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朝的開國皇後呂雉,小名娥姁,她嫁給了大漢開國皇帝劉邦。她有一個妹妹呂媭,嫁給了名將樊噲。


    呂雉少年時隨父親呂太公因避仇來到沛縣,縣令本與呂太公是朋友,當即招待他們全家飲宴,並請了縣中一些頭麵人士相陪作客。自然,赴宴者也不會空手而來,總是帶了一些賀禮的,而酒宴上的座次,也按照送禮的多少而進行排列。酒宴正進行到一半,忽然一陣喧鬧之聲,過了一會兒,縣令來道歉說,他手下的一名泗水亭長劉季(或叫劉三兒)的,沒有送禮,卻開了一個空頭禮單,坐上了首席。


    這個劉三兒,就是後來的漢高祖劉邦。當時他的為人處境,可能如《高祖還鄉》那支套曲中描繪的情景:“曾在俺莊東住,也曾與我喂牛切草,拽犋扶鋤。 春采了俺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換田契強秤了麻三秤,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劉三兒平時喜歡與殺豬、屠狗之輩酗酒鬧事,既窮且無賴,混吃混喝,無以養家。像這等性情之人,太平日子裏是被平常人家嫌惡的對象,斷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佳婿人選。


    此次縣令招待客人呂太公,酒宴甚為豐盛。劉三兒垂涎三尺,但是因為身無分文送不起禮,索性放潑了膽子寫一份空頭禮單送出去,拚著事後被發現挨一頓打,先混一頓酒肉吃再說。若是換了別人,也早被叉出去打一頓了,但是今天的主人是呂太公,也就是呂雉的父親,他阻止了縣令的怒氣,並把劉三兒請了上座,親自與他對話。


    由此,劉三兒的生活發生了變化——他有了一個妻子。


    太平盛世的人們,嫁女嫁一個忠厚老實的人,好生安分過日子自然是再好不過。但是若逢亂世,老實是無用的代表,忠厚是被欺的象征。沛縣的人們大約經曆無多,因此大夥兒打的還是安分過日子的念頭。但是據史書記載,此番呂太公是因為避仇而移居沛縣,這樣經曆過世事的人,自然有幾分算計和遠見。隻不過他的見識押的不是女兒的幸福,而是前途。


    在一個安分百姓不得安生的亂世之中,倒是像劉三兒這樣的潑皮無賴是吃得開的。亂世腦袋都沒有了還過什麽日子?呂太公的眼光很長遠,秦人暴政,亂世將至,家族中得有幾個狠角色,才能夠安身立命。於是,呂太公先是把大女兒呂雉嫁給混混劉三兒,又把小女呂媭嫁了個殺狗的樊噲。


    劉三兒的父母,很為這個混賬兒子犯愁,他不像兩個哥哥一個弟弟一樣肯下地幹活,每天喝酒吃肉沒個安生。如今年近四十,誰知道他竟然騙到了一個媳婦回來,因此他們對這個新媳婦大為歡迎,指望這個新媳婦能夠讓浪子回頭,安分過日子。


    若以為婚姻生活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本性,那便是大錯特錯了。結了婚之後的劉三兒依然不改本性,和狐朋狗友鬼混,酗酒打架,賭博欠賬,呂雉不但要下地種田、燒飯洗衣,還要奉養老人、生兒育女,而劉三兒卻永遠在她需要的時候不見蹤影。她還不如嫁給了賣狗肉的樊噲的妹妹呂媭,樊噲雖然和劉三兒是同類,但至少還會帶回家一斤半斤的狗肉來給妻子打打牙祭。


    若是換成一般的姑娘,恐怕早就受不了要打離婚了,當時可不是朱熹所謂從一而終的年代。同為漢代,有朱買臣的妻子嫌棄他不能養家棄他而去,漢武帝的媽王娡也是嫌棄丈夫金王孫不夠出息而另嫁漢景帝……但是呂雉卻樂天知命地過起了這樣的日子,她不但生下了一對兒女,同時對劉三兒的酒肉朋友亦是大方招待,令得諸人對這位大嫂感佩不已,以至於在後來呂雉遭遇太子廢立危機之時,眾兄弟皆是力保這位大嫂,使得劉邦無可奈何。


    在以後的日子裏,劉邦在一次酒醉後放走囚徒而逃亡,守在家中養兒育女的呂雉卻被牽連入獄,受盡牢獄之苦。後來被釋放出獄之後,呂雉不但要撐起整個家的重擔來,還要應付上門的官差滋擾,還得偷偷地帶衣物和糧食長途跋涉到深山裏送給劉邦。這個時候,她還是一個很好的妻子,但是,一年一年地獨自麵對風雨,她漸漸變得強韌。


    父係社會,大抵每一個女人在起初的時候,都是一朵花兒。但是如果她發現,應當充當大樹角色的男人並不能夠為她所倚仗,而她已經置身風雨戰場,那麽她不想被毀滅,就隻好自己迅速成長為大樹,來抵抗風雨。尤其是,還有需要她來保護的小花小草時,她更是迅速成長為參天大樹。


    在沼澤地裏避風頭的劉邦等到了機會,陳勝吳廣起義,天下響應,群雄逐鹿。劉邦乘機起事,率眾進入沛縣,被擁立為沛公,這個時期,劉三兒正式定名為劉邦,夫人呂雉開始為人所知。


    剛起事時的劉邦,還未脫混混習氣。範增後來對劉邦的描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原是事實。劉邦乍一暴發,便擁美姬,對於共同創業的原配呂雉的傷害,怕是極深的。


    呂雉於此時,隻有將內心所有的感情投向她的子女,用盡她全部的力量去保護他們。若幹年前,有人說過一句話:“女人雖弱,為母則強。”當妻子呂雉變成母親呂雉的時候,她甚至會長出利齒尖爪來,像一隻母狼一樣,將企圖傷害她孩子的任何威脅毫不猶豫地撕碎。


    公元前205年,劉邦為項羽所敗,呂雉和劉邦的父親被俘,做了兩年的人質,公元前203年秋,呂雉歸漢後,留守關中。劉邦稱帝後,因呂氏家族擁立之功極大,呂雉被立為皇後,子劉盈為太子。


    就在楚漢戰爭結束之後,劉邦登上了至高無上的寶座,呂雉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終於和自己的一子一女生活在一起時,她以為一切苦難可以結束。她卻不知道,她要麵對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後宮如同古羅馬的競技場,女人們被放置於其中,便不由自主地自相殘殺,以求活下去的機會。你不殺人,就會被殺。


    做了皇帝的劉邦,不再有奔波之苦,生死之懼,這才開始享受他的人生。無從想象他從前是否有過愛情與親情,他可以在城頭看著城下的生父和妻子快要被項羽活活烹煮時笑嘻嘻地說煮好時分我一杯羹,也可以在逃難的時候為了減輕馬車的重量兩次把親生的兒女劉盈和魯元公主親手推下馬車。


    現在,他不用麵對困境了,所以,他忽然有了閑情逸致去開始他的愛情和親情。可惜,不是對著因他而受盡磨難的發妻和長子,而是新歡。


    來自定陶的戚姬年輕美貌,她生的兒子如意活潑可愛。公平地說,沒有經曆苦難的女人,她的嘴角沒有苦澀,眼睛活潑跳躍,笑聲如銀鈴一般清脆,她以她的年輕天真而得到任性的權力。不僅僅是容貌的問題,不僅僅是年輕和年老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喜新厭舊的問題。


    這樣一個女人,她遇見劉邦時,劉邦已經是漢王,然後是皇帝,她幾乎可以相信劉邦生下來就是駕著五彩祥雲,披著黃金龍袍的皇帝。這樣一個女人,讓男人在她麵前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是天生王者,無所不能。而呂雉的眼睛,見證過劉邦被他父親掄著大棍子打要她來勸解,見證過劉邦欠一屁股酒賬要她來還,見證過劉邦躲在大沼澤裏急切地等她來送飯,見證過劉邦麵不改色地和仇人商量怎麽分吃自家老爹老婆的肉,見證過這位將來的皇帝曾經為了逃難把幼子推下馬車……劉邦在這樣一雙隱忍的眼睛前麵,沒有底氣。


    你是男人,你選擇愛哪個女人?不要跟我說良心,在那樣的年代,不先把自己的良心喂給狗吃掉的人,做不成皇帝。項羽還保留了一點點,所以他敗了。劉邦早在這麽多年的戰爭中,把這些累贅給丟光了。


    無知者無畏,戚姬作為年輕美麗而受嬌寵的女人,理直氣壯地自認為,既然她是皇帝最愛的女人,那麽她就該理所當然地取代那個年華已去的呂雉而成為帝國的皇後,而她的兒子,也應該取代劉盈而成為太子。


    《史記》上對此隻有一句話:“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呂後年長,常留守,希見上,益疏。”


    懷有戚姬這種想法的,大有人在。便是現在亦常見年輕女性理直氣壯地大談自己與有婦之夫的情事,認為一個女人不能夠令丈夫賞心悅目,便再沒有占據原配位置的權力,而要讓位於新人。夫妻感情義務和女人的年紀容貌及尊嚴自我都可以物化、商品化,讓男人們像在菜市場買鹹魚一樣,貨比三家從容挑揀。


    劉邦當然很高興享受和縱容這種競爭,他甚至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時不時地抱著戚姬所生的兒子如意扮演慈父角色:“唉,隻有如意才最像是我的兒子呀!”


    呂雉所生的兒子劉盈的確不像劉邦,他看到劉邦這個父親就如避貓鼠一樣,怕得要命。無論是誰,年幼逃難時,後麵追兵趕來,本來就怕得狠了,忽然看到父親麵目猙獰地說:“把這兩個小崽子踢出去馬車就能夠跑得快些了!”然後他和姐姐就被親生父親親手推下去,丟給後麵追來的項羽兵馬。就這樣先後被推下去兩次,若不是後麵的臣子們趕上來搶救,他現在根本不可能再站到父親麵前。


    童年所受的創傷陰影太大,劉盈每次看到父親時都忍不住心裏頭發毛,愛不起來,親近不起來,縮手縮腳的,一看到父親走近就本能地心裏打哆嗦。


    劉邦看到劉盈這副樣子就恨不得再踹上一腳,反之,天真可愛的劉如意,看到父親就會開心地撲過來,撒個嬌,因為如同他的母親一樣,他從來沒有看到過劉邦的負麵形象。


    戚姬有了劉邦這種有意無意的縱容、撐腰,就會有人給她出主意,野心自然膨脹。所謂手握凶器殺心自起,哪怕戚姬是個蔓藤一樣的弱女子,她也敢向皇後呂雉動刀子。


    朝中的大臣,從來都不可能是鐵板一塊統一立場,有呂後自有呂後黨,有戚姬自然也會有戚派臣子。


    怎麽樣扳倒呂後?她身上沒錯就從她兒子身上找錯,她不犯錯就逼她犯錯,一個人要存心對另外一個人生事,哪裏找不出理由和辦法來?


    第一次是針對魯元公主。


    魯元公主的丈夫趙王張敖被誣謀反,雖未殺成,卻被劉邦削去張敖趙王之爵,然後把這塊最肥美的趙國封地送給了戚姬的愛子如意。很叫人懷疑這整個過程,是否就是戚姬要把魯元公主丈夫的封地,奪過來給自己的愛子,為此不惜要除去張敖性命?


    第二次是針對太子劉盈。


    呂雉母子是一體的,多年來呂雉謹言慎行,勞苦功高,要廢後劉邦還真找不出理由來,難道說隻是因為她老了?還是他喜歡上年輕漂亮的女人了?這些都不是能夠拿到桌麵上來的理由。唯一的理由是劉盈,說他太懦弱,說他沒有能力執掌一個帝國。劉邦召集文武大臣商議此事,以太子無能為由要改立如意為太子。


    第三次還是針對魯元公主。


    戚夫人居然要把已經嫁人並生子的魯元公主送到匈奴去和親,要她拋夫棄子嫁到蠻夷?無從得知她是怎麽生出來的這個主意,或許是為了要傷害呂雉,讓她在痛苦中失去理智出現差錯?


    第四次還是針對劉盈。


    當時京布謀反,劉邦本要親自領兵,戚姬出主意讓劉盈代父出征,誰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京布是個身經百戰的大將,而劉盈是個從來沒上過戰場的人,一旦戰敗莫說有性命危險,就是活著回來也是有罪,正可以借此廢除太子之位由如意取而代之。


    對於呂雉來說,像戚姬這樣的年輕女子,搶去她的丈夫,覬覦她的後位,對她玩弄的種種爭寵手段,還在她勉強忍受的範圍之內,但是接二連三地將黑手伸向她的心肝寶貝兒女,則是絕不可恕的。這或可解釋她為什麽在劉邦死後放過薄姬、管姬等情敵,讓她們回兒子的封地去享受封國太後的榮耀和權力,卻獨獨不肯放過傷害過她兒女的戚姬。


    對於呂雉來說,當她看到劉邦在逃跑時,將親生骨肉一個個推下馬車以減輕負擔時,她知道她的孩子隻有她自己才會去保護,也隻有她自己才能去保護。她不能不逼著自己強大,強大到可以保護自己孩子的安全。


    對於戚姬接二連三的進攻,為了保住自己和一對兒女,她什麽事都可以做得出,什麽屈辱都可以受得下,怎樣折膝都可以。


    第一次,她在猝不及防之下,隻能積極奔走隻求保住張敖的性命,把趙國奉送給戚姬的兒子如意,就能把魯元公主接到自己的身邊好好保護。


    第二次,劉邦要廢太子劉盈,她隻得求助於朝中文武大臣們,好在古時候的舊臣們總有一種強烈的新舊意識,像晉文公重耳一得以回國登基就高興地把舊衣服扔掉了,結果引起舊臣們嚴重的憂患意識,認為重耳潛意識存在著也要像扔舊衣服一樣把他們給扔掉的心理,害得重耳重新把那堆破衣服撿回來供得高高的。衣服尚如此,何況人乎,一個人連自己的發妻骨肉都可以拋棄,這比扔掉舊衣服更加加重了老臣們的憂慮,所以他們無論如果也要保住呂後母子,這同樣也說明了,呂雉平時在老臣們心中的人望如何。因為禦史大夫周昌在朝堂上力保劉盈,所以呂雉不惜以皇後之尊向周昌跪拜磕頭致謝。呂雉恩怨分明,在此後周昌轉到她的對立麵力保趙王如意時,她也記得當日恩情,從未問罪周昌。


    第三次,為了救魯元公主,她整夜地跪在劉邦麵前,哀哭訴往事,十幾年來的夫妻之情、骨肉之情,終於打動了劉邦,放過了魯元公主。


    第四次,則是呂雉運用她多年的政治遠見和手段,給劉邦做了一個可行性分析報告。不管劉邦出於什麽目的,對於出戰京布這種大事,萬不可意氣用事。若讓劉盈出戰,劉盈若是輸了,輸掉的不隻是他一個人,甚至有可能是劉邦用前半生打下來的大漢江山。劉邦或許會被戚姬這樣年輕美麗的女子一個撒嬌弄得神誌昏亂,但是同樣也會在呂雉極具理智的分析下恢複一些神誌。這話,他聽進去了。


    對於這樣接二連三的攻擊,呂雉知道自己母子三人的命運掌握在劉邦的手中,而現在憑著夫妻之情、父子之情,已經無法打動劉邦,憑著自己曆盡滄桑的容顏,亦是無法留住劉邦的心。想要取悅已經冷落她多年的劉邦,隻有憑借著自己在政治上能夠輔佐他,替他出主意,下決斷,甚至是——替他殺他想殺又不能親手殺的人,讓自己的手替他染血。


    劉邦想殺的人是韓信,韓信功高震主,不可殺他的理由是“功高”,必殺他的理由是“震主”。呂雉主動請纓要為劉邦解除這一隱憂時,既出乎劉邦意外又令得他如釋重負。他按著呂雉的部署,宣布外出巡視,把朝中事務全部交給皇後。然後,等他回來時,呂雉向他匯報,韓信已經除去。劉邦不禁對這個妻子的能力和智慧刮目相看,從此更為倚重。


    他不知道的是,這對呂雉意味著什麽,對他自己又意味著什麽。從此他手中的權力天平,已經悄悄地滑向呂雉了。


    呂雉在這一役中,收服了宰相蕭何,也收服了朝中文武大臣的心。本有一些牆頭草看著戚姬受寵,呂後失寵,已經起了動搖之意,但是韓信的人頭,駭破了所有人的膽。一個連韓信都敢殺的人,誰敢做她的敵人?


    呂雉達到了她的目的,從韓信的人頭落地的那一刻起,戚姬這個名字注定要成為過往!


    此後,呂雉輔佐劉邦平定了各路諸侯後,那些過往被亂紛紛朝政暫時掩蓋著的矛盾又立刻凸現出來。皇儲之爭,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


    而諸侯王一一被誅滅,劉邦覺得河清海晏,此時皇後呂雉在劉邦出征時安定朝綱,在他猶豫時幫他下決斷的作用已經無足輕重,那種沉穩如山的女人已經不再為他所需要了。


    他又回到了戚姬的懷抱裏,看著她的撒嬌,聽著她的哭泣,對於自己未能夠兌現在這個小女人麵前的承諾而羞愧。廢立太子的事,又擺到了他的議程上。


    這一天夜裏,風雨如晦,呂雉親至謀士張良的府中,問計於張良。此後不久,在宮中的一次盛宴上,也正是劉邦在戚姬的苦求下,正式下定決心要廢除太子劉盈的時候,劉盈翩然出現,後麵跟著四位白發蒼蒼的老人。


    劉邦心中生疑,一問才知道這四人竟然是當世聞名的商山四皓。劉邦這一驚非同小可,商山四皓是名震天下的四個隱士,自己多方派人去請竟然請不到,不料這四人卻已經站在了劉盈的身後?


    這一頓宴席吃得劉邦食難下咽,回到內宮時,已經臉色灰白,知道自己這一戰,已經徹底地輸了。毫不知情的戚姬抱著如意還要來撒嬌問他,事情辦得怎麽樣了,不料卻是生平第一次看到,大漢開國皇帝劉邦的臉上,露出了悲涼的神情。


    戚姬被嚇壞了,她使盡所有的辦法,卻隻能夠從劉邦的口中聽到這樣一句話:“太子羽翼已成,不可廢除了!”


    在戚姬的淚眼和歌舞中,劉邦卻隻能是吟唱著:“鴻鵠高飛,一舉千裏。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這一戰他已經輸了,既然輸了,就無謂再作其餘徒勞之事。他做出了輸的表態,不顧戚姬的哭泣,下令讓年幼的如意立刻到封地趙國去赴任,亦是向群臣表明,廢立太子之議,就此結束。


    這當然不是因為商山四皓這四個老頭子有多大的力量。這種隱士對於帝王來說,猶如盛宴上裝點的蘿卜雕花,裝飾作用大於實際功用。請他們出來,猶如後世趙匡胤利用華山陳摶一樣,表示現在太平盛世真的到了,你看連這樣的老隱士都出來登台走秀了,僅此而已。


    但是劉邦卻從商山四皓的出現,才真正感覺到他的對手,他的妻子羽翼已成。商山四皓再怎麽樣矯情,到底還是被請出來了,這並不是因為劉盈一夜之間忽然發掘出了他所不知道的能力。他這兒子有多少底氣他還不知道?劉盈之所以能夠做到,隻不過是用對了方法。劉盈的背後有一批聰明人在幫他做事,如果這些人忠於劉邦,把辦法提供出來,那麽,如意照樣能夠把這四個老頭兒給請出來。


    誰給呂雉出請來商山四皓的主意?誰給呂雉跑腿牽線?誰給劉盈一步步策劃行動指南?這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需要一批人去做,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瞞著皇帝做成這樣一件事,這麽多朝中的大臣,替皇後辦事出力,居然比給皇帝辦事還要用心還要賣力!


    這,才是真正讓劉邦覺得恐懼,覺得悲涼的事實!


    直到這個時候,劉邦才忽然如夢初醒,回顧這些年來一直被他忽視的事實。朝中上下,曾經是猛將如雲,謀臣如雲。但是這些年來,能夠威脅到皇位的大將們,已經被他一一翦除了。呂雉多年來一直鎮守朝中,在內有她的兩個哥哥周呂侯呂澤和建成侯呂釋之掌握京中軍權,在外有她的妹夫名將樊噲手握重兵,以及大量開國時立下戰功的呂氏族人在軍中、朝中占據要職。謀士方麵,商山四皓事件,隱隱可見張良的身影;誅殺韓信事件中,蕭何已經站在了呂雉的身後。


    呂雉羽翼已成,她的力量已經強大到他動不了。“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她的勢力已經形成,我無可奈何,雖然有再多的主意手段,也已經無所施展了。


    一代開國之君,到了最後,竟然發現了自己無能為力,這是不是一種英雄末路的悲哀?


    他現在的想法,已經不再是身為帝王的隨心所欲了,而是——如何在已經變得強大的妻子麵前,保全他所愛的女人和孩子。


    他派了周昌去做趙國的宰相、如意的保護人,因為周昌是一個極強悍的人,而且又曾經有恩於呂雉母子。他有足夠的強悍和智慧保護如意免受呂雉的傷害。


    同樣是他的骨肉,當年他曾經兩次親自把魯元公主和劉盈推下馬車,送入死地。而此時,他卻用一種萬分小心的布置,去安頓他的愛子如意。


    至於戚姬,隻要有如意在,戚姬不會有生命危險。劉邦想得很周到,他安排好了這一切,開始和呂雉作最後一次的交手。或許這一夜,他在長樂宮中,撥出了當年征戰沙場的寶劍,輕彈著寶劍,聽著寶劍發出微微龍吟之聲。


    劉邦秘密召見了謀士陳平,這陳平非同凡人,是僅次於張良的謀士,據說大漢立國,張良獻策六,陳平獻策四。劉邦征匈奴白登被圍,全憑陳平之計得以脫身;韓信功高天下,陳平獻計使得劉邦輕易收其兵權,貶其王爵。


    商山四皓等事件,使得劉邦不敢再信任張良、蕭何,那麽能夠用的頂級謀士,隻有陳平。他對陳平下了一道密旨:“立刻傳檄到燕地,罷樊噲軍權,叫在代地的周勃立刻兼領燕地樊噲軍隊,並當場斬殺樊噲。”


    陳平沒有其他話,立刻受命並自告奮勇:“此事不可托於別人,隻有臣親自去才能夠有用。”


    陳平是怎麽去執行這件事的呢?他在路上慢慢吞吞地走了很久很久,看到呂雉居然還沒有派人追上他去,居然讓他順利地到了燕地。這真是無可再拖了,於是他幹脆告訴周勃,這件事起因如何如何,我們應該如何如何。頂級謀士的腦筋口才,武將周勃如何能夠比得上,立刻他說什麽是什麽。於是兩人再到樊噲軍中,再對樊噲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地談了話,於是樊噲同誌高高興興地坐上象征性的囚車,跟陳平回京了。回到京中,陳平把一個活蹦亂跳的樊噲親手交到呂雉的手中,然後才去對劉邦說:“臣思之又思,直至三思之後才覺得——樊噲將軍和皇上在沛縣時就已經結下生死至交,對朝廷的功勞極大,還在鴻門宴上救過皇上的命。更何況還是皇後的妹夫,至親至貴。臣實在想不出,他有該死的罪名。這其中必有小人誣告,皇上必是一時急怒之下才會下此命令,之後豈不後悔。事關重大,臣和周勃將軍商量過了,聖旨不可不執行,亦不可錯殺忠臣。因此臣先將樊噲將軍帶回京來了,是殺是放,請皇上自己看著辦!”


    試想劉邦聽了這樣一番法,他能夠怎麽辦,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口鮮血狂噴而出!


    本來就是秘密誅殺,現在樊噲已經到了呂雉手中,他還能殺得了他嗎?他隻知道,他原以為可靠的陳平和周勃,也已經不能用了。他最後的努力,以失敗告終。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死於長樂宮,終年六十二歲。


    劉邦死了,對於呂雉來說,在她掌握這個國家之後她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她要幫著新皇帝順利登基,她要防著諸侯作亂,她要防著匈奴進入,她要對付千萬種有可能發生的事件。於是當她身邊的侍從問她如何處置後宮那些曾經與她奪寵爭位的女人們時,她隻是下令都放走,放她們回她們兒子的封地去做王太後。比如說,薄姬的兒子劉恒成了代王,於是薄姬就成了代國太後。


    隻有戚姬,她下令,剪去她的頭發,讓她去做粗活。如果戚姬是呂雉,那麽她就會忍下去,呂雉在項羽軍中作了兩年的囚犯,她能夠忍得等得。縱然劉邦無情,她為了兒子劉盈,也會活下來,因為她的兒子需要她。


    但是戚姬不是呂雉,她本來就沒有經曆過風雨,她早就被劉邦縱容壞了。她的能力,她的見識,她的經曆都不足以去學會這些事,她不是一棵樹,她隻是一株蔓藤。溫室中的蘭花一旦離開庇護就迅速枯萎,而路邊的野荊卻能茁壯成長,成為參天大樹。戚姬隻是看到自己的生活一落千丈,以前劉邦會庇護她,現在她則完全寄希望於她才十餘歲的兒子能夠來救她。於是她整夜地哀哭,還編了一首曲子希望能夠傳到她兒子的耳中,而她的兒子就會來救她。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裏,當誰使告汝?”隔著重重宮牆,數千裏地,歌聲沒有傳入如意的耳中,卻是先傳入呂雉的耳中,這歌聲勾起了她的舊恨新仇,也讓她想起了了千裏之外會對劉盈的帝位產生威脅的趙王如意。


    戚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一首歌,將兒子送上了死路。


    惠帝劉盈得知呂雉召如意進京,立刻趕在呂雉之前,把他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同吃同睡,愣是讓呂雉找不著機會下手殺如意。史說劉盈性子寬厚,是有其理。劉盈保護如意,也許並不見得和如意的感情有多深,兩兄弟一直是在兩派人馬的旗杆尖上,而彼此的母親呂雉和戚姬又是如此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地爭鬥,兩人未必有多少時間去培養他們的兄弟情深。但是如意畢竟是他的兄弟,和他同一個父親,流著和他一樣的血。或許還有一個原因是劉盈深愛母親,他不願意他親愛的母親因為他而雙手染血。


    但是不管劉盈還是如意,都還隻是個孩子而已。某天早上起來,劉盈看到如意還在熟睡,不忍叫他起來,於是自己先出去了,等到回來,如意的屍體已冷。


    年僅十五歲的劉盈對此無法諒解,他第一次和母親產生了激烈的爭吵。呂雉目瞪口呆地看著兒子,她無法理解兒子為何如此憤怒。她無法理解兒子,正如劉盈也無法理解她一樣。


    她不知道哪裏出了差錯,她和劉邦都是如此鐵血的個性,為什麽會有一個如此矯情的兒子?是的,她認為這是矯情。戰場上血流成河地踏著過來,為什麽有人會因母親幫他除掉政敵而和母親作對?她不得不重複當年劉邦的感歎:這孩子一點也不像我。


    當年,她理所當然地認為劉邦偏心眼兒,現在劉邦已經不在,這個理由站不住腳了。但是她當然不會像劉邦一樣因此嫌棄這個兒子,不喜歡這個兒子。劉盈是她的骨她的血她的肉,哪怕劉盈身上有一百種毛病,在她的眼裏也都會自動為他找出一千種理由來證明,她的兒子仍然是完美無缺的。


    所以就算劉盈有錯,錯也是錯在她這個母親沒有教育好,當初保護過甚,在所有危險到來之前,就用自己給擋住了一切,把所有的血腥、殘忍、黑暗、變態都擋在自己前麵,沒有讓劉盈接觸到政治的殘忍麵。


    現在慢慢地教,慢慢地勸說,顯然遲了點,而且收效甚微,倒不如讓劉盈自己直麵這種政治的殘忍和血腥。她對自己說,劉盈隻是沒經曆,所以沒開竅,隻要來個現場教育,用個休克療法就行了。


    這個活教具,自然就是一次次挑戰她底線的戚姬。


    於是,戚姬被斬去手腳,割去鼻子,挖去眼睛和舌頭。呂雉帶著兒子劉盈去看她的這個活教材,她要讓兒子知道,政治不是請客吃飯,而是活生生的血肉搏殺,政治就是如此的血腥而殘忍。


    但是她高估了她兒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休克療法本來就是一種風險極大的治療方法,尤其不可以在政治上輕試。她以為劉盈會秉承她和劉邦的血統,在血與火麵前脫胎換骨迅速強大。


    可是,劉盈卻因此而崩潰了。劉盈不見得和如意多麽兄弟情深,他甚至也討厭那個時不時要害他們母子三人的戚姬,可這不妨礙他對他們仍可以具有道德感和同情心。但是這種正常人應有的情感,卻無法為他的父親劉邦和母親呂雉所理解,因為他們在不正常的環境裏已經太久了,已經無法去體驗這種正常了。


    對於母親呂雉,劉盈知道她曾經做過很多殘忍的事,使用過很多手段,但是他可以視為是母親為了保護他們不得不為之。況且那些事隻是傳到過他的耳邊,沒有到達他的眼前,那些被除去的人,於他來說隻是一個名字,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直到現在他們不再有生命危險,他已經是皇帝,而母親已經是太後,但是她仍然要殺人,而且是殺曾經那樣活生生的,存在於他們生活中的人,在他的麵前一個可愛的小孩子變成一具屍體,一個美麗的女人變成蠕動的肉蟲。這於毫無心理準備的他來說,太過殘忍,超過了他的承受能力。甚至使得他不得不承認,在他心目中完美偉大的母親,的確是一個非常殘忍的人,這摧毀了他對人生的信念和美好的感覺。


    世界變得一片黑暗,劉盈硬生生地把母親的罪過扛到了自己的身上,這樣的十字架一下子把他給壓毀了。


    等呂雉發現自己用錯了方法時,一切已經不可挽回。劉盈徹底封閉自己,他從此不再上朝,隻在後宮中自暴自棄,縱情肉欲,想盡一切辦法逃避現實。


    劉盈已經不可救,她現在更要做好對女兒魯元公主的保護才是。劉盈現在是皇帝,萬一他的後宮裏頭有什麽妃子得寵,生了孩子,她現在活著還沒問題,要是她死了有人對魯元公主不利怎麽辦?那麽,把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嫁進宮去做皇後,就不管後宮誰得寵,誰能生子,將來誰做皇帝,張嫣都是理所當然的皇太後,小皇帝嫡母,那麽劉盈可以保全,魯元公主一家也可以保全。劉盈就這樣和自己的外甥女成了親,秋毫無犯地直至他死亡。


    對於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來說,無從理解光明是什麽,對於呂雉來說,無從理解感情是什麽,多年的殘酷鬥爭,使得她對情感的體會成為奢望,隻要她活著,並掌握權力,就已經是勝利了。她認為賦予權力是最好的給予愛的方式,她的母愛表現得畸形而恐怖。


    我們再看看劉肥事件。劉肥是劉邦庶出的長子,他的母親是劉邦娶呂雉之前的外室曹氏。呂雉對於沒有觸犯到她底線的許多人和事還是寬容的,如對於劉章,對於薄姬,對於劉氏諸王等,但是——真可怕,我們永遠不知道她的底線在哪裏。劉盈一貫個性溫厚,竟在一次家宴上誤讓劉肥坐了首座,劉肥也毫無警惕地坐下了。呂雉卻大怒,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劉肥的越位被視為一次挑釁,於是一杯毒酒就送了過去。劉盈卻對毒酒有著神經質的敏感,立刻將這杯酒接過來欲給自己喝下,逼得呂雉不得不打翻毒酒,結束這次未遂的謀殺。


    嚇得魂飛魄散的劉肥聽從謀士之勸,立刻上表請求獻上獻城陽郡,以為魯元公主湯沐邑,尊魯元公主為魯王太後。城陽郡治莒縣,即今山東省莒縣,土地豐饒肥沃。當時魯元公主之子張偃尚未封王,齊王奉城陽郡,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後,即奉獻此地為張偃封王之地,張偃因此被封為魯王,魯元公主成為魯王太後,而非後人所攻擊的劉肥拜其妹魯元公主為母這般不堪。呂雉的敏感線是她的兒女,她要殺劉肥是因為他對劉盈不敬,如今劉肥借討好魯元公主表示了他臣服的姿態,呂雉遂一笑而放過劉肥。


    漢惠帝劉盈在位七年,他活著的時候,從來沒做過真正的皇帝。他死了之後,呂雉又繼續執政了八年。呂雉前後總共執政十五年,她的丈夫劉邦稱帝十二年,前七年處於和項羽的楚漢相爭時期,真正執掌天下,也隻有五年。而且這五年裏,外有諸侯作亂,內有嫡庶爭位,無法真正安定下來推行政務。呂雉在位期間,任能臣施仁政,廢除前代苛政暴令,尤以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等為著。


    呂雉執政期間,史載:“高後女主稱製,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稀。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她雖然沒有正式稱帝,但是她的生平被曆代史家列入為皇帝作傳的本紀中。中國五千年曆史上,被列入帝王本紀的女性,唯有呂雉與女皇武則天。


    在呂雉之後,很多人認為這些故事裏,錯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呂雉。沒有人認為劉邦錯了,也沒有人認為戚姬錯了。因為在此後數千年的故事裏,這樣的事情仍然在不斷地發生著。薄情的帝王,野心勃勃的妃子,還有許多許多。但是反抗自己身為工具的命運並反抗成功的女人,很少很少。我們會在不久之後看到陳阿嬌冷落長門宮,衛子夫看著自己的兒女被殺光後再被逼自殺,漢成帝之許皇後以巫蠱事件被冤死等等,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幸運者得後人一聲歎息,大多數則被淡忘。


    人生是個競技場,但是規則是單向的。曆史對於男性成功者,冠以“英明”二字,並淡化他們的手段突出他們的成功。對於女性成功者,則永恒地被釘上“殘忍”二字打入另冊。


    呂雉是中國進入封建社會後,第一個女性掌權者。相較於後來的朝代,同樣是父係社會,卻還隻是初期,仍然隱隱可見母係社會的遺留痕跡。所以,漢代人對於呂雉,亦是視其為一代帝王。


    在兩漢期間,皇帝執政,有許多仍受太後幹預。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後開始是逼著景帝傳位梁王,此後又因館陶公主的慫恿,廢劉榮改立劉徹為帝。即使是曆史上最牛的漢武帝劉徹,在繼位前十年中,先是受製於祖母竇太後,其後又受製於母親王太後。這段經曆令他終生難忘,因此才會在死前防“子少母壯”而將鉤弋夫人處死。漢成帝尊事母親王政君,結果令得大漢江山斷送於王莽之手。


    此後進入東漢,則更是母後掌權的高峰期,臨朝聽政的皇太後共計有:章帝竇太後、和熹鄧太後、安思閻太後、順烈梁太後、桓思竇太後、靈思何太後,其中尤其以和帝皇後鄧綏為著名。


    漢代的女權,不僅僅在太後幹政上,在其他方麵也有所體現。


    如在稱呼上,即使是在皇族,仍然在史書上出現大量以母親姓氏來稱呼皇族子弟的習慣,這也是後來朝代所沒有的,如漢文帝的女兒館陶公主,因其生母竇太後的緣故,被稱為“竇太主”;漢景帝長子劉榮隨母親栗姬被稱為“栗太子”;漢武帝立劉據為太子,則因其生母為衛皇後衛子夫被稱為“衛太子”;劉據的兒子劉進隨其生母史良娣又稱作“史皇孫”;平陽公主隨母姓稱“孫公主”;漢靈帝的兒子劉協,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因為由董太後親自撫養,稱“董侯”;淮南國太子隨母姓被稱為“蓼太子”;高祖功臣夏侯嬰的曾孫夏侯頗娶了被稱為“孫公主”的平陽公主,以致後世“子孫更為孫氏”。


    在封爵上,漢代多有婦女封侯,得以擁有爵位和封邑的情形。例如,漢高祖劉邦封兄伯妻為陰安侯。呂後當政,封蕭何夫人為酂侯,樊噲妻呂媭為臨光侯。漢文帝時,賜諸侯王女邑各二千戶。漢武帝也曾經尊王皇後母臧兒為平原君,王皇後前夫金氏女為脩成君,賜以湯沐邑。漢宣帝賜外祖母號為博平君,以博平、蠡吾兩縣戶萬一千為湯沐邑。王莽母賜號為功顯君。王莽又曾建議封王太後的姊妹王君俠為廣恩君,王君力為廣惠君,王君弟為廣施君,皆食湯沐邑。兩漢史籍記載女子封侯封君事多至三十餘例。


    在建築上,前些年考古學發現,漢代長樂宮出土壁畫的房間的地麵是完全“塗朱”的。史載“土被朱紫”在中國古代是規格非常高的房子,秦鹹陽宮一號宮殿與三號宮殿的主殿地麵都是“塗朱”的。漢承秦製,秦始皇用的紅地麵,漢代宮廷中也隻有皇帝級別的人才能用。但是這種塗朱的房子沒有出現在皇帝居住的未央宮,卻從太後居住的長樂宮中出土,漢代女性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漢代對於婦女再嫁,亦與後世不同。漢代出現數位皇太後如漢文帝之母薄姬、漢武帝之母王娡都是再嫁之身,堂而皇之地做國母,並無人以為異。女子再嫁三嫁,亦是不絕於書。可知記錄據說嫁人次數最多者大約是宰相陳平的妻子,嫁給陳平已經是她的第五次婚姻,這亦是令後人吃驚的一個例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力巔峰的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蔣勝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蔣勝男並收藏權力巔峰的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