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


    陽光透過窗欞灑在肅靜的審訊室內,


    海瑞麵色嚴峻地坐在桌前,


    麵對著被押解而來的榆林鎮參將張秉勳和副總兵王安。


    兩人原本還保持著幾分傲慢,


    但麵對海瑞的審問,


    他們逐漸感受到了壓力。


    “張秉勳、王安,你們可知罪?”


    海瑞的聲音冷冽而堅定。


    兩人對視一眼,心知不妙,卻仍試圖狡辯:


    “大人,我們……我們隻是……”


    “不必多言!”海瑞打斷他們的話,


    揮手讓手下呈上搜獲的證據,“


    這些是你們販賣私鹽和貪汙的證據,


    你們還有何話可說?”


    看到擺在眼前的確鑿證據,


    兩人臉色瞬間蒼白,


    心中最後的僥幸也煙消雲散。


    他們低下頭,沉默片刻後,


    終於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我們……我們認罪。”張秉勳的聲音顫抖著。


    隨著審訊的深入,


    張秉勳和王安還牽扯出了禮部多位官員的犯罪行為。


    其中,考功清吏司司長李修緣、員外郎以及兩位主事,


    都被證實參與了受賄和升官舞弊的勾當。


    這些官員原本負責官吏的政績考核和升職降職,


    卻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實在是令人發指。


    他們在金錢的誘惑下,


    竟然與榆林鎮的兩位罪人勾結,


    為他們提供方便,幫助他們升官。


    這一消息傳出,朝廷震驚。


    我得知案情後,勃然大怒,


    下令徹查禮部,將涉案官員一一抓捕歸案。


    一時間,禮部上下人心惶惶,


    眾多官員瑟瑟發抖。


    在清洗禮部的同時,


    我開始考慮如何加強榆林鎮的防禦。


    於是召見了鄧子龍,詢問他的意見。


    “鄧將軍,朕有意讓你鎮守榆林鎮,


    你可願意?”我問道。


    鄧子龍站起身,拱手道:


    “臣願往,但臣有幾個請求。”


    “但說無妨。”我點頭。


    “臣希望副總兵杜桐能一同前往協助,


    還有參將張臣、董一元以及守備麻貴,


    他們都是能征善戰的勇士。”鄧子龍懇切地說。


    我聽後,笑道:


    “鄧將軍這是要挖空朕的三大營啊,


    戚繼光將軍若是知道了,恐怕要跳腳了。”


    此言一出,周圍眾人皆忍俊不禁,


    我也笑了起來。


    我深知鄧子龍所言非虛,


    這些將領的確都是國之棟梁。


    “好,朕就依你。”我點頭同意,


    “你等務必齊心協力,守衛好榆林鎮。”


    鄧子龍等人齊聲應諾,臉上露出堅毅的神色。


    他們知道,這將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但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隨著一聲令下,


    鄧子龍等人迅速集結了兵馬,


    踏上了前往榆林鎮的路途。


    翌日,


    禦書房內,燈火通明,


    我與內閣三人——首輔張居正、次輔馬自強、閣老呂調陽,圍坐在龍案前,


    商議著國家的未來大計。


    我先開口道:


    “九邊重鎮將領中,


    許多都是家族式、裙帶關係的將領,


    這種情況有向唐朝節度使演變的趨勢,


    朕深感不安。


    我們必須想辦法打破這種局麵,


    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


    次輔馬自強思索片刻,提出一個建議:


    “陛下,


    我們是否可以加強將領的定期輪換製度,


    以此來打破這種家族式的控製?”


    張居正搖了搖頭,緩緩道:


    “馬大人,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暫時緩解問題,


    但治標不治本。


    頻繁的輪換會導致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軍隊的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


    我們不能走宋朝的老路。”


    我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張居正的觀點。


    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說:


    “朕有個提議,我們不妨建立一個軍校,


    專門培養軍官。


    招收適齡學生,從基礎開始培養,


    這樣我們就能確保軍官隊伍的新鮮血液,


    打破家族式的控製。”


    張居正微微頷首,表示支持:


    “陛下英明,此舉確實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不過,我們還需要考慮如何選拔和任用這些軍校的畢業生。”


    我微微一笑,繼續道:


    “朕已經想好了。


    我們可以改革武舉製度,


    將武舉的地位抬高到和科舉一樣。


    每年舉辦一次武舉考試,


    選拔出優秀的軍事人才。


    明年正好是科舉之年,


    武舉亦可一並舉辦。”


    我停頓了一下,


    詳細解釋了武舉的考試科目和選拔授官流程:


    “武舉考試科目包括騎射、刀槍、拳腳、兵法以及文化課。


    考試流程分為初試、複試和殿試。


    通過武舉考試的考生,將根據其成績和表現授予相應官職。


    優秀者甚至可以破格提拔。”


    三位閣老聞言,對視一眼,


    心中不禁對我的這一手段感到佩服。


    張居正微微一笑,


    似乎早已料到皇帝會有此舉措,


    讚同道:


    “如此一來,所有軍官皆出自軍校,


    皆為天子門生,朝廷便可牢牢掌控軍隊。”


    而馬自強和呂調陽則被震驚不已,


    覺得皇帝的手段很是老道,


    直接釜底抽薪,


    未來所有軍官都將成為朝廷的忠實擁護者,


    誰敢有二心?


    馬自強感歎道:


    “陛下此策,真乃神來之筆!


    如此一來,九邊重鎮將領再也不敢輕視朝廷,


    必將盡心竭力為朝廷效力。”


    呂調陽也附和道:


    “陛下英明!


    此策不僅解決了將領的裙帶關係問題,


    還提高了軍隊的整體素質。


    真乃一箭雙雕之舉!”


    我深知,


    這一改革將徹底改變武將的選拔機製,


    對於維護國家的安定具有重要意義。


    三人紛紛表示讚同我的改革方案,


    並承諾將全力支持這一國策的實施。


    我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了內閣的支持,


    這一改革必將順利推行......


    不過此時張居正也提議,


    建立軍校還需要諸多籌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心悠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心悠悠並收藏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