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廈門市湖裏區華榮路與嘉園路交叉口東北角建了一個新公園,暫名“佛祖山公園”,它的麵積約10000平方米,不僅要為周邊居民提供休閑健身場所,而且還要“結合園林造景,藝術地展現廈門的城市發展曆程,凝固廈門的城市記憶”(見《廈門日報》2015年2月1日3版)。據稱該園2月上旬將建成開放,廈門園林局尊重民意,廣泛征求公園的名字,我為此點讚,涉及千家萬戶,廈門百姓最有發言權。以往的地名命名,留下不少非議,比如“觀音山”,比如“五緣灣”,如今木已成舟,約定俗成,那也就將就了。
命名,我以為首先要接地氣,其次最好要有傳統的依據,再則要盡可能兼顧美感和方位感,所以有人建議傍附近老賓館,取“悅華公園”,有人考慮所在街道,取“怡景公園”,可見命名諸君都把“接地氣”作為首要考慮的因素。其實早年廈門路名的命名就有類似的思路,至今令人津津樂道,那就是“大元路”,它因為連接“開元路”和“大同路”。“大元”兩字不僅霸氣,而且起了“路標”的作用,可謂兩全其美。由此按這個路子,新公園位於“華榮路”與“嘉園路”交叉口,取名“嘉華公園”,讓兩路居民充滿認同和主人翁的自豪,顯然是不錯的選擇,也方便遊客“按名索園”。
上海有“豫園”,蘇州有“拙政園”,沒有“公”字反倒更清爽,公不公老百姓心上自有一本賬,犯不著老掛在園名上。由此廈門這個新公園也可以考慮取名“榮園”,這不僅遷就了公園左右的兩條路名,也與園內展示的城市曆經的光榮曆史相吻合。
命名,我以為首先要接地氣,其次最好要有傳統的依據,再則要盡可能兼顧美感和方位感,所以有人建議傍附近老賓館,取“悅華公園”,有人考慮所在街道,取“怡景公園”,可見命名諸君都把“接地氣”作為首要考慮的因素。其實早年廈門路名的命名就有類似的思路,至今令人津津樂道,那就是“大元路”,它因為連接“開元路”和“大同路”。“大元”兩字不僅霸氣,而且起了“路標”的作用,可謂兩全其美。由此按這個路子,新公園位於“華榮路”與“嘉園路”交叉口,取名“嘉華公園”,讓兩路居民充滿認同和主人翁的自豪,顯然是不錯的選擇,也方便遊客“按名索園”。
上海有“豫園”,蘇州有“拙政園”,沒有“公”字反倒更清爽,公不公老百姓心上自有一本賬,犯不著老掛在園名上。由此廈門這個新公園也可以考慮取名“榮園”,這不僅遷就了公園左右的兩條路名,也與園內展示的城市曆經的光榮曆史相吻合。