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悠閑的退休歲月,我們雙十中學同班老同學相約泡茶,十天聚一回,采取電影《地道戰》的遊擊戰術,“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要根據地,爭取幾年裏把廈門島內外的茶館、茶室、茶桌子“走透透”,把八閩大地錦繡河山的好茶“喝透透”。


    頭一回在“海濱公園”,接著相中“鴻山寺”,這回順水推舟,來到南普陀寺“飲和泉茶室”,品鑒三款自帶的茗茶:海堤“鐵觀音”、平和“白芽奇蘭”、“可茗苑”老普洱,茶配乃素餅、蛋卷,更有一道道甘鮮的茶話。其中老普洱是我的貢獻——一小塊黑不溜秋的老茶,據贈茶的“可茗苑茶莊”莊主邱季端先生告知,這乃30年陳普,可遇不可求也。


    我把頭回茶聚寫成散文《海濱公園泡茶記》,發在報刊上,已在班級**群裏通報並表示稿費將充公“茶聚基金”,但老同學們覺得閱讀還是一紙在手更踏實,於是拙文配海濱公園舊圖,打印數份,逐一分發,亦茶亦文,現場品鑒,白紙黑字老照片,皆大歡喜。


    我們這屆同學,史稱“1968屆初中生”,很可能是全世界學時最短的一屆“初中畢業生”,在校8個月就橫遭特殊時期而失學,但我們無不對那短暫初中生活拚命回味,在茶湯的作用下,如老牛反芻,點點滴滴曆久彌新,eventhstdropisdelicious(即便最後一滴也是甘美滴)!


    飲和泉水老茶湯,微苦而後甘,30年陳茶愈泡愈有味,可遇不可求的不僅有老茶,更有我們老同學50載的相知相遇,品味老茶,也品味我們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閩南童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啟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啟五並收藏閩南童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