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


    今天的朝會氣氛有些微妙。


    站在文官行列中的於大人更是一臉肅容,連周遭的同僚都被他的氣場有所影響,一個個全都選擇緘口不語。


    “諸位卿家若是無事可奏,就退朝吧。”


    坐在龍椅上的年輕皇帝隨意擺了擺手,一臉的疲態。


    近些天來邊關告急,草原上幾個部落最近又有些小動作,軍情邸報如雪花般紛至遝來,讓他上朝時都有些心力交瘁。


    “皇上,臣有奏!”


    就在他準備退朝回禦書房時,於大人聲音洪亮的說道,一邊快速走出文班行列,對著上方的皇帝躬身行禮。


    隨著他出列奏事,坐在龍椅上的宣德皇帝微抬眼皮。


    “哦,是於愛卿啊,有事便說。”


    看到是這位肱骨之臣,宣德皇帝當即也是和顏悅色的說道。


    這位於大人在他尚是聖孫和太子時,便深受成祖和仁宗的器重,更是擔任過他的太子太保。


    仁宗駕崩後,在他與漢王的叔侄爭帝過程中,這位於大人可謂是出力不少。


    對他而言,這位兵部侍郎才是他一手提拔的,有著從龍之功的三朝元老。


    隻不過,今天的這位於大人麵色凜然,似乎有很大的火氣。


    “啟稟聖上,臣有奏,臣今日要彈劾一人!”


    此話一出,宣德皇帝當即一愣。


    “彈劾?卿家要彈劾誰?”


    “順德公主,當今聖上的親生骨肉!臣要彈劾她勾連韃靼賊眾,公報私仇,殺良冒功,不可輕饒!”


    一陣如死水般的寂靜。


    朝堂之上頓時沒人再說話了,文臣武將一個個連動都不敢動。


    這位於大人膽子也太大了!


    竟然敢彈劾陛下的長公主,那可是聖上真正的骨肉至親,皇上家裏的人啊!


    雖說“刑不上大夫”並未明確標明在大明律之中,可“法不加於尊”卻始終是被人們所默許的。


    果然,在他一句話還未落地前,坐在龍椅上的宣德皇帝頓時眉頭緊鎖,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於謙!你可敢再說一遍?!”


    當著皇帝的麵彈劾長公主,這不是當眾藐視皇威還是什麽?


    於大人卻不為所動,腰板始終挺得筆直。


    “臣有何不敢?臣之所以敢彈劾公主,就是因為公主欲殺之人,不是旁者,正是那前不久才返鄉的謝瑾。”


    “此子身懷良策,腹有學識,別說是這種人才,就算是普通人,公主也不該視人命如草芥而隨意戕害!”


    “臣為百姓計、為邊疆計、為大明江山計!所以才鬥膽要彈劾公主殿下,萬望聖上明察秋毫,從公裁決!”


    一旁的兵部主事見狀已經嚇得差點丟了魂兒,當即忍不住開口勸道。


    “侍郎大人,在聖上麵前萬萬不可胡言啊!”


    公主殿下平日裏是有些跋扈,別說謝瑾了,就是他們這些官職稍微不入眼的官員,也都曾深受其害。


    但因為身份原因,那些不知道哪就惹得公主殿下不高興的小官兒們,自然是敢怒不敢言,一些委屈受了也就受了。


    可眼下侍郎大人竟然第一個站出來要把彈劾公主,即便他們每人心裏都藏了一絲不敢言明的希冀和期盼,當下卻還是有些莫名的擔憂。


    畢竟那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公主殿下。


    他們雖然私下裏敢發發牢騷,但是打死都不太敢在這位皇帝陛下麵前說的。


    若是這次連於侍郎都搞不定的話,日後他們可就真的是告求無門了。


    “無妨。”


    出乎意料的是,上麵的皇帝陛下竟然一改即將龍顏大怒的樣子,語氣突然間溫和了下來。


    “既然卿家不吐不快,那索性就暢所欲言。這裏不是一言堂,更不能由朕一個人說了算,卿家身為曆經三朝的老臣,有什麽想說的盡管講就是。”


    聽到這話,一眾大臣們的心頓時就涼了一半。


    在他們看來,既然皇帝陛下都這麽“委曲求全”了,他於謙就應該懂事些就坡下驢才對。


    再不濟也要順著皇帝的意思,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可沒想到,接下來於大人的一句話,差點把那位皇帝陛下氣的七竅冒煙。


    而和順德公主有過節的一些大臣,則是在陡然間垂死病中驚坐起。


    一道道目光,皆是充滿崇拜的望向那位於侍郎。


    “皇帝既然說這不是一言堂,那臣倒要問一問,何故這滿朝文武皆是不敢針對謝瑾這件事仗義執言?”


    “據為臣所知,受過公主殿下各種欺辱的百官,大大小小不下數十位!為何他們一個個全都緘口不語?是害怕嗎?他們又是害怕誰呢?”


    “微臣以為,他們怕的不僅是公主,更是公主身後的,如今端坐九龍口不怒自威的皇帝陛下!”


    “皇帝治政不嚴,朝堂之上自然偏私異法;皇帝家法不正,東宮、後宮乃至雅堂市井便會烏煙瘴氣!”


    “皇帝的家法即國法,若是連國法都不嚴,那我大明又賴何治國?百姓又該效法何人?若是我大明百姓人人如此,這江山社稷,這前朝累業,又如何綿延萬世?!”


    “內外不同,嚴於臣工而寬於皇室,難道皇帝忘了前朝滅亡的舊曆了嗎?!臣不敢忘!臣也鬥膽,請我大明皇帝自省勿忘!”


    毫無征兆的,於大人突然撩袍跪地,雙膝重重的磕在堅硬的金磚上!


    緊接著,又是突如其來的一聲近乎質問的厲喝,嚇的滿朝文武不禁打了個冷戰。


    “臣,兵部侍郎於謙,仗請我大明皇帝,嚴家法以正國法!立效太祖皇帝之行止,親愛百姓!仿仁宗皇帝之行止,多近臣工!勿以臣微民賤而受戕不問,不以皇室貴戚犯法而不懲!如此,我大明才可一世命即萬世命!”


    “臣之所言、字字泣血,臣之所奏、句句屬實!還請皇帝秉公聖裁!!!”


    長久的沉默過後。


    先是同為兵部侍郎之一的左侍郎柴車,然後是工部侍郎趙仲、吏部尚書師逵、吏部員外郎魏驥、禮部考功員外郎、禮部參事、兵部參事………


    一眾臣工的情緒終於被他帶動起來,開始紛紛響應。


    一個接一個的大小官員陸續走出站班,在禦道兩側齊刷刷的跪下。


    此起彼伏的聲音隨即響起。


    “臣,兵部左侍郎柴車有奏!”


    “臣於宣德六年受到公主殿下授意,在未通知尚書大人的前提下,私自將邊部密報交於公主觀看,臣未曾盡到侍郎之職,伏請聖上降罪!可公主事後曾帶領數十名錦衣衛離京出城,去意不詳,但不久後安分已有數年的韃靼一部,卻突然出兵擾我邊境,此中是否有隱晦牽連,還請聖上明察!”


    ———


    “臣,工部侍郎趙仲有奏!”


    “臣於宣德五年因病告假,公主殿下差人到臣家中問病,事後卻將來訪的禦醫扣下,公主還帶著人在臣的家門口笑言:‘工部工部,無功受祿!今患惡疾,天降爾福!’臣、臣!!臣也曾捫心自問,自上任以來一直兢兢業業,不曾有過半點失職!可公主殿下不僅對臣橫出惡語,更是對整個工部同僚的任勞任怨不屑一顧……臣是大明的臣工,是陛下的輔臣,但不是公主殿下的奴才!”


    “臣,工部侍郎趙仲,伏請聖上據此事給臣一個公道!!”


    ———


    “啟稟聖上!臣等,吏部尚書師逵、吏部員外郎魏驥,與趙大人同奏!”


    “臣,禮部參事王柏嗣同奏!”


    “臣,禮部考功員外郎劉詹啟奏聖上……”


    “臣,兵部參事趙簡承有奏……”


    “老臣也有奏!”


    “微臣啟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隻想養活嬌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路邊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路邊草並收藏穿越後隻想養活嬌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