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府諸妃在皇宮內領受臘八粥的時候,銀裝素裹的汴京城中,亦有無數貧苦難民,在瑟瑟寒風中領著官府派發的賑粥。
自前年襄王元侃向太宗上表之後,朝庭在每年新春前後的一個月裏,都會在城周四處地方設粥廠施粥舍衣,這也是一項德政。
前些天下過一場大雨雪,天氣忽然變冷,宮中遣中使禦賜城中孤老貧窮之人一千錢,以及米炭數百斤,人人均感戴皇恩浩蕩。
元侃踏雪來到薜蘿別院,劉娥的房中早已經備好了暖炕,熏得一室春生。見著劉娥在炕上煨著酒,恰是一幅“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的場景。
服侍著元侃脫了裘服,兩人便在暖暖的炕上,一邊調笑,一邊搶酒喝。知道元侃素日在府中幾十大碟的嫌煩,劉娥今日隻備了簡單小碟,那是四樣下酒小菜是花炊鵪子、羊舌簽、鴛鴦炸肚、五珍膾,再有四樣勸酒果子是雕花密煎、永嘉黃柑子、鹹酸桃絲、陳公梨。元侃甚是喜歡,也不用銀著,隻用手抓了一隻羊舌簽來吃了,急得劉娥直叫:“莫把炕上弄得油汪汪的。”元侃也不理睬,隻顧哈哈大笑,越發不管不顧地胡鬧。
鬧了一會兒,元侃才靜下來靠著軟榻,左手執著酒盞,右手擁著劉娥,笑道:“這等日子,神仙不換!怪不得人道:隻羨鴛鴦不羨仙呢!”
劉娥靜靜地倚在他的懷中,此時聽得他如此說,抬頭笑道:“三郎今日遇上什麽事了,怎麽倒想起神仙的事來的?”
元侃笑道:“真真你這七竅玲瓏心,我有半點心事,都瞞不過你。”他放下手中酒盞,歎了一口氣,道:“前幾日劉美對我說,今年領賑的人中,蜀中來的難民格外多呢!我原也不在意。今天居然有一個蜀中來的狂生吳文賞叩闕上書,曆數蜀中諸官員貪酷,這倒也罷了,他居然還指摘朝庭的政令有過,說蜀中專設的博買務害民無數,理應立刻取消。父皇聽了雖然大怒,卻也說是書生意氣,隻將他杖責,轟了出去。隻是想著前些時候張詠也同我說,蜀民有怨,請我上書父皇,隻是……”
劉娥自然明白他這一句隻是後麵的意思:“隻是蜀中原是吳王的藩地,你不便擅加插手!”
元侃歎了一口氣:“正是。想那年我上書父皇開倉賑濟京中貧民,這事兒便年年得我辦理了。那時候便得罪了二哥,跟我別扭了好幾年,我回什麽駁什麽。我倒罷了,倒累得跟我走得近的幾名官員給尋事下貶了。直到二哥死後,我才陸續把他們給弄回來。這也是我以前不懂得做事的緣故,如今再為這個事跟五弟對上,實在是不必了。那會兒二哥還看我是個弟弟不懂事,肯容讓幾分。但五弟又向來是個狂性子,隻怕更要疑心我與他作對,挑他的不是,豈非又傷兄弟情份?”
劉娥輕輕歎了一口氣:“你們天潢貴胄,做件事也得這麽左右為難的,叫底下的人,做事就更難了。”
元侃將身子向後倚過去,歎道:“那個狂生吳文賞,告的頭一名就是彭山縣令齊元振貪髒虐民。這個齊元振本是五弟府中放出來的,去年述職考政卻是優等,還特別領了朝庭的獎勵。”
劉娥好奇道:“既然是述職考政優等,怎麽會被人告,卻不知這述職考政是怎麽考出來的?”
元侃笑道:“今年有吳文賞告他,他可得不了優等了。述職考政,無非考的是今年歲入有否增加,治地太平否之類的。歲入每年入戶部有記載的,治地上若無有大訴訟,那便是太平了。”
劉娥冷笑道:“倘若述職考政隻考這些,那倒容易了。比如農戶租地,一年的收成原是要三成交皇糧,下麵縣令便改成六成七成,橫豎百姓認不得朝庭的政令。這樣搶了租子,在朝庭麵前增了歲入,自己卻也收得銅錢滿倉,百姓餓死,卻有誰理?那訟案更簡單,衙門裏不管有理沒理,先交錢再打官司,層層剝皮,誰敢上衙門打官司去?”
元侃笑了:“怎麽你這話,倒象是今日吳文賞的口氣!”
劉娥怔怔地道:“我們家,就是這麽逃難出來的。”
元侃收斂了笑容,抱住了劉娥道:“別想這事兒了。我過幾日,找機會跟五弟提一下,讓他自己小心點兒。若是他自己上書,那就兩全了。”
劉娥回過神來,笑道:“你看我說哪裏去了,盡提這些不開心的事做什麽呢!我想這些事朝中宰相大臣總會看到的吧,官家若是知道了蜀中情景,必會下恩旨的。”元侃也笑了。
不覺得冬去春來,元侃原是想將這件事提醒一下吳王元傑的,隻是過年前後,吳王一直忙著在修建自己的園子,要蓋一座萬卷藏書樓,又叫了京中有名的山園匠來,到太湖等地運來太湖石修建假山。
幾個皇子中,就數性情吳王元傑最為穎悟好學,他府中詞人墨客最多,隔些時日便研究出一些文集辭書出來,他自己本人詞賦最好,而且工於書法,不論草、隸、飛白都是名重一時。平時皇室盛宴,總是吳王得的頭彩。
太宗自己也好文,每日裏雖然政務繁忙,但是每日猶要親自看上三卷《太平總覽》,便是政事太忙而實在無暇,也要抽空補上。諸皇子也不免學著皇帝的樣子日日要開卷有益。他又最好寫飛白之書,元傑的書法最佳,最能投皇帝所好,因此上平日越發地在這方麵上心了。
吳王府這一次的大興土木重修花園,其中最主要的建築物,就是那在防水防火防蛀下了最大功夫的萬卷藏書樓,書樓四周一帶清流繞過,本為防火,沿著水流一帶修築亭台樓閣,卻更襯書樓的雅致。書樓前麵,卻都是用萬裏之外運來的太湖石堆成假山,錯落有致,迂回環繞,似近實遠。書樓中貯著自魏晉以來的各名家書貼,善本孤本書籍等近二萬卷,堪稱為京城第一。
花園落成之日,吳王請了襄王、越王等諸王及諸官員前來飲宴。
麵對著如此美侖美奐的園林,麵對著美女歌舞,令得在場眾人無不稱好。酒過三巡,吳王也已經有了一些醉意,便乘興提筆,即景賦詩。在場的吳王府幕僚屬下們紛紛叫好和詩,卻不想其中卻有一人,發出了一聲冷哼。
吳王循聲一看,眉頭頓時擰成一團,暗暗怒道:“又是這個厭物!”
大家看去,卻是吳王府的翊善姚坦獨自昂首不動,令眾人心中直皺眉頭。
王府中翊善雖然是下屬官僚之首,但是姚坦的為人,卻是吳王府人人厭惡,更是吳王元傑最討厭的人。別人府中的翊善皆是個個輔佑自家主子,隻有他府中的這個姚坦,卻是事事與他作對。平時他舉止稍有過失,就被姚坦抓住錯處痛加詆毀,直不把吳王說成是一無是處罪惡萬分不肯罷休。
吳王元傑深恨姚坦,隻覺得此人在身邊猶如芒刺在背,有此人在王府中,簡直人生無趣。他身邊的人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出主意說叫他稱病不朝。太宗本就喜愛這個兒子,一聽說他病了,甚為關心,每日派使臣前來探視,過了一個月元傑的“病”還沒好,太宗心中著急,連忙召了元傑的乳母來問情況,乳母便按照早就說好的詞兒應對道:“王爺本來沒病的,隻是那姚坦過太無禮,處處管著王爺詆毀王爺,因此王爺叫他氣得病著了。”
太宗聞言大怒:“姚坦是朕所選的人,就是要選品行嚴正的人來輔庇,自然不能夠象那等拍馬小人隻知道討主子歡心的。吳王不知道納諫,還以裝病這種方式,去了管束的人,好讓他胡作非為是不是?我想元傑小小年紀也做不來這等謀算,必是你等挑唆的。”這一怒非同小可,立刻將乳母先杖責了三十,差點兒丟掉了條老命兒,再將吳王周圍的侍從也都責斥了一頓。吳王經這一來,不免弄得灰溜溜地,再也不敢裝病了。
這邊太宗表麵上派人對姚坦大加讚揚道:“卿居王宮,能以正為群小所疾,大為不易。卿但如是,勿慮讒間,朕必不聽。”私下裏卻又召來姚坦告誡道:“元傑知書好學,亦足為賢王矣。便是稍有過失,也應該婉辭規諷。無大故而詆訐主子,豈是你為人屬下的裨讚之道?”
姚坦領了太宗的命令,也鉗口不語了幾個月。
此時吳王已經喝得有幾分醉意,見姚坦又作出這副怪相來,心中大怒,厲聲道:“姚坦,本王興建藏書樓,是奉官家宣諭文事的上意。本王問你,你見此建築,又有何心思?”
姚坦冷冷地道:“王爺真的要聽嗎,那可是王爺要臣說的,休怪臣說出不中聽的來!”
吳王酒氣上湧,怒道:“好,就算是本王要你說的,本王倒要聽聽,你能說出什麽不中聽的話來!”
姚坦掃視眾人一眼,徐徐說道:“這眼前你們看到是太湖石堆製的假山,在姚坦的眼中,卻是一座血山!”
吳王大怒,一腳踢翻了長桌,不理會桌上的金盞玉盤山珍海味滾得一片狼籍,指著姚坦怒不成聲:“姚坦,你、你放肆,毀謗本王,你可知罪!”
姚坦冷笑一聲:“吳王但知這山林之美,卻不知道自己的屬地蜀中已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沿途逃難。今年京中新到的難民,有一半是蜀中而來。為你吳王殿下造此園林,州縣鞭撻微民,以取租稅,這假山再美,不過是黎民租稅血汗而成啊!”
吳王為上次的事不痛不癢隻懲處了幾個侍從,太宗見了他也隻說一聲:“別鬧性子!”又在私底下聽說姚坦也受了訓誡,再見此人安份許多,氣勢便盛了許多。今日本是一團高興,卻又叫姚坦指著鼻子這般教訓,心中大怒,撥劍而出叫道:“以下犯上,你好大膽子。我府中再容不得你!”
眾人見此情景,手忙腳亂地上前拉著吳王,這邊又拉著姚坦叫他向王爺請罪。姚坦不但不理,反而更厲聲道:“你身為王爵,不恤生民,不納諫言,反而撥劍殺人,這等昏饋暴戾的行為,怎堪為一方之王?”
這話猶如火上澆油,吳王直跳著腳叫道:“你們別拉著我,我今天非殺了他不可,先殺了他,我再向父皇請罪!”
“五弟五弟”襄王元侃忙抱著他哄勸道:“好兄弟,你是金枝玉葉的皇子,不必與這渾人一般見識。”這邊喝著:“你們還不快拉了姚坦出去!”
越王元份也上前勸說,兩人奪下了吳王元傑手中的劍,這邊吳王府眾人也拉著姚坦出去了,好說歹說,才將吳王勸下來。元侃本想今日對元傑說蜀中之事的,見了這般情景,也不想再火上澆油,隻得先按了下來。
就是這樣左一耽擱右一遲誤,便把事情延誤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二月中旬時,襄王在內閣中接到邊接,當場就驚得傻掉了。
蜀中邊報:永康軍治下青城縣有茶販王小波、李順等人聚眾造反,蜀中百姓響應者極多,不過十餘日之內,已經聚集數萬人,攻下了青城、彭山兩縣,已成大火燎原之勢。
事情起來之前,大宋的朝廷上下,竟是誰沒也有聞到這空氣中的硝煙味兒。
自前年襄王元侃向太宗上表之後,朝庭在每年新春前後的一個月裏,都會在城周四處地方設粥廠施粥舍衣,這也是一項德政。
前些天下過一場大雨雪,天氣忽然變冷,宮中遣中使禦賜城中孤老貧窮之人一千錢,以及米炭數百斤,人人均感戴皇恩浩蕩。
元侃踏雪來到薜蘿別院,劉娥的房中早已經備好了暖炕,熏得一室春生。見著劉娥在炕上煨著酒,恰是一幅“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的場景。
服侍著元侃脫了裘服,兩人便在暖暖的炕上,一邊調笑,一邊搶酒喝。知道元侃素日在府中幾十大碟的嫌煩,劉娥今日隻備了簡單小碟,那是四樣下酒小菜是花炊鵪子、羊舌簽、鴛鴦炸肚、五珍膾,再有四樣勸酒果子是雕花密煎、永嘉黃柑子、鹹酸桃絲、陳公梨。元侃甚是喜歡,也不用銀著,隻用手抓了一隻羊舌簽來吃了,急得劉娥直叫:“莫把炕上弄得油汪汪的。”元侃也不理睬,隻顧哈哈大笑,越發不管不顧地胡鬧。
鬧了一會兒,元侃才靜下來靠著軟榻,左手執著酒盞,右手擁著劉娥,笑道:“這等日子,神仙不換!怪不得人道:隻羨鴛鴦不羨仙呢!”
劉娥靜靜地倚在他的懷中,此時聽得他如此說,抬頭笑道:“三郎今日遇上什麽事了,怎麽倒想起神仙的事來的?”
元侃笑道:“真真你這七竅玲瓏心,我有半點心事,都瞞不過你。”他放下手中酒盞,歎了一口氣,道:“前幾日劉美對我說,今年領賑的人中,蜀中來的難民格外多呢!我原也不在意。今天居然有一個蜀中來的狂生吳文賞叩闕上書,曆數蜀中諸官員貪酷,這倒也罷了,他居然還指摘朝庭的政令有過,說蜀中專設的博買務害民無數,理應立刻取消。父皇聽了雖然大怒,卻也說是書生意氣,隻將他杖責,轟了出去。隻是想著前些時候張詠也同我說,蜀民有怨,請我上書父皇,隻是……”
劉娥自然明白他這一句隻是後麵的意思:“隻是蜀中原是吳王的藩地,你不便擅加插手!”
元侃歎了一口氣:“正是。想那年我上書父皇開倉賑濟京中貧民,這事兒便年年得我辦理了。那時候便得罪了二哥,跟我別扭了好幾年,我回什麽駁什麽。我倒罷了,倒累得跟我走得近的幾名官員給尋事下貶了。直到二哥死後,我才陸續把他們給弄回來。這也是我以前不懂得做事的緣故,如今再為這個事跟五弟對上,實在是不必了。那會兒二哥還看我是個弟弟不懂事,肯容讓幾分。但五弟又向來是個狂性子,隻怕更要疑心我與他作對,挑他的不是,豈非又傷兄弟情份?”
劉娥輕輕歎了一口氣:“你們天潢貴胄,做件事也得這麽左右為難的,叫底下的人,做事就更難了。”
元侃將身子向後倚過去,歎道:“那個狂生吳文賞,告的頭一名就是彭山縣令齊元振貪髒虐民。這個齊元振本是五弟府中放出來的,去年述職考政卻是優等,還特別領了朝庭的獎勵。”
劉娥好奇道:“既然是述職考政優等,怎麽會被人告,卻不知這述職考政是怎麽考出來的?”
元侃笑道:“今年有吳文賞告他,他可得不了優等了。述職考政,無非考的是今年歲入有否增加,治地太平否之類的。歲入每年入戶部有記載的,治地上若無有大訴訟,那便是太平了。”
劉娥冷笑道:“倘若述職考政隻考這些,那倒容易了。比如農戶租地,一年的收成原是要三成交皇糧,下麵縣令便改成六成七成,橫豎百姓認不得朝庭的政令。這樣搶了租子,在朝庭麵前增了歲入,自己卻也收得銅錢滿倉,百姓餓死,卻有誰理?那訟案更簡單,衙門裏不管有理沒理,先交錢再打官司,層層剝皮,誰敢上衙門打官司去?”
元侃笑了:“怎麽你這話,倒象是今日吳文賞的口氣!”
劉娥怔怔地道:“我們家,就是這麽逃難出來的。”
元侃收斂了笑容,抱住了劉娥道:“別想這事兒了。我過幾日,找機會跟五弟提一下,讓他自己小心點兒。若是他自己上書,那就兩全了。”
劉娥回過神來,笑道:“你看我說哪裏去了,盡提這些不開心的事做什麽呢!我想這些事朝中宰相大臣總會看到的吧,官家若是知道了蜀中情景,必會下恩旨的。”元侃也笑了。
不覺得冬去春來,元侃原是想將這件事提醒一下吳王元傑的,隻是過年前後,吳王一直忙著在修建自己的園子,要蓋一座萬卷藏書樓,又叫了京中有名的山園匠來,到太湖等地運來太湖石修建假山。
幾個皇子中,就數性情吳王元傑最為穎悟好學,他府中詞人墨客最多,隔些時日便研究出一些文集辭書出來,他自己本人詞賦最好,而且工於書法,不論草、隸、飛白都是名重一時。平時皇室盛宴,總是吳王得的頭彩。
太宗自己也好文,每日裏雖然政務繁忙,但是每日猶要親自看上三卷《太平總覽》,便是政事太忙而實在無暇,也要抽空補上。諸皇子也不免學著皇帝的樣子日日要開卷有益。他又最好寫飛白之書,元傑的書法最佳,最能投皇帝所好,因此上平日越發地在這方麵上心了。
吳王府這一次的大興土木重修花園,其中最主要的建築物,就是那在防水防火防蛀下了最大功夫的萬卷藏書樓,書樓四周一帶清流繞過,本為防火,沿著水流一帶修築亭台樓閣,卻更襯書樓的雅致。書樓前麵,卻都是用萬裏之外運來的太湖石堆成假山,錯落有致,迂回環繞,似近實遠。書樓中貯著自魏晉以來的各名家書貼,善本孤本書籍等近二萬卷,堪稱為京城第一。
花園落成之日,吳王請了襄王、越王等諸王及諸官員前來飲宴。
麵對著如此美侖美奐的園林,麵對著美女歌舞,令得在場眾人無不稱好。酒過三巡,吳王也已經有了一些醉意,便乘興提筆,即景賦詩。在場的吳王府幕僚屬下們紛紛叫好和詩,卻不想其中卻有一人,發出了一聲冷哼。
吳王循聲一看,眉頭頓時擰成一團,暗暗怒道:“又是這個厭物!”
大家看去,卻是吳王府的翊善姚坦獨自昂首不動,令眾人心中直皺眉頭。
王府中翊善雖然是下屬官僚之首,但是姚坦的為人,卻是吳王府人人厭惡,更是吳王元傑最討厭的人。別人府中的翊善皆是個個輔佑自家主子,隻有他府中的這個姚坦,卻是事事與他作對。平時他舉止稍有過失,就被姚坦抓住錯處痛加詆毀,直不把吳王說成是一無是處罪惡萬分不肯罷休。
吳王元傑深恨姚坦,隻覺得此人在身邊猶如芒刺在背,有此人在王府中,簡直人生無趣。他身邊的人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出主意說叫他稱病不朝。太宗本就喜愛這個兒子,一聽說他病了,甚為關心,每日派使臣前來探視,過了一個月元傑的“病”還沒好,太宗心中著急,連忙召了元傑的乳母來問情況,乳母便按照早就說好的詞兒應對道:“王爺本來沒病的,隻是那姚坦過太無禮,處處管著王爺詆毀王爺,因此王爺叫他氣得病著了。”
太宗聞言大怒:“姚坦是朕所選的人,就是要選品行嚴正的人來輔庇,自然不能夠象那等拍馬小人隻知道討主子歡心的。吳王不知道納諫,還以裝病這種方式,去了管束的人,好讓他胡作非為是不是?我想元傑小小年紀也做不來這等謀算,必是你等挑唆的。”這一怒非同小可,立刻將乳母先杖責了三十,差點兒丟掉了條老命兒,再將吳王周圍的侍從也都責斥了一頓。吳王經這一來,不免弄得灰溜溜地,再也不敢裝病了。
這邊太宗表麵上派人對姚坦大加讚揚道:“卿居王宮,能以正為群小所疾,大為不易。卿但如是,勿慮讒間,朕必不聽。”私下裏卻又召來姚坦告誡道:“元傑知書好學,亦足為賢王矣。便是稍有過失,也應該婉辭規諷。無大故而詆訐主子,豈是你為人屬下的裨讚之道?”
姚坦領了太宗的命令,也鉗口不語了幾個月。
此時吳王已經喝得有幾分醉意,見姚坦又作出這副怪相來,心中大怒,厲聲道:“姚坦,本王興建藏書樓,是奉官家宣諭文事的上意。本王問你,你見此建築,又有何心思?”
姚坦冷冷地道:“王爺真的要聽嗎,那可是王爺要臣說的,休怪臣說出不中聽的來!”
吳王酒氣上湧,怒道:“好,就算是本王要你說的,本王倒要聽聽,你能說出什麽不中聽的話來!”
姚坦掃視眾人一眼,徐徐說道:“這眼前你們看到是太湖石堆製的假山,在姚坦的眼中,卻是一座血山!”
吳王大怒,一腳踢翻了長桌,不理會桌上的金盞玉盤山珍海味滾得一片狼籍,指著姚坦怒不成聲:“姚坦,你、你放肆,毀謗本王,你可知罪!”
姚坦冷笑一聲:“吳王但知這山林之美,卻不知道自己的屬地蜀中已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沿途逃難。今年京中新到的難民,有一半是蜀中而來。為你吳王殿下造此園林,州縣鞭撻微民,以取租稅,這假山再美,不過是黎民租稅血汗而成啊!”
吳王為上次的事不痛不癢隻懲處了幾個侍從,太宗見了他也隻說一聲:“別鬧性子!”又在私底下聽說姚坦也受了訓誡,再見此人安份許多,氣勢便盛了許多。今日本是一團高興,卻又叫姚坦指著鼻子這般教訓,心中大怒,撥劍而出叫道:“以下犯上,你好大膽子。我府中再容不得你!”
眾人見此情景,手忙腳亂地上前拉著吳王,這邊又拉著姚坦叫他向王爺請罪。姚坦不但不理,反而更厲聲道:“你身為王爵,不恤生民,不納諫言,反而撥劍殺人,這等昏饋暴戾的行為,怎堪為一方之王?”
這話猶如火上澆油,吳王直跳著腳叫道:“你們別拉著我,我今天非殺了他不可,先殺了他,我再向父皇請罪!”
“五弟五弟”襄王元侃忙抱著他哄勸道:“好兄弟,你是金枝玉葉的皇子,不必與這渾人一般見識。”這邊喝著:“你們還不快拉了姚坦出去!”
越王元份也上前勸說,兩人奪下了吳王元傑手中的劍,這邊吳王府眾人也拉著姚坦出去了,好說歹說,才將吳王勸下來。元侃本想今日對元傑說蜀中之事的,見了這般情景,也不想再火上澆油,隻得先按了下來。
就是這樣左一耽擱右一遲誤,便把事情延誤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二月中旬時,襄王在內閣中接到邊接,當場就驚得傻掉了。
蜀中邊報:永康軍治下青城縣有茶販王小波、李順等人聚眾造反,蜀中百姓響應者極多,不過十餘日之內,已經聚集數萬人,攻下了青城、彭山兩縣,已成大火燎原之勢。
事情起來之前,大宋的朝廷上下,竟是誰沒也有聞到這空氣中的硝煙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