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渡浪子是誰?


    沒有人知道。


    既然這秋林渡浪子邀眾人到臨安太平樓一會,雙生雪蓮定是被他取走無疑。


    方振威顧不得幼子還在楊思嶽手上,雙生雪蓮既關乎大宋、大理兩國邦交,又關乎他天下鏢局聲譽和滿門性命,在這兩件事情麵前,幼子的安危又算什麽?何況他楊思嶽身後偌大的一個龍泉山莊,還能跑了不成?他日幼子真有不測,他便是家散業敗,也要與楊家拚個魚死網破。當下與蘇柳、方玉娥計較一番,也不與楊思嶽等人寒暄,徑奔臨安而去。他來時那乘馬折在楊思嶽手裏,便自乘蘇柳的坐騎,令女兒與蘇柳共乘一騎。


    楊思嶽本想這個什麽秋林渡浪子橫插一杠子,倒好讓自己與方振威站在一方,相助一臂之力。正待上前與方振威說兩句好話攀攀交情,誰知這老爺子不管不顧,徑自去了,心中不禁讚歎其為人果決。但他比方振威還要焦急,叫上手下四人,在後麵緊緊跟著。


    楊思嶽心想:“此番與天下鏢局結下這麽大梁子,隻怕事情一了,這老家夥便會鬧到山莊去,我楊家臉上可掛不住。”但轉念想到病重的那人,也顧不得這些。


    方振威、楊思嶽前後兩隊人馬,一直奔馳到天明,才出了九華山界。到了宣城境內,眾人折騰了一宿,已經是人困馬乏,方振威攜蘇柳、方玉娥到一處酒樓打尖,楊思嶽他們也跟進去,揀鄰桌坐了。方振威怒氣未消,看也不看他們一眼。蘇柳欲上去問個明白,被方振威一把抓住,見他蘸水在桌上寫了四個字:“試探來意。”蘇柳恍然大悟,與方玉娥對視一眼,心下都明白:“他五人跟在後麵又不上來搭話,顯然是自覺理虧。既然自覺理虧,說明他們並非有歹意,隻是一心想要那雙生雪蓮救急。他龍泉山莊再赫赫有名,也決計不敢和天下鏢局用強,牧風在他們手上自是沒有危險。”


    酒食上齊,方振威示意二人快吃,三人囫圇吃完,迅速出門便又趕路。方振威進店前早給了不少銀子,吩咐小二另備四匹好馬、包好大包幹糧。三人各乘一匹,預備一匹,顯然要馬不停蹄地趕到臨安。楊思嶽五人飯菜才上,卻顧不得吃上一口,隻好倉皇跟了出去。


    直追出半日,又是連綿山路,坐騎早已支持不住,再不肯向前。片刻間,就不見了三人的影子。楊思嶽見四下荒無人煙,哪裏去另購馬匹?五人倉促間也沒備上幹糧,心中叫苦不已,隻能緩緩而行。


    走了一裏,見方振威三人竟把馬拴在一邊,悠悠地坐在路邊吃飯。方振威斜眼看他們走近,故意提高嗓門道:“蘇兄弟,我瞧這龍泉山莊的少莊主到底是嬌生慣養的少爺胚子,一點江湖經驗都沒有。否則,怎麽不曉得’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的道理。哈哈哈哈!”蘇柳、方玉娥二人跟著哈哈大笑。


    楊思嶽聽得清楚,隻想破口大罵:“老東西,你算什麽鳥,也來教訓我。”但念及此行大事,強忍心中怒氣:“老兒如此奸猾,若不是人命關天,我敢不和你拚命?”但他向來心高氣傲,已自狂悖在先,現下又如何先鬆口求饒呢?


    那白須老者深知楊思嶽心意,走上前,打了個哈哈道:“方總鏢頭請了,老朽公羊九給您請安。”


    方振威不禁一愕,向那老者忘了一眼,心下明白,旋即冷哼了一聲,道:“‘白頭鸚鵡’公羊九,你不好好在天目山呆著,怎麽跟龍泉山莊攪在一起了?“


    那白須老者正是天目山隱士“白頭鸚鵡”公羊九,他二十年前突然金盆洗手,之後從未在江湖走動,是以方振威認他不出。公羊九道:“我猜想方總鏢頭一定在想,這酸秀才二十年不問江湖事,怎的突然來趟這趟渾水,是不是?”


    方振威哼了一聲,算作默認。公羊九二十年前也沒多大本事,方振威也不把他放在心上;隻不過他腐儒出身,生平愛做和事佬,所以江湖上路數頗多。


    公羊九道:“總鏢頭息怒,我給你介紹幾位好朋友。這位楊賢侄你已經認過了,我且給你引見引見其他三位。這位好漢是’黑蟾蜍’樊克剛,他的碧蟾功昨晚你是領教過的。”手指向矮胖大漢,見他眉角果然有塊烏黑的胎記。


    方振威十分驚訝:“我聽說胡克柔有一同門師弟,十多年前陣亡於北伐途中。難道,難道?”


    公羊九道:“總鏢頭所言不錯,那正是說的樊老弟。樊老弟當年的確在小商橋之戰中身負重傷,奄奄一息。哎,說起這一戰,楊再興等一百多位將領全部殉國,樊老弟當時也無苟活之意。但多蒙嶽元帥父子多方安置,才保住了他這條性命。痊愈後,樊老弟的功夫已不如當年,否則總鏢頭何以昨夜一招便破了他的碧蟾功?”


    公羊九所言不虛,方振威雖然心下不快,也無搶白之理。


    公羊九指著另外兩名大漢道:“這兩位,我一說名字,總鏢頭便即明白了。”指著左首那黑壯青年,道:“這位叫牛犇。”指著右首那俊朗青年道:“這位叫張敵萬。”


    方振威、蘇柳同時“啊”了一聲,肅然站起。見那兩個青年並肩而立,神色莊重,雖然相貌不同,但都有一番幹雲豪氣,令人矚目。方振威顫聲道:“這二位,莫不是,莫不是牛將軍和張將軍的遺孤?”公羊九愀然點頭。


    方振威所說的牛將軍和張將軍正是抗金名將嶽飛帳下的牛皋和張憲,張憲於紹興十二年,與嶽氏父子一同被秦檜等人冤殺於臨安鬧市;牛皋於紹興十七年,被秦檜以毒酒暗害。世人隻道兩人滿門盡受株連,沒想到兩位忠烈竟有骨血存世,方振威、蘇柳聞聽,悲喜交集。當即長身向牛、張兩人揖倒:“忠烈有後,請受我等一拜。”


    牛犇、張敵萬哪能受此一拜,先自屈膝跪了下去。那牛犇看麵相雖是粗漢,但此刻竟淚水漣漣,道:“方老前輩鈞鑒,我與張兄弟實在走投無路,這才請九叔他們出山。冒犯了您的虎威,還請見諒。”說著便往要叩頭。


    方振威搶上扶起,道:“方某雖是江湖草莽,但也知道忠孝仁義大節。兩位少將軍究竟有什麽難處,何不說個明白,還要這般大動幹戈,搞的大家生出許多誤會?”


    牛犇向公羊九等一望,楊思嶽、公羊九都默然點頭,公羊九上前道:“還是由老夫來說吧。”


    “一個月前,老夫接到樊老弟飛鴿傳書,獲悉牛將軍、張將軍尚有後人在世,當時是驚喜交集。原來當年樊老弟重傷後,自知無力衝鋒陷陣,便辭別嶽元帥隱居在西湖滿覺隴一帶。紹興十一年,正當嶽元帥率領嶽家軍北伐抗金、連戰連捷,快要直搗黃龍的時候,朝廷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嶽元帥。樊兄弟聞訊,便到臨安城打探消息,探聽到秦檜一幹奸臣欲構陷嶽元帥,置他父子與張將軍於死地。樊兄弟一路奔馳北上,想阻攔嶽元帥進京,哪知道嶽元帥星夜馳回,樊老弟還未出城,就眼看著嶽元帥父子和張將軍被押解到大理寺。


    “那奸相秦檜與張俊為達目的,逼迫張將軍撰寫給嶽元帥的書信,來誣告他父子二人謀反。張將軍在獄中受盡酷刑折磨,體無完膚,卻始終不肯屈服。”


    眾人想到張憲在獄中深受極刑,自是穿心之痛、無可比擬,都扼腕歎息;張敵萬想到父親生前所受苦楚,忍不住流下眼淚。


    公羊九安慰張敵萬片刻,續道:“秦檜與張俊眼見張將軍不肯就範,便令萬俟卨和羅汝偽造張將軍的手書。恰巧樊老弟此時化身潔婦,潛入大理寺牢中,他見到張將軍,想把張將軍搭救出去。張將軍料知這幫奸臣逼供不成,必有後招,不肯就走,便托樊老弟到大理寺刺探,果然搜到了萬俟卨偽造的手書,遂將其銷毀。”


    方振威等把目光瞧向樊克剛,見他虎目低垂,神色莊重,均想:“這樣一個熱血漢子,為了搭救舊主,甘願易容成婦人,實屬不易。”不由得肅然起敬。方玉娥問道:“後來怎樣?”楊思嶽忽道:“就你心急麽?”語氣十分不客氣,方玉娥不知他為何對自己發這麽大脾氣,正待搶白,公羊九道:


    “樊老弟銷毀手書之後,再次潛回牢獄,他經曆重傷,功夫是重新練起,要避開獄中森嚴的戒備著實不易。待再見到張將軍時,張將軍剛剛受過極刑,斷難支撐。張將軍怕自己連累了他,隻求他速速趕到自己的府邸報信,保住他一點骨血,徐圖日後為嶽家軍伸冤昭雪便了,再不指望自己能存活了。”


    樊克剛突然道:“張將軍原話並非這樣。”


    眾人一驚,齊向公羊九看去,公羊九臉上一紅:“老朽一說到激憤之處,很多細節也說不清楚,諸位恕罪則個。”眾人均想:“他這番故事多半也是聽樊克剛轉述,樊克剛不善言辭,自然不會說太清楚,他鸚鵡學舌,擅自添油加醋原屬合理。”當下也不再計較,靜聽樊克剛說道:“當時張將軍托我去搭救元帥父子,他這是杞、杞人……”他說了半天也不想不出這成語怎麽說,方玉娥提醒道:“杞人憂天。”樊克剛道:“對對!杞人優先。”他不通文墨,雖經方玉娥提點,依然把這個成語說錯了,眾人在悲切也不禁莞爾,隻聽他道:“我混進天牢,原是先去打探元帥和少帥的消息的......我找了許久......”說到此處,他竟然嚎啕大哭,“可、可我找不到,我到最終都沒見上元帥最後一麵。”


    這樣一哭,眾人眼淚也忍不住落了下來。蘇柳向楊思嶽窺探了一眼,見他神情尤為凝重,才想到他為何在江州城說那一出《豫讓二刺趙襄子》,恰瞧楊思嶽與他目光相遇,兩人都微微點頭示意。


    樊克剛過了許久才止住哭聲,道:“我尋不到元帥,但找到了張將軍,也歡喜得緊。”便不再說了。


    張敵萬道:“我來替樊叔叔說吧。樊叔叔當夜出了大理寺,就立即趕到我家裏來,要帶我母親和我兄弟四人出城。家母是剛烈之人,說什麽也不肯丟下父親,她說我父親有四個兒子,世人皆知,哪可能說走就走。她思慮半晌,說、說……”他說到這裏緊咬嘴唇,臉色絳紫,顯是接下來的內容讓他心痛如絞,“她思慮半晌說:’我家將軍常年為國征戰,他四個兒子未曾一日在膝下盡孝,妾身也不能常侍左右。將軍既去,妾身與諸子,必與他共赴黃泉才能全夫妻之義、父子之情。但忠烈蒙冤,不能沒有後人為他雪恥,這四個孩子中,隻有......隻有老大成年,最肖其父。我便求樊將軍把他帶走,讓其餘三個孩子和妾身一起隨夫君去吧!”先慈當晚那一席話,張敵萬字字句句記在心頭,常自煎熬,此時說出已泣不成聲,豆大的淚珠滾落出來,落滿衣襟。


    公羊九道:“張將軍府中一個下人甘願頂替長子之名,就這樣,樊老弟把張少將軍帶出了臨安,隱藏在滿覺隴的禪院之中。至於牛少將軍,卻是牛將軍料事在先,將他偷偷送來交給樊老弟一並看護的。”


    方振威靜聽了往事始末,大悲之餘,稍感欣慰,深深向樊克剛鞠了一躬,因問道:“不知道諸位要那雙生雪蓮什麽用處?”


    公羊九道:“總鏢頭,我等今日在這絕無人跡的山道當中,把這誅九族的機密都告訴了你,一來是實出無奈,二來也是敬重你高義,不想令你為難。”


    方振威豈聽不出他話裏有話,哼了一聲道:“我’馱經天馬’的骨頭不見得比你這隻’白頭鸚鵡’的軟,事到如今,你還是信不過老夫。”


    公羊九拱手道:“不敢!”他把眼光掃向蘇柳、方玉娥,方振威已明其意,道:“小女自幼在我膝下,性情與我不差分毫,你不必擔心。至於這位蘇六俠,你們該當聽過’九宮生十木,佼佼姑蘇柳’的名頭,何必多疑?”


    蘇柳正色道:“蘇柳如將今日之事泄露出去,有如此劍。”拔出長劍,伸出右手食中兩指,將劍身“登”地從中折斷,這等指力,眾人俱各驚呼,楊思嶽脊背上不禁一寒,心想:“他功夫高深若此,若非昨夜手下留情,我等恐怕……”


    公羊九連連道:“蘇六俠聲名卓著,原是老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一個月前樊老弟飛鴿傳書邀我下山,是因為在滿覺禪院中尚有一位忠烈遺孤,傷情加重,急需雙生雪蓮吊命。他和牛、張二位少將軍孤立無援,才想到叫我這個老友前來助陣。”


    方振威奇道:“還有一位遺孤?”聲音中滿是驚喜之意。


    公羊九頓首道:“這位遺孤不是別人,正是當年嶽家軍少帥,嶽雲嶽將軍!”


    最後五個字,公羊九擲地有聲,山中飛鳥盡皆驚起。方振威等三人今日獲悉牛犇、張敵萬在世已是意外之極,又聽聞嶽雲尚在人間,更是瞠目結舌,片刻說不出話來。


    公羊九道:“當年嶽元帥父子深陷囹圄,被一幹奸佞連施重刑,命在頃刻。哪知行刑前夕,一個獄卒冒死將少帥背了出來,送到滿覺禪院。但少帥周身幾處大的經脈都被挑斷,又身受極重的內傷。樊老弟怕聲張出去,大家性命不保,不好大張旗鼓地求醫問藥。隻能以微弱的碧蟾功真氣為少帥續命,加上十年來樊老弟四處搜羅珍奇藥材,什麽長白山的人參、東海的珍珠、雲南的蟾蜍、藏邊的靈芝……吃了不知有多少,可這些寶貝,用到少帥身上就如泥牛入海,僅夠存命。這些日子,少帥的病情越來越不穩定,樊老弟探聽到大理國采到雙生雪蓮,想到那雪蓮花蕊可以起死回生,這才決定冒險來劫你們天下鏢局的鏢。”


    方振威心下惻然,道:“你若托人送封信來說明緣由,老夫就是拚了身家性命不要,自當會把雙生雪蓮奉上。何苦來昨夜這一番搶奪,叫什麽秋林渡浪子奪了去。”


    楊思嶽森然道:“方老爺子說得容易,自來江湖險惡,這事情一旦聲張出去,就是滿門抄斬、株連九族的罪名。家父也算作嶽元帥當年的摯交了,饒是如此,樊大叔當時還不肯明白告訴我們呢。”言下之意,略有責怪。


    方振威心想:“早聽說龍泉山莊楊老莊主與嶽元帥是莫逆之交,看來這姓樊的確是謹慎。”因又奇道:“楊老莊主沒有來麽?”


    楊思嶽道:“家父行蹤飄忽不定,早已多年不在山莊。若是他老人家在,我們何至於費盡心思地將貴公子請來,借以引開蘇六俠呢?”


    蘇柳道:“少莊主把我與老莊主相提並論,真是承蒙抬愛了。”


    楊思嶽冷冷地道:“並非抬愛你,是嫌你礙事。”


    蘇柳也不生氣,道:“事以至此,還是先找回雪蓮要緊。否則嶽少帥的性命……”說到卻不好再說,望向方振威。方振威知他所慮,道:“就是拚了天下鏢局這塊招牌,老夫也要把雪蓮找來送到嶽少帥床前。”因向眾人道:“事不宜遲,咱們即刻便向臨安進發吧。”


    八人胡亂吃了些幹糧,向臨安連翩馳去。一路上,眾人又問起樊克剛救嶽雲出獄的獄卒是誰,當日行刑替嶽雲死的又是誰,樊克剛茫然搖頭,眾人也隻有等就行嶽雲再行詢問了。


    行到傍晚,到得湖州,方振威寫了一封書信雇人送到江州,報知夫人牧風平安。蘇柳見眾人的坐騎腳力遠不及他和方玉娥所乘的汗血馬。這兩匹馬是數年前方振威為了給鏢局馬匹配種,以一千兩黃金購得的西域**:蘇柳所乘的通身銀白,雜以青花,號稱“青霜電”;方玉娥所乘的通身棗紅,光滑可鑒,號稱“凝夜紫”。這兩匹馬雖在皇帝的禁宮之中也不可得,若非報訊心切,方玉娥絕不舍得牽它倆出來。


    蘇柳道:“距離七日之期還有些日子,各位晝夜未歇,不如在湖州城裏休息一晚。我和娥妹先期趕到臨安打探消息可好?”


    楊思嶽道:“蘇六俠是嫌我們腳力慢了,欺負龍泉山莊沒有寶馬麽?”


    蘇柳一路上被這位少莊主連連搶白,知道他大少爺性格,也不與他計較。但此時他長途勞頓,早已疲憊不堪,加之又急著早日尋到雪蓮下落,一來解嶽少帥性命之危,二來把小牧風接回江州,沒料到楊思嶽又來酸裏酸氣地搶白,登時耐不住性子,硬生生地道:“你龍泉山莊豈隻是沒有寶馬,隻怕劍法也未必怎麽高明。”


    楊思嶽氣往上衝,道:“峨眉派有什麽了不起,楊家怕了你們不成?拔劍來,今天倒要分個高下。”說著便拔出越女劍來。


    蘇柳手中沒了長劍,向張敵萬道:“少將軍,借你寶劍一用。”


    張敵萬哪肯讓二人再鬥,按住長劍隻是搖頭。方振威朗聲道:“你們兩位都稍安勿躁!大家都累了,先到湖州落腳再說。”


    蘇柳不敢忤逆方振威的話,悶聲縱馬前行。楊思嶽卻不領情,策馬奔到張敵萬身側,出手如電,搶過他手中長劍,喝道“接住”,一把向蘇柳拋去。蘇柳聽到風聲,在馬背仰倒,舉手抓住劍柄。彼時楊思嶽已經搶到,當空劈下一劍。他再難忍讓,一聲呼哧,飛身還了一劍,趁楊思嶽招架之時,抓住衣領將他拉下馬來。


    兩人滾落在地,翻身又廝鬥在一起。眾人慌忙下馬,連連呼喊停手,二人哪裏肯聽。也是合當蘇柳心焦,否則以他耐性,總能忍上楊思嶽一時半刻。


    楊思嶽最怕蘇柳使出通臂拳身法,於是連進快招,想先趕他一個措手不及,是以比前一晚的招數快了幾分之多。蘇柳讚道:“想不到龍泉山莊還有些像樣的劍法。”他曾聽師父說過,龍泉山莊的“好婦劍法”威震兩浙,豈不知對方家學深厚,不可小視?但這句話說出來意在激怒楊思嶽,教他亂了分寸。楊思嶽對家門一向自恃,對方如此說,顯是大大地瞧不起自己,如何不怒,喝道:“少羅嗦!看劍!”堪堪送出一式“西風挽妙林”,這一劍當真如風穿竹林,瞬息萬變,去勢之中就暗含著四五種變化。


    蘇柳笑道:“我看你這劍法花哨得很,楊老莊主平時隻教你說書了麽?”手中卻不敢怠慢,劍尖上下圓轉,堤防他這一式的各種變化。楊思嶽一劍未老,疊出險招,招招都是拚命的打法。蘇柳心中叫苦:“這位少莊主性情高傲,我若不輸給他,他心裏是痛快不了的。”眼見自己已被逼到“凝夜紫”旁邊,楊思嶽的劍招竟突然慢了下來。蘇柳心中豁然:“是了,他劍招慢下來,自是愛惜這匹寶馬。”誰知他打錯了算盤,楊思嶽眼睛一亮,翻手就向馬頭刺去。那“凝夜紫”受劍氣衝擊,奮起前蹄,連聲驚嘶。就這麽一抬之間,越女劍劍尖已及“凝夜紫”胸前半寸,蘇柳驚亂之下,平劍擋在“凝夜紫”胸前,強把對方劍尖阻住。但楊思嶽這一招終究用力太猛,仍有三成力道透過劍身,傳到馬身上,“凝夜紫”驚得衝開雙劍,發蹄狂奔。


    蘇柳口中罵道:“好卑鄙!”蕩開越女劍,飛步向“凝夜紫”追去。


    楊思嶽叫道:“哪兒跑!”翻身躍上“青霜電”,猛夾馬肚,揚塵趕上。眾人見狀,紛紛上馬去追。


    楊思嶽一麵策馬追趕,一麵接近蘇柳。但見他奔走如電,輕身功夫果真是天下罕有匹敵之人,心中暗暗歎服。但“凝夜紫”終究是日行千裏的良駒,蘇柳雖使出渾身氣力,始終與它相差數丈,漸漸地距離越來越大。楊思嶽輕笑了一聲,叫道:“蘇六俠腳力這麽好,你與寶馬一起,早馱我們去臨安豈不是好?”


    蘇柳氣惱:“你這沒道理的公子哥兒,我一會要你知道厲害。”腳下仍不停步。


    楊思嶽不理他,對“青霜電”道:“好馬兒,快追上你那兄弟。”倒轉越女劍,往“青霜電”臀上輕輕一刺,“青霜電”便發起瘋似地向前奔馳,片刻便到了蘇柳身畔。蘇柳正要提防他再出劍挑釁,卻見楊思嶽將手向自己一伸,叫道:“上來!”


    蘇柳一怔,楊思嶽已俯身抓住他左肩,力貫長臂,將他拽上馬背。笑道:“瞧仔細了,我楊家輕功不比你峨眉派差。”再馳片刻,“青霜電”與“凝夜紫”相差不過丈許,還劍入鞘,右手在馬頸上這麽一撐,身子已借力飛離馬背,當空一個鷂子翻身,穩穩坐到“凝夜紫”身上,他應變奇速,瞬間抓住馬韁,口中呼哧,“籲——”,便將“凝夜紫”勒在當地。


    蘇柳雖惱恨他無禮,但剛才這兔起鶻落之間,仍為他捏了把汗,此刻稍有餘裕,也發覺剛才自己奔行太久,胸中氣滯。於是強勒馬頭,慢慢停住暗調內息。


    楊思嶽回身看了他一眼,冷笑道:“你還磨蹭什麽?還不來接招麽?”


    蘇柳道:“算是我輸了,咱們在這裏等一等其他人吧。”


    楊思嶽回馬過來,笑道:“本少爺好不容易把這匹馬搶到手,等他們做甚?”蘇柳一不留神,他已走到“青霜電”身後,舉手往馬臀上一拍,那馬兒立時又向前跑了起來。楊思嶽甫一得手,便即追上。向蘇柳叫道:“多虧本少爺足智多謀甩了那些老家夥,你還不趕緊跟上?”


    蘇柳方始大悟:“原來他假意與我比劍,是為了搶馬趕路。這位少莊主行事真是異乎常理。”心中又記掛方玉娥,但想到她與她爹爹在一起,斷然不會出岔子,這少莊主行事雖然怪異,但兩個男人行事,總要比時時顧及玉娥的安危方便得多。當下再不遲疑,催馬上前,與楊思嶽並肩疾馳。不到盞茶功夫,就穿過湖州城,向南而去。


    方振威他們追不上二人蹤影,心想蘇柳行事穩重,不必擔心,也就帶眾人在湖州住下了。隻有方玉娥暗自懸心。


    蘇、楊二人星夜南下,片刻不息。見雙駒跑得累了,就鬆了韁繩,叫它們在山路上吃草休整,二人也在馬背上吃些幹糧。那楊思嶽離了眾人,忽然變得和善起來,不斷向蘇柳誇讚峨眉劍法高明,又請他講解用劍的精義。蘇柳見這位少莊主忽然如此謙遜,心下甚喜,便把平素心得一一說給他聽,還偶爾說一些自己往年闖蕩江湖的奇聞逸事。楊思嶽向他講述兩浙風物,時不時夾帶幾個當地的笑話,引得蘇柳哈哈大笑。蘇柳又問起鑄劍之術,楊思嶽便不說話了,他猜想這是人家不傳之秘,也便三兩句話搪塞過去。


    兩人正在說話,忽然自西北隱隱傳來“得得得”的馬蹄聲,蘇柳耳力極佳,聽出是共有三乘馬,奔行奇速,到他二人這裏就是眨眼之間的事情。蘇柳忙招呼楊思嶽竄進林中,二人屏息觀看,隻見三匹高頭駿馬前後一字排開,當先那匹馬上的人高聲道:“再快些!莫誤了’秋林渡浪子’的大事。”在月光下一晃而過。


    蘇、楊兩人看清那馬上三人的都是頭帶鬥笠,寬衣大氅,像是川陝一帶的裝扮,更兼聽清當先那一人叫出“秋林渡浪子”的名頭,互相一點頭,翻身上馬。“青霜電”、“凝夜紫”的腳力快過那三騎何止數倍,蘇、楊勒緊馬頭,始終遠遠地跟在三人後麵。


    大約馳出五十裏左右,隻聽身後又有馬蹄傳來。蘇柳輕聲招呼楊思嶽:“藏起來!”兩人一齊踴到路邊林中,甫剛藏好,便看到兩馬並轡而至,馬上是一男一女,男的頭纏白色頭布、身形矮小,女的卻是苗人裝扮、長身玉立。


    那男的輕呼一聲“停”,兩人停在路中。女的問道:“大哥,怎的不走了?”男的“噫”了一聲,啐道:“龜兒子,我剛才明明聽到那馬蹄聲離我們很近,怎麽一忽兒就走出那麽老遠?”卻是川南口音。蘇柳心中好笑:“這家夥耳力不好,聽不出個數,把前麵三人和我二人搞混了。”


    女的道:“深夜趕路,隻怕也是道兒上的。”男的點頭道:“’秋林渡浪子’著急忙慌地喊我們來,我想他不光找了咱們兄妹,前麵的該是兄弟夥兒。”女的道:“要是這樣兒,大哥也莫要擔心了,咱們趕路吧。”男的仍不放心,四下裏望了幾望,蘇、楊藏得十分隱蔽,他自然瞧不到。女的又道:“大哥,快點走吧,晌午前要趕到。”男的終於揚鞭,兩人瞬間便消失在月色中。


    蘇柳沉吟道:“這兩人我認得,是川南一帶有名的土匪,男的叫做’獨眼牛郎’餘不足,女的叫做’金刀織女’鍾美錦。這倆人劫富濟貧,名聲倒不差。’隻是他夫妻倆向來高傲,足不出川南,’秋林渡浪子’能把他們叫來,想來也不是等閑之輩。”楊思嶽聽他語氣憂慮,道:“再等上半個時辰,看這’秋林渡浪子’還有什麽後援。”


    半個時辰之中,果然先後又有三撥兒人經過。第一撥兒是兩個白衣秀士;第二撥卻隻有一個赤腳喇嘛,他膂力甚大,雙手各執一個圓盾狀的物事,左手先擲出一個,飛身站在上麵,緊接著擲出右手中的一個,飛身再上,左手中的竟然自行回到手中,他兩隻手如此迅捷地交替,每個圓盾都載他飛出十餘丈,瞬間便沒了蹤影,蘇、楊二人均感駭異;第三撥兒卻是一架馬車,馬夫衣著華貴,月光下車蓋閃著金燦燦的光芒,青縵飛舞,四匹雪白寶馬並轡馳騁,車輪在崎嶇的山路上如履平地,好似飛起來一般。


    等上一會兒,路上再無動靜,蘇、楊二人各自懷著忐忑的心情,向臨安進發。


    未過午時,臨安城在望。遙見那金蓋馬車緩緩駛入武林門,蘇、楊二人快馬趕上。將到城門,卻見城門口有重兵盤查,蘇柳便將青、紫雙駒在郊外放了,以免太過惹眼。門外右側圍了許多行人,走近一看,才知有官差在門前布告。那告示上赫然寫著:


    “欽犯秋林渡浪子,於紹興二十一年八月乙亥,於武林門阻截禁軍,劫奪大理貢品。茲通令全國各路火速緝拿,有知情舉報屬實者賜銀百兩,官民凡取欽犯首級者,封保義郎、賜黃金五百兩。大宋紹興二十一年八月丙子。”


    隻有文字,並無肖像,一旁行人紛紛咋舌議論,蘇、楊二人均感驚奇:“那夜’秋林渡浪子’明明在九華山劫走了雙生雪蓮,怎麽在武林門又劫了一遍?”百思不得其解之際,楊思嶽猛地想起金蓋馬車已經進城多時,忙叫蘇柳進城追趕。進城前,少不得要讓禁軍盤查一番,隻是進得城後,哪裏還有金蓋馬車的影子。蘇柳問遍路人,盡皆搖頭不知,那樣一駕華麗的馬車,就在這偌大的臨安城中憑空消失了。


    兩人奔馳一日兩夜已經饑困交加,無奈之下先進了一家酒樓。在二樓才剛落座,隻聽左首一桌幾個閑漢在那裏悄聲說話。


    其中一人道:“這個什麽’秋林渡浪子’當真是熊心豹子膽,大宋朝開國以來,誰敢在天子腳下劫走貢品?”另一人道:“我看人家不是熊心豹子膽,那是藝高人膽大!”先前那人道:“周老弟何出此言?”那姓周的道:“咱們剛從城外回來,你們也見了通緝令了,可發現有什麽異常?”眾人盡皆搖頭。姓周的道:“一幫瞎了眼的,你們何曾見過沒有犯人肖像的通緝令?”眾人“啊”了一聲,姓周的又道:“這隻能說明那’秋林渡浪子’連麵都沒露,就把貢品搶走了。”一個細小的聲音囁嚅道:“光天化日,怎麽可能連麵都不露?難道他是鬼不成!”姓周的卻也給不出解釋,一桌人也跟著嘖嘖稱奇。


    這邊話音剛落,右首兩個文人樣打扮的人便低聲計議起來。其中一人向另一人問道:“李兄,這’秋林渡浪子’劫的是什麽貢品,你在差上可曾聽說了?”那姓李的想必是在哪個官署當差的,沉聲道:“聽我們大人說,大理國進貢的是一株雙生雪蓮,那可是千年不遇的仙草啊!”那人一聽此言,忍不住叫出聲來,被姓李的一把捂住:“悄聲些!上麵不讓聲張。”卻又兀自嘀咕道:“不過也是邪了門了……”那人忙問:“怎生邪門?”姓李的道:“我聽說朝廷就是怕禁軍太過惹眼,才暗中委托了天下鏢局押送貢品,所以一個月來誰都不知道。你想,那賊人既得了消息,從成都到臨安千裏迢迢,在道上下手豈不方便?為何非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劫奪禁軍,你說這不是邪門還是怎的?”那人瞠目結舌,略一思忖,道:“這、這分明是打禁軍的臉啊!”姓李的若有所思:“管他是不是有意的,總之那張太尉日子不好過咯。”所說“張太尉”正是清河郡王張俊,他雖然十年前罷樞密使一職,但京師禁軍的實際管轄權還在他手裏,故國人仍稱其為“張太尉”,口氣中頗有譏諷之意。


    蘇柳聽了二人這番對答,心中又驚、又喜、又憂,驚的是方振威明明還未到臨安,是誰冒充天下鏢局把雪蓮交到禁軍手上的?喜的是雪蓮既然從禁軍手中劫走,天下鏢局滿門性命無虞;憂的是那’秋林渡浪子’在禁軍手中劫走雪蓮,神通若斯,該去哪裏探尋他的下落,難不成真要等到太平樓赴約不成?楊思嶽看到他眉頭時而緊蹙、時而舒展,也猜到他的心思


    忽然牆角“嘩啦”一聲,一個酒壇重重摔在地上,酒水四濺,把一旁客人都驚起離座。隻見一個蓬頭垢麵的書生坐在那裏,已經喝得酩酊大醉,他腰間係一道白綾,似是從哪裏剛剛吊孝回來。不等眾人上前理論,那書生便踉蹌起身,大聲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一個搶奪貢品的賊寇,也值得你們日夜議論。我大宋痛失柱石,你們、你們又有哪一個關心過?”


    眾人兀自不解,那書生提起另一壇酒,搖搖晃晃地走入人群,指著眾人喝道:“想當年,韓世忠元帥出生入死,北抗金兵,就是為了給你們這幫閑漢保住這塊煙花風流地麽?啊?!如今他老人家屍骨未寒,你們卻在這裏嘁嘁喳喳議論一個前朝餘孽,是何道理?!”他說話時睚眥欲裂,捶胸憤恨,如一頭癲癇的猛虎,四處亂撲,眾人避之不及,壇中的酒四處飛濺,灑到眾人衣服上。當中一個閑漢提起拳頭,欲上前揍他,卻被身後一人攥住手腕,動彈不得,扭頭一看,是個虯髯漢子,正是蘇柳。蘇柳道:“不許動手,聽他說完。”


    那書生道:“韓大帥去世不過三日,前朝梁山餘孽就蔑視天威、禍患京師,內憂外患,國將不國矣!”他口中盡是狂妄悖逆之言,眾人誰不驚駭;蘇柳、楊思嶽更驚的是抗金名將韓世忠元帥已於三日前逝世了。朝廷還沒有下詔追封,京外之人自然沒有聞聽,卻不知他所說的“前朝梁山餘孽”指的又是何人。隻聽那書生朗聲吟道: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他且飲且吟,步履蹣跚,但悲憤交迸,字字千鈞,自有一股豪氣,圍觀的眾人也都為他感染,忘了上前。那書生吟罷,仰天道:“韓大帥!你壯誌未酬,幽憤而逝。可恨主上昏弱,奸佞滿朝,山陰後學陸遊不能像你一樣驅逐匈奴,隻有賦詩一首,祭奠你在天之靈啦!”說著舉壇過頂,將剩下的多半壇酒悉數澆下,嘩啦啦淋了自己一身。


    眾人正要把他勸住,忽聽樓下人聲呼喝,腳步雜遝。蘇柳向窗外一張,一隊禁軍正將酒樓團團圍住,領頭的叫道:“把這酒樓圍住,不許放過一個反賊!”蘇柳心道:“這書生口出狂言,禁軍定是來拿他了。”正要上前扶住書生,便有五名禁軍闖進,喝散人群,直奔過來。


    兩名禁軍分別向書生左右肩抓去,蘇柳搶上,雙掌開弓,兩人頓時左右撞開。其餘三名禁軍見狀,挺槍向蘇柳刺去,楊思嶽在一旁飛起一腳,將三人一並踹倒,與蘇柳架住書生,向樓梯急奔。剛到梯口,十餘名禁軍湧到,一時間長槍亂刺,將三人迫回中央。那書生醉醺醺的,仍自大罵:“狗官!孬軍!”楊思嶽不禁好笑,叫蘇柳扶住書生,拔出越女劍削斷了兩杆長槍,踢倒兩人,其餘禁軍見他寶劍鋒利,盡皆疑懼。楊思嶽奮力揮舞,越女劍便成了一道光幕密不透風,把一幹禁軍逼到牆角,順手掀起一桌酒菜,悉數潑向禁軍,一時間桌椅傾倒、杯盞橫飛,整個二樓狼藉滿地。


    樓上酒客見樓梯讓出通道,你推我搡地紛紛搶下樓。


    蘇柳尾隨眾人,衝到樓下時,見樓外禁軍又增援數隊,早已密密壓將過來,暗呼糟糕。一手扶住書生,一手拔劍與來人纏鬥。那夥禁軍極為狡猾,見他劍法絕倫,便不正麵對他進攻,而是盡數往書生身上招架。禁軍都用長兵,蘇柳才擋開一槍,向外突圍,又有兩槍向書生刺來。若是對付一般歹人,蘇柳隻須使開通臂拳身法,盡下殺招即可。但麵前的都是皇城禁軍,若真的大開殺戒,日後朝廷通緝,不僅不能追查“秋林渡浪子”和雙生雪蓮的下落,隻怕也給師門帶來麻煩。更兼禁軍越聚越多,整個酒樓大廳已經水泄不通,那書生跌跌撞撞,完全癱在他身上,蘇柳的輕功完全無法施展。


    正在支絀,忽聽門外喊聲大作,一柄長劍在人群中左右飛舞,所經之處,禁軍紛紛倒開,一條通道顯現出來,正是楊思嶽。原來他見樓下禁軍眾多,便從窗中躍下,欲與蘇柳來個裏外夾擊。禁軍見他躍下,弓箭齊發,但哪裏阻得住,楊思嶽蕩開亂箭,湧入人群便往門口搶攻,他性格果決,遠沒有蘇柳那麽多顧慮,仗著越女劍之利走一路削一路,也不知道削斷了多少杆長槍,刺傷了多少禁軍,直把道路開到蘇柳跟前。


    兩人才會合,禁軍又合圍上來,本已掘開的口子瞬間堵得嚴嚴實實。楊思嶽道:“我開路,你殿後。”手腳齊動,手上削斷一杆長槍,腳下就踢開一個。蘇柳在後麵使開峨眉劍法,一麵挽劍花擋格槍尖護住書生,一麵兼顧左右,提防有人襲擊楊思嶽。兩人就這麽步步為營,一點點地衝到外圍。


    眼見便可脫身,人群中突然一聲暴喝:“都給我讓開!”淩空縱出一人,揮刀向蘇柳砍到。蘇柳忙舉劍相應,刀劍相交,火花迸濺,隻震蘇柳虎口劇痛、半臂發麻,長劍險些脫手,那人卻輕輕一翻,穩落在地。蘇柳暗暗心驚:“想不到禁軍中竟有內力如此強勁的好手!”隻見對方身披紫甲,高逾八尺、膀圓腰細,一雙虎目殺氣騰騰地盯著自己,顯是個職位不低的將官。那將官不待蘇柳緩過神來,揮刀又上,楊思嶽早從一旁搶上,連施三招“好婦劍法”,將對方鋼刀來勢卸掉,引向一旁。楊思嶽叫道:“快走,避開城門!”


    蘇柳不肯留楊思嶽一人拒敵,怔在原地捕捉時機,欲替下楊思嶽,讓他掩護書生。但楊思嶽不住催促,書生已醉得不省人事,片刻也支撐不住,真叫蘇柳左右為難。那將官不僅神力驚人,且刀法精妙,招招環扣,迫得楊思嶽隻有防守的份兒,卻並不下殺招,是以楊思嶽毫無餘地去削他的鋼刀,如此片刻間便落了下風。楊思嶽見蘇柳還不走,麵有慍色,心道:“這頭蠢牛,若不走何不來幫我!”他當然知道蘇柳要扶著書生,心中雖怒,卻始終開不了口。


    那將官眼見事成,向眾禁軍叫道:“還愣著幹嘛?還不去抓人!”眾禁軍得令,一股腦向蘇柳奔來。楊思嶽罵道:“蠢牛,要你走你不走!”這麽一分神,將官的鋼刀已挾雷霆之勢向她劈來,這一劈看準了他上一招劍法用老,因劍身較長,挽回便滿了一寸,阻擋已自不及。千鈞一發之際,隻聽“登”的一聲,一計暗器撞到刀身上,似乎力道奇大,隻把那沉重的鋼刀撞開數寸。楊思嶽大喜,趁這瞬間之虞,掣劍斜崩刀刃。那將官應變奇速,平倒刀身相迎,刀身寬大,便消解了越女劍擊來的五成阻力,免遭被毀之厄。楊思嶽才要變招,那將官竟平推刀身,惡狠狠地撞向楊思嶽劍柄。楊思嶽欲奪劍後退,豈料那將官巧施內力,將刀身牢牢粘住越女劍,楊思嶽進退不能,一旦鋼刀推到,右腕隻怕要被一刀橫斷,為保手腕,非得棄劍不成。


    那邊蘇柳忙於應付眾禁軍,瞥見楊思嶽情勢危急,正要搶上救援。隻見一道青影躍入陣中,揮劍襲擊將官的麵門,正是峨眉劍法裏一招“橫江劫渡”,蘇柳大喜,那人雖麵蒙白巾,但這身形不是別人,正是二師兄郎柏,適才那枚暗器自是他發的“柏桐錐”。


    郎柏一劍逼退將官,低聲向楊思嶽道:“你們先撤,一個時辰後城隍廟見。”大喝一聲:“看招!”大踏步趕上前去。


    楊思嶽砍翻幾個禁軍,與蘇柳合在一處,把郎柏的話轉述給他。蘇柳見郎柏與將官激動正酣,心想以二師兄的身手,在這陣中出入自不是難事,當下與楊思嶽重拾故技,一前一後地殺出重圍,消失在弄堂之中。郎柏本擬大顯身手,讓那將官吃一吃苦頭,誰知拆了三十招後,發現對方端的不凡,心道:“要想製服他,少說也要一百招開外。時間一長,隻怕他們援軍更多,我還是先走為妙。”計較已定,連進數招,趁那將官不備,“哧、哧、哧”三枚柏桐錐射出,笑道:“少陪了!”縱身躍上一旁樓頂,連連猿跳,片刻沒了蹤影。


    這邊蘇、楊二人扶著書生七轉八轉找到一家十分偏僻的小客棧。那掌櫃的見二人身上有血,又扶著一個書生,心中已明白八九分。楊思嶽看他目光遲疑,揚劍把他櫃台上的算盤剁為兩半,算珠嘩啦啦撒了一地,楊思嶽把劍扼到掌櫃的頸中,厲聲道:“趕緊給這位相公找個房間靜養,要是敢聲張出去,我就燒了你這客棧!”說著,劍身又向前送了一送。


    那掌櫃的嚇得七葷八素,哪裏敢聲張,加上客棧本就生意不好,雖是做個危險買賣,也比家當被火燒了的好,急忙命小二安排上房。楊思嶽摸出一錠黃金扔給他,冷冷地道:“這些想來不少了,待這位相公酒醒了再給你一錠,你好自為之吧。”掣劍入鞘,那掌櫃的嚇得連連作揖:“不少了…不少了…”


    兩人把書生安置停當,便準備到城隍廟與郎柏碰頭。楊思嶽道:“咱們這樣出去,那不是自投羅網嗎?”蘇柳一想不錯,楊思嶽心念一動,笑道:“看我的!”便喚小二來,在他耳邊低聲囑咐了半晌,扔給他一錠銀子,道:“剩下的都是你的,快些置辦來!”


    蘇柳問道:“你叫他去做什麽了?”楊思嶽狡黠一笑,道:“一會你便知道了。”他這一笑,兩邊嘴角竟生出兩個酒窩,顯得可愛已極。楊思嶽見他瞧著自己,臉上一紅,道:“你瞧我幹嘛?”蘇柳忙道:“我剛才想事情入神了,賢弟勿怪。”楊思嶽道:“你這大胡子太過顯眼,快坐下,我來修理修理。”


    不待蘇柳答應,把他按倒在座,從腰中摸出一把匕首,一刀一刀地將蘇柳虯髯刮落下來。那書生躺在床上,突然說起囈語:“婉妹…婉妹…你別走、別走!”楊思嶽咯咯一笑:“剛才在酒樓還張嘴閉嘴軍國大義,這下夢裏就你儂我儂了。”蘇柳也忍不住大笑,楊思嶽叫道:“別笑,當心把你臉刮出花來。”忽然間神色黯然,自言自語道:“這書生所愛之人想必棄他而去了,總有一天,隻怕我們都會經曆。”蘇柳見他如此古怪,想要詢問,卻不知如何開口,隻得靜靜地待他把胡子刮完。


    片刻間,胡須削淨,楊思嶽一雙眼睛瞬也不瞬,隻盯著蘇柳瞧。蘇柳再忍不住,問道:“賢弟,你沒事吧?”楊思嶽幡然醒來,自知失態,拿起一邊的銅鏡放在他麵前:“蘇大哥,你這樣看起來可真瀟灑極了!何苦要留胡子?”蘇柳見鏡中那人劍眉星目、俊朗絕倫,幾乎不相信是自己,但轉念想到自己十年前剛下山時不也是這般麽?嘿嘿一笑,心道:“遇到娥妹之後,早已心如止水,也顧不上什麽瀟灑不瀟灑了。”


    不一時,那小二將楊思嶽吩咐的物品盡都置辦回來,什麽膠水、麻布、還有粗布衣服……雜七雜八,不勝枚舉。他拿起一件粗布衣服交給蘇柳,叫他出去換上。蘇柳回來時,卻見一個眼眉低垂、鼠須飛挑的消瘦中年立在房中,他頭戴逍遙巾,一身麻布長袍,右手扶著一個招子,上書“神算丘半仙”,左手撚著胡須衝蘇柳猥瑣一笑:“蘇六俠,老夫給你占上一課如何?”聲音一出,正是楊思嶽,蘇柳驚歎不已。隻見楊思嶽提起毛筆走來,在他臉上左畫一道、又畫一道,在鏡子裏一看,自己瞬間變得愁眉苦臉。楊思嶽道:“咱倆現在就出去,記住,從現在起,我是神算丘先生,你是我的徒弟,就叫……就叫小燕子吧!”蘇柳哭笑不得:“小燕子?這什麽名字?”楊思嶽道:“沒聽說過’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你單名一個’柳’字,不叫小燕子,叫什麽?”蘇柳隻得答應,二人見書生已睡得安穩,下樓又恐嚇了掌櫃的一番,直奔城隍廟去。


    注:陸遊的《書憤》兩首實際作於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當時陸遊已經年逾花甲,罷官在家。作者用在此處,提前了三十年,為了暗示小說後麵的主戰場在瓜洲渡、大散關兩大軍事要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飲馬山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匱石室主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匱石室主人並收藏飲馬山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