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密宗法王:十、盛世之大因緣(上)
無論中華道門還是中原道門,其實都隻是個統稱,道門二字並不限於道家,嚴格來說泛指修道界,包括了佛、道、醫、儒、武等的各大流派。所以密宗自然不在其內,但是不管三味真火或者三昧真火,隻要不是拙火定,還都是中原道門的心法。
道門之中關於究竟是“三味”還是“三昧”的說法,也是常有爭論。所謂的“三昧”,是梵語的音譯,意為三摩地、三摩提或者三摩帝,是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等,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是一種禪定的境界。但是這個三昧是哪三昧,佛家自己卻也有很多說法,總之就是深得其中的精髓所在。
而道門中稱之為三味,一般而言指的就是精氣神,有的宗派中甚至還有五味真火、九味真火的說法。這個其實與當年佛學東傳後,佛道兩家綜合互補,難免就會出現斷章取義的現象有關。再加之道家性命雙修,重視實際的修煉,缺乏係統的理論,宗派多不勝數,那些流傳的權威典籍,用詞都是極為隱晦,中國的文字又是博大精深,同一個字數種解釋也屬正常。
事實上在道家上乘的丹訣中,已經指出“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淨為丹基,無為為丹田,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窒欲懲忿為水火交,性情合一為金木並,洗心滌慮為沐浴,存誠定意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中為玄關,明心為應驗,見性為凝結,三元混一為聖胎,性命打成一片為丹成,身外有身為脫胎,打破虛空為了當”。稱此為上品天仙之道。修習成就,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匯聚了易道精華的旗門裏,當然會有這些記載,甚至還有更為精辟地觀點,三味也好三昧也罷,不過都是心性必須到了一定的境界後,經過錘煉而近純陽的先天之火。包括拙火定也是如此。來自易道來自旗門中的各門各派的法訣,潮水一般的湧過了衛飛的心頭。
忽然間一頓。衛飛地腦海中閃過了“匹配陰陽訣”五個字,同時一段口訣也顯現了出來,“日用卯卦,而於氣也,多入少出,強留在腹,當時自下而升者不出,自外而入者暫住。二氣相合,積而生五髒之液,還元愈多,積日累功,見驗方止。”這段口訣乃是道家鍾呂派的心法,細細推敲下來。分明便是個文火柔和版地道家“寶瓶氣”。寶瓶氣與九節佛風以及明火等都是密宗根本的法門,衛飛雖然沒有認真的研習過,但印象還是有的。
輕輕搖了搖頭,衛飛知道這雖然是在雪域高原,可是麵對著神秘而又古老的藏密傳承,麵對著密修高手,他不想輕易的說出旗門來,誰知道眼前這仿佛下半身都已化成岩石一樣的人,會不會就偏偏地知道旗門,或者與易道有過什麽瓜葛了呢。“不過是道家一個小枝而已。說出來前輩恐怕也未必知道的……”
“中原道門的一個小旁支?”那人沉默了片刻,似乎是笑了一下。“中原道門的一個小旁支,我卻是不知道什麽時候也有資格修習這等上乘的心法了?年輕人,你知道你在做什麽嗎?”無錯小說網不跳字。
衛飛一怔,在他的理解中,金丹大道雖說是道家最上品的心法,但是內丹術早已經如少林長拳或是簡化的太極二十四式一樣,幾乎是個人都能比劃兩下地,而三味真火修道一定境界,那是自然會出現的能力,好像無所謂秘傳一說,心念轉動間,他還是放在了羚靈的身上,“前輩請聽我一言,她確是殺了生,隻是前輩可知她殺的都是些什麽人?”
那人的笑容愈發明顯,“無論善惡,殺生就是殺生,就因果而言,出手的不該是她,況且人間道自有人間道地規矩,那些人自然會有維護人間道的力量去警懲他們,方外之人插手,便是不合法度。”
“但是除惡即是揚善……”衛飛無奈的苦笑了一聲,那人的話放在道門之中似乎並無不妥,盜獵藏羚羊那幫人,應該是巡山隊和林業警察來對付。世俗中的事情,還是要用世俗的力量來解決。可是當世俗的力量維持不了那種平衡的時候,衛飛一點都不覺得,用世俗外的力量,是有違道門戒律的。
“除惡即是揚善?”那人臉上地笑意不減,“惡有大惡,亦有小惡,殺一人是殺,殺千人也是殺。可是期間地區別與因緣,卻是各不相同。除何惡,揚合善,何惡該有何人除,更有那除惡之人的功德,是否能撐得起那善?若是功德不足,必反噬己身,若是大善地功德,除了了小惡……如此種種,莫不自在因緣!”
聽他張口因緣,閉口也是因緣,衛飛不由得心頭一動,刹那間竟有種全身的寒毛都要豎起來的感覺,提到因緣兩個字,他便有些頭疼,所謂的因果緣由,實在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有時候往往一個念頭的轉動,都能引來千絲萬縷的糾結,他自己就是因為一些看似不相幹卻又複雜無比的原因,才來到的高原。
因為易道旗門,謝甘明布下了種種局麵,因為“三界外”法陣,卓瑪致使產生了九九之變,因為九九之變,有了後來的鳳鳴山、山城以及文峰鎮,最後的結果便是衛飛隻身入藏,為的卻還是那無法琢磨把握的因緣。尋找到屬於他自己的力量,可是怎麽找?謝甘明沒有說,但是想來無非還是因緣二字。
衛飛皺眉沉思著,那人臉上的微笑更有了幾分意味深長,“那些人獵殺羚羊,便如她殺生一般,境界不同,所得自不同,她之所為便不是揚善,隻是殺生!”羊吃草是天性,但若跑到麥田大吃一頓,那便是貪欲,可是人如果隻是因為這個而殺了羊,就是得不償失。
“你明白了麽?”那人看向了羚靈,右手的五指在胸前又搭了個法訣,“你是天地間的靈物,此生尚無功德可言,你殺得不是生,是你自身的修為,我出手毀你四成的根基,比之天道因緣,實實的慈悲了許多……”
(這小節有點幹,我已經盡量的簡化了功法理論方麵,可是又有讀者說,看旗門第一個就先是衝著易學、方術等方麵來的,我不知道怎麽選擇了,大家可以在討論區留言,需要的話就細一點。那個啥,討論區有點冷啊……
再就是因緣,這個很玄,說法眾多,故事的需要,所以這裏必須要這麽寫,不過有高人在的話,就別較真了,說我妖言惑眾,我這麽寫,是為了引出藏密文化的一個大因緣,提前預告一哈,這個大因緣不是杜撰的,是真實存在。也是第五部的主線,大家不妨猜測一下先。讓討論區火起來。)
無論中華道門還是中原道門,其實都隻是個統稱,道門二字並不限於道家,嚴格來說泛指修道界,包括了佛、道、醫、儒、武等的各大流派。所以密宗自然不在其內,但是不管三味真火或者三昧真火,隻要不是拙火定,還都是中原道門的心法。
道門之中關於究竟是“三味”還是“三昧”的說法,也是常有爭論。所謂的“三昧”,是梵語的音譯,意為三摩地、三摩提或者三摩帝,是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等,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是一種禪定的境界。但是這個三昧是哪三昧,佛家自己卻也有很多說法,總之就是深得其中的精髓所在。
而道門中稱之為三味,一般而言指的就是精氣神,有的宗派中甚至還有五味真火、九味真火的說法。這個其實與當年佛學東傳後,佛道兩家綜合互補,難免就會出現斷章取義的現象有關。再加之道家性命雙修,重視實際的修煉,缺乏係統的理論,宗派多不勝數,那些流傳的權威典籍,用詞都是極為隱晦,中國的文字又是博大精深,同一個字數種解釋也屬正常。
事實上在道家上乘的丹訣中,已經指出“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淨為丹基,無為為丹田,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窒欲懲忿為水火交,性情合一為金木並,洗心滌慮為沐浴,存誠定意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中為玄關,明心為應驗,見性為凝結,三元混一為聖胎,性命打成一片為丹成,身外有身為脫胎,打破虛空為了當”。稱此為上品天仙之道。修習成就,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匯聚了易道精華的旗門裏,當然會有這些記載,甚至還有更為精辟地觀點,三味也好三昧也罷,不過都是心性必須到了一定的境界後,經過錘煉而近純陽的先天之火。包括拙火定也是如此。來自易道來自旗門中的各門各派的法訣,潮水一般的湧過了衛飛的心頭。
忽然間一頓。衛飛地腦海中閃過了“匹配陰陽訣”五個字,同時一段口訣也顯現了出來,“日用卯卦,而於氣也,多入少出,強留在腹,當時自下而升者不出,自外而入者暫住。二氣相合,積而生五髒之液,還元愈多,積日累功,見驗方止。”這段口訣乃是道家鍾呂派的心法,細細推敲下來。分明便是個文火柔和版地道家“寶瓶氣”。寶瓶氣與九節佛風以及明火等都是密宗根本的法門,衛飛雖然沒有認真的研習過,但印象還是有的。
輕輕搖了搖頭,衛飛知道這雖然是在雪域高原,可是麵對著神秘而又古老的藏密傳承,麵對著密修高手,他不想輕易的說出旗門來,誰知道眼前這仿佛下半身都已化成岩石一樣的人,會不會就偏偏地知道旗門,或者與易道有過什麽瓜葛了呢。“不過是道家一個小枝而已。說出來前輩恐怕也未必知道的……”
“中原道門的一個小旁支?”那人沉默了片刻,似乎是笑了一下。“中原道門的一個小旁支,我卻是不知道什麽時候也有資格修習這等上乘的心法了?年輕人,你知道你在做什麽嗎?”無錯小說網不跳字。
衛飛一怔,在他的理解中,金丹大道雖說是道家最上品的心法,但是內丹術早已經如少林長拳或是簡化的太極二十四式一樣,幾乎是個人都能比劃兩下地,而三味真火修道一定境界,那是自然會出現的能力,好像無所謂秘傳一說,心念轉動間,他還是放在了羚靈的身上,“前輩請聽我一言,她確是殺了生,隻是前輩可知她殺的都是些什麽人?”
那人的笑容愈發明顯,“無論善惡,殺生就是殺生,就因果而言,出手的不該是她,況且人間道自有人間道地規矩,那些人自然會有維護人間道的力量去警懲他們,方外之人插手,便是不合法度。”
“但是除惡即是揚善……”衛飛無奈的苦笑了一聲,那人的話放在道門之中似乎並無不妥,盜獵藏羚羊那幫人,應該是巡山隊和林業警察來對付。世俗中的事情,還是要用世俗的力量來解決。可是當世俗的力量維持不了那種平衡的時候,衛飛一點都不覺得,用世俗外的力量,是有違道門戒律的。
“除惡即是揚善?”那人臉上地笑意不減,“惡有大惡,亦有小惡,殺一人是殺,殺千人也是殺。可是期間地區別與因緣,卻是各不相同。除何惡,揚合善,何惡該有何人除,更有那除惡之人的功德,是否能撐得起那善?若是功德不足,必反噬己身,若是大善地功德,除了了小惡……如此種種,莫不自在因緣!”
聽他張口因緣,閉口也是因緣,衛飛不由得心頭一動,刹那間竟有種全身的寒毛都要豎起來的感覺,提到因緣兩個字,他便有些頭疼,所謂的因果緣由,實在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有時候往往一個念頭的轉動,都能引來千絲萬縷的糾結,他自己就是因為一些看似不相幹卻又複雜無比的原因,才來到的高原。
因為易道旗門,謝甘明布下了種種局麵,因為“三界外”法陣,卓瑪致使產生了九九之變,因為九九之變,有了後來的鳳鳴山、山城以及文峰鎮,最後的結果便是衛飛隻身入藏,為的卻還是那無法琢磨把握的因緣。尋找到屬於他自己的力量,可是怎麽找?謝甘明沒有說,但是想來無非還是因緣二字。
衛飛皺眉沉思著,那人臉上的微笑更有了幾分意味深長,“那些人獵殺羚羊,便如她殺生一般,境界不同,所得自不同,她之所為便不是揚善,隻是殺生!”羊吃草是天性,但若跑到麥田大吃一頓,那便是貪欲,可是人如果隻是因為這個而殺了羊,就是得不償失。
“你明白了麽?”那人看向了羚靈,右手的五指在胸前又搭了個法訣,“你是天地間的靈物,此生尚無功德可言,你殺得不是生,是你自身的修為,我出手毀你四成的根基,比之天道因緣,實實的慈悲了許多……”
(這小節有點幹,我已經盡量的簡化了功法理論方麵,可是又有讀者說,看旗門第一個就先是衝著易學、方術等方麵來的,我不知道怎麽選擇了,大家可以在討論區留言,需要的話就細一點。那個啥,討論區有點冷啊……
再就是因緣,這個很玄,說法眾多,故事的需要,所以這裏必須要這麽寫,不過有高人在的話,就別較真了,說我妖言惑眾,我這麽寫,是為了引出藏密文化的一個大因緣,提前預告一哈,這個大因緣不是杜撰的,是真實存在。也是第五部的主線,大家不妨猜測一下先。讓討論區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