隻要四阿哥登基,他女兒就是妃子,隻是看四阿哥的意思,對他兩個女兒未必好。
可恨他大女兒進宮得到帝後賞識,卻為劉氏一族得罪了四阿哥母子倆。
劉滿暗恨派不上用場的大女兒,隻因他即將要送去四阿哥後院的兩個女兒是他寵愛的妾室所出。
第75章 雍正帝謙妃劉氏(三)
劉滿是個人精,他雖然不知道大女兒在宮裏做了什麽討得帝後歡心,可看四阿哥和熹妃娘娘皆重視他大女兒的模樣,看來大女兒真在宮裏混出息了。
即便心裏惱怒,他也沒想真對大女兒發泄。
他退下後,用阿瑪的名義經過三四道阻攔,終於在景仁宮外見到女兒。
葉湘雅險些認不出這是原身阿瑪,兩人交談一會兒後,她知道四阿哥的打算了,並安撫阿瑪,“阿瑪,您要是相信女兒,這幾年就別過來找女兒。”
為了讓他安心,不再過來打擾她,葉湘雅難得透露自己的心思,“阿瑪,您隻要知道女兒並非坐以待斃,隻是劉氏一族能幫上女兒的地方不多……女兒也怕連累家族。”管它什麽劉氏柳氏,別打擾她升官發財的路。
葉湘雅笑的溫和,劉滿半信半疑。
她又道:“阿瑪,兩位妹妹進了四阿哥後院也好,她們若是生下一兒半女,就是大好事,而女兒這邊,得罪四阿哥和熹妃娘娘是沒辦法的事,您該清楚,四阿哥是萬歲爺長子,可萬歲爺這邊也不能落下。”
葉湘雅隱晦的表達劉氏一族要腳踏兩條船的意思,四阿哥那邊靠她兩個妹妹穩住,而皇上皇後這邊靠她穩住。
劉滿細細想來,也是這個道理,誰知道四阿哥能不能順利繼位,有大女兒在皇上這邊,說不定哪日就成為皇上宮妃了,這樣一想,他對大女兒就沒啥不滿了。
“既然如此,你心裏有數就好。”劉滿故作慈父模樣,歎了口氣,“家族勢弱,女兒,阿瑪隻得靠你了。”
葉湘雅扯了扯嘴,目視劉滿離開,忽悠過去就行,誰在乎劉滿的兩個女兒,反正她們在原身未進宮之前沒少欺負原身,沒姐妹情可言,隻是那兩人因她受小心眼的四阿哥針對納進後院卻是不爭的事實。
想了想,葉湘雅還是跟皇後娘娘說了這事,“娘娘,可否讓奴才見見她們,奴才想知道她們具體心思,若是她們不願,還請娘娘幫奴才一把。”
四阿哥著實不是個好歸宿,她還想將他皇位蝴蝶掉,原身的兩個妹妹想成為宮妃就懸了,而且以四阿哥對後院女子的多情,兩個受了她影響而被四阿哥納進後院的妹妹未必能得到四阿哥寵愛,將來生下的孩子更不會得到重視。
所以她會問清楚她們的意思的。
“好。”忠心耿耿的奴才相求,皇後沒理由不答應。
在皇後的安排下,葉湘雅見到了原身的兩個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