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克勞塞維茨


    01.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往事不堪回首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唐朝“詩豪”劉禹錫以此慨歎曆史興亡。正所謂:心不動,則不痛。以這種態度撫今追昔,不是穿越,卻能神交古人。當然,我們在此講曆史,特別是回顧100年前,人類曆史上第一場全球範圍的兵劫——第一次世界大戰,又有幾人能不動心呢?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一戰有個很長時間的潛伏期。1914年之前的若幹年,歐洲一直處在戰爭一觸即發的危險之中。從歐洲列強開始爭奪海外領地,有了獨霸全球的野心,就為這場戰爭埋下了伏筆。歐洲列強為了殖民地早已爭得麵紅耳赤,大戰一直延遲到1914年才爆發,已經算是個奇跡!


    到這時,任何外交手段都不起作用了,大家幾十年來的隱忍,要在一瞬間發泄出來!但是,1914年戰爭爆發後,他們大概不會想到,這場戰爭完全不同以往,再也不是那種打幾天、最多幾個月就能結束的戰爭。這團戰火越燒越旺,最終點燃了整個地球。


    火力越凶猛,戰爭就越殘酷,各國之間的仇恨越深,普通民眾受害的程度也就越深。然而,20世紀就是從戰爭與革命的洗禮中走過來的,正是有了過去血與火的煉獄,才有了今天所謂的“歌舞升平”。它的源頭,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鐵血宰相”俾斯麥


    各國公認的一戰元凶是德國。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人挑起的,這就有意思了,為什麽總是德國?為什麽德國人喜歡暴力?為什麽德國要在1914年,與幾個實力相當的老牌列強發生戰爭?這就說來話長了。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慘敗,法國被俘虜皇帝1名、元帥1名、將軍24名(都是酒囊飯袋)。德國強迫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要法國賠款50億法郎,割讓礦產資源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德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還特意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為德意誌皇帝。對於高傲的法國人來講,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法國人號稱“高盧雄雞”,一向很牛,雖然仗打輸了,但人家還款可不含糊。當時,50億法郎相當於中國14億兩白銀。中國近代,清王朝對外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賠款總額大約13億兩白銀,比法國這一次賠款還少了1億兩。但是,清朝直到滅亡,賠款也沒還完。而法國這50億法郎,3年就還完了。看得出來,法國在拿破侖三世 時期,大力推進工業革命,國力還是大幅提升了。


    法國作為一個強大的工業國家,賠了巨款,割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卻沒傷筋動骨。法國人厲兵秣馬,躍躍欲試,要向德國佬複仇。所以,德國在普法戰爭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住勝利果實,防止法國複仇。從普法戰爭後的形勢看,法德矛盾是歐洲最主要的矛盾。


    普法戰爭結束後,歐洲保持了20多年的相對和平,實際上,這要歸功於德國著名的“鐵血宰相”俾斯麥。


    普法戰爭使歐洲大陸自1815年建立起來的維也納體係土崩瓦解,代之而起的是俾斯麥處心積慮要建立的歐洲新秩序。在俾斯麥看來,具有強烈複仇心理的法國是德國在歐洲大陸的主要威脅。因此,為了保住普法戰爭的成果,就必須聯合俄國和奧匈帝國,孤立法國。俾斯麥進行了一番努力,在外交上縱橫捭闔,逐步建立起了一個以柏林為核心的結盟體係,即俄、德、奧“三皇同盟”體係。比較而言,這三國是當時歐洲最保守、最專製的國家,三國的皇權都很強大,這三國走到一起,共同維護歐洲的君主製度,在別人看來也很正常。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還特意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為德意誌皇帝


    正是由於俾斯麥的苦心經營,使得歐洲大陸建立起了新的秩序和一種均勢,俾斯麥也被稱為一位縱橫捭闔的國際關係大師。當時德國的外交政策被稱為“王球不落”。王球就是西方國家君主登基的時候,一隻手捧著的一個帶十字架的金屬球,另一隻手拿著權杖。


    短命的皇帝老兒


    俾斯麥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孤立法國,把奧匈帝國、俄羅斯甚至英國拉到自己這邊來。俾斯麥特別希望能跟英國結盟,因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最喜愛的大公主是德皇威廉一世 的兒媳婦,她老公是弗裏德裏希三世。


    弗裏德裏希三世曾長期逗留英國,受到開明派、立憲派以及中產階級的影響,具有強烈的自由主義思想。在英國老婆的勸說下,他曾決定繼位後以英國為榜樣,把德國改造成一個民主的君主立憲製國家。他不讚成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俾斯麥也從來不喜歡他。


    1888年3月9日,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締造者、年過九旬的威廉一世去世了,弗裏德裏希三世繼位。


    但非常不幸,早在1887年5月,弗裏德裏希三世就患了喉癌,由於英國醫生的誤診,或許能救命的手術被取消。這個錯誤發現得太晚,腫瘤使弗裏德裏希三世窒息,為了呼吸,他的氣管被切開,插入一支銀色通氣管。這樣一搞,腓特烈就無法與家人講話了,隻能用文字交流。1888年6月15日,弗裏德裏希三世去世。他繼位僅99天就死掉了,人稱“百日皇帝”。


    設想一下,如果這個傾向民主的皇帝能長久在位,也許世界曆史就會改變,這裏是不是有什麽貓兒膩,就不好說了。


    弗裏德裏希三世一死,兒子小威廉繼位,他就是德意誌帝國的末代君主——威廉二世。1888年也被稱為德國的“三皇之年”,老中青三代皇帝交替。


    德意誌帝國的新主人


    德意誌帝國的新主人威廉二世,跟他的祖父和父親相比,差別很大。


    威廉二世被當時的人們稱為輕率盲動的愷撒。他喜歡被人吹捧,聽不進任何不同意見,而且不斷用奸佞小人替換祖父和父親留下的耿直的大臣。在德國,皇帝的權力很大,不像在英國,國王已經沒什麽實權。1891年,威廉二世非常自豪地宣布:“隻有一個人是帝國的主人,那就是我,我不會容忍其他任何人。”他還說過一句足以成為笑料的話:“我們肩負曆史的重任,我要帶你們走向美好的時代。”


    帶你們走向美好的時代——所有的大獨裁者都這麽叫囂,以上帝的代言人自居,經常自吹自擂,說我的方針是絕對正確的,要堅決貫徹下去。


    威廉二世的個性是什麽樣的?據一位和他同時代的傳記作家描述,皇帝令人費解的性格中,有許多自相矛盾的東西,戲劇式的鋪張華麗與自然本色的樸實無華,政治上的想入非非與健康正常的理智,討人喜歡的正直與無視真理的粗魯,無微不至的關懷與並不得體的舉止,絕對的慷慨與過度的敏感,構成了威廉二世非常矛盾又奇特的個性。


    威廉二世還愛慕虛榮,他經常炫耀自己收藏的300多套軍裝,高興的時候一天能換十幾次。當時,柏林社交圈流傳一個笑話,說他不掛上海軍上將的徽章就不逛養魚池,不打扮成英國陸軍元帥的樣子就不吃葡萄幹布丁。許多效忠於他的人,都覺得他有股孩子氣。


    威廉二世還極端仇視英國。他母親生他的時候,堅持要用英國醫生接生,沒想到這位醫生是個庸醫,小家夥在母親肚子裏胎位不正,被這個庸醫胡亂扒拉出來了,造成了他的左手萎縮殘疾。威廉二世為此很仇視英國。


    另外,威廉二世的母親作為維多利亞女王的大公主,對他的教育也引起了他的反感,他尤其不喜歡自己那位傾向民主的父皇。在威廉二世看來,自己肩負著拯救德意誌民族、擴大德意誌民族生存空間的偉大使命。


    威廉二世這樣的想法,自然就跟宰相俾斯麥產生了矛盾。


    新皇帝趕走老宰相


    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看來,殖民地沒有用。


    為什麽呢?因為地球上的好地段都被英、法、俄占了,留給德國的殖民地,全是不毛之地,就是占領了也得不償失。如果去搶有用之地,勢必要跟英法等國發生衝突。這對於企圖維持一段時間和平的德國來說非常不劃算。


    所以,俾斯麥在位的時候,基本不讓德國卷入殖民地事務,他堅定地說,德國一寸殖民地都不需要。當然,他當政期間,德國也在太平洋、大西洋上占了一些小島,但總體上不太積極。


    可是,威廉二世卻不像俾斯麥這麽想,他抱怨老宰相“對於歐洲大陸政治的相互作用太關心,而對於殖民地、對於海軍、對於英國,卻沒有足夠的注意”。他提出了向全世界擴張的新的“世界政策”,並要發展強大的海軍。


    1888年,威廉二世繼位後,和宰相之間就衝突不斷。俾斯麥因與皇帝政見不合,幾乎陷入崩潰的邊緣。當時,外界盛傳這位老宰相已經變成了無可救藥的嗎啡“癮君子”。當然,這都是用來打擊他的政治謠言,後來在侍醫的勸說下,皇帝才同意俾斯麥返回帝都。


    但問題遠未結束。1890年,皇帝與宰相在關於勞動保護的問題上再次發生分歧。


    此時,皇帝搖身一變,似乎成了一位悲天憫人的君主,他親自主持製定關於勞動保護、星期日休息、限製女工和禁止童工的法律。他號召工人與雇主之間建立同事般的關係,甚至命令雇主接受工人漲薪的要求,因為雇主榨取工人時“像榨取檸檬汁一樣,然後讓他們在糞便上腐爛”。這是多麽關心人民疾苦的話語呀,聽了讓人十分感動。皇帝懂得自己在閱曆上遠不及俾斯麥,所以,必須收買人心,而且,他算準了老家夥一定會中招。


    果然,俾斯麥不讚成皇帝的這種“道義之心”,他代表著容克地主的利益。難道威廉二世就不代表容克地主的利益?但威廉比較會裝,而俾斯麥不會動這心眼兒,反而強調沉醉於人道主義的高尚動機“可能對祖國的經濟造成損失”。這話一傳出去,民眾都在咒罵這個毫無人性的宰相,希望皇帝獲勝。


    皇帝此時胸有成竹,他早在繼位之初就曾說過:“我還想讓這個老家夥再喘兩年氣,然後就自己親政。”


    1890年,攤牌的日子終於到了,起因是皇帝要求宰相同意取消一份1852年簽署的指令。這份指令規定,宰相本人不在場或沒有宰相同意,大臣們不得向皇帝進行匯報。威廉二世認為這個指令限製了皇權,相權對皇權構成了威脅,要求廢除它,但俾斯麥不同意。皇帝跟宰相的分裂已經不可避免。


    3月17日清晨,一位年輕的將軍帶著皇帝的最後通牒來到了宰相的官邸,將軍向宰相宣布:“陛下要求您要麽同意取消指令,要麽立刻辭職,於下午2點到皇宮,以便在那兒接受免職。”


    俾斯麥聽完將軍的話,沉默了一陣兒,才緩緩說道:“我身體不適,不能去皇宮,但會向陛下致函的。”


    到了第二天,這位舉世聞名的“鐵血宰相”,在主持內閣工作28年之後,終於辭職了,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宰相的位置。


    年輕的皇帝還沒忘送給宰相一套臨別贈禮,詔書和頭銜紛至遝來:皇帝贈送給宰相一幅跟他本人一樣大小的肖像;授予其勞恩堡公爵的爵位;另授予加陸軍元帥銜騎兵大將。威廉二世還讚頌一番,稱俾斯麥的忠心和活力“即使將來對我和祖國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


    其實,這些不過是他對帝國宰相知趣走人還以麵子,體現一下帝王的胸懷,而這一切,並不足以撫平俾斯麥受傷的心。


    02. 分賬不均鬧矛盾


    不靠譜兒的“世界政策”


    “鐵血宰相”走了,威廉二世甩開膀子幹了。


    威廉二世跟俾斯麥最終分道揚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外交政策上的分歧。威廉二世夢寐以求建立一個世界帝國,不再滿足於俾斯麥的“大陸政策”。所以,他提出了一個向全世界擴張的“世界政策”,要發展強大的海軍。德國作為資本主義國家中的後起之秀,以跳躍式的發展迅速趕上了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然而它所占有的殖民地卻遠遠不能與英法等國相比。因此,威廉二世迫不及待地要求改變現狀,重新瓜分世界。


    為此,威廉二世非常希望德國能衝出歐洲、走向世界。他發誓要建立艦隊,重溫祖輩戰爭勝利帶來的輝煌,他號召“把火藥備好,軍刀磨亮,去爭奪陽光下的地盤”。


    隨著威廉二世外交新路線的確立,德國傳統外交的“大陸政策”被“世界政策”所取代。


    早在1895年,威廉二世就做了關於“世界政策”的第一次演講。此時,他剛剛繼位7年,就堅定地聲稱德國要執行“世界政策”,“德國的未來在海上”,全世界都在德國的擴張範圍內,必須重新瓜分殖民地,建立一個大德意誌帝國。


    1896年1月18日,在慶祝德意誌帝國成立25周年國慶典禮上,威廉二世宣布,這個帝國必將是世界帝國。1897年,威廉二世改組政府,那些主張支持“世界政策”的人占據了政府幾乎所有的關鍵職位。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檢閱軍隊


    這一年年底,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在國會發表了一個著名演說,宣稱:“德國人向自己的一個鄰國讓出陸地,向另一個讓出海洋,而給自己留下一錢不值的天空,這樣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一言以蔽之,我們不願把任何人擠到陰暗的角落,但我們也要給自己一塊光明之地。”他聲稱,德國人“已經看夠了別人怎樣分享甜餡大餅”。皮洛夫在國會煽情地說:“如果英國人談大不列顛,法國人談新法蘭西,俄國人侵占亞洲,那麽,我們也要求建立大德意誌。”


    德國走上不歸路


    當時,各種擴張主義思潮充斥著整個德國——“沒有殖民地,德國注定是二等強國”“德國需要殖民地就像每天需要吃麵包一樣”“時代的最大不公在於,這個地球上最有經濟才能的民族,具有最堅強的思想和最強大組織能力的民族,卻不能對世界起支配作用,承擔責任”。


    但是,皮洛夫和他的皇帝應該明白,德國走近殖民地——這桌列強盛宴的時候,席位已被占光了。德國要爭奪殖民地,要“陽光下的地盤”,就必然會跟英國、法國、俄國這些老牌的列強發生衝突。因為你要“陽光下的地盤”,誰的地盤最多?就是這老哥仨!


    德國當時敢說這話,確實跟國力迅速增強有關。1900年,德國的工業生產和對外貿易已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德國商品精密優良,享譽海外。那時,德國商品就是精品的代名詞,一直到現在。德國商人在海外的成就,幫助德國樹立了工業強國的形象,使德國人更加確信德國應當成為一個與其經濟潛力相稱的殖民帝國。而且,德國的人口迅速增長,1871年普法戰爭時,德國有4100萬人,1915年增長到6800萬人。德國人又有尚武的精神、軍國主義的傳統,相信粗胳膊大拳頭能擺平一切。


    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促使德國皇帝野心勃勃地帶領這個國家走上了一條對外擴張、跟老牌列強發生衝突的不歸路。


    挑起海軍競賽


    德國要想執行“世界政策”,要向歐洲以外的地方擴張,最重要的就是擴充海軍。沒有海軍,陸軍是不可能走到中國來的,當年八國聯軍都是靠船運來的。


    在當時,爭奪製海權是一股思潮,美國海軍將領馬漢率先提出“海權論”,影響極大。馬漢從爭奪世界霸權的角度出發,提出製海權是一國力量發展中最為重要的戰略因素,海洋的主要航線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因此必須有強大的艦隊確保製海權,以便有足夠的商船與港口來使用。馬漢同時強調海洋軍事安全的重要,認為海洋可保護國家免於在本土交戰,海軍對戰爭的影響比陸軍更大。


    顯然,海洋權益誰都不能輕讓。威廉二世深信建立海洋霸權是爭奪世界霸權的必由之路,認為建造一支龐大的艦隊是解決所有問題最好的方法,隻有占領了海洋,才能有效地壓製敵人。因此,他處心積慮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


    此時,德國已經是歐洲響當當的第一陸軍強國了。不管德國在歐洲大陸怎麽稱霸,英國人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畢竟德國離英倫三島還很遠,德國陸軍不可能遊過海峽進攻英國,英國憑借強大的海軍,不在乎一個陸上強國的威脅。當年拿破侖稱霸歐洲時,也沒能染指英倫三島。但是,當一個陸軍強國開始謀求海上霸權,準備建立強大海軍的時候,英國人就坐不住了,感受到了強烈的威脅。


    威廉二世依然自行其是。他在1897年公開宣稱:“海神的三叉戟必須握在我們手裏。”那時候,德國海軍一年的開支才200萬英鎊,當時1英鎊大概折合20德國馬克,也就是說,德國一年的海軍軍費隻有約4000萬馬克。而德國政府的年收入是多少呢?將近70億馬克!海軍軍費根本就微不足道,而且德國也沒有大規模的造船業。在這個時候,威廉二世就敢公開這麽嚷嚷,他推行的完全是冒險政策,他把手下的海軍國務秘書晉升為海軍元帥,並成立海軍協會。這個協會的成員多是大資本家,海軍協會成立一年人數就達25萬,皇帝號召大家給“海協”捐款。大資本家們當然願意擴充海軍,隻要政府擴充海軍,他們就能承包工程賺錢了。


    1898年,德國通過了加強海軍的法案,規定到1904年,德國要擁有17艘戰列艦,9艘裝甲巡洋艦,26艘輕型巡洋艦;1900年,德國又提出第二個擴充海軍計劃,幾乎把建造軍艦的數目增加了一倍。從此,德國開始集中全力發展海軍。1871年到1914年,德國船舶總噸位從8.2萬噸增長到510萬噸;在世界造船工業中的比重由1892年的7.3%增長到1907年的13.8%。特別是1914年,德國北部的基爾運河改建工程竣工,能使最大的戰艦暢行無阻,大大增強了海軍的戰鬥力和機動性。


    大英帝國的禁區


    但是,威廉二世草率衝動的性格,過早地暴露了德國的戰略意圖。1904年,英王愛德華七世 訪問德國基爾軍港,威廉二世幾乎展示了德國全部的海軍力量,並在國宴上宣稱:“用德國艦隊的威嚴來歡迎遠道而來的英王陛下。”


    在這次訪問中,英國國王和軍政要員確實對德國海軍印象深刻,但他們把這種海軍實力的展示看作對英國的巨大威脅。從此,英國政府就更加關注德國海軍的發展,更加堅定地轉變外交政策了。


    英國原本一直奉行“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希望歐洲大陸保持均勢,不希望歐洲出現任何一個強大的國家來挑戰自己。英國向來怎麽幹呢?永遠聯合歐洲大陸的老二對付老大,所以聯合和反對的對象不斷地變來變去。


    在歐洲大陸上,英國的老冤家是法國,兩國是世仇,光“百年戰爭”就打了兩回,終於在拿破侖戰爭之後把法國拍下去了。


    俄國成了歐洲大陸的老大,英國看著不爽,1853年克裏米亞戰爭,聯合昔日對手法國又把當年的盟友俄國拍下去了。


    俄國下去後,法國又上來了,歐洲大陸就這麽幾個大國,法國又是老大了,英國又不爽了。但沒等英國出手,普法戰爭就爆發了,德國把法國拍下去了。接下來,在俾斯麥的外交努力下,歐洲大陸形成了法俄德奧四大國均勢,英國非常樂意看到這種局麵。


    如果威廉二世不在兩個關鍵節點上刺激英國,英國是不會跟法國聯合的。哪兩個關鍵節點呢?一個是殖民地,一個是海軍。


    大英帝國有兩個禁區是別的國家不能碰的,就是殖民地和海軍,德國千不該萬不該在這兩個最敏感的點上跟英國過不去,刺激了英國。本來德國跟英國不應該是仇敵,現在變成仇敵了,英德矛盾,反而成了列強之間最主要的矛盾,甚至蓋過法德矛盾。


    拉幫結派打群架


    歐洲列強之間的另外一對主要矛盾,是俄國跟奧匈帝國和德國的矛盾,這是由巴爾幹問題引起的。


    巴爾幹半島號稱歐洲火藥桶,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本來就是個容易出事兒的地方。2000多年前,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疆界,就從巴爾幹半島上劃過,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分界線也在巴爾幹半島劃過。巴爾幹半島上生活的民族,要麽是斯拉夫民族,像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要麽就是信奉東正教,比如希臘,東正教就是希臘正教。巴爾幹半島曾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500餘年,進入19世紀,民族主義興起,橫掃許多國家,巴爾幹半島各民族也被喚醒,趁著土耳其帝國進入衰落期,各國紛紛獨立。


    各國獨立後,各種矛盾沒有解決,主要是邊界劃分不清。更關鍵的是,奧匈帝國和俄國都希望提高在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力,並擴張領土。


    憑借地理優勢,奧匈帝國向巴爾幹擴張滲透,想取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做這個地方的主人。這樣幹,引起了俄國的極大不滿。俄國也是斯拉夫民族,跟巴爾幹半島國家的民族一樣,都叫斯基諾夫維奇。俄國人和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有血緣關係,常以巴爾幹半島的保護者自居。這樣,在巴爾幹問題上,俄國跟奧匈帝國的矛盾就尖銳了,而奧匈帝國背後站著德國。


    於是,歐洲列強之間,形成了法德、英德、俄奧三對主要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為三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英德矛盾的起源就是殖民地和海軍問題。


    既然列強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總要各自找一幫打手,形成一個團夥,打起來也有人幫忙,可以群毆一下對方。因此,他們就互相聯絡,形成自己的團夥。


    03. 外交也是戰鬥力


    挽救法蘭西的英雄


    歐洲這幾大列強各自拉上一幫小弟,就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過程錯綜複雜,讓人眼花繚亂。


    最早是在1873年,德國為了爭取俄國,在俾斯麥的拉攏和操縱下,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二世 、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結成了“三皇同盟”。


    這個同盟是建立在德法矛盾和英俄矛盾的基礎上的,俄、德、奧這三國當時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加盟各國對於德法矛盾和英俄矛盾的看法不同,而且同盟內部還有俄奧之間因巴爾幹問題引起的尖銳矛盾,所以同盟很快就瓦解了。


    “三皇同盟”瓦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俄國反對德國過分削弱法國;第二個就是著名的1878年柏林會議。在這個會議上,德國對俄國進行了報複。


    1875年初,法國議會同意擴軍,並準備從德國購買1萬匹軍馬。德國以此為借口威脅法國,並宣布禁止馬匹出口,叫囂對法國發動戰爭。為了做好戰爭準備,俾斯麥派自己的親信到聖彼得堡去遊說俄國,支持對法戰爭。德國向俄國許諾,如果俄國不支援法國,德國將允許俄國在近東的土耳其自由活動。但是,俄國人並不傻,未被俾斯麥空口白牙的許諾和在牆上畫的大餅所忽悠。俄國人很清楚,如果法國被過分削弱,德國就會建立起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如果德國獨霸歐洲大陸,俄國就要悲劇了,俄國不願看到在歐洲大陸上有一個處處壓自己一頭的巨人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俄國沙皇反而給法國大使打氣說:“俄法兩國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有一天你們被威脅,我們會做點兒什麽的。”


    1875年5月,沙皇帶著首相抵達柏林,俄國人明確表示難以容忍德國發動對法國的新戰爭。這樣,俄國堅決反對,英國也不支持——英國也不希望德國把法國徹底打垮,俾斯麥被迫取消了進攻法國的計劃。這時,普法戰爭結束才4年,法國剛把賠款還清。


    沙皇的德國之行達到了預期目的,當他離開柏林時,指示首相向俄國所有駐外使節發電報,通報這次外交勝利。電文經過沙皇欽定:“皇帝陛下離開柏林時,完全相信,保證維護和平的這種美好願望,在這裏也占主導地位。”


    在沙皇的授意下,這份內部電報很快就見報了。報刊刊登時,“保證維護和平”這句話被改成“現在,和平得到了保證”。為什麽和平得到了保證?因為沙皇施加了影響。這樣,沙皇就被塑造成了挽救法蘭西的英雄。


    俾斯麥對沙皇隻顧往自己臉上貼金,肆意詆毀德國的做法深惡痛絕,德俄關係由此出現裂痕。


    你不仁,我不義


    1877年,俄國和土耳其爆發了戰爭,土耳其大敗,俄軍長驅直入,兵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迫使土耳其簽訂城下之盟。


    盟約的內容歸納起來看,就是俄國單獨肢解土耳其帝國,繼承這個帝國在歐洲的所有地盤。“俄土條約”公布之後,輿論嘩然,特別是英國和奧匈帝國不願看到土耳其被俄國單獨瓜分,堅決反對這個條約。奧匈帝國外交大臣提出召開一次國際會議討論這個條約,英國和法國都表示附和。俄國在外交上一時陷入孤立。


    這時候,身為“三皇同盟”成員的德國,卻想趁此機會教訓一下俄國。也就是說,“三皇同盟”當中的兩皇聯合起來對付另外一皇,奧匈帝國提出要開一個國際會議,德國就扯起了“主持公道的大旗”,以“調停人”身份勸告俄國一定來參加。


    這樣,1878年在柏林召開國際會議,俄、英、德、奧、法、意六大國和土耳其參加了。由於英國和奧匈帝國在會前取得了一致,雙方在會上聯合向俄國施壓。德國這時不顧自己是俄國盟友,保持所謂的“中立”,俄國最終被迫讓步,吐出了很多本來已經吃進嘴裏的東西,喪失了大部分侵略果實。由於德國在會上眼睜睜地看著其他國家逼迫俄國而袖手旁觀,俄國對此十分惱怒。


    有一幅描繪當時開會情景的油畫流傳了下來,明顯可以看出來,戴著穆斯林菲斯帽的土耳其代表,滿懷感激地看著俾斯麥;而身穿狐皮大氅的俄國代表,則是一臉憤恨。


    俄國報紙痛罵俾斯麥出賣盟友,斥責他忘恩負義,說他忘記了俄國在普法戰爭中給普魯士的支持和幫助。俾斯麥是省油的燈嗎?德國報紙馬上反唇相譏,指責俄國恩將仇報,誣蔑好人。俾斯麥聲稱,他在柏林會議上站在盟友的立場,為俄國做了許多事,俄國與會外交官加一塊兒也沒他做得多。


    雙方對罵,使俄德關係迅速惡化,而俄奧本來就矛盾重重,關係不好。這樣,5年前俾斯麥苦心結成的“三皇同盟”趨於瓦解。1878年“三皇同盟”條約到期後,沒有續約,宣告了“三皇同盟”正式散夥。


    繼續找小弟


    “三皇同盟”雖然解體了,但德國需要找幫手,於是德奧兩國越走越近。


    柏林會議之後,俾斯麥知道跟俄國和好基本沒戲了,就決心加強跟奧匈帝國的聯盟。此時,奧匈帝國也迫切希望和德國保持盟友關係。其實在締結德奧同盟這件事上,德皇威廉一世跟宰相俾斯麥有分歧。德俄兩國皇室很早就有姻親關係,威廉一世是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的親舅舅,威廉一世不願意跟奧匈帝國結盟去反對自己的外甥,但德國大權操縱在俾斯麥手裏。


    1879年,“鐵血宰相”來到維也納,夥同奧匈帝國外交大臣安德拉希伯爵(傳說中他是茜茜公主的情人,兩人還生了一個閨女),秘密擬定了《德奧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實際上是針對俄法兩國的。俾斯麥怕皇帝不同意簽署,他從維也納返回柏林後,召開內閣會議,要求全體內閣成員在這件事上跟他保持一致,如果皇帝不批準條約就全體辭職。這樣,皇帝就成光杆兒司令了。威廉一世隻好同意。為了給皇上一個麵子,俾斯麥假惺惺地草擬了一封給俄國沙皇的信,由德皇簽名蓋章按手印後發出。信裏說,德奧兩國為了維持長久和平,簽了一個協定,考慮到德俄傳統邦交和甥舅之誼,歡迎你加入。這等於是黃鼠狼給雞發請帖。


    俄國沙皇不是傻子,知道德奧結盟是針對自己的,所以連理都沒理。


    到1882年,德奧同盟又發展成德、奧、意三國同盟。意大利為什麽加入呢?因為它在跟法國爭奪突尼斯的鬥爭中失敗,感到有必要依靠法國的敵人——德國。


    當然,意大利跟奧匈帝國有世仇,奧地利曆史上曾長期統治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區,威尼斯就長期在奧地利占領之下。所以,奧地利跟意大利的關係是很僵的。但是意大利為了擺脫孤立,跟德國搞好關係是唯一的選擇。既然要跟德國搞好關係,就得與奧匈帝國接近,於是意奧兩國開始談判。到1882年,德、奧、意三國終於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


    三國同盟是針對法國的,但這裏麵德奧又針對俄國,所以,三國同盟明顯就是針對法俄兩國。


    老哥倆抱團取暖


    1882年三國同盟的形成,意味著歐洲列強中出現了一個同盟國陣營。當然,三國同盟中,意大利不值一提,是一個搖擺不定的盟友,本身實力非常弱,又有漫長的海岸線,經不起強大海軍的攻擊。在三國同盟結盟之初,意大利就表示,不參加任何反對英國的行動。俾斯麥深知意大利人的稟性,說沒關係,“隻要在阿爾卑斯山上出現一個打著三色旗的意大利鼓手就行了”。意思是說,隻要你能牽製一下法國就行。饒是俾斯麥聰明絕頂,也萬萬沒有想到,戰爭一打響,意大利就叛變了。


    既然德、奧、意三國同盟是針對法俄兩國的,法國跟俄國這老哥倆也就不客氣了,迅速走到了一起。其實法俄兩國曆來交厚,特別是到19世紀後期,關係更加緊密了。俄國外交大臣曾對法國駐俄大使說:“貴我兩國建起最為親密之諒解,實乃愈加順乎情理之事。”他還說:“我正考慮,貴我兩國在走向協約的路上,可否再邁上一步呢?”


    於是,1891年7月,法國艦隊應邀訪問俄國波羅的海要塞。沙皇亞曆山大三世竟然同皇後親自登上法國旗艦表示歡迎,當艦上的樂隊奏起法國國歌《馬賽曲》時,沙皇脫下皇冠表示敬意,這在俄國絕對是驚世駭俗之舉。俄國沙皇推崇專製,痛恨共和主義,《馬賽曲》作為法國革命的象征,在俄國是禁歌。而這一次沙皇竟然向共和國的三色旗和《馬賽曲》致敬,讓很多人驚訝,從這裏可以看出俄國對法國的重視程度。


    1892年,法俄雙方總參謀長草簽了軍事條約,1894年,盟約正式生效。法俄協約就是針對德奧的。這時候,歐洲列強形成兩大集團,以法俄為首的協約國和以德奧意為首的同盟國。


    此時,歐洲最牛的國家還置身事外,這就是英國。


    老大也怕群毆


    為什麽英國置身事外呢?


    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英國都奉行“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提出這個政策的是19世紀英國最著名的首相帕麥斯頓勳爵,他有一句名言:“我們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我們的利益,才是永恒不變的。”這句話常被誤認為是丘吉爾說的,實際不是老丘原創。普法戰爭結束後,英國仍然保持“光榮孤立”,誰是歐洲大陸的老大,誰就是我們的敵人。


    19世紀末期,英國首相還強調,英國不加入任何同盟,隻要求歐洲各大國保持均勢。當時的英國殖民大臣張伯倫也在演講時說:“英國外交政策的傳統,就是自克裏米亞戰爭以來,始終奉行不結盟的孤立政策。”


    當時,英國奉行不結盟的孤立政策是具備條件的,因為它實力最強,如日中天,對外不管幹什麽,憑它自己的力量就能達到目的。如果有了盟友,反而是一種約束。比如說,我跟張三結盟對付李四,李四打張三你管不管啊?所以,英國奉行“光榮孤立”的內在原因有兩個:第一,我有能力;第二,我不想被約束。


    但是,隨著曆史的車輪駛進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的“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很難執行下去了。因為德國、美國、日本等新興國家崛起,英國、法國、俄國老牌列強相對衰落,過去那種天馬行空、獨步海內的優勢不複存在了,不是什麽事兒都可以自己擺平了。尤其是德國力量大大增強,打破了歐洲大陸的均勢,對英國構成了威脅,在殖民地和海軍問題上,英德矛盾成了列強之間最主要的矛盾。德國進而拉攏了一幫小弟,你不結盟人家結盟,也就逼著你必須結盟,以結盟對抗結盟,以免被群毆。


    於是,英國開始考慮轉變策略。


    德國被英國給玩兒了


    一開始,英國試圖跟德國談判解決問題。


    1898年3月,英國殖民大臣張伯倫召見德國駐英大使。這位後來的英國首相是個有名的紳士,一般見人都會說一堆寒暄的話,這次卻開門見山,提議締結英德同盟,以“相互協商對中國和非洲的政策”。張伯倫的一反常態,讓德國大使甚為震驚。按理說,英國對德國咄咄逼人的攻勢恨得要死,這時候之所以主動放下身段,實在是有求於德國:一是想利用德國抵製俄國在中國的擴張;二是想促使德國支持英國的非洲政策,當時,英國和非洲的布爾人即將開戰,英國擔心德國人和布爾人眉來眼去,搞小動作。


    威廉二世在接到駐英大使的報告之後,立即召集群臣商討對策。結果,德國那些“近視眼”大臣一致認為:“英俄矛盾不可調和,兩國之間不可能達成任何協議,所以,英國提出跟德國結盟,目的是想火中取栗,指望通過德國平衡和遏製俄國在亞洲的擴張。”德國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英國居心叵測,它的建議不可接受。但英國的建議也反映出英俄矛盾的尖銳性,德國可以加以利用。於是,雙方進行了一番談判。


    由於德國看出英國求和心切,談判中,便開始大肆敲詐,提出要跟英國一起瓜分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地,葡萄牙當時雖然是英國的盟友,但已經是上上輩子的強國了。英國為爭取德國支持它在非洲的政策,特別是支持對布爾人的戰爭,隻好做出了讓步。


    1898年,英德簽訂了瓜分葡屬非洲殖民地的協定。其中規定:當葡萄牙以殖民地的收入作為擔保來借債時,由英德兩國對它提供貸款。英國將以莫桑比克南部、安哥拉中部的海關收入作為擔保。如果不可能保住葡屬殖民地領土時,雙方保證不允許第三大國幹涉。


    德國喜出望外,傻乎乎地上了英國的當。德國向英國保證,不再給布爾人任何實際支持。但是英國對德國的讓步,實際上是一紙空文,英德協約簽訂之後,英國暗中幫助葡萄牙不必以殖民地做擔保,就從法國那兒獲得了貸款。更可氣的是,英國重申很多年前簽署的《英葡條約》繼續有效。在這個條約中,英國曾經保證不侵犯葡萄牙的領土和殖民地。這是幾輩子前的事兒了,英國還說繼續有效,明顯是拿德國開涮。


    德國被徹底激怒了,認為英國毫無誠意,說是幫我,實際上卻暗中搗鬼。


    這番角力之後,英德雙方不歡而散,彼此更加不信任,對抗日益加劇。英國知道德國想在非洲大撈一把的野心沒有實現,決不會善罷甘休,更害怕德國進一步壯大威脅到自己利益,於是,英國不得不拋棄了“光榮孤立”政策,試圖跟他國結盟。


    但是,英國尋找的第一個結盟對象並不是歐洲強國,而是遠東新興的日本,兩國結盟的目的是為了對付俄國在遠東的擴張。1902年,英國和日本簽訂了《英日同盟條約》,英日同盟的建立標誌著英國放棄了“光榮孤立”的政策。


    既然如此,跟一國簽約也是簽,跟兩國簽約也是簽。因此,英國開始跟另一個宿敵——法國接近。


    國王的魅力


    英法在殖民地問題上本來矛盾尖銳。1898年,英法兩軍從不同方向往尼羅河上遊推進,結果在蘇丹古城法紹達相遇,兩軍對峙,差點兒就打了起來。法國當時要跟德國死磕,不想再跟英國發生任何衝突,於是就撤退了。


    到了20世紀初,法國強烈感覺到必須和英國和解才能對付德國。所以,1902年法國外長就表示,願意在國際問題上跟英國保持一致,甚至還討好英國,說法國不生產英國出口的商品,比如法國不產棉布,隻產葡萄酒和奢侈品,我不跟你搶生意,咱們之間就沒有利害衝突。


    英國考慮到德國的威脅,接住了法國人拋來的橄欖枝,同意修複英法關係,在殖民地問題上達成協議。


    1903年,英國國王應法國總統之邀訪問巴黎,這是英法親善的開始。當時,法國民眾還沒忘記“法紹達事件”,對英王的到來並不歡迎。英國首相提醒愛德華七世,您訪問法國的時候可能會遭到人家不友好的對待。英國國王問會遭到怎樣的對待,首相說可能會有人往您臉上吐唾沫,英國國王說:“如果真的吐到我臉上,我不擦,讓風把它吹幹。”你吐到我臉上,就是想讓它留著,能被人看見,那我就不擦,讓你滿意,可以吧?這完全是唾麵自幹的精神啊!


    英王剛到巴黎街頭的時候,有人當著英王的麵高呼:“布爾人萬歲!”“法紹達萬歲!”但英王愛德華七世非常有魅力,擅長外交,他在法國發表熱情洋溢的演說,稱讚法國人民和法國文化的偉大,表明自己對法國的仰慕和熱愛之情,聲稱英法兩國是唇齒相依的鄰邦,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訪問途中,愛德華七世隻要聽見《馬賽曲》就趕緊立正、敬禮!


    愛德華七世在法國的言行,迅速改善了英法關係。當他踏上歸程的時候,法國人自發聚集在碼頭歡送,“國王萬歲”的呼聲在人群中響起,這是法國60年來頭一次響起“國王萬歲”的呼聲,因為他們的國王早在1848年就被推翻了。


    這樣一來,英法之間的關係迅速改善了。1904年,兩國簽訂了協約。協約簽訂後,兩國消除了長期以來在殖民地問題上的分歧,化幹戈為玉帛,聯合起來對付德國。


    英法簽訂協約的消息傳出後,俄國外交大臣喜出望外,他說:“朋友的朋友,就是我們的朋友。”我跟法國是盟友,你也跟法國是盟友,那我們也是朋友。但是,英俄矛盾遠比英法矛盾深刻,化解矛盾需要的時間也更長。


    英國對俄國一直懷有戒心,把俄國比作魔鬼,認為“同魔鬼共進晚餐,必須有長羹匙”。所以,雙方開始的幾次接觸都失敗了。在這期間,國際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首先是1904年爆發日俄戰爭,俄國失敗;繼而俄國爆發1905年革命,對外擴張的勢頭大為削弱。於是,英俄在亞洲的對抗有了一定緩和。同時,德國卻向近東地區強勁滲透,成了英俄兩國共同的敵人。


    在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長之下,1907年,英俄化解了雙方在亞洲特別是在中國的利害衝突,終於簽訂《英俄協約》。這意味著英、法、俄三國建立了協約關係,這個聯盟被稱為協約國,對抗德、奧、意組成的同盟國。


    於是,歐洲列強之間的兩大集團就形成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歐洲形勢示意圖


    04. 劍拔弩張險動手


    英法投桃報李


    地中海可以稱得上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無論是古埃及文明、希臘文明,還是近代的資本主義文明,都在地中海周圍誕生。但到了20世紀,地中海卻被戰爭與陰謀籠罩。


    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的命運,那些無力保護自己的小國,隻能遭受大國的侵擾。摩洛哥就是典型的例子,這個國家位於非洲西北角,北臨地中海,西接大西洋,它的重要港口丹吉爾扼地中海至大西洋的門戶直布羅陀海峽,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在大國爭霸的時代,戰略地位重要的地方自然成為列強爭奪的目標。摩洛哥跟所有列強都簽有不平等條約,就連偽列強意大利也簽了。隻是因為這塊地盤列強都想要,互不相讓,才使得摩洛哥到20世紀初仍然保持著形式上的獨立。不過在法國占領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之後,摩洛哥悲劇的日子就不遠了。


    1904年,英法協約簽訂後,雙方處在蜜月期,於是就投桃報李,法國承諾不幹涉英國在埃及的行動,英國則承認摩洛哥是法國的勢力範圍。1905年2月,法國提出要求,讓摩洛哥蘇丹在法國顧問的監督下進行“改革”,企圖使法國成為摩洛哥的“保護國”。這特別像日本吞並朝鮮時提出的要求,說得很好聽,希望你“改革”,然後吞並你。


    玩雁的反而被雁啄了眼


    法國的算盤打得不錯,但侵犯了德國在摩洛哥的利益。


    以往德國對法國在北非的擴張,一直袖手旁觀,但英法簽訂協約之後,德國明顯感到英法是在聯合對付自己。德國認為,法國在地中海的優勢不斷擴大,必將威脅到自己的稱霸計劃。為此,德國決定在摩洛哥與法國抗衡。


    1905年3月,德皇威廉二世親自出動,以遊覽為名,乘坐“漢堡”號豪華遊輪突訪摩洛哥港口丹吉爾。


    這一舉動,立即引發了一場危機。摩洛哥人將威廉二世視為“救星”,蘇丹派代表專門到港口迎接。在訪問中,威廉二世身著戎裝,腰挎軍刀、手槍,一副牛氣衝天、對法國不屑一顧的樣子。他還在歡迎儀式上公然表態支持摩洛哥獨立,說摩洛哥蘇丹“是一位絕對自由的君主”,他願意和蘇丹商量維護摩洛哥獨立、自由的方式。


    德皇的言論令法國民眾大為震怒。法國外長采取強硬立場,他認為英法既已簽訂協約,英國將會支持法國,英國內部也確實有人主張一旦法德發生衝突,要給予法國援助。於是在1905年6月,法國派軍艦駛往丹吉爾,回擊德國的挑釁,德法關係頓時緊張起來。


    德國可不是吃素的,幾十年來就沒怕過法國這個手下敗將,德皇直接向法國發出了戰爭威脅,告知法國政府:“如果法國越過摩洛哥邊境,德國就立即越過法國邊境。”威廉二世甚至預言:“我向法國拋出手套(指要求決鬥),而法國人不敢把它撿起來。”


    威廉二世還真猜對了,麵對德國的恐嚇,法國服軟了。法國總理認為英法協約還不穩固,法國最可靠的盟友俄國剛剛經曆日俄戰爭和1905年革命,尚在恢複之中。他強調:“英國的海軍沒有輪子,不能代替俄國的炮兵,也不能保衛巴黎。”於是,他把主張強硬對抗德國的外長給撤職了,自己兼任外長,尋求用和平方法解決問題。這在法國是不多見的,法國人向來很少屈服,但這次主和派占了上風。


    德國一看法國認輸了,自己掙了麵子,便主動提出召開國際會議,解決摩洛哥問題,希望借此限製法國在摩洛哥的特權,但威廉二世還是嫩了點兒,沒想到戰場上打了勝仗,外交上也可能打敗仗。


    1906年1月,針對摩洛哥問題的國際會議在西班牙召開。德國認為法國的行徑必遭多國反對,結果萬萬沒有想到,在13個與會國中,隻有奧匈帝國支持自己;法國則得到英國、俄國、意大利、西班牙與美國的支持。在會場上,德國完全被孤立了。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兩害相權取其輕,各國一致認為比起法國,德國更具威脅性。


    一向聰明的德國人,玩雁的反而被雁啄了眼。最後,德國被迫妥協,簽訂了有利於法國的條約,承認摩洛哥獨立,也承認法國和西班牙對摩洛哥的警察控製權。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結束後,法國加緊了對摩洛哥的控製。不久,德法衝突又起。


    1911年春,摩洛哥首都非斯附近爆發了反對蘇丹和法國侵略的起義。法國乘機以保護僑民為由,派了1.5萬人占領非斯及其他城市,摩洛哥完全淪為法國殖民地。


    這下,德國又坐不住了。德國在摩洛哥也有很大的利益,不甘心受到損失。於是,德國向法國要求分割一部分法屬非洲殖民地給德國作為補償。同年7月,德國以保護德國商人為借口,派遣炮艦“豹”號開往摩洛哥的阿加迪爾港。有意思的是,就在德國通知法國要派軍艦的當天,“豹”號炮艦就已經到達了阿加迪爾港並將炮口對準了該城,史稱“豹的跳躍”。


    德國的這一行動震驚了世界,法德兩國再次劍拔弩張。德國又以戰爭來威脅,但這次法國毫不退讓,法國大使說:“我們早有準備,一定奉陪到底!”


    關鍵時刻,英國介入了。英國倒不是擔心法國,英國認為德國軍艦停泊在阿加迪爾港是對自己海上霸權的威脅。7月21日,後來的英國首相、當時的財政大臣勞合·喬治發表了“決心冒一切危險以保持英國在世界各國中的威信和地位”的演講,並進行相應的海軍作戰動員。麵對英國的強硬態度,同時又適逢國內發生金融危機,德國感到自己的戰爭準備還不充分,被迫退讓,與法國就較小規模的補償問題進行談判。


    11月4日,法德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摩洛哥受法國保護,法國則給予德國一部分法屬剛果領土作為補償。協議簽訂後,德國撤走軍艦,危機暫時消除。


    1912年3月,法國與摩洛哥簽訂《非斯條約》,終於徹底控製了摩洛哥。


    意大利火中取栗


    兩次摩洛哥危機總算平息了。在這兩次危機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個國家看準時機火中取栗,那就是意大利。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期間,意大利見英、法、德互相較勁兒,無暇他顧,便伸出了自己的爪子,也想在非洲分一杯羹。意大利早就看準了土耳其的北非屬地的黎波裏,此地號稱“地中海的白色新娘”,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1911年9月28日,意大利向土耳其發出最後通牒,抗議土耳其在的黎波裏阻撓意大利的“企業活動”。土耳其拒絕接受這個無理通牒,意土戰爭隨即爆發。


    這場戰爭之前,意大利做了充分的外交準備,或許它也知道自己的軍隊不行。當時,意大利已經加入了三國同盟,獲得了德國的支持,同時,也在侵占的黎波裏的問題上與法、俄達成了諒解。這樣,當土耳其請求列強主持公道的時候,列強達成了默契,誰也不管。而且,意大利這次下了本錢,戰爭爆發後,派了2萬餘意軍在的黎波裏登陸。意軍裝備精良,還使用了陸海空聯合作戰,在戰爭中第一次使用了飛機。而土耳其這邊呢?英國不許土耳其援軍通過埃及,土軍在當地隻有少量警備部隊可以參戰。即便如此,土耳其依然在頑強抵抗。


    但這場戰爭一直延續到1912年,可見意大利軍隊有多。戰爭什麽時候結束的呢?等到巴爾幹戰爭爆發,土耳其無力兩線作戰才算結束。


    1912年10月,土耳其把的黎波裏和昔蘭尼加(後來合稱利比亞)割讓給了意大利。


    05. 巴爾幹火藥桶


    找土耳其算總賬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的東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交匯處,既控製著地中海和黑海的門戶,也控製著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14世紀以來,土耳其人逐漸吞並巴爾幹地區,殖民統治達500年之久,是典型的落後文明憑借武力統治先進文明。這種壓迫是讓被征服者最難受的,巴爾幹各民族忍受著難以言說的痛苦,因而,巴爾幹各族強烈希望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


    到19世紀,巴爾幹大部分地區獲得解放,希臘、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先後擺脫土耳其統治,贏得了獨立或自治。但是,直到20世紀初,巴爾幹半島還有一部分土地和人口仍在土耳其和奧匈帝國的統治下。


    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統治下的巴爾幹半島,成為歐洲列強覬覦的重要目標,所以,這裏一直矛盾不斷。除了巴爾幹各族同土耳其的矛盾之外,還有巴爾幹各民族之間的矛盾,還有巴爾幹各族與企圖插手該地區的列強之間的矛盾。所有這些矛盾糾結在一起,特別是列強在巴爾幹彼此角力,使巴爾幹半島成為沒事兒給你找點事兒,有事兒更得出大事兒的地方。


    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走向衰落,尤其是在意土戰爭中,土耳其人落敗,巴爾幹各族一看,你連戰無不敗的意大利人都打不過,憑什麽還占著巴爾幹?於是聯合起來反抗土耳其。


    1912年5月,已經獨立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即黑山)四國先後結成反土同盟,即巴爾幹同盟。雖然這個同盟訂立之初,各國就打著各自的算盤,但共同的目的是找土耳其算總賬!


    奴隸打倒老主子


    歐洲列強一看這兒有亂子,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機會了,趕緊插了進來。


    俄國本就與巴爾幹的斯拉夫民族有血緣關係,便想借機控製巴爾幹。英法不希望奧匈帝國填補土耳其的空缺,更想抑製奧匈背後的德國。於是,英、法、俄三個協約國站在巴爾幹同盟一邊,德、奧則支持土耳其,不讓巴爾幹地區民族主義興起,以免威脅自己的擴張。


    這樣,巴爾幹的鬥爭一上來就複雜化了。10月,巴爾幹同盟各國相繼對土耳其宣戰,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


    巴爾幹四國同盟的軍隊準備充分,目的明確,就是用武力尋求解放,多年的積怨使部隊鬥誌旺盛,求戰欲強。再看土耳其這邊,根本沒料到過去的奴隸竟敢聯合起來造反,缺乏準備,手忙腳亂地臨時調兵,許多士兵甚至都不會開槍。


    戰爭開始後,土軍節節敗退,巴爾幹地區幾乎全部丟光,四國聯軍兵鋒直指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土耳其隻好自投羅網,照會各列強,請求調解。


    同年12月,巴爾幹同盟四國與土耳其在倫敦舉行談判。英、法、俄、德、奧、意同時在倫敦召開大使會議。這會開起來就熱鬧了,俄、法支持巴爾幹同盟,德、奧給土耳其撐腰,由於兩大列強集團的插手,雙方的談判斷斷續續拖了好幾個月,直到1913年5月,才簽訂了《倫敦和約》。條約宣布巴爾幹各國獲得獨立,從而結束了土耳其對這個地區500年的統治。條約規定:土耳其除保留伊斯坦布爾及附近的一小塊地區外,在歐洲的領土及愛琴海上的大部分島嶼都交給巴爾幹同盟各國;承認阿爾巴尼亞獨立;馬其頓由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三國分割。


    對於巴爾幹各國來說,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是一場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


    大家一起搶地盤


    倫敦和會解決了巴爾幹各國與土耳其的問題,但巴爾幹各國之間的問題反而更加尖銳了。


    這裏有列強挑撥的因素,但巴爾幹各國也都不是省油的燈,在分“桃子”的時候,巴爾幹同盟內部產生了嚴重分歧。塞爾維亞要求取得土地最多的保加利亞讓出馬其頓的一部分;希臘則要求得到馬其頓南部和色雷斯;四國同盟之外的鄰居羅馬尼亞也向保加利亞提出了領土要求;門的內哥羅也想從保加利亞奪得部分領土。到手的果實,憑什麽給你?上述要求都被保加利亞拒絕。


    於是,塞爾維亞和希臘於1913年6月1日結成反保加利亞同盟,隨後羅馬尼亞加入其中。俄國想利用這個同盟對抗德、奧,便對其表示支持。奧匈帝國為了對付俄國,則支持保加利亞。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亞在奧匈帝國的慫恿下,先發製人,向塞爾維亞、希臘兩國發起進攻,挑起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戰鬥打響後,羅馬尼亞和門的內哥羅加入塞爾維亞、希臘一方作戰,保加利亞軍隊遭到多方夾擊。更要命的是,剛剛被打敗的土耳其,見鷸蚌相爭,也加入了反對保加利亞陣營一方,企圖撈回些老本兒。這簡直太逗了,一年前,大家還聯合起來打土耳其呢,這會兒土耳其跟大家合起來揍保加利亞。


    這麽多人一起群毆,你想保加利亞還能頂得住嗎?7月29日,保加利亞戰敗求和。8月10日,交戰各方簽訂了《布加勒斯特和約》,保加利亞不僅喪失了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從土耳其手中得到的大部分土地,還喪失了一部分原有土地。這些地盤被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重新瓜分,巴爾幹昔日的主人土耳其則撈回了色雷斯東部地區。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毫無理性,毫無正義,說白了就是分贓不均搶地盤,甚至不惜引狼入室。兩次巴爾幹戰爭中,交戰雙方的背後都有歐洲列強支持,因此,巴爾幹戰爭也反映了兩大列強集團的爭鬥。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後,土耳其和伺機“複仇”的保加利亞積極投靠德奧集團;塞爾維亞、希臘和羅馬尼亞則加強同協約國的聯係。這樣,昔日並肩戰鬥的巴爾幹各國分道揚鑣。兩大集團對巴爾幹的爭奪和巴爾幹各國之間的矛盾更加激烈了。


    巴爾幹戰爭加劇了歐洲列強之間的摩擦,加深了協約國與同盟國之間的敵視和對立,刺激各國擴軍備戰。特別是協約國支持的塞爾維亞,它是兩次巴爾幹戰爭中的最大贏家,領土擴大了一倍,人口由300萬增加到近450萬,這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擴張計劃構成了嚴重威脅。


    因此,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虎視眈眈,好鬥的塞爾維亞也不甘示弱,巴爾幹地區火藥味漸趨濃烈。


    06. 薩拉熱窩的槍聲


    好鬥的塞爾維亞


    在兩大列強集團的不斷幹預下,巴爾幹成了歐洲火藥桶。


    有道是:玩火者必自焚。20世紀初,火藥桶的引線再也捂不住了,最終薩拉熱窩槍聲響起,引爆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場世界範圍的戰爭!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世間的仇怨多由貪欲而起。


    最容易勾起帝王貪欲的就是土地。1908年,奧匈帝國向南擴張,正式吞並巴爾幹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奧匈帝國吞並這兩塊地盤,是因為號稱“巴爾幹的保護者”的俄國出賣了它的保護對象。在19世紀中期的俄土戰爭中,俄國為了換取奧匈帝國的中立,許諾奧匈帝國吞並上述兩地。不過,當時奧匈帝國隻是代管,名義上這兩地仍屬於土耳其。為免夜長夢多,奧匈帝國終於先下手為強。


    世間很多事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破就不好收拾。巴爾幹最好鬥的塞爾維亞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好鬥的塞爾維亞人是不容易妥協的,對任何人都不遷就。塞爾維亞的國王和王後曾示好於哈布斯堡王朝,結果在1903年,一群軍官發動政變,將國王夫婦射殺,還把屍體的衣服剝光,從貝爾格萊德王宮的窗戶扔了出去!然後扶植了一個對俄親善的新國王。對自己的國王尚且如此,塞爾維亞人的野性可以想見。


    塞爾維亞一直把與其接壤的波斯尼亞當成自己的兄弟,兄弟的土地也應該是自己的,塞爾維亞人的夢想就是把波斯尼亞納入信奉東正教、屬於斯拉夫人的大塞爾維亞王國之中。


    奧匈帝國的公然吞並,使塞爾維亞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嚴重傷害,民眾的反奧情緒高漲,大有無法抑製之勢!


    王子與灰姑娘的愛情


    正在這個當口,奧匈帝國在臨近塞爾維亞邊境的波斯尼亞安排了一場軍事演習。


    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帶著媳婦兒索菲到波斯尼亞檢閱軍隊,並訪問薩拉熱窩。斐迪南大公一方麵想炫耀一下武力,想讓波黑人認識到奧匈帝國的強大,另一方麵是想顯擺顯擺他的媳婦兒。


    斐迪南大公是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的大侄子,弗蘭茨的皇後就是著名的茜茜公主,皇帝跟皇後有一個獨生兒子魯道夫大公,但這位太子爺是個情種,開槍打死了17歲的小情人,然後自殺殉情了。你說外國的皇太子多有意思,你當了太子,將來就是皇帝,想找誰談戀愛不行啊,偏偏要因為失戀而自殺。這對於中國的皇家來講是不可想象的事兒。皇太子一死,斐迪南大公就成了奧匈帝國皇位的合法繼承人。


    斐迪南大公把媳婦兒帶來是因為隻有在這兒,他的媳婦兒才能得到大公夫人應有的尊重。在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維也納,沒有任何人尊重索菲這位未來的皇後。當初大公要娶索菲為妻的時候,皇帝曾強烈反對,因為她沒有皇家血統。


    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有一個著名的體征——他們的下嘴唇和下顎能奇異般地突出,被稱為“哈布斯堡嘴唇”。其實,這種突出有點兒像猩猩。但是,就為了保持這個高貴的特征,哈布斯堡家族對結婚對象有嚴格的限製。


    不僅是哈布斯堡家族這麽做,當時的歐洲皇室成員絕對不能跟沒有皇家血統的人通婚,隻能在各國皇室之間通婚。索菲出生於一個沒落的捷克貴族家庭,雖然不是平頭百姓,是個伯爵,但因為家裏窮,貴族的場子已經撐不下去了,索菲就在一位奧地利大公夫人家做侍女。而這個大公夫人特別想把自己的閨女嫁給斐迪南做皇太子妃,將來當皇後。但是,斐迪南偏偏沒看中大公的女兒,反而跟她的侍女一見鍾情。斐迪南經常去拜訪大公夫人,但不是去追求大公夫人的女兒,而是追求已經30歲的侍女。這樣一來,大公夫人怒火中燒,把索菲給辭退了。可是,斐迪南依然追求索菲,這可以說是一場王子與灰姑娘的愛情。


    這事兒終於被老皇帝知道了。斐迪南很堅決,跟自己的叔叔進行了一場意誌上的較量,一直鬥了兩年,最後老皇帝對這件事兒感到厭倦,同意斐迪南跟索菲結婚。但他們之間有一個約定,索菲的後代不能做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被迫出席哈布斯堡王朝的秘密內閣會議,當著皇帝、奧地利大主教、匈牙利大主教、政府各部大臣、哈布斯堡王朝所有大公的麵,鄭重宣誓:他與索菲的後代及後代的後代都不繼承皇位。


    在他們倆的結婚典禮上,哈布斯堡家族出席結婚典禮的隻有斐迪南大公的母親和姐妹,連他的弟弟們都沒來參加。雖然這個婚姻非常幸福,他們生了一女二子,但是索菲在皇宮裏沒有任何地位,不能跟丈夫一起騎馬參加皇室遊行,不能一起參加國宴,甚至不能跟丈夫在同一個包廂看歌劇。斐迪南作為皇儲參加宮廷舞會時,索菲被安排在最低等級的皇族女士後邊。他們隻有到外地,到帝國的殖民地,才可以擺脫維也納宮廷的束縛。斐迪南大公覺得,這裏可以給妻子應有的尊重。


    於是,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帶著妻子興致勃勃地坐著敞篷汽車來薩拉熱窩巡遊。


    史上最二的軍事演習


    對於奧匈帝國來講,挑選6月28日在薩拉熱窩搞軍事演習是最二的。


    這一天,是塞爾維亞500多年前在科索沃戰役中失敗、被土耳其征服的國恥日。你以征服者的形象來訪問,就是給人家的傷口上撒鹽。於是,塞爾維亞“黑腕會”和波斯尼亞青年會秘密聯絡,製訂了行刺計劃。


    但斐迪南大公夫婦對此一無所知,完全沉浸在小夫妻度假的快樂氣氛中。


    當天上午,薩拉熱窩陽光明媚,夏意正濃。街上擠滿了人,有的人在歡呼,有的人在沉默中觀望。檢閱了演習軍隊之後,斐迪南大公夫婦坐著敞篷轎車駛向市政廳,汽車行駛當中,突然聽到了爆炸聲。警察斷定爆炸的聲音是塞爾維亞人製造的袖珍雷管發出的。有人看到一個黑色的小物體在空中飛過,那就是塞爾維亞人扔的炸彈。這個炸彈是朝著大公夫婦的座車飛過來的,但是司機反應敏捷,立刻踩油門兒加速行駛。斐迪南大公也看到了炸彈,還下意識地回手做了一個阻擋的動作,炸彈又向後飛了一段距離,在大公夫婦身後不遠處落地爆炸,炸壞了跟在後麵的一輛汽車,炸傷了幾個人,但大公夫婦沒什麽事兒,隻是夫人的脖子被彈片擦了點兒皮。


    但刺殺還沒結束,實施刺殺計劃的共有6名年輕刺客,他們除了炸彈還帶著手槍。從有人扔炸彈算起,到車隊抵達市政廳,斐迪南夫婦的轎車沿途駛過了3個刺客的伏擊地點,但這3個刺客都沒有采取行動。然後,斐迪南大公來到市政廳,接受市長的歡迎。市長知道剛剛發生的事兒,卻在致歡迎詞時宣稱:薩拉熱窩全體人民都非常尊敬斐迪南大公,並對他的來訪感到高興。這讓人感覺十分荒謬可笑。


    如果此時斐迪南大公結束一天的行程,也可能“一戰”就不會這麽快爆發了。結果大公為了耍酷,說剛才受傷的人裏有自己的隨從,堅持要去醫院看望他們,顯示一下君主對臣民的關懷。大公要求夫人留下躲避危險,但是夫人拒絕了,表示無論如何也要跟自己的丈夫在一起。把大公夫婦送上鬼門關的是波斯尼亞的地方長官,這個人信誓旦旦地向大公表示,薩拉熱窩不會再有什麽危險了,他說自己很了解塞族狂熱分子,說這幫人能力有限,每天隻能組織一次刺殺行動。


    於是,大公的車隊再次出發了。


    改變曆史的暗殺


    也許是命中注定,斐迪南大公要在薩拉熱窩畫上生命的句號。在經過一個路口時,大公的司機發現走錯了路線,隻好停車換擋,準備掉頭。


    此刻,一個令人震驚的巧合出現了,司機掉頭時,恰恰停在一個叫普林西普的塞爾維亞人麵前,離他隻有幾米遠。普林西普時年19歲,是刺殺小組的最後一名成員,也是刺殺小組的組長。


    普林西普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拔出手槍,瞄準停下的轎車,連開兩槍。如果轎車在行駛中,不見得能打準,但此刻,轎車停下了,曆史改變了。


    車子再次啟動的時候,一股血流從斐迪南大公的嘴裏噴射出來,大公夫人在尖叫:“我的上帝,你怎麽了?”說完這句話,她自己也中槍昏倒了,頭正好落在丈夫的兩膝之間。同車的波斯尼亞地方長官還以為他們倆是被嚇昏的呢,沒當回事兒,但是大公明確意識到,自己遇刺了。大公說:“親愛的索菲,親愛的索菲,別死!為了我們的孩子,你要活著!”


    這時候有人跑過來,圍住大公,撕開他的外套,想檢查一下哪兒受傷了,大公硬撐著——因為他是軍人——連說:“沒事兒,沒事兒。”


    與此同時,這名刺客舉槍瞄準自己的頭部,人群當中有人製止了他;在搏鬥中,他吞下了一瓶氰化物想自殺,沒想到毒藥是從地攤販子的手裏買的,已經過期了;他還掙脫了警察,想跳到河裏淹死,結果河水太淺。這哥們兒三種死法都沒死成。


    由於普林西普不滿20歲,按照當地法律不能判死刑,就被判了20年監禁。他還說自己沒計劃刺殺索菲,對她的死表示遺憾,說明這小夥子還有點兒紳士風度。1918年,他死在了監獄裏。


    斐迪南大公夫婦在遇刺幾分鍾之後就死去了,子彈打得非常準。對於斐迪南大公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有人說他貪婪殘酷,對到他的城堡附近撿幹柴、采蘑菇的窮人都不放過;也有人說,斐迪南大公的思想還是比較開明的,他甚至想給予奧匈帝國內的斯拉夫人以管理帝國的話語權,包括波斯尼亞的塞爾維亞人。如今,他卻被塞爾維亞人刺殺了,現實真夠諷刺的。


    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的消息傳到維也納,立即引發了騷動。當時83歲高齡的奧匈帝國皇帝聽到這個消息,不知是喜是悲。他不喜歡這個侄子,但是又見過了太多親人的非正常死亡:兒子自殺;他的一個兄弟去墨西哥當皇帝被槍斃;另一個兄弟放棄公爵頭銜後離奇失蹤;最慘的是,老婆茜茜公主被人用銼刀暗殺,凶手是個有神經病的無政府主義者,他本來是要刺殺意大利國王,因為沒錢買火車票,就轉而把她刺殺了。這時候,皇帝已經有點兒糊塗了,他的私人秘書記得皇帝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種更高層的力量,已經重新恢複了秩序。唉,這是我難以做到的。”


    老皇帝確實糊塗了,他絕對想不到,要想恢複秩序,得有一場空前慘烈的世界大戰!


    普林西普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拔出手槍,瞄準停下的轎車,連開兩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爭就是這麽回事兒:袁騰飛講一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袁騰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袁騰飛並收藏戰爭就是這麽回事兒:袁騰飛講一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