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


    密台門與七星門如同巨獸之口,猛然間同時洞開,從中洶湧而出的,是數百名身披鐵甲、眼神決絕的朝兵死士。


    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拉長,仿佛是赴死的勇士,無畏地衝向命運的終點。


    北兵將領楊寰,正指揮著麾下的勇士們,對七星門發動著猛烈的攻勢。


    眼見朝兵死士衝出,他迅速作出反應,命令城外待命的北兵立即行動。


    駱駝,這些沙漠之舟,在此刻化作了移動的堡壘,它們承載著火炮,緩緩逼近那些朝兵死士。


    隨著楊寰的一聲令下,駱駝齊齊跪倒,瞬間構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駝牆,而駝背上的火炮,則如同雷神之怒,轟鳴著將死亡的火焰傾瀉向那些勇敢的朝兵。


    火炮的轟鳴與朝兵死士的哀嚎交織在一起,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北兵的火炮與虎蹲、小佛朗機炮齊發,將那些衝出的朝兵死士轟得支離破碎,城門處瞬間變成了一片修羅場。


    在這混亂之中,楊寰親率家丁騎兵,如同狂風中的利刃,衝入了朝兵的死士之中。


    馬蹄踐踏,刀鋒揮舞,血肉橫飛,他如同一尊戰神,所向披靡,直至衝入城內,將那些朝兵死士盡數斬殺。


    城牆之上,李成梁目睹了這一切,眼中閃過一絲滿意。


    他轉身問身邊的五子李如梅:“若你是楊寰,麵對城內守軍的決死反攻,你能否如此從容應對?”


    李如梅拱手自信地回道:“兒子定能做得比他更好!”


    然而,就在他們談論之際,南兵的舉動卻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隻見南兵們正機械式地操作著偏廂車,將前排的車輛分離,讓後排的火箭車得以推進至城門處。


    隨著朝兵死士的衝出,火箭車上的南兵迅速點燃引線,刹那間,箭矢如雨般傾瀉而出,密密麻麻,遮天蔽日。


    同時,名為“火龍出水”的火箭騰空而起,在城門洞處爆開,化作一片火海。


    朝兵死士們在這突如其來的攻擊下紛紛倒地,或被箭矢穿透,或被火焰吞噬,屍體遍布道路。


    而南兵們則推著戰車,淡然地步入城內,戰車過後,屍體皆成無頭之軀,慘不忍睹。


    這一幕,讓李成梁、李如梅、李如彘三人皆沉默不語。


    突然,李如彘再次跪倒在李成梁麵前,語氣中帶著幾分焦急與憂慮:


    “總爺!奴才心中不安,南人這新奇打法,恐怕會讓咱們北人引以為傲的騎射之術日漸式微!”


    李成梁身旁,李如梅也不禁點頭附和,眉頭緊鎖:“南兵之戰法,確乎使我等北兵顯得隻會勇猛衝鋒,別無他長。”


    李成梁麵容淡然,輕描淡寫地回應道:


    “此乃銀兩堆砌之果,非一朝一夕之功。”


    他目光深邃,再次望向那正猛烈攻打風月樓的南兵,意味深長地道,


    “此事無需我等北人憂慮,南人自己亦不會容忍此等戰法長久存在,更何況朝廷也不會坐視不理。”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朝廷國庫雖一時充盈,卻非長久之計。


    傳令下去,速向朝廷報捷,言明平壤已克,大軍即將揮師漢城,以彰顯天子之威!”


    言罷,李成梁手握刀柄,大步流星地走下城牆,直奔風月樓而去。


    此時,南兵已攻破風月樓,平壤城內一片混亂。


    平安道觀察使鄭澈及平壤一眾朝鮮官將,除卻少數提前自盡以明誌者,其餘皆被明軍俘虜。


    李成梁抵達時,吳惟忠正押解著鄭澈等朝鮮官將前來迎接,他指著鄭澈對李成梁介紹道:“寧遠伯,此人便是鄭觀察使。”


    李成梁微微點頭,目光銳利地審視著鄭澈,沉聲問道:“鄭觀察,拒我天軍入城,是你個人之意,還是奉了王命?”


    鄭澈沉吟片刻,麵色凝重地答道:“此乃我個人之意,與王命無涉,亦與城中軍民無關。


    王命本欲讓我迎接天軍,而城中軍民亦皆欲恭迎。是我違抗王命,阻撓天軍,且假傳王命,強令軍民守城。


    此等逆天之罪,皆由我一人承擔,請天軍勿要遷怒於王上及城中軍民。”


    李成梁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倒是個忠良之人。既如此,那便隻罪你一人。”


    說罷,他吩咐家丁將鄭澈扣押起來。


    隨後,李成梁與大軍在平壤城休整五日,便浩浩蕩蕩地朝黃州進發。


    黃州牧使尹元成得知平壤失守,自知無法抵擋天軍,便幹脆在城外十裏處跪迎,並組織士民攜帶食物與酒水前來犒勞明軍。


    明軍因此得以不戰而下黃州,繼續向漢城城郊挺進。


    在朝鮮王宮的深邃殿堂中,


    李暉端坐於高高的禦座上,


    眉宇間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卻強自鎮定。


    大殿內,燭火搖曳,映照出群臣各異的神色。


    李暉心中暗自思量,拒絕大明駐兵的決定,雖是為保全王權,卻似乎觸動了大明的龍鱗。


    他深知,一旦大明鐵騎踏入這片土地,自己的王權將如風中殘燭,搖曳欲墜。


    “陛下,天朝寧遠伯李成梁已率大軍壓境,義州、安州相繼淪陷!”


    兵曹的急報如同驚雷,炸響在每個人的耳畔,瞬間打破了殿內的沉悶。


    李暉聞言,身形微微一震,隨即恢複了往日的威嚴,目光掃過群臣,試圖從他們的臉上尋找解決之道。


    然而,眼前卻是一片混亂,大臣們或焦急、或惶恐、或憤慨,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如同沸水中的氣泡,不斷升騰、破裂。


    “陛下,應立即調集全國兵馬,誓死保衛王城!”一位武將挺身而出,聲音堅定如鐵。


    “不可,應以和為貴,速派使臣前往天軍營地,尋求談判之機!”文臣們則主張以和為貴,避免無謂的犧牲。


    更有聲音微弱卻堅決,提議國王即刻遷都江華島,以避鋒芒,保存實力。


    李暉沉默片刻,心中五味雜陳。


    他未曾料到,大明竟會如此決絕,一改往日的寬容,轉而以雷霆之勢壓境。


    他望向窗外,夜色沉沉,仿佛預示著朝鮮即將迎來的風雨飄搖。


    “安州旱災嚴重否?”


    李暉突然開口,聲音雖輕,卻在這紛擾中顯得格外清晰。沉鬥和一愣,隨即堆起笑容,敷衍道:“安州尚能支持,陛下勿憂。”


    李暉點了點頭,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心中卻明白,這不過是一場無關緊要的詢問,用以掩飾內心的慌亂。


    他閉上眼,仿佛能聽到遠處戰馬的嘶鳴和鐵甲的交響,心中暗自祈禱,希望這一切能夠化險為夷。


    然而,現實卻不容他多想。


    此時明軍攻下義州、安州的消息如同寒冰,瞬間凍結了朝鮮君臣的最後一絲僥幸。


    朝廷內依舊爭吵不休,卻未能形成任何有效的對策。


    李暉無奈地歎了口氣,隻能下令堅守平壤,


    寄望於那薄弱的防線能暫時阻擋明軍的步伐。


    漢城之外,明軍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心悠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心悠悠並收藏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