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在位四十三年,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其王者風範堪稱後世楷模。他諸多的治國方略,成為華夏政治文化的首善之舉。其實,這一切功績,主要來源於丞相管仲製定的一個戰略。到了東漢時期,這個戰略被曹操奉為經典,稱頌不已。那麽,這究竟是個什麽樣的戰略?齊桓公又是如何憑借它稱霸諸侯的呢?


    為謀富強,壓箱底的招都使上了


    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後,管仲開始在齊國大展拳腳。


    其實,齊國的自身條件是非常優越的。它以前的國力之所以微弱,是因為自己國內比較混亂。襄公、無知、公子糾、公子小白……這麽多人搶班奪權,一亂就耽誤了好些年。


    當時齊國的國家權力,表麵上歸國君,但按照宗法製的基礎,國家權力是散落在各地的,掌握在宗室貴族的手中,國君的權力有限得很。一旦有大事兒需要決斷,國君得先取得貴族們的支持,才能順利落實。


    在實際中,國君對很多事兒非常有熱情,但下邊人不同意,還是辦不成。連人事任命,也不是國君一個人說了算,他得跟大臣們討價還價。就連齊桓公自己,也是因為得到了兩大家族的支持,才順利繼位。所以就算你做了國君,表麵看上去很拉風,但其實不是那麽回事兒,內政是很鬆散的。


    齊國雖然經濟繁榮,但實際的受益者還是宗族貴戚,老百姓手頭沒啥錢。在齊桓公之前,齊國的貴族們通過製鹽、采礦這些暴利行業,賺得盆滿缽滿,但政府卻一毛錢都收不上來。


    國家財政捉襟見肘,有時甚至要通過削減官員、貴族的俸祿補貼國家開支,國庫的空虛使叛亂變得更為頻繁,這是經濟上的鬆散。


    軍力上的分散就更嚴重了。齊國雖然人口眾多,但用於作戰的部隊和可征調的兵源卻嚴重不足。加上常年太平,沒什麽對手,部隊也缺乏訓練。齊軍隻要一打仗,其低下的戰鬥力就會暴露無遺,甚至有時候連魯國都搞不定,更甭提搞定北邊彪悍的少數民族了。


    管仲是個人才,他非常清楚齊國的毛病出在哪兒。手握大權後,他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


    管仲的變革是春秋中期的一次大事件。在最高統治者的支持下,他提出了富國強兵的口號,實施了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


    管仲的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是經濟國有化,將冶煉、食鹽等原本由私商貴族經營的產業收歸國有,讓國家壟斷其中的巨額利潤。


    這一時期,齊國由政府出錢招募工匠,開采礦石,製造農業工具和武器。如此一來,國家既獲得了冶煉業的巨額利潤,也推廣了鐵器的使用,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除了冶鐵之外,另一個利潤巨大的產業就是煮鹽業。管仲設立專門的鹽官,招募百姓煮鹽,並且製造船隻,租賃給百姓,鼓勵百姓去深海捕魚。


    通過這番改革,鹽、鐵兩大產業的控製權就牢牢地掌握在了國君的手裏,國君也就抓住了齊國的經濟命脈。


    第二個著名的變革措施,就是在原來分封下去的土地上畫“井”字,使土地變成“井田”,讓老百姓在井田上耕種,然後給國家交稅。


    但是,擁有封地的貴族們為了偷稅漏稅,開始開墾封地周圍的荒地——荒地可是我自己開的,不是你分封給我的,所以我不用給你交稅。


    如此一來,大家都去開荒,都不交稅了,國君也收不上來錢了。為了扭轉局麵,管仲又提出一條措施,就是土地一律交稅。不管是封給你的地,還是你自己開的地,你一共有多少畝地,就得交多少畝地的稅。


    這一措施的實施,等於是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了土地私有。同時也把大量的財富從富人手裏轉移到了國家手裏。


    為了齊國的富強,管仲還想出了很多讓人匪夷所思的招兒。


    比如,管仲是中國曆史上紅燈區的開創者,也就是說,他是中國妓院的創始人。


    管仲在齊國國都招募了三百個摩登女郎。晚上嫖客在她們身上花的錢,需要上繳一部分給國家。可見在當時,妓院這樣的風俗產業是合法的,不但合法,而且還是國企,因為賺的錢大部分都交給國家了。


    由此可見,為了齊國的富強,管仲什麽招兒都敢想。在他實施的改革措施中,有很多都觸及了齊國傳統貴族的利益。按理說,肯定會有人反對,但管仲的改革卻異常順利。雖然有人罵,但卻沒有人敢公開跳出來跟他叫板,這是為什麽呢?


    苦練內功才能到處嘚瑟


    為了對付反對者們,管仲在全麵進行經濟國有化之前,先實施了軍事上的改革。因為如果不掌握軍隊,要想建立國家對經濟的絕對控製權,簡直是不可能的。貴族們手裏既有錢又有兵,鬧起來就不好收場了。


    管仲采取的辦法是實行兵農合一的政策。國內五家一軌,十軌一裏,四裏一連,十連一鄉,五鄉一軍,分別設立官員進行統治。


    每五個鄉可以招募士兵一萬人,這就是一軍。五鄉一軍,齊國共有三軍,這就是三萬多人。按照當時的人口條件,三萬已經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了。周天子也隻擁有三萬五千人的直屬武裝。


    這三軍由齊桓公直接領導,他就是總司令,掌握國家的軍事指揮權。如此一來,基層的貴族們就很難再對國君構成威脅了。


    在進行軍事和經濟改革的同時,管仲還進行了政治改革。正是政治改革的成功,對齊國後來的稱霸產生了關鍵的作用。


    在舊製度中,齊國最大的弊端,是政令無法從國君貫徹到平民,國家行政效率低下。為了解除這一弊端,管仲對國家的行政體係進行了重新整合。


    他將全國分為二十一個鄉,國內老百姓按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劃分,分別居住在不同的區域內。工、商住六鄉,士、農住十五個鄉。士就是職業軍人,專門負責作戰,農民專門種地,商人專門做買賣。


    另外,管仲還重新調配了國家的行政體係,設立了五署,每個署一個大夫,直接對國君負責。這樣一來,中央集權的製度就在齊國確立起來了。


    齊桓公年輕氣盛,看到自己的國家在管仲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就有點兒坐不住了,想找機會嘚瑟一下。於是,他決定去找找鄰居魯國的麻煩。沒想到魯國在曹劌的率領下,大玩兒一鼓作氣的心理戰,大敗齊國。


    過了幾個月,齊國帶著宋國去報仇,照樣被曹劌打敗。齊桓公雖然心裏恨不得將曹劌剝皮拆骨,但也隻能灰溜溜地回國,讓管仲接著幹富國強兵的大業。他也終於明白,還沒到自己出山的時候,得繼續苦練內功。


    寡人這麵子往哪兒擱


    又過了一段時間,齊桓公討了一房媳婦兒。這個媳婦兒不僅漂亮,還很有背景,她是周天子的女兒。


    雖然當時已經沒有幾個人拿天子當回事兒了,但畢竟天子還是天下共主,齊桓公和周王室攀上親戚,最起碼可以抬高身價。並且按照規定,許國、蔡國、衛國這些姬姓中的小諸侯,也要各自送來女兒做陪嫁。這樣一來,桓公的後宮就充實了。


    但是,要想把強齊變為霸齊,光娶周王的女兒還不行,還得開幾次聯合國大會,解決一些國際糾紛,這樣才能真正樹立威信,得到諸侯們的擁護。


    當時,宋國發生了內亂,連國君帶貴族死了一大片。齊桓公認為這是個天賜良機,於是廣發英雄帖,召集各路諸侯開會,穩定宋國政局。


    齊桓公正揚揚得意地出頭呢,沒想到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政治錯誤。因為像這樣的大型諸侯盟會,一般是由周天子親自主持的。齊桓公這麽幹,等於是僭越了。


    雖然此時的周王室已經失去了領導天下的資本,但周天子畢竟仍是天下共主,齊桓公想拋開天子自己玩兒,當然不行。所以,響應齊桓公,來參加盟會的諸侯並不多。


    齊桓公一眼望去,來開會的隻有本次盟會的主角宋桓公,以及陳、蔡、邾這仨小國,就非常生氣。雖然人沒來齊,氣氛略顯尷尬,但會還是得開。齊桓公強壓怒火,先行在高壇上執牛耳,與眾國君歃血為盟。


    誰執牛耳,誰就是大會主席。雖然當上了大會主席,但齊桓公心裏卻不痛快,宋國國君就更鬱悶了。他為什麽覺得鬱悶呢?因為他認為自己被齊桓公耍了。


    周朝分封諸侯,一共是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這個名號在中國是世代相襲的,一直沿襲到清末。


    宋桓公是先朝貴胄,是公爵,齊桓公是侯爵,齊桓公的級別沒有宋桓公的高。按道理,執牛耳的盟主應該是宋桓公,現在齊桓公大搖大擺地做了盟主,這不是給宋桓公好看嗎?所以宋桓公心裏很不舒服。


    而且魯國、衛國、鄭國這些諸侯,都不買齊桓公的麵子。宋桓公傻乎乎地來了,覺得自己是自貶身份,越想越鬱悶,沒等大會開完,他就先撤了,連個招呼都沒打。


    宋桓公這一跑,齊桓公的麵子是徹底丟了。他氣急敗壞地吼道:“這大會都是為你開的,你居然半道閃人了,寡人這麵子往哪兒擱!”


    齊桓公看著僅剩的陳、蔡、邾三國國君,再也沒了之前的意氣風發。他原本想風風光光地開場聯合國大會,順利榮登霸主之位,沒想到最後隻剩下了這三個擺不上台麵的小國,這會算是白開了,隻能草草收場。


    齊桓公曾九合諸侯,舉行了九次重要的盟會,這算是第一回。雖然會開得不怎麽樣,虎頭蛇尾虛有其表,但畢竟是周朝有史以來,第一次由諸侯主持的會盟活動。它代表著共主政治的結束,以及霸主政治的開始。


    猛將變身刺客談條件


    此次盟會讓齊桓公覺得顏麵盡失,那怎麽才能把麵子找回來呢?齊桓公本想攻打宋國,讓他們嚐嚐半道跑路的滋味,但管仲不同意。


    管仲解釋道:“這一次宋國背盟,是因為其他國家沒給咱麵子。再說了,您召開這次大會,原本就是為了終結宋國的亂局。如果會一散,您就揮軍攻打宋國,不是自己抽自己臉嗎?咱們不如修理下壓根兒沒來的魯國,讓他們長長記性。”


    於是,這一年的夏天,齊桓公率軍攻滅了魯國的附庸國遂國。表麵上的理由是遂國國君敬酒不吃吃罰酒,沒有響應號召參加盟會,但實際上是殺雞儆猴,給魯國一個下馬威。


    魯莊公也是見過世麵的,他並沒有被齊桓公嚇住。不僅沒被嚇住,他還派屢敗齊國大軍的大將曹劌,帶兵攻打駐紮在遂國的齊軍,為遂君複國。


    但此時,齊國在管仲的治理下,實力已經今非昔比了,魯軍已不是齊軍的對手。就連曹劌這樣的名將,也是三戰皆敗。魯國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了大片土地。齊軍兵臨城下時,魯國隻得乖乖認輸,給齊桓公寫信,請求兩國會盟。


    齊桓公特別開心,他登上高台,執牛耳與魯莊公歃血為盟,訂立和約。正在此時,魯莊公身旁的曹劌突然拔出暗藏在袖子裏的短劍,縱身而起,直指齊桓公。


    齊桓公身旁兩個衛士急忙擋在桓公身前。曹劌連看都不看,左右兩劍,電光石火之間,兩個人被刺倒在地,血濺高壇。再一看,桓公的脖子上,已架起了一把利劍。


    齊國的護衛傻眼了,誰都不敢動。曹劌聲如洪鍾,大聲吼道:“誰要過來,我就跟齊國國君同歸於盡!”


    齊桓公當時就慌了,但他心裏還算有底,因為他知道這姓曹的不會對自己動手,因為高台之上都是齊軍,隻要自己稍有不測,魯莊公和曹劌誰也別想活著回去。


    曹劌的要求也很簡單,他對齊桓公說:“你們齊國太欺負人了,已經幹掉了我們一個國君(魯桓公),現在還侮辱一個(魯莊公),又占領我們這麽多土地。我也不要你們賠銀、賠金、賠命,就把占我們的土地還給我們,這事兒就算過去了,咱們兩國還是平等交往。”


    齊桓公是當霸主的料,關鍵時刻很有主見。他大手一揮,表示答應曹劌的所有要求。魯國一看人家這麽大度,國土都還給咱們了,還有什麽不滿意的。曹劌畢竟是以下犯上,挾持對方國君,怎麽著也得讓人家麵子上過得去吧。於是齊國落了個大國風範,魯國向齊國賠禮道歉。


    這個消息一傳出,宋國的國君就慌了,他心想:“這薑小白把魯國都擺平了,會不會找我的麻煩?”所以他趕緊派使者帶上厚禮,去齊國認錯。齊桓公也就順水推舟,原諒了宋國。


    原本慘淡經營的會盟,逐漸發展成了七大諸侯會盟,齊桓公也被推舉為了盟主。憑借著大國的胸懷,以及軟硬兼施的手腕,齊國第一次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費盡周折,總算稱霸了


    七大諸侯會盟,主要達成了幾點共識:第一,各諸侯國之間要互相幫助;第二,大家要尊重周天子;第三,要一起對付入侵的蠻族。這就是所謂的“尊王攘夷”,占領了道義上的製高點。


    雖然齊桓公在尊王大旗下已成一方霸主,但他的勢力範圍主要在今天的河南和山東,聽命於他的諸侯也沒幾個。齊國要想號令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壓服北方的各路諸侯,尤其是齊國北麵的燕國。


    燕國大有來頭,他是姬姓諸侯,而且存在的時間很長,一直到戰國七雄裏還有它。燕國國都在薊地,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房山區。燕國周邊的北方小部族,都服從它的統治。所以,齊國想要壓服這樣的大國,是很困難的,但機會偏偏說來就來。


    這時,燕國遭到了北方遊牧民族山戎的進犯。眼瞅著燕國國都不保,齊桓公二話不說,出兵相救。


    訓練有素的齊軍在燕國地盤上,給燕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國防教育課,三下五除二就打敗了山戎。強大的實力讓燕國軍民心悅誠服。


    為了免除後患,齊桓公還命令軍隊一路追殺到草原地區,把山戎徹底殲滅了。


    齊國此次對燕國伸出的援手,對齊國成就霸業有重要的作用。原本歸附燕國的小國和部族,齊刷刷地倒向了齊國。逃過一劫的燕國軍民,對齊桓公更是感激萬分。齊軍回朝時,燕莊公更是一路相送,一激動就不知不覺地送進了齊國境內。


    這下可麻煩了,因為按照周天子的禁令,諸侯沒有天子授權,不能隨便進入他國疆界。雖說這個時候周天子不算啥了,可齊桓公高舉的大旗是“尊王”,表麵工作還是要做到位的。


    結果齊桓公哈哈一笑,當場大手一揮,對燕莊公說:“這地歸你了。”燕莊公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就這樣,齊桓公用一小片領土,換得了燕國上下對齊國霸主地位死心塌地的認可。


    這件事情也說明,當時的社會現狀真的是禮崩樂壞。土地是天子封的,諸侯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不能隨隨便便就送人。現在齊桓公大手一揮,就把天子封給他的地送人了,表明分封製已經開始瓦解了。


    齊桓公救燕國這件事兒,成為齊桓公稱霸過程中的一個轉折點。從此,齊國的號召力就擴展到了今天中國的北部。晉國、燕國,以及中原各路諸侯小國,無不向齊桓公俯首。後來,齊國又救助了北方另一個受蠻族進犯的小國,並幫助已覆滅的衛國重新建國。


    這時候,齊桓公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霸主了,但圍著他屁股後邊轉的,都是一些中小諸侯國,含金量不是很足。有一個大國就不怎麽把齊桓公的霸業放在眼裏,那麽,這是哪個國家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袁騰飛講先秦·上古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袁騰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袁騰飛並收藏袁騰飛講先秦·上古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