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人都為安國邦的不行操碎了心,就連一向不太管事喜歡裝聾作啞的安老頭也急切的讓安國邦抽空找個時間去看醫生。
相對醫院的小年輕,村裏人更信任老中醫,越老越好。
安國邦兩眼望天,不知道應該說什麽?說他身體很好,強強壯壯棒棒的?
誰相信?
沒有。
說感謝大家關心,他會抽時間看醫生吃藥,盡快好起來?
作為一個男人,還真過不了心裏那關,說不出口
嗬。
安國邦抿抿嘴,咬咬牙,“我知道了。”
大家一臉同情的看向安國邦,沒想到長的牛高馬大強壯得像做山的安國邦竟然......竟然不行。果然人不可貌相。
安國邦臉都黑了,瞪了安荔濃一眼,坑爹的熊孩子。如果造謠的不是自己的寶貝女兒,安國邦都要動手了。
但自己捧在手心的寶貝女兒,能怎麽辦呢?打罵不得,隻能自己忍了,然後自我安慰,反正他也不打算再婚,所以不行就不行吧。
其實,對今天的鬧劇,安國邦也算是早有心裏準備。既然何花知道了,安立春肯定會知道。安立春知道了,距離大家知道就不遠了。
隻是,安國邦沒想到會鬧得人盡皆知。
安國邦看看寶貝女兒,無奈又無語,忙去。
安荔濃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她把老父親給坑了,而且還是爬不上來的那種。商周奇怪的看了安荔濃一樣,總覺得自己錯過了什麽內幕。
安荔濃揚著小下巴,假裝自己很無辜。然後理直氣壯的安慰自己,雖然她造謠了,但隻是逼不得已的無可奈何的小範圍造謠,今天造成安國邦困窘的不是她而是安老太和安立春。
如此安慰自己三兩次後,心裏果然好受多了。
人啊,就不能用錯誤的過去來懲罰自己,不管是別人的錯誤還是自己的錯誤。
“我們回家去。明天夏收,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忙呢。”安荔濃攜著小籃子,雄赳赳的走在前麵,小夥伴們趕緊跟著。
安荔濃趁機教大家背兩首關於豐收的詩詞。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這首詩很好,但就現在的語言環境,後麵兩句不能背。現在可沒有語言自由一說,多少人因為說錯話而家破人亡?
說話要小心謹慎。
背詩也不能隨心所欲。
傻蛋是專業破壞氣氛小能手,“荔枝姐姐,現在不是秋收,是夏收。而且,一顆種子也種不出一萬......”
安荔濃怒瞪著眼,“閉嘴。不說話沒有人當你是啞巴。”
哼。
專業找茬,討厭。
傻蛋訕訕,“荔枝姐姐,我是不懂就問。”
“你不是說做人要謙虛謹慎不懂就問?”
安荔濃心累,她不想回答十萬個為什麽啊。而且,她也不一定能回答得上來。安荔濃敷衍道,“有些道理,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所有回答不上的答案,都有一個標準的回答:等你長大就懂了,等你長大就明白了。所有的成長過程都是一個解答疑惑的過程。
很多小時候懵懵懂懂的問題,隨著長大會逐漸清晰明白。
誰的小時候不問幾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所以,對待這些問題,大人也有自己的態度,統一敷衍:長大後就明白了。
雖然安荔濃不想敷衍,但她真的招架不住傻蛋的十萬個為什麽,會被問哭的。
“我們繼續背詩。”安荔濃瞪著眼,板著小臉。
傻蛋瞬間端正態度,“好。”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安荔濃背一句,小夥伴們跟著背一句。
可惜,關於豐收的詩句有些少,她使勁刮腦也沒想起幾首來。
孟浩然的《過故人莊》,蘇軾的《元朗歸初夏》,然後再也想不起其他來。
真不能怪她。
隻能怪詩人們對豐收的感悟太少。
不過也能理解,詩人們多數懷才不遇,一天天的要悲傷秋月,悲憫問蒼天,哪裏有時間感悟種田?
安荔濃隻能退而求其次,又帶著小夥伴們背幾首關於夏天的詩。
幾個當事人,安國邦忙去了,安荔濃也回家去了,大家也陸陸續續的散了,回家的回家,忙碌的忙碌。
當然,也還有三五個人愛偷奸耍滑的人聚在一起討論安國邦是什麽時候不行的,安荔濃到底是不是安國邦親生的。
甚至還有人提出要滴血驗親。
不過,礙於現在的‘破封建迷信’,不能明目張膽的來,要偷偷摸摸的進行。父女兩人關上門,一碗清水,針頭一紮,就知道親生不親生。
“扯淡。”
“有些道理。”
“不搞清楚,幫別養女兒怎麽辦?要我說,就應該弄清楚搞明白。”
“商周不是親生的,國邦不也養得好好的?”
大家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自己的不同的見解。
安老太和安立春跑累就回家去了,躺在院子裏,繼續互掐互相傷害。李杏花和王芳當這母女兩是透明的,眼不見為淨。
安立春回娘家是希望安老太心疼她,給她好處的,但母女兩人吵著吵著就忘記了初衷。直到兩手空空的離開,安立春才猛然想起何花還在等著她。
沒辦法,又匆匆趕回來,怎麽也要從娘家搜刮點東西回家。否則,何花那個女人還不得要斯巴了她?
別看安立春一再在安老太和安國邦麵前誇讚何花,什麽性格好、脾氣好,還勤勞能幹,任勞任怨......其實安立春心裏很明白,何花就不是什麽善茬子。
明知道對方不好,為什麽還要介紹給弟弟?
當然是為了好處了。
再說,嫁給弟弟又不是嫁給她兒子,並不會影響到她目前的生活。婆家、娘家,安立春分得清清楚楚。
安老太瞪著去而複返的安立春,語氣不好,“你不是回家去了嗎?”
“趕緊家去。”安老太擺擺手,好像在趕蒼蠅,厭惡得很。
安立春當沒有看到親媽的冷臉,坐在旁邊奉承、討好,為了要好處,能屈能伸。
“你個死丫頭,按著娘家薅羊毛是不是?我欠你的了?”安老太一巴掌拍在安立春的手背上,刮了她一樣,“找你婆婆去。你收何花的東西,那個老虔婆沒少占便宜吧?”
安立春當然不會找婆婆要。婆家的即使不是她的,也是她丈夫的,她兒子的,但娘家不同。爹娘的,最後隻能是哥哥嫂嫂的,現在能摳一點是一點。
安立春委委屈屈,“說來說去,都怪小五。如果不是他藏著掖著,我怎麽會收何花的東西?娘,這些東西就應該小五出。我們是為了他好,如果不是為了給他介紹媳婦,我又怎麽會招惹何花那賤人?”
現在何花是賤人。
之前收東西的時候,何花是勤儉持家溫柔善良的賢惠人。
“說起來,錯的是小五。”安立春嘟囔著,她還覺得自己委屈呢。
“都怪小五瞞著我們。我們一家人有什麽不能說的?早說出來,早治療,說不定現在兒子都能上山下河的摸魚了。哪裏還能寵著一個來路不明的賠錢貨?”
矛盾立刻轉移。
安老太想了想,覺得有道理,這的確是小五的錯。
既然是他的錯,東西找他要,也是應該的。
“走。”
安老太穿上鞋子就要走,安立春得逞的笑了笑,趕緊跟上。
“還讓不讓人安生了?”安荔濃聽著門外的吵鬧聲,厭惡的撇撇嘴,安老太和安立春鬧騰了一整天還不夠?
正在縫麵罩、手袖、手套的安荔濃撇撇嘴,真不知道這兩人哪來的精力?
“小荔枝,這些東西怎麽用?”商周翻著桌麵上奇奇怪怪的東西,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能理解安荔濃說的‘大用處到底有多大。’
“遮太陽啊。”安荔濃得意的拿起她剛剛縫好的手套,“帶上,不僅能防止曬黑,還能保護手。”
“這個是麵罩,隻露出眼睛和嘴巴,在鼻梁的上方還有一個小布兜裝有清涼用的薄荷絨......”
商周很想誇讚,但真心沒辦法誇出口。
“會很熱。”
誰會戴這些東西?
累贅,影響幹活。
“但會曬黑啊。太陽這麽烈,曬黑就很難白回來了。”反正安荔濃是不願意曬黑的。說她嬌氣也好,矯情也罷。
她可不想當個小黑妞。
商周愣了一下,“那你自己用吧。”至於引起的閑言碎語,相信安荔濃也不會在意的。
在爭分奪秒的夏收,大家都是恨不得光著膀子上陣,甩開膀子幹,又怎麽會在乎是否會曬黑的問題?
再說,有幾個農村人不黑?
黑,是土地的顏色,是勞動的光榮。
------題外話------
不好意思,更新晚了。
相對醫院的小年輕,村裏人更信任老中醫,越老越好。
安國邦兩眼望天,不知道應該說什麽?說他身體很好,強強壯壯棒棒的?
誰相信?
沒有。
說感謝大家關心,他會抽時間看醫生吃藥,盡快好起來?
作為一個男人,還真過不了心裏那關,說不出口
嗬。
安國邦抿抿嘴,咬咬牙,“我知道了。”
大家一臉同情的看向安國邦,沒想到長的牛高馬大強壯得像做山的安國邦竟然......竟然不行。果然人不可貌相。
安國邦臉都黑了,瞪了安荔濃一眼,坑爹的熊孩子。如果造謠的不是自己的寶貝女兒,安國邦都要動手了。
但自己捧在手心的寶貝女兒,能怎麽辦呢?打罵不得,隻能自己忍了,然後自我安慰,反正他也不打算再婚,所以不行就不行吧。
其實,對今天的鬧劇,安國邦也算是早有心裏準備。既然何花知道了,安立春肯定會知道。安立春知道了,距離大家知道就不遠了。
隻是,安國邦沒想到會鬧得人盡皆知。
安國邦看看寶貝女兒,無奈又無語,忙去。
安荔濃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她把老父親給坑了,而且還是爬不上來的那種。商周奇怪的看了安荔濃一樣,總覺得自己錯過了什麽內幕。
安荔濃揚著小下巴,假裝自己很無辜。然後理直氣壯的安慰自己,雖然她造謠了,但隻是逼不得已的無可奈何的小範圍造謠,今天造成安國邦困窘的不是她而是安老太和安立春。
如此安慰自己三兩次後,心裏果然好受多了。
人啊,就不能用錯誤的過去來懲罰自己,不管是別人的錯誤還是自己的錯誤。
“我們回家去。明天夏收,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忙呢。”安荔濃攜著小籃子,雄赳赳的走在前麵,小夥伴們趕緊跟著。
安荔濃趁機教大家背兩首關於豐收的詩詞。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這首詩很好,但就現在的語言環境,後麵兩句不能背。現在可沒有語言自由一說,多少人因為說錯話而家破人亡?
說話要小心謹慎。
背詩也不能隨心所欲。
傻蛋是專業破壞氣氛小能手,“荔枝姐姐,現在不是秋收,是夏收。而且,一顆種子也種不出一萬......”
安荔濃怒瞪著眼,“閉嘴。不說話沒有人當你是啞巴。”
哼。
專業找茬,討厭。
傻蛋訕訕,“荔枝姐姐,我是不懂就問。”
“你不是說做人要謙虛謹慎不懂就問?”
安荔濃心累,她不想回答十萬個為什麽啊。而且,她也不一定能回答得上來。安荔濃敷衍道,“有些道理,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所有回答不上的答案,都有一個標準的回答:等你長大就懂了,等你長大就明白了。所有的成長過程都是一個解答疑惑的過程。
很多小時候懵懵懂懂的問題,隨著長大會逐漸清晰明白。
誰的小時候不問幾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所以,對待這些問題,大人也有自己的態度,統一敷衍:長大後就明白了。
雖然安荔濃不想敷衍,但她真的招架不住傻蛋的十萬個為什麽,會被問哭的。
“我們繼續背詩。”安荔濃瞪著眼,板著小臉。
傻蛋瞬間端正態度,“好。”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安荔濃背一句,小夥伴們跟著背一句。
可惜,關於豐收的詩句有些少,她使勁刮腦也沒想起幾首來。
孟浩然的《過故人莊》,蘇軾的《元朗歸初夏》,然後再也想不起其他來。
真不能怪她。
隻能怪詩人們對豐收的感悟太少。
不過也能理解,詩人們多數懷才不遇,一天天的要悲傷秋月,悲憫問蒼天,哪裏有時間感悟種田?
安荔濃隻能退而求其次,又帶著小夥伴們背幾首關於夏天的詩。
幾個當事人,安國邦忙去了,安荔濃也回家去了,大家也陸陸續續的散了,回家的回家,忙碌的忙碌。
當然,也還有三五個人愛偷奸耍滑的人聚在一起討論安國邦是什麽時候不行的,安荔濃到底是不是安國邦親生的。
甚至還有人提出要滴血驗親。
不過,礙於現在的‘破封建迷信’,不能明目張膽的來,要偷偷摸摸的進行。父女兩人關上門,一碗清水,針頭一紮,就知道親生不親生。
“扯淡。”
“有些道理。”
“不搞清楚,幫別養女兒怎麽辦?要我說,就應該弄清楚搞明白。”
“商周不是親生的,國邦不也養得好好的?”
大家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自己的不同的見解。
安老太和安立春跑累就回家去了,躺在院子裏,繼續互掐互相傷害。李杏花和王芳當這母女兩是透明的,眼不見為淨。
安立春回娘家是希望安老太心疼她,給她好處的,但母女兩人吵著吵著就忘記了初衷。直到兩手空空的離開,安立春才猛然想起何花還在等著她。
沒辦法,又匆匆趕回來,怎麽也要從娘家搜刮點東西回家。否則,何花那個女人還不得要斯巴了她?
別看安立春一再在安老太和安國邦麵前誇讚何花,什麽性格好、脾氣好,還勤勞能幹,任勞任怨......其實安立春心裏很明白,何花就不是什麽善茬子。
明知道對方不好,為什麽還要介紹給弟弟?
當然是為了好處了。
再說,嫁給弟弟又不是嫁給她兒子,並不會影響到她目前的生活。婆家、娘家,安立春分得清清楚楚。
安老太瞪著去而複返的安立春,語氣不好,“你不是回家去了嗎?”
“趕緊家去。”安老太擺擺手,好像在趕蒼蠅,厭惡得很。
安立春當沒有看到親媽的冷臉,坐在旁邊奉承、討好,為了要好處,能屈能伸。
“你個死丫頭,按著娘家薅羊毛是不是?我欠你的了?”安老太一巴掌拍在安立春的手背上,刮了她一樣,“找你婆婆去。你收何花的東西,那個老虔婆沒少占便宜吧?”
安立春當然不會找婆婆要。婆家的即使不是她的,也是她丈夫的,她兒子的,但娘家不同。爹娘的,最後隻能是哥哥嫂嫂的,現在能摳一點是一點。
安立春委委屈屈,“說來說去,都怪小五。如果不是他藏著掖著,我怎麽會收何花的東西?娘,這些東西就應該小五出。我們是為了他好,如果不是為了給他介紹媳婦,我又怎麽會招惹何花那賤人?”
現在何花是賤人。
之前收東西的時候,何花是勤儉持家溫柔善良的賢惠人。
“說起來,錯的是小五。”安立春嘟囔著,她還覺得自己委屈呢。
“都怪小五瞞著我們。我們一家人有什麽不能說的?早說出來,早治療,說不定現在兒子都能上山下河的摸魚了。哪裏還能寵著一個來路不明的賠錢貨?”
矛盾立刻轉移。
安老太想了想,覺得有道理,這的確是小五的錯。
既然是他的錯,東西找他要,也是應該的。
“走。”
安老太穿上鞋子就要走,安立春得逞的笑了笑,趕緊跟上。
“還讓不讓人安生了?”安荔濃聽著門外的吵鬧聲,厭惡的撇撇嘴,安老太和安立春鬧騰了一整天還不夠?
正在縫麵罩、手袖、手套的安荔濃撇撇嘴,真不知道這兩人哪來的精力?
“小荔枝,這些東西怎麽用?”商周翻著桌麵上奇奇怪怪的東西,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能理解安荔濃說的‘大用處到底有多大。’
“遮太陽啊。”安荔濃得意的拿起她剛剛縫好的手套,“帶上,不僅能防止曬黑,還能保護手。”
“這個是麵罩,隻露出眼睛和嘴巴,在鼻梁的上方還有一個小布兜裝有清涼用的薄荷絨......”
商周很想誇讚,但真心沒辦法誇出口。
“會很熱。”
誰會戴這些東西?
累贅,影響幹活。
“但會曬黑啊。太陽這麽烈,曬黑就很難白回來了。”反正安荔濃是不願意曬黑的。說她嬌氣也好,矯情也罷。
她可不想當個小黑妞。
商周愣了一下,“那你自己用吧。”至於引起的閑言碎語,相信安荔濃也不會在意的。
在爭分奪秒的夏收,大家都是恨不得光著膀子上陣,甩開膀子幹,又怎麽會在乎是否會曬黑的問題?
再說,有幾個農村人不黑?
黑,是土地的顏色,是勞動的光榮。
------題外話------
不好意思,更新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