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不需要幹活也不需要學習,小夥伴們玩瘋了。
一天天不著家,帶著炮仗在外麵玩得瘋狂。
在鄉下,過年有兩次能撿炮仗的機會,一次是年初一的時候,用鞭炮聲迎接新的一年,除舊迎新。一次是在年初二,神仙巡門,掃除舊陰霾,打開大門迎接新生活。
雖然現在‘除四舊’,不能有任何的迷信活動,但石河村人有自己的辦法。以前,是村裏的年輕小夥子用八抬大橋抬著神仙上門,一家一戶,然後假扮神仙的人就會用掃把在家門口掃一圈,一邊掃一邊念叨‘掃除貧窮,掃除疾病......’然後在大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現在不能封建了,當然就沒有神仙了。但巡門這一活動不能省,隻是神仙變成了一張毛爺爺被陽光普照的大照片。
毛爺爺每到一家,主人就會用鞭炮迎接,一群小屁孩就嘻嘻哈哈的在鞭炮聲中飛快的撿著小炮仗。
一個一個。
安荔濃很喜歡這樣的習俗,熱熱鬧鬧,喜慶又吉祥。
過年的時候出門,不管心情好不好,人人都笑口常開,因為大家都講究‘好意頭’。聽說,年初的時候開心快樂,一年都會開心快樂。所以,即使見到仇人也會笑著祝福一聲‘新年好’。所有的恩怨情仇都會因為過年而暫停。
就好像傻蛋媽鄙視白家人說的那樣,‘有什麽事不能元宵後再說?偏要觸黴頭。’過年時候吵吵鬧鬧是要被人看不起的,覺得在接下來的一年,他們都要吵鬧不得安寧。
安荔濃很喜歡過年這段時間,然後在日記本上詳細的記錄下石河村過年的習俗。安國邦用遺憾的語氣告訴安荔濃,現在的習俗比十年前少了很多,不能舞獅,不能唱戲。
安荔濃也無語,明明是國粹的大戲,現在卻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糟粕。
“會好起來的。”安荔濃安慰安國邦。
隻是......雖然舞獅會回來,大戲也會回來,但過年的熱鬧還是會慢慢的被時間衝淡,年味越來越淡。
後世的時候,過年不會像現在這麽熱鬧,不能放鞭炮,不能放煙花,很多習俗在時代的發展中被當成糟粕慢慢被遺棄在時間的長河裏。
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的時候,也是一人捧著一個手機在唰唰唰,親人們說了什麽不知道,網上有什麽熱鬧卻一清二楚。
現在不管多冷,大家都會走出門去祝福大家‘新年好’。但後世,不管天氣多好,大家都喜歡宅在家裏,一個人躺在沙發上,捧著手機群發‘新年好’,然後群發紅包。少了幾分熱鬧和喜慶。
“小荔枝,小荔枝。”小夥伴們在窗外大聲喊著安荔濃的名字,讓她一起玩。
安荔濃撇撇嘴,這幾天除了炮仗就沒有別的玩樂,毫不猶豫的拒絕,“不去。”看一群小屁孩炸螞蟻窩,還不如留在家裏整理石河村曾經的過年習俗呢。
“我們找到一個蛇洞,你要不要來看?”
“可能會有冬眠的大水蛇哦。”
想到蛇,安荔濃更要拒絕了。
“不去。不去。”安荔濃塞一顆牛奶糖進嘴巴,朝著外麵大聲喊,“我不去。”
小夥伴們‘嗖’的跑開。
安荔濃抿抿嘴,“已經十多歲了,竟然還玩炮仗。小屁孩。”現在的孩子不像後世那樣有各種各樣的玩具,一個小小的炮仗也能玩得很高興。
商周也出去玩了,安荔濃留在家裏整理從安國邦口中聽到的各種習俗。有什麽習俗是一直保留到幾十年後的?
年夜飯。
好像就隻剩下這一項了。
發紅包,好像都被手機支付代替了。按按手指就能完成,連買紅包的錢都省了。
安荔濃托著腮,看向窗外,聽著外麵時不時傳來的‘砰砰砰’炮仗聲。突然的,安荔濃想起小時候曾經玩過的擲炮,把小炮仗用力摔在地上,就會‘碰’的一聲,不需要點燃,很安全,很適合女孩子玩。
不過,因為少了點燃這一步驟,少了幾分刺激,並不受男孩子歡迎。當然,相對於擲炮,女孩子們更喜歡煙花。
突然的,有些懷念後世的煙花盛宴了。雖然幾十年後不能放鞭炮,也不能隨便放煙花,但很多地方都會集中放一些經過處理的無汙染的煙花,也有一些城市會放一些電子鞭炮,電子煙花。
電子煙花很美,很絢麗多彩,當然最重要的是無汙染。
以前,安荔濃常常和朋友同事一起吐槽電子煙花太土豪,現在卻有些懷念了。
“小荔枝。”商周站在窗外,輕輕的敲了敲。
“嗯?什麽事?”
“我們抓到一條小水蛇,準備烤肉......”
安荔濃立刻連忙擺擺手,“不看。不吃。”想想就渾身顫抖。
別說蛇,就是黃鱔、泥鰍一類滑溜溜的她都不吃,甚至不敢碰,不敢吃。安荔濃很怕爬行動物,閨蜜常常笑話她連《白蛇傳》都不敢看。
是的。
她就是這麽的矯情,連《白蛇傳》都不敢看。
有段時間,閨蜜很喜歡張曼玉的青蛇,用來當電腦桌麵和手機屏保,被安荔吐槽了一個多月。
商周也知道安荔濃怕蛇,“那我們走了。”商周高高興興的和小夥伴們烤肉去了。一會,商周又跑回來,“小荔枝,我們還抓了幾個老鼠。”
“鐵蛋說,要玩火燒尾巴,你要不要來?”
安荔濃搖搖頭,“不玩。”這些小屁孩,一個比一個調皮。本來有些小大人的商周在石河村的時間長了,也慢慢的融入了石河村的生活,恢複了一個孩子應該有的朝氣活力,還有調皮。
“鐵蛋說很好玩。”
安荔濃還是搖頭,他對小屁孩的遊戲不感興趣。不是炸螞蟻窩,就是挖老鼠洞。當然,還有女孩子的跳格子和跳繩、翻繩,隻是安荔濃奇葩的竟然更不喜歡女孩子的遊戲。
安荔濃整理好石河村的習俗後出門去。雖然才剛過年,但已經能聞到春天的氣息了,路邊的小草已經露出小尖尖,一點點的綠讓人看到了生機勃勃,讓人看到了希望在路上。
安荔濃站在家門口,抬頭看一眼院子裏的楊桃樹,好像一夜間開滿了粉紅色的小花朵兒,微風輕輕吹來,一朵朵小粉紅飄飄揚揚的落下。
院子裏灑滿了粉紅色的小花朵,兩隻母雞在楊桃樹下撲哧撲哧的找吃的。
安荔濃伸伸懶腰,看著遠處冒著小草的田野,想要歌唱一曲《希望的田野》。真好。環境好,空氣好,視野裏的風景更好。
安荔濃悠閑的走出門,看到長輩笑著問好,祝福對方身體健康壽比南山;看到叔叔伯伯,就祝他們新的一年賺更多更多的錢......
隻要安荔濃願意,她就是嘴巴抹了蜜糖的小甜甜。
路過魚塘,看一眼裏麵的魚,可能是最近被小朋友的炮仗禍害得太慘了,無精打采的,好像三魂不見七魄。
有些更是躲藏在魚塘邊的桑枝下,不敢冒頭。
作孽。
好好的小肥魚被嚇得瘦了兩斤。
突然,安荔濃發現魚塘邊上的桑葚竟然開花了,很快又有桑葚吃了。安荔濃碰碰桑枝上的小花,小小的淡黃淡黃的,遠看和枝條融合為一體讓人分不清是花還是枝。近看才發現,桑樹開花,桑枝發芽,一切都在表明:春天來了。
春天來了,小草綠了,小花開了,小鳥嘰嘰喳喳......安荔濃高高興興的走過桑田,然後就看到一群小屁孩正在空蕩蕩的田裏烤肉。
“荔枝姐姐。”傻蛋揮揮手,“吃肉。”
安荔濃搖搖頭,彎腰扯一根酸草放在嘴巴荔嚼,“你們準備玩......”安荔濃沒說完,就看到旁邊的一個小籠子裏竟然有好幾個大老鼠,‘吱吱吱吱’的亂叫著。
“我們要玩火燒尾巴。”
安荔濃對什麽是火燒尾巴不感興趣,她隻是想出來走走,感受一些春天的氣息。像這樣純粹而有明顯的春天氣息,幾十年後在鋼筋水泥中是很難感受到的。
就像很多人說的,春天,是高樓大廈,夏天依然是高樓大廈,秋天、冬天,還是高樓大廈。在外省,還能通過路邊的樹葉來判斷春夏秋冬,但粵省一年四季綠樹幽幽,隻能從掛曆看春夏秋冬。而那時候的春夏秋天,隻有工業糖的味道。
------題外話------
新的一年了,祝小可愛們不管物質還是精神都一年比一年富有。
一天天不著家,帶著炮仗在外麵玩得瘋狂。
在鄉下,過年有兩次能撿炮仗的機會,一次是年初一的時候,用鞭炮聲迎接新的一年,除舊迎新。一次是在年初二,神仙巡門,掃除舊陰霾,打開大門迎接新生活。
雖然現在‘除四舊’,不能有任何的迷信活動,但石河村人有自己的辦法。以前,是村裏的年輕小夥子用八抬大橋抬著神仙上門,一家一戶,然後假扮神仙的人就會用掃把在家門口掃一圈,一邊掃一邊念叨‘掃除貧窮,掃除疾病......’然後在大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現在不能封建了,當然就沒有神仙了。但巡門這一活動不能省,隻是神仙變成了一張毛爺爺被陽光普照的大照片。
毛爺爺每到一家,主人就會用鞭炮迎接,一群小屁孩就嘻嘻哈哈的在鞭炮聲中飛快的撿著小炮仗。
一個一個。
安荔濃很喜歡這樣的習俗,熱熱鬧鬧,喜慶又吉祥。
過年的時候出門,不管心情好不好,人人都笑口常開,因為大家都講究‘好意頭’。聽說,年初的時候開心快樂,一年都會開心快樂。所以,即使見到仇人也會笑著祝福一聲‘新年好’。所有的恩怨情仇都會因為過年而暫停。
就好像傻蛋媽鄙視白家人說的那樣,‘有什麽事不能元宵後再說?偏要觸黴頭。’過年時候吵吵鬧鬧是要被人看不起的,覺得在接下來的一年,他們都要吵鬧不得安寧。
安荔濃很喜歡過年這段時間,然後在日記本上詳細的記錄下石河村過年的習俗。安國邦用遺憾的語氣告訴安荔濃,現在的習俗比十年前少了很多,不能舞獅,不能唱戲。
安荔濃也無語,明明是國粹的大戲,現在卻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糟粕。
“會好起來的。”安荔濃安慰安國邦。
隻是......雖然舞獅會回來,大戲也會回來,但過年的熱鬧還是會慢慢的被時間衝淡,年味越來越淡。
後世的時候,過年不會像現在這麽熱鬧,不能放鞭炮,不能放煙花,很多習俗在時代的發展中被當成糟粕慢慢被遺棄在時間的長河裏。
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的時候,也是一人捧著一個手機在唰唰唰,親人們說了什麽不知道,網上有什麽熱鬧卻一清二楚。
現在不管多冷,大家都會走出門去祝福大家‘新年好’。但後世,不管天氣多好,大家都喜歡宅在家裏,一個人躺在沙發上,捧著手機群發‘新年好’,然後群發紅包。少了幾分熱鬧和喜慶。
“小荔枝,小荔枝。”小夥伴們在窗外大聲喊著安荔濃的名字,讓她一起玩。
安荔濃撇撇嘴,這幾天除了炮仗就沒有別的玩樂,毫不猶豫的拒絕,“不去。”看一群小屁孩炸螞蟻窩,還不如留在家裏整理石河村曾經的過年習俗呢。
“我們找到一個蛇洞,你要不要來看?”
“可能會有冬眠的大水蛇哦。”
想到蛇,安荔濃更要拒絕了。
“不去。不去。”安荔濃塞一顆牛奶糖進嘴巴,朝著外麵大聲喊,“我不去。”
小夥伴們‘嗖’的跑開。
安荔濃抿抿嘴,“已經十多歲了,竟然還玩炮仗。小屁孩。”現在的孩子不像後世那樣有各種各樣的玩具,一個小小的炮仗也能玩得很高興。
商周也出去玩了,安荔濃留在家裏整理從安國邦口中聽到的各種習俗。有什麽習俗是一直保留到幾十年後的?
年夜飯。
好像就隻剩下這一項了。
發紅包,好像都被手機支付代替了。按按手指就能完成,連買紅包的錢都省了。
安荔濃托著腮,看向窗外,聽著外麵時不時傳來的‘砰砰砰’炮仗聲。突然的,安荔濃想起小時候曾經玩過的擲炮,把小炮仗用力摔在地上,就會‘碰’的一聲,不需要點燃,很安全,很適合女孩子玩。
不過,因為少了點燃這一步驟,少了幾分刺激,並不受男孩子歡迎。當然,相對於擲炮,女孩子們更喜歡煙花。
突然的,有些懷念後世的煙花盛宴了。雖然幾十年後不能放鞭炮,也不能隨便放煙花,但很多地方都會集中放一些經過處理的無汙染的煙花,也有一些城市會放一些電子鞭炮,電子煙花。
電子煙花很美,很絢麗多彩,當然最重要的是無汙染。
以前,安荔濃常常和朋友同事一起吐槽電子煙花太土豪,現在卻有些懷念了。
“小荔枝。”商周站在窗外,輕輕的敲了敲。
“嗯?什麽事?”
“我們抓到一條小水蛇,準備烤肉......”
安荔濃立刻連忙擺擺手,“不看。不吃。”想想就渾身顫抖。
別說蛇,就是黃鱔、泥鰍一類滑溜溜的她都不吃,甚至不敢碰,不敢吃。安荔濃很怕爬行動物,閨蜜常常笑話她連《白蛇傳》都不敢看。
是的。
她就是這麽的矯情,連《白蛇傳》都不敢看。
有段時間,閨蜜很喜歡張曼玉的青蛇,用來當電腦桌麵和手機屏保,被安荔吐槽了一個多月。
商周也知道安荔濃怕蛇,“那我們走了。”商周高高興興的和小夥伴們烤肉去了。一會,商周又跑回來,“小荔枝,我們還抓了幾個老鼠。”
“鐵蛋說,要玩火燒尾巴,你要不要來?”
安荔濃搖搖頭,“不玩。”這些小屁孩,一個比一個調皮。本來有些小大人的商周在石河村的時間長了,也慢慢的融入了石河村的生活,恢複了一個孩子應該有的朝氣活力,還有調皮。
“鐵蛋說很好玩。”
安荔濃還是搖頭,他對小屁孩的遊戲不感興趣。不是炸螞蟻窩,就是挖老鼠洞。當然,還有女孩子的跳格子和跳繩、翻繩,隻是安荔濃奇葩的竟然更不喜歡女孩子的遊戲。
安荔濃整理好石河村的習俗後出門去。雖然才剛過年,但已經能聞到春天的氣息了,路邊的小草已經露出小尖尖,一點點的綠讓人看到了生機勃勃,讓人看到了希望在路上。
安荔濃站在家門口,抬頭看一眼院子裏的楊桃樹,好像一夜間開滿了粉紅色的小花朵兒,微風輕輕吹來,一朵朵小粉紅飄飄揚揚的落下。
院子裏灑滿了粉紅色的小花朵,兩隻母雞在楊桃樹下撲哧撲哧的找吃的。
安荔濃伸伸懶腰,看著遠處冒著小草的田野,想要歌唱一曲《希望的田野》。真好。環境好,空氣好,視野裏的風景更好。
安荔濃悠閑的走出門,看到長輩笑著問好,祝福對方身體健康壽比南山;看到叔叔伯伯,就祝他們新的一年賺更多更多的錢......
隻要安荔濃願意,她就是嘴巴抹了蜜糖的小甜甜。
路過魚塘,看一眼裏麵的魚,可能是最近被小朋友的炮仗禍害得太慘了,無精打采的,好像三魂不見七魄。
有些更是躲藏在魚塘邊的桑枝下,不敢冒頭。
作孽。
好好的小肥魚被嚇得瘦了兩斤。
突然,安荔濃發現魚塘邊上的桑葚竟然開花了,很快又有桑葚吃了。安荔濃碰碰桑枝上的小花,小小的淡黃淡黃的,遠看和枝條融合為一體讓人分不清是花還是枝。近看才發現,桑樹開花,桑枝發芽,一切都在表明:春天來了。
春天來了,小草綠了,小花開了,小鳥嘰嘰喳喳......安荔濃高高興興的走過桑田,然後就看到一群小屁孩正在空蕩蕩的田裏烤肉。
“荔枝姐姐。”傻蛋揮揮手,“吃肉。”
安荔濃搖搖頭,彎腰扯一根酸草放在嘴巴荔嚼,“你們準備玩......”安荔濃沒說完,就看到旁邊的一個小籠子裏竟然有好幾個大老鼠,‘吱吱吱吱’的亂叫著。
“我們要玩火燒尾巴。”
安荔濃對什麽是火燒尾巴不感興趣,她隻是想出來走走,感受一些春天的氣息。像這樣純粹而有明顯的春天氣息,幾十年後在鋼筋水泥中是很難感受到的。
就像很多人說的,春天,是高樓大廈,夏天依然是高樓大廈,秋天、冬天,還是高樓大廈。在外省,還能通過路邊的樹葉來判斷春夏秋冬,但粵省一年四季綠樹幽幽,隻能從掛曆看春夏秋冬。而那時候的春夏秋天,隻有工業糖的味道。
------題外話------
新的一年了,祝小可愛們不管物質還是精神都一年比一年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