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蕩蕩的文武官員幾十人,竟然在大殿上如有指使般的相繼跪倒。
不到片刻,出班奏事的官員已逾大半。
手指上的關節被攥到鐵青,坐在上麵的宣德皇帝一言不發,臉色陰沉的可怕。
誠然,對於謝瑾這類於國有益的風流才子,他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可話說回來,這些人口中的那位目無法紀的順德公主,就算再怎麽是非不分,那也依舊是他的親生骨肉,真正的皇家血脈!
這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又豈是一個小小的讀書人能比得上的?
即便是這個讀書人富有學識和謀略,還曾親手治好了皇後的病……
“好!好!好……”
一連說了幾個好字,朝堂上的氣氛已經凝重到了極點。
宣德皇帝目光掃視了一番,心中有極大的火氣卻無從發泄。
眼下這幫人,借著這次於謙出頭的機會聯名啟奏,執意要他懲治公主,這其中難道就沒有一點兒向他施壓的意思嗎?
一群身受皇恩的老東西,嘴裏吃著皇家俸祿,到頭來卻連皇家的一點兒錯誤都不能容忍,簡直是無君無父!
“眾愛卿既然受了這麽多不公而朕卻從未聽說過,這自然是朕的失職,公主一向頑劣成性,倒也是無法否認的。”
“既然如此,若依眾位卿家之意,這公主又該如何處置呢?”
沉默了片刻後,皇帝還是決定先將處置權就這麽給拋出去。
因為他深諳下方這些老家夥們的心思,隻會趁勢群起攻之,絕不會像於謙那樣愣頭青一樣獨自出頭。
果不其然。
此話一出,剛才還義憤填膺的文武大臣們,立馬就沒人吱聲了。
在剛才人多勢眾的情況下,順水推舟添一把火倒是無妨,可眼下誰要是再主動開口,那可就真的是不長眼了。
看著終於想要偃旗息鼓的眾人,皇帝的臉色這才稍有好轉。
說到底,這些大臣們不過是見縫插針而已。
臣不與君鬥,這些都是混跡官場已經大半輩子的老狐狸,在現實麵前還是掂量的清的。
他深知這些老家夥們的秉性,但他卻明顯低估了那位於大人的脾氣。
和那些見風使舵、落井下石的大臣們相比,這位特立獨行的於大人可不會在乎什麽皇帝臉麵。
見眾人沉默,於謙再度上前,聲音洪亮的說道。
“陛下既然問臣等該如何處置,臣雖然不是刑部的官員,但也頗曉大明律。”
“太祖皇帝曾親自立過正法典型——洪武三十年,駙馬歐陽倫不顧茶馬禁令,私自販茶與草原商人,牟利甚巨!我太祖皇帝得知後,為正國法將歐陽倫賜死!”
“駙馬既為皇家龍婿,犯法尚且可斬,難道說這公主犯法就不能斬了麽?!”
“於謙!你大膽!!!”
太祖皇帝怒殺歐陽倫這確實是人盡皆知的事,可於謙此時此地說出來,目的何在?
龍椅上的皇帝不禁氣急敗壞道:“朕方才是給你麵子,這才沒有治你的欺君之罪!公主即便是有些不對,那也該由朕過問後才能決定,還輪不到你在這命令朕!”
“皇上,臣隻是就事論事而已。”
“萬歲,於侍郎所言不無道理,駙馬也好、公主也罷,既然太祖皇帝已有過懲治先例,您也不可自汙了名聲才對……”禮部尚書呂震晃動著花白的須發,緩緩說道。
好你個呂震,一大把年紀了還湊熱鬧!
看著一眾朝臣再次聚起來拱火,這位宣德皇帝肺都要氣炸了!
與此同時,他也在心裏開始埋怨自己的那位公主殿下。
這丫頭平日裏蠻橫些也就罷了,可這次怎麽能惹出這麽大的禍來?
竟能一下子得罪這麽多人,還能讓這些平日裏明哲保身的老東西們聯名上奏。
這不是變相的讓他被逼宮嗎?
考慮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連他也不得不沉默了片刻。
“罷了,既然眾愛卿存恨已久,朕也不能再太過包庇……”
雖然不想就這麽輕易妥協,但從眼下的形勢來看,還是先穩住大臣們的情緒為重。
畢竟看人家趙仲趙大人,才剛給眾人上演了一出涕泗橫流的苦情戲,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委屈樣子,就差以死明誌了……
“來呀,著調二百錦衣衛,即日離京,五天之內務必將順德那丫頭帶回來,回京之後不必見朕,登時交由刑部會審。”
說完,皇帝還不忘看了一眼於謙,語氣慵懶的問道:“於愛卿,你看這樣處置可還行嗎?”
本以為身為皇帝,他這麽做已經算是極大的讓步了,但沒想到這於謙還真是個狗皮膏藥不依不饒。
“六部直隸皇上,隻交由刑部審理,恐有舞弊!”於大人眼神正氣凜然的一口回絕。
話音還沒落地,被突然點名批評的幾名刑部主事人頓時一臉黑線。
可想了想,這位於侍郎也是為他們好。
若是到時候皇帝親自派人前來“通融”,恐怕以他們的骨氣,十有八九是不敢像這位於大人一樣忤逆的。
這點自知之明,他們還是有的。
一句話噎的皇帝久久無語。
“……那依你說,此事該如何審理?”
“依臣看來,應交由三法司會審!這樣才能公正嚴明以服眾心!”
“於謙!你放肆的忒過了!”
皇帝聽後猛地拍案起身,怒目而視,“三法司會審,你還真要把朕的公主殿下當成了罪大惡極的犯人不成?!”
於大人不為所動,拱手直言道:“是與不是,審過才知。”
朝堂上的氣氛劍拔弩張,一旁看戲似的官員個個緘口不語,私底下卻都在用眼神交流。
瞧咱們這位於大人,和皇上吵架都能你來我往的不落下風!
這要是擱在他們身上,怕是嚇都要嚇死了……
皇帝被氣的咬牙切齒,但又實在想不出該怎麽奈何這位兩袖清風的於大人。
難不成為了讓他閉口,還真治他一個貪汙瀆職之罪?
這個念頭隻是在腦子裏過了一下,立馬就又被當場丟棄。
在官風廉潔這方麵,恐怕把這滿朝文武查一個底朝天,也依舊是找不出他於謙一絲一毫為人所詬病的地方。
“好你個於謙,朕倒要看看,你能怎麽個審法!”
“傳旨!將順德那丫頭帶回來,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共同會審,就由咱們的這位於大人親自主審!”
“若是審出來也就罷了,若是審不出來……”
說到這,皇帝惡狠狠的瞪了於謙一眼,然後氣猶不消的冷哼一聲,隨即轉身拂袖離去。
“若是審不出來什麽實質性的東西,你於謙既為兵部侍郎,不務正業、瀆職枉上,就自行卸職歸田去吧!”
不到片刻,出班奏事的官員已逾大半。
手指上的關節被攥到鐵青,坐在上麵的宣德皇帝一言不發,臉色陰沉的可怕。
誠然,對於謝瑾這類於國有益的風流才子,他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可話說回來,這些人口中的那位目無法紀的順德公主,就算再怎麽是非不分,那也依舊是他的親生骨肉,真正的皇家血脈!
這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又豈是一個小小的讀書人能比得上的?
即便是這個讀書人富有學識和謀略,還曾親手治好了皇後的病……
“好!好!好……”
一連說了幾個好字,朝堂上的氣氛已經凝重到了極點。
宣德皇帝目光掃視了一番,心中有極大的火氣卻無從發泄。
眼下這幫人,借著這次於謙出頭的機會聯名啟奏,執意要他懲治公主,這其中難道就沒有一點兒向他施壓的意思嗎?
一群身受皇恩的老東西,嘴裏吃著皇家俸祿,到頭來卻連皇家的一點兒錯誤都不能容忍,簡直是無君無父!
“眾愛卿既然受了這麽多不公而朕卻從未聽說過,這自然是朕的失職,公主一向頑劣成性,倒也是無法否認的。”
“既然如此,若依眾位卿家之意,這公主又該如何處置呢?”
沉默了片刻後,皇帝還是決定先將處置權就這麽給拋出去。
因為他深諳下方這些老家夥們的心思,隻會趁勢群起攻之,絕不會像於謙那樣愣頭青一樣獨自出頭。
果不其然。
此話一出,剛才還義憤填膺的文武大臣們,立馬就沒人吱聲了。
在剛才人多勢眾的情況下,順水推舟添一把火倒是無妨,可眼下誰要是再主動開口,那可就真的是不長眼了。
看著終於想要偃旗息鼓的眾人,皇帝的臉色這才稍有好轉。
說到底,這些大臣們不過是見縫插針而已。
臣不與君鬥,這些都是混跡官場已經大半輩子的老狐狸,在現實麵前還是掂量的清的。
他深知這些老家夥們的秉性,但他卻明顯低估了那位於大人的脾氣。
和那些見風使舵、落井下石的大臣們相比,這位特立獨行的於大人可不會在乎什麽皇帝臉麵。
見眾人沉默,於謙再度上前,聲音洪亮的說道。
“陛下既然問臣等該如何處置,臣雖然不是刑部的官員,但也頗曉大明律。”
“太祖皇帝曾親自立過正法典型——洪武三十年,駙馬歐陽倫不顧茶馬禁令,私自販茶與草原商人,牟利甚巨!我太祖皇帝得知後,為正國法將歐陽倫賜死!”
“駙馬既為皇家龍婿,犯法尚且可斬,難道說這公主犯法就不能斬了麽?!”
“於謙!你大膽!!!”
太祖皇帝怒殺歐陽倫這確實是人盡皆知的事,可於謙此時此地說出來,目的何在?
龍椅上的皇帝不禁氣急敗壞道:“朕方才是給你麵子,這才沒有治你的欺君之罪!公主即便是有些不對,那也該由朕過問後才能決定,還輪不到你在這命令朕!”
“皇上,臣隻是就事論事而已。”
“萬歲,於侍郎所言不無道理,駙馬也好、公主也罷,既然太祖皇帝已有過懲治先例,您也不可自汙了名聲才對……”禮部尚書呂震晃動著花白的須發,緩緩說道。
好你個呂震,一大把年紀了還湊熱鬧!
看著一眾朝臣再次聚起來拱火,這位宣德皇帝肺都要氣炸了!
與此同時,他也在心裏開始埋怨自己的那位公主殿下。
這丫頭平日裏蠻橫些也就罷了,可這次怎麽能惹出這麽大的禍來?
竟能一下子得罪這麽多人,還能讓這些平日裏明哲保身的老東西們聯名上奏。
這不是變相的讓他被逼宮嗎?
考慮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連他也不得不沉默了片刻。
“罷了,既然眾愛卿存恨已久,朕也不能再太過包庇……”
雖然不想就這麽輕易妥協,但從眼下的形勢來看,還是先穩住大臣們的情緒為重。
畢竟看人家趙仲趙大人,才剛給眾人上演了一出涕泗橫流的苦情戲,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委屈樣子,就差以死明誌了……
“來呀,著調二百錦衣衛,即日離京,五天之內務必將順德那丫頭帶回來,回京之後不必見朕,登時交由刑部會審。”
說完,皇帝還不忘看了一眼於謙,語氣慵懶的問道:“於愛卿,你看這樣處置可還行嗎?”
本以為身為皇帝,他這麽做已經算是極大的讓步了,但沒想到這於謙還真是個狗皮膏藥不依不饒。
“六部直隸皇上,隻交由刑部審理,恐有舞弊!”於大人眼神正氣凜然的一口回絕。
話音還沒落地,被突然點名批評的幾名刑部主事人頓時一臉黑線。
可想了想,這位於侍郎也是為他們好。
若是到時候皇帝親自派人前來“通融”,恐怕以他們的骨氣,十有八九是不敢像這位於大人一樣忤逆的。
這點自知之明,他們還是有的。
一句話噎的皇帝久久無語。
“……那依你說,此事該如何審理?”
“依臣看來,應交由三法司會審!這樣才能公正嚴明以服眾心!”
“於謙!你放肆的忒過了!”
皇帝聽後猛地拍案起身,怒目而視,“三法司會審,你還真要把朕的公主殿下當成了罪大惡極的犯人不成?!”
於大人不為所動,拱手直言道:“是與不是,審過才知。”
朝堂上的氣氛劍拔弩張,一旁看戲似的官員個個緘口不語,私底下卻都在用眼神交流。
瞧咱們這位於大人,和皇上吵架都能你來我往的不落下風!
這要是擱在他們身上,怕是嚇都要嚇死了……
皇帝被氣的咬牙切齒,但又實在想不出該怎麽奈何這位兩袖清風的於大人。
難不成為了讓他閉口,還真治他一個貪汙瀆職之罪?
這個念頭隻是在腦子裏過了一下,立馬就又被當場丟棄。
在官風廉潔這方麵,恐怕把這滿朝文武查一個底朝天,也依舊是找不出他於謙一絲一毫為人所詬病的地方。
“好你個於謙,朕倒要看看,你能怎麽個審法!”
“傳旨!將順德那丫頭帶回來,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共同會審,就由咱們的這位於大人親自主審!”
“若是審出來也就罷了,若是審不出來……”
說到這,皇帝惡狠狠的瞪了於謙一眼,然後氣猶不消的冷哼一聲,隨即轉身拂袖離去。
“若是審不出來什麽實質性的東西,你於謙既為兵部侍郎,不務正業、瀆職枉上,就自行卸職歸田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