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衙門的木屋陷入了沉默,沉默得振聾發聵。
“本伯與你們草原也交鋒了許多次了,每一次本伯都會拿出十二分的精力來對待。”
“但每一次,你們草原的猛士都讓本王失望了。”
“在這十二分的精力中,本伯要拿出十分的精力來應對後方的掣肘。”
“比如這次的風浪城。”
“於是,本伯發現,隻要解決了後方的掣肘,草原王庭的軍隊似乎沒有那麽可怕。”
“對了,忘了告訴你,此次本伯出擊吉蠻部,行蹤隱秘,就連風浪城的人都不知道某出去了,所以理所應當的格外順利。”
“吉蠻部號稱戰兵一萬,但本伯將他們全部剿滅,傷亡不過五百。”
“而你那過萬的王庭精銳,本伯將其平滅,同樣如此。”
“相比於戰場上的廝殺,官場之上的廝殺更為險峻,錯一步就萬劫不複。”
“所以,草原六王,在煌煌大乾麵前,不算什麽,內部問題解決之後,都是土雞瓦狗。”
“待本伯滅掉其五人後,你可以成為汗王,甚至可以並入大乾,成為大乾第一位異姓王。”
“如何?”
林青所言句句珠璣,像是尖刀一般刺入了拓跋硯的胸口,比之這些日子來的刑訊,還要來得痛徹。
就連拓跋硯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人說得對。
大乾一旦解決了內部問題,草原..輕易就會被拿捏。
隻要終止鹽、鐵、糖、藥品、茶葉等互市,不用幾年,草原王庭就會病的病,死的死。
事實上,在大乾太祖年間,太祖皇帝就是這麽做的。
每年都要出關殺一波蠻子,摧毀一些草場。
而且還控製了這些物資的互市,每年隻有那麽一點份額,而草原諸部,為了這一點份額的互市,殺得血流成河。
反正沒有物資遲早會死,不如搏一搏。
就連草原王庭的貴族都承認,那是最強的草原王庭,也是最弱的草原王庭。
那時的草原戰士,連年征戰,但就是此等精銳,每年都要被疾病,饑餓,寒冷帶走一大片。
如今各種資源唾手可得後,草原也強了,但也弱了。
這些不光是草原的貴族們知道,大乾朝堂的袞袞諸公同樣知道。
但想改,沒門。
誰改,誰死。
無他,利益相關。
“大乾積重難返,憑你還做不到這些。”拓跋硯沉聲開口。
“總有機會的,為什麽不試試呢?本伯在一年之前還是奴仆,如今呢?”
林青第一次露出了笑意,也是拓跋硯第一次在林青身上感受到了,
——少年意氣。
拓跋硯沉默了,他在二十年前同樣不招父親待見,但就是這樣一個最沒有希望的兒子,成為右日逐王,複興了“拓跋”這個姓氏。
“你想怎麽做?”拓跋硯問道。
林青嘴角勾起了一絲微笑,“等你回到草原後,繼續與大乾合作,不過對象由風浪城,變為大乾朝廷,陛下那裏本伯去說。”
“當然,你也可以與某一同到大乾京城,見一見陛下,也看一看京城。”
“至於回到草原之後,就由我們一同來消滅其餘五王。”
撲通撲通..
拓跋硯感覺自己心髒跳動的速度在加快,渾身血液流速也在加快,使得那些結痂的傷口,重新流血。
不得不說,這個提議很誘人,不管是不是真的,他不想留在大乾。
他想回到草原,拓跋氏的複興,他還沒有完成。
“你想要什麽?”拓跋硯壓製住心裏的激動,問道。
“本伯說過,西虎城之事,當年二十萬乾軍為何要在冬日主動出擊,糧草充足為何不固守城池,為何糧草缺失的蠻族不退卻,本伯想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麽...”
林青身上的氣息愈發危險,眼中充斥著的是仇恨,三年多的仇恨,三年多忍辱負重!
終於讓他找到了查明真相的機會。
平遠侯府一千七百四十人不明緣由滿門抄斬,到底是為何?
拓跋硯嘴角露出笑容,眼中出現了嘲諷:“若本王告訴你,糧草充足的是左賢王呢?”
轟隆隆—
大乾西北的天空少雨,並且大多集結在夏日,如今秋日已至,天空中卻響起了大雷。
淅淅瀝瀝的雨點落下,滴滴答答的聲音在風浪城中回蕩。
秋前秋後一場雨,白露前後一場風。
秋日的雨一旦落下,意味著炎熱的高溫也要悄然離去,溫度會隨之下降。
同樣地,林青身體的溫度也在逐步下降,內心一片冰冷。
糧草充足的...居然是蠻子?
他們哪來的糧食?
林青的瞳孔瞬間放大,臉上第一次失去了平靜。
缺糧的..是城內的二十萬乾軍?
林青的呼吸猛地急促,冬日作戰,糧草最為重要,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何蠻子久久不退。
而一向以防守擅長的父親,為何要在冬日貿然出城迎戰。
冬日、缺糧、人困馬乏,久被圍困,軍心渙散。
天時地利人和,一應不具,如此作戰,能贏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此事本王不了解具體過程,但能確定,大乾運往西虎城的糧草,進入了左賢王賬下。”
“是誰?”林青的聲音恢複了平淡,他也說不清此刻是什麽心情,悲傷痛苦一樣沒有。
反而有一種大石頭落地般的悵然,果然如此...
他害怕父親當年是如邸報上說的那般,狂妄自大,擅自出兵,以至於兵敗。
但好在,事情不是那樣的。
忽然,林青的神情有些恍惚,想到了前些日子的風浪城之事。
若是他沒有瀕死反擊,贏得了那一場凶險的爭鬥,是不是在朝廷的邸報上,也會出現此等字眼。
“靖安伯勾結外邦,守土不力,全家抄斬。”
父子二人,麵臨同樣的困境,但一人失敗,一人成功。
“具體是與何人勾結,本王不知,左賢王也不可能告訴我。”拓跋硯淡淡開口。
林青沒有再說話,而是靜靜坐在那裏,腦海裏浮現出了一個個可能如此做的名字,逐一排查。
不多時,林青長出了一口氣,看向拓跋硯說道:隨本伯進京吧。”
“見皇帝?”
林青麵色晦暗地點了點頭:“總要找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將你送回去,就這麽回去,草原六王會相信嗎?”
“好。”
“本伯與你們草原也交鋒了許多次了,每一次本伯都會拿出十二分的精力來對待。”
“但每一次,你們草原的猛士都讓本王失望了。”
“在這十二分的精力中,本伯要拿出十分的精力來應對後方的掣肘。”
“比如這次的風浪城。”
“於是,本伯發現,隻要解決了後方的掣肘,草原王庭的軍隊似乎沒有那麽可怕。”
“對了,忘了告訴你,此次本伯出擊吉蠻部,行蹤隱秘,就連風浪城的人都不知道某出去了,所以理所應當的格外順利。”
“吉蠻部號稱戰兵一萬,但本伯將他們全部剿滅,傷亡不過五百。”
“而你那過萬的王庭精銳,本伯將其平滅,同樣如此。”
“相比於戰場上的廝殺,官場之上的廝殺更為險峻,錯一步就萬劫不複。”
“所以,草原六王,在煌煌大乾麵前,不算什麽,內部問題解決之後,都是土雞瓦狗。”
“待本伯滅掉其五人後,你可以成為汗王,甚至可以並入大乾,成為大乾第一位異姓王。”
“如何?”
林青所言句句珠璣,像是尖刀一般刺入了拓跋硯的胸口,比之這些日子來的刑訊,還要來得痛徹。
就連拓跋硯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人說得對。
大乾一旦解決了內部問題,草原..輕易就會被拿捏。
隻要終止鹽、鐵、糖、藥品、茶葉等互市,不用幾年,草原王庭就會病的病,死的死。
事實上,在大乾太祖年間,太祖皇帝就是這麽做的。
每年都要出關殺一波蠻子,摧毀一些草場。
而且還控製了這些物資的互市,每年隻有那麽一點份額,而草原諸部,為了這一點份額的互市,殺得血流成河。
反正沒有物資遲早會死,不如搏一搏。
就連草原王庭的貴族都承認,那是最強的草原王庭,也是最弱的草原王庭。
那時的草原戰士,連年征戰,但就是此等精銳,每年都要被疾病,饑餓,寒冷帶走一大片。
如今各種資源唾手可得後,草原也強了,但也弱了。
這些不光是草原的貴族們知道,大乾朝堂的袞袞諸公同樣知道。
但想改,沒門。
誰改,誰死。
無他,利益相關。
“大乾積重難返,憑你還做不到這些。”拓跋硯沉聲開口。
“總有機會的,為什麽不試試呢?本伯在一年之前還是奴仆,如今呢?”
林青第一次露出了笑意,也是拓跋硯第一次在林青身上感受到了,
——少年意氣。
拓跋硯沉默了,他在二十年前同樣不招父親待見,但就是這樣一個最沒有希望的兒子,成為右日逐王,複興了“拓跋”這個姓氏。
“你想怎麽做?”拓跋硯問道。
林青嘴角勾起了一絲微笑,“等你回到草原後,繼續與大乾合作,不過對象由風浪城,變為大乾朝廷,陛下那裏本伯去說。”
“當然,你也可以與某一同到大乾京城,見一見陛下,也看一看京城。”
“至於回到草原之後,就由我們一同來消滅其餘五王。”
撲通撲通..
拓跋硯感覺自己心髒跳動的速度在加快,渾身血液流速也在加快,使得那些結痂的傷口,重新流血。
不得不說,這個提議很誘人,不管是不是真的,他不想留在大乾。
他想回到草原,拓跋氏的複興,他還沒有完成。
“你想要什麽?”拓跋硯壓製住心裏的激動,問道。
“本伯說過,西虎城之事,當年二十萬乾軍為何要在冬日主動出擊,糧草充足為何不固守城池,為何糧草缺失的蠻族不退卻,本伯想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麽...”
林青身上的氣息愈發危險,眼中充斥著的是仇恨,三年多的仇恨,三年多忍辱負重!
終於讓他找到了查明真相的機會。
平遠侯府一千七百四十人不明緣由滿門抄斬,到底是為何?
拓跋硯嘴角露出笑容,眼中出現了嘲諷:“若本王告訴你,糧草充足的是左賢王呢?”
轟隆隆—
大乾西北的天空少雨,並且大多集結在夏日,如今秋日已至,天空中卻響起了大雷。
淅淅瀝瀝的雨點落下,滴滴答答的聲音在風浪城中回蕩。
秋前秋後一場雨,白露前後一場風。
秋日的雨一旦落下,意味著炎熱的高溫也要悄然離去,溫度會隨之下降。
同樣地,林青身體的溫度也在逐步下降,內心一片冰冷。
糧草充足的...居然是蠻子?
他們哪來的糧食?
林青的瞳孔瞬間放大,臉上第一次失去了平靜。
缺糧的..是城內的二十萬乾軍?
林青的呼吸猛地急促,冬日作戰,糧草最為重要,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何蠻子久久不退。
而一向以防守擅長的父親,為何要在冬日貿然出城迎戰。
冬日、缺糧、人困馬乏,久被圍困,軍心渙散。
天時地利人和,一應不具,如此作戰,能贏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此事本王不了解具體過程,但能確定,大乾運往西虎城的糧草,進入了左賢王賬下。”
“是誰?”林青的聲音恢複了平淡,他也說不清此刻是什麽心情,悲傷痛苦一樣沒有。
反而有一種大石頭落地般的悵然,果然如此...
他害怕父親當年是如邸報上說的那般,狂妄自大,擅自出兵,以至於兵敗。
但好在,事情不是那樣的。
忽然,林青的神情有些恍惚,想到了前些日子的風浪城之事。
若是他沒有瀕死反擊,贏得了那一場凶險的爭鬥,是不是在朝廷的邸報上,也會出現此等字眼。
“靖安伯勾結外邦,守土不力,全家抄斬。”
父子二人,麵臨同樣的困境,但一人失敗,一人成功。
“具體是與何人勾結,本王不知,左賢王也不可能告訴我。”拓跋硯淡淡開口。
林青沒有再說話,而是靜靜坐在那裏,腦海裏浮現出了一個個可能如此做的名字,逐一排查。
不多時,林青長出了一口氣,看向拓跋硯說道:隨本伯進京吧。”
“見皇帝?”
林青麵色晦暗地點了點頭:“總要找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將你送回去,就這麽回去,草原六王會相信嗎?”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