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姨娘院子裏那兩個丫鬟皺眉,一臉嫌惡地看了她們一眼,隨後一個人出去喊了幾個家丁過來。
到底是男人,力氣大,一下就將秋葵和夏葵兩個小姑娘給拎了起來。
“去,把她們帶到院子裏,夫人說了,一人五十大板。”柳姨娘院子裏的丫鬟用手帕擋著鼻子,皺眉道。
“姐姐,姐姐饒命啊!”秋葵反應快,知道這個時候喉嚨喊破了柳姨娘也不會過來,那就隻能從麵前這兩個頤指氣使的丫鬟身上下手。
聽到她這麽說,丫鬟還嗤笑一聲,“喲嗬,腦子轉的還挺快,可惜沒用對地方。”
她可是最討厭這種心思多的小姑娘了。
抬頭對那個拿著板子的家丁道,“這個打得重一點,看著就煩。”
那個家丁也知道這丫鬟是柳姨娘院子裏的大丫頭,手上還有權利,自然也是討好的態度。
聽她這麽說,立馬笑了一聲,答應道,“好嘞姐姐。”
秋葵這次兩眼一翻,徹底暈了過去。
侯爺這會兒忙的腳不沾地,整天為了太子的事奔波。
太子一被軟禁,許多事情就得他在外麵周旋。先是得穩住自己的同僚,還得再去拉攏新的人。
這可真不是個什麽好差事。
可是一想到太子許諾事成之後讓趙婉瑩當皇後,侯爺又覺得這沒什麽不能忍的。
春秋大業嘛。
不成想,一場暴風雨,正在他看不見的地方,悄悄醞釀,並且有一種席卷一切的架勢。
永遠不要低估女人的力量。
如果她們想,禍國殃民不成問題。
賞花宴結束後,每個人心裏都像是揣了心事,沉甸甸地回到了府上。
各自家裏的主母率先發現不對,仔細一打聽,立馬聽到了這個駭人聽聞的消息。
這種事自然不可能自己捂著,肯定要告訴老爺啊。
各位達官顯貴一聽自家夫人說這話,都大驚失色,第一反應是捂她們的嘴。
妄議皇家事,這要是被知道了,肯定會殺頭。
然而偏偏這件事還不是空穴來風。
把女兒叫過來一問,喲嗬,這可不得了。
有鼻子有眼的。
仔細想想那天在朝堂之上,太子字字句句擲地有聲地控訴晏若祁時,祁王本人並不在場。
皇上問了一圈,居然沒有人知道祁王去幹什麽了。
想想當時太子是怎麽反應的呢?他一聽說晏若祁沒來,整個人都像是經受了什麽洗禮一樣,容光煥發,控訴的聲音更加有底氣了。
說出來的話越發咄咄逼人,最後甚至還扯到了晏若祁擁兵自重身上。
不過這句話沒等說完,皇上就率先變了臉色。
現在回想起來,估計皇上當時也是看到了下麵那群擁護晏若祁的大臣們的反應了吧。
要是再晚一會兒開口嗬斥太子,那就是太子舌戰群儒的節目了。
隻是太子也沒有那樣流利的口才,到時候吵起來誰輸誰贏可就不一定了。
眾多大人這麽一想,越發覺得這件事有點不對勁。有可能真的是太子通敵叛國,還想誣陷祁王,最後被祁王親自押著證據回來,太子這才閉嘴。
然而皇上為了息事寧人,卻隻是輕拿輕放,將太子禁足幾個月。
那可不行啊!
通敵叛國可是最難以忍受的事情,未來的君主,居然聯合敵國的細作,對付忠臣,對付他們依賴的戰神?!
天子犯法還與庶民同罪呢!
就是趙飛喻參加完賞花宴的那天,太子通敵叛國的消息不脛而走。
等皇上後知後覺地聽到這樣的消息的時候,首先就是震怒。
一拍桌子,整個禦書房的人都知道皇上在發脾氣了。
“誰膽子這麽大,居然敢傳這種謠言?!”皇上一臉憤怒。
禦書房裏的下人跪了一地,都低頭瑟瑟發抖,沒一個敢說話的。
然而他還是不滿意。
“好大的膽子!”皇上又拍了一下桌子,“一定要把這件事給我徹查,我倒要看看是誰膽大包天!一國儲君的事竟然還敢妄議!”
皇上身邊的大總管蘇公公卑躬屈膝地湊近他,在耳邊小聲道,“皇上,這個時候壓下來,可過幾天衛國使節團就要到了。”
言下之意就是,衛國使節一到,進盛京的巨大陣仗是掩蓋不了的,到時候無論是什麽樣的消息,一定都會傳出去。
若是這個時候強力鎮壓,等人們看到了這最有力的證據時,輿論肯定就會瘋了一樣的反撲。
皇上一聽,也猶豫了一下。
其實他這樣生氣,一方麵是心虛,害怕捂不住這件事,讓太子就這麽被廢黜了。
另外一方麵,還是覺得自己的權威被挑戰了。
天子的話都有人敢質疑,那得是多大的膽子,真不怕死啊。
蘇公公看著皇上這般憤怒,又勸道,“還是悄悄地查一下,再提醒太子,最近一定要收斂一些。”
“沒用的廢物,自己爭權奪勢不算,居然還走這樣的旁門左道,真是丟老祖宗的臉!”皇上抓起茶杯摔在地上。
碎片飛的哪裏都是,可沒一個人敢大聲說話。
那些負責灑掃的宮女頭都低的不能再低了,恨不得整個人都縮成一團,徹底在皇上麵前消失才是。
蘇公公到底還是在皇上身邊待的念頭多些,說話皇上也多少都會采納一點。
“太子確實有些急功近利了,但也不應該拿祁王當切入點。這的確是塊硬石頭。”
皇上又發了一會兒脾氣,等他的氣都消的差不多了,又覺得這件事必須徹查。
他心裏隱隱約約有一個猜測,覺得這件事跟晏若祁脫不了幹係。
這麽多大臣都在議論,一定會有一個人散播,而這個人,估計就是太子通敵叛國這件事裏的直接利害關係人。
其實這個想法也沒錯,隻是範圍太大了。
要是真的順著這個思路想,眾多太子,沒一個跑得了。
大家都想要爭奪皇位,都有可能是那個散播者。
“給我查,我倒要看看,誰這麽不怕死。”皇上目光陰鷙,看著地上的茶杯碎片。
蘇公公有一個合理懷疑。
大概那個人的下場不會好過。
到底是男人,力氣大,一下就將秋葵和夏葵兩個小姑娘給拎了起來。
“去,把她們帶到院子裏,夫人說了,一人五十大板。”柳姨娘院子裏的丫鬟用手帕擋著鼻子,皺眉道。
“姐姐,姐姐饒命啊!”秋葵反應快,知道這個時候喉嚨喊破了柳姨娘也不會過來,那就隻能從麵前這兩個頤指氣使的丫鬟身上下手。
聽到她這麽說,丫鬟還嗤笑一聲,“喲嗬,腦子轉的還挺快,可惜沒用對地方。”
她可是最討厭這種心思多的小姑娘了。
抬頭對那個拿著板子的家丁道,“這個打得重一點,看著就煩。”
那個家丁也知道這丫鬟是柳姨娘院子裏的大丫頭,手上還有權利,自然也是討好的態度。
聽她這麽說,立馬笑了一聲,答應道,“好嘞姐姐。”
秋葵這次兩眼一翻,徹底暈了過去。
侯爺這會兒忙的腳不沾地,整天為了太子的事奔波。
太子一被軟禁,許多事情就得他在外麵周旋。先是得穩住自己的同僚,還得再去拉攏新的人。
這可真不是個什麽好差事。
可是一想到太子許諾事成之後讓趙婉瑩當皇後,侯爺又覺得這沒什麽不能忍的。
春秋大業嘛。
不成想,一場暴風雨,正在他看不見的地方,悄悄醞釀,並且有一種席卷一切的架勢。
永遠不要低估女人的力量。
如果她們想,禍國殃民不成問題。
賞花宴結束後,每個人心裏都像是揣了心事,沉甸甸地回到了府上。
各自家裏的主母率先發現不對,仔細一打聽,立馬聽到了這個駭人聽聞的消息。
這種事自然不可能自己捂著,肯定要告訴老爺啊。
各位達官顯貴一聽自家夫人說這話,都大驚失色,第一反應是捂她們的嘴。
妄議皇家事,這要是被知道了,肯定會殺頭。
然而偏偏這件事還不是空穴來風。
把女兒叫過來一問,喲嗬,這可不得了。
有鼻子有眼的。
仔細想想那天在朝堂之上,太子字字句句擲地有聲地控訴晏若祁時,祁王本人並不在場。
皇上問了一圈,居然沒有人知道祁王去幹什麽了。
想想當時太子是怎麽反應的呢?他一聽說晏若祁沒來,整個人都像是經受了什麽洗禮一樣,容光煥發,控訴的聲音更加有底氣了。
說出來的話越發咄咄逼人,最後甚至還扯到了晏若祁擁兵自重身上。
不過這句話沒等說完,皇上就率先變了臉色。
現在回想起來,估計皇上當時也是看到了下麵那群擁護晏若祁的大臣們的反應了吧。
要是再晚一會兒開口嗬斥太子,那就是太子舌戰群儒的節目了。
隻是太子也沒有那樣流利的口才,到時候吵起來誰輸誰贏可就不一定了。
眾多大人這麽一想,越發覺得這件事有點不對勁。有可能真的是太子通敵叛國,還想誣陷祁王,最後被祁王親自押著證據回來,太子這才閉嘴。
然而皇上為了息事寧人,卻隻是輕拿輕放,將太子禁足幾個月。
那可不行啊!
通敵叛國可是最難以忍受的事情,未來的君主,居然聯合敵國的細作,對付忠臣,對付他們依賴的戰神?!
天子犯法還與庶民同罪呢!
就是趙飛喻參加完賞花宴的那天,太子通敵叛國的消息不脛而走。
等皇上後知後覺地聽到這樣的消息的時候,首先就是震怒。
一拍桌子,整個禦書房的人都知道皇上在發脾氣了。
“誰膽子這麽大,居然敢傳這種謠言?!”皇上一臉憤怒。
禦書房裏的下人跪了一地,都低頭瑟瑟發抖,沒一個敢說話的。
然而他還是不滿意。
“好大的膽子!”皇上又拍了一下桌子,“一定要把這件事給我徹查,我倒要看看是誰膽大包天!一國儲君的事竟然還敢妄議!”
皇上身邊的大總管蘇公公卑躬屈膝地湊近他,在耳邊小聲道,“皇上,這個時候壓下來,可過幾天衛國使節團就要到了。”
言下之意就是,衛國使節一到,進盛京的巨大陣仗是掩蓋不了的,到時候無論是什麽樣的消息,一定都會傳出去。
若是這個時候強力鎮壓,等人們看到了這最有力的證據時,輿論肯定就會瘋了一樣的反撲。
皇上一聽,也猶豫了一下。
其實他這樣生氣,一方麵是心虛,害怕捂不住這件事,讓太子就這麽被廢黜了。
另外一方麵,還是覺得自己的權威被挑戰了。
天子的話都有人敢質疑,那得是多大的膽子,真不怕死啊。
蘇公公看著皇上這般憤怒,又勸道,“還是悄悄地查一下,再提醒太子,最近一定要收斂一些。”
“沒用的廢物,自己爭權奪勢不算,居然還走這樣的旁門左道,真是丟老祖宗的臉!”皇上抓起茶杯摔在地上。
碎片飛的哪裏都是,可沒一個人敢大聲說話。
那些負責灑掃的宮女頭都低的不能再低了,恨不得整個人都縮成一團,徹底在皇上麵前消失才是。
蘇公公到底還是在皇上身邊待的念頭多些,說話皇上也多少都會采納一點。
“太子確實有些急功近利了,但也不應該拿祁王當切入點。這的確是塊硬石頭。”
皇上又發了一會兒脾氣,等他的氣都消的差不多了,又覺得這件事必須徹查。
他心裏隱隱約約有一個猜測,覺得這件事跟晏若祁脫不了幹係。
這麽多大臣都在議論,一定會有一個人散播,而這個人,估計就是太子通敵叛國這件事裏的直接利害關係人。
其實這個想法也沒錯,隻是範圍太大了。
要是真的順著這個思路想,眾多太子,沒一個跑得了。
大家都想要爭奪皇位,都有可能是那個散播者。
“給我查,我倒要看看,誰這麽不怕死。”皇上目光陰鷙,看著地上的茶杯碎片。
蘇公公有一個合理懷疑。
大概那個人的下場不會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