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允慈道:“我已找著江晟,讓他默默去尋,他未回來,小公子應暫時無恙。”
混亂人群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新一輪的擁擠,淩初取下披風:“光他一人還不夠,我也去,叫他們都取下麵具。”
“不可!”戚允慈和江連異口同聲,兩人說完,都眼中略有驚異地看向對方。
江連隻是知道些事,心中有所懷疑,他見戚允慈也同他所想,電光火石般地心思數轉,一時之間連神色都忘了掩蓋,那是一種震撼到不可置信的麵容。
淩初目光在兩人之間逡巡,麵色沉肅:“為何?”
戚允慈冷靜道:“此處有上萬人,不乏達官貴人,或許會有人認出小公子,身份暴露,恐會引亂。”
江連回過神來,連忙壓下臉色,應和道:“……對,不能取下麵具,隻望他莫要取下……”
安逢深居簡出,幾乎無人認識他,他腰間佩有玉英刀,加有荷囊玉佩,並不打眼,佩刀佩玉的風俗,有些王族貴人,甚至有些富人亦如此,甚至能更多更引目,這在富貴迷眼的上京並不算什麽。
那所謂身份的象征,更大的意義是給整個將軍府看的,安逢除卻那張臉的確惹人,但也沒到禍亂的地步……
淩初察覺到些許怪異之處,可他一心想著找到安逢,故並不糾纏,而且他也相信自己能很快認出人。
“戚軍領,看著這處,留意有無可疑。”
“是。”戚允慈道。
淩初將披風甩於馬上,快步離去,幾步蹬腳上了最高處的鼓架。
剩下江連和戚允慈各自站著,戚允慈頜首,拱手道:“久聞江將軍大名。”
江連扯出個笑:“戚軍領,本將也猶記你萬場時的意氣風發,想必淩年也記得。”
戚允慈道:“能被江將軍記住,是卑職榮幸,不過萬場蹴鞠能者眾多,淩年將軍倒不一定能記得我。”
江連恢複了那副往常帶笑模樣,心裏不知是勸說自己還是笑自己多疑,點頭:“也是。”
江晟已查看完死傷者,開始急切地尋人,他在場周看來看去,眼睛已是看花了,他親眼見人簪發戴巾,故一直尋頭戴灰色幘巾的人。
淩初則站在紅漆鼓架上,一層層目視人群地篩看。
淩初衣著打扮一看就知是何人,他太引人注目,底下一些人眼珠子都跟著他轉,守衛軍更是擺正了姿態,聲音都洪亮了。
烏泱泱的人群中,有一人早已看到安逢,安逢本就穿得不算惹眼,後來衣裳更是擠得皺皺巴巴,幘巾早已不知掉到何處,發髻略散,發中一根素簪鬆垮歪斜,與此前模樣大相徑庭。
於是那人並不確定身份,隻是不著痕跡地橫著走近。
守衛軍畢竟人少,作用很有限,沒有大範圍的騷亂,他們很難及時察覺。
那人離安逢越來越近,還有十人距離左右。
他本還擔心靠近會讓人警覺,可見安逢隻是微微仰著頭,目光一直落在上方一處,不錯開,看上去心思完全不在這裏。
在看什麽?那人順著安逢眼神往上看去,看見淩初正掃視全場,目露鋒芒,一看就知是在尋人。
那人頓時汗流浹背,慢下了腳步,想了想,繼續冒險接近。
弓箭手察覺此人行蹤有異,將含在口中的示哨吹響,頓時在動的不在動的都停下了,抬頭看向那個弓箭手。
除了安逢,仍然仰頭看著淩初。
應冉就在安逢身邊,眼睜睜看著安逢盯了人許久,從淩初進門就開始這樣,他聲音悶悶:“小公子,江晟和公子都在尋你,我們呼一聲便好。”
安逢語帶憂傷:“不可,現已有太多死傷,江晟和義兄舉動引人注意,我喊一聲,萬一又引了亂子就不好了。”
安逢信任地說:“慢慢來就是,義兄和江晟會找到我的,你不也找到我了嗎?”
那是因為我就在你後麵……應冉心裏既是被安逢肯定的喜意暖意,又是苦恨酸澀,他心裏都希望淩初找不著人,讓安逢對人失望。
而那人實在不確認身份,加上守衛軍的威勢,他再也不敢動了。
危險無影無形消弭其中,安逢毫無所覺,他仍看著站在鼓架上,神色冷峻的淩初,心頭愛戀與豔羨交雜。
他少年時就對淩初動了心,不僅是因為彼此久伴的相處,還因為淩初有著與他截然不同的人生,恣意瀟灑,少將之名,被眾人期待,被淩君汐器重。
他一直明白,他對淩初的喜歡夾雜著很多很多,有心動,有羨慕,是想擁有,但更想成為。
而如今,他都不知是更想擁有,還是更想成為了……
鼓架上,淩初的目光往每一個人的肩頸看去,太多人戴著麵具朝著他看來,令他都有一時地花眼,於是他隻看肩頸……
忽然,他目光在某處一停,肩頸手臂的弧度令他熟悉,是安逢……
他目光落到人戴的麵具上,又看向那根歪斜的玉簪。
原來人今日戴著他送的桃花玉簪。
淩初心中篤定了,見人一身狼狽,但勉強算安好,存在心中的緊繃焦急之意鬆了些,漫上心疼,恨不得立即下去替安逢理好發髻,好好將人摸一摸,看是否有其他傷。
安逢看見淩初對著他笑,知道是認出自己來了,比他想象中的還快許多,他心頭微動。
兩人一高一低,隔著烏壓壓的人海遙遙相望。
安逢心跳略微急促,有歡喜,竟還有些疼痛的恐慌。
他好像比自己想象中更在意,更喜歡義兄……
第七十一章 麵具噱頭
淩初有了準確方位,略微估算一下,想要命屬下直接開路將人帶出來,可安逢對他搖了搖頭,示意自己無恙,等著便好。
於是淩初隻叫安逢這邊的守衛軍加快了眼驗人冊錄的速度,他向江晟招手,讓人也跟著去幫忙,好盡快完事。
江晟心中正是有愧的時候,二話不說就去了。
淩初繼續站在紅漆鼓架上,時而看著安逢,時而抬起目光,巡視全場。
而安逢卻是不怎麽看他了,隻偶爾跟著身旁的應冉說幾句話。
應冉注意到安逢玉簪歪了,抬手理了理,安逢擺手說不用,而後自己理好了。
淩初默默看著他們,眼底微沉。
萬場的春末蹴鞠中斷,顯然不能再比,有人鬧哄著要給個說法,度方殊站出來安撫眾人,承諾等萬場當家的歸來,定會讓大家滿意,在守衛軍眼皮子底下,那些人也不敢多鬧事,度方殊也是萬場的名人,話還是聽得的,於是多數人都選了直接離開。
這遭劫難總共五死,六十二人傷。
有三人死於鬥毆,兩人死於擁擠窒息,二十九人傷於擁擠踩踏,死傷者渾身布滿被擠壓的淤青,極為可怖。
萬場中有人看著已無生息的人哭泣,有人死裏逃生,渾身重傷,抱著親人默默落淚。
對於鬥毆判定,守衛軍更偏向問責何人先動手,刑部和大理寺則另有他規,在場人都眾說紛紜,最後源頭直指林元和度方殊的爭吵,和階台上向度方殊丟去的硬物。
淩初聽完前因後果,命人掀開死者褲腿,小腿上的確有淤青,營醫查驗過後,道:“稟副使,此人淤青是少說也是一日前就有了的,並非新傷。”
林元本來算是自信,聞言頓時麵如紙色,赤日球軍也驚慌起來。
度方殊冷笑一聲,青風一隊平白受了誣陷,紛紛怒火衝衝。
還未離去的圍觀者中,有人譏笑:“原是赤日比不過而栽贓,竟賭上這萬場的名聲……”
“我就說青風球軍若有手上石子這功夫,還來萬場蹴鞠做甚!”
有其他場地的球軍幸災樂禍:“這可有的說了……等萬場當家的回來,發現萬場扯上這麽多命案,兩隻球軍都死了人,還不大怒?”
萬場當家的手段林元是見識過的,折磨人十分有一套,雖然他們都不知當家身份,當家甚至極少露麵,可能在上京之中建出這麽大的場地蹴鞠玩樂,會是什麽等閑之輩?
林元知道必須先保住萬場球軍的名聲,才會有回旋餘地,於是咬牙跪了下來,朝著度方殊做了個大拜:“度教頭,是鄙人狹隘,錯信小人,中了離間之計,冤枉了人,還望勿怪。”
度方殊冷冷看他一眼:“當著這麽多人給我下跪,若是還怪你倒顯得我小人之心了。”
林元小心思被戳破,臉色又紅又白,度方殊用下巴點了點那虯髯大漢:“你呢?”
虯髯大漢也跪下來,朝人伏拜,說話都在噴血:“度教頭,鄙人莽撞,口不擇言,還望莫怪。”
度方殊似笑非笑:“起來吧,”她顯然是心中仍有餘怒,但不得不顧全大局,她轉了臉色,一副淚眼漣漣模樣:“諸位也看到了,今日都是誤會,誤會!還望諸位多有見諒,我度方殊自小就進萬場蹴鞠,在場有看著我長大的長輩們,知我實力和品性,有目共睹,若不是我這傷腿……唉不談也罷,如今還是萬場的名聲最為重要,望諸位以後聽到什麽難聽風聲,多為青風美言幾句。”
說罷,她扶起林元,推著人又朝著死傷者跪了一拜,“今日死傷者所需醫治的費用,我和林球頭共擔!”
青風有人心痛喊道:“教頭!你這腿都還要錢醫治呢!哪兒還有餘錢啊……”
度方殊歎道:“省省總還是有的。”
林元已覺周遭眼神向他譴責看來,他道:“度教頭不必承擔,我林元一並擔了。”
度方殊焉能給他這個機會,擺手道:“我們對不起這些無辜之人!說定了,你我共擔,共擔!”
林元還要再說,淩初開口,語氣冷冷:“還沒說夠?”
眾人閉嘴,鴉雀無聲。
淩初毫不關心這些彎彎繞繞,官場之中勾結往來已經夠讓他頭疼,若不是擔心嚇著安逢,他都無意看這一場大戲,直接就亮了佩刀。
他道:“將所有鬥毆之人押至大理寺!”
平常隻會押主犯,怎會押所有人,有些人隻是莫名其妙被打而已,參與鬥毆的少說也有百餘人。
度方殊咬唇,她還以為這場戲能得一點憐憫之心,她怎能讓這裏所有人都上了守衛軍的案底,若真被抓去大理寺,這些人不恨萬場也會恨了……
一如多年習慣,她下意識就看向戚允慈,原以為隻會看到戚允慈毫不在意的冷臉,卻未料到人也正抱臂看著她,見她看來,露出的右手中隻有三指伸直,並輕輕點著,像是習慣。
這是她們從前在萬場中約定的暗號,度方殊脾氣暴躁,得罪多人,隻要戚允慈伸出一根手指,她就要盡量控製自己,消下火氣,兩根手指就是多想,少說話。
三根手指就是……事大,千萬別再說話。
對!這是命案,遇上了隻有聽話的份……度方殊心頭微顫,咽下求饒的話,戚允慈也垂下眼,不再看她。
淩初手握著刀柄,麵色沉怒。
萬場死了五人,傷者無數,安逢等人也險些遭難,他接到安逢時,見人一身淩亂,脖頸帶血,走路微瘸,頓時心痛難擋,滿腔憐惜,後怕之餘,隻有憤怒。
審判斷案,刑訊定刑的事由大理寺和刑部負責,守衛軍負責京畿安防,警告騷亂,平鬥毆之事。職責相似,有時會衝撞,淩初偶有過界越權,可這件事他一點都不想管,隻想全抓了了事。
守衛軍已經開始抓人,林元還要再求饒,有些人也不服管,略有怨言,微帶反抗。
倏地寒光乍現,淩初驟然抽刀,金刀刀柄直擊向其中一反抗之人,將人震得吐出口血。
淩初目露似虎狼一般的狠意,氣勢震人,煩躁怒聲道:“莫讓本使說第二遍!”
淩初不輕易抽刀,就算動刀,也從不傷人,因為他知道沒必要,還極有可能惹來非議,隻是刀柄,並非刀刃,已是盡全力克製了。守衛軍眾人已知副使是怒到極點,大氣也不敢出。
戚允慈仍然麵色平靜。
江晟跟淩初打過這麽多回架,也從未見過淩初這麽大的怒火,被嚇住,江連知道這是守衛軍的事,他不該管,於是也不說話。
一時之間,萬場落針可聞。
混亂人群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新一輪的擁擠,淩初取下披風:“光他一人還不夠,我也去,叫他們都取下麵具。”
“不可!”戚允慈和江連異口同聲,兩人說完,都眼中略有驚異地看向對方。
江連隻是知道些事,心中有所懷疑,他見戚允慈也同他所想,電光火石般地心思數轉,一時之間連神色都忘了掩蓋,那是一種震撼到不可置信的麵容。
淩初目光在兩人之間逡巡,麵色沉肅:“為何?”
戚允慈冷靜道:“此處有上萬人,不乏達官貴人,或許會有人認出小公子,身份暴露,恐會引亂。”
江連回過神來,連忙壓下臉色,應和道:“……對,不能取下麵具,隻望他莫要取下……”
安逢深居簡出,幾乎無人認識他,他腰間佩有玉英刀,加有荷囊玉佩,並不打眼,佩刀佩玉的風俗,有些王族貴人,甚至有些富人亦如此,甚至能更多更引目,這在富貴迷眼的上京並不算什麽。
那所謂身份的象征,更大的意義是給整個將軍府看的,安逢除卻那張臉的確惹人,但也沒到禍亂的地步……
淩初察覺到些許怪異之處,可他一心想著找到安逢,故並不糾纏,而且他也相信自己能很快認出人。
“戚軍領,看著這處,留意有無可疑。”
“是。”戚允慈道。
淩初將披風甩於馬上,快步離去,幾步蹬腳上了最高處的鼓架。
剩下江連和戚允慈各自站著,戚允慈頜首,拱手道:“久聞江將軍大名。”
江連扯出個笑:“戚軍領,本將也猶記你萬場時的意氣風發,想必淩年也記得。”
戚允慈道:“能被江將軍記住,是卑職榮幸,不過萬場蹴鞠能者眾多,淩年將軍倒不一定能記得我。”
江連恢複了那副往常帶笑模樣,心裏不知是勸說自己還是笑自己多疑,點頭:“也是。”
江晟已查看完死傷者,開始急切地尋人,他在場周看來看去,眼睛已是看花了,他親眼見人簪發戴巾,故一直尋頭戴灰色幘巾的人。
淩初則站在紅漆鼓架上,一層層目視人群地篩看。
淩初衣著打扮一看就知是何人,他太引人注目,底下一些人眼珠子都跟著他轉,守衛軍更是擺正了姿態,聲音都洪亮了。
烏泱泱的人群中,有一人早已看到安逢,安逢本就穿得不算惹眼,後來衣裳更是擠得皺皺巴巴,幘巾早已不知掉到何處,發髻略散,發中一根素簪鬆垮歪斜,與此前模樣大相徑庭。
於是那人並不確定身份,隻是不著痕跡地橫著走近。
守衛軍畢竟人少,作用很有限,沒有大範圍的騷亂,他們很難及時察覺。
那人離安逢越來越近,還有十人距離左右。
他本還擔心靠近會讓人警覺,可見安逢隻是微微仰著頭,目光一直落在上方一處,不錯開,看上去心思完全不在這裏。
在看什麽?那人順著安逢眼神往上看去,看見淩初正掃視全場,目露鋒芒,一看就知是在尋人。
那人頓時汗流浹背,慢下了腳步,想了想,繼續冒險接近。
弓箭手察覺此人行蹤有異,將含在口中的示哨吹響,頓時在動的不在動的都停下了,抬頭看向那個弓箭手。
除了安逢,仍然仰頭看著淩初。
應冉就在安逢身邊,眼睜睜看著安逢盯了人許久,從淩初進門就開始這樣,他聲音悶悶:“小公子,江晟和公子都在尋你,我們呼一聲便好。”
安逢語帶憂傷:“不可,現已有太多死傷,江晟和義兄舉動引人注意,我喊一聲,萬一又引了亂子就不好了。”
安逢信任地說:“慢慢來就是,義兄和江晟會找到我的,你不也找到我了嗎?”
那是因為我就在你後麵……應冉心裏既是被安逢肯定的喜意暖意,又是苦恨酸澀,他心裏都希望淩初找不著人,讓安逢對人失望。
而那人實在不確認身份,加上守衛軍的威勢,他再也不敢動了。
危險無影無形消弭其中,安逢毫無所覺,他仍看著站在鼓架上,神色冷峻的淩初,心頭愛戀與豔羨交雜。
他少年時就對淩初動了心,不僅是因為彼此久伴的相處,還因為淩初有著與他截然不同的人生,恣意瀟灑,少將之名,被眾人期待,被淩君汐器重。
他一直明白,他對淩初的喜歡夾雜著很多很多,有心動,有羨慕,是想擁有,但更想成為。
而如今,他都不知是更想擁有,還是更想成為了……
鼓架上,淩初的目光往每一個人的肩頸看去,太多人戴著麵具朝著他看來,令他都有一時地花眼,於是他隻看肩頸……
忽然,他目光在某處一停,肩頸手臂的弧度令他熟悉,是安逢……
他目光落到人戴的麵具上,又看向那根歪斜的玉簪。
原來人今日戴著他送的桃花玉簪。
淩初心中篤定了,見人一身狼狽,但勉強算安好,存在心中的緊繃焦急之意鬆了些,漫上心疼,恨不得立即下去替安逢理好發髻,好好將人摸一摸,看是否有其他傷。
安逢看見淩初對著他笑,知道是認出自己來了,比他想象中的還快許多,他心頭微動。
兩人一高一低,隔著烏壓壓的人海遙遙相望。
安逢心跳略微急促,有歡喜,竟還有些疼痛的恐慌。
他好像比自己想象中更在意,更喜歡義兄……
第七十一章 麵具噱頭
淩初有了準確方位,略微估算一下,想要命屬下直接開路將人帶出來,可安逢對他搖了搖頭,示意自己無恙,等著便好。
於是淩初隻叫安逢這邊的守衛軍加快了眼驗人冊錄的速度,他向江晟招手,讓人也跟著去幫忙,好盡快完事。
江晟心中正是有愧的時候,二話不說就去了。
淩初繼續站在紅漆鼓架上,時而看著安逢,時而抬起目光,巡視全場。
而安逢卻是不怎麽看他了,隻偶爾跟著身旁的應冉說幾句話。
應冉注意到安逢玉簪歪了,抬手理了理,安逢擺手說不用,而後自己理好了。
淩初默默看著他們,眼底微沉。
萬場的春末蹴鞠中斷,顯然不能再比,有人鬧哄著要給個說法,度方殊站出來安撫眾人,承諾等萬場當家的歸來,定會讓大家滿意,在守衛軍眼皮子底下,那些人也不敢多鬧事,度方殊也是萬場的名人,話還是聽得的,於是多數人都選了直接離開。
這遭劫難總共五死,六十二人傷。
有三人死於鬥毆,兩人死於擁擠窒息,二十九人傷於擁擠踩踏,死傷者渾身布滿被擠壓的淤青,極為可怖。
萬場中有人看著已無生息的人哭泣,有人死裏逃生,渾身重傷,抱著親人默默落淚。
對於鬥毆判定,守衛軍更偏向問責何人先動手,刑部和大理寺則另有他規,在場人都眾說紛紜,最後源頭直指林元和度方殊的爭吵,和階台上向度方殊丟去的硬物。
淩初聽完前因後果,命人掀開死者褲腿,小腿上的確有淤青,營醫查驗過後,道:“稟副使,此人淤青是少說也是一日前就有了的,並非新傷。”
林元本來算是自信,聞言頓時麵如紙色,赤日球軍也驚慌起來。
度方殊冷笑一聲,青風一隊平白受了誣陷,紛紛怒火衝衝。
還未離去的圍觀者中,有人譏笑:“原是赤日比不過而栽贓,竟賭上這萬場的名聲……”
“我就說青風球軍若有手上石子這功夫,還來萬場蹴鞠做甚!”
有其他場地的球軍幸災樂禍:“這可有的說了……等萬場當家的回來,發現萬場扯上這麽多命案,兩隻球軍都死了人,還不大怒?”
萬場當家的手段林元是見識過的,折磨人十分有一套,雖然他們都不知當家身份,當家甚至極少露麵,可能在上京之中建出這麽大的場地蹴鞠玩樂,會是什麽等閑之輩?
林元知道必須先保住萬場球軍的名聲,才會有回旋餘地,於是咬牙跪了下來,朝著度方殊做了個大拜:“度教頭,是鄙人狹隘,錯信小人,中了離間之計,冤枉了人,還望勿怪。”
度方殊冷冷看他一眼:“當著這麽多人給我下跪,若是還怪你倒顯得我小人之心了。”
林元小心思被戳破,臉色又紅又白,度方殊用下巴點了點那虯髯大漢:“你呢?”
虯髯大漢也跪下來,朝人伏拜,說話都在噴血:“度教頭,鄙人莽撞,口不擇言,還望莫怪。”
度方殊似笑非笑:“起來吧,”她顯然是心中仍有餘怒,但不得不顧全大局,她轉了臉色,一副淚眼漣漣模樣:“諸位也看到了,今日都是誤會,誤會!還望諸位多有見諒,我度方殊自小就進萬場蹴鞠,在場有看著我長大的長輩們,知我實力和品性,有目共睹,若不是我這傷腿……唉不談也罷,如今還是萬場的名聲最為重要,望諸位以後聽到什麽難聽風聲,多為青風美言幾句。”
說罷,她扶起林元,推著人又朝著死傷者跪了一拜,“今日死傷者所需醫治的費用,我和林球頭共擔!”
青風有人心痛喊道:“教頭!你這腿都還要錢醫治呢!哪兒還有餘錢啊……”
度方殊歎道:“省省總還是有的。”
林元已覺周遭眼神向他譴責看來,他道:“度教頭不必承擔,我林元一並擔了。”
度方殊焉能給他這個機會,擺手道:“我們對不起這些無辜之人!說定了,你我共擔,共擔!”
林元還要再說,淩初開口,語氣冷冷:“還沒說夠?”
眾人閉嘴,鴉雀無聲。
淩初毫不關心這些彎彎繞繞,官場之中勾結往來已經夠讓他頭疼,若不是擔心嚇著安逢,他都無意看這一場大戲,直接就亮了佩刀。
他道:“將所有鬥毆之人押至大理寺!”
平常隻會押主犯,怎會押所有人,有些人隻是莫名其妙被打而已,參與鬥毆的少說也有百餘人。
度方殊咬唇,她還以為這場戲能得一點憐憫之心,她怎能讓這裏所有人都上了守衛軍的案底,若真被抓去大理寺,這些人不恨萬場也會恨了……
一如多年習慣,她下意識就看向戚允慈,原以為隻會看到戚允慈毫不在意的冷臉,卻未料到人也正抱臂看著她,見她看來,露出的右手中隻有三指伸直,並輕輕點著,像是習慣。
這是她們從前在萬場中約定的暗號,度方殊脾氣暴躁,得罪多人,隻要戚允慈伸出一根手指,她就要盡量控製自己,消下火氣,兩根手指就是多想,少說話。
三根手指就是……事大,千萬別再說話。
對!這是命案,遇上了隻有聽話的份……度方殊心頭微顫,咽下求饒的話,戚允慈也垂下眼,不再看她。
淩初手握著刀柄,麵色沉怒。
萬場死了五人,傷者無數,安逢等人也險些遭難,他接到安逢時,見人一身淩亂,脖頸帶血,走路微瘸,頓時心痛難擋,滿腔憐惜,後怕之餘,隻有憤怒。
審判斷案,刑訊定刑的事由大理寺和刑部負責,守衛軍負責京畿安防,警告騷亂,平鬥毆之事。職責相似,有時會衝撞,淩初偶有過界越權,可這件事他一點都不想管,隻想全抓了了事。
守衛軍已經開始抓人,林元還要再求饒,有些人也不服管,略有怨言,微帶反抗。
倏地寒光乍現,淩初驟然抽刀,金刀刀柄直擊向其中一反抗之人,將人震得吐出口血。
淩初目露似虎狼一般的狠意,氣勢震人,煩躁怒聲道:“莫讓本使說第二遍!”
淩初不輕易抽刀,就算動刀,也從不傷人,因為他知道沒必要,還極有可能惹來非議,隻是刀柄,並非刀刃,已是盡全力克製了。守衛軍眾人已知副使是怒到極點,大氣也不敢出。
戚允慈仍然麵色平靜。
江晟跟淩初打過這麽多回架,也從未見過淩初這麽大的怒火,被嚇住,江連知道這是守衛軍的事,他不該管,於是也不說話。
一時之間,萬場落針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