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未再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午時。
他昨夜拿到先祖遺物後,便去尋了個客棧休息,客棧是在興都開了十幾年的老店,住上一夜隻需要十五文錢。
“客官,已經午時了。”
門外傳來店小二的聲音和輕微的敲門聲。
“小二,麻煩取些吃食來。”
“您稍等。”
周未在客棧壓了一兩銀子,足夠他在這家名為“福源客棧”的地方好吃好喝一兩個月。
店小二也是人精,看得出周未的闊綽,上下打點,殷勤得很。
不多時,周未便見那店小二取了一壺酒,又端了盆醬牛肉來。
“客官,您慢用。”店小二滿臉笑意,正準備離開,又被周未叫住。
“小二稍等。”
“我想向你打聽些消息。”周未的確有很多問題。
“您盡管問便是。”小二將一張白毛巾掛在肩上,等著周未發問。
“如今欽州境內如何了?”
周未想了想問道,雖然他並不覺得叛軍能打下欽州,不過總要為遠在鄱陽的好友“莊三”擔心一二。
“如今是有叛軍從南州打去了欽州,不過聽說是未過南關。”
店小二一副了然於心的神情,有一批從欽州來的人昨夜在興都內大肆揮霍的事已經傳開了,想必眼前這個少年便是其中一員。
不過他當然知道不該多嘴,因此一句話也沒提起。
周未點了點頭,這結果在他意想之中,又問道,“敢問近處可有醫館?”
“客棧外東行七百步,有處紀氏仁心堂……紀大夫早年是軍中醫師,專治外傷。”
店小二也看見了周未的手臂包裹的層層嚴實,便多說了句。
周未的傷勢好轉了些,不過也到了該換藥的時候,有位軍醫自然更好。
“最後一事,興都最大的酒樓,是在何處?”
“客官,這倒是問對了人……正是往城中而去的,開陽樓。”
“賞你的。”周未也算是發了筆橫財,便排出幾文錢。
店小二連聲道謝著將房門關緊,退了出去,周未思索了一會,才將昨夜從祖宅拿回的鐵盒取出。
“先祖遺物……”
周未撫摸著鐵盒上的紋路,它沒有什麽特別之處,隻是凹陷,內部裝的東西則更是沒有特殊之處。
“先祖為什麽會將這塊玉牌如此鄭重地傳下來呢……”
周未捏了捏那塊玉牌,這玉牌似乎羊脂白玉所雕刻,但隻是半個手掌大小的長方玉牌,上麵也沒有雕刻任何圖案或是字。
“難道隻是讓後輩窮困潦倒之時,可將此玉牌典當,換上幾兩銀子?”
周未想想又覺得不太可能,如果是做此打算留下金銀要更好許多,這些裝飾用的東西值不了多少錢。
“或許是某種信物……又或者是其他東西……”
不過不論如何,周未都準備將這塊玉牌隨身攜帶好,如果真是信物一類,日後若有機會或許可拿出來問問。
“五月初十……”
……
……
乍暖還寒。
昨夜下了雨,一整夜雨打落在整個興都城瓦片,芭蕉上的聲音並不動聽,隻讓人不得好眠。
周未揉了揉額頭,勉強醒來,他睡得並不安穩。
“這幾日都沒有做夢。”
“已是初十了。”
周未歎了口氣,昨夜餘下的燒鵝還在方桌上,即使已經冷了,還散發著淡淡香氣。
驟然得了筆橫財的周未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花,隻是吃食上沒有虧待自己,還在這幾日準備好了行囊,裝上許多幹糧。
雖然不知朱三等人究竟要去何處,但有備無患總是沒錯的。
除此之外周未還去置辦了一身行頭,總覺得布鞋走長路膈腳,換了雙厚實些的,便覺得舒服許多。
傷藥自然也備了些,行走江湖必不可少。
唯一一筆算是大的消費,則是去興都城中的鐵匠鋪,買了柄小半人長的精鋼長刀,這長刀光是重量便有三四斤,周未短時揮舞起來算不上吃力,但以他現在的體力也最多用個一炷香時間便會力竭。
這一柄長刀便花去了五兩銀子。
這可算得上尋常百姓幾年的用度了。
窮文富武果然名不虛傳。
周未將東西收拾好,尤其那塊先祖的玉牌更需要小心謹慎,檢查沒有遺漏後便向著城中走去。
今日便是他與朱三等人約定好的時間。
周未心中也隱隱有些激動,行走江湖,走南闖北,即使刀口舔血也讓他覺得好過穩穩地賣糖人為生。
“或許我天生就是個江湖中人。”
周未微微一笑,不到半個時辰,便見到了那五層的高樓——開陽樓。
這樓閣外飾全是琉璃瓦,最頂上則點綴著顆明晃晃的白玉明珠,此地也是興都治所所在,沿路的一條街市全是高官府邸。
開陽樓的恢宏,甚至於比更富裕的鄱陽中的慶品樓甚上一籌,不過聯係此樓的由來,便可以恍然大悟。
這樓是開陽年間修築,至今已有一百七十餘年,而開陽,正是大吳開國之君的年號。
不過這樓閣雖然由來尊貴,卻也沒有諸多限製條件,王公大臣能進去,黔首們也能進去,隻是越往上層樓走,價格便越高,即使是同一盤菜,一二層樓間的價格便差了一倍,因此二樓往上便多是富貴人家了。
周未還沒走進開陽樓,便聽見有人喊他名字,抬頭一看,正是二樓靠窗的位置朱三在喊他。
此時還沒到午時,不過朱三等人卻早已經到了。
周未連忙走上樓去,一一與五人問好。周未看他們五人都一副欣喜的神色,猜想他們應該是在這興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這幾日可恢複些了?”
見周未手上又換了新紗布,朱三笑問道。
“早已無大礙,隻是還要些時間才可全好。”
“嗯,”朱三點了點頭,“我們幾人在興都之事已畢,接下來便要去下一個地方了。”
“是去何處?”
周未問道。
“算你小子運氣好……這是最後一處。”朱三哈哈大笑道。
“正是去離興都三千裏之遠的衛州天羅山。”
“三千裏?”
周未震驚出聲,這樣漫長的距離,足足梗跨了三個州,隻靠腳力沒有一兩年的功夫絕對到不了。
“這哪算什麽,”朱三擺了擺手道,“我們幾人這三年來走南闖北,早已走了不止三千裏。”
“三哥……那咱們不遠千裏,去那天羅山……是為了什麽?”
“事到如今,也該與你說了。”
朱三壓低了聲音,靠近了周未道,“我等……不遠萬裏,耗費數年,自然是為了去尋仙。”
“尋仙?”周未大驚,正要說話卻被朱三捂住口鼻。
“此地人多耳雜,不便多說。”
“這裏還有些吃食,你先吃著,我等在路上細說。”
尋仙?
可以想象這個詞語再次出現在周未耳邊的時候,它是多麽的令人震驚。
他昨夜拿到先祖遺物後,便去尋了個客棧休息,客棧是在興都開了十幾年的老店,住上一夜隻需要十五文錢。
“客官,已經午時了。”
門外傳來店小二的聲音和輕微的敲門聲。
“小二,麻煩取些吃食來。”
“您稍等。”
周未在客棧壓了一兩銀子,足夠他在這家名為“福源客棧”的地方好吃好喝一兩個月。
店小二也是人精,看得出周未的闊綽,上下打點,殷勤得很。
不多時,周未便見那店小二取了一壺酒,又端了盆醬牛肉來。
“客官,您慢用。”店小二滿臉笑意,正準備離開,又被周未叫住。
“小二稍等。”
“我想向你打聽些消息。”周未的確有很多問題。
“您盡管問便是。”小二將一張白毛巾掛在肩上,等著周未發問。
“如今欽州境內如何了?”
周未想了想問道,雖然他並不覺得叛軍能打下欽州,不過總要為遠在鄱陽的好友“莊三”擔心一二。
“如今是有叛軍從南州打去了欽州,不過聽說是未過南關。”
店小二一副了然於心的神情,有一批從欽州來的人昨夜在興都內大肆揮霍的事已經傳開了,想必眼前這個少年便是其中一員。
不過他當然知道不該多嘴,因此一句話也沒提起。
周未點了點頭,這結果在他意想之中,又問道,“敢問近處可有醫館?”
“客棧外東行七百步,有處紀氏仁心堂……紀大夫早年是軍中醫師,專治外傷。”
店小二也看見了周未的手臂包裹的層層嚴實,便多說了句。
周未的傷勢好轉了些,不過也到了該換藥的時候,有位軍醫自然更好。
“最後一事,興都最大的酒樓,是在何處?”
“客官,這倒是問對了人……正是往城中而去的,開陽樓。”
“賞你的。”周未也算是發了筆橫財,便排出幾文錢。
店小二連聲道謝著將房門關緊,退了出去,周未思索了一會,才將昨夜從祖宅拿回的鐵盒取出。
“先祖遺物……”
周未撫摸著鐵盒上的紋路,它沒有什麽特別之處,隻是凹陷,內部裝的東西則更是沒有特殊之處。
“先祖為什麽會將這塊玉牌如此鄭重地傳下來呢……”
周未捏了捏那塊玉牌,這玉牌似乎羊脂白玉所雕刻,但隻是半個手掌大小的長方玉牌,上麵也沒有雕刻任何圖案或是字。
“難道隻是讓後輩窮困潦倒之時,可將此玉牌典當,換上幾兩銀子?”
周未想想又覺得不太可能,如果是做此打算留下金銀要更好許多,這些裝飾用的東西值不了多少錢。
“或許是某種信物……又或者是其他東西……”
不過不論如何,周未都準備將這塊玉牌隨身攜帶好,如果真是信物一類,日後若有機會或許可拿出來問問。
“五月初十……”
……
……
乍暖還寒。
昨夜下了雨,一整夜雨打落在整個興都城瓦片,芭蕉上的聲音並不動聽,隻讓人不得好眠。
周未揉了揉額頭,勉強醒來,他睡得並不安穩。
“這幾日都沒有做夢。”
“已是初十了。”
周未歎了口氣,昨夜餘下的燒鵝還在方桌上,即使已經冷了,還散發著淡淡香氣。
驟然得了筆橫財的周未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花,隻是吃食上沒有虧待自己,還在這幾日準備好了行囊,裝上許多幹糧。
雖然不知朱三等人究竟要去何處,但有備無患總是沒錯的。
除此之外周未還去置辦了一身行頭,總覺得布鞋走長路膈腳,換了雙厚實些的,便覺得舒服許多。
傷藥自然也備了些,行走江湖必不可少。
唯一一筆算是大的消費,則是去興都城中的鐵匠鋪,買了柄小半人長的精鋼長刀,這長刀光是重量便有三四斤,周未短時揮舞起來算不上吃力,但以他現在的體力也最多用個一炷香時間便會力竭。
這一柄長刀便花去了五兩銀子。
這可算得上尋常百姓幾年的用度了。
窮文富武果然名不虛傳。
周未將東西收拾好,尤其那塊先祖的玉牌更需要小心謹慎,檢查沒有遺漏後便向著城中走去。
今日便是他與朱三等人約定好的時間。
周未心中也隱隱有些激動,行走江湖,走南闖北,即使刀口舔血也讓他覺得好過穩穩地賣糖人為生。
“或許我天生就是個江湖中人。”
周未微微一笑,不到半個時辰,便見到了那五層的高樓——開陽樓。
這樓閣外飾全是琉璃瓦,最頂上則點綴著顆明晃晃的白玉明珠,此地也是興都治所所在,沿路的一條街市全是高官府邸。
開陽樓的恢宏,甚至於比更富裕的鄱陽中的慶品樓甚上一籌,不過聯係此樓的由來,便可以恍然大悟。
這樓是開陽年間修築,至今已有一百七十餘年,而開陽,正是大吳開國之君的年號。
不過這樓閣雖然由來尊貴,卻也沒有諸多限製條件,王公大臣能進去,黔首們也能進去,隻是越往上層樓走,價格便越高,即使是同一盤菜,一二層樓間的價格便差了一倍,因此二樓往上便多是富貴人家了。
周未還沒走進開陽樓,便聽見有人喊他名字,抬頭一看,正是二樓靠窗的位置朱三在喊他。
此時還沒到午時,不過朱三等人卻早已經到了。
周未連忙走上樓去,一一與五人問好。周未看他們五人都一副欣喜的神色,猜想他們應該是在這興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這幾日可恢複些了?”
見周未手上又換了新紗布,朱三笑問道。
“早已無大礙,隻是還要些時間才可全好。”
“嗯,”朱三點了點頭,“我們幾人在興都之事已畢,接下來便要去下一個地方了。”
“是去何處?”
周未問道。
“算你小子運氣好……這是最後一處。”朱三哈哈大笑道。
“正是去離興都三千裏之遠的衛州天羅山。”
“三千裏?”
周未震驚出聲,這樣漫長的距離,足足梗跨了三個州,隻靠腳力沒有一兩年的功夫絕對到不了。
“這哪算什麽,”朱三擺了擺手道,“我們幾人這三年來走南闖北,早已走了不止三千裏。”
“三哥……那咱們不遠千裏,去那天羅山……是為了什麽?”
“事到如今,也該與你說了。”
朱三壓低了聲音,靠近了周未道,“我等……不遠萬裏,耗費數年,自然是為了去尋仙。”
“尋仙?”周未大驚,正要說話卻被朱三捂住口鼻。
“此地人多耳雜,不便多說。”
“這裏還有些吃食,你先吃著,我等在路上細說。”
尋仙?
可以想象這個詞語再次出現在周未耳邊的時候,它是多麽的令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