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大事?
有大事應該也不需要她一個小屁孩參與啊?能讓她參與的,就不會是什麽大事。不過,既然是老父親呼喚,安荔濃肯定第一時間過去。
原來安國邦和李四叔還有合作社的人正在討論賣酒的事情。
現在,個人不能私下買賣,需要什麽隻能到供銷社,想要賣什麽,也隻能賣給收購站。至於價錢?肯定是不如私人買賣的。
像很多農產品,收購站的收購價格偏低,但供銷社的價錢不僅高還需要票。沒票,就是有錢也買不了。
石河村成立了合作社,主要是為了幫村裏人賣農產品。去年,合作社幫村裏人賣出了不少的艾絨、酸菜、菜幹,讓村裏各家各戶都賺了不少錢,高高興興的過了個豐盛的大肥年。
但今年初開始,很多村、大隊都成立了合作社,也賣起了艾絨、酸菜、菜幹。鎮上、市裏的需求量就這麽大,供過於求,酸菜、菜幹等東西的價錢立刻就下降了一半不止。
“有些大隊刻意降價爭奪訂單。”
石河村的合作社幾乎被人逼到無路可走。
市裏的工廠就那麽幾家,需要發放的福利也不多,各村的合作社都去推銷,人家肯定是選便宜的買。
別人的價錢一降再降,石河村降不降?
降的話,心裏不平衡,不舒服。不降的話,賣不出去,愧對村裏人的期望。
怎麽辦?
“賣酸菜、鹹菜的合作社越來越多,市裏各大工廠的負責人看到我們就擺手......鎮上、市裏的供銷社也吃不下,市裏工廠也不需要......繼續下去,即使降價也賣不出去。”
但大家去年看到酸菜、菜幹能賺錢後,今年就做了很多,一壇一壇的正堆放在村委會。要是賣不出去,村裏人得多失望?
醃製酸菜也需要鹽,需要投入。
合作社的人急了,找安國邦想辦法。但安國邦也沒有辦法,隻能問問寶貝女兒。
安荔濃有什麽辦法?
“隻能往外麵走。”雖然市裏的工廠需求已經飽和,但省城呢?附近市,附近省呢?更遠的市,更遠的省呢?
南方冬天不缺菜,但北方的冬天呢?也不缺嗎?
合作社的人愣住了,“外省?北方?”他們還真沒想過要走這麽遠,好像也沒有膽量走這麽遠。
到市裏,就已經耗盡了他們全部的勇氣。
“酒呢?”
相對於酸菜、菜幹遭到別的村別的大隊的降價打擊,酒就沒有這方麵的壓力。不是所有村所有大隊都有會釀酒的人,即使會釀酒也比不上安九爺的手藝。
如果說酸菜、菜幹是供過於求,那酒就是供不應求。
“其實,酒也有一個小問題。”
大家看向郭杜鵑。
郭杜鵑不好意思的抿抿嘴,“我覺得供銷社的人不積極,甚至有些......”郭杜鵑皺著眉頭,一時想不起用個什麽詞合適。
“就是不用心,不認真,不放在心上,很隨意。”
安荔濃:“懈怠。”
“對。就是懈怠。”郭杜鵑不好意思的紅了臉,她的文化水平還需要提高。
“我不止一次的看到供銷社的人對想要買酒的人說‘愛買不買’‘買不起就拉倒’‘窮逼有什麽資格喝酒?’......有時候,還會把我們的酒說成是其他村的......供銷社的銷售量很少,還不如國營飯店用得多。”
雖然很多人都說這是供銷社的特色,裏麵的員工高高在上好像高人一等習慣用鼻孔看人,但郭杜鵑覺得這不對,這會影響到他們的酒的銷售。
安荔濃點點頭,“的確會影響到酒的銷售量。”
但人家有工作,還是一份舒適福利好的工作,有高人一等的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這個時代的工作是父傳子傳孫,隻要不犯原則上的錯誤,不管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如何,工作都是穩妥的。
一份工作,絕對是人人羨慕的傳家寶。
有工作,不管是娶媳婦還是嫁人,選擇都會更多更好。所以,心態、姿態放高也是能理解的。工作鄙視鏈,不管是現在還是後世都有,金領鄙視白領,白領鄙視藍領,然後有工作的鄙視沒有工作的。
能理解。
但如果這份高姿態影響到了石河村的利益,那肯定就不能體諒了。
郭杜鵑很無奈,“就沒有什麽辦法嗎?”
安國邦搖搖頭,還真沒有什麽辦法,他們的酒賣給供銷社,然後供銷社再賣給別人。供銷社不在乎能賣出多少,因為賣出多少都和供銷社沒有關係,他們領取的工資不會變,福利也不會變。
這個時代的人沒有服務意識,愛買不買,不買他們還更高興,樂得清閑。
能賣出多少東西不重要,自己高興就好。心情不好,別人要買酒,他們還不願意賣。不高興了,可以對上門的人懟一聲,‘不買就滾。’再沒有禮貌些,還會鄙視一句,‘窮鬼。’
“我們把酒賣給供銷社,至於他們怎麽賣,和我們沒有關係。”他們要是敢嗶嗶,供銷社可能會直接撤了他們的酒。
安荔濃想了想,“我們能不能換一個方式。”
“嗯?”大家瞬間提起精神,眼神急切又期待的看向安荔濃。別看安荔濃年紀小,但每次提出的意見都讓人眼前一亮。
村裏人對她多少有幾分信服。
“我們的酒不賣給供銷社,我們在供銷社租一個櫃台賣酒,但賣酒的人我們村出,我們不需要供銷社的工資、福利......我們給賣酒的人提成,賣出得越多工資就越高福利越好......如果供銷社不同意,我們也可以偷偷給賣酒的人提成,同樣是賣出得越多提成就越高......有好處在,相信他們也會用心下功夫賣酒。不過,我覺得還是租個櫃台更方便,因為這樣我們賣出多少酒都和供銷社沒有關係,隻要每個月給一定的租金就好。”
“好主意。”郭杜鵑覺得這個辦法好,很好,非常好,“我們村的人肯定會努力賣酒的。”因為賣出的酒越多,他們村賺的錢就越多,他們各家各戶分到的錢也就越多。
安國邦和安四叔對視一眼,都覺得這個主意好。
“我試試。”安國邦決定去找供銷社的人談談,“公社、鎮上、市裏的供銷社,我都去談談。我現在就出發......”
安荔濃趕緊拉住說風就是雨的老父親,“爸,你要先去了解一個櫃台大概多少租金合適。”
這樣直愣愣的去問,人家供銷社即使同意也肯定會把租金往高裏開。到時候,他們即使討價還價也會落於下風。
“我們要有理有據。一個供銷社這麽大,肯定有好的地方和不好的角落,我們是選別人一進門就能看到的好地方,還是無人問津的角落?好地方需要多少租金?偏角小落又需要多少租金?”
“我們要看好的櫃台一天能賣出多少東西,大概賺多少錢?不好的角落一天又能賣出多少東西,賺多少錢?我們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對比,從而判斷這個地方多少租金合適。”
“如果供銷社想要獅子大開口,我們也能有理有據的反駁,然後給出自己的心裏價位。討價還價是雙方的,是有來有往的,而不是我們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知道,就聽著對方獅子大開口,然後蒼白的說‘不能,太貴。’這樣不叫討價還價,這叫找虐。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知己知彼才是討價還價的前提。清河鎮的供銷社和市裏的供銷社的租金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安四叔點點頭,“小荔枝很聰明。”最重要的是她見多識廣。
聽到別人誇讚安荔濃,安國邦立刻驕傲的挺直胸膛,這是他女兒,是他的驕傲。
“爸,你讓人了解一下,然後大家再商量大概給什麽價位的租金好。確定一個範圍,然後再找供銷社的人談......”
“好。”安國邦抬手揉揉安荔濃的頭,“真好。”
安四叔看著一臉驕傲的安國邦,也想說一句‘真好’。
看著大家信服的眼神,安荔濃不好意思的捏捏耳朵。
“小荔枝,除了在供銷社租個櫃台,還有沒有其他辦法能增加酒和酸菜等東西的銷量?酸菜、鹹菜、菜幹,人人都會做,但酒應該隻有我們村有。”
安四叔歎口氣,“還想著多賺錢明年能修路呢。”
“我想想。”
想要在72年賺錢,還真不容易,她還好好的想一想。
------題外話------
小可愛們,情人節快樂。
有情人的要快樂,沒有情人的更要快樂。
有大事應該也不需要她一個小屁孩參與啊?能讓她參與的,就不會是什麽大事。不過,既然是老父親呼喚,安荔濃肯定第一時間過去。
原來安國邦和李四叔還有合作社的人正在討論賣酒的事情。
現在,個人不能私下買賣,需要什麽隻能到供銷社,想要賣什麽,也隻能賣給收購站。至於價錢?肯定是不如私人買賣的。
像很多農產品,收購站的收購價格偏低,但供銷社的價錢不僅高還需要票。沒票,就是有錢也買不了。
石河村成立了合作社,主要是為了幫村裏人賣農產品。去年,合作社幫村裏人賣出了不少的艾絨、酸菜、菜幹,讓村裏各家各戶都賺了不少錢,高高興興的過了個豐盛的大肥年。
但今年初開始,很多村、大隊都成立了合作社,也賣起了艾絨、酸菜、菜幹。鎮上、市裏的需求量就這麽大,供過於求,酸菜、菜幹等東西的價錢立刻就下降了一半不止。
“有些大隊刻意降價爭奪訂單。”
石河村的合作社幾乎被人逼到無路可走。
市裏的工廠就那麽幾家,需要發放的福利也不多,各村的合作社都去推銷,人家肯定是選便宜的買。
別人的價錢一降再降,石河村降不降?
降的話,心裏不平衡,不舒服。不降的話,賣不出去,愧對村裏人的期望。
怎麽辦?
“賣酸菜、鹹菜的合作社越來越多,市裏各大工廠的負責人看到我們就擺手......鎮上、市裏的供銷社也吃不下,市裏工廠也不需要......繼續下去,即使降價也賣不出去。”
但大家去年看到酸菜、菜幹能賺錢後,今年就做了很多,一壇一壇的正堆放在村委會。要是賣不出去,村裏人得多失望?
醃製酸菜也需要鹽,需要投入。
合作社的人急了,找安國邦想辦法。但安國邦也沒有辦法,隻能問問寶貝女兒。
安荔濃有什麽辦法?
“隻能往外麵走。”雖然市裏的工廠需求已經飽和,但省城呢?附近市,附近省呢?更遠的市,更遠的省呢?
南方冬天不缺菜,但北方的冬天呢?也不缺嗎?
合作社的人愣住了,“外省?北方?”他們還真沒想過要走這麽遠,好像也沒有膽量走這麽遠。
到市裏,就已經耗盡了他們全部的勇氣。
“酒呢?”
相對於酸菜、菜幹遭到別的村別的大隊的降價打擊,酒就沒有這方麵的壓力。不是所有村所有大隊都有會釀酒的人,即使會釀酒也比不上安九爺的手藝。
如果說酸菜、菜幹是供過於求,那酒就是供不應求。
“其實,酒也有一個小問題。”
大家看向郭杜鵑。
郭杜鵑不好意思的抿抿嘴,“我覺得供銷社的人不積極,甚至有些......”郭杜鵑皺著眉頭,一時想不起用個什麽詞合適。
“就是不用心,不認真,不放在心上,很隨意。”
安荔濃:“懈怠。”
“對。就是懈怠。”郭杜鵑不好意思的紅了臉,她的文化水平還需要提高。
“我不止一次的看到供銷社的人對想要買酒的人說‘愛買不買’‘買不起就拉倒’‘窮逼有什麽資格喝酒?’......有時候,還會把我們的酒說成是其他村的......供銷社的銷售量很少,還不如國營飯店用得多。”
雖然很多人都說這是供銷社的特色,裏麵的員工高高在上好像高人一等習慣用鼻孔看人,但郭杜鵑覺得這不對,這會影響到他們的酒的銷售。
安荔濃點點頭,“的確會影響到酒的銷售量。”
但人家有工作,還是一份舒適福利好的工作,有高人一等的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這個時代的工作是父傳子傳孫,隻要不犯原則上的錯誤,不管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如何,工作都是穩妥的。
一份工作,絕對是人人羨慕的傳家寶。
有工作,不管是娶媳婦還是嫁人,選擇都會更多更好。所以,心態、姿態放高也是能理解的。工作鄙視鏈,不管是現在還是後世都有,金領鄙視白領,白領鄙視藍領,然後有工作的鄙視沒有工作的。
能理解。
但如果這份高姿態影響到了石河村的利益,那肯定就不能體諒了。
郭杜鵑很無奈,“就沒有什麽辦法嗎?”
安國邦搖搖頭,還真沒有什麽辦法,他們的酒賣給供銷社,然後供銷社再賣給別人。供銷社不在乎能賣出多少,因為賣出多少都和供銷社沒有關係,他們領取的工資不會變,福利也不會變。
這個時代的人沒有服務意識,愛買不買,不買他們還更高興,樂得清閑。
能賣出多少東西不重要,自己高興就好。心情不好,別人要買酒,他們還不願意賣。不高興了,可以對上門的人懟一聲,‘不買就滾。’再沒有禮貌些,還會鄙視一句,‘窮鬼。’
“我們把酒賣給供銷社,至於他們怎麽賣,和我們沒有關係。”他們要是敢嗶嗶,供銷社可能會直接撤了他們的酒。
安荔濃想了想,“我們能不能換一個方式。”
“嗯?”大家瞬間提起精神,眼神急切又期待的看向安荔濃。別看安荔濃年紀小,但每次提出的意見都讓人眼前一亮。
村裏人對她多少有幾分信服。
“我們的酒不賣給供銷社,我們在供銷社租一個櫃台賣酒,但賣酒的人我們村出,我們不需要供銷社的工資、福利......我們給賣酒的人提成,賣出得越多工資就越高福利越好......如果供銷社不同意,我們也可以偷偷給賣酒的人提成,同樣是賣出得越多提成就越高......有好處在,相信他們也會用心下功夫賣酒。不過,我覺得還是租個櫃台更方便,因為這樣我們賣出多少酒都和供銷社沒有關係,隻要每個月給一定的租金就好。”
“好主意。”郭杜鵑覺得這個辦法好,很好,非常好,“我們村的人肯定會努力賣酒的。”因為賣出的酒越多,他們村賺的錢就越多,他們各家各戶分到的錢也就越多。
安國邦和安四叔對視一眼,都覺得這個主意好。
“我試試。”安國邦決定去找供銷社的人談談,“公社、鎮上、市裏的供銷社,我都去談談。我現在就出發......”
安荔濃趕緊拉住說風就是雨的老父親,“爸,你要先去了解一個櫃台大概多少租金合適。”
這樣直愣愣的去問,人家供銷社即使同意也肯定會把租金往高裏開。到時候,他們即使討價還價也會落於下風。
“我們要有理有據。一個供銷社這麽大,肯定有好的地方和不好的角落,我們是選別人一進門就能看到的好地方,還是無人問津的角落?好地方需要多少租金?偏角小落又需要多少租金?”
“我們要看好的櫃台一天能賣出多少東西,大概賺多少錢?不好的角落一天又能賣出多少東西,賺多少錢?我們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對比,從而判斷這個地方多少租金合適。”
“如果供銷社想要獅子大開口,我們也能有理有據的反駁,然後給出自己的心裏價位。討價還價是雙方的,是有來有往的,而不是我們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知道,就聽著對方獅子大開口,然後蒼白的說‘不能,太貴。’這樣不叫討價還價,這叫找虐。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知己知彼才是討價還價的前提。清河鎮的供銷社和市裏的供銷社的租金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安四叔點點頭,“小荔枝很聰明。”最重要的是她見多識廣。
聽到別人誇讚安荔濃,安國邦立刻驕傲的挺直胸膛,這是他女兒,是他的驕傲。
“爸,你讓人了解一下,然後大家再商量大概給什麽價位的租金好。確定一個範圍,然後再找供銷社的人談......”
“好。”安國邦抬手揉揉安荔濃的頭,“真好。”
安四叔看著一臉驕傲的安國邦,也想說一句‘真好’。
看著大家信服的眼神,安荔濃不好意思的捏捏耳朵。
“小荔枝,除了在供銷社租個櫃台,還有沒有其他辦法能增加酒和酸菜等東西的銷量?酸菜、鹹菜、菜幹,人人都會做,但酒應該隻有我們村有。”
安四叔歎口氣,“還想著多賺錢明年能修路呢。”
“我想想。”
想要在72年賺錢,還真不容易,她還好好的想一想。
------題外話------
小可愛們,情人節快樂。
有情人的要快樂,沒有情人的更要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