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攻占義州
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 作者:道心悠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鬆,這位身經百戰的將領,再次召集了諸將,於營帳之中共商大計。
他目光如炬,掃視著在座的每一個人,沉聲道:“眼下,我軍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二位將軍,可還有何要補充的?”
吳惟忠聞言,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道:
“我部大公子所鑄重炮,威力巨大,若能用遼東水師沿海運至前線,或許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奇效。
即便無用,也可作為將來駐兵時的防禦之用。”
李鬆聞言,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而李成梁,則是一臉凝重,他緩緩開口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乃常理。
但此次出征,乃是為了問罪漢城,非滅其國。因此,為盡快突破沿途要隘,我意先令騎兵趁夜渡江,拿下義州,再回軍護糧。
待吳將軍部進抵義州後,騎兵再突襲安州,直至進抵無法攻克的堅城為止。此次行動,兵馬需先動,糧草後行。”
李鬆聽後,沉吟片刻,終是點頭應允,道:“水無常勢,兵無常法,就依寧遠伯所言。”
說罷,他拿出聖旨,宣布了李成梁為提督入朝諸軍務,吳惟忠以征朝副總兵官聽其節製的旨意。
次日,李成梁全身披甲,帶著吳惟忠、李如鬆等將領,見了自己遼東諸將和營帳外的中下層官兵。
馬龍、張國忠、鍾長東等遼東邊軍官兵,皆是虎背熊腰、精神抖擻,他們穿著嶄新布麵甲與棉甲,站在這裏,仿佛一堵堅不可摧的城牆。
李成梁扶著腰帶,持刀瞅了諸將一圈,沉聲道:“參將楊寰!”楊寰聞言,立刻出列,拱手單膝跪在了李成梁麵前。
李成梁執一令牌,鄭重地交給了楊寰,道:“你部立即潛渡江麵,拿下義州。到時候以三聲炮響為號,會有城中內應響應你!”
楊寰接過令牌,朗聲應道:“遵令!”於是,當夜,楊寰便帶著所部騎兵,人銜木披白氈,馬卸鈴纏白布,趁著雪光月色,從冰凍的鴨綠江渡過去,潛越到了朝鮮義州城邊。
義州城,
這座朝鮮邊陲堡壘,此刻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金命元,作為新任的義州牧使,到任不到一個月,
對這座城池的防禦和兵備情況還知之甚少。
嚴寒的冬季,讓他更加無心於軍務,從未想過大明會突然對朝鮮發難。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圍爐吃酒、與姬妾調笑的安逸生活中時,明軍的鐵騎已經悄然逼近。
次日清晨,
當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時,守城的朝鮮士兵驚恐地發現,城門外已經聚集了數千明軍騎兵。
他們如同一條鐵鑄的巨龍,在紛飛的大雪中緩緩逼近義州城。
金命元得知消息後,慌忙趕往城牆。
然而,當他到達時,城外的明軍騎兵已經開始加速衝鋒。
飛馳的戰馬在雪原上踐踏起片片白雪,掀起一陣陣雪霧。
衝在最前麵的騎兵,露出猙獰的麵容,腦後辮子飛揚,如同猛虎下山一般。
他們取弓搭箭,準備對守城朝鮮兵發動致命的攻擊。
這些衝在最前麵的騎兵,都是明軍將領雇傭的女真人。
他們騎射技藝高超,且因為部落分散、生活困苦,很容易被明軍將領收買雇傭。
對於女真人而言,為明軍作戰不僅比與野獸搏鬥要好,而且一旦作戰勝利,還能獲得豐厚的戰利品。因此,他們甘願冒著風雪,充當明軍的炮灰。
金命元到達城牆後,慌忙指揮守軍朝衝來的騎兵放銃。
然而,朝鮮守軍疏於訓練,且因為明軍出現的太突然,他們慌亂地把銃亂放了起來,毫無秩序可言。
有的甚至朝天放銃,完全失去了戰鬥力。
就在這時,衝在最前麵的女真人已經拉開重弓,將箭矢連珠式地射了上來。
嗖嗖!
當即就有數名朝鮮兵被射中,倒在了血泊之中。守城的朝鮮兵更加慌亂起來,有的直接抱頭潰逃。
緊接著,參將楊寰率領的明軍主力騎兵也已馬踏白雪而來,且放了三聲炮作為進攻的信號。
轟! 轟! 轟!
金命元瞅見了明軍於飛雪下飄揚的一排排日月旌旗以及紅、藍等布麵甲,頓時癱倒在地,驚恐地喊道:“竟然是天軍!”
然而,更令他驚駭的是,城內火藥庫突然傳來爆炸聲,四處噴射火焰。
與此同時,各處草料場也燃起了大火。
金命元當場懵逼在地,不知所措地喃喃自語:“這是怎麽回事?”
就在這時,城內傳來了陣陣呼喊聲:“天軍攻進來了!跪地不殺!”這呼喊聲如同催命符一般,讓金命元感到絕望與無助。
他明白,義州城已經陷入了明軍的包圍之中,而自己也將成為這場戰役的犧牲品。
而此刻,錦衣衛的細作萬邦孚正手持火把,在義州城內四處點火,
同時高聲呼喊,直接奔向城門邊。他已經聚集了上百名內應,其中多為遼東漢人,他們聚集在此,等待萬邦孚的指令。
“奪城!”萬邦孚大聲喊道,他的聲音穿透了紛飛的雪花,傳遍了整個城池。
大明承平多年,人口激增,遼東一帶的漢人也增加了不少。
然而,由於朝廷財政在萬曆朝以前一直處於虧空狀態,許多遼東軍戶籍的漢人選擇逃亡他處,其中也有不少逃到了朝鮮境內討生活。
因此,錦衣衛細作在義州城內組織內應時,能夠找到許多漢人作為助力。
這些混入義州城中的錦衣衛細作和漢人皆穿著當地人的裝扮,使得朝兵難以分辨。
他們慌忙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支突然出現的武裝力量。
許多人直接抱頭鼠竄,也有一些人因為聽到萬邦孚等錦衣衛的喊聲而乖乖跪在地上。
然而,即便朝兵現在想擊退這支作為明軍內應的漢人武裝,也是無法做到的。
因為此時的朝鮮正值黨爭激烈的時代,兵備早已鬆弛。
許多朝兵缺餉嚴重,不得不變賣軍械度日。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健壯的都已經逃亡或投奔到大戶做護院去了。
因此,當以老弱病殘為主的朝兵遇到萬邦孚等內應時,他們如同被砍瓜切菜一般,迅速被殺得屍橫遍野。
沒多久,義州城門就被大明內應打開,早已遊弋在外麵的明軍騎兵頓時突入城內,馬不停蹄地見到站立的朝兵就砍。
當朝鮮義州牧使金命元被押到明軍參將楊寰麵前時,明軍已經控製了整個義州城,並撲滅了各處大火。
金命元隻能認命,他跪在楊寰麵前,懇求饒命,並表示自己願意為天朝效命。
楊寰坐在金命元麵前的椅子上,告訴他此次明軍奉旨入朝是為了問罪朝鮮殿下身邊的奸臣,並不會殺他。
隻要他肯配合,明軍也不會對他怎樣。金命元大喜過望,連忙叩首在地表示願意為天朝效命。
在金命元的配合下,義州諸關隘皆被打開。
吳惟忠部的大明南兵因此順利通過大道往義州城而來。
而楊寰則在看見代表吳惟忠南兵標誌的五方旗大量出現後,帶著五千騎兵往安州急進,隻留金命元與自己三千騎兵在義州等待吳惟忠的到來。
他目光如炬,掃視著在座的每一個人,沉聲道:“眼下,我軍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二位將軍,可還有何要補充的?”
吳惟忠聞言,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道:
“我部大公子所鑄重炮,威力巨大,若能用遼東水師沿海運至前線,或許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奇效。
即便無用,也可作為將來駐兵時的防禦之用。”
李鬆聞言,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而李成梁,則是一臉凝重,他緩緩開口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乃常理。
但此次出征,乃是為了問罪漢城,非滅其國。因此,為盡快突破沿途要隘,我意先令騎兵趁夜渡江,拿下義州,再回軍護糧。
待吳將軍部進抵義州後,騎兵再突襲安州,直至進抵無法攻克的堅城為止。此次行動,兵馬需先動,糧草後行。”
李鬆聽後,沉吟片刻,終是點頭應允,道:“水無常勢,兵無常法,就依寧遠伯所言。”
說罷,他拿出聖旨,宣布了李成梁為提督入朝諸軍務,吳惟忠以征朝副總兵官聽其節製的旨意。
次日,李成梁全身披甲,帶著吳惟忠、李如鬆等將領,見了自己遼東諸將和營帳外的中下層官兵。
馬龍、張國忠、鍾長東等遼東邊軍官兵,皆是虎背熊腰、精神抖擻,他們穿著嶄新布麵甲與棉甲,站在這裏,仿佛一堵堅不可摧的城牆。
李成梁扶著腰帶,持刀瞅了諸將一圈,沉聲道:“參將楊寰!”楊寰聞言,立刻出列,拱手單膝跪在了李成梁麵前。
李成梁執一令牌,鄭重地交給了楊寰,道:“你部立即潛渡江麵,拿下義州。到時候以三聲炮響為號,會有城中內應響應你!”
楊寰接過令牌,朗聲應道:“遵令!”於是,當夜,楊寰便帶著所部騎兵,人銜木披白氈,馬卸鈴纏白布,趁著雪光月色,從冰凍的鴨綠江渡過去,潛越到了朝鮮義州城邊。
義州城,
這座朝鮮邊陲堡壘,此刻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金命元,作為新任的義州牧使,到任不到一個月,
對這座城池的防禦和兵備情況還知之甚少。
嚴寒的冬季,讓他更加無心於軍務,從未想過大明會突然對朝鮮發難。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圍爐吃酒、與姬妾調笑的安逸生活中時,明軍的鐵騎已經悄然逼近。
次日清晨,
當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時,守城的朝鮮士兵驚恐地發現,城門外已經聚集了數千明軍騎兵。
他們如同一條鐵鑄的巨龍,在紛飛的大雪中緩緩逼近義州城。
金命元得知消息後,慌忙趕往城牆。
然而,當他到達時,城外的明軍騎兵已經開始加速衝鋒。
飛馳的戰馬在雪原上踐踏起片片白雪,掀起一陣陣雪霧。
衝在最前麵的騎兵,露出猙獰的麵容,腦後辮子飛揚,如同猛虎下山一般。
他們取弓搭箭,準備對守城朝鮮兵發動致命的攻擊。
這些衝在最前麵的騎兵,都是明軍將領雇傭的女真人。
他們騎射技藝高超,且因為部落分散、生活困苦,很容易被明軍將領收買雇傭。
對於女真人而言,為明軍作戰不僅比與野獸搏鬥要好,而且一旦作戰勝利,還能獲得豐厚的戰利品。因此,他們甘願冒著風雪,充當明軍的炮灰。
金命元到達城牆後,慌忙指揮守軍朝衝來的騎兵放銃。
然而,朝鮮守軍疏於訓練,且因為明軍出現的太突然,他們慌亂地把銃亂放了起來,毫無秩序可言。
有的甚至朝天放銃,完全失去了戰鬥力。
就在這時,衝在最前麵的女真人已經拉開重弓,將箭矢連珠式地射了上來。
嗖嗖!
當即就有數名朝鮮兵被射中,倒在了血泊之中。守城的朝鮮兵更加慌亂起來,有的直接抱頭潰逃。
緊接著,參將楊寰率領的明軍主力騎兵也已馬踏白雪而來,且放了三聲炮作為進攻的信號。
轟! 轟! 轟!
金命元瞅見了明軍於飛雪下飄揚的一排排日月旌旗以及紅、藍等布麵甲,頓時癱倒在地,驚恐地喊道:“竟然是天軍!”
然而,更令他驚駭的是,城內火藥庫突然傳來爆炸聲,四處噴射火焰。
與此同時,各處草料場也燃起了大火。
金命元當場懵逼在地,不知所措地喃喃自語:“這是怎麽回事?”
就在這時,城內傳來了陣陣呼喊聲:“天軍攻進來了!跪地不殺!”這呼喊聲如同催命符一般,讓金命元感到絕望與無助。
他明白,義州城已經陷入了明軍的包圍之中,而自己也將成為這場戰役的犧牲品。
而此刻,錦衣衛的細作萬邦孚正手持火把,在義州城內四處點火,
同時高聲呼喊,直接奔向城門邊。他已經聚集了上百名內應,其中多為遼東漢人,他們聚集在此,等待萬邦孚的指令。
“奪城!”萬邦孚大聲喊道,他的聲音穿透了紛飛的雪花,傳遍了整個城池。
大明承平多年,人口激增,遼東一帶的漢人也增加了不少。
然而,由於朝廷財政在萬曆朝以前一直處於虧空狀態,許多遼東軍戶籍的漢人選擇逃亡他處,其中也有不少逃到了朝鮮境內討生活。
因此,錦衣衛細作在義州城內組織內應時,能夠找到許多漢人作為助力。
這些混入義州城中的錦衣衛細作和漢人皆穿著當地人的裝扮,使得朝兵難以分辨。
他們慌忙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支突然出現的武裝力量。
許多人直接抱頭鼠竄,也有一些人因為聽到萬邦孚等錦衣衛的喊聲而乖乖跪在地上。
然而,即便朝兵現在想擊退這支作為明軍內應的漢人武裝,也是無法做到的。
因為此時的朝鮮正值黨爭激烈的時代,兵備早已鬆弛。
許多朝兵缺餉嚴重,不得不變賣軍械度日。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健壯的都已經逃亡或投奔到大戶做護院去了。
因此,當以老弱病殘為主的朝兵遇到萬邦孚等內應時,他們如同被砍瓜切菜一般,迅速被殺得屍橫遍野。
沒多久,義州城門就被大明內應打開,早已遊弋在外麵的明軍騎兵頓時突入城內,馬不停蹄地見到站立的朝兵就砍。
當朝鮮義州牧使金命元被押到明軍參將楊寰麵前時,明軍已經控製了整個義州城,並撲滅了各處大火。
金命元隻能認命,他跪在楊寰麵前,懇求饒命,並表示自己願意為天朝效命。
楊寰坐在金命元麵前的椅子上,告訴他此次明軍奉旨入朝是為了問罪朝鮮殿下身邊的奸臣,並不會殺他。
隻要他肯配合,明軍也不會對他怎樣。金命元大喜過望,連忙叩首在地表示願意為天朝效命。
在金命元的配合下,義州諸關隘皆被打開。
吳惟忠部的大明南兵因此順利通過大道往義州城而來。
而楊寰則在看見代表吳惟忠南兵標誌的五方旗大量出現後,帶著五千騎兵往安州急進,隻留金命元與自己三千騎兵在義州等待吳惟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