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姑娘會讀書,心就高了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作者:茉莉牛乳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子彥為首的幾個學子在廳外探頭探腦,好奇極了。
“那兩位是咱們縣學新來的先生嗎?”
“看樣子像是,其中一位竟是比李山長和靳先生還年輕,學識定當了得!”
方子彥聞言不開心了。
“沒人能比我師傅學識更了得!他們倆人說不定是來掃地的呢?”
“怎麽可能!子彥,你方家是大戶人家,你家掃地的長這樣嗎?”
方子彥被問住了。
他不願意承認那兩位確實看起來不像掃地的,但更不願意承認有人比他師傅更加厲害。
他嘟嘴辯駁道:“你們別管掃地的長什麽樣了,總之他們不可能是咱們的先生!”
“為何?”學子們問道。
方子彥眼睛提溜轉,半天想了個合適的理由。
“咱們學子一共才多少人,我師傅和三位先生教咱們,那是怎麽說來著......夠咄咄逼人了。”
一旁的學子聞言皺起了臉,小聲說道:“是綽綽有餘吧......”
“哎呀!”
方子彥對這些不甚在意,“不都一個意思嗎?你們這些個讀書的,慣愛咬文嚼字!”
這些個讀書的:......這叫咬文嚼字?
正當幾人看得津津有味之時,沈箏一個眼風掃過來。
方子彥驚叫:“讓你們藏好,你們不藏好,沈大人發現咱們了!”
學子們麵麵相覷。
“子彥,你大半個身子都在外麵了......”
方子彥低頭一看,尷尬一笑,拉著幾人疾步而去。
“縣學的孩子們還比較頑劣,讓二位先生看笑話了。”李宏茂笑著說道。
鄭孝祥不置可否,但另一位年輕先生衛涇卻說:
“這般大的年紀,正是好動的時刻,在下雖不配為他們的先生,但在下拙見,覺得孩子還是要活潑些才好,先學做人,再讀書,方為不失本性。”
他此話一出,引得在場其餘幾人皆點頭讚同,就連鄭孝祥的目光都在他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李宏茂端起茶盞飲了一口,還是將心中的疑慮問出口來:
“鄭先生,那學生家人,為何要拿石頭砸您?”
在場幾人皆朝鄭孝祥看去。
他摸了摸額頭上的包,輕笑答道:“因為那戶人家,不想孩子讀書。”
“竟有此事?”
衛涇驚訝出聲。
他走南闖北好幾年,像鄭孝祥這種“私塾”極其少見,幾乎是讓孩子免費讀書認字,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好事兒,竟有人家不願?
他問道:“可是那戶人家頗有家底,想等孩子大些送到書院去讀書?”
有些有家底的人家,覺得私塾先生的教學水平有限,自是瞧不上私塾。
但他們也請不起先生到家中來教學,就卡在中間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就等著孩子稍微大點,送入書院,跟著書院的先生好好學。
除了這一原因,衛涇也想不到其他理由了。
但他沒想到的是,鄭孝祥竟然否認了這一原因。
“他們不是想讓孩子大些跟著厲害先生讀書,就是單純不想孩子讀書認字罷了。”
“這......”
他這話聽得在場幾人眉頭輕蹙,一頭霧水。
鄭孝祥苦笑一聲,說出了其中最本質的問題:
“因著孩子,是個姑娘。”
眾人皆是一愣。
沈箏皺眉說道:“往先在普通百姓家中,是沒有讓姑娘讀書的先例,但如今聖上廣開科舉,個別人家已然開始有了此等意識,往後姑娘讀書一事,隻會更為普遍才是。”
鄭孝祥點頭。
他與沈箏的想法不謀而合。
他的“私塾”半死不活之時,他沒有選擇盤活,而是選擇來同安縣啟蒙班任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
同安縣令是位女子。
對姑娘讀書這兒,她就算不支持,那也必定不會反對。
上次他與許主簿交談過後,便知道來對了地方——這位沈縣令大力推舉姑娘讀書一事。
他輕歎口氣,說道:
“姑娘讀書是大勢所趨,但在有些百姓心中,弊大於利。”
許主簿手指輕叩桌麵,問道:“先生此話何解?”
鄭孝祥還未作答,反倒是李宏茂手中的茶盞磕在了桌角上,茶水濺了他一身。
他眉頭緊皺,將衣裳上的茶水隨手一拂,神色難辨地說道:
“對有些人家來說,姑娘會讀書識字了,就難以‘賣’出個好價錢了。”
他說到這兒咬了咬牙,強壓心中的怒氣問道:“鄭先生,那戶人家可是如此?”
鄭孝祥聞言,有些對李宏茂刮目相看了。
沈大人是女子,支持女子讀書有理有據,可在場除了她,其餘都是男子。
以往隻有男子讀書,所以世人不論家境如何,隻要被冠上個讀書人的名頭,那就是高人一等。
他本以為大部分讀書的男子都是此想法。
讀書大事,他們不想女子擠進來分一杯羹,因為他們可以頂著“讀書人”的高帽子,永遠站在高女子一等的位置上。
——男子是利益獲得者。
李宏茂是縣學山長,位高,他本以為自己與他更說不到一塊兒去。
但沒想到......同安縣這個地方,名副其實。
同安同安。
男女同安。
鄭孝祥點了點頭,答道:“確是如此。”
他心中的戒備放下了些許,將那戶人家的情況娓娓道來。
“他們家中除了姑娘,還有小子。小子也送到在下那兒學過一段時間,奈何著實頑劣,甚至屢次口出不遜,說一些大逆不道的話,在下便將他趕出去了。”
“何等大逆不道?”
“他說......”
鄭孝祥捏了捏指腹。
他一想到接下來要說的話,就覺得有些口幹舌燥。
“他說,不許他姐姐讀書,不然往後眼界高了,就不願意草草嫁人,收到聘禮就少了。收到的聘禮少了,他往後成婚,能下的聘禮也少了,那他如何娶個好姑娘回家?他說他姐姐如此做,是對不起家人,對不起他。”
鄭孝祥話畢,整個廳中鴉雀無聲。
許久後,李宏茂發出一聲不明所以的笑。
“目光短淺,可悲可歎,可笑之至。”
衛涇接話道:“確是如此,他們難道就不曾想過,姑娘會讀書識字,往後也能找個好活計,反哺家中?”
“那兩位是咱們縣學新來的先生嗎?”
“看樣子像是,其中一位竟是比李山長和靳先生還年輕,學識定當了得!”
方子彥聞言不開心了。
“沒人能比我師傅學識更了得!他們倆人說不定是來掃地的呢?”
“怎麽可能!子彥,你方家是大戶人家,你家掃地的長這樣嗎?”
方子彥被問住了。
他不願意承認那兩位確實看起來不像掃地的,但更不願意承認有人比他師傅更加厲害。
他嘟嘴辯駁道:“你們別管掃地的長什麽樣了,總之他們不可能是咱們的先生!”
“為何?”學子們問道。
方子彥眼睛提溜轉,半天想了個合適的理由。
“咱們學子一共才多少人,我師傅和三位先生教咱們,那是怎麽說來著......夠咄咄逼人了。”
一旁的學子聞言皺起了臉,小聲說道:“是綽綽有餘吧......”
“哎呀!”
方子彥對這些不甚在意,“不都一個意思嗎?你們這些個讀書的,慣愛咬文嚼字!”
這些個讀書的:......這叫咬文嚼字?
正當幾人看得津津有味之時,沈箏一個眼風掃過來。
方子彥驚叫:“讓你們藏好,你們不藏好,沈大人發現咱們了!”
學子們麵麵相覷。
“子彥,你大半個身子都在外麵了......”
方子彥低頭一看,尷尬一笑,拉著幾人疾步而去。
“縣學的孩子們還比較頑劣,讓二位先生看笑話了。”李宏茂笑著說道。
鄭孝祥不置可否,但另一位年輕先生衛涇卻說:
“這般大的年紀,正是好動的時刻,在下雖不配為他們的先生,但在下拙見,覺得孩子還是要活潑些才好,先學做人,再讀書,方為不失本性。”
他此話一出,引得在場其餘幾人皆點頭讚同,就連鄭孝祥的目光都在他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李宏茂端起茶盞飲了一口,還是將心中的疑慮問出口來:
“鄭先生,那學生家人,為何要拿石頭砸您?”
在場幾人皆朝鄭孝祥看去。
他摸了摸額頭上的包,輕笑答道:“因為那戶人家,不想孩子讀書。”
“竟有此事?”
衛涇驚訝出聲。
他走南闖北好幾年,像鄭孝祥這種“私塾”極其少見,幾乎是讓孩子免費讀書認字,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好事兒,竟有人家不願?
他問道:“可是那戶人家頗有家底,想等孩子大些送到書院去讀書?”
有些有家底的人家,覺得私塾先生的教學水平有限,自是瞧不上私塾。
但他們也請不起先生到家中來教學,就卡在中間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就等著孩子稍微大點,送入書院,跟著書院的先生好好學。
除了這一原因,衛涇也想不到其他理由了。
但他沒想到的是,鄭孝祥竟然否認了這一原因。
“他們不是想讓孩子大些跟著厲害先生讀書,就是單純不想孩子讀書認字罷了。”
“這......”
他這話聽得在場幾人眉頭輕蹙,一頭霧水。
鄭孝祥苦笑一聲,說出了其中最本質的問題:
“因著孩子,是個姑娘。”
眾人皆是一愣。
沈箏皺眉說道:“往先在普通百姓家中,是沒有讓姑娘讀書的先例,但如今聖上廣開科舉,個別人家已然開始有了此等意識,往後姑娘讀書一事,隻會更為普遍才是。”
鄭孝祥點頭。
他與沈箏的想法不謀而合。
他的“私塾”半死不活之時,他沒有選擇盤活,而是選擇來同安縣啟蒙班任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
同安縣令是位女子。
對姑娘讀書這兒,她就算不支持,那也必定不會反對。
上次他與許主簿交談過後,便知道來對了地方——這位沈縣令大力推舉姑娘讀書一事。
他輕歎口氣,說道:
“姑娘讀書是大勢所趨,但在有些百姓心中,弊大於利。”
許主簿手指輕叩桌麵,問道:“先生此話何解?”
鄭孝祥還未作答,反倒是李宏茂手中的茶盞磕在了桌角上,茶水濺了他一身。
他眉頭緊皺,將衣裳上的茶水隨手一拂,神色難辨地說道:
“對有些人家來說,姑娘會讀書識字了,就難以‘賣’出個好價錢了。”
他說到這兒咬了咬牙,強壓心中的怒氣問道:“鄭先生,那戶人家可是如此?”
鄭孝祥聞言,有些對李宏茂刮目相看了。
沈大人是女子,支持女子讀書有理有據,可在場除了她,其餘都是男子。
以往隻有男子讀書,所以世人不論家境如何,隻要被冠上個讀書人的名頭,那就是高人一等。
他本以為大部分讀書的男子都是此想法。
讀書大事,他們不想女子擠進來分一杯羹,因為他們可以頂著“讀書人”的高帽子,永遠站在高女子一等的位置上。
——男子是利益獲得者。
李宏茂是縣學山長,位高,他本以為自己與他更說不到一塊兒去。
但沒想到......同安縣這個地方,名副其實。
同安同安。
男女同安。
鄭孝祥點了點頭,答道:“確是如此。”
他心中的戒備放下了些許,將那戶人家的情況娓娓道來。
“他們家中除了姑娘,還有小子。小子也送到在下那兒學過一段時間,奈何著實頑劣,甚至屢次口出不遜,說一些大逆不道的話,在下便將他趕出去了。”
“何等大逆不道?”
“他說......”
鄭孝祥捏了捏指腹。
他一想到接下來要說的話,就覺得有些口幹舌燥。
“他說,不許他姐姐讀書,不然往後眼界高了,就不願意草草嫁人,收到聘禮就少了。收到的聘禮少了,他往後成婚,能下的聘禮也少了,那他如何娶個好姑娘回家?他說他姐姐如此做,是對不起家人,對不起他。”
鄭孝祥話畢,整個廳中鴉雀無聲。
許久後,李宏茂發出一聲不明所以的笑。
“目光短淺,可悲可歎,可笑之至。”
衛涇接話道:“確是如此,他們難道就不曾想過,姑娘會讀書識字,往後也能找個好活計,反哺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