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臉蛋圓潤,另一個身形較瘦,下巴稍尖,五官結合起來看都是清麗佳人,葉湘雅如實跟她們說起四阿哥後院的狀況——有兩個側福晉和數不盡的紅顏知己,再詢問她們是不是一定要留在四阿哥後院當格格,特別是在四阿哥不喜她們的前提下。
圓臉妹妹道:“四阿哥能看中奴才,是奴才的榮幸。”
好了,這個沒必要勸了,葉湘雅看向瘦妹妹,出乎意料的是,瘦妹妹還真認真考慮過她說的話,“妹妹聽姐姐的。”
瘦妹妹心裏有自己的算盤,正如大姐所說,四阿哥後院太多人了,嫡福晉即將分娩,後院至今為止就嫡福晉和四阿哥的第一個女人富察格格有孕,她想得寵很難,而且她們從小處到大的大姐姐能在帝後麵前得寵,說出來的話可信度很大。
就算她們感情不和,同是姐妹,大姐姐沒必要算計她們。
葉湘雅目光落在這位妹妹身上,難得起了點興致,“都聽我的?”
“是。”瘦妹妹謹慎道。
“那好,你隨我進去吧。”
既然說出這話,那收納為自己人的概率還是挺大的,孤家寡人在後宮混日子固然好,可她有時候也需要親緣的幫助。
待皇後看見瘦妹妹後,就明白心腹的意思了,“你叫什麽名字?”
“娘娘,奴才名叫秀蘭。”劉秀蘭恭敬道,她大概明白大姐姐的意思了,是想讓她留在皇後娘娘身邊吧。
葉湘雅暗地吐槽劉滿不會起名,原身叫劉秀春,二妹叫劉秀蘭,小妹叫劉秀靜,十分整齊的名字,但是為什麽唯獨老大的名字讓她感覺到不公,要是原身叫秀蘭或是秀靜會不會更好一點。
葉湘雅漫無邊際想了些沒用的東西,在皇後娘娘問過劉秀蘭後,抬頭看向她時,她溫柔地笑了,“都聽娘娘安排。”
她大概看出皇後有心想培養她成為宮妃,而她的妹妹,就是一個極好用的聯姻對象。
皇後勾起嘴角,心裏已經想好劉秀蘭的去處了,她要培養劉秀春,但劉秀春的家世太低了,但要是她妹妹被她賜婚宗室王爺後院,以側福晉的身份生下一兒半女,劉氏一族在宗室處也算有了根基,再薄的根基也是根基。
至於那即將要為弘曆格格的劉秀靜,她對弘曆沒啥好感,而且以格格身份入門的劉秀靜,想必得不到多少寵愛,更別論生兒育女這種事了,相當於一步廢棋。
……
在皇後的安排下,二妹順利嫁給和碩怡親王第四子寧郡王弘晈為側福晉。
與此同時,小妹也順利進了弘曆後院。
葉湘雅平日裏除了給帝後二人調養身子,日常生活有些單調無聊,但在懋嬪病逝後,皇帝將熹妃和裕嬪兩人各自往上一提位份,加上弘曆嫡福晉誕下嫡長子,皇帝親自命名為永璉,做完這些事後,皇帝似是自覺完成任務了,心思放在她身上了。
話語間試探過她好多回可願意來乾清宮伺候她,對此,葉湘雅每次都用皇後娘娘做借口,堅決不去。
皇帝現在對她是有點心思,但那是建立在她有一手好醫術,且容貌長得不錯、脾性溫順的前提下,據她所知,皇上好像格外偏愛這一款,容貌這點具體看在潛邸前期極為受寵的齊妃,脾性這點又看潛邸後期極為受寵的敦肅皇貴妃。
她估摸自己應該是結合這兩點才惹得皇帝心喜,想將她納為後宮妃子吧,畢竟脾性像敦肅皇貴妃,容貌俏麗似年輕齊妃的女子並不多。
隻是她能拒絕一回兩回,拒絕多了便成了她的不識趣了,脾氣再好的皇帝也是皇帝,別說雍正帝脾氣還不那麽好呢,因此她隻能表現出一心一意為皇後的忠奴模樣。
唯有這樣,皇帝才會相信她對皇後忠心耿耿,確實因為皇後才拒絕她的,並非宮外有心上人,或是看不上他這位皇帝。
隻是這樣,雍正皇帝難免心癢癢了,“蘇培盛,辰時已到,劉氏應當送藥過來了。”
“是,萬歲爺。”蘇培盛假裝沒有看出皇上的意思,他姑且將這當成一種情趣吧,劉姑娘對皇後娘娘忠心耿耿,萬歲爺擺明有將劉姑娘納為宮妃的意思,隻是又覺得劉姑娘忠心皇後不好奪人,但是看樣子,哪日隻要皇後娘娘主動將劉姑娘獻上,劉姑娘福氣在後頭啊。
“她這脾性啊。”雍正長歎一聲。
誰不喜歡忠誠貌美、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女子,在雍正帝眼裏,劉氏除了出身低這點,其他方麵毫無缺點,就連劉氏三番四次拒絕他的詢問,在他眼裏也成了一種妙不可言的情趣。
因為頗有好感,皇帝已經將劉氏抬出包衣旗了,這是其他宮妃從他身上得不到的好處,可見他對劉氏有多上心,而往下一日日接觸,劉氏貌美便成了她最不值得一提的長處。
雍正帝心想,若是哪日劉氏封妃,紅袖添香該是多讓人心動的場景,劉氏越是忠心,他對劉氏的興致就越發濃烈,但願皇後領會到他的意思吧,他頂多再忍兩三年了。
雍正在心裏下定最後期限,又埋頭苦幹了。
而皇後有心想利用劉氏達成最後目的,怎會輕易將劉氏獻上。
最抓心撓肺的莫過於得不到的東西,自從察覺到皇上心思後,皇後還是頭一次在皇上身上發現如此強烈的對女子的欲望——所以她想將劉氏抬到更高的位置,她要讓劉氏盡可能做到一封妃就能跟熹貴妃互相抗衡的程度。
因此劉氏的身份地位必然要提升,她要讓劉氏抬進滿洲上三旗,隻是劉佳氏尚且不能跟鈕祜祿氏的大姓相比,劉氏勝在宗室處有了自己的根基,隻是這聊勝於無,熹貴妃還有了皇上親子,宮中地位僅在她之下。
所以關鍵在於皇上那裏,皇上對熹貴妃無情,但對劉氏很是在意,她要讓皇上越發在意劉氏,皇寵是最不講理的東西,能讓最卑微的人坐上高位,也能讓高高在上的人墜入凡塵。
皇後支使葉湘雅去乾清宮的次數越發多了。
……
熹貴妃按計劃讓兒子納了劉氏的小妹為妾,而劉氏的另一個姐妹被皇後做主嫁給宗室子弟了,為側福晉的身份,熹貴妃心裏暗笑,隻是一沒有權勢的漢軍旗女子,何至於將其抬到側福晉的位置。
她仍是虎視眈眈劉氏。
隻是往下的日子卻讓她捉摸不透了,劉氏頻頻出現在乾清宮,甚至有一次她特地去給萬歲爺送羹湯,親眼目睹皇上將劉氏的手握在手心,劉氏臉紅非常,掙紮著要拔出手的畫麵。
熹貴妃驚疑不定,萬歲爺注意到她這邊的動靜,臉色頓時冷下來,“貴妃,你過來作甚?”
熹貴妃顧不得其他,“萬歲爺,妾身給您——”送來羹湯。
“出去!”雍正本就脾氣不好,讓人打擾了這一幕怎叫他高興起來,而劉氏拒絕他也讓他升不起歡喜,他堂堂皇帝何至於被一個女子拒絕數次,哪怕劉氏對皇後忠心,難道這份忠心還盛過對他的情意?
熹貴妃退下後,雍正直直看著劉氏,“你應該明白朕的意思,你是朕看中的女人,為何不願意跟了朕。”
葉湘雅立即跪地,“萬歲爺,您堂堂天子,奴才怎不心生仰慕,隻是比起成為萬歲爺宮中嬪妃,奴才更願意伺候在皇後娘娘身邊,偶爾能看見萬歲爺,就心滿意足了,皇後娘娘是奴才的主子,奴才願一輩子都忠於皇後娘娘,而萬歲爺是奴才心儀的男子,奴才曾向往過嫁給一尋常男子做妻,生兒育女的日子,隻是……”
她笑容帶了一絲苦澀,“隻是如今奴才心裏有了萬歲爺,萬歲爺坐擁後宮佳麗三千,奴才若成了宮妃,便是這三千佳麗中最尋常不過的妃子,萬歲爺就當是奴才有了私心吧,奴才寧願一輩子不嫁,就守在萬歲爺和皇後娘娘身邊。”
一邊是忠,一邊是情,兩相抉擇是個難題,所以劉氏不願入宮為妃,並非故意拿捏他,而是不願喪失在他麵前的美好,成為宮中日日盼著他歸來的妃子。
雍正閉了閉眼,不再為難她,劉氏盼著的,他給不了,隻是如此一來,劉氏在他心裏就不隻是一個貌美忠誠的女子了,而是一個心裏對他愛慕之極,卻心思堅定不為榮華富貴動搖的奇女子。
“你回去吧。”雍正歎了一口氣,之前,他興許不願給劉氏太高位,可是現在,哪怕他心甘情願將高位奉上,劉氏都不會成為他宮妃了。
葉湘雅低聲應是,轉頭神色稍稍冷淡,皇帝心思一目了然,在皇上心裏,她還不算重要,隻有不算重要、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東西,才會讓皇帝再三權衡利弊,這種程度還不夠,她要讓皇上徹底拋下顧忌。
熹貴妃應該挺好用的,但願別讓她失望。
……
延禧宮內,熹貴妃回來後心神躁動不已,誰來勸都不行。
她神經兮兮咬著指甲,“劉氏被皇上看中了,本宮是該殺了劉氏還是讓劉氏後悔勾引皇上了。”
劉氏貌美,又得萬歲爺看重,如果真成了宮妃,說不定能威脅到她們母子倆,生下弘曆後的日子太過順風順水,她竟沒想到宮裏要是真出了一個備受威脅的宮妃,她該如何應對?
憑她看中的宮女嗎?她這幾年下來眼光都不好,選中的人無一懷上龍種,去年眼光稍稍好了點,看中劉氏,但劉氏轉念被齊妃、皇後搶走了。
如此一來,她真沒法應對劉氏的得寵。
隻是……熹貴妃緩緩吐出一口氣,對劉氏而言,她有子傍身,隻要劉氏一日不誕下皇子,就永遠都威脅不到弘曆。
她嘴角勾起一抹笑,劉氏打的什麽主意她已明白,比起劉氏借用皇後心腹的身份接觸萬歲爺,她更情願劉氏成為皇上宮妃,隻要成為皇上宮妃了,她有千萬種算計她的法子,皇後不可能護住她一輩子的。
隻是為了讓皇後以為她動怒了,熹妃還是有模有樣砸了幾個花瓶。
萬歲爺和劉氏密切接觸的消息至今沒傳出來,皇後一定發揮了極大作用,她還真不願讓皇後再裝模做樣下去。
她揮了揮手,有奴才上前,竊竊私語。
一日後,皇後意圖將劉氏推上龍床的消息傳的滿宮皆知,不少人看向葉湘雅的眼神都變了。
以前是尊敬或是敬佩,但如今總是帶上了一絲說不盡道不明的曖昧色彩。
葉湘雅簡直想大笑了,這叫什麽,得來全不費工夫?倘若她和皇帝仍保持曖昧的相處模式,皇上聽了這些傳聞必然對她心生懷疑,但是有了熹貴妃助攻,她不必苦惱這些。
宮裏為一宮之主的老人並不多,熹貴妃、裕妃、齊妃和皇後算在其中,但齊妃本就對劉氏成為宮妃這事早有預料,裕妃有子萬事足,壓根不管宮裏宮外的事,所以哪怕劉氏攀附皇上這事宮裏人皆知,她也表現出一副不感興趣的模樣,反倒想,若是劉氏成了宮妃,她是不是能向劉氏討來美容的方子。
熹貴妃的推波助瀾隻在宮人之間起作用,不久被盛怒的皇後截住傳言。
而皇帝原本不知這些事的,隻是在葉湘雅有好幾日沒出現在他麵前時,他心裏不爽,不是說好了想日日看他嗎,怎麽剛說明白,就避著他不見了,因此從蘇培盛口中得知這幾日的傳聞。
他脾氣愈烈,“給朕查,到底是誰在傳這些荒唐話。”
雍正捏著眉心,劉氏本就藏著心思接近他,上次說明白後,劉氏已經有些時日隻是單純送藥,不跟他說話了,如今因為外人言論,更是不願見他了。
要是讓他知道是誰傳出這些話,他饒不過他!
蘇培盛動作很快,追著好幾道尾巴尋到了延禧宮,頓時頭皮發麻,熹貴妃是弘曆阿哥生母,而弘曆阿哥是萬歲爺悉心培養的繼承人,若是將此事揭露是熹貴妃幹的,宮裏動蕩少不了了。
蘇培盛硬著頭皮稟告此事。
“朕還以為她是個守規矩的。”雍正閉了閉眼,忍著怒火。
他對後宮妃子大多不在意,熹貴妃也是不在意的一員,隻是因弘曆的存在才對她高看一眼。
從九子奪嫡走出來並且獲勝的皇子,不容小覷,對雍正而言,大清江山最為重要,而江山繼承人同樣重要,熹貴妃作為繼承人生母,因母憑子貴,在他心中也值得高看一眼。
隻是如今,他卻懷疑這個人真的值得他封為高位嗎?一個潛邸格格,隻是憑借子嗣坐上高位,心性沒有一點長進,沒有後宮娘娘的氣度。
若是成了他宮妃的是劉氏就好了,以劉氏的聰慧守禮,必然是他最得力的賢內助……
想起佳人,雍正嘴角不由勾起一抹極為微小的幅度,蘇培盛看了還以為自己看錯了,萬歲爺怎麽又氣又笑的。
隻是瞬間,雍正收起笑容了,蘇培盛心道,果然是自己看錯了,回去得好好休息了,因為眼拙耽誤了萬歲爺辦事,他擔不起這種罪名。
雍正淡淡道:“熹貴妃不守宮規,禁足一月,貶為熹妃。”
既然知道熹妃是什麽樣的人了,雍正也不跟她客氣,他的人還容不到熹妃算計。
延禧宮內,熹妃上揚的嘴角在得知自己被便為妃位時,刹那僵硬了。
蘇培盛似笑非笑道:“還請熹妃娘娘知道,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您請記住了。”劉姑娘可是萬歲爺的心尖尖,怎容得了其他人羞辱。
熹妃得慶幸自己是四阿哥生母,不然以萬歲爺眼裏容不得沙子的脾性……想起萬歲爺能毫不猶豫將為廉親王等人說話的三阿哥過繼給廉親王,最後連三阿哥宗室的身份都不承認了,蘇培盛不由渾身一抖,心裏念叨,切莫做出背叛萬歲爺的舉動。
熹妃渾身一冷,怒火油然而生,她該害怕嗎?萬歲爺能為了劉氏貶了她的位份,隻是萬歲爺憑什麽這麽做,劉氏就是個勾引人的狐狸精,她還說不得一點壞話了?
她有子傍身,如果萬歲爺不想培養弘晝這個浪蕩子,她的弘曆是最優秀最適合為帝的皇子,萬歲爺遲早有一天會後悔這麽對她的。
畢竟,萬歲爺選無可選了啊,隻得選她兒子了啊。
到時,皇太後怎麽處置底下的太妃,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嗎。
她要讓萬歲爺知道,他到死都護不了劉氏,為了劉氏打她臉是世間最不可饒恕之事。
……
又一日,熹妃突然冷著臉出現在葉湘雅麵前,冷不防狠狠一巴掌甩下。
葉湘雅措不及防受了一巴掌,捂著臉久久沒有動作。
“本宮堂堂妃位,你在本宮麵前得意什麽?”熹妃說著就笑了,她之前何必捧著劉氏,不過是一個奴才,被抬旗了也是奴才,身份低賤的奴才,既然是奴才,她想怎麽打就怎麽打,皇上難不成還讓宮裏人都知道,他為了一個奴才打了繼承人生母的臉麵?
皇上做不到的,在他眼裏,大清江山最為重要。
熹妃走了,葉湘雅仍愣在原地,緩緩放下手,露出通紅的半張臉,她舔了舔嘴唇,顧不上他人擔憂的神色,進了屋,捂著臉笑出聲來。
她當然不可能被痛哭,隻是怎麽可能沒有委屈,突然被人打了一巴掌,當真可笑,皇後作為正室都沒計較這種事,熹妃反而將自己當成捉奸的東西了。
她發誓,她要讓熹妃後悔自己今日打了她這巴掌,她說到做到。
圓臉妹妹道:“四阿哥能看中奴才,是奴才的榮幸。”
好了,這個沒必要勸了,葉湘雅看向瘦妹妹,出乎意料的是,瘦妹妹還真認真考慮過她說的話,“妹妹聽姐姐的。”
瘦妹妹心裏有自己的算盤,正如大姐所說,四阿哥後院太多人了,嫡福晉即將分娩,後院至今為止就嫡福晉和四阿哥的第一個女人富察格格有孕,她想得寵很難,而且她們從小處到大的大姐姐能在帝後麵前得寵,說出來的話可信度很大。
就算她們感情不和,同是姐妹,大姐姐沒必要算計她們。
葉湘雅目光落在這位妹妹身上,難得起了點興致,“都聽我的?”
“是。”瘦妹妹謹慎道。
“那好,你隨我進去吧。”
既然說出這話,那收納為自己人的概率還是挺大的,孤家寡人在後宮混日子固然好,可她有時候也需要親緣的幫助。
待皇後看見瘦妹妹後,就明白心腹的意思了,“你叫什麽名字?”
“娘娘,奴才名叫秀蘭。”劉秀蘭恭敬道,她大概明白大姐姐的意思了,是想讓她留在皇後娘娘身邊吧。
葉湘雅暗地吐槽劉滿不會起名,原身叫劉秀春,二妹叫劉秀蘭,小妹叫劉秀靜,十分整齊的名字,但是為什麽唯獨老大的名字讓她感覺到不公,要是原身叫秀蘭或是秀靜會不會更好一點。
葉湘雅漫無邊際想了些沒用的東西,在皇後娘娘問過劉秀蘭後,抬頭看向她時,她溫柔地笑了,“都聽娘娘安排。”
她大概看出皇後有心想培養她成為宮妃,而她的妹妹,就是一個極好用的聯姻對象。
皇後勾起嘴角,心裏已經想好劉秀蘭的去處了,她要培養劉秀春,但劉秀春的家世太低了,但要是她妹妹被她賜婚宗室王爺後院,以側福晉的身份生下一兒半女,劉氏一族在宗室處也算有了根基,再薄的根基也是根基。
至於那即將要為弘曆格格的劉秀靜,她對弘曆沒啥好感,而且以格格身份入門的劉秀靜,想必得不到多少寵愛,更別論生兒育女這種事了,相當於一步廢棋。
……
在皇後的安排下,二妹順利嫁給和碩怡親王第四子寧郡王弘晈為側福晉。
與此同時,小妹也順利進了弘曆後院。
葉湘雅平日裏除了給帝後二人調養身子,日常生活有些單調無聊,但在懋嬪病逝後,皇帝將熹妃和裕嬪兩人各自往上一提位份,加上弘曆嫡福晉誕下嫡長子,皇帝親自命名為永璉,做完這些事後,皇帝似是自覺完成任務了,心思放在她身上了。
話語間試探過她好多回可願意來乾清宮伺候她,對此,葉湘雅每次都用皇後娘娘做借口,堅決不去。
皇帝現在對她是有點心思,但那是建立在她有一手好醫術,且容貌長得不錯、脾性溫順的前提下,據她所知,皇上好像格外偏愛這一款,容貌這點具體看在潛邸前期極為受寵的齊妃,脾性這點又看潛邸後期極為受寵的敦肅皇貴妃。
她估摸自己應該是結合這兩點才惹得皇帝心喜,想將她納為後宮妃子吧,畢竟脾性像敦肅皇貴妃,容貌俏麗似年輕齊妃的女子並不多。
隻是她能拒絕一回兩回,拒絕多了便成了她的不識趣了,脾氣再好的皇帝也是皇帝,別說雍正帝脾氣還不那麽好呢,因此她隻能表現出一心一意為皇後的忠奴模樣。
唯有這樣,皇帝才會相信她對皇後忠心耿耿,確實因為皇後才拒絕她的,並非宮外有心上人,或是看不上他這位皇帝。
隻是這樣,雍正皇帝難免心癢癢了,“蘇培盛,辰時已到,劉氏應當送藥過來了。”
“是,萬歲爺。”蘇培盛假裝沒有看出皇上的意思,他姑且將這當成一種情趣吧,劉姑娘對皇後娘娘忠心耿耿,萬歲爺擺明有將劉姑娘納為宮妃的意思,隻是又覺得劉姑娘忠心皇後不好奪人,但是看樣子,哪日隻要皇後娘娘主動將劉姑娘獻上,劉姑娘福氣在後頭啊。
“她這脾性啊。”雍正長歎一聲。
誰不喜歡忠誠貌美、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女子,在雍正帝眼裏,劉氏除了出身低這點,其他方麵毫無缺點,就連劉氏三番四次拒絕他的詢問,在他眼裏也成了一種妙不可言的情趣。
因為頗有好感,皇帝已經將劉氏抬出包衣旗了,這是其他宮妃從他身上得不到的好處,可見他對劉氏有多上心,而往下一日日接觸,劉氏貌美便成了她最不值得一提的長處。
雍正帝心想,若是哪日劉氏封妃,紅袖添香該是多讓人心動的場景,劉氏越是忠心,他對劉氏的興致就越發濃烈,但願皇後領會到他的意思吧,他頂多再忍兩三年了。
雍正在心裏下定最後期限,又埋頭苦幹了。
而皇後有心想利用劉氏達成最後目的,怎會輕易將劉氏獻上。
最抓心撓肺的莫過於得不到的東西,自從察覺到皇上心思後,皇後還是頭一次在皇上身上發現如此強烈的對女子的欲望——所以她想將劉氏抬到更高的位置,她要讓劉氏盡可能做到一封妃就能跟熹貴妃互相抗衡的程度。
因此劉氏的身份地位必然要提升,她要讓劉氏抬進滿洲上三旗,隻是劉佳氏尚且不能跟鈕祜祿氏的大姓相比,劉氏勝在宗室處有了自己的根基,隻是這聊勝於無,熹貴妃還有了皇上親子,宮中地位僅在她之下。
所以關鍵在於皇上那裏,皇上對熹貴妃無情,但對劉氏很是在意,她要讓皇上越發在意劉氏,皇寵是最不講理的東西,能讓最卑微的人坐上高位,也能讓高高在上的人墜入凡塵。
皇後支使葉湘雅去乾清宮的次數越發多了。
……
熹貴妃按計劃讓兒子納了劉氏的小妹為妾,而劉氏的另一個姐妹被皇後做主嫁給宗室子弟了,為側福晉的身份,熹貴妃心裏暗笑,隻是一沒有權勢的漢軍旗女子,何至於將其抬到側福晉的位置。
她仍是虎視眈眈劉氏。
隻是往下的日子卻讓她捉摸不透了,劉氏頻頻出現在乾清宮,甚至有一次她特地去給萬歲爺送羹湯,親眼目睹皇上將劉氏的手握在手心,劉氏臉紅非常,掙紮著要拔出手的畫麵。
熹貴妃驚疑不定,萬歲爺注意到她這邊的動靜,臉色頓時冷下來,“貴妃,你過來作甚?”
熹貴妃顧不得其他,“萬歲爺,妾身給您——”送來羹湯。
“出去!”雍正本就脾氣不好,讓人打擾了這一幕怎叫他高興起來,而劉氏拒絕他也讓他升不起歡喜,他堂堂皇帝何至於被一個女子拒絕數次,哪怕劉氏對皇後忠心,難道這份忠心還盛過對他的情意?
熹貴妃退下後,雍正直直看著劉氏,“你應該明白朕的意思,你是朕看中的女人,為何不願意跟了朕。”
葉湘雅立即跪地,“萬歲爺,您堂堂天子,奴才怎不心生仰慕,隻是比起成為萬歲爺宮中嬪妃,奴才更願意伺候在皇後娘娘身邊,偶爾能看見萬歲爺,就心滿意足了,皇後娘娘是奴才的主子,奴才願一輩子都忠於皇後娘娘,而萬歲爺是奴才心儀的男子,奴才曾向往過嫁給一尋常男子做妻,生兒育女的日子,隻是……”
她笑容帶了一絲苦澀,“隻是如今奴才心裏有了萬歲爺,萬歲爺坐擁後宮佳麗三千,奴才若成了宮妃,便是這三千佳麗中最尋常不過的妃子,萬歲爺就當是奴才有了私心吧,奴才寧願一輩子不嫁,就守在萬歲爺和皇後娘娘身邊。”
一邊是忠,一邊是情,兩相抉擇是個難題,所以劉氏不願入宮為妃,並非故意拿捏他,而是不願喪失在他麵前的美好,成為宮中日日盼著他歸來的妃子。
雍正閉了閉眼,不再為難她,劉氏盼著的,他給不了,隻是如此一來,劉氏在他心裏就不隻是一個貌美忠誠的女子了,而是一個心裏對他愛慕之極,卻心思堅定不為榮華富貴動搖的奇女子。
“你回去吧。”雍正歎了一口氣,之前,他興許不願給劉氏太高位,可是現在,哪怕他心甘情願將高位奉上,劉氏都不會成為他宮妃了。
葉湘雅低聲應是,轉頭神色稍稍冷淡,皇帝心思一目了然,在皇上心裏,她還不算重要,隻有不算重要、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東西,才會讓皇帝再三權衡利弊,這種程度還不夠,她要讓皇上徹底拋下顧忌。
熹貴妃應該挺好用的,但願別讓她失望。
……
延禧宮內,熹貴妃回來後心神躁動不已,誰來勸都不行。
她神經兮兮咬著指甲,“劉氏被皇上看中了,本宮是該殺了劉氏還是讓劉氏後悔勾引皇上了。”
劉氏貌美,又得萬歲爺看重,如果真成了宮妃,說不定能威脅到她們母子倆,生下弘曆後的日子太過順風順水,她竟沒想到宮裏要是真出了一個備受威脅的宮妃,她該如何應對?
憑她看中的宮女嗎?她這幾年下來眼光都不好,選中的人無一懷上龍種,去年眼光稍稍好了點,看中劉氏,但劉氏轉念被齊妃、皇後搶走了。
如此一來,她真沒法應對劉氏的得寵。
隻是……熹貴妃緩緩吐出一口氣,對劉氏而言,她有子傍身,隻要劉氏一日不誕下皇子,就永遠都威脅不到弘曆。
她嘴角勾起一抹笑,劉氏打的什麽主意她已明白,比起劉氏借用皇後心腹的身份接觸萬歲爺,她更情願劉氏成為皇上宮妃,隻要成為皇上宮妃了,她有千萬種算計她的法子,皇後不可能護住她一輩子的。
隻是為了讓皇後以為她動怒了,熹妃還是有模有樣砸了幾個花瓶。
萬歲爺和劉氏密切接觸的消息至今沒傳出來,皇後一定發揮了極大作用,她還真不願讓皇後再裝模做樣下去。
她揮了揮手,有奴才上前,竊竊私語。
一日後,皇後意圖將劉氏推上龍床的消息傳的滿宮皆知,不少人看向葉湘雅的眼神都變了。
以前是尊敬或是敬佩,但如今總是帶上了一絲說不盡道不明的曖昧色彩。
葉湘雅簡直想大笑了,這叫什麽,得來全不費工夫?倘若她和皇帝仍保持曖昧的相處模式,皇上聽了這些傳聞必然對她心生懷疑,但是有了熹貴妃助攻,她不必苦惱這些。
宮裏為一宮之主的老人並不多,熹貴妃、裕妃、齊妃和皇後算在其中,但齊妃本就對劉氏成為宮妃這事早有預料,裕妃有子萬事足,壓根不管宮裏宮外的事,所以哪怕劉氏攀附皇上這事宮裏人皆知,她也表現出一副不感興趣的模樣,反倒想,若是劉氏成了宮妃,她是不是能向劉氏討來美容的方子。
熹貴妃的推波助瀾隻在宮人之間起作用,不久被盛怒的皇後截住傳言。
而皇帝原本不知這些事的,隻是在葉湘雅有好幾日沒出現在他麵前時,他心裏不爽,不是說好了想日日看他嗎,怎麽剛說明白,就避著他不見了,因此從蘇培盛口中得知這幾日的傳聞。
他脾氣愈烈,“給朕查,到底是誰在傳這些荒唐話。”
雍正捏著眉心,劉氏本就藏著心思接近他,上次說明白後,劉氏已經有些時日隻是單純送藥,不跟他說話了,如今因為外人言論,更是不願見他了。
要是讓他知道是誰傳出這些話,他饒不過他!
蘇培盛動作很快,追著好幾道尾巴尋到了延禧宮,頓時頭皮發麻,熹貴妃是弘曆阿哥生母,而弘曆阿哥是萬歲爺悉心培養的繼承人,若是將此事揭露是熹貴妃幹的,宮裏動蕩少不了了。
蘇培盛硬著頭皮稟告此事。
“朕還以為她是個守規矩的。”雍正閉了閉眼,忍著怒火。
他對後宮妃子大多不在意,熹貴妃也是不在意的一員,隻是因弘曆的存在才對她高看一眼。
從九子奪嫡走出來並且獲勝的皇子,不容小覷,對雍正而言,大清江山最為重要,而江山繼承人同樣重要,熹貴妃作為繼承人生母,因母憑子貴,在他心中也值得高看一眼。
隻是如今,他卻懷疑這個人真的值得他封為高位嗎?一個潛邸格格,隻是憑借子嗣坐上高位,心性沒有一點長進,沒有後宮娘娘的氣度。
若是成了他宮妃的是劉氏就好了,以劉氏的聰慧守禮,必然是他最得力的賢內助……
想起佳人,雍正嘴角不由勾起一抹極為微小的幅度,蘇培盛看了還以為自己看錯了,萬歲爺怎麽又氣又笑的。
隻是瞬間,雍正收起笑容了,蘇培盛心道,果然是自己看錯了,回去得好好休息了,因為眼拙耽誤了萬歲爺辦事,他擔不起這種罪名。
雍正淡淡道:“熹貴妃不守宮規,禁足一月,貶為熹妃。”
既然知道熹妃是什麽樣的人了,雍正也不跟她客氣,他的人還容不到熹妃算計。
延禧宮內,熹妃上揚的嘴角在得知自己被便為妃位時,刹那僵硬了。
蘇培盛似笑非笑道:“還請熹妃娘娘知道,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您請記住了。”劉姑娘可是萬歲爺的心尖尖,怎容得了其他人羞辱。
熹妃得慶幸自己是四阿哥生母,不然以萬歲爺眼裏容不得沙子的脾性……想起萬歲爺能毫不猶豫將為廉親王等人說話的三阿哥過繼給廉親王,最後連三阿哥宗室的身份都不承認了,蘇培盛不由渾身一抖,心裏念叨,切莫做出背叛萬歲爺的舉動。
熹妃渾身一冷,怒火油然而生,她該害怕嗎?萬歲爺能為了劉氏貶了她的位份,隻是萬歲爺憑什麽這麽做,劉氏就是個勾引人的狐狸精,她還說不得一點壞話了?
她有子傍身,如果萬歲爺不想培養弘晝這個浪蕩子,她的弘曆是最優秀最適合為帝的皇子,萬歲爺遲早有一天會後悔這麽對她的。
畢竟,萬歲爺選無可選了啊,隻得選她兒子了啊。
到時,皇太後怎麽處置底下的太妃,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嗎。
她要讓萬歲爺知道,他到死都護不了劉氏,為了劉氏打她臉是世間最不可饒恕之事。
……
又一日,熹妃突然冷著臉出現在葉湘雅麵前,冷不防狠狠一巴掌甩下。
葉湘雅措不及防受了一巴掌,捂著臉久久沒有動作。
“本宮堂堂妃位,你在本宮麵前得意什麽?”熹妃說著就笑了,她之前何必捧著劉氏,不過是一個奴才,被抬旗了也是奴才,身份低賤的奴才,既然是奴才,她想怎麽打就怎麽打,皇上難不成還讓宮裏人都知道,他為了一個奴才打了繼承人生母的臉麵?
皇上做不到的,在他眼裏,大清江山最為重要。
熹妃走了,葉湘雅仍愣在原地,緩緩放下手,露出通紅的半張臉,她舔了舔嘴唇,顧不上他人擔憂的神色,進了屋,捂著臉笑出聲來。
她當然不可能被痛哭,隻是怎麽可能沒有委屈,突然被人打了一巴掌,當真可笑,皇後作為正室都沒計較這種事,熹妃反而將自己當成捉奸的東西了。
她發誓,她要讓熹妃後悔自己今日打了她這巴掌,她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