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齊楚爭霸
袁騰飛講先秦·上古春秋 作者:袁騰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使中原各諸侯國都聚集在了齊國的旗幟下,成就了一番霸業。但是,有一個大國並不把如日中天的齊國放在眼裏,它就是位於南方的楚國。強大的楚國開始對齊桓公的霸業進行挑釁。那麽,麵對來自南方的強大楚國,齊桓公和管仲會怎樣應對?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是否會遭到威脅呢?
先搞定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建立了霸業。中原許多中小諸侯國,也都聚集在齊國的大旗下,唯齊桓公馬首是瞻。但是南方的大國——楚國,卻不把齊國放在眼裏。
楚國和別的諸侯國不一樣。按照司馬遷的說法,楚人的先祖是五帝之一的顓頊,而顓頊是黃帝之孫,所以楚人也是炎黃子孫。
但是,楚人的部落一直在向南方發展。在夏、商兩朝,這個部落起起落落,一段時期在中原跟華夏集團一塊兒混,一段時期又跟蠻夷玩兒在一起。
漸漸地,他們就形成了和中原不太一樣的文化,連語言也有了分歧。由於這些原因,楚國一直被中原諸侯視為異己,不怎麽招人待見。
在周文王時期,楚人的首領為周文王之師。這樣一來,楚國就跟中原王朝重新建立了聯係。
但是,大部分時候,周王室對楚的態度都很冷淡。直到周成王時,才給楚人首領封了個子爵。
西周這麽對待楚人,楚人當然有意見了,所以二者的關係一直若即若離。後來,楚國首領幹脆自己封了王,將周王室撇在了一邊。
周王室那時候已經開始衰微了,周天子連中原諸侯都順不過來,就更甭提去管僭越的楚國了。所以楚國國君的爵位就變成了王爵,雖然這是他自封的,但是從名義上講,已經和周天子平起平坐了。
楚國地處長江中遊,據有江淮流域,是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中地盤最大的,而且楚國自然條件也很好,地廣人多,資源豐富。
正當齊桓公在北方指點江山時,楚國開始崛起了。當時楚國的國君是楚成王。成王的國相對楚國進行了一場改革,使楚國的國力迅速強大。
這位國相的改革內容其實跟管仲的大同小異,最重要的就是削弱貴族的勢力。在改革前,楚國貴族巨室封邑過大,滋生了種種弊端。國相下令,貴族巨室都要割出一半田產歸公,以充國用。他自己以身作則,先把自己的地盤割給國家,令別人無話可說。
與此同時,楚國主動向周天子進貢,重新和中原諸侯建立了外交關係。
周王見楚國有主動臣服的意思,當然很高興,他對楚王說:“你們就別來中原找麻煩了,南方的地兒那麽大,隨便你怎麽折騰。”
於是,楚國就滅掉了江淮間的眾多小國,地盤不斷擴大。隨後,楚王在國相的建議下,發起了全國總動員,動員楚國原住民大量開墾江漢之間可耕的土地。楚國的國力因此大增。
周朝曾經在漢水一帶封了很多同姓諸侯。到了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這些姬姓諸侯國差不多都被楚國擺平了,滅亡的滅亡,臣服的臣服。
楚國把自己這一畝三分地打掃得差不多後,就將目光轉向了北方。這樣一來,齊、楚兩個大國,就難免迎頭相撞。
幹仗前要占領道德製高點
楚國人有一個特別大的愛好,就是喜歡占地皮,就跟現在的房地產開發商似的。南邊基本打得差不多了,楚國就把目光投向了北邊。他們第一個相中的是地處中原的鄭國。
當年鄭莊公雖然稱霸一時,但此時的鄭國已經是一個二三流的國家了。楚國原本可以輕輕鬆鬆地拿下鄭國,可比較麻煩的是,鄭國是齊國的盟國。
齊桓公雖然在北方大會諸侯,可楚國不管這一套,他們看上了就想要,不給就打。楚國一連發動了兩次軍事進攻,鄭國頂不住了,就打算投降。
這時候,鄭國的國君在大臣的勸說下,暫緩了投降的計劃,轉而向齊國求救。
楚國一打鄭國,管仲就明白了楚國的意圖——明擺著是衝齊國來的。
這時候,齊桓公家裏出了點事兒。他有一個蔡國來的小老婆,耍小姐脾氣惹怒了齊桓公,齊桓公就把她趕回老家去,本意是讓她回去後好好反省反省,但沒說要把她休了。結果蔡國人沒弄清形勢,一看姑奶奶被人趕回來了,就給她又說了一門親事,把她給嫁走了。
齊桓公一看著急了,他這還沒辦手續呢,老婆就改嫁了,換誰誰都受不了。正巧這時候楚國打鄭國,管仲就說:“蔡國人為什麽膽子這麽大,就是因為它背後站著楚國。”
齊桓公心想:“嗯,還真是這麽回事兒,楚國和蔡國是鄰國,這倆關係肯定不一般。既然你楚國打我的盟國,好,那我就去打你的狗腿子蔡國。”齊國迅速組織起一支聯軍,浩浩蕩蕩地就朝蔡國殺了過去。
蔡國老百姓一看齊國領導的聯軍打過來了,連抵抗都不抵抗,就投降了。打完了蔡國,聯軍的矛頭順勢一指,帶著勝利的餘威就打進了楚國。
楚國自打西周後期以來,就沒吃過這個虧。楚軍個個摩拳擦掌,想要教訓一下這些個不知好歹的家夥。
但是楚王比較清醒,他一看這聯軍人多勢眾,不能硬碰,於是就派了個使臣,去見齊桓公,對齊桓公說:“您老人家住在北邊,我們住在南邊,咱兩國說到底風馬牛不相及也,根本就不在一個小區裏,您為什麽要興師動眾地來打我呢?”
麵對楚國使者的疑問,管仲是這麽回答的:“當年天子將齊國封給薑太公的時候,說全天下大小諸侯,不管誰犯了錯,齊國都有權力征討。”
管仲這句話,等於把齊國抬到了道德的製高點上,讓楚國人落了下風。話中的意思也很明確:薑太公在世時,你們楚國人還在深山老林裏玩兒捉迷藏呢,敢跟我們叫板!至於為什麽要打你,是因為你小子不識抬舉,不認我們做老大。
當然,後麵這條理由不能明說,於是管仲又找了兩個與周王室有關的理由。
第一個,責備楚國人不給周王室進貢苞茅草,讓周王沒法將釀好的酒過濾,所以齊國要代表天子來打你。
第二個,當年周昭王南征楚國,楚國老百姓給他弄了個膠糊的船,最後這個船在江心散了,周王也給淹死了。按理說這事兒都過了幾百年了,屬於陳年舊賬,但管仲還是要問責。
管仲這第二點理由很厲害,等於給楚國扣上了害死天子的大帽子,所以以齊國為首的聯軍,就在道義上站住了腳——他們不是靠武力征討,而是師出有名的。如果楚國害死周昭王這件事情坐實了,那就算把楚國滅了,都不為過。
楚國使臣趕緊回答道:“我們不進貢苞茅草,確實是我們的錯,我們一定改正,馬上就上供,而且還要把以前差的那些,連本帶利一塊兒上供。至於周昭王這件事兒,對不起,我們確實不清楚,您要不到漢江邊上,去問問漢水吧。”
楚國使者的心裏明白,小錯可以承認,大錯一定不能認,能推就推。
楚國使臣這麽一回答,就說明他服軟了,以後會尊重周王室。可問題是,一百多年來,楚國都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裏,現在一個使者在大兵麵前說要尊崇王室,管仲能相信嗎?
皆大歡喜的昭陵之盟
這一次楚國派來的使臣是個小官,任務就是摸清齊桓公的底。隨後,楚國又派出了大夫,和齊國正式談判。
這位楚國大夫來了之後,跟齊桓公、管仲就以上兩項內容,又談了半天,但在第二個問題上,雙方怎麽談都談不攏。楚國大夫堅持聲稱當年周昭王淹死的地方不是楚國的地盤,跟楚國無關。雙方互不相讓,最終不歡而散。
這時候,楚國大軍也集結好了,做好了戰鬥的準備。齊桓公一看楚軍來到,就命令聯軍後撤。楚軍一路開到前線,與聯軍對峙。
楚王再次派大夫去齊營談判。齊桓公命令聯軍排列成龐大的陣容,讓楚國的使者乘車觀看——這無非是想炫耀武力,讓楚國害怕,趕緊服軟。
沒想到楚國的大夫不卑不亢地說道:“您若是以德服人,誰敢不服?但您若是想以武力壓人,我們楚國也不是吃素的!我們那兒水網密布,您這些戰車還真發揮不了多大作用。”
齊桓公也在心裏掂量了一下,若兩軍真是硬碰硬,自己還真沒有把握能取勝。
於是,在這種平衡下,雙方都妥協了,簽約和解,達成昭陵之盟,然後各自撤回。
對於齊桓公來講,他率聯軍發動遠征,以強大的武力威懾並遏製了楚國大舉北上的勢頭,已經算是出盡了風頭。所以,史書上就將這一次和解,說成是楚國主動求和。
昭陵之盟,說明在春秋時期的軍事思想當中已經高度重視發揮武力威懾的作用。強大的武力威懾,和成功的外交斡旋,是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手段。
楚王麵對齊國領導的聯軍大軍壓境,既不服軟,也不蠻幹,而是適度地讓步,既避免了因蠻幹而導致的慘敗,也保全了國家的體麵,不失為明智之舉。
在這個回合中,齊國有麵子,楚國也有麵子,畢竟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能夠審時度勢,避免失敗,就是勝利。所以從這層意思上講,楚國也是勝利者。
按照《史記》記載,楚國果然遵守盟約,向周天子進貢了苞茅。不僅如此,楚國還進貢了絲綢,就是讓齊國別挑理了。
楚國的進貢把周天子高興壞了,周王一高興,就把祭祀的胙肉賞給了楚王,讓楚國使者帶走。
在古代祭祀的時候,牲口被殺後要獻給神吃。神當然不吃了,但也不能浪費,所以祭祀完成後,天子會將原本獻給神的肉,切出來發給親近的大臣,這種肉就叫胙肉,屬於厚禮。
雖然周王一高興把胙肉賞給了楚王,但問題是這麽一塊肉,要怎麽完好地從洛陽帶回楚國國都呢?那時候又沒有高鐵、動車,也沒有冰箱,這肉帶回去不就壞了嗎?
對於這個問題,周王也考慮到了。他賞給楚王的胙肉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一隻小豬,上供時都是趕過去的。
楚國給周天子進貢後,齊桓公在諸侯中的聲譽又上了一個台階。
齊國霸業的巔峰之作
楚國的進貢讓當時的周王飄飄欲仙,開始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公元前655年,齊桓公組織諸侯再一次會盟。當時的周惠王派人遊說鄭國國君,讓他不參加會盟。
這下可把齊桓公氣得夠嗆。他可是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召集諸侯會盟的,這對周王原本沒什麽壞處。可為什麽周惠王要挑撥齊國和其他諸侯國的關係,破壞齊國的霸業呢?
這是因為周惠王喜歡小老婆生的孩子,想來個廢長立幼。對於周惠王的這一舉動,齊桓公堅決反對。所以這次會盟,齊桓公就特意邀請了王長子,也就是後來的周襄王參加,明確向周惠王表態,王長子才應該是王位的繼承人。
齊桓公捍衛王長子的地位,周王當然不高興了。其實齊桓公也有自己的考慮。當時天下大亂的原因,就是君不君,臣不臣。如果周王因為小老婆受寵,廢長立幼,給天下樹立了壞榜樣,那還怎麽讓別人尊王?
所以,齊桓公堅決支持王長子。周惠王不高興,於是派人遊說鄭國國君,讓他中途溜號,導致會盟最終無果而散。
對於鄭國的退出,齊桓公特別生氣,立馬率軍去打鄭國。齊國一打鄭國,楚國就上去把齊國的小弟許國給胖揍了一頓。
這時候管仲意識到,天天打群架這種事兒以後得少幹,否則對霸業無益。於是,他向齊桓公提出了八個大字,“招攜以禮,懷遠以德”。
齊桓公在稱霸期間,齊國擁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各諸侯國的使臣來齊國時,帶的都是空口袋;回去時,這些口袋裏都裝滿了齊國給的好東西。這就是管仲招攜、懷遠的表現。他還放低身段,用柔性的方法協調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管仲這麽一幹,鄭國首先幡然醒悟,覺得還是齊國大哥好,於是趕緊改變策略,與齊國恢複了友好關係。
到了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會盟。這次大會來的諸侯很多,宋國、衛國、邢國都來了。
這個時候,周惠王已經死了,周襄王上台。襄王因為是齊桓公給他撐的腰才繼承了王位,所以特別感激齊桓公,還專門派了一位大夫代表自己參加會盟。
在這次大會上,周大夫代表周王向齊桓公賞賜胙肉。按照原先的規定,齊桓公要從高台上下來接受賞賜,這種禮節是必需的。
但這時候的齊桓公可能年紀也不小了,正當他要下台時,周大夫說道:“天子還有一條旨意,說您年紀大了,可以不下台了。另外還要再給您多加一個爵位。”諸侯再加一個爵位,那就跟周王的級別差不多了。
周王突然間給了自己這麽一個榮耀,齊桓公有點不知所以,於是他問管仲該怎麽辦。
管仲說:“天下大亂的原因是什麽?就是因為君不君,臣不臣。”齊桓公馬上明白了——該下拜還得下拜,不然“尊王”的口號就玩兒不轉了。
於是他走下台來,規規矩矩地行禮,同時說道:“天子威嚴,國家體統,時時刻刻在我心中。假如我這次不下來,大模大樣地接受賞賜,會讓天子蒙羞。”桓公這話,說得那叫一個體麵。
其他諸侯一看,徹底心服口服了。孔夫子後來講,人要正名,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當老師的要遵守教師守則,當學生的要遵守學生守則,這樣才不會天下大亂。
葵丘會盟後,大家達成協議,並發表了聯合公報,主要內容有以下幾條:
第一條,“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就是不要廢長立幼,也不要寵愛小老婆。
第二條,“尊賢育才,以彰有德”。就是要尊重和培育有能力和有品德的人。
第三條,“敬老慈幼,無忘賓旅”。這個不用多說,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第四條,“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就是要給底下的臣子相應的待遇和尊重,不能無緣無故地殺臣子。
最後齊桓公總結陳詞:“大家都規規矩矩地過日子,該幹嗎幹嗎,不要找事兒。凡是參加這次會盟的人,既然咱們簽訂了盟約,就要遵循它,這是要領。”
葵丘會盟的盟約,可以說是齊國霸業的巔峰之作,齊桓公的稱霸目的就此也已基本達到。中國是一個地域廣大的國家,華夏諸侯不能完全按自己的利益發展,你打我,我打你,和平共處才是相處的基本準則。
葵丘會盟後六年,管仲去世。又過了兩年,齊桓公也命歸黃泉。
齊桓公一死,齊國的霸主地位就成了明日黃花。在華夏大地上,很快就出現了一個新的霸主。那麽,這個霸主是誰呢?
先搞定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建立了霸業。中原許多中小諸侯國,也都聚集在齊國的大旗下,唯齊桓公馬首是瞻。但是南方的大國——楚國,卻不把齊國放在眼裏。
楚國和別的諸侯國不一樣。按照司馬遷的說法,楚人的先祖是五帝之一的顓頊,而顓頊是黃帝之孫,所以楚人也是炎黃子孫。
但是,楚人的部落一直在向南方發展。在夏、商兩朝,這個部落起起落落,一段時期在中原跟華夏集團一塊兒混,一段時期又跟蠻夷玩兒在一起。
漸漸地,他們就形成了和中原不太一樣的文化,連語言也有了分歧。由於這些原因,楚國一直被中原諸侯視為異己,不怎麽招人待見。
在周文王時期,楚人的首領為周文王之師。這樣一來,楚國就跟中原王朝重新建立了聯係。
但是,大部分時候,周王室對楚的態度都很冷淡。直到周成王時,才給楚人首領封了個子爵。
西周這麽對待楚人,楚人當然有意見了,所以二者的關係一直若即若離。後來,楚國首領幹脆自己封了王,將周王室撇在了一邊。
周王室那時候已經開始衰微了,周天子連中原諸侯都順不過來,就更甭提去管僭越的楚國了。所以楚國國君的爵位就變成了王爵,雖然這是他自封的,但是從名義上講,已經和周天子平起平坐了。
楚國地處長江中遊,據有江淮流域,是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中地盤最大的,而且楚國自然條件也很好,地廣人多,資源豐富。
正當齊桓公在北方指點江山時,楚國開始崛起了。當時楚國的國君是楚成王。成王的國相對楚國進行了一場改革,使楚國的國力迅速強大。
這位國相的改革內容其實跟管仲的大同小異,最重要的就是削弱貴族的勢力。在改革前,楚國貴族巨室封邑過大,滋生了種種弊端。國相下令,貴族巨室都要割出一半田產歸公,以充國用。他自己以身作則,先把自己的地盤割給國家,令別人無話可說。
與此同時,楚國主動向周天子進貢,重新和中原諸侯建立了外交關係。
周王見楚國有主動臣服的意思,當然很高興,他對楚王說:“你們就別來中原找麻煩了,南方的地兒那麽大,隨便你怎麽折騰。”
於是,楚國就滅掉了江淮間的眾多小國,地盤不斷擴大。隨後,楚王在國相的建議下,發起了全國總動員,動員楚國原住民大量開墾江漢之間可耕的土地。楚國的國力因此大增。
周朝曾經在漢水一帶封了很多同姓諸侯。到了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這些姬姓諸侯國差不多都被楚國擺平了,滅亡的滅亡,臣服的臣服。
楚國把自己這一畝三分地打掃得差不多後,就將目光轉向了北方。這樣一來,齊、楚兩個大國,就難免迎頭相撞。
幹仗前要占領道德製高點
楚國人有一個特別大的愛好,就是喜歡占地皮,就跟現在的房地產開發商似的。南邊基本打得差不多了,楚國就把目光投向了北邊。他們第一個相中的是地處中原的鄭國。
當年鄭莊公雖然稱霸一時,但此時的鄭國已經是一個二三流的國家了。楚國原本可以輕輕鬆鬆地拿下鄭國,可比較麻煩的是,鄭國是齊國的盟國。
齊桓公雖然在北方大會諸侯,可楚國不管這一套,他們看上了就想要,不給就打。楚國一連發動了兩次軍事進攻,鄭國頂不住了,就打算投降。
這時候,鄭國的國君在大臣的勸說下,暫緩了投降的計劃,轉而向齊國求救。
楚國一打鄭國,管仲就明白了楚國的意圖——明擺著是衝齊國來的。
這時候,齊桓公家裏出了點事兒。他有一個蔡國來的小老婆,耍小姐脾氣惹怒了齊桓公,齊桓公就把她趕回老家去,本意是讓她回去後好好反省反省,但沒說要把她休了。結果蔡國人沒弄清形勢,一看姑奶奶被人趕回來了,就給她又說了一門親事,把她給嫁走了。
齊桓公一看著急了,他這還沒辦手續呢,老婆就改嫁了,換誰誰都受不了。正巧這時候楚國打鄭國,管仲就說:“蔡國人為什麽膽子這麽大,就是因為它背後站著楚國。”
齊桓公心想:“嗯,還真是這麽回事兒,楚國和蔡國是鄰國,這倆關係肯定不一般。既然你楚國打我的盟國,好,那我就去打你的狗腿子蔡國。”齊國迅速組織起一支聯軍,浩浩蕩蕩地就朝蔡國殺了過去。
蔡國老百姓一看齊國領導的聯軍打過來了,連抵抗都不抵抗,就投降了。打完了蔡國,聯軍的矛頭順勢一指,帶著勝利的餘威就打進了楚國。
楚國自打西周後期以來,就沒吃過這個虧。楚軍個個摩拳擦掌,想要教訓一下這些個不知好歹的家夥。
但是楚王比較清醒,他一看這聯軍人多勢眾,不能硬碰,於是就派了個使臣,去見齊桓公,對齊桓公說:“您老人家住在北邊,我們住在南邊,咱兩國說到底風馬牛不相及也,根本就不在一個小區裏,您為什麽要興師動眾地來打我呢?”
麵對楚國使者的疑問,管仲是這麽回答的:“當年天子將齊國封給薑太公的時候,說全天下大小諸侯,不管誰犯了錯,齊國都有權力征討。”
管仲這句話,等於把齊國抬到了道德的製高點上,讓楚國人落了下風。話中的意思也很明確:薑太公在世時,你們楚國人還在深山老林裏玩兒捉迷藏呢,敢跟我們叫板!至於為什麽要打你,是因為你小子不識抬舉,不認我們做老大。
當然,後麵這條理由不能明說,於是管仲又找了兩個與周王室有關的理由。
第一個,責備楚國人不給周王室進貢苞茅草,讓周王沒法將釀好的酒過濾,所以齊國要代表天子來打你。
第二個,當年周昭王南征楚國,楚國老百姓給他弄了個膠糊的船,最後這個船在江心散了,周王也給淹死了。按理說這事兒都過了幾百年了,屬於陳年舊賬,但管仲還是要問責。
管仲這第二點理由很厲害,等於給楚國扣上了害死天子的大帽子,所以以齊國為首的聯軍,就在道義上站住了腳——他們不是靠武力征討,而是師出有名的。如果楚國害死周昭王這件事情坐實了,那就算把楚國滅了,都不為過。
楚國使臣趕緊回答道:“我們不進貢苞茅草,確實是我們的錯,我們一定改正,馬上就上供,而且還要把以前差的那些,連本帶利一塊兒上供。至於周昭王這件事兒,對不起,我們確實不清楚,您要不到漢江邊上,去問問漢水吧。”
楚國使者的心裏明白,小錯可以承認,大錯一定不能認,能推就推。
楚國使臣這麽一回答,就說明他服軟了,以後會尊重周王室。可問題是,一百多年來,楚國都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裏,現在一個使者在大兵麵前說要尊崇王室,管仲能相信嗎?
皆大歡喜的昭陵之盟
這一次楚國派來的使臣是個小官,任務就是摸清齊桓公的底。隨後,楚國又派出了大夫,和齊國正式談判。
這位楚國大夫來了之後,跟齊桓公、管仲就以上兩項內容,又談了半天,但在第二個問題上,雙方怎麽談都談不攏。楚國大夫堅持聲稱當年周昭王淹死的地方不是楚國的地盤,跟楚國無關。雙方互不相讓,最終不歡而散。
這時候,楚國大軍也集結好了,做好了戰鬥的準備。齊桓公一看楚軍來到,就命令聯軍後撤。楚軍一路開到前線,與聯軍對峙。
楚王再次派大夫去齊營談判。齊桓公命令聯軍排列成龐大的陣容,讓楚國的使者乘車觀看——這無非是想炫耀武力,讓楚國害怕,趕緊服軟。
沒想到楚國的大夫不卑不亢地說道:“您若是以德服人,誰敢不服?但您若是想以武力壓人,我們楚國也不是吃素的!我們那兒水網密布,您這些戰車還真發揮不了多大作用。”
齊桓公也在心裏掂量了一下,若兩軍真是硬碰硬,自己還真沒有把握能取勝。
於是,在這種平衡下,雙方都妥協了,簽約和解,達成昭陵之盟,然後各自撤回。
對於齊桓公來講,他率聯軍發動遠征,以強大的武力威懾並遏製了楚國大舉北上的勢頭,已經算是出盡了風頭。所以,史書上就將這一次和解,說成是楚國主動求和。
昭陵之盟,說明在春秋時期的軍事思想當中已經高度重視發揮武力威懾的作用。強大的武力威懾,和成功的外交斡旋,是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手段。
楚王麵對齊國領導的聯軍大軍壓境,既不服軟,也不蠻幹,而是適度地讓步,既避免了因蠻幹而導致的慘敗,也保全了國家的體麵,不失為明智之舉。
在這個回合中,齊國有麵子,楚國也有麵子,畢竟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能夠審時度勢,避免失敗,就是勝利。所以從這層意思上講,楚國也是勝利者。
按照《史記》記載,楚國果然遵守盟約,向周天子進貢了苞茅。不僅如此,楚國還進貢了絲綢,就是讓齊國別挑理了。
楚國的進貢把周天子高興壞了,周王一高興,就把祭祀的胙肉賞給了楚王,讓楚國使者帶走。
在古代祭祀的時候,牲口被殺後要獻給神吃。神當然不吃了,但也不能浪費,所以祭祀完成後,天子會將原本獻給神的肉,切出來發給親近的大臣,這種肉就叫胙肉,屬於厚禮。
雖然周王一高興把胙肉賞給了楚王,但問題是這麽一塊肉,要怎麽完好地從洛陽帶回楚國國都呢?那時候又沒有高鐵、動車,也沒有冰箱,這肉帶回去不就壞了嗎?
對於這個問題,周王也考慮到了。他賞給楚王的胙肉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一隻小豬,上供時都是趕過去的。
楚國給周天子進貢後,齊桓公在諸侯中的聲譽又上了一個台階。
齊國霸業的巔峰之作
楚國的進貢讓當時的周王飄飄欲仙,開始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公元前655年,齊桓公組織諸侯再一次會盟。當時的周惠王派人遊說鄭國國君,讓他不參加會盟。
這下可把齊桓公氣得夠嗆。他可是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召集諸侯會盟的,這對周王原本沒什麽壞處。可為什麽周惠王要挑撥齊國和其他諸侯國的關係,破壞齊國的霸業呢?
這是因為周惠王喜歡小老婆生的孩子,想來個廢長立幼。對於周惠王的這一舉動,齊桓公堅決反對。所以這次會盟,齊桓公就特意邀請了王長子,也就是後來的周襄王參加,明確向周惠王表態,王長子才應該是王位的繼承人。
齊桓公捍衛王長子的地位,周王當然不高興了。其實齊桓公也有自己的考慮。當時天下大亂的原因,就是君不君,臣不臣。如果周王因為小老婆受寵,廢長立幼,給天下樹立了壞榜樣,那還怎麽讓別人尊王?
所以,齊桓公堅決支持王長子。周惠王不高興,於是派人遊說鄭國國君,讓他中途溜號,導致會盟最終無果而散。
對於鄭國的退出,齊桓公特別生氣,立馬率軍去打鄭國。齊國一打鄭國,楚國就上去把齊國的小弟許國給胖揍了一頓。
這時候管仲意識到,天天打群架這種事兒以後得少幹,否則對霸業無益。於是,他向齊桓公提出了八個大字,“招攜以禮,懷遠以德”。
齊桓公在稱霸期間,齊國擁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各諸侯國的使臣來齊國時,帶的都是空口袋;回去時,這些口袋裏都裝滿了齊國給的好東西。這就是管仲招攜、懷遠的表現。他還放低身段,用柔性的方法協調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管仲這麽一幹,鄭國首先幡然醒悟,覺得還是齊國大哥好,於是趕緊改變策略,與齊國恢複了友好關係。
到了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會盟。這次大會來的諸侯很多,宋國、衛國、邢國都來了。
這個時候,周惠王已經死了,周襄王上台。襄王因為是齊桓公給他撐的腰才繼承了王位,所以特別感激齊桓公,還專門派了一位大夫代表自己參加會盟。
在這次大會上,周大夫代表周王向齊桓公賞賜胙肉。按照原先的規定,齊桓公要從高台上下來接受賞賜,這種禮節是必需的。
但這時候的齊桓公可能年紀也不小了,正當他要下台時,周大夫說道:“天子還有一條旨意,說您年紀大了,可以不下台了。另外還要再給您多加一個爵位。”諸侯再加一個爵位,那就跟周王的級別差不多了。
周王突然間給了自己這麽一個榮耀,齊桓公有點不知所以,於是他問管仲該怎麽辦。
管仲說:“天下大亂的原因是什麽?就是因為君不君,臣不臣。”齊桓公馬上明白了——該下拜還得下拜,不然“尊王”的口號就玩兒不轉了。
於是他走下台來,規規矩矩地行禮,同時說道:“天子威嚴,國家體統,時時刻刻在我心中。假如我這次不下來,大模大樣地接受賞賜,會讓天子蒙羞。”桓公這話,說得那叫一個體麵。
其他諸侯一看,徹底心服口服了。孔夫子後來講,人要正名,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當老師的要遵守教師守則,當學生的要遵守學生守則,這樣才不會天下大亂。
葵丘會盟後,大家達成協議,並發表了聯合公報,主要內容有以下幾條:
第一條,“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就是不要廢長立幼,也不要寵愛小老婆。
第二條,“尊賢育才,以彰有德”。就是要尊重和培育有能力和有品德的人。
第三條,“敬老慈幼,無忘賓旅”。這個不用多說,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第四條,“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就是要給底下的臣子相應的待遇和尊重,不能無緣無故地殺臣子。
最後齊桓公總結陳詞:“大家都規規矩矩地過日子,該幹嗎幹嗎,不要找事兒。凡是參加這次會盟的人,既然咱們簽訂了盟約,就要遵循它,這是要領。”
葵丘會盟的盟約,可以說是齊國霸業的巔峰之作,齊桓公的稱霸目的就此也已基本達到。中國是一個地域廣大的國家,華夏諸侯不能完全按自己的利益發展,你打我,我打你,和平共處才是相處的基本準則。
葵丘會盟後六年,管仲去世。又過了兩年,齊桓公也命歸黃泉。
齊桓公一死,齊國的霸主地位就成了明日黃花。在華夏大地上,很快就出現了一個新的霸主。那麽,這個霸主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