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姐姐,你多少也得再吃點東西吧,已經這麽長時間水米不沾牙了,這等消息也不能不吃飯啊?”
於府宅院裏麵,一個梳著一腦袋丸子頭的小丫鬟,正一臉愁容的端著一個精致的盤子,盤子上盛放著一碗賣相不錯的稠粥。
“你千萬別這樣,像謝公子那樣聰明的人,肯定不會那麽容易就被算計了的!”
因為於大人的吩咐,她目前的任務,就是作為容婉兒在於府裏麵專用的貼身丫鬟,來為她眼裏這位人很好的容姐姐說話解悶的。
可這位容姐姐,別看人小小的,性子卻意想不到的大。
自從來到於府後,從來沒好好吃過一頓飯。
這才進過宮不久,回來之後就更是茶不思飯不想了。
外麵一有點兒什麽動靜,就著急的東張西望的,生怕錯過了什麽消息。
小丫鬟從來沒見過那位早就傳得滿城風雨的謝公子,但是對麵前這位容姐姐卻是發自內心的心疼。
為此,她還私下裏不止一次替這位容姐姐打抱不平過。
憑容姐姐這般惹人憐愛的相貌,特別是那副善良心性,什麽樣的好主家找不到?
“也不知道那位謝公子到底是哪一點值得容姐姐你這樣為他操心,每天茶不思飯不想的,這樣時間長了,身子也垮了。”
說到這,小丫鬟陡然間靈機一動,試探性說道:“就算是為了等謝公子的消息,您也得多少吃一些,要是等他回來了,看見你不好好吃飯,怕不是還要生你的氣!”
沒想到這樣無心的一句話,竟然真的讓一旁癡癡發愣的容婉兒回過神來。
兩隻有些倦色的眸子也瞬間通透了不少。
容婉兒仔細想了想,很是認真的點了點頭。
“多虧你提醒我,要不然相公回來了還真的要埋怨我呢……”
小丫鬟一聽,眼睛瞬間亮了不少,趕緊將手裏的食盒遞了過去。
看來這位謝瑾公子在這位容姐姐心裏,不僅占著獨一無二的位置,連平常說的話估計容姐姐也是對他言聽計從的……
另外一邊,謝瑾等人已經在錦衣衛的帶領下,經過了進宮之前的一陣必要盤查,最終被集體帶往了大理寺。
隻不過與來時不同,這次的謝瑾,臉上更是多了些輕快的神色。
連他都沒料到,這公主殿下竟無恥到了這種地步。
就在方才,進京的前一刻,這公主再度按捺不住暴起傷人。
不僅劫持了一個隨行的孩子不說,竟然還想威脅錦衣衛將那些敵國賊人也一並放了!
如此大逆不道的要求,她的心思也是昭然若揭。
好在謝瑾提醒的及時,錦衣衛當場便又將她手腳捉住,登時就綁縛了起來。
並且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一陣搜身過後,竟還有意外收獲。
在一個韃靼部族人身上,竟然搜出來了一張大明的軍事布防圖!
這樣的事情爆出來後,連做了大半輩子官的錦衣衛鎮撫使李茂山都徹底慌了神。
當下也不敢自行做主了,隨即便馬不停蹄的帶著他們一行人,越過其他程序,直奔大理寺而去。
剛一進城,李茂山就先行一步,帶著那幅軍事布防圖提前進宮麵聖去了。
在謝瑾身旁,一直同行進宮的馮縣令和楊主簿也是憋了好久。
眼下看看四周沒人盯著,終於忍不住嘀咕起來。
“老楊,你說那小孩到底什麽來曆?怎麽那公主殿下隻是搶了個孩子,就值得錦衣衛如此大動幹戈?”
楊善工搖搖頭,同樣很是不解。
“不好說啊,咱們都看到了,公主殿下搶那孩子的時候,連那位錦衣衛大官的臉可是都黑了,我猜那孩子肯定是個大人物的子嗣,要不然不會如此興師動眾。”
馮縣令點點頭,“說來也奇怪,這公主好端端的非要突然劫持一孩子幹嘛?這樣也好,竟還真被搜出來了一張軍事布防圖,反倒還把她私通敵國的罪名給坐實了。”
楊主簿笑著捋了捋胡須,感慨道:“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誰讓她平常跋扈慣了!”
“而且通敵叛國這種事一旦坐實,就算她是皇家血脈,麵對大明朝國法也不好交差!”
一直都沒說話的謝瑾也是緩緩說道:“我猜她應該是早就知道自己通敵叛國的消息已經傳到了京城,這才不得已鋌而走險。”
楊主簿不禁點了點頭。
“應該差不離了,那這麽說來,那個小孩的身份倒是個謎了,不過能讓一位公主當做籌碼的,我猜要麽是某個一品大員的獨子,要麽就是同樣有著皇家血脈的鳳子龍孫了……”
不過現在想這些也沒有太大作用,三人小聲談論間,已經來到了大理寺門口。
兩座大石獅子擺在左右兩邊,張著血盆大口,好生的威武。
門外早就有當值的差人等候著。
因為提前就已經有上司打好了招呼,他們自然是知道,這次的審問重點是那位名聲在外的公主殿下。
所以在見到這三人後,那差人也不曾怠慢,當即就迎了上來,將他們帶去了偏房喝茶。
與三人的輕鬆愜意相比,被前一步移交大理寺暫扣的順德公主,情況可就不容樂觀了。
因為宮裏那位在得知還有一封軍事布防圖也被交出去之後,再次大發雷霆!
得到消息後,身著一套常服的宣德皇帝,坐著龍輦一刻也不停的直奔大理寺趕來。
與此同時,大理寺大堂裏麵,已經逐漸坐滿了人。
正堂口上坐著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正是這一任的大理寺少卿,在他手裏可辦過不少重大案件,不曾有過一絲紕漏。
左垂首便是刑部侍郎李大人。
此時他看向堂下那群韃靼人的眼神裏,也是透露出一絲毫不掩飾的厭惡。
堂案右邊,則是都察院的最高話事人,也是一位胡子花白的老頭,姓鄭,人稱鄭天官。
隻因為其在位十餘年,監察百官從不舞弊徇私。
上到皇親王爺,下到文武百官,這些年間,在他參過的本子上,多的是數不清的人名。
如今三司一同會審,證明事態不可謂不大。
以至於六部之間已經傳了個遍。
坐在當中的大理寺少卿,正準備拍案審理的時候,突然一道聲音響起。
“兵部侍郎於謙,奉旨前來監察知事。”
聲音落下,緊接著一道藍色官袍便緩步進來,朝裏麵諸人見過禮後,便是默默坐於一旁。
隨著於謙落座後,不等開始,又是一道聲音從門外傳來。
“我兒險遭不測,我今天來不是作為北鎮撫司來的,我隻為我兒前來。”
於謙聞言,默不作聲的往旁邊挪了挪,嘴角也是忍不住浮起一個弧度。
“嗬嗬嗬,這家夥,果然還是不放心啊。”
想必是這順德公主挾持他兒子一事,當真讓他劉勉氣滿胸膛了,不然也不會親自跑一趟過來監視。
劉勉倒也不會客氣,麵無表情的一把接過差人搬來的椅子,直接往上麵一坐,如同一座沉默的大鍾一般。
任誰都能看出來,隨著這兩位一到,堂上的吩咐就越發的嚴肅凝重了。
剛才堂上的三人,也已經正色了不少。
連一旁負責站班的差人們,心裏都犯起了嘀咕。
“看這次審公主的架勢,怕是要動真格的了?”
見人已經到齊,大理寺少卿一拍案板,緊接著大喝一聲,有些不怒自威。
“來人,將人押上堂來!”
於府宅院裏麵,一個梳著一腦袋丸子頭的小丫鬟,正一臉愁容的端著一個精致的盤子,盤子上盛放著一碗賣相不錯的稠粥。
“你千萬別這樣,像謝公子那樣聰明的人,肯定不會那麽容易就被算計了的!”
因為於大人的吩咐,她目前的任務,就是作為容婉兒在於府裏麵專用的貼身丫鬟,來為她眼裏這位人很好的容姐姐說話解悶的。
可這位容姐姐,別看人小小的,性子卻意想不到的大。
自從來到於府後,從來沒好好吃過一頓飯。
這才進過宮不久,回來之後就更是茶不思飯不想了。
外麵一有點兒什麽動靜,就著急的東張西望的,生怕錯過了什麽消息。
小丫鬟從來沒見過那位早就傳得滿城風雨的謝公子,但是對麵前這位容姐姐卻是發自內心的心疼。
為此,她還私下裏不止一次替這位容姐姐打抱不平過。
憑容姐姐這般惹人憐愛的相貌,特別是那副善良心性,什麽樣的好主家找不到?
“也不知道那位謝公子到底是哪一點值得容姐姐你這樣為他操心,每天茶不思飯不想的,這樣時間長了,身子也垮了。”
說到這,小丫鬟陡然間靈機一動,試探性說道:“就算是為了等謝公子的消息,您也得多少吃一些,要是等他回來了,看見你不好好吃飯,怕不是還要生你的氣!”
沒想到這樣無心的一句話,竟然真的讓一旁癡癡發愣的容婉兒回過神來。
兩隻有些倦色的眸子也瞬間通透了不少。
容婉兒仔細想了想,很是認真的點了點頭。
“多虧你提醒我,要不然相公回來了還真的要埋怨我呢……”
小丫鬟一聽,眼睛瞬間亮了不少,趕緊將手裏的食盒遞了過去。
看來這位謝瑾公子在這位容姐姐心裏,不僅占著獨一無二的位置,連平常說的話估計容姐姐也是對他言聽計從的……
另外一邊,謝瑾等人已經在錦衣衛的帶領下,經過了進宮之前的一陣必要盤查,最終被集體帶往了大理寺。
隻不過與來時不同,這次的謝瑾,臉上更是多了些輕快的神色。
連他都沒料到,這公主殿下竟無恥到了這種地步。
就在方才,進京的前一刻,這公主再度按捺不住暴起傷人。
不僅劫持了一個隨行的孩子不說,竟然還想威脅錦衣衛將那些敵國賊人也一並放了!
如此大逆不道的要求,她的心思也是昭然若揭。
好在謝瑾提醒的及時,錦衣衛當場便又將她手腳捉住,登時就綁縛了起來。
並且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一陣搜身過後,竟還有意外收獲。
在一個韃靼部族人身上,竟然搜出來了一張大明的軍事布防圖!
這樣的事情爆出來後,連做了大半輩子官的錦衣衛鎮撫使李茂山都徹底慌了神。
當下也不敢自行做主了,隨即便馬不停蹄的帶著他們一行人,越過其他程序,直奔大理寺而去。
剛一進城,李茂山就先行一步,帶著那幅軍事布防圖提前進宮麵聖去了。
在謝瑾身旁,一直同行進宮的馮縣令和楊主簿也是憋了好久。
眼下看看四周沒人盯著,終於忍不住嘀咕起來。
“老楊,你說那小孩到底什麽來曆?怎麽那公主殿下隻是搶了個孩子,就值得錦衣衛如此大動幹戈?”
楊善工搖搖頭,同樣很是不解。
“不好說啊,咱們都看到了,公主殿下搶那孩子的時候,連那位錦衣衛大官的臉可是都黑了,我猜那孩子肯定是個大人物的子嗣,要不然不會如此興師動眾。”
馮縣令點點頭,“說來也奇怪,這公主好端端的非要突然劫持一孩子幹嘛?這樣也好,竟還真被搜出來了一張軍事布防圖,反倒還把她私通敵國的罪名給坐實了。”
楊主簿笑著捋了捋胡須,感慨道:“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誰讓她平常跋扈慣了!”
“而且通敵叛國這種事一旦坐實,就算她是皇家血脈,麵對大明朝國法也不好交差!”
一直都沒說話的謝瑾也是緩緩說道:“我猜她應該是早就知道自己通敵叛國的消息已經傳到了京城,這才不得已鋌而走險。”
楊主簿不禁點了點頭。
“應該差不離了,那這麽說來,那個小孩的身份倒是個謎了,不過能讓一位公主當做籌碼的,我猜要麽是某個一品大員的獨子,要麽就是同樣有著皇家血脈的鳳子龍孫了……”
不過現在想這些也沒有太大作用,三人小聲談論間,已經來到了大理寺門口。
兩座大石獅子擺在左右兩邊,張著血盆大口,好生的威武。
門外早就有當值的差人等候著。
因為提前就已經有上司打好了招呼,他們自然是知道,這次的審問重點是那位名聲在外的公主殿下。
所以在見到這三人後,那差人也不曾怠慢,當即就迎了上來,將他們帶去了偏房喝茶。
與三人的輕鬆愜意相比,被前一步移交大理寺暫扣的順德公主,情況可就不容樂觀了。
因為宮裏那位在得知還有一封軍事布防圖也被交出去之後,再次大發雷霆!
得到消息後,身著一套常服的宣德皇帝,坐著龍輦一刻也不停的直奔大理寺趕來。
與此同時,大理寺大堂裏麵,已經逐漸坐滿了人。
正堂口上坐著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正是這一任的大理寺少卿,在他手裏可辦過不少重大案件,不曾有過一絲紕漏。
左垂首便是刑部侍郎李大人。
此時他看向堂下那群韃靼人的眼神裏,也是透露出一絲毫不掩飾的厭惡。
堂案右邊,則是都察院的最高話事人,也是一位胡子花白的老頭,姓鄭,人稱鄭天官。
隻因為其在位十餘年,監察百官從不舞弊徇私。
上到皇親王爺,下到文武百官,這些年間,在他參過的本子上,多的是數不清的人名。
如今三司一同會審,證明事態不可謂不大。
以至於六部之間已經傳了個遍。
坐在當中的大理寺少卿,正準備拍案審理的時候,突然一道聲音響起。
“兵部侍郎於謙,奉旨前來監察知事。”
聲音落下,緊接著一道藍色官袍便緩步進來,朝裏麵諸人見過禮後,便是默默坐於一旁。
隨著於謙落座後,不等開始,又是一道聲音從門外傳來。
“我兒險遭不測,我今天來不是作為北鎮撫司來的,我隻為我兒前來。”
於謙聞言,默不作聲的往旁邊挪了挪,嘴角也是忍不住浮起一個弧度。
“嗬嗬嗬,這家夥,果然還是不放心啊。”
想必是這順德公主挾持他兒子一事,當真讓他劉勉氣滿胸膛了,不然也不會親自跑一趟過來監視。
劉勉倒也不會客氣,麵無表情的一把接過差人搬來的椅子,直接往上麵一坐,如同一座沉默的大鍾一般。
任誰都能看出來,隨著這兩位一到,堂上的吩咐就越發的嚴肅凝重了。
剛才堂上的三人,也已經正色了不少。
連一旁負責站班的差人們,心裏都犯起了嘀咕。
“看這次審公主的架勢,怕是要動真格的了?”
見人已經到齊,大理寺少卿一拍案板,緊接著大喝一聲,有些不怒自威。
“來人,將人押上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