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圍觀的群眾也是議論紛紛,


    都在指責高觀務,


    高觀務被李化龍的冷靜與正義感激怒了,他惡狠狠地示意身邊的兩個仆人:“給我上,教訓教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書生突然站了出來,大聲喝道:“住手!”他快步上前,擋在了李化龍和高觀務之間,試圖阻止這場即將爆發的衝突。


    高觀務見狀,心中雖有不甘,但環顧四周,發現圍觀群眾眾多,且多對李化龍表示支持,他身邊的仆人也顯得勢單力薄。


    於是,他不得不咽下這口惡氣,放下了狠話:“好,李化龍,你給我等著,我們走著瞧!”說完,便帶著仆人灰溜溜地離開了現場。


    圍觀的群眾見狀,紛紛爆發出歡呼聲,他們為李化龍的勇敢與正義鼓掌,也為那年輕書生的及時出現而喝彩。


    李化龍將沉甸甸的銀兩遞到女子手中,那女子雙手顫抖著接過,眼中閃爍著淚光,聲音哽咽:“多謝公子大恩大德,小女子無以為報……”


    李化龍溫和一笑,打斷了她的話:“姑娘言重了,這三十兩是給你用來安葬父親的,無需你賣身為奴。你快去處理你父親的後事吧,讓逝者安息,生者也能安心。”


    女子聽後,淚水再也忍不住,滑落臉頰,她深深地向李化龍鞠了一躬,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公子大恩,小女子永生難忘!願公子福澤綿長,前程似錦!”說完,她便匆匆離去,背影中滿是堅強與希望。


    此時,一位風度翩翩的年輕公子,孫繼皋,撥開人群,大步流星地走到李化龍麵前。


    孫繼皋拱手行禮,眼中閃爍著敬佩之光:


    “在下孫繼皋,適才見兄台慷慨解囊,義舉令人欽佩!敢問兄台高姓大名?”


    李化龍回禮,笑容可掬:


    “原來是孫公子,幸會幸會!在下李化龍,區區小事,不足掛齒。倒是公子方才仗義執言,維護正義,更讓我心生敬意。”


    孫繼皋爽朗一笑,拍了拍李化龍的肩膀:


    “李兄過謙了,今日能結識李兄,實乃幸事。李兄之名,我早有耳聞,河南解元,麒麟才子,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化龍謙遜搖頭:


    “虛名而已,不足掛齒。倒是孫公子,一身正氣,將來必成大器。”


    兩人相視一笑,圍觀的群眾見狀,紛紛鼓掌歡呼,他們被李化龍的俠義與孫繼皋的勇敢所感動,


    更有人認出李化龍就是最近名聲大噪的河南解元,被朝廷禦賜“麒麟才子”的美譽,不禁更加佩服。


    人群中,有人高聲喊道:“李公子,你不僅是我們的驕傲,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對!李公子,你的善舉必將傳頌千古!”


    李化龍與孫繼皋相視一笑,心中充滿了溫暖與力量。


    在人群的喧囂與掌聲中,一位身著便服、氣宇軒昂的少年靜靜站立,眼神深邃而銳利,正是出宮微服私訪的皇帝。


    身旁王偉護衛緊隨其後,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我的目光被李化龍與孫繼皋的交談所吸引,輕聲向王偉問道:“那兩位年輕人,你可認識?特別是那位被稱為麒麟才子的李化龍,究竟有何來頭?”


    王偉聞言,微微躬身,低聲道:


    “回陛下,那李化龍正是河南解元,因在河南決堤時抗災有功,被百姓譽為‘麒麟才子’,此稱號亦是陛下禦賜。


    至於另一位年輕人,則是南直隸解元孫繼皋,自幼聰穎過人,被譽為神童。”


    我聞言,恍然大悟,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哦?原來是朕親賜的麒麟才子,朕竟在此偶遇,真是緣分。


    那孫繼皋,朕也有所耳聞,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偉見皇帝對二人頗有好感,心中暗自點頭,繼續補充道:


    “陛下聖明,此二人皆是人中龍鳳,不僅才華出眾,更難得的是人品貴重,心係百姓,實為朝廷之福。”


    我的目光在二人身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讚賞。他注意到李化龍與孫繼皋言談間流露出的真誠與熱忱,以及周圍群眾對他們的敬仰與愛戴,


    不禁感慨道:“朕觀天下,人才輩出,今日所見,實乃幸事。


    王偉,你且派人暗中留意此二人,若有需要,朕不吝提拔重用。”


    王偉聞言,連忙應聲道:“遵旨,陛下放心,臣定當安排妥當。”


    我在享受完短暫的市井之樂後,漫步至一家熱氣騰騰的豆腐腦攤前,正欲付錢,卻不慎讓一枚金子滑落。


    正當我彎腰欲拾,一隻腳突然踩住了那枚金子,同時一個聲音響起:“喂,姑娘,來碗豆腐腦。”


    我抬頭,愕然發現踩住金子的竟是剛才的高務觀,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玩味。於是故意問道:“這位兄台,貴姓啊?”


    高務觀抬頭,目光中帶著幾分傲慢,淡淡道:“閣下有何貴幹?”


    我輕笑,目光掃過高務觀身上的華貴服飾,故作驚訝道:“看您的穿戴,應是榮華富貴之人,怎也偏愛這平民小吃?”


    王偉見狀,連忙上前打圓場,對高務觀道:“不知公子尊姓大名?他是我家朱公子,素來愛結交天下英才,想與公子交個朋友。”


    高務觀微微頷首,自報家門:“在下高務觀,此行正是赴京應試。”


    我心中暗笑,表麵卻不動聲色,繼續試探道:“高公子,適才那位學子你可認識?”


    高務觀嘴角勾起一抹不屑,輕哼道:


    “李化龍?所謂麒麟才子,河南名士,說是經史子集無一不通,實則不過是檀香木馬桶,中看不中用,可惜了那身好材料。”


    我聞言,眉頭微皺,語氣中帶著幾分責備:“哎呀,都是學子,理應相互尊重,怎可如此刻薄?”


    高務觀冷笑一聲,挑釁道:“我就是個刻薄之人,你能奈我何?”


    我被他的囂張氣焰逗笑,卻也不怒反笑:“好好好,高務觀,你且小心,科舉之路漫長,別因口舌之快誤了前程。”


    高務觀不以為然,傲然道:“我與主考官關係匪淺,上榜自是輕而易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心悠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心悠悠並收藏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